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抬头看了眼马蹄钟,十点半多快十一点了呢,不知不觉干了快三个小时了,难怪刚刚听到三哥成河的肚子咕噜噜唱起了空城计了!
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代谢旺盛着呢,十点多,晚饭和那几口点心早消耗光了。
外边的鱼基本收拾完了,剩下一点点,几个哥哥收拾就好了。小秋去灶棚里添了水生火,下了半锅面条,又一口气打了十多个荷包蛋。等水滚三滚,白生生的面条和圆滚滚的荷包蛋就都好了。
挑一大碗面条,放两个荷包蛋,又挖了一大勺自己炒的肉酱做卤子,最后添一勺热汤。肉酱被热汤一激,浓郁的肉香就四散蔓延开去,再撒一点点香菜末儿,一碗浓香实惠的炸酱面就做好了
还没等小秋端出去,成河已经闻到了味道,用力吸着鼻子找过来,欣喜地问:“小秋做了啥好吃的,这么香啊……哎,这面条的卤子真香啊……我就说,小秋做的饭最好吃了!”
说着,主动地端起面条先给两个哥哥送过去,然后才回来端他自己的。
三哥成河看着大大咧咧的,其实是粗中有细,小秋跟三个哥哥打个招呼,就起身往奶奶家走去——这都大半夜的了,三婶胡卫红也早不哭了,有什么事也该说完了吧。晚饭时,爹没吃好,大伯和大伯娘估计也没吃多少,她特意多下了面,叫过来一起吃点儿,省得下半夜饿得难受。
好像真的有心灵感应的,小秋还没走到奶奶家门口呢,王利民和王利军、魏红梅一起出来了。
三个人又累又饿,又跟着生了一晚上气,满身疲惫的,一句话都不想说了。王利民走在最前头,抬头就看见大月亮地里站着自家闺女……他第一时间以为自己看花眼了,眨眨眼,才敢确定,连忙问:“小秋?你咋在这?”
魏红梅也立刻道:“秋啊,这么晚了,咋还没睡呢?”
看着三人脚步沉重浑身疲惫的模样,真是让人心疼,对王利社也更厌恶了。
小秋迎上两步,笑着挽了魏红梅的胳膊,道:“我和三个哥哥拾掇鱼了,刚拾掇完。哥哥们惦记你们,他们大了不好过来,就让我过来看看……大伯和大伯娘晚饭也没吃好吧?我刚刚下了点面条,哥哥们在吃了,你们也一起过来吃点儿垫垫吧。”
听她这么一说,王利民先笑了:“这不说还没觉得饿,小秋一说啊,我这胃里都觉得火烧火燎了。大哥大嫂也别客气,一起来吃点儿,省得回去再生火了。”
王利军看了妻子一眼,憨憨一笑道:“好,那我和你大伯娘也托小秋的福,跟着去吃顿现成的。”
魏红梅就拉着小秋的手,叹息起来:“唉,老二这福气,我们是羡慕不来的,我那三个都比小秋大,可到今天也没吃上一回现成饭呢!”
小秋笑嘻嘻道:“大伯娘别着急,等我哥哥们娶回嫂子来,您当了老婆婆,自然有儿媳妇天天做饭给您吃啦。”
魏红梅撇撇嘴:“算了,我是不敢指望,谁知道娶回的是什么脾气,不求她们伺候我们,只求不让我们生气,安稳过好他们的小日子就成啊。千万别跟老三……唉!”
话说到半截,化成了一声叹息。
王利军和王利民是亲哥哥,比魏红梅这个当嫂子的更关心,自然也不好受,刚刚活泛的气氛,顿时沉寂下来。
好在,他们说着话也到了小秋家门口,听到声音,成河率先起身迎上来:“爹、娘,你们咋才回来啊?……啊,那啥,爹娘,二叔,小秋下了一大锅面条,打了猪肉卤子,可好吃了!你们洗一把手啊,我去给你们盛碗去!”
