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二天,吴戈和秦戎就发现,爹娘虽说对他们的态度还一致,但两个人之间却似乎有些异样,主要是李希不搭理吴海港,吴海港上赶着没话找话,李希却只是垂着眼不搭腔。
不管如何,从这一次,吴戈和秦戎周末骑车子去三合村的行动,就算是被默许了。
捞了大鱼,王利民又特意在苇塘里下了绳套,套了几只兔子,王利群家在县农机站工作的长子成山带了一提好酒回来,在供销社工作的二儿子成岭则寻摸了一件羊羔皮袄子来,就连去了部队的小儿子成峰也寄了一双黑绒布鞋来……
李氏过寿那天,办的很风光,村里来了不少人,都是庄邻小辈过来贺寿。王利群却只请了村里的长辈、有名望的十来位,摆了两桌。
王利民作为小辈是上不了桌的,就在外边张罗着迎客接待。小秋因为上学,没顾上去看热闹,她放学回家时经过利群大伯家门口,遥遥地就看见一辆拖拉机停在那边——却并不是村里的拖拉机,看着眼生。
晚上见到王利民,她才知道,大爷爷居然回来了。
小秋有点儿愣怔——大爷爷年轻出去,就抛下大奶奶带着孩子在家,后来回来却已经另娶,多少年基本没有来往,咋突然在这一天回来?算是给大奶奶过寿么?
看爹娘脸色,小秋没做细究,只是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暗暗叹息一声‘人生无常’。
天越来越冷了,等小秋穿上宋秀莲做的新棉袄时,日历本也撕的只剩下了薄薄的二三十张,75年即将过去,天地变色,山河动容的76年即将到来。
刚过完阳历年没几天,一个天气阴沉却没有雪的日子里,村里的广播响起了沉痛的播报声:一代伟人,革命先驱,备受人民爱戴的总理,因病去世了。
噩耗传来,举国上下,一片哀恸,就连随后到来的春节,都少了该有的喜庆。
腊月中,王利民请了三天假,又往县城跑了一趟,联络了六百多只鸡的订单,不但把本村剩余的公鸡卖完,还从周围村子里收购了二百多只。
王利民卖完鸡,三天假期也满了,随即匆匆又回河工上去了。
小秋已经放了假,每日陪着宋秀莲打扫清理,准备过年。
腊月二十四,王利民终于从河工上回了家。一到家,小夏就拉着他去棚子里,看她和哥哥姐姐去捉的野兔,还有储存在屋后雪堆里的鱼。
王利民看着那十多只野兔,还有一堆鱼,心里又酸又疼又有欣慰,真是滋味陈杂,难以言明。
第二天,王利民就借了队里的骡车,带着成海成江成河三个,并小秋小夏姐妹俩,装了冻鱼和野兔,一路往县上去了。
寒冬腊月的,河道湖湾都冻得结实,能有鱼吃多难得!船厂的司务长郝大明一挥手,就把冻鱼和野兔都包了圆,还当场签了单子,让王利民去财务领钱,又嘱咐王利民,过完年,鸡下蛋了,记得送鸡蛋来。
王利民满口答应着,村里人大多都养着鸡,少数之前没敢养的,见养鸡的挣了钱,明年也肯定会孵鸡养鸡,明年指定有更多的公鸡出栏,前一年的母鸡养足一年也该下蛋了,都得卖,船厂给的价钱高,支钱也爽快,王利民巴不得长期合作呢!
从船厂出来,王利民带着孩子们再次去了红旗饭店吃饭。
临近过年,红旗饭店想着创点儿收入,给职工们过年,就去乡下收了十只羊来杀了,给职工们分了一部分后,还剩下五六只羊的一百二十多斤羊肉。往常格外抢手的羊肉,这一回摆了一天,却只卖了不到五十斤,眼瞅着二十五,各个单位都放假了,红旗饭店的领导职工都着了急,这羊肉再不卖出去,一放假可都得阁坏了,这会儿可没有冰柜,更没有冷库储存。
正商量着,是不是打发几个人去各个单位的食堂联系联系,门一响,小秋带着小夏和三个哥哥走了进来。
咋一看见进来一群孩子,本就心气儿不顺的红旗饭店经理呵斥道:“哪里来的小孩儿,这里是你们能来玩的吗?出去,快出去!”
小秋带着哥哥妹妹,打头进门,没想到一进门就是一通训斥,心中恼怒,却更多的是疑惑。
她之前在县城住了一个月可不是白住的,几乎每天都来红旗饭店转悠,这里的服务员、【创建和谐家园】傅,没有不熟的……
心里寻思着,她的目光就越过那一脸暴躁的饭店经理往后看,那边的【创建和谐家园】傅正百无聊赖的,听到动静也恰好看过来,一看见小秋,不由眼睛一亮:“嘿,小丫头,你可有大半年没来了吧?”
