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七零小村女》-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小秋有些不敢相信,穴位啊【创建和谐家园】啊,这也……太儿戏了吧!

      可,郑秋实根本不给她质疑的机会,带着她回了宿舍,将那一罐芝麻盐放好,回身拿了一张穴位图塞给她,就把她赶了出来。

      小秋拿着一张穴位图,懵懵懂懂出了卫生院,过了桥,走到泰平村这边儿,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叹口气,将穴位图一翻手收了起来。

      她还要去给王奶奶和玉华婶子拜年,还要瞅个没人的僻静地儿,把给王奶奶和玉华婶子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好了,既然已经领了任务,那就尽最大努力去完成吧。

      她不知该不该庆幸,郑秋实布置的任务只是背穴位、学【创建和谐家园】,而没有要她几天时间学会针灸——好吧,若真是那样,她大概连努力一把的勇气都鼓不起来,干脆放弃了。

      到了王奶奶家,小秋才发现,位于老街这边的王奶奶家居然与村小学是前后邻关系,她站在王奶奶家大门口,透过玻璃窗,正好看见廖辰在后窗底下熬着药,他的头发不像这时候大多数青年那样的平头,也没有剃成茶壶盖子,微长的刘海因为低着头垂下来,小秋才发现,这个人不但发质好,发色墨黑浓密,而且带着一点点恰到好处的自然卷儿,半遮住忧郁的眼睛……

      “哎,是小秋啊!……娘,小秋来啦!”玉华婶子特有的大嗓门打破了小秋的花痴,她转开目光的刹那,看见廖辰也闻声抬起头往外看过来。

      “哎,小秋啊,快进屋,快进屋……嗯嗯,看得出小丫头这个年过的不错,小脸儿好看多了!”玉华婶子伸手接了小秋手中的箢子,另一只手拉了小秋,大步走进门去。

      王奶奶已经恢复了许多,倚着一只大枕头坐在炕头上,气色也比刚做完手术时好了许多。一见小秋挑帘子进来,就抓住小秋的手拉她上炕:“这么冷的天,小秋丫头怎么过来了?冻坏了吧,快上炕来暖和暖和。”

      “对,小秋快上炕。”玉华婶子也笑着招呼,一边伸手从炕柜上端了一只挺杆扒篮子出来,里边装着炒花生地瓜干和零散的几块水果糖。

      王奶奶捻了一颗糖剥开糖纸,喂到小秋嘴里,然后抚平那张糖纸的皱褶,一边笑呵呵地问小秋母亲弟弟,又问小秋在家里做啥了等等……小秋也问王奶奶的身体如何啊,家里人呐等等,才知道王奶奶的儿子丰收叔带着孩子们去了村子南端的岳家拜年,因为王奶奶身体不好,玉华婶子去了一趟,早早回来给王奶奶做饭照料。要不说王奶奶喜欢这个儿媳妇呢,玉华婶子别看说话行事大大咧咧的,有时候不太温柔,但心地好,特别孝顺,王奶奶自己也说‘比个亲生闺女也不差啥’。

      一老一少絮絮地说着话,有一种异样的投契。

      玉华婶子拎着小秋的箢子进来:“小秋啊,你来就来,咋还拿这么些东西来?你娘也坐月子,你这些东西婶子可不能留了。”

      小秋笑嘻嘻地靠在王奶奶身边:“婶子啊,那只兔子是我爹下绳扣套的,大米家里也还有,你留下给王奶奶熬点儿粥喝吧!我可是把你和奶奶当亲婶子亲奶奶的,这么点儿东西,又没啥值钱的,你们跟我客气,可就是不当我是一家人了。”

      “这孩子……”玉华婶子还想说什么,却被王奶奶抬手止住。

      她拉了小秋的小手,笑眯眯拍着道:“你这孩子啊,说话办事总是这么招人心疼……行了,玉华啊,既然小秋拿来了就留下吧。你去把丰收从带回来的虾干丑眼鱼拿一些给小秋带上。”

      玉华婶子答应着,拎了小秋的箢子出去了。

      王奶奶这有拉着小秋的手,笑眯眯道:“我有个老姊妹嫁在海铺子那边,你丰收叔年前去带了些丑眼鱼和虾干回来,都是她们自家打上来腌的晒的,不是啥好东西,但拾掇的干净,你带回去给尝尝,要是喜欢吃就再来,天暖和了,你丰收叔隔三差五地要去一趟,家里不缺那个。”

      又道:“那丑眼鱼你泡一泡,切碎了炖汤给你娘喝,奶水足呢。”

