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七零小村女》-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个时候的孩子们常常做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游戏,就是模仿护士往胳膊或【创建和谐家园】上【创建和谐家园】。小夏觉得,姐姐和她玩的游戏比‘【创建和谐家园】’有意思多了,所以,很配合地趴着被窝里不动,任由小秋把她写写画画,小丫头还很欢喜,咯咯咯直笑呢。

      初四一早,郑秋实给小秋姥爷施了针,然后贴了膏药,又叮嘱小秋一番,就施施然地走了。

      也是从这一天晚上开始,小秋每天早晚各拿出半个小时来,替姥爷做腿部【创建和谐家园】。最初,她的手法是生疏的,力道也不够,好在宋胜书大度包容,还积极配合小秋,甚至宽慰小秋的情绪……不知不觉的,小秋辩穴的准确率和【创建和谐家园】技术都进步很快。

      初六,县城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正式上班。

      因为骑自行车要一个小时才能到县城,小舅舅宋秀程初五吃过午饭,就回县城了。正好小秋要去卫生院学习,宋秀程就顺路载她一段。

      小秋一副憧憬向往的模样,道:“舅舅,县城里什么样儿啊?听说县城里有很高的楼,比两个房子摞起来都高,是不是啊?”

      宋秀程是从小孩子过来的,自以为了解小孩子的心思,就笑着道:“就是房子多点儿,人多点儿。楼确实有,最高的是三层楼,差不多是三个房子摞在一起那么高……这会儿天太冷,带着你冻感冒了,你姥姥姥爷可饶不了我。等你暑假吧,到时候我带你去县城看看。”

      “哎呀,真的吗?小舅舅太好了!”小秋其实蛮失望的,却还要装出一脸的惊喜来……她就是想去趟县城,咋这么难呢?

      不多时到了卫生院门口,宋秀程让小秋下车,叮嘱两句,就匆匆骑上车子走了。

      小秋眼巴巴地看着小舅舅的背影渐走渐远,绕过农技站的院子看不见了,这才叹口气,踢踢踏踏进了卫生院。

      每天早晚给姥爷【创建和谐家园】,下午去卫生院上课,空隙里再拿着书背诵记忆人体经络腧穴……忙忙碌碌的,时间过得特别快,一眨眼,过去三天,已是正月初八。

      这天小秋给姥爷做完【创建和谐家园】,到吃晌饭还有些功夫,她背经络腧穴背的要吐了,就想着出去转转,供销社收购站初六就开门了,她也正好去看看。

      于是,跟姥姥姥爷说了一声,给小夏穿戴好了,牵着小夏的小手,姐俩晃晃悠悠出了家门。

      姥姥钟玉琴还在后边叮嘱呐:“转一圈快回来!……大冷天儿的,久了容易伤风感冒……”

      小秋答应着,牵着小夏的手一路走到老街上去,径直往供销社和收购站去。

      供销社装的是那种带弹簧的‘自动门’,不管从里从外推开,它都能自动弹回去关上。

      小夏还是第一次见这种门,看着门上的大玻璃一脸惊艳,下意识把小手指塞进了嘴里去。

      小秋将她的手指从嘴里拉出来,拿出一块旧手帕替小夏擦擦嘴角和手指,这才推开门带着她进去。

      三间连通的铺面显得很敞亮,只靠里的三面放着柜台和货架,货架上零零散散放着些货品,两个女售货员坐在柜台里头,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低着头嘀嘀咕咕说着什么,听见门响,别说起身招呼了,连头都没抬。

      门市部进门右手就放着几口大缸,尽管盖着木盖子,却仍旧弥散出一股酱醋味道,旁边墙上钉着一排木楔子,挂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提子,是用来打酱油醋的器具,同时也是量器,最大的是一斤,还有半斤和一两几个规格。

      另一侧靠墙放着一张木长椅,由一根根的木条镂空排列成椅子面儿,漆面已经斑驳了。

      这个时候还不是玻璃柜台,东边儿是一个大长实木柜台,柜台上放着几卷布料,柜台后边的货架上,则竖列着一些窄幅的棉布,有条绒有碎花,红红绿绿的挺好看。

      西边副食货架上空荡荡的,只放着几个玻璃瓶子的水果罐头和几包纸包的点心。倒是柜台上摆着一溜儿瓷罐子,上边贴着红纸,分别写着白糖、红糖、冰糖、糖块……

      扫了一圈儿,小秋不由地露出一脸失望来,她好想念二十一世纪琳琅满目的超市啊!

      她拉着小夏的手走到柜台前,叫人:“阿姨,我买糖块!”