看见老熟人,小秋也笑起来,“冯伯伯,来你们这里,自然是来吃饭的。你们都聚在大堂做啥?今儿不卖饭了吗?”
那冯大厨跟小秋寒暄着,转眼看见饭店经理的黑脸,暗道一声疏忽,连忙上前低声给经理解释了一番:“……这小丫头可是个大主顾,刚过年那会儿,一次就买了十多斤羊肉去,连羊头羊下水都一并包了圆呢。”
一听这话,那饭店经理瞅着一群孩子们朴素的衣着皱了皱眉,脸色却不知不觉地放缓了。
“冯伯伯,你们不卖饭了吗?”听到三哥成河的肚子咕咕叫,小秋又问。
那冯大厨觑了经理一眼,见经理微微点了点头,连忙道:“哈哈,小丫头这话问的,别人来不卖,你来还能不卖嘛。我给你说啊,我们就要放假了,没准备旁的,也就能给你下碗面条,不过,能给你打个羊肉卤子。”
羊肉卤面?那可是极美味的东西!大冷天,热乎乎一碗面条,连汤带面,又有羊肉的浓香,热乎、顶饿还解馋,再好不过啦!
小秋立刻笑道:“那就有劳冯伯伯了,给我们下八大碗面条吧!”
成海在旁边低声提醒道:“小秋,咱们就六个人!”
小秋瞅了三个哥哥一眼,笑嘻嘻道:“冯伯伯手艺好,他做的卤子好吃着呢,一人一碗哪里够吃,八碗不多!”
第一百一十五章
看小秋一出手就是八碗羊肉卤面,饭店经理才多少又些相信冯大厨说小秋是大主顾的话,心里盘算一番,招招手,把其他一干人都打发走了,只如平常一般,留下服务员和冯大厨两个。
这个时候的饭店是极实惠的,说大碗,那就真的是十寸大汤碗,比小汤盆也不差啥了。没有任何添加剂的面条劲道弹牙,麦香爽滑,羊肉卤子颜色红润,浓香四溢,卤子上面还散了零星几点青蒜苗,看那细细小小的样子,应该是在盆里水养的蒜苗,这东西都是自己弄一点儿调味的,可没那么多给客人吃,看见这个,小秋也知道,一定是冯大厨自己养的蒜苗,见她来才放的。
她自然知情,等冯大厨出来询问她味道如何时,她就笑嘻嘻道:“面条劲道,卤子浓香,特别特别好的,还是些许青蒜,实在难得啊!多谢冯伯伯了!”
冯大厨微微一笑,趁势拉了小秋到一旁说话:“你这回可来着了,我们又刚杀了羊……”
一听这话,小秋就知道,之前那些人为何聚在大堂,又为何一个个烦躁不已了……今儿都腊月二十五了,照例,二十六各单位人员就都回家过年了。红旗饭店还有羊肉没卖完,岂不是成了心病?
心里琢磨一番,小秋再笑嘻嘻地开口,却是一脸惊喜又遗憾的表情:“有羊肉?太好了……只是,我的钱有限啊,太贵了可买不起!”
冯大厨一听有门,立刻拍拍小秋肩膀,进去找经理回话去了。
好不容易有个大主顾,经理琢磨半天,一拍桌子道:“最低五毛八……咱们五毛五的成本,再打了损耗去,五毛八已经不挣钱了,再低就真的赔钱了!”
冯大厨点头答应着,却不肯迈步,那经理瞪了他一眼,最后忍痛道:“五毛五,不能再便宜了!”
猪肉七毛八还要票呢,羊肉五毛五还不要票……实在是太便宜了。旁边听着的饭店职工都想自己留下了,奈何他们职工已经分了一份肉,再拿钱买就太奢侈了,于是,人人心动,却没人真的来买。
一听五毛五,小秋二话不说,把饭店里剩下的几十斤羊肉都包圆了,连堆在院子里没人要的羊头羊蹄羊下水,也付了五块钱包了。
这边,王利民和成江成海成河三兄弟,已经把羊肉卤面都吃完了,一个个吃的心满意足,口舌留香。
小秋招呼三个堂哥和老爹过来,将羊肉并一大堆羊头羊蹄羊杂碎都装上车,然后辞别冯大厨和服务员小齐,匆匆又奔着船厂去了。
潜移默化的,王利民对自家女儿的能耐早就见怪不怪了,之前卖野兔卖鱼的钱都让小秋带着。这会儿,见小秋自己做主收了两大筐羊肉,也不多问。成海三兄弟和小夏更是想不起来追究,而且,哥仨并小夏坐上车还在回味那羊肉卤面的浓香,也没人注意到小秋把手伸进羊肉筐里,看似整理的细微动作。
船厂司务长郝大明见爷们几个去而复返,也只是诧异了片刻,待看清车上的羊肉羊头羊杂碎,那小眼睛就笑得找不见了。
“赶紧叫个人来卸车……”郝大明连声吩咐着。
王利民却笑着道:“我们这么些人呐,哪里还用再叫人。成海成江,把羊肉卸下来!”
