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七零小村女》-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利民起头只是笑,听二牤子也跟着起哄,回头瞪了他一眼道:“你个二牤子跟着瞎啰啰啥?我还想着让你嫂子替你操操心那,你这是不想娶媳妇了是吧?”

      第一百零五章

      二牤子连忙求饶:“利民哥,我亲哥哥,是兄弟我不知好歹,口无遮拦,你可千万别给嫂子学……兄弟这媳妇儿还得指靠嫂子受累哈!”

      他这么一反水,其他人都不干了,纷纷调转矛头针对起二牤子来。

      二牤子被两三个小伙子连捶带掐的,奋力挣扎出来,大声喊:“你们一个个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就是指靠利民嫂子操心说媳妇啦,咋地吧!”

      话刚喊完,就又被汉子们按在车厢里一顿大刑伺候。

      好一顿吵吵闹闹之后,各人发泄了精力,纷纷四散在车斗子里胡乱坐着,赵大头戳戳二牤子笑道:“你是不是看着利民嫂子的妹妹好看,相中人家小姨子啦?”

      二牤子虽然爱开玩笑,但却不是不知好歹的。这话中说不中听,若是传开了,他一个大男人不怕臊,宋老师的名声却不好听。

      于是,二牤子连忙道:“别胡说!我二牤子知道自己啥模样,可不敢想那么好的,我就指望着,找个身体结结实实的,能跟我持家过日子的就行。”

      坐在王利民身边,一直笑呵呵看着年轻人哄闹的小队长郑授田笑着点点头:“二牤子看着不着调,这句话说得却还像句人话,找媳妇儿,脸蛋儿好不好看,身段儿苗不苗条,那都是虚的,身板儿结实,能持家过日子才是实在话!”

      有了郑授田接话,汉子们也多少收敛些,不再开荤笑话,转而三言两语地说起老婆孩子热炕头过日子的家长里短来。如二牤子一样的两三个单身汉,脸上一片嘻嘻哈哈,心里却对那小日子多多少少又生出些向往来。

      十几里地,虽远,开着拖拉机倒也不累,说说笑笑也就到了。

      到了地里,汉子们一改路上的散漫,精神抖擞起来,队长郑授田对各人也熟悉,按照各人所长略加安排,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很快就热火朝天地干起活儿来。

      正忙活着,遥遥地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过来,隔着老远就抬起手招呼。

      这边,王利民正好开着拖拉机耕完一垄地,在地头上停下车略作歇息,摸出小秋之前给他买的丰收烟,递了一根给郑授田,自己也拿了一根捏了捏,郑授田划了火,两个人都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抬眼间,郑授田瞧见远远过来的骑车人,皱着眉头瞅了一会道:“我咋看着像友富啊?”

      孙友富是五几年的初中生,算是村子里的文化人,在大队里干会计干了小二十年了,因生的瘦弱,平日下地也只能干点儿轻省活,说话办事都有些文绉绉的,郑授田和王利民还没见过孙友富这么疯狂过呢!

      是以,王利民有些怀疑道:“友富哥走路都怕踩了蚂蚁,可从来没这样卖力过啊!”

      说话间,那骑车的人也渐渐近了,呼喊的声音也渐渐能听歌大概了,就听得他断断续续地喊:“利……民……授……田哥……书记……回去!”

      郑授田一口烟正好吸到底,被那火烫的手指哆嗦了一下,随即把短短的烟【创建和谐家园】往地上一掷,抬起脚用力碾灭,道:“真是友富哇!看他这样,一定是出了大事了!”

      王利民也认出了孙友富,神色也不由地凝重起来,跟着郑授田一起,拔脚就迎着孙友富跑过去。

      如此,很快双方就碰了头,郑授田扶住车子,孙友富气喘吁吁哆哆嗦嗦地从车子上下来,整个人几乎瘫在车子上,却仍旧急急忙忙地道:“公社,公社里来人了……说是有人举报,咱村养鸡……要割尾巴!”