      小秋知道,王奶奶说的丑眼鱼是章鱼干,这个时候没有贩卖的,根本没有卖的,没有海边儿的亲戚根本吃不上。小秋心里一直挂着小弟的奶水不够吃呢,一听王奶奶说起来,真是意外惊喜,哪里还会客气,欢欢喜喜大大方方答应着,又细细地咨询了王奶奶一番丑眼鱼做汤的方法……

      正说着话呢,哒哒哒一阵脚步声,两个黑黑壮壮的小子一阵风地从外头跑进来,其中一个手上裹着白纱布,竟是之前刚刚见过的刘振河。

      第四十九章

      另一个黑小子是王奶奶长孙,也是玉华婶子的长子李栋,容貌身材上显然随了玉华婶子,生的黑黑壮壮的,结实得很。让他一显,旁边稍矮的刘振河都显得秀气了一点。

      见大孙子回来,王奶奶自然拉着一番数落,拿了糖给李栋和刘振河吃,又给小秋介绍李栋。

      小秋虽然顶着张孩子皮儿,内里却是无限沧桑,和两个熊孩子也没什么共同语言,客客气气招呼了,略坐了坐,就向王奶奶和玉华婶子辞了行。

      小秋走后,李栋按计划拉着刘振河到棚屋里翻找自己老爹藏地气门皮儿扎弹弓,刘振河却旁敲侧击地追问小秋的事情。

      问得多了,李栋也不耐烦起来,一甩手道:“我也是第一回见那个丫头,我哪里知道她为啥到我家来啊……哎,我说你要不要去打鸟啊,再磨磨蹭蹭的,天都要黑了!”

      “好好好,这就走这就去,其实天黑了也有好处,咱们干脆不用弹弓,直接拿手电筒去屋檐下照,老家臣子一黑天就看不见事儿,手电照着都不带飞的,一抓一个准……”刘振河说得起了性,也就将那个小丫头的事儿丢到了一旁。毕竟,对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某些东西可有可无,远不如和小伙伴们玩耍嬉闹来得重要。

      离开王奶奶家,小秋就将虾干丑眼鱼各收了一小部分,连玉华婶子给拿上的地瓜干儿也收了几块。剩下的全部带到姥姥家,姥姥看了也没说什么,悉数替小秋收了起来。

      冬日里天短,晚饭吃的早,下午不到五点,就吃了晚饭。

      吃过饭,小秋帮着收拾了桌子,小姨抢着去刷锅洗碗,不用她。小夏自从到了姥姥家,就成了姥姥姥爷的心肝宝,顾不上搭理她这个姐姐了。

      小秋乐得轻省,自己在小姨屋里点了灯,拿出宋秋实给的穴位图来背:伏兔、血海、足三里……小秋努力地记忆着一个个穴位名称和位置,但显然,重生大神在记忆力上没有给她开挂,背诵过去,再回头就又乱了。

      琢磨了一会儿,她决定用最笨的法子,她跑去跟小舅舅借了支钢笔,然后把棉裤脱下来,对应着图示在自己的腿上标识出一个个穴位点。

      郑秋实给的就是个最简单的图,也没有寻找确定穴位的方法,她只能约摸着大致位置来画……

      宋秀菊洗刷完进来,就看见小秋在自己腿上画着什么,她只以为类似小孩子画手表的游戏,走近了才看到小秋手里还拿着一张穴位图。

      宋秀菊一问,小秋就竹筒倒豆子一股脑儿都说了,最后哀怨地戳着自己的腿道:“……那个怪老头突然就让我背这个,还说后天就出门,我哪里能背完啊!”

      宋秀菊摸摸小秋的脑袋以示安慰,转而又疑惑道:“小秋啊,这上边的字你都认识啊?”

      小秋愣了一瞬,随即掩下惊慌,垂着头叹气道:“那老头儿教我来着,我还是没能都记住……小姨,我是不是特别笨啊?”

      “小秋才不笨!”宋秀菊连忙宽慰,又提议道,“你这样记一会儿,擦掉往上默写……几次应该就能记住了!”

      “还是小姨你厉害!”小秋立刻欢喜地跳起来,就准备下炕。

      “你干嘛去?……哎,我去给你拿嘛,你这模样跑出去,还不冻感冒了!”宋秀菊把小秋重新按在被窝里,自己转身去拿湿布,门帘子落下来的同时,小秋长长吁出一口气来,刚刚差点儿就暴露了。唉,以后得再说话做事可都得谨慎着才行了。

      有宋秀菊帮着背诵,小秋这一晚上的收获很大,竟真的让她把人体腿部的穴位都给记了下来。最后一遍,她默写全部正确……就是有几个字不会写。当然,这是小秋假装的。事实证明,这样做之后宋秀菊表现自然,没有半点儿异样,反而不停地安慰、鼓励小秋……呼,说明她藏拙装傻做对了。

      第二天,宋秀菊早早起身,做饭清理,小秋也醒了,却不用起床做活儿,干脆又在被窝里温习了一遍前晚上背诵的穴位。还好,她的记忆力没开外挂,也没退化,前一晚的记忆还在,她一个穴位一个穴位地默写一遍,一字不差。

      起床洗漱,吃了早饭,没多会儿郑秋实就背着个药箱子来了。

      小秋听到动静连忙迎出去,郑秋实一看小丫头笑嘻嘻地就忍不住问:“昨天给你的穴位图记了几个?”

