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钟玉琴却并不接,反而往后退了半步,冷声道:“大勇你费心了……只不过,我们家都吃不了螃蟹,一吃螃蟹就浑身长大红疙瘩。这东西搁不住,你还是赶紧拎回去自家吃了吧!”
魏大勇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随即伸手就要来拉钟玉琴的手,“婶子,我又不是外人,你就不要跟我客套啦……”
王利民拦住要冲出来的宋胜书,自己走到门口,听到这里早已经有了个大概的了解,眼瞅着魏大勇蹬鼻子上脸的,上前一步,挡在钟玉琴前面,伸手就搡了魏大勇一个趔趄,厉声喝道:“你他娘的听不懂人话还是咋的?赶紧拎着你东西滚蛋!”
王利民生的本就高大魁梧,干农活、上河工,在劳动中锻炼了一副好体魄。往魏大勇面前一站,比他高着一个头还多,气势迫人,又态度强硬,魏大勇历史就怯了,倒退了几步才站稳,在看过来的目光就软下去了,脸上的笑也从无赖转为谄媚。
“你……你是三合村王二哥吧?你不认识我,我就是泰平村魏老大家的,我叫魏大勇,跟三哥利社最是关系莫逆……”魏大勇反应的很快,心思一转,就开始强笑着跟王利民攀起了关系。
王利民微微皱了皱眉,问道:“姓魏?那与公社里魏主任家……”
第七十九章
“哎,那是我亲二叔。我二叔对利社哥,那也是青眼有加啊……”魏大勇以为王利民态度软化了,脸上的笑也灿烂起来,往前凑了两步,掏出烟来就想来个哥俩好。
王利民却没让他把烟拿出来,就抬手止住他道:“我不会抽这个……呵呵,原来是大勇兄弟,你看看我之前也不认得,有所怠慢处你也别跟我计较。今儿你送螃蟹来是你有心了,我谢谢你。只可惜,我们家里人没这个口福,吃不了这东西……这样,你看我带来的鱼还有两条,这可是大河里的开凌鱼,味道最鲜,你拿上家去尝个鲜吧!好走哈,小心脚底下……”
王利民边说,边揽了魏大勇的肩膀,将他半推半扶地撮出大门去了。
魏大勇迷迷糊糊被人撵了出来,笑眯眯走了两步,才反应过来,再回头,宋家的大门都关严实了。
他吐了口唾沫,恨恨地跺跺脚,看看手里的鱼,转身去了。
他既然看中了宋家二闺女,就绝对不会让别人抢了去,不答应他的求娶,那也别想着嫁给旁人去!那王老二倒是个人物,可王老二毕竟是三合村的,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还能天天守在宋家镇着?等王老二走了,他再来嘛,这叫什么来着?敌进我退……嘿嘿,就是这!嘿嘿,王老二给的两条鱼真不赖,回去叫上几个兄弟,弄一瓶小酒,品着螃蟹吃着鲜鱼,多少乐子!
等王利民转回来,钟玉琴坐在炕沿上,宋秀菊则伏在她肩头抹眼泪。
“……这就是个二流子三混子,之前跟着红小兵混,生产队上工基本不咋去,一年到头不但挣不下工分,粮食钱还得倒扣钱,积攒下来,他家倒是欠着队里好几百块钱……就这么个货,谁家闺女肯嫁他,一来二去就耽搁下来,今年都二十七了……这不年后他二叔魏向河当上了主任后,他就抖了起来,带着五六个三混无赖在村子里横行霸道的……唉,也不知啥时候见着了秀菊,就自己个跑来说亲……”
钟玉琴絮絮地将事情原委叙说了一遍,自己也是又忧心又生气,抹了好几把眼泪。
宋秀莲是个绵软柔顺的性子,遇上这种事也没什么注意,宋秀菊倒是态度鲜明,却也只是宁死不答应,再不会旁的了。
宋胜书和钟玉琴则对年前的批斗心有余悸,生怕魏大勇借着他二叔的势,再想起身份的事,揪着去批斗……宋胜书这些年磋磨的身体大不如前,年前挨批斗断了腿,再来一回,怕是连命也交待了!