小秋暗暗一笑,谁说三哥憨的,瞧这察言观色的本事,可机灵的很呢!
两天后,秋假也结束,公社和村里的学校开了学。
成江这次不但背了书包和干粮,还带了一个简单的铺盖卷儿——王利民找郑秋实替成江在卫生院里安排了住处,就是在郑秋实宿舍里加了张单人床,虽说开始难免拘谨些,却比成江每天跋涉五六里路走读好太多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小秋拿了两个罐头瓶子,递到成江怀里:“二哥,别跟郑爷爷客气,他跟自家长辈一样的。这两瓶鱼你们尽管吃,吃完了我再给你们做,咱们腌了两缸鱼呢!”
成江将两瓶咸鱼装进书包,仔仔细细系好书包带子,这才抬头对着小秋一笑,道:“你放心吧,我知道了。”
两家人一起送成江出门,眼看着王利民推着车子要走了,王利群突然小跑着过来,老远就抬着手招呼:“利民啊,等等……”
人们不由地皱紧了眉头……这敏感时期,可别是生出什么事来啊!
王利民等不得,干脆把自行车交给成江扶着,他大步迎着王利群走过去,到了近前,他才看清王利群手里握着一团黑布。
“哎,还好,没耽误事儿……给,把这个戴上,上头下了文件,公社里有人设卡检查,不戴这个出门的,都得拉去批斗呢!”
说着话,王利群将那团黑布交到王利民手中,王利民这才看清,是两段黑布缝成的黑袖箍。他认得这个,是城里人戴孝用的‘孝布’——这是给逝去的伟人戴孝呢!
他二话没说,默默地将一只黑袖箍戴在自己胳膊上,又将另一只交给成江。
王利群见此松了口气,却又嘱咐成江:“你在公社里上学,可别忘了戴啊,别让人查到,耽误了学业。咱们家这一辈儿可指望着你出息了,可不敢有啥差池啊!”
成江默默地给王利群鞠了个躬,起身后,回头向着送行的爹娘、兄弟、妹妹们挥挥手,跳上二叔的自行车后座,渐行渐远,出了村,看不见了。
等王利民将成江送到卫生院,帮着他安排好宿舍,临走又给成江塞了两块钱和两斤粮票,叮嘱他道:“干粮不够,就去食堂买点儿贴补着,别饿着自己,本来长个儿就消耗得多,何况还得学习耗脑子呢,不吃饱了可不行。”
成江红了眼圈,垂着头默了片刻,才抬起眼,对着二叔笑笑道:“二叔放心吧,我会好好念书的。”走到门外,眼看着王利民要上车子走了,成江又挤出一句:“二叔,我爹娘那边,你多受累费心吧。”
王利民已经骑上了车子,回头朝成江笑着挥挥手:“傻小子,放心吧!”