说完,他自己也过去帮忙,一搭手,成江咦了一声:“怎么觉得比刚才沉了?”
小秋在旁边嘻嘻笑:“二哥,是你肚子里的面条下去了,没了劲儿吧?”
这么一说,即便王利民有心附和侄子,也不好开口了,爷几个嘻嘻哈哈笑着,把两筐羊肉抬进屋里去。
上磅一称重,两筐羊肉一共一百二十八斤,郝大明以一块零五分的价格争取到了一百二十斤羊肉,剩下的八斤多肉,小秋怎么也不肯卖了,说要留着自家过年包饺子。
羊头羊蹄羊杂碎的,小秋给自家留了一半,送给郝大明一半。结果郝大明很认真,一定按价付款,最后一算钱,蹄头杂碎竟卖了整整十五块钱,加上卖羊肉的一百二十六块,小秋打了个来回的功夫,就净赚了一百多块。当然,其中有她暗度陈仓添进去的五十斤羊肉。
从船厂出来,小秋带着三个哥哥和小夏去了百货公司。
在百货公司门口,在骡车上,小秋就把卖鱼卖野兔的钱分作四份,给三个哥哥一人一份,她和小夏一份。
“这是卖鱼和卖野兔的钱,三个哥哥拿上,喜欢什么就可以自己买去。买完了,我们在门口会合。”
成河乐的嘴都快咧到耳朵根儿下去了,伸手就把自己那份钱接了过去,笑道:“我要买炮仗!”
小秋笑着点点头:“三哥喜欢就去买吧,只一件事,你一定保证不能用手拿着放炮,注意安全!”
“知道了,知道了,小丫头比老太太还啰嗦!”成河不耐烦地挥挥手,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只是走了两步,才察觉到两个哥哥都没动,小秋分成四份的钱只有他拿了一份,其他三份还好好地摆在骡车车厢板子上。
“呃,大哥,二哥,你们……”成河疑惑地想要询问。
成海看看老二成江,笑着将他们的两份钱抓起来,却并没有收起来,反而又交回到小秋手中:“小秋啊,我和你二哥什么也不缺,这钱还是你替我们管着吧!”
成河慢了半拍,也跟着将刚到手的钱塞回小秋手里:“我的也让小秋管着。”
小秋也不推辞,笑嘻嘻地把钱装进书包,其实是被她收起来:“那好,我就替大哥二哥收着,你们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跟我要哈!”
小夏看看哥哥们,再看看前头笑眯眯看着不做声的爹,犹豫片刻,也把她那份钱抓起来,放进大姐的手中:“我的也让姐姐管着。”
有事耽搁了更新,今天补上。
第一百一十六章
“好,姐姐替小夏管着!”小秋笑笑,抱着小夏的手臂紧了紧,用脸颊蹭蹭妹妹有些凉的脸颊,转而回头看向王利民,“爹,你把我们送到百货门口,就去接上我小舅,去吴叔和芳芳姐姐家吧,你串完门,再回来找我们好了。”
王利民下意识地道:“你不去了?”
“我今天就不去了!”小秋回头看看哥哥们和妹妹小夏,笑眯眯道,“我今天可是哥哥们和妹妹的钱袋子,我不跟着,哥哥们和妹妹咋买他们喜欢的东西啊?是不是啊,三哥?”
成河本来就按捺着雀跃的心情,耐心地听着二叔和小秋妹妹说话呢,猛地听到小秋点名问他,下意识地回答:“是啊,是啊,我还想买炮仗呐,我听说县百货里卖二踢脚,那个在地上响一下,蹦到半空中还会响一下,可带劲儿啦!”
他愣头愣脑一番回答,惹得众人哈哈大笑。同时,成河这种淳朴的不掺一点儿杂质的快乐,也感染了所有人,让大家心里都跟着情不自禁地欢喜起来、快活起来!
王利民向来稀罕孩子,之前是家里穷,没有条件满足孩子,今年卖了两次鸡,他的口袋里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充实,所以,底气都格外足,就见他很有气势地一挥手,颇有些挥斥方遒的模样:“买,多买几挂鞭,今年咱们也好好响一响。”
“二叔,买二踢脚,二踢脚!”成河虽然愣,却不傻,一看二叔兴致高,连忙提起自己的请求。
王利民今儿特别高兴,简直是有求必应了,立刻道:“买,都买!不用花你们自己的钱,二叔出这个钱!”
