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七零小村女》-第5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宋秀莲笑笑,自己进屋去了。王利民则在几个小猴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讲瞎话:“瞎话瞎话,窗户台上长个倭瓜,瞎子看上,聋子听上,瘸子撵上,哑巴喊上……”

      小夏就在旁边喊:“不对,不对,瞎子看不见,聋子听不见,瘸子跑不快,哑巴不会说……”

      王利民笑着摸摸小女儿的头顶,道:“说瞎话说瞎话嘛,就是胡扯一气的东西,别当真。今儿,咱们就说个两兄弟的瞎话吧。话说,几百年前,咱们这里有个姓刘的兄弟俩,他们从小没了娘,这一天,他们爹又长了重病,临死前,他们爹把兄弟俩交到炕跟前,对老大说:‘你已经成家了,你兄弟还没成家,我死了,你得多照应着你兄弟些。’说完,刘家老爹就咽了气……”

      宋秀莲进屋洗漱过,铺好炕,又走出来,见丈夫干脆躺在院子里架起的床上,还在给三个孩子讲故事呢。

      她轻手轻脚走过去,丈夫讲的投入,两个小的听得投入,只有老大小秋循声坐起来,不出声,只抬手招呼她也过去。

      为盖房子打家具准备的木板又宽又平,本来王利民只想用三块木板,小秋却拉着他用了四块,如今,爷仨横躺着,还很宽妥呢,宋秀莲顺着大女儿的招呼过去,也顺势上去,被大女儿拉着在一头躺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农历七月初二,月色未明,星河灿烂。

      隔着棉线蚊帐顶子望上去,璀璨的繁星上仿佛遮了一层薄雾,隐约朦胧,却越发显得神秘悠远,遥不可及。

      王利民一个故事讲完,小夏小冬还不肯作罢,吵着闹着要再讲一个。

      宋秀莲见丈夫讲的辛苦,于是柔柔地开口:“娘给你们讲个吧,今儿咱们就讲一讲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的故事……”

      喁喁的讲述声,伴着声声蝉鸣,夜色渐渐深了,孩子们一个个睡去,连讲故事的爹娘也熬不住困意,抱起最小的小冬,替两个女儿拉了拉被单盖了,一起进屋睡觉了。

      院子里彻底静下来,本该睡熟的小秋缓缓睁开了眼睛,然后她从枕头旁拿出自己的马蹄钟,两个手紧紧握住——她把闹钟定在了三点半。她连借口都找好了,就说突然拉肚子害怕,叫爹娘起来陪她去蹲厕所。

      上一世,没有小冬,娘也早没了。小夏在大姑家,只有她跟爹在家。她记得很清楚,那一天夜里,她真的拉肚子,跑厕所,爹尽管很颓废,爱她的心却不少,半夜里听到动静,陪她起来去后院上厕所,站在厕所门口问她,肚子疼得厉害不厉害,要带她去卫生院看病。

      她记得很清楚,刚刚提了裤子走出来,地震就来了,她一下子摔在厕所门口——后来,每每想起她还是后怕,她要是晚起来一会儿,恐怕就要掉进茅坑里去了!

      上一世,村里的房子有裂缝的,倒了几间房子,他们家的房子虽然陈旧低矮,却没有倒塌。这一世,爹爹先后两次修缮,换屋顶,泥墙皮,按正常情况推测,应该比上一世更结实更抗震些——但是,小秋却不敢疏忽,更不敢存半点儿侥幸。