      所谓糖块,就是水果硬糖,裹着花花绿绿的糖纸——这个时候,哪怕是过年,也不是每家都能买得起。即便买得起,也就买上十块二十块地充个门面,也不会让孩子们放开了吃。

      两个售货员头碰头地正说的热闹,小秋连喊了两声,其中一个穿着大红条绒上衣的年轻女人才抬起手朝外挥了挥,一脸不耐道:“买糖块要糖票的,你有吗?没有就走,小孩儿别来捣乱……别处玩去!”

      她的话没说完,小秋已经举着小手递上去一张白纸糖票,票上用油墨印着一个方框和‘糖票半斤’几个字,然后静静地等着看,这个年轻售货员的反应——上一世,她是在魏娟成为自己小三婶后,才认识的。

      魏娟显然没想到两个小丫头真能拿出糖票来,愣了一下又皱着眉头道:“你们小孩儿哪来的糖票,是不是家里大人不知道偷拿出来的?”

      第五十二章

      “是家里人打发我们来买糖的,不是偷拿出来的。”小秋再次打断她解释了一句,然后道,“阿姨,我买二两糖块!”

      这个时候,不但钱能找零,各种票据也都能找零。

      小秋说的头头是道,脸色镇定,加之这个时候,也有很多人会打发孩子出来买个盐巴打个酱油的,魏娟也就半信半疑地接了糖票和钱,一边去称糖块,一边跟另一个女人道:“田姐,也不知这家人咋想的,让俩孩子来称糖,二两糖称回去,能剩一两拿回家不错了!”

      田姐嗤笑道:“还真是打发猴儿摘桃……嘿嘿,让我说啊,就是娟子你太好心,管她剩多少呐,咱们又没少给!”

      魏娟从写着糖块的罐子里抓出一把水果糖,放在柜台的托盘秤上,很有些傲然地添添减减摆弄了一番,这才从柜台下拿出一张方形的黄草纸来,把糖块倒在纸上,然后用纸包起来,道:“糖块是四毛五一斤,二两是九分钱!”

      小秋又递上去一个五分四个一分的硬币上去,傻乎乎地笑着:“阿姨这围巾真好看!”

      魏娟下意识地摸了摸脖子上的围巾,脸上蓦地浮起一抹红晕,然后看向小秋,终于露出一抹笑来,把糖和找零的糖票递给小秋:“小丫头挺有眼光的……之前没见过你们姐俩,你们不是本村的吧?”

      小秋甜甜一笑,道:“是的,我和妹妹来走亲戚的!”

      说完,她也不急着出门,而是牵着小夏的手走到长椅那儿,抱着小夏在长椅上坐了,然后打开纸包,取了一颗喂进小夏嘴里,自己也吃了一颗,这才重新包了纸包,一手牵着小夏,溜溜达达出了供销社。

      她正寻思着,转到后边的收购站去看看,不说卖什么淘什么,能打听打听价格也行……主要她对这个时候的物价并不了解,问问价格,再去县城也好,另想办法也罢,都好心里有个数。

      小秋正低头寻思着,就听身旁的小夏突然欢喜叫:“爹,爹!”

      “咱爹在家呢……”小秋随口回应着,一抬头自己也愣了,正从收购站里走出来的挑着扁担的瘦高个男人还真是王利民!

      “哎,爹,你咋来了?我娘一个人在家啊?”回过神来,小秋下意识地担心起娘亲宋秀莲来。宋秀莲一个人在家,万一她奶奶和小姑再上门寻事,可连个报信的也没有哇。

      王利民也听到了喊声看过来,竟然看见了自家两个闺女,真是欢喜无限,直接撂下扁担,甩开大步走过来,伸手就将仰着一张笑脸的小夏抱了起来,高高地举了举,逗得小夏咯咯咯地笑成小鸡仔,这才抱稳了,回答大闺女的话:“我跟你大伯娘说了,你大伯娘说刷了锅就过去陪着你娘纳鞋底呢。”

      “哦,”小秋松了口气,然后又问,“爹,你咋从收购站里出来呢?”

      王利民笑起来,微微弯了身子,往大女儿跟前凑了凑,低声道:“我套了些兔子,你娘也吃不了,就拿来卖了……”

      说着,一回手从后腰上又拎出两只野兔来:“看,我还给你姥姥姥爷留了两只!”

      好几天没见,父女们重逢自然是欢喜无限的。王利民一手抱着小夏,另一侧还挑着扁担,稳稳当当地回了宋家。因惦记着宋秀莲母子,王利民没有留下吃饭,送了小秋姐妹俩到姥姥家,就又挑了扁担匆匆走了。

      小秋姥姥动手收拾了兔子,中午就做了红烧兔肉。小秋小夏吃的小嘴儿油乎乎,一脸满足。

      转眼到了正月十二,上午九点多,小秋刚给姥爷【创建和谐家园】完,正在外屋门后洗手呢,郑秋实一脚从外头踏进来。

      小秋不由自主地绽开一个大大的笑脸来:“郑爷爷,你回来啦?”