又过了一周,中旬末的一天,村里组织所有社员召开追悼大会。小学的学生们也排着队,由老师带到了操场上,追悼会就在学校的操场上进行。
这一回的追悼会有工作组长林正强主持,自然要按照正规程序进行:入场、默立、鞠躬……但人们还是控制不住哭起来,然后,没人理会上边林正强说什么,只是哭成一片,哭得不能自已。
这一年,神州震动,风云变色。连续失去了三位开国元勋,大地震死伤数十万人……人心惶惶的,很多人哭喊着“伟人去了,咱们可怎么办啊,这日子以后怎么过啊……”
小秋被浓重的悲伤环境影响,不知不觉流了满脸泪;小夏紧紧抓着小秋的手,哭的两眼通红像只小兔子;小冬开头也哭了一场,不过,小孩子精力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王利民把他扛在肩膀上扛了半天,回到家放在炕上也没醒。
追悼会之前,人们无心劳动,冬播都耽搁了。
还好,追悼会后,王利群顶着工作组的压力,第二天就恢复了生产,这才抢在下霜之前,把麦子种到地里去。
拿着锄头铁锹,赶着牲口驾着铧犁,投入到紧张辛苦的劳动中去,农民们才仿佛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伟人去了,地还在。有土地,就能种出粮食种出棉花,就不用担心家里老小挨饿受冻……
因为耽搁了些活计,种完麦子天气已经很是清寒,农民们等不得,着急忙慌地去割草、砍柴,准备过冬的柴火。
大队长小队长则紧盯着会计核算收成,抛开要交的公粮,剩下的按公分给社员们发下去。
辛劳一年,为的就是一家人吃饱穿暖。沉甸甸的粮食分到手里,扛回去倒进自家的粮囤里,老百姓才终于放了心,也终于丢开浓重的悲伤,重新露出一片笑容来。
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分了粮食之后,人们又赶着去地里收获土豆、地瓜、萝卜,最后,抢在上冻前,把一颗颗滚圆肥美的白菜砍回来。
这一天,人们都在地里刨地瓜,因为是星期天,连小秋和小夏这些孩子们,也下了地,跟在大人们身后把刨出来的地瓜捡进篮子里,装满篮子,然后抬到地头上堆成一堆,有骡车驴车牛车,不断地往返在场院和地头,将地瓜一车一车地运回去。
小夏累了,小秋就去地瓜蔓子上寻了一朵粉红色的地瓜花给她。地瓜花本来是喇叭状的,这会儿,却已经被小秋把喇叭状的花冠拧了起来,行成一个相对密闭的地瓜花笼子,有嗡嗡的声音从笼子里传出来。
小夏显然见人玩过,一见到就笑开了:“是什么?蚂蚱吗?”
小秋笑着摇摇头,将地瓜花小笼子交到小夏手里,示意她自己看。
小夏小心翼翼地把地瓜花的花瓣松开一条缝隙,然后往里看,片刻后,才起头,对小秋绽开一个大大的笑脸来:“是蜜蜂啊!”
小秋笑着点点头,“是来采蜜的蜜蜂……小夏的课本上正好学到蜜蜂是吧?蜜蜂会跳什么舞呢?”
“蜜蜂会跳‘8字舞’,和‘圆舞’!”小夏立刻回答。
小秋摸摸妹妹的头顶,赞扬道:“看来小夏有好好读课文,都记住了呢……不过,小蜜蜂采蜜很辛苦,生命却很短,工蜂大概只有一到两个月……”
小夏听着听着,脸上的笑容淡了,再看向手中的地瓜花笼子,目光中隐隐透出一抹不舍,却仍旧拧开地瓜花,将那只被困了好一会儿的蜜蜂放飞到空中:“小蜜蜂原来只能活那么短时间啊……姐姐,以后咱们都不逮蜜蜂了好不好?”
“嗯,”小秋答应着,却没有看小夏,因为王怀清校长正骑了车子往地里来,一边走,一边忘形地大喊:“四人帮粉碎了,文〇〇革结束了!”
地里干活的人似乎被按了暂停键,齐齐地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却没有人做出什么反应……
第一百六十八章
好一会儿,还是王利群率先反应过来,迎着王怀清快步走上几步,伸手抓住王怀清的车把,直愣愣地盯着已经下了车子的王怀清问道:“真的吗?消息可不可靠?”
王怀清眼里含着泪,哽着嗓子说不出话来,却回身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收音机来,扭开开关,哧啦哧啦一阵响声后,广播员略显激动的声音传来出来:“……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伟大的胜利……”
王利群脸颊上的肌肉微微痉挛着,嘴角哆嗦着,好一会儿才猛地喊出来:“‘四人帮’粉碎了,文〇〇革结束啦!”