钟玉琴沉吟道:“我去托托丰收他娘,让她给踅抹个合适的人家,秀菊的婚事定下,那东西也就不能再上门混闹了!”
宋胜书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是叹息道:“也不能操之过急了!”
小秋却下意识地想反对,不说着急忙慌容易出错,就眼下都75年了,只需再等一年多,多年动乱就会终结,而两年后高考也会恢复——宋秀菊可是高中毕业生,在学校时的学习成绩也一直极优秀的,若是能够提前复习复习,不敢说考名校,考个大专、中专也行啊,现在只要考上学,国家可都包分配,不愁没有工作的。
再说了,小姨比小舅舅还小两岁,过完年虚岁才二十呢,寻婆家结婚这些,就是等上两年也一点不晚啊!
不过,她的理由没有一个能说出口的,她只是转转心思,片刻后,装作懵懂地提醒王利民道:“爹,你记得那天去芳芳姐姐家,芳芳姐姐的爸爸说县农行招工吗?”
那天刘芳芳的父亲刘朝胜只是顺口一说,王利民没怎么在意,小秋这么一提醒,他倒是想起来了,点头道:“还真是有这么个事儿,不过当时我没在意,也没问人家有啥条件要求……这样,明天我再去县城一趟,问问有啥要求。”
钟玉琴心里多少有些希望,若是女儿能够招工去县城上班,也能避开魏大勇的骚扰……只是:“成分怕是不行啊……”
即便‘资本家’的帽子没扣实,他们之前评定的成分也是‘小业主’,算是有产阶级,实在不光彩不体面呐!
眼看着小姨眼中些微的亮光,因为姥姥一句话又暗了下去,小秋就笑道:“爹,我听说能打电话,你打个电话问问吴叔,吴叔一定知道的!”
王利民笑着道:“小秋进了一趟县城,倒是学会了不少东西哇。好,好,我这就去邮电所打个电话去。”
小夏跳起来拽住王利民的衣角:“爹,我跟着去!”
王利民多少天没见着女儿了,正稀罕呢,一弯腰抱了小夏,在小夏的笑声里大步出门去了。
回头看着姥姥小姨并自家娘眼里的期盼,小秋暗暗叹口气,这一回怕是只能让她们失望了。不过,小秋提起招工来,也只是给姥爷姥姥提个醒儿,不要急着给小姨寻婆家。
略一沉吟,她又开口道:“我在县城里还听说,百货公司和棉纺厂也都打算招工……”
虽然被撵回来好几年了,宋胜书和钟玉琴却还是希望儿子女儿能够找个工作,听得小秋这话,都不免心动。老两口对望一眼,已经知道了对方的意见,小秋个小丫头说的话也不太敢信,还是捎个信儿给秀程,让他在县城里打听着,有招工的消息尽快给家里送信……只要成分上不卡,自家孩子的水平他们老两个还是很有自信的,不是说的,就是已经嫁人生子的大女儿秀莲,当年上学时的成绩也不错的!
因着小秋的原因,几个人的注意力和话题也转开了。
钟玉琴道:“小秋说的倒是有可能,听说那些知青们都忙着联络回城呢,今年过去几个月了,看着倒是安稳了不少,闹腾得没前几年那么邪乎了,厂子里也都正常开工生产了……”
宋胜书抽着烟,一脸沉吟地点头道:“且看看吧……有机会,就让秀菊去考考试试……”
等王利民打电话回来,果然带了个比较遗憾的消息来,吴海港倒没说成分限制,只是说农行招工已经结束了。不过,王利民也转达了吴海港的意思,证实了小秋之前的话,有好几个单位准备招工,只是具体章程还没下来。
这一番话下来,虽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却给一家人心里都添了一抹希望。
第八十章
说会子话,王利民和宋秀莲带着三个孩子辞过宋家二老和宋秀菊,开着拖拉机回家。
搬着盛放小鹅的筐子上车,王利民看见小秋并没有半点儿惊讶,这才整明白,之前闺女那一脸神秘的笑是从何而来。
一去月余,再回到家里,小夏隐隐有些雀跃,小秋心里也不由多了些回家的喜悦。
一下拖拉机,三哥成河就跑了过来,拉着小秋小夏笑的见牙不见眼的:“小秋小夏,你们可回来了,明儿沟里就放水,你们再不回来,就耽误了呢!”