      她躺不住,干脆坐了起来,并将鞋子穿好了,然后双手紧握着马蹄钟,静静等候着,那场灾难的到来。

      寂静的深夜,闹钟的振铃突兀而尖锐。坐了几个小时的小秋,差点儿失手将马蹄钟丢出去。

      稳稳神,她跳下床,先去屋里叫爹娘。听女儿说拉肚子,要去上厕所,王利民毫不犹豫地起了身。

      小秋瞥了炕上也坐了起来的宋秀莲,心中略安,只要不是睡沉了,地震来了,都能来得及往外跑。

      去厕所蹲了一回,小秋捂着肚子出来,哼哼唧唧地一副痛苦模样。宋秀莲也起来了,看见她这模样,就说是在院子里睡觉,冻了肚子,忙去冲红糖姜水给她驱寒暖肚子。

      一碗姜糖水端过来,小秋连忙接过来放在院子里的矮桌上,就在此时,天地间突然一静,星光、天光似乎突然消失了一瞬,小秋心中一跳,站起来就往屋里冲。

      却在她刚刚跑到屋门口的时候,大地猛地一抖,她一个趔趄,差点儿直接趴在地上,幸好伸手扶住了门框,这才稳住跌下去的身体,勉强站住。

      震动摇晃还在继续,她不敢停顿,用手一撑门框,踉踉跄跄冲进屋里,扑到炕上,抱起仍旧熟睡的小冬,就往外跑,由于紧张,小秋抱着小冬下意识地比较用力,小冬不舒服地动了动,仍旧不得解脱,眼睛还没睁开,就先张开嘴巴大哭起来。

      小秋跌跌撞撞往屋外跑,几次差点儿摔倒,又扶住墙壁站住——脚下的大地在颤抖,房子也在摇晃,墙壁也忽闪忽闪的,好像下一秒就要坍塌下来。

      她憋着一口气,终于跑到屋门口,王利民扶着门框跨进来,厉声大喊:“小秋!小冬!”

      “爹!”小秋欢喜地叫了一声,伸手将小冬递了过去。眼看着爹接住弟弟,她也因为双手往外递送小冬,放弃了扶持,身体站立不稳,直扑扑超前跌下去。

      额头一阵剧疼,脑子似乎也有些糊涂,小秋却紧拽住最后一丝清醒抬起头,就见王利民已经将小冬送到坐在院子中央的宋秀莲怀里,转身又往回跑。

      她连忙抓住门框,挣扎着爬起来,然后,踉跄着走出屋门来,下一刻,身体一晃再次扑倒的时候,王利民冲上来接住了她,翻身将她背起来,一路走到院子中间的床上去。

      之前搭床的凳子已经倒了,宽大的木板子略显歪斜地铺在地上。王利民放下小秋,宋秀莲连忙询问了一下,小秋只说无事,只是摔倒磕了一下。

      王利民略略放了心,俯身将木板下的凳子拿出来,让木板直接铺在地上……

      做完这些之后,大地的颤抖、摇晃已经暂时停了下来。

      王利民站起身,看向宋秀莲:“我去爹娘那边看看!”

      宋秀莲点头应着,小秋捂着头,歇了一会儿,觉得脑子也清楚些了,连忙道:“爹,你去鸡栏那边看看吧!”

      王利民应着:“嗯,你们娘几个安心在家里待着,我去鸡栏看完,还要去村里转转,看看有没有人家需要搭把手……”

      自家人安安全全的,两间老屋也仍旧顽强地挺立着,小秋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于是出声答应着:“爹去吧,我会帮娘看着妹妹和弟弟的。”

      王利民匆匆去了,娘几个聚拢在木板床上,宋秀莲搂着小冬,小秋拍着小夏,一时寂静下来,这才隐隐听到村子里孩子哭狗吠大人呼喊,小秋努力回忆上一世的情况,好像村子里没伤着人,想那混乱也是夜梦中突然被地震惊醒,出现的暂时恐慌。

      安下心来,小秋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脑门上方磕了个大包,她不小心用手碰了下,顿时疼了两眼泪!

      嘶,这会儿若是能照照镜子,估计就能活捉一只金角大王了!