      这几天,小秋在给姥爷【创建和谐家园】的实践中,积攒了好些问题,正盼着郑秋实回来替她解答呢!

      看到小秋欢喜的模样,郑秋实也笑起来,抬手摸摸小秋的头顶,道:“你今天给你姥爷做完【创建和谐家园】了吗?”

      见小秋点头,郑秋实又道:“既然做完了【创建和谐家园】,那就收拾收拾,跟我走一趟吧!”

      小秋只当郑秋实带她去学习,她也正好有很多问题要问,是以半点儿犹豫没有的,转身就回屋穿衣裳换棉鞋去了。

      钟玉琴和宋秀程听到动静也迎了出来,郑秋实和他们寒暄招呼,并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却是小秋年前输血的那个孩子,伤势痊愈了,孩子的父母特意带着人来向小秋答谢。

      郑秋实的声音并不低,故而小秋在里屋也听到了,于是一边系着围巾一边走出来问,“是吴叔叔和李阿姨来了吗?”

      郑秋实回头对她笑笑:“嗯,他们带着吴戈来的,另外还有他们收养的孩子秦戎。你虽然救了人,却还没见过吴戈吧?”

      小秋点点头答应着,又走到钟玉琴身边,低声道:“姥姥,当初虽说我给吴家孩子输了血,可也是为了给我娘输血,其实人家并不欠咱啥,而且,吴叔还开车送了我娘家去,还给了大米和奶粉……我就陪他们家去趟。”

      钟玉琴之前也听小秋说过一些,听小秋又这么说,就替小秋理理乱发,回头就跟宋胜书道,“老头子,既然这么个情况,就让小秋带路回去一趟吧。就利民一个人在家,去了人也照应不过来。”

      郑秋实也过去提宋胜书检查了一下,确定宋胜书的伤势恢复不错,“宋老弟,你的腿恢复不错,安心养着,明儿我再来看你。”

      “嗯嗯,让你多受累了!”宋胜书笑着跟郑秋实寒暄,然后对小秋道,“秋啊,回去帮你爹照应照应客人,再回来哈。”

      小秋爽快答应着,又去问小夏要不要回家,可是这小丫头在姥姥家住的舒服欢畅,很是乐不思蜀,依偎在小姨的怀里,笑嘻嘻地挥着小手,半点儿跟着回家的意思都没有。

      临出门前,钟玉琴收拾了一篮子吃的给小秋带上:“这些是炸好的豆腐和蒸好的咸肉,还有你那天带回来的丑眼鱼和虾干,拿回去,也能添个菜。”

      考虑到家里的情况,小秋也没客气,接了篮子,跟着郑秋实离了姥姥家。

      走出大门,一个人伸手过来接了小秋手中的篮子,小秋看清来人,连忙道谢:“谢谢廖辰哥哥。”

      廖辰淡淡地应了一声,跟在郑秋实和小秋身边,三人无话,一路走到村小学外头,曾经送过小秋的吉普车就停在这里。

      小秋看了廖晨一眼,没有问什么,只是心里大概推测,廖家和吴家应该是旧识吧?

      第五十三章

      只是不知道,廖辰父亲的病情,吴家之前是不是真的不知晓?若是早知道,依着吴海港在县武装部的身份,还有李希阿姨在县医院工作的条件,不应该弄不到急需的药品吧?

      心里猜测着,吴海港和李希带着两个少年从屋里退了出来。廖辰的父亲病骨支离,却仍旧披了件呢大衣送到门口。

      廖辰也在门口,客客气气给吴海港李希夫妻鞠躬道:“多谢吴叔叔和阿姨!”

      李希连忙上前扶住廖辰,吴海港却看着廖辰叹息道:“你这孩子是个好的,以后有什么事儿可别再一个人硬抗了。前头是不知道我们在,今天知道了,以后再有什么事,尽管打电话……你不方便打电话,就让郑老打……大家伙儿互相帮扶着拉拔着,没什么坎儿过不去的!”

      “嗯,谢吴叔教导,小子记住了!”廖辰恭恭敬敬听训。

      小秋在旁边乖乖不说话,只睁着眼看着几个人的互动,没防备被人从后边揪了把小辫子,坠得她头皮一阵生疼,下意识地抬手护住头皮,却终归没喊出声来。

      回头看,却见身后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略带尴尬地看着她。

      之前听郑秋实介绍过,吴海港夫妇带了他们儿子好像叫吴戈的,还有一个则是他们的养子,嗯……好像叫秦戎?!