随着这一声呼喊,地里劳作的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一下子欢喜起来,有人将手中的斗笠高高抛到空中,有人将手中的镐头狠狠地砸在地上……孩子们其实不太明白大人们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却盲目的欢喜着,一个个又叫又跳的……
宋秀莲站在王利民身边,眼睛红红的看着丈夫,好一会儿才嗫嚅出一句话:“‘文〇〇革’结束了……小秋姥爷就能【创建和谐家园】了吧?”
王利民上前扶住她的胳膊,用力点点头:“一定能!”
“那可太好啦……呜呜呜……”
‘出身’问题如一块巨石,长久地压在她身上,让她一直抬不起头,挺不直腰杆,终于等到一天,这块大石被拿掉……她终于能够挺胸抬头地做人,自然是欣喜若狂,却已经习惯了隐忍,连放声大哭来表达自己的欣喜都不会了,只发出一声声压抑地呜咽。
经历过一次的小秋,已经无法再与眼前这些人一样地狂喜,只是看着一个个欢呼呐喊的人们,许多人红了眼落了泪,她还是深有感触,心中酸咸苦涩……繁杂难言,最终化作一声叹息: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抬起头,看向天空,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正是好时光啊!
之后,王利群就被通知去公社里开会,庆祝‘【创建和谐家园】’,小秋和同学们则在廖辰和宋秀菊的带领下,在学校里做了一期黑板报来庆祝。
黑板报的内容也就罢了,小秋就顾得欣赏廖辰那一手漂亮的字了。另她意外有那么一点点小惊喜的是,小姨宋秀菊字不算出众,却画得一手极漂亮的简笔画……寥寥几笔,人物生动,花卉鲜活,小动物也活灵活现的……别看小秋是重生回来的,竟然不知道小姨还藏着这么一手呢!
据小秋了解,小姨这简笔画绝对是自学成才,完全没经过老师指导的……她不禁想,若是小姨能有老师指导,说不定真的可以在绘画方面所有成就呢。
欢庆过后,欣喜过后,老百姓的日子还要如常般过下去。
深秋初冬时节,冬播完成,土豆、地瓜、萝卜也陆续收完,这一年队里的活计也差不多告一段落。各家各户开始侍弄菜园里最后一茬青菜,同时路陆陆续续收获大白菜。
因为自留地多了,这一年各家各户种植的白菜也多了不少。小秋家种了一分多地,三百多颗大白菜。这么多白菜都做冬储菜地窖里也放不开,小秋就将那些菜心没有包裹结实,不太适合冬储的菜挑出来,制作成酸菜和泡菜。
酸菜不必说,基本不用什么材料。泡菜用的调料却比较多,小秋一样一样配比试验了大半天功夫,才确定了最后的调料配比。然后招呼了娘、小姨和大伯娘一起动手,扒菜、切、清洗、腌制……忙乎一下午,腌了满满三大缸。
魏红梅尝过调料的味道,并未觉得惊艳,态度还比较保守。小秋也不多劝,她只将所需的各色调料备下……等上三四天,泡菜能吃了,让三个堂哥尝尝味儿,怕是要将家里的白菜都腌成泡菜去!
也是巧了,泡菜腌上之后,就一连下了四五天的连阴雨,雨天湿气太重,泡菜缸不适合开缸。等到天气终于放晴,也到了又一个周末。
小秋一早就跟三个哥哥说好了,让他们去河里捞些鱼虾来,大小不拘。她则将之前腌制的咸鱼泡上。
星期天一大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小秋将腌了一周的泡菜缸敞开来,顿时,一股酸酸辣辣的鲜香味儿就直冲上来,小秋一看缸里红白呼应的鲜亮颜色,没有半点儿灰败霉变,就知道泡菜成功了。
手起筷落,早备好的干爽筷子夹起半只泡菜拎上来,酸爽鲜香的气息更是浓的挥不开去,让小秋也禁不住连着吞了几口口水。
“秋啊,我们这就去,你们跟着不?”三哥成河大咧咧地啃着根嫩黄瓜走进来,话未说完呢,就闻到了院子里的酸爽味儿,立刻抽了抽鼻子,惊讶道,“什么东西酸了?这味儿……唔,辣,酸……好吃!”