经过一冬天的消耗,河湾里的蓄水都有所减少,故而每年开春,村里最大的事就是从放水蓄水。河沟的上游连着大渠,大渠的上游据说连着的就是黄河,当然,小秋上一世活了几十年也没求证过,只是据说。
成河说的‘耽误’,不是放水,放水是大人们的事,和孩子无关。孩子们要做的,是拿了自知的篱笆子、网子,下到河沟里去,放水时候的水流急,能带来一些小鱼小虾,到时候,遇到篱笆子和网子,就会被拦下,孩子们就能轻松捡一些回家,大人宠孩子的,用油煎一煎做成香浓的鱼汤。大人没心思的,那些小鱼小虾则大都喂给了家里的鸡鸭。
能吃上鱼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年一次的放水的欢乐,对小孩子们就像过节,哪怕不下网子逮鱼,只是追着来水的水头跑一跑,扔几个土坷垃进去,也能自顾自地生出无限欢喜来。
小秋自然没了那份童心,却也不忍打击三哥,于是笑着道:“那三哥可做好篱笆子了?”
成河很自豪地一排胸脯,“当然,你们俩等着,我这就去拿过来给你们看看!”
小夏在姥姥家住了一个月,比之前活泼得多了,一听立刻就跟了上去:“哥哥,带上我!”
小秋也不阻拦,回身帮着宋秀莲搬行李,收拾屋子去了。家里一个月没人住,灰都积了一层。天色不早了,赶紧收拾收拾,也该好昨晚饭了。
小秋这边才帮着宋秀莲把行李搬进屋,成河就带着小夏又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半米多长的树枝扎成的篱笆子。
小秋自然是夸奖了一番,然后拿了从县城带回来的点心糖果给成河吃。
成河黑黑壮壮的一个愣小子,拿着一块蜜三刀竟也一小口一小口地啃着吃……那一副欢喜无限又不舍得的样子,让小秋又是好笑又是心酸。
她收拾了一些鸡蛋糕、桃酥、蜜三刀,装了一碗,又把从县城带回来的鸡杂,和姥姥给煎好的鱼块各收拾了些,一起让成河带回去给大伯大伯娘并大哥二哥尝尝去。结果,没多会儿,大伯娘魏爱梅就用扒篮子装了五六个二合面馒头送过来了,一面还对宋秀莲道:“那些精细东西你不留着走个门子什么的,给那几个臭小子都吃瞎了。”
宋秀莲一听就知道是小秋做的事,瞥了小秋一眼,笑道:“大嫂这话就外道了,那么点儿东西,也就给孩子们尝一口吧,实在不值得大嫂客气!对了,你看我上课时,为了练手,用些零碎布头做了些鞋垫儿、裤头什么的,你拿去给孩子们试试,刚学着做,做的不好,你可别嫌弃!”
这个时候,旧布也舍不得扔,大些的可以做补丁,小碎布头布片儿,就用浆糊糊成袼褙,做鞋子穿。别看是鞋垫儿、裤头这些不起眼的东西,谁家也没多的。
魏爱梅自然欢喜不已,拿了那一摞鞋垫儿和几个花裤头好好夸了一顿,又跟宋秀莲说,她在娘家村里寻了两只老母鸡,并已经拿了种蛋过去孵上了,让宋秀莲不用再寻母鸡了。
宋秀莲自然也是一番感激,拿了鸡蛋钱给魏爱梅。
说了一会儿话,魏爱梅就告辞回去,宋秀莲要照看小冬,小秋替她送魏爱梅出来,却见小姑王爱巧在篱笆门外抻着脖子往里窥探呢。
一眼看见魏爱梅和小秋一起出来,下意识地扭头就走,走出几步去,还回头来哼了一声……
小秋都无语了,这种没脑子的货,她上一世怎么会觉得很难缠?要不是看自家老爹的面子,分分钟怼死她啊!