      王利民一听这话,就如被人兜头打了一棍,整个人都懵了。

      尽管,当初出主意养鸡的时候,他就想到了这种可能,不过,大半年下来,一直风平浪静的,特别是顺利把自己养的鸡卖出去,换了钱回来,看着大伙儿欢欢喜喜的脸庞,他这几天是真的有些发飘,好像前头一路坦途,他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了,再无所顾忌了一样。

      他抬眼看看孙友富,再看看郑授田,听郑授田满脸紧张,却还在宽慰他:“利民啊,你先别急,这事儿我看,也不一定就没救手了……”

      几次去县城,跑各个厂子联系,王利民毕竟算是见了些世面,遇上事也能以相对快的速度镇定下来。

      王利民深深吸了口气,努力让自己混沌的心思清明起来,一边还扯着嘴角,露出一个稍显苦涩的笑容来,道:“授田哥,友富哥,我没慌,你们也别慌,这事儿我觉得不是啥大事儿……”

      说着,回头看向孙友富道:“友富哥,咱们养鸡卖鸡的账目你都记清楚了吧?”

      干体力活孙友富不行,但账目上,他却向来仔细谨慎,不管是工分,还是大队的钱物账目,他向来记得清清楚楚,利利爽双的。

      一听王利民问起,孙友富立刻道:“当然!我记账大伙儿都知道的……”

      王利民拍拍他的肩膀,露出一个由衷的笑容来:“友富哥,我没有怀疑你的意思。行啦,有你这句话,咱们没啥可害怕的。走,我带你一起回去!”

      说着,伸手接了车子,又回头跟郑授田招呼:“授田哥,我回去看看,二牤子的拖拉机也学得差不多了,这边地处平整开阔,且放开手让他试乎试乎吧。”

      郑授田点点头,挥手示意道:“你安心去吧,不用惦心这里!”

      当小秋被吴戈拉着跑回村子里,却没有看见想象中的鸡飞狗跳的情形,村子的场院边儿,房前屋后,一群群鸡仍旧悠闲安逸地四处走动着,寻找着草籽、粮食和虫子,村里的狗也安安静静的,没有吠叫不安……

      小秋扶着村头的一棵大桑树,一边喘着气平缓着呼吸,一边琢磨着:“情形好像不对啊?这样子,不像是割尾巴的样儿啊?”

      第一百零六章

      吴戈比小秋的身体素质好得多,跑了这么一段路,却几乎没什么感觉,只是心跳略略快了一些,连气息都没怎么变化。

      他一边关切地看着喘成一团的小秋,一边也注意到了村子里的情况,于是道:“不会是孙连山那小子骗咱们吧?”

      默了一瞬,小秋还是摇摇头:“不会,孙连山那孩子虽说小毛病不少,但这么大的事儿,他不会大老远跑过去只为骗咱们跑一趟……再说,这事儿要是撒谎的话,太没意思了,咱们回头还能饶了他啊!”

      对孙连山没什么信任,但吴戈却很有自信。他虽然来村里的时候不长,但他与秦戎,加上王家三兄弟,那在村里可绝对算得上一股不小的势力,他相信,孙连山那傻小子没胆量招惹他们。

      尽管村子里看起来一片祥和宁静,小秋没见到人,问明白情况之前,还是放不下心。

      她只是略略缓了一小会儿,觉得肺里没那么疼了,就又抬脚往大队部那边走过去。

      她们家住在村子东头,大队部在村子西头,宋秀莲在家里做缝纫活儿,又不怎么爱与人说三道四的,消息并不灵通,不一定知道这事儿,她也就没回家,免得再让宋秀莲担心着急。

      小秋和吴戈是从村北回来的,走了小半个村子,眼看着快到大队部了,才看见那一棵大柳树底下聚着几个老太太老头儿,都是年纪大下不了地,留在村子里照看着的老人家。

      这些老人家都聚在大队部外头,面朝的方向也是大队部那边,小秋一看就加快了脚步。

      小秋看见孙连山的老奶奶站在人群外围,于是走上前招呼道:“孙奶奶,这是发生啥事儿了啊?”