小秋尖着手指撕下一片泡菜,转身就塞进成河的嘴巴里!
泡菜入口,成河下意识地就咀嚼品尝,没有半点儿迟疑,之后,连连赞叹了几声,方才醒悟过来:“这就是泡菜啊?哎,你别说嘿,没滋没味儿的白菜,被你这么一捣鼓还真是好吃了嘿!哎,小秋啊,给哥哥拿块卷子去,这菜就卷子吃才带劲儿……哎,明明刚吃饱了,被你这菜一勾,居然又饿了!嘿嘿,有了这菜,我娘怕是得多蒸几回卷子啦……”
大伯娘家三个半大小子,都是能吃能装的年龄,大伯娘每天都得蒸一回馒头,要不然就不够吃……依着成河这说法,若是每人每顿多吃一个馒头的话,大伯娘每天蒸一锅馒头可就不够吃啦!
小秋也不笑话他,爽快地答应着,很快拿了两个二合面卷子来。成河也不造作,伸手接了卷子,一掰两半,撕了泡菜夹在卷子中间,然后一手拿了,嘿嘿笑道:“我拿着给大哥二哥尝尝去。”
小秋笑着点头:“先尝尝……等哥哥们逮了鱼回来,我给你们做泡菜鱼……加了泡菜做的鱼,才叫好吃!”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又道:“哥哥们自己去,也能快点儿,我拿点儿过去给大伯娘尝尝,估计大伯娘也得腌……我留在家里,也好帮着大伯娘收拾收拾。”
“嗳,嗳,太好啦,你叨咕着你大伯娘多腌点儿,把收得白菜都腌了也行啊……哎哟,娘……”成河正跟小秋叨咕呢,冷不防被人从背后打了一巴掌,回头一看,正是惦记着小秋的腌菜过来看成果的魏红梅。
“你个臭小子,在这里叨咕我啥呢?我看你是三天不打皮痒痒了吧?”魏红梅‘横眉立目’地数落着,小秋却在她脸上的恼怒下,看到了掩藏不住的忍俊不禁。
“嗳,娘,别打嘿……别打……我哪里敢说您啊……秋啊,我走啦,我刚刚说的话,你可别忘了……”成河抱头鼠窜的同时还不放心呢,跑到大门口,还再次停下来嘱咐。魏红梅作势再一次扬起巴掌,他才忙不迭地跑了。
不等成河跑远,小秋就笑起来:“大伯娘,您这可是妥妥的‘打是亲骂是爱’啦!”
“嘻……”魏红梅也终于忍不住笑出来,“你大哥二哥都懂事了,就你三哥还不着调,跟长不大一样,憨的不行,不吓唬着,不定给惹出啥乱子来……小秋啊,腌菜这是中了?”
“中了,中了,大伯娘快尝尝!”小秋连声答应着,将盛在碗里的泡菜端起来,魏红梅也不用筷子,直接伸手在泡菜上撕了一片放进嘴里。
片刻,她的眼睛就亮了:“嘿,别说,这味儿还真是怪好的,难怪成河那臭小子要把我的白菜都祸祸了!嘿嘿……做成这样,也不算祸祸,不过,这东西再好吃,菜也得留下点儿,冬天包个饺子、炖个锅子,总不能用这个。”
魏红梅一时口误,连忙又解释。
小秋却并不在意,笑着道:“这菜倒是生吃炖菜都行,大伯娘琢磨着做多少,我好有数拌调料……盐巴辣椒什么的大伯娘那边有,我就不多说了,我磨了些虾粉,还有今年刚糟好的虾酱,比外头买的干净、味儿也正,大伯娘就不必客气了。”
“哎,成,我就不跟你虚套了。”魏红梅爽快地答应着,转身往回走,“这么一说,我也没个数,我回去盘算盘算,再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