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刚吃过早饭,郑秋实闻讯过来了。前一天晚上吃完饭很晚了,他也是今天早上才听说,立刻就赶过来了。
小秋见着郑秋实忍不住心里委屈害怕,难得的快步走上去拉住郑秋实的手,软软地叫一声:“师傅!”眼泪就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流下来。
郑秋实一辈子冷性冷情的,今儿却被这软软的一声唤得软了心。他张着手顿了顿,笨拙地拍在小秋背上,不知不觉地放柔了声音哄着:“行啦,别哭了,有师傅在呢,只要你小舅舅还在,师傅就保证他没事儿,养几天就又是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
哭出来之后,小秋也觉得自己太娇气了,多少有那么一点儿不好意思,又听郑秋实这么一说,顺势擦擦泪收了声,只看着郑秋实走过去,拉了宋秀程的手腕诊脉。
郑秋实诊的很仔细,两手交换诊完花了足足一刻钟时间。待他收了手站起身,小秋就上前替小舅舅放好手腕,拉被角盖好,回头,听郑秋实讲小舅舅的情况。
“……嗯,肺脉有损,但问题不大,需要慢慢祛了毒气,再养回来就成。”郑秋实说的相对轻松,但其实心里却忍不住叹息,宋家这孩子的身体损伤大了,肺脉受损想再养得如前怕是很难,以后身子弱容易生病不说,怕是会伤及寿数了。
听郑秋实这么说,小秋终于松了口气,小脸上也露出一抹笑来:“师傅,只要能养回来就成,慢慢养,咱们不着急!”
郑秋实不太敢看小秋哭的发红的眼睛,点点头说声出去开方子抓药,有些仓惶地走了。
宋胜书钟玉琴并宋秀菊来的极快,得了刘芳芳打过去的电话,不到晌午就到了医院。
这边一家人相见,难免又是一番落泪唏嘘,在旁边陪着落泪的刘芳芳却突然被人叫了出去。
小秋默默地跟了上去,就见刘芳芳去了医院办公室接电话。
等放下话筒,刘芳芳再回头看向小秋,几乎是咬着牙挤出一句话:“刘俊红把事儿都担了!”
刘俊红把罪责都揽在身上,也就是说,他身后那个人,大概无法追究了。而刘俊红之所以担罪的原因,一是有人许了厚利,再就是,刘俊红觉得,保住那人,对他自己也有好处。
事情的发展让刘芳芳和小秋都有些气闷、懊恼,两人都懒得说话,默默回到病房。
刘芳芳走在前头的,绕过屋角,她突然停住了脚步,身体也瞬间僵硬绷紧,小秋注意到她的异样,目光一转,就看见她的手紧攥着书包带子,因为用力手背的青色筋络都凸显出来,根根分明。
她们背后是人来人往的病区道路,她们身边的空间,却似乎突然冰冻凝固,刘芳芳阻挡了小秋的视线,她没办法看到前边的情景,却能够清晰地感到某种无形的冲突,在空间中激烈碰撞、交战,让人呼吸困难。
然后,她听到刘芳芳开了口,声音紧绷:“你来这里做什么?”
一道带着些隐怒,又带些戏谑的声音传过来:“呵,芳芳,你何必如此紧张?就为他一个黑五类的崽子,你这样,值得么?”
小秋探头扛过去,就见刘芳芳对面站着一个高大魁梧的年轻男子。
小舅舅是清逸俊秀,这位五官轮廓深邃,浓眉大眼,线条刚硬,本来生的不错,却因为周身不加掩饰的戾气,铁青的脸色,破坏了他的外貌优点,让人生不出半点儿亲近之意,下意识地绕行。
——这就是谋害小舅舅的主凶向海洋?
小秋没有做声,只将这张脸记在了心里。
刘芳芳攥着书包带的手指张了张,复又攥紧,她的脊背挺得直直的,以至于她的颈项微微向后仰着:“不管他是什么,都比你强。你除了一个善耍阴谋诡计的父亲,还有什么能与他比的?”
向海洋突然抬腿往前一步,小秋下意识地想要上去护住刘芳芳,却被刘芳芳伸开手臂拦在身后。
她的脊背紧紧绷着,因为迫于向海洋的压迫力,身体甚至微微往后仰着,却仍旧半步未退,只凝视着向海洋,冷声道:“你要做什么?”