      小秋满心紧张地等了大半宿,主震过去,她再也撑不住了,挨着小夏躺下,几乎头挨着枕头就睡着了。

      不久,两次比较明显的余震将她晃醒,她也不过睁睁眼,随即继续睡。

      她也劝慰过宋秀莲,让她也休息,但宋秀莲睡了大半宿,惊魂未定的,这会儿根本没有睡意,小秋对此也了解,所以并不勉强。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夏季天亮的早,小秋好像刚刚睡了一会儿,东方的天际就渐渐泛起一线灰白色。

      又一次小规模的余震将小秋震醒后,她也不再睡了。借着晨曦看了看马蹄钟,已经早上五点四十多,天却仍旧没亮,灰突突的天空堆着厚厚的云层……显然,如她的记忆中一样,震后那场连绵两三天的雨就要来了。

      屋子没自己检查过,余震仍旧不断,这时候,没人敢进屋去睡。那么在院子里或者开阔处搭棚子避雨,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小秋揉揉有些发胀发热的眼睛,一边给宋秀莲说着话,一边起身跳下床去:“娘,天阴下来了,我前几天去县里买的塑料布你搁哪里了?咱们得搭一搭,免得来了雨,鸡们没处躲没处藏的!”

      宋秀莲本就性子柔弱,夜里的地震,让她受了惊吓,之后只知道木木地抱着孩子,时刻戒备,却没有注意到天色的变化。竟小秋这么一提醒,她才猛地抬头看了看,然后慌慌地放下怀里的小冬,一边道:“就在你们姐俩的床底下!小秋,你拿出塑料布来,去找找你爹吧,就咱娘几个不行……”

      小秋已经穿好了鞋子,听宋秀莲如此说,她回头笑笑,道:“娘,你没注意,昨晚爹搭蚊帐的时候,我就让他用了粗竹竿。如今,咱们只用把塑料布挑上去,搭一层就行……哦,娘啊,你去后院搬几块砖来,待会儿搭好塑料布,需要用砖压一压!”

      打消恐惧、摆脱悲伤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事儿做着。小秋直接给宋秀莲布置好活计,然后她就去拿塑料布,又去灶棚里搬椅子和凳子……

      为了这一天,小秋早早就准备着了,连后继的种种应对措施,她也在脑海里演练了无数遍,是以,这会儿做什么都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她将凳子摞在椅子上,然后攀着踩上去,用细麻绳将塑料布捆扎在四角的竹竿上。正专注地忙碌着,突然一波余震袭来,她脚下的椅子凳子一阵摇晃……

      宋秀莲正搬着五六块砖从后院走回来,余震袭来,她下意识地用肩膀去靠住屋子,稳住身体,然后抬眼看院子里的帐子和孩子们,却惊见大女儿站在摞得高高的椅子凳子上。

      那摞在一起的椅子凳子本就不稳,地震来袭,更是摇摇欲坠,小秋两手握着竹竿,已经蹲在上边的凳子上——她之前预想过这种情况,预想中,万一遇上余震,她只需要蹲下来,然后踩一脚椅子跳下来,并尽快把椅子凳子搬开,省的晃倒了,还有可能砸到床上的弟弟妹妹。

      可是,她真的没办法从摇摇欲坠的凳子上下来啊!

      余震中,椅子凳子摇晃的厉害,她扶着竹竿才勉强不让自己摔下来,却根本没办法撤一条腿离开凳子,去踩下边的椅子了。

      宋秀莲这会儿却突地暴发了,她顾不得脚下颤抖的大地,也忘了丢掉手中的砖,就那么抱着五六块沉重的砖头,踉跄着却绝不慢的速度冲到床边,丢掉手中的砖,然后扑上去,张开手抓住小秋脚下的凳子,并用力拉向她自己的怀抱,同时大喊:“小秋撒手!”

      听到宋秀莲的大喊声,小秋下意识地撒手,身体也随着凳子扑落下去,下一秒,她就跌进一个温暖而柔软的怀抱里!