      小秋下意识地想说自己都背完了,可话到嘴边,却苦了小脸:“郑爷爷,您就给了张图,也没教我认穴位的方法……我比量过了,那图跟我的腿可是差了许多的,到时候,给人下针、【创建和谐家园】,怎么判定穴位呢?穴位认不准,会不会治出毛病来啊……”

      听她嘟嘟哝哝一番话,郑秋实最开始还觉得是小孩子没完成作业的借口,但听着听着,眼中就不由流露出喜色来:九岁的孩子,能想到这么许多,显见是废了心思的……他想找个聪慧刻苦的孩子是不差,可也不想要只知埋头用功不知道动脑子的书呆子!

      唔,这个孩子是个知道动脑子花心思琢磨的,不错不错!

      尽管心里很满意,郑秋实脸上却还是一派严肃的表情:“记下才能寻找穴位,确定穴位……先进来吧,我做给你看。不过,今天一定要记住,明天我要检查,后天,我出门,你姥爷的腿可就交给你了!”

      说罢,越过小秋往屋里去,小秋张张嘴,还是没把自己背完穴位的事情说出来,只伸手接了郑秋实的医药箱子拎在手中,引着郑老先生进了屋。

      小舅舅宋秀程也没有出去,特意等着郑秋实上门给父亲看诊的,见小秋拎着个医药箱,跟蚂蚁拖树叶一样的,连忙伸手过来接,小秋笑着摆手拒绝:“舅舅不用,我拎得动!”

      郑秋实用眼睛的余光看着这甥舅俩的互动,脚步不停,嘴上也跟迎上来的钟玉琴、宋秀菊寒暄着,只是眼底多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郑秋实进屋,略坐了坐,散去身上的寒气,就洗了手,开始给小秋姥爷宋胜书施针。

      他今天的动作都放慢了,确定穴位的方法也从最基础进行说明,小秋也听得特别认真,听进去之后,往往郑秋实一问,她就下意识地回答,渐渐地郑秋实脸上的笑意多起来——连着问了几个穴位,这丫头都能准确回答上来,这样子是已经背过了呀!

      嗯,小小年纪就知道戒骄戒躁,谦虚谨慎,不错,不错!

      第五十章

      小秋没意识到,不知不觉中又在郑秋实面前刷了回好感,只专心致志地听讲,一边用铅笔飞快地做着简单的笔记……

      往日用十几分钟就能下完的针,今天郑秋实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把针下完。

      直起身,他拿了毛巾擦手,一边神色淡淡地问小秋:“都听明白了?”

      小秋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垂了头回想了一遍,自觉辩穴认穴的方法自己都记下了,这才点头应着:“都明白了……郑爷爷,你给我本经络腧穴的书吧?只是一个图,信息太少,反而不容易记。而且,我怕即便死记硬背下来,也容易忘记或者混淆了。”

      郑秋实看了看小秋,见她眼神清澈,神态平静,看不出浮躁之色,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待会儿你跟我去拿吧!”

      “哎!”小秋连忙答应着,回头给郑秋实倒了杯热茶捧到他手里,“郑爷爷讲了半天一定累了,喝口茶吧。”

      这一老一少的互动,被宋家人看在眼里,不说宋胜书钟玉琴老两口,就连心思最简单的宋秀菊也察觉到了一些不同。她抱着小夏,低声叮嘱小夏莫做声,然后与其他人一起默默地看着郑秋实和小秋一个教一个学。

      在场的这些人,除了小夏年纪太小不晓事外,大概只有当事人王小秋同学自己懵懂着,没有察觉到郑秋实的心思吧!

      这么认真耐心地教授、指导,可没有半点儿随口说说的随意,完全是一副言传身教收徒弟的架势嘛!

      而与宋秀菊满心欢喜不同,宋胜书和钟玉琴心中的想法就有些复杂有些纠结了——郑秋实可是被下放来的,自己还戴着帽子呢,虽说学医是个好事,但国内的形势变幻莫测,他们也担心,小秋学了医,会不会反受其累呢?