“呵!芳芳,我若是想要做什么,你以为能拦得住吗?”向海洋微微俯身,伸手抚向刘芳芳的脸颊,却被刘芳芳一侧头躲开。
向海洋嘴角一挑,无声一哂,淡淡抛出一句:“芳芳,我不会放手的!”
说完,抬腿转身,绕过刘芳芳,大步流星,扬长而去。
小秋站在刘芳芳身后,他看也没看一眼。
向海洋的背影高壮桀骜、裹挟着浓重的戾气,像一股旋风,携尘带土,滚滚而去。
小秋的目光却落在他裤线笔挺的裤脚和铮亮的皮鞋上,然后,大脑中的种种疑问、不解,瞬间豁然:原来是他。原来如此!
第二天傍晚,宋秀程的情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也能够由人搀扶着去洗手间了,之后,又吃了些刘芳芳带来的米粥。
宋秀程情况好转,脱离了危险之后,就让宋胜书和钟玉琴老两口回了家,只留下宋秀菊和小秋在医院里照顾。
两个人分工、轮值,一人在病房里照料守护,另一个人就回宋秀程在粮站的宿舍休息,并做饭往医院里送饭。刘芳芳仍旧常过来,但不管是宋秀菊还是小秋,都没有把她排在护理人员之列。
不管如何,这一次小舅舅涉险,几乎搭进一条命去,起因是刘芳芳。她们作为宋秀程的亲人,虽然知道不该怪刘芳芳,可心里还是多多少少有些迁怒的。特别是小秋,她完全不敢想,若是她跟着郑秋实去吃饭,后果……
还有,上一世,小舅舅的悲惨命运,枉死之后,还背着‘强歹干犯’的骂名,数十年不得洗脱……她就难受的无法控制,实在无法遏制对刘芳芳生出的芥蒂。
第一百四十九章
转天一早,李希匆匆走进病房探望。
小秋正帮宋秀程摆早饭,看见李希进来,连忙迎上去。
李希看了床上躺着的宋秀程一眼,低声对小秋道:“我去下乡了,昨天夜里才回来……你小舅舅的情况我简单了解了一下,你放心吧,中毒后有所损伤需要慢慢恢复,已经没有危险了。”
小秋连连点头,宋秀程也含笑跟李希打了招呼。
李希又问了问宋秀程的情况,就匆匆告辞去了。不过,临近中午的时候,她送了一沓医院食堂的饭票菜票来:“这是职工小食堂的饭菜票,比大食堂那边的稍好点儿。关键是方便,省得你们还得做饭送饭的。”
王家跟吴家来往频繁、密切,小秋也不跟她客气,爽快地接了饭菜票。
李希没走多会儿,王利民宋秀莲并小夏小冬吴戈秦戎都来了,后边还有魏爱梅王利军带着成河。
进门一看见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的吓人的宋秀程,宋秀莲就忍不住哭出了声。王利民连忙拉着她,低声劝。
宋秀菊抹抹泪迎上去,挽了姐姐的胳膊低声劝道:“姐姐快别哭了,医生说哥哥没事儿,养些日子就好了……”
“那谁啊,他丧尽天良了啊,为啥害咱们程子啊,程子跟他那么好……”宋秀莲却哭得止不住,一边哭一边骂刘俊红丧良心,畜生不如。
一家人都理解她的心情,也没狠拦,不让她哭一场骂一会,怕她把自己憋屈出毛病来。
宋秀莲终究不是那种骂惯了大街的女人,骂几句哭一会儿,也就渐渐自己收了声。那边宋秀程也恰好醒了,低低地叫一声:“大姐!”