      紧急时刻,宋秀莲竟然将大女儿从凳子上拉下去,并张开手臂接了个满怀——可是她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又正经历着一场余震,她接住大女儿并抱紧的同时,身体也站立不住,往后直直地倒了下去。

      娘俩就这么样跌在一起,只不过,宋秀莲在底下,给小秋充当了一回人形垫子。

      把娘俩摔倒的那一下子,就是这场余震最后的尾声,娘俩摔在地上,大地却重新安静下来,小秋连忙起身,然后去查看宋秀莲的情况:“娘,你没事吧?摔着哪里了吗?腿?腰?胳膊……”

      摔懵了的宋秀莲反应过来,却一下子抱住大女儿,呜呜地哭起来:“你个死孩子,可吓死娘了!呜呜呜……”

      听她哭出来,小秋也一下子放了心,她缓缓抬手,回抱住自家亲娘,深深吸了口气,把头仰起来,眼泪却还是无法控制地顺着眼角、两鬓滑下来。

      她一直以为自家老娘太过柔软,太过温吞,甚至,内心深处不是没嘀咕过老娘无用……但今日今时,她才知道,看见自己孩子遇上危险,自己老娘也可以变身成无敌金刚!

      娘俩抱着哭了一回,很快也就平复下来。

      小秋再要上去拴竹竿,宋秀莲也不敢离开了,坚持在下边扶着椅子凳子。娘儿俩一起干活,宋秀莲不但能扶着椅子,还能递一递麻绳之类的,还能低声说着话,倒是很快就把四根横置的竹竿绑好了。

      正如小秋所说,前一天搭帐篷的时候,小秋就让王利民用了粗竹竿,一根根毛竹都有她的小腿粗,而且,每根竹竿接近顶端的地方,小秋都让王利民拧了铁丝,之前的借口是挂蚊帐,如今,却正好绑缚固定横置的竹竿。

      然后,小秋和宋秀莲一起,用细竹竿挑着厚实的塑料布,从蚊帐顶上搭过来,然后小秋踩着摞起来的椅子凳子,用麻绳将塑料布的四角,捆扎在四角的竹竿上。塑料布垂下的四边,再用砖压住,不起大风,就不怕被吹翻了。

      棚子搭好,宋秀莲去打了水来,娘俩洗了手。

      “秋啊,你昨儿黑夜没咋睡好,趁这会儿还早,再睡会儿吧,我去做饭!”宋秀莲端着脸盆倒了脏水,一边跟小秋说着。

      正说着呢,成江成河哥俩匆匆走进来,抬头看见院子中间的棚子,成河就笑了:“我就说小秋利落,指定收拾好了,二哥还不放心……”

      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江却不像弟弟这么没心没肺,进门先跟宋秀莲打招呼,问候:“二婶,你和弟弟妹妹们都没事吧?……我们哥俩在院子里搭个窝棚,特意搭的大了些,就是想着叫二婶带着弟弟妹妹一起过去……”

      成河又在旁边插话:“二哥都看见小秋和婶子搭的棚子了,就不用说这个了呀……”

      成江并不理会憨憨的老三,继续道:“塑料棚子就怕顶不住大风,若是起了风,还是扎实的窝棚稳当。……婶子要是不愿意离家,我们哥几个还准备了些檩子树枝,再在婶子这边搭一个也行!”

      不等宋秀莲说话,小秋已经拿起一卷塑料布,递到成江怀里,一边笑道:“二哥,临时还没起风,但天却是阴的厉害了,你赶紧把这塑料布拿回去,搭在窝棚上去,省得漏雨……等你搭完了塑料布,再回来帮我们看看,或者加固一下,或者从新另搭,都行啊。”

      看自己来没帮上忙,还白得了一大块塑料布,成江心中难免惭愧。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这些当哥哥的,就开始被小秋这个妹妹照顾着……他其实很想当好哥哥,照应妹妹和弟弟,但往往总是想得慢一步!唉,他想当哥哥,看来还得更加努力才行啊!