      小秋的目光一转,扫了秦戎另一侧略小一点少年一眼,见那个明显神态飞扬,她看过去,那少年还挑着眉无声地笑了一下……这下,小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或者是小小中二少年另类的打招呼方式吧!不过,她还是表示自己接受不良。

      转回头,她就用围巾把自己的脑袋裹住……反正天寒地冻的,围巾裹住头也很平常,并不突兀。

      李希率先转回头来,看见小秋就走过来,双手捧起小秋的手,轻轻揉搓着,道:“冷了吧?”

      小秋知道,她围围巾的动作被李希注意到了,立刻笑着摇摇头:“李阿姨,我刚到的,而且穿得厚,没冷呢!”

      说完,见吴海港也回头看过来,小秋连忙鞠躬问候:“给吴叔叔和李阿姨拜年,叔叔阿姨过年好!”

      李希就笑着回头对吴海港道:“瞧瞧人家这闺女养的,多乖巧多可爱!”

      吴海港笑笑,没有说什么,站在旁边的吴戈却很不屑地冷哼了一声。小秋没有回头,却也猜到,是李希这句话让那个熊孩子不乐意了。

      她垂下眼,做害羞状将眼底的苦笑掩下去,李阿姨这么说,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呢?

      辞过了廖家父子,小秋跟着郑秋实、吴海港夫妻,还有那两个少年一起坐上了吉普车。

      吴海港开车,郑秋实坐了副驾驶,李希自然带着三个孩子坐后座。又因为小秋和吴戈的年纪小,自然而然地被安排在了中间,也就是两个人挨着坐了。

      虽然后排是三人座,可有三个孩子,加之这个时候的人都不胖,其实并不是太挤,但吴戈那坏小孩儿就故意挤着小秋,不让她坐稳。小秋只能往前探着身体,两手扶在前排的座椅上。

      就如此也就罢了,可这个时代,乡镇通了柏油马路,路况也不好,坑坑洼洼的。等拐到进村的土路上,就更是颠簸的不行,小秋的【创建和谐家园】只沾着一点点座椅,整个人几乎全部靠两只手支撑,辛苦不说,还特别不稳,一颠簸她就像个皮球似的弹上弹下的。

      最开始李希只以为小秋很少坐车新鲜,才坐的靠前看风景呢,也没怎么注意,等车子路过一个大坑,狠狠地颠簸了一下,小秋整个人都被弹到车顶上去,头碰着顶棚发出砰地一声……李希这才注意到小秋的状况,连忙伸手往后拉了拉小秋,一边伸手摸她的头顶,一边道:“小秋啊,坐在后边来,靠着椅背就稳当些了。”

      小秋被这么一说,真是又羞又窘,却还不好说什么,只能答应着往后坐了坐,可还是留了个心眼儿没一下子坐实,果不然,【创建和谐家园】一坐下去就觉得有什么硌了一下,小秋连忙伸手,触手就知道,竟然是一个木头做的尕儿!这东西是硬木做的,有鸡蛋大小,两头尖尖的,真要坐上去……虽然穿着棉裤不会太痛,但往一个女孩子【创建和谐家园】底下塞这种东西,已经不仅仅是恶作剧了,在小秋这个披着孩子皮儿的成年人心里就会觉得很羞辱,坏小孩儿太过分了!

      小秋根本没拿出来,心一动,那只尕儿就被收了起来。然后她才踏踏实实靠着椅背坐下去,一边回头跟李希说话:“谢谢李阿姨!村里的路不好走,冬天上了冻还好些,就是颠一点儿,夏天下雨后才难走,又滑又泥泞……”

      听着小丫头巴巴地跟自己说着话,李希是真心觉得喜欢,她侧了脸笑眯眯地看着小秋:“其实咱们这大平原还算好的,到了山区,很多地方连条正经路都没有。”

      这话小秋感兴趣啊,她立刻问:“李阿姨到过许多地方吧?我……还没见过山呢!”

      李希抬手摸摸小秋的头,笑着道:“阿姨要跟着医疗队下乡,去过一些地方,说起来,咱们这里算是不错的,老百姓基本都能吃饱了……”

      说着说着,李希的声音里带出些感叹来。她去过的很多地方,一家人盖着一床破棉絮,出门连件衣裳都没有,十七八岁的大姑娘只能躲在家里,她们这些医生下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带的替换衣裳拿出去,送给那些衣不蔽体的妇女和女孩子……

      小秋虽然没亲眼见过,却也了解一些,知道这个时代的国家着实算不上富裕,很多人还在温饱线之下挣扎……是以,听李希说的话,她很能理解。

      反手握住李希的手,小秋不自觉地宽慰道:“李阿姨,咱们的国家会富强起来的,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唔!”

      可惜,她这安慰的话没说完,就觉得头皮一疼——

      辫子又被揪了!好在她不真的是小女孩儿,即便突然吃疼,也没有痛呼,只是,说的话却被半路打断了。

      第五十四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6:0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