魏爱梅自然也看到了小姑的蠢样儿,撇撇嘴低声道:“别搭理她,心里指定想着你们从县城带回啥好东西来,也不想想,就她那么个样子,谁有东西给她啊,打发要饭的,还得个谢字儿呢,给她再多东西,也不落一句好,还回头就咬你……”
小秋心里颇有同感,却并没有背后议论人的习惯。
她装作不懂地笑笑,对魏爱梅道:“大伯娘回去不用等我三哥吃饭了,让我三哥在这边吃就行了。”
魏爱梅摸摸小秋的辫子,笑道:“我知道你跟你哥哥们亲近,平常也就罢了,今儿你们才回来,多少事要忙呢,哪里还能分心再伺候他们……索性啊,待会儿让你三哥带着小夏去我那边吃去,你在家里帮你娘干活,我就不叫你了,若是忙完了,你也过去……”
娘儿俩在门口说了几句,各自回家。
小秋回到家里,宋秀莲已经把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又从箱子里翻出一个青黑色的布口袋,在院子里抖落着,一边道:“明儿让你爹去河滩里背点儿沙土回来,该给小冬穿上土裤了。”
土裤就是用火烧透的沙土,放到温度适宜时装入土口袋,再把孩子光【创建和谐家园】装进去,上边用带子或扣子系住,孩子拉拉尿尿就都在土口袋中,不用换褯子。
不用换褯子,自然就不用清洗褯子。而土裤比较重,小孩子装在里边后,无法翻身,更无法爬行,主妇们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干活、操持家务,孩子不会意外摔落磕碰,减少了许多意外伤害的可能。
也有人会说小孩子光【创建和谐家园】搁在土里多脏啊……其实,沙土用之前会过细筛,筛去树枝草棍并大颗粒的沙石之类,只留下最细软的沙土。然后还要放在灶坑里高温烧过,能起到杀菌的效果,有什么寄生虫虫卵、细菌啥的也都杀死了。从疾病防疫学方面,其实算是洁净的。
当然了,条件好的,家里大人有精力照料孩子的,都不用这个。八十年代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土裤在农村也渐渐用的少了,九十年代后,基本就绝迹了。
第八十一章
听到娘说给小冬穿土裤,小秋下意识地也是反对:“娘啊,我帮着你洗褯子就行啊,别给小冬穿这个了。”
宋秀莲却一口否决了小秋的意见:“你这都耽误了一个月了,既然回来,你就该去上学了,可不能为了小冬把你的学给耽误了。”
又问:“在县城里我也没顾上管你,你的功课没落下吧?”
小秋连忙道:“娘,你就放心吧,我舅舅天天盯着我呢!”
听她这么说,宋秀莲才放了心,还叮嘱道:“这一次去县城,也是实在没办法才耽误你一个月,可不能耽误了学习,你自己不也说么,招工什么的,都要考试,学习不好可考不上!”
听宋秀莲絮絮叨叨地说着,小秋不觉烦扰,然而满心温暖,她笑嘻嘻道:“娘啊,我可不招工……”
“你这孩子,招工当工人多好,不比扛锄头刨土坷垃强啊!”宋秀莲一听有些着急,难得的数落开了。
小秋这才嘻嘻一笑道:“娘啊,我说不招工,可我没说不考大学啊?……您就放心吧,我指定能考上大学,将来啊,挣许多钱,孝敬你和爹!”
“考大学?”宋秀莲却一时有些不敢相信。
不说考大学不是说考就考的,就是现在国家可是没有考大学那一说的,都是推荐……孩子爹倒是贫农成分,将来孩子真的想上大学,不会被她娘家的成分影响吧?