宋秀莲都不用别人说,连忙匆匆擦了泪,撑起一个笑来走上去:“程子啊,你,你觉得咋样了……”
说着话,泪水控制不住又顺着脸颊滑下来。
宋秀程精神已经比前一天好了些,他微微笑着,努力抬起手来,替大姐擦去脸上的泪,低声道:“大姐别哭,我没事儿,几天就好好的了……”
宋秀莲被他这一说,反而控制不住了,抬手啪啪打在宋秀程身上:“你个死孩子,咋那么不小心啊,你要是有个好歹,还让不让爹娘活了呀……”
一句话没骂完,她自己却又哭倒在弟弟的床边。
屋里其他人也跟着抹泪。王利民回头擦把泪,上前把宋秀莲扶起来,低声道:“快别哭了,你哭的程子也跟着难受,他身子还不经不住呢……”
宋秀莲这才忙忙地擦了泪,回头去看弟弟,却见宋秀程对她无力地扬起一抹笑来,眼睛也是红红的,连忙又放柔了声音去宽慰一番。
之后,王利军和魏爱梅也过来问候一番,看宋秀程精神不好,就很快退了出去。
临近晌午饭,郑秋实拎着熬好的药送了过来。见了王利民和宋秀莲又交待了一番,这两人才算是真正放了心。
既然碰到了一处,王利民干脆招呼着郑秋实,并大哥大嫂等人一起去红旗饭店吃饭,宋秀莲要留在医院照料,也没人跟她争,于是让宋秀菊也跟了去吃饭,只小秋留下陪着娘和小舅舅。正好,有李希送来的饭票,她去食堂打了饭回来,给小舅舅吃了个炖蛋,喝了点粥,她和娘则就着咸菜一人吃了个馒头。
下午,王利民和宋秀莲还要留下照料,被小秋、宋秀菊一起劝着,跟王利军魏爱梅一起回去了。吴戈和秦戎却留在了县城了,连成河也留了下来,跟着去吴家住了。
送走了大人,几个小子就坐不住了,跟小秋招呼一声就跑的没影了。
小秋送了几个回来,打开吴戈塞给她的书包,就见满满一书包的大虾干、熟鱼和丑眼儿。
大虾干和丑眼儿她的大碗里就有,倒是熟鱼没吃过。
这些都是几个小子从海铺子带回来的,几种东西都是海鲜煮熟之后晾晒过的半干品。相对于干燥的虾干、丑眼儿,熟鱼更新鲜些,肉还是半软的,带着海产特有的腥气和咸香。
撕开白色的鱼皮,鱼肉是金黄色的,微微带一点儿透明,撕一片放进嘴里,鱼肉劲道有嚼头,却并不腥,反而有一股纯粹的油香气。小秋隐约记得听老人们说过,这种鱼叫油旗儿,看着和海鲫鱼差不多,却比海鲫鱼肥美,鱼肉富含油脂,鲜美浓香还没有腥味儿。
她拿了一条给小姨吃,宋秀菊也连连说好吃。又道:“有了这个,吃饭都不用买菜了。”
小秋也觉得好,有这鱼吃着,食堂里的大锅菜就真的看不上眼了。
结果,临到晚饭时,吴戈和秦戎带着成河又跑回来了,三个人还带了一饭盒排骨一饭盒白米饭来,说是县委食堂里买的。
小秋也不给他们客气,收拾了准备叫小舅吃饭,又夸他们带回来的鱼、虾好吃。
一提这个,几个小子都来了兴致,吴戈更是说的眉飞色舞起来:“你是没见着,足有半里地那么宽的河口里,停满了渔船。……那边的场院特别大,光溜溜的,半根草都没有,一溜排根本看不到头,那场院上晒得满满的,老远看过去,白花花的是鱼,红彤彤的是虾,灰扑扑的是乌贼……还有扯了绳子挂着晒的,黑乎乎的腌咸大鲅鱼,都有两尺长……”
成河也跟着插话:“那么些鱼啊虾啊,根本没人看,人去了济着你吃哇……”
一听这话,吴戈嘿嘿笑起来,戳戳成河道:“亏得你成江管着你,要不然,你小子还不舍得走呢!”
说着,又回头叮嘱小秋:“那东西好吃也不能多吃,他们都是用海水煮的,吃着不觉得,其实很咸,吃多了齁着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以后见天的咳嗽吐痰。”
小秋又不是真的小孩,自然知道这个道理,却也知道他是真关心她,连忙笑嘻嘻答应了。
第一百五十章
有了吴戈秦戎成河三个,小秋陪床的日子就轻松快活起来。三个小子在屋子里坐不住,吃过饭没一会儿就跑出去了。但不管三个人去哪里玩儿,快到吃饭时是必定回医院来的。很多时候还会带好菜好饭过来,即便他们不带饭过来,也会拿了饭票去医院食堂打饭,倒是省了小秋和小姨两个许多事儿。
李希很忙,却每天都会抽时间过来一两次看望。有了她的照应,那些护士、医生的态度也明显好了许多。
三天后,宋秀程的呼吸和视力有所恢复,下床也不再用人搀扶,血液检测各项指标也陆续恢复。
一周后,宋秀程出院回家休养。
曲明勇和粮食局局长陈守昌过来探望,并转达对宋秀程的安排:宋秀程此次中毒,按工伤处理,给了两个月的休养假。陈守昌还恭喜宋秀程,他工作认真负责,能力学识都不错,局里研究决定,特别给他要了一个转正名额。
也就是说,经过一场中毒事件,宋秀程可以摆脱临时工身份,转正成正式工人了!