      这位老太太是孙连山的老奶奶,也就是大队会计孙友富的奶奶,八十出头了,裹着小脚,瘦瘦小小的一个老太太,身体却很好,眼不花耳不聋的,说话也干脆利落的。

      老太太一回头看是小秋,立刻就拉住了小秋的手,开口就宽慰小秋道:“秋啊,是咱们村里养鸡的事儿,被人捅到公社里去了,这不下来人割尾巴了……不过,你别着慌阿,刚刚我看你利群大伯和你爹与那些人笑呵呵地说话来……他们进到大队院里有一会儿了,也没出来逮鸡,看样子没啥大事啦。”

      听说自家老爹和大伯都在大队部,小秋暗暗松了口气。那些人肯坐下来慢慢说,就说明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至于老太太说的逮鸡……村里这么多户人家,即便割尾巴,也不用人家亲自动手一只只去逮鸡啊?一道命令,村里人就得忍疼把刚刚养大的鸡都宰了!

      心中发苦,小秋脸上却是笑眯眯地,顺着老太太的意思,点头道:“还是孙奶奶见得多看得明白,看这样子,是没事儿了。”

      “是吧?我就说没事儿……”孙老太太得了小秋一句肯定,立刻转回头去跟旁边一个老头儿显摆去了。

      小秋回头看了吴戈一眼,两个人交换了一下目光,抬脚往大队部里走过去。有工作组在,大人们不好上前,小孩子却正好方便出入。

      小秋打头,吴戈跟在后边,两个人刚刚走到大队部门口,迎面就看见王利群引着一群人从屋里走出来,王利民和大队会计孙友富跟在后边。

      小秋的目光迅速地扫过那几个陌生的面孔,看见那些人虽然多少有些端着,但仍旧算得上是笑容满面,特别是打头一个红脸膛五短身材的中年人,跟王利群说话表情和蔼的很……

      看样子,真的没什么大问题,要不然,不会是这样和风细雨的模样,早就应该喊打喊杀了!

      果然,下一刻,王利群看见了小秋和吴戈,就笑呵呵地招呼道:“小秋丫头怎么来了?你来的正好,你人小腿轻,跑的快,去前头跟你大娘说一声,公社里的同志们家去吃个便饭,你帮着你大娘收拾收拾家里,别乱糟糟的让公社里的同志们笑话咱!”

      那红脸膛男人闻言笑道:“利群同志这话就见外了,都是自己人,有谁笑话你啊!再说了,公社里谁不知道,你家大嫂是个利落的,家里外头一把手啊!”

      小秋一直提在嗓子眼儿的心,忽忽悠悠落了下来。

      她紧绷的小脸上蓦地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来,脆生生答应道:“嗳!”

      说完,转回头拉着吴戈就跑了。

      那边,那个红脸膛的还问王利群呐:“这是你家闺女?真是个俊闺女啊,多大年纪了啊?”

      王利群眼底闪过一抹警惕,脸上的笑却更亲热了:“不是,不是,我哪有这么好的闺女啊,是我一个兄弟家的……魏主任,你说咱们今年冬天不能再出河工了吧?去年的工程干的差不多了啊!”