看着自家娘亲脸色阴晴变幻的,小秋虽然不是她肚子里的虫儿,却也大概能够猜到娘亲担忧的什么,连忙笑着道:“娘啊,你放心吧,国家政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说不定一两年后就恢复大学招生考试了,到我考大学最少还得七八年呢,您这会儿就别先忙着着急上火啦!”
被她这么一说,宋秀莲也松了一口气,笑开了:“也是,我这会儿倒是白担心了。”
说着话,她将土裤搭在晾衣绳上,转身进屋,又去收拾家务了。
小秋则把从姥姥家带回来的菜收拾出来。
中午的时候,钟玉琴把鱼收拾了,切块,过了一遍油,小秋拿出来只需要加点儿作料炖上就行了。馒头临时有大伯娘送过来的,够晚上吃了。不过,要把面发上,第二天一早好蒸馒头。
小秋打了水把锅刷了一遍,生火把鱼炖上,然后下地窖取了几个土豆,并一把粉条。土豆削皮切厚片,粉条洗一洗,等鱼炖上半个小时,鱼汤逐渐浓郁的时候,下土豆和粉条,继续炖上二十分钟,汤汁收得差不多,土豆片和粉丝吸饱了鱼汤,就与鱼肉一样鲜美了,土豆沙面软糯,粉条劲道弹牙,都是极好吃的!
收拾好了土豆粉条,小秋挖了半盆白面,又放了两瓢玉米面,然后加面引子和面,揉光滑了,盖上盖帘,放到锅台后边就好了。
天气暖和了,发面比冬天容易了,就不用放到炕上去了。放在锅台后边,做饭的热气熏着,一夜也足够发好了。太热了,反而会发酵太过,面发酸了蒸出来的馒头也酸唧唧的,不好吃。
她忙乎完这些活计,宋秀莲则把一家人的行李收拾妥了,又把春夏要穿的衣裳整理出来,冬天的棉衣则暂时放在一边……
这个时候的棉衣都不能直接水洗,要把棉絮拆出来洗,一家人的棉衣翻拆清洗一遍,可是个大工程,要慢慢来做。
娘两个忙得差不多的时候,王利民送完拖拉机也回来了。
王利民刚洗完手脸,宋秀莲就将锅台上放的一碗炖鱼,和一包鸡蛋糕交到王利民手中,又拿了几双鞋垫子,两件老头汗衫,都塞在王利民的怀里里:“我刚开始学活儿,做的不好,先做两件汗衫给咱爹穿。你给他老人家说,等我再练练活儿,再给他正儿八经做衣裳。”
自家媳妇受了那么许多委屈,还能主动想着孝敬老爹,王利民只有满心感动的,哪里还有意见,嘿嘿笑着,端了碗,拎了点心,往自家爹娘那边去了。
等他到了爹娘那边,老娘伸手接了点心和鱼,却只是撇撇嘴:“大包小裹的搬了那许多东西进屋,就拿这么一星一点儿的东西过来,这是打发要饭的呢……”
王爱巧忍不住伸手从碗里捏了块土豆塞嘴里吃了,还呜呜啦啦道:“我可是看见了,成河那小子端着碗,还拎了个篮子回去呐,我大嫂过去,也拿了好些东西回去……”
娘两个这一番作态言论,着实惹得王利民不高兴,脸色不由自主地就黑了下来。
王建国往鞋底上磕打着烟锅子,呵斥道:“有吃的还堵不住你的嘴?嫌好道歹的,干脆别吃!”
老爷子一出声,老太太和王爱巧都住了声。老太太是给老爷子留面子,王爱巧却是怕真的没得吃了。说归说,嫂子送来的炖鱼还是很香的,刚刚只吃了一块土豆,都那么香了,那鱼肉不得更好吃啊,不吃多吃亏啊!
王利民见此,也不多说什么,只将宋秀莲塞在他咯吱窝里的鞋垫子和汗衫拿出来,递给老爷子:“爹,这是秀莲学活时学着做的,她说了,等练好了活儿,再给您正经做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