      成江成河回去没多会儿,雨就下起来。

      小秋拿出两块小一点儿的塑料布,跟宋秀莲招呼一声,披着一块,拿着一块,跑出去给王利民送雨布了。

      等她找到王利民,爷俩一起回到家的时候,两人的衣服都湿透了。进屋换了衣裳再出来,宋秀莲已经把饭在棚子里的床板上摆好了。小夏和小冬也一起睡醒,起来了。

      王利民捧着热汤喝了半碗,觉得身上热乎起来,微微出了一层细汗,这才吁一口气,笑着道:“亏得咱闺女送雨布去,你没看见村里那些人,个顶个淋得跟落汤鸡一样,却没个管的没个问的……嘿嘿……”

      看着有些小傲娇的老爹,小秋暗暗笑着摇摇头,将脸埋在饭碗里,不肯抬头:爹啊,你当着孩子的面儿这样幸灾乐祸好么?

      低头喝汤的小秋没防备,一波余震突然来临,她的手一抖,差点儿把脸埋进汤碗里去!

      连忙把碗放下,小秋伸手扶住身边的小夏,另一边,王利民却已经撂下碗筷,抓起塑料布一边披着一边往外就跑:“村北二牤子家的房子裂了,这一震怕是顶不住,我得去看看,那小子一早上在村里帮忙,没搭棚子,这会儿只怕在屋子里呢!”

      一天后,余震渐平。

      全村情况调查落实下来,只有几家人的猪圈、棚屋塌了,房屋有墙壁裂纹、甚至倾斜倒塌的,却没人伤亡。

      二牤子家的房子确实塌了一面墙,他却恰好没在屋里,而是帮着相邻的村老倒腾东西磕了一下,破了头。王利群说伤口不大,不算受伤。只是地震后不久,就把二牤子交给了王利民学拖拉机。

      这会儿,开拖拉机,也是很难得的一门技术呢。把二牤子乐的,天天见人都呲着个牙嘿嘿,额角上磕了个指头肚大小的疤根本没在乎。

      就在村民们惊魂未定之际,广播里传来一个消息,此次地震震中在H省唐山、丰南一带,灾情严重,号召全国齐心协力抗震救灾。

      小秋这几天一直很沉默,饭量也明显少了,但料理家务、照应弟妹却格外尽心谨慎起来。

      七月末,正值盛夏,大灾之后,不得不防备可能发生的传染病。

      因为地震,母鸡受了惊吓,好多母鸡产下了软皮蛋,产蛋量也有所减少。王利民和成海在安置好家里人后,就一直待在鸡棚那边,加固鸡棚,调整饲料比例,坚持洒生石灰消毒……

      一转眼,进了八月中旬。村里人修缮房屋后,陆续离开窝棚,搬回屋里居住,地震的影响告一段落。

      这天一早,吴海港就带着吴戈和秦戎到了小秋家。

      王利民只道是吴海港送俩小子下村过暑假,并不觉得意外,欣喜地接了爷儿仨进门,一边招呼着吴海港坐,一边笑着对送上茶水的小秋道:“秋啊,早晨我摘的瓜在棚子里,你去洗洗,拿上来让你吴伯伯和俩哥哥尝尝。”

      小秋脆生生应着,转身就去。

      吴戈也立刻起身跟上:“我帮你拎着!”

      秦戎自然也跟上,却只是微微笑看着吴戈独特的打招呼方式——扯小秋的麻花辫儿!当然,换来的是小秋不屑的一个白眼儿。

      等小秋洗好了西瓜甜瓜转回来,正好听到王利民道:“……让小秋跟着去,会不会太……麻烦啊?”

      小秋并不惊讶,刚刚在外边洗瓜的时候,吴戈早已经给她报备过了,他们爷几个今天来,不是来过暑假的,而是继吴爷爷回京之后,吴奶奶也要回京了。临行前,吴奶奶说要见一见救过她孙子的小姑娘。

      这话不知情的听了,并不觉得特别,小秋自己却觉得有些心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0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