      “这个难说啊!”红脸膛的就是刚刚升任为公社革委会主任的魏向河,听王利群说起工作上的事,他就打起了官腔,“这个都是上头布置任务,咱们公社也就是负责传达工作,上头的任务没布置下来,我也不敢乱说啊。”

      “哈哈……是,是……”王利群心里骂着娘,脸上却还笑呵呵地应对着。

      王利群和孙友富带着人往王利群家里去,王利民则一出大队部就往自己家里去了——他家里养的鸡多,还留着十几只公鸡。秋上成海成江几个逮鱼逮得多,一时吃不了的,王利民家后院空地比较大,又挨着河,就挖了个小池子引了河水,把吃不了的鱼暂养在那池子里了。

      他跑回家一气儿捉了四只公鸡,又把池子里比较大的鱼都捞起来,也有个七八条十多斤,连自己存的两瓶白酒一并提了,又匆匆忙忙赶到堂哥王利群家里去。

      这些人一定要打发,可也不能只让王利群一家破费,养鸡这主意是他出的,卖鸡他挣了大头,怎么说,破费的这些也得他但大头。

      第一百零七章

      王利群和王利民显然早就预料到这个,拿出一套养鸡账本来,账本上记录着谁家领养小鸡多少只,养成多少只,存栏多少只……王利群还向检查组介绍了一番经验,说分散到户饲养,不用大队出饲养场所,也不用专门安排饲养员,各家各户的老人孩子,就把鸡给养起来了,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还支援了城里的工人老大哥云云,愣是把检查组的人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等到了王利群家里,王利民提了四只公鸡过来,一气儿杀了,又把七八条鱼都杀了,整置了一锅红烧童子鸡,一锅大锅炖鱼贴饼子,还没等菜上桌呢,那香味儿就飘出来,引得那群人直往灶间里巴瞧,忍不住暗暗吞起了口水!

      再等到鸡肉吃上,鱼汤喝上,还有小酒走起……很快,桌子上就没了领导,也没了群众,都一致成了兄弟,你好我好哥俩好了。

      这一顿风卷残云,直吃到半下午方散。那几个人红头胀脸,骑了车子,一路歪斜地走了。

      看着检查组走远了,王利群脸上的笑也一下子散了个干净,他回头对王利民道:“呸,没想到是利社那个臭小子,他这么一心往上爬,不惜踩着自己村的父老乡亲,真是狼心狗肺……不行,这事儿你没法说,还是我去找找二叔说一说,得管一管利社这小子了,再由着他折腾下去,哪天他能把爹娘妻儿都卖了!”

      检查组被忽悠走之后,村里人还是有人不放心,有几家偷偷摸摸把长到半大的母鸡公鸡,都送去收购站卖了。

      吴戈悻悻地道:“这些人自己吓破了胆,别人说什么都白瞎,只到时候人家卖鸡卖鸡蛋的时候,他们就没处买后悔药了。”

      这种话,也就吴戈口无遮拦地说说,小秋和秦戎几个都懒得理会了。路是自己选的,有人在前头领着、顶着,那些人还是胆小怕事,那也是没办法的事,谁也没义务强拉着你致富奔小康啊!

      检查组进村后两三天,地里的活计就差不多忙完了,该收的收了,冬麦也播完了种,剩下的活计就没那么赶了,劳累辛苦了大半年的社员们终于能够喘口气,歇歇了。

      这时候,辛苦一年有了收获的社员们开始盘算着给自家长成人的儿子闺女掂对人家,寻婆家,找媳妇儿,也因此,村子里走亲戚的、回娘家的、串门子的就多起来。

      老王家这一年过得不太平静,特别是老王家小闺女连番作妖,惹得人戳脊梁骨,别说李秀英王爱巧母女不出门了,就是最喜欢玩四顶五顶的王建国,也不敢往几个老伙计跟前凑了……实在是,村里人的目光和指指点点,受不住啊!

      这天一大早,小队里照常【创建和谐家园】上工,几个老伙计一踅抹就发现,老王家老大老二家都来上工了,老王两口子却没见影儿。

      孙友富拿胳膊肘子戳戳王利民,悄声道:“你家老爷子有啥事儿啊,咋没来上工啊!”