“哦!哦……二叔太好了,二叔最好啦!”成河的愿望得了满足,立刻欢呼着奉上一顶高帽,把王利民夸得笑成了一朵花!
到了百货公司,孩子们纷纷跳下车来,小秋拉着妹妹,招呼着哥哥们往百货公司里走,一边还回头嘱咐王利民:“爹,你去吴叔家问问吴戈秦戎,他们什么时候去咱家,之前他们说放假就去来着!”
闺女这么惦记着那俩臭小子,让王利民脸上的灿烂笑容略略暗淡了一瞬,随即笑笑道:“傻丫头,谁家过年不在自己家里啊?他们就是来咱家,也得过完年啦!”
“也是!”小秋恍然地点点头,又道,“那得给他们说一声,初二我要去姥姥家,说不定又要住些日子呢……”
“好,好,爹一准儿把你的话带到,快进去吧,门口风大,冷!”王利民挥挥手,催促着孩子们进了百货公司,这才回头牵着骡车,往家属大院去。坐在车辕上晃晃悠悠走路的时候,王利民还在暗暗得意呢,那俩小子看着是不错,可也不能这么早就被他们把自家闺女的心给拐走,嗯,过完年就把妻子和孩子们都送到老丈人家去,那俩小子就亲近不得了!就这么办!
另一边,孩子们进了百货公司,那可就跟猴儿上了花果山,看什么什么都是两眼发亮,满心喜欢。
既然是小秋管着钱,买什么东西就由她说了算。
糕点糖块这些吃的,自然要买。哥哥们逮鱼套兔子的受累,小秋做主给他们一人买了一双军用胶鞋。成海哥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已经在家务农了,成江哥在读五年级,过了年就要考初中……小秋却没有区别对待,而是花钱买了两只钢笔,并一瓶墨水送给两个哥哥,预祝二哥顺利考上初中,也希望大哥不要丢掉所学的知识,要自学深造,不断地充实自己。
她和小夏、三哥成河,则买了铅笔橡皮和作业本,又买了一刀大白纸——这种白纸相对便宜,拿回家裁开,用针线缝成小本子,就是这个时候小学生最常用的作业本。
在小夏热切的目光中,小秋特意给她买了个新文具盒,是最新款的铁皮文具盒,盒盖上印的不是标语和口号,而是大闹天宫孙悟空的图案,看到这个文具盒,小秋就觉得心情一松,忍不住愉悦起来。
小夏虽然到年才六岁,却已经是个二年级学生了,而且学习成绩不错——有了这个基础,小秋相信,小夏的人生路比上一世要顺畅光明许多。
转了一圈,成河也没见小秋买鞭炮,终是忍不住,催促道:“小秋,咱们去买鞭炮吧!再不去,万一二踢脚卖没了咋办啊!”
王利民一回来恰好听到这句话,立刻发话:“走,买炮仗去,多买几挂!二踢脚也买上几个!”
王利民发话,小秋也是无条件支持。一行人走到鞭炮专柜,买了六挂鞭炮,又在成河殷切的小眼神中买了十个二踢脚,成河得了鞭炮和二踢脚,再不看别的,就抱着鞭炮二踢脚跑到门口等着回家了。
成海成江也没什么要买的,也准备打个招呼去门口等着。小秋想买的都买了,也跟着哥哥,领着妹妹去门口等着。
最后剩下王利民一个人,匆匆跑去烟酒柜台,买了六瓶景芝酒,又买了一个新的铜烟锅子——老爷子的烟锅子磕了,漏气儿。要过年了,妻子给老爷子做了新衣裳,他当儿子的,就给老爷子买个烟锅子吧!
提着酒,拿着烟袋锅子往外走的时候,经过副食柜台,王利民站在那里,看着柜台里摆着的橘子罐头,愣住了。——老太太李秀英最爱吃酸甜口儿的橘子罐头了。
王利民记得自己刚务工挣了工分那一年,给老太太买过一瓶,老太太捧着那瓶罐头笑得合不拢嘴,摆在桌子上小半年,有人去家里串门,老太太就会给人说一遍,儿子给买的罐头……
小秋带着小夏和哥哥们在百货公司门旁的长椅上等了好半天,不见自家老爹回来,就让哥哥们看着小夏,她自己转回来找人:老爹是看中啥好东西了,咋还不见出来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其实,王利民就站在小秋不远处,只不过大堂里有两个柱子,挡住了她的视线。
等她转过去,一眼看见老爹呆愣愣地看着副食柜台上的橘子罐头,脸上表情恍惚,明显是陷入回忆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