因为宋秀程要出院,王利民特意开了拖拉机过来,钟玉琴也跟了过来。
听领导们喜气洋洋地传达‘喜讯’,这一家人却没有多少喜色,只是客客气气地道谢罢了。
小秋最初来县城的目的也早就完成了,大块的防雨篷布是专用物资,商店里根本没有卖的,她跟吴戈提了提,第二天,吴戈就给她带了一个批条来,是吴海港写的,凭条可以去武装部领三块防雨篷布。
小秋又去土产门市部买了一大卷厚塑料布,是那种很厚实的材料,手撕不动的,必须用剪刀才能剪开的。这种材料虽然不及防雨篷布结实,但紧急情况下,拿来苫盖窝棚遮雨避风也是很好的。
王利民见闺女捣鼓了这么多布匹、防雨篷布和塑料布,也奇怪来的。小秋只说布匹是给娘做衣裳卖的。篷布和塑料布是她用来搭棚子的。夏天在院子里搭个棚子,风凉,又不至于露天睡觉怕风怕雨。
王利民只当她小孩子心性,反正大闺女够听话够懂事了,偶尔有这么一点小任性,他也不以为意,乐呵呵地给闺女充当壮丁,搬运、装车、卸车。
小秋给姥姥家留了一领防雨篷布和一大块塑料布,只说小舅舅身体不好,一时半会儿不能到处走动,在院子里搭个棚子,白天一家人能在棚子里吃饭,晚上小舅舅也能乘乘凉、坐坐什么的。
从县城回来,小秋就督促着老爹搭棚子。
正值暑期,村里人本来就习惯晚饭后乘凉,与邻居们在大门口随意坐了,拿把蒲扇摇着,说说话,扯扯闲篇儿。孩子们就在旁边玩着游戏,闺女们玩老鹰捉小鸡、丢手帕、捉迷藏……小子们则玩排兵布阵、对垒作战,当然了,盛夏是瓜果成熟的季节,也有些淘小子趁着夜色的掩护,跑到瓜地里偷瓜……
孩子们疯跑疯玩一阵,累了就往爹娘准备的草苫子上一躺,拉着爹娘、爷奶、或者邻居家的老头老太,讲讲故事、扯扯瞎话,鬼狐精怪、乡间笑话……嘻嘻哈哈或者战战兢兢着,却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小秋就借着天热,要求在院子里睡,小夏觉得新鲜好玩,也跟着起哄。王利民和宋秀莲拗不过这小姐俩,只好妥协。
连着两年养鸡、卖鸡、卖鸡蛋,王利民手中存了一笔钱,就打算盖新房,并陆续准备起材料来,其中就包括一些质量很好的板材。王利民就用这些木板,给俩女儿在院子里搭了个临时床铺,又把蚊帐给她们也撑起来,宋秀莲也帮着铺了褥子……
收拾妥当,王利民就拍着床板招呼小姐妹俩:“行啦,快上来吧!”
小夏兴奋地不行,不等爹的话说完,就奔了过去,王利民伸手将小女儿抱到床上。
小秋磨磨蹭蹭地跟着上去,然后回身招呼小冬:“小冬,上来,上来,跟姐姐一起睡!”
小孩子贪新鲜,小冬眼巴巴看了半天了,一听大姐召唤,立刻欢呼一声跑过去,把着床沿朝小秋伸出手:“姐姐,抱!”
小秋将他抱上床,然后笑嘻嘻对爹道:“爹,你给我们讲个瞎话呗?”
小夏小冬则是行动派,滚过去,一人抱住抱住王利民一条胳膊,撒娇耍赖,不讲故事不撒手的样子。
王利民回头看看妻子,笑着道:“我就给几个猴子讲个瞎话!”
宋秀莲笑笑,自己进屋去了。王利民则在几个小猴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讲瞎话:“瞎话瞎话,窗户台上长个倭瓜,瞎子看上,聋子听上,瘸子撵上,哑巴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