      自家老爹是个勤谨人儿,没来上工,王利民也注意到了,只不过,从那天后,他再没跟老爹搭过话,前几日上工也特意避开,实在不知道老爹为啥没来。

      他摇摇头,回头看了老大王利军一眼,看大哥也是懵懵的,就知道他也不知道。

      地里活儿不忙,晌午就都回家吃饭,各家的妇女也被特许早一点回家烧火,魏红梅就提前一步回了家,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就瞥见老人那边院子大门洞开着,一个穿着青灰色中山装的青年男人在门口晃了一下。

      那青年约摸二十四五岁年纪,皮肤黝黑,眉眼倒算是端正,个子也不矮,看得出刚推了头,收拾的干净整齐……这个年龄这个打扮这个拘谨劲儿,一眼就能看出这是相亲来的。联想起王家老两口都没上工的事,魏红梅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给王爱巧相看人家呢!

      只是,魏红梅眼尖地注意到,那人一回身的时候,左腿有点儿跛脚。

      晚上,王利民刚撂下筷子,就被王建国叫到老院子去了。没过多长时间,王利民带回来一个消息:二老替王爱巧定了人家,是隔着十几里的南楼村的张屠户家的小儿子张秋生,那张屠户祖辈里就杀猪,家底殷实,张家这小儿子只因小时候摔了腿,留了个跛脚的毛病,这才拖到二十六岁。

      张秋生今日见到王爱巧就相中了,留了两身衣裳和五十块钱。张家还说了,聘礼早就备好了的,三转一响并二百块钱。只一件,因张秋生年龄大了,希望能在年前完婚。

      宋秀莲默默听着王利民说完,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小秋得知后,同样没吭声。

      王建国匆忙替王爱巧寻个人家嫁了,也是为了堵儿子儿媳妇的嘴,王爱巧都嫁了个瘸子,够可怜了,哥哥嫂子也就抬抬手,绕了她吧。

      宋秀莲心里怎没想不得而知,小秋却也了解,依着老爹的性子,王利民做不出告亲妹子的事来,更不忍老爹老娘伤心……这事儿只怕就这样了。

      只要王爱巧嫁的远远的,不再弄妖作怪,王小秋也不想多理会了。

      很快,吴戈和秦戎的‘支农活动’就要结束了,不管两个小子多么不舍得走,还是不敢真的耽误了上学。王利民特意把送鸡蛋的日子提前了几天,赶了骡车将两小子送回了县城。

      秋收之后是冬播,当麦苗儿出齐,地里一片绿油油的时候,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冷起来,村里早起拾粪的老人,已经翻出积年的棉袄穿上。

      小秋把春天刘芳芳给她买的毛衣找出来,晾晒之后给小夏穿上,略略有些大,小秋就给她把袖子挽了,红色的毛衣,配着漂亮的头纱,再加上被小秋养的胖乎了不少的小脸,格外可爱。

      小秋的大奶奶李氏,也就是王利群的母亲,比大爷爷还大两岁,这一年整六十,冬播完毕,九月十九是李氏的六十寿辰。

      第一百零八章

      农村人,散生日一般不过,但六十大寿却是比较重视,搁在往年间,儿女孝顺又有条件的都要办席;没有条件的,也会特意给老人家置办身新衣裳;最简便也得煮碗寿面,表表心意。

      如今这形势,虽说不敢大操大办地摆寿宴,但王利群也想着给老母亲好好过过这个生日。

      王利民与王利群走的近,与亲兄弟也没啥分别了。刚过了九月初十,王利群就给王利民下了任务,限期让他套最少五只兔子,野鸡不限,能套着最好,套不着,家里留了四五只小公鸡,也足够了。

      王利民立刻拍着胸脯答应下来:“兔子不用说,包给我了。我再去看看,能不能网两条大鱼……上一次去县城,我买了一挂渔网,这回正好试乎试乎。”

      套兔子对王利民来说不难。兔子吃了大半年,贴了秋膘正肥嫩呢,他本就想着,抽空去下套,捉几只给孩子们改善伙食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23: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