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秋就镇定得多了,却也是笑容满面地叫人:“爹,大哥、二哥,你们回来啦!冷了吧,快进屋,暖和暖和!”
“哎……”吴戈脸上的笑容全面崩溃,张张嘴,却又无话可说。
走在旁边的成江拍拍他的肩膀,别有些意味地笑笑道:“傻啦?哈哈,行啦,别在这里【创建和谐家园】了,快进屋吧!……姥姥,姥爷!”后边却是看见宋胜书和钟玉琴迎出来,赶忙上前打招呼叫人了。
这一次收鸡,吴戈秦戎和成海一起往各个村子里跑,受累挨冻的辛苦不说,抓鸡又脏又臭,几个小子也没有退缩的,包括吴戈和秦戎都表现的不错。
这一圈下来,总共收了五百多只鸡,获利一百六十多块钱,王利民只拿了零头,一百块钱让三个小子分。结果让他很欣慰,三个小子居然都记着自己收购鸡的只数和重量,然后根据这个分了钱,真正做到了亲兄弟明算账,倒比胡乱讲究什么情面义气,过后再揪扯不清好得多!
小秋小夏在姥姥家过的元宵节。
元宵节后,各个学校也要开学了。
吴戈秦戎跟着宋秀程一起回了县城,王利民也赶了骡车过来,接了小秋小夏并宋秀菊回去开学。
王利民与王利群商议了,借了村子里原来养羊的屋子,整理打扫一番,洒了一层生石灰后,充作了鸡舍,用来饲养那些收购来的母鸡。王利民带着成海负责饲养。
因着这两年,王利民多次往县里送鸡,也算是替村里大多数人添了条财路,养鸡的事情也没人多说什么。
小秋小夏回到家,大伯娘魏红梅送了些刚蒸出锅的枣糕过来,小秋听见她跟宋秀莲嘀咕:“爱花说的那户人家,就是富平村那户……出事了,你听说了没?”
宋秀莲极少出门,对老屋里的事也知道的少,故而不掺假地摇头道:“咋了,不是说打听了不行吗?”
魏红梅脸上闪过一丝鄙夷,撇撇嘴道:“你还不知道咱那个婆婆嘛,贪便宜没够的,就怕耽误了小闺女的好姻缘,偷偷地跟他大姑合计着,让小巧去跟男方见面……亏得吧,那边的事儿暴发出来了,捂都捂不住了,她奶奶这才知道,咱们没谁骗她……”
小秋在旁边听着,渐渐理出了事情的原委。
却原来,那天王利民去县城就打问到,王爱花给王爱巧说的那户人家,确实是村干部,男青年也上过高中,长得也不错,体态健康五官端正的……可看似处处都好的人家,偏偏人家小伙子早就有了意中人,只因为小伙子看中的姑娘之前订过婚,前未婚夫却在工程上出事故死了,小伙子家就嫌弃女方命不好,克夫,坚决不同意两人的婚事。
也因为附近村里隐约知道些事情原委,他们才发动关系,往远一些的村镇寻找合适的姑娘说亲。
王利民回来将这个情况一说,王建国就当即决定这门亲不能做,李秀英当时也愤愤不平,立即就去找大女儿说道。也不知王爱花说了什么,老太太回来就变了卦,还张罗着让小女儿去相亲……
可没等她这边安排的相亲成行,那边却传出消息,那个小伙子偷了家里的户口本,带着姑娘登了记。隐约还有人说,那姑娘不登记不行了,肚子里揣的孩子都快掩不住了!
小秋到家当夜,刚睡了没多会儿,她就被啪啪啪的拍门声惊醒。然后就听到屋外王建国的声音,颤巍巍地喊:“利民,利民,快起来去找找你妹妹……”
王利民一边答应着,一边穿衣起身,低声跟宋秀莲交待两句,打了手电筒,匆匆出门去了。
直到天色放亮,王利民才转回来,宋秀莲小半宿没敢合眼,刚刚有些迷糊,又被惊醒,连忙问道:“可找着小巧了?没出什么事吧?”