      只是,宋家都是厚道人,做不出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事情,况且,如今的情况,是既没卸磨,也没过河呢!

      郑秋实也是经多了世事的,自然没有小秋那么心无旁骛,教着小秋的同时,也没耽误他把宋家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这种情况,他有所预料,自然也理解。

      他于是暗暗打定注意,不摘了帽子就不让小秋正式拜师,万一再有问题也不至于连累到这孩子。

      给宋胜书施完针,郑秋实就收拾医药箱告辞,小秋就跟姥姥姥爷说一声,跟着郑秋实去拿书。

      走在往卫生院去的路上,小秋疑惑道:“郑爷爷,您不用去给廖家……嗯,伯伯看病么?”

      郑秋实看了一眼努力背着医药箱,跟在自己身旁的小丫头,叹口气道:“他那病……没有药啊!”

      这个时候,完全是计划经济,不但生活用品要按计划分配,药品是稀缺物资,更要按计划分配,很多药品供应很紧张,每个月能到镇卫生院的东西寥寥无几。

      两个人无言地走到卫生院,郑秋实拿了两本针灸专著给小秋。小秋接过来一看,顿时愣住——竟然是中医古籍,这种水平的古言文她倒是能看个差不多,可她现在顶着一年级小学生的皮儿,能看懂医古文……太假了!

      好在郑秋实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没时间教小秋识字看书,就替小秋找了个先生。让小秋比价意外的是,郑秋实给她请的先生竟是廖辰!

      郑秋实交待小秋:“你每天吃过午饭就到卫生院来,让廖辰替你上两个小时的课。你在书中看不懂的,都可以问他。”

      小秋下意识地问:“廖辰也是学医的吗?”

      郑秋实挑了挑眉毛,然后伸手敲了小秋一记,调侃道:“他要是肯学……嗯,他有家传的古文学功底,教教你还是绰绰有余的,你就跟他学着吧。”

      小秋揉着额头,看着郑秋实脸上的一抹索然,暗戳戳地想,郑秋实没说出口的半句话是什么?会不会是‘廖辰肯学就好啦’?那么,有可能就是郑秋实想收廖辰做【创建和谐家园】,却被拒绝了?

      这么说,郑老头儿其实也挺可怜的哦!

      小秋偷偷地看了郑秋实一眼,恰好被郑秋实发现:“你个小丫头想什么呢?别转什么鬼心思,其他的要人教,周身经络走向分布,还有腧穴的位置名称却不用人教,背下来,记到心里去!”

      小秋心虚地转开目光,连声道:“没什么,没什么……啊,郑爷爷,为什么我要把全身的经络腧穴都记住啊?我姥爷除了腿难道还伤了其他地方么?”

      郑秋实瞪她一眼,颇有点儿咬牙切齿道:“人体周身经络乃是连通在一起的整体,治腿病并非仅仅用腿部的穴位,你说你要不要记啊?”

      “啊,可是,您明天就要出门,一晚上我哪里背得下来啊?”小秋抱着头哀嚎。

      郑秋实这才笑道:“一夜就背下来?小丫头挺贪心啊……行了,行了,你先把腿部的背熟,其他的努力背诵,我先教你用腿部的,等我回来,再教你其他。”

      当天午饭后,小秋如约来到卫生院,廖辰已经到了。郑秋实简单地替两人介绍了一下,就又匆匆出去给人看病了。

      廖辰基本不笑,表情有些阴沉,态度也疏离冷淡,看也不看小秋,淡淡问道:“你只是上了半年一年级?那咱们就从认字开始吧……”

      小秋张了张嘴,却见廖辰已经自顾自拿出毛笔和墨汁,还有一沓报纸来,开始蘸墨写字了。

      好吧,她确实没写过毛笔字……小秋乖乖把要说的话咽回去,专心地跟着廖辰学起毛笔字来。

      廖辰写了十个大字,然后一一教给小秋认识,又示范了拿毛笔的方法,和几个简单的运笔技巧,就将毛笔交给小秋,让她自己练习。

      初次学着用毛笔写字,小秋很不适应,写出来的字,对比着廖辰的字,简直丑的目不忍睹。

      小秋上一辈子用了几十年硬笔,许多小习惯小毛病早已经根深蒂固,廖辰初看很是意外,却觉得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只上了半年学的小姑娘,有那么多小毛病……一个初学写字的孩子身上,不应该看到这些啊?

      第五十一章

      小秋并不知道自己在廖辰眼里露了破绽,仍旧很努力地练习着……廖辰所教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字,她自然都认识,只专心练习毛笔字的书写。

      廖辰的书法写的