“唉,没事!”王利民叹了口气,顿了一下,才道,“白天你别再提这事儿了……小巧跑到学校去了,我们在学校旁边的草垛底下找着的人。”
王爱巧那边说亲出了岔子,她不去投河上吊寻死觅活,半夜三更跑去了学校外头做什么?学校那边如今就住着王校长和廖辰两个老爷们儿,道……
小秋心里一激灵,难道王爱巧也看上廖辰了?还想着跟廖辰廖老师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她是真的没长脑子,还是脑壳里装的都是浆糊啊,就廖辰那样儿的,能看上她?
还好,及时把她找回来了,没让她做出什么事来。
小秋倒是不担心她真的能跟廖辰煮米煮饭的,她就是担心闹得狠了,让本就处境艰难的廖辰,再添些麻烦。那等芝兰玉树的人,可容不得王爱巧这种给他占辱了!
尽管王家上下都缄口不言,但大半夜的,王家人四处找人,鸡叫狗吠的好一阵子折腾,邻里百舍的还是被惊动了不少。
这种情况,王爱巧夜里跑出来的事根本瞒不住,还亏得找到王爱巧的是王利军和向海爷俩,这才掩饰过去,只说她找了个瘸子不甘心,想不开了……这时候,寻死觅活也比真实情况好太多了。
都说好话不出门,丑事传千里,只隔了两天,南楼村的张家就带着媒人上了门。人家也很硬气,虽然儿子瘸了腿,但也不想找个心不甘情不愿的媳妇儿回去,也没法过日子。所以,张家人进门就两个字:退婚!
刘秀英是满心庆幸,王建国却觉得骚的慌,一张老脸【创建和谐家园】辣的,陪了无数好话,不但把张家拿来的见面礼衣裳原封不动地拿出来,连年前送的节礼也兑成钱做了赔偿,最后,还将过年二儿子给拎过来的好酒搭上,又塞给媒人十块钱赔情,低三下四地好话说了两车,这才把人送走了。
第一百三十章
王利军和王利民得了信赶过来,却晚了一步,进门就看见王建国佝偻着身子,双手掐着头,那么蜷缩地坐在堂屋椅子上,曾经魁梧高大的身躯,显得格外苍老衰弱不堪……
兄弟俩一阵难受心酸,对小妹妹的不懂事,就更是多了一层怨气。老人年纪这么大了,她怎么就不能有一天安生生的,让老人少生点气,少操点心?!
王利民迟疑着叫了一声:“爹!”
“你们来啦?”王建国抬起头,强撑起一抹笑来,招呼两个儿子坐下,又故作轻松地道:“没啥事儿了,别惦记着了,张老哥不是不讲理的人家,好说好道的把事儿说开就行,人家也没说啥丧头话!挺好的,挺好的!”
老人爱面子,他这么说,王利军和王利民兄弟俩还能说什么,顺着他应和着吧。
玩了,王利军开口请老爷子去他们家吃饭,爷几个坐一块说说话,也被王建国拒绝了:“不啦,你们都有事儿忙着,没什么事,今天就别张罗了,以后再瞅机会吧!”
兄弟俩再没什么说的,说了几句宽心的话,就相跟着退了出来。
走出老屋的大门,兄弟俩互相看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一抹无奈。即便是父子骨肉,有些事也不是他们想如何就如何的,老人有老人的想法、做法,他们做儿子的,能帮上固然好,帮不上,也不能勉强。
王爱巧的名声早就不行了,订婚退婚也不过给村里人添了几天的茶余饭后的话题罢了。很快,村里人就顾不上谈论王爱巧那点儿破事儿了,因为生产队要进行每年初例行的自留地划分了。
王利民连着两晚上去队里开会,回来都到大半夜,白天还要喂鸡、还要准备耕地的种种农具……繁重劳累,休息不好,眼底都泛出一片青色来,整个人却格外精神,眼底有藏不住的欣喜和雀跃。
小秋自己琢磨无果之后,就去询问宋秀莲。一提这事儿,宋秀莲也同样露出一抹喜色来,压低声音给小秋说:“队里决定,今年按人口调整自留地,每口人多给两分自留地。你们廖老师和你小姨,今年也给补上了。”
三合村原来也有自留地,每口人是一分,如今一口人多两分地,那他们家就要增加一亩,村里有不少七八口十多口的大户,那岂不是要增加两三亩地?两分地别看不起眼,种小麦玉米两季轮作能收三四百斤粮食,一个人的口粮都够了。
小秋下意识地算了一下,然后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们队里这个举措,算不算提前分田到户了?
正月底的一天,小秋傍晚放学回家,就看见,宋秀莲和王利民已经把晚饭摆好了。
见小秋进门,王利民就一脸喜色地催促:“小秋啊,赶紧洗手吃饭,吃完饭,去队里开大会!”
小秋很有些意外,愣了愣,才答应着,一边洗手一边道:“爹,你去开会,提前吃就好了,我还想着收拾收拾蚯蚓池子呢!”
秋天时,小秋拽着老爹王利民在后院的棚子里挖了两个池子,把之前在院子里的蚯蚓转移到棚子里来。棚子里相对温暖,可以避免蚯蚓冬季受冻害,另外,过完年还能早一点恢复活动进食,从而增加产量。
眼看着要出正月了,气温渐渐回升,水塘里的冰渐渐融化,棚子里的水缸已经没了冰。小秋就想着把蚯蚓池子翻一翻,看看蚯蚓过冬的情况,如果蚯蚓开始恢复活动,就可以加饲料了。
冬天的鸡不下蛋一是因为天气寒冷,二来也有饲料营养不够的原因。她就想试验,若是提前加蚯蚓(动物蛋白)饲料,母鸡的下蛋时间会不会提前。
王利民笑容满面地摸摸小秋的头顶道:“乖丫头,今儿咱们村里人都要去开会,大人孩子都得去……蚯蚓那个活儿爹包了,你说咋弄就成。那东西臭烘烘脏兮兮的,以后你就别动手了,我香喷喷的闺女都给熏臭了!”
宋秀莲舀了米粥端上来,也跟着笑道:“你爹这话对,那东西又脏又臭,就让你爹捣鼓去……小秋今年也十一了,也该学着爱好儿了。”(注)
王利民笑呵呵点头:“咱家小秋说话就要长成大姑娘了,得学着爱干净爱漂亮啦!……咱家分了自留地,爹再把后园子好好拾掇拾掇,还有旁边的沟沿、枣林,爹都瞅空子拾掇出来,撒上些草种子菜种子,你和小夏也就不用见天地去地里挖菜啦。”
听着爹娘这番话,小秋是由衷地温暖和高兴,这可都是爹娘对她和妹妹的一片疼爱呢!
不过,小秋还是笑嘻嘻道:“爹,我知道你疼我和妹妹,可我们也不能真的一点活儿都不干吧?你该种草种草,该种菜种菜,我和小夏再挖些菜填补填补,咱家的鸡就不愁不长肉不下蛋了。我挖菜也顺便挖些药材来,还真不能不去!”
王利民看了妻子宋秀莲一眼,笑着点头道:“我闺女就是懂事,也有本事,要不是有我闺女,我这养鸡的活儿还真干不好!”
小夏一直乐呵呵地听着,一听这话,忙忙的拉着王利民的胳膊道:“爹,爹,我也懂事,我也有本事!”
王利民哈哈大笑着,伸手将小女儿抱起来举了几个高,逗得小夏咯咯咯地笑起来,“我王利民的闺女都懂事,都有本事!哈哈哈哈……”
吃过饭,宋秀莲带着小秋小夏,王利民抱着小冬,一家人一起出门,遇上大伯娘一家,小秋小夏就跟着成海哥仨走在一处,兴冲冲往大队部去。大人们走得慢一些,说着话跟在后边。
等到了大队部,小秋才知道,爹娘让他们都裹成熊的原因,这村民大会人数太多,屋子里根本搁不下,都是露天开的,【创建和谐家园】厚点儿,根本抵不住冬末春初夜晚的寒风。
大会就一个议题,那就是讨论通过分自留地的事,大家吵吵嚷嚷的一片热闹,意见却出奇地统一。
大队书记王利群在上头一喊:“同意的举手!”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下边就齐刷刷举起一片胳膊来,从七八十的老人,到拖着鼻涕的孩子……小秋回头看了一眼,人们脸上的笑容和眼中的希冀,那么灿烂、明亮,让人看着也不自禁地激动欣喜起来。
正觉得心里发胀,脸颊发热,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呢,却听得上头的王利群突然大声道:“二牤子你个【创建和谐家园】做啥嘞?不愿意要自留地是咋地?”
村民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聚到二牤子身上,把平日里爱说爱闹的小伙子窘的脸色通红,磕磕巴巴道:“不是,不是,我就是没反应过来,我同意分地,同意分地!”
说着说着,二牤子的窘迫淡了些,又恢复了笑嘻嘻的模样:“利群大伯啊,您看,能不能这一回把俺媳妇儿那份也分给我啊?”
旁边就有人笑骂:“你个狗球蛋的,说得这么扎实,难道说上媳妇了?快给大伙儿说说,是哪个村的?谁家闺女啊?”
二牤子抬袖子抹一把鼻子,重新抄了手,笑嘻嘻道:“还没说上哩……”
立刻就有人骂:“你个狗球蛋子,还没说上的媳妇,就来要分地,你小子算盘子打的怪精哩!”
二牤子也不恼,笑嘻嘻道:“咱们村养鸡,又分地,日子眼看着要过好了哩,我那媳妇儿还愁啊,说不定不到秋上,我那媳妇儿就说妥了,不早分上地,等我媳妇儿进了门,粮食不够吃可咋办哩!”
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冲上去,二牤子见事不好,跳起来就想逃命,慌乱间想要夺门而出的时候,坐在门口的哪个伸了伸腿,可怜的二牤子就被绊倒在地。
紧跟着追上来的几个小伙子一拥而上,有按腿的,有揪胳膊的,甚至有个小伙子比较腹黑,竟把二牤子的裤腰带给解了……
“哎哟,大槐你个【创建和谐家园】……啊,春生你个流氓,咋还解我腰带啊……啊,别脱裤子,别脱裤子啊……我错了,再不敢啦……”二牤子刚开始还骂骂咧咧的,只是没一会儿就被镇压了,在不敢骂人,转而卖起惨,告饶连连起来。
眼看着几个小子闹得有些过了,王利群几个人笑得不行,去不得不出声制止:“行啦,行啦,今儿就饶他一回吧……咳咳,今儿咱们可不光老婆汉子,还有年轻的大闺女和孩子呢,你们几个也注意些影响哈……”
那几个小伙子出了气,嘻嘻哈哈收手离开,二牤子终于得以从地上爬起来,头发蓬乱、衣衫不整的,裤腰带也不知被扔到哪里去了,一只鞋子也不见了,害得他不得不用手紧紧抓着裤子……那形象真真是,怎一个悲惨、缭乱,简直像被人轮了一样啊!
刚刚收了笑声的众人,一看他这样子,忍不住又是一阵轰然大笑。
笑声里,二牤子凄凄惨惨地咧咧嘴,一边一瘸一拐地往回走,一边还抬起手指点着那几个实施侵犯的小子骂呢,一不防备,他的裤子就往下一滑,吓得他赶紧用手紧紧用手拎住!
笑闹一阵,王利群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让大队会计拿出一大张白纸来,开始让村民一个个上前——签名——按手印!
王利群看着主动排好队的村民,站到凳子上,高声道:“养鸡、分地,这都是为了让大伙儿吃饱饭,让孩子老人们过年穿件新衣裳……我今儿把丑话说在前头,今儿这事儿大伙儿都签了名画了押,再有背地后里告黑状的,就直接撵出三合村去!”
众人一片响应之声,乱哄哄的,却没有一个不赞同的——声音不齐,心很齐!
等小秋上前时,一张大白纸已经签了大半张的名字,每个名字上无一例外地按着一个血红的手印……说实话,村民们的字写的很不好看,歪歪扭扭的不算啥,缺一横少一撇都是正常现象,但这密密麻麻签名和手印所代表的东西,却让人感叹,令人震撼!
小秋哽着嗓子,在父母名字下写上自己和妹妹弟弟的名字……这一刻,她无比清晰地感受到,她真的重生了,因为她感受到了,这个时代,农民们的殷切期望。她听到了,这个时代,八亿农民的共同心声。
分自留地的事情得到大会的一致通过后,村里立刻开始丈量土地,按户分田。这其中又涉及到田薄田肥,地近地偏……不时地有人提出不满,纠结吵闹,甚至骂娘,不断上演,闹过骂过,自留地还是一块一块分到各户。
一个村子八百多口人,分自留地居然只用了十天不到,然后,不用大队长做动员,也不用小队长监察督促,一户户人家就无比积极地开始搜罗肥料,上肥、翻地、整平……就这些,还是白天正常干完队里的活以后,早晚抽空做的。
王利民家分的自留地就在村东,过小河不远的坝子上,不算偏远,但因为全是纯沙壤土,含不住水分,同样也含不住肥力,实在算不上肥地。是以,王利民分的地离家近便些,也没人眼红。
种地,小秋自知是外行,她也认为,自家老爹既然选了这块地,自然就有他的打算,也不多言语,只静候发展。
果然,王利民分得自留地之后,就将前一年攒的粪肥往地里运。去年小秋家养的鸡多,攒的鸡粪很多,加上两池子蚯蚓积攒的肥料,用在那块地里,肥力十足。
隔了四天,才到星期天,小秋终于跟着父亲去了自家的自留地,就见原来近乎抛荒的一片地,已经被翻过一遍又整平了,四周起了整齐的地垄,靠近小河的这边,留了一条一尺多宽的放水沟……看到这条水沟,小秋瞬间明白了老爹为何挑了两个水桶过来,原来是准备挑水浇地!
大田,尽管只有四分地,但跟自家菜园子不同,想要浇一遍,可不是一担水两担水就够的,往少了说,也得几十担水,才能把整个地块浇透!
第一百三十二章
“闺女看看,咱家的地不赖吧?哈哈,那些人都嫌弃这块地不够肥,谁也不想要。却忘了一句老话,人勤地不懒。这地用心伺候上,肯定赖不了……闺女啊,你就等着看吧,看你爹我咋将荒地变良田!”
小秋回头看看意气风发的老爹,心里发酸,却也不由地生出一片希冀来,她笑眯眯地点头,干脆地答应着:“好,我和我娘、小夏小冬一起看着,爹一定能把这块地变成良田,收获许许多多的粮食。”
被自家闺女鼓舞了,王利民干劲更足,挑起水桶,就往河里挑水去了。
小秋看着自家老爹魁梧却瘦削的背影,挑着嘴角笑开了:有她帮助,老爹想不成功都难吧?
这一年多时间里,她不断地往自家粮囤、米缸面缸里添粮米添面粉。因为宋秀莲回家后,就把做饭的活计揽了过去,小秋也就不敢做得太明显,以免引起怀疑。小秋就不断地添置大水缸、大粮囤,以盛放【创建和谐家园】出来的粮油。前几天在镇上,她刚刚买了两口大水缸,还没用呢,这回正好能用上了。
小秋装作在河边的茅草地上挖茅根,一会儿跑过去看看老爹挑水浇地的进程。
半个多小时之后,王利民又挑着一担水回来,就得到了自家大闺女的夸奖:“爹,你挑水浇地的速度挺快呐,这都浇了一大半了……”
王利民往地里一看,多少有些迷糊,他刚才好像浇了不到一半吧?不过,放眼看过去,地里有人,也各自忙着自家的活计,没有人会跑过来帮他浇地,还不做声……那,是自个儿糊涂了,记错了吧?嘿,给自家干活儿,干劲儿就是足,效率也自然快!
王利民给自己找了理由、解了疑惑,也分外欢喜起来:“嘿嘿,知道爹厉害了吧?你再去挖一会儿茅根儿,爹再担个三四趟水就差不多了!”
小秋听话地答应着,跟着王利民从坝上下来,还嘀嘀咕咕说呢:“爹这一趟趟挑水太累了,要是有抽水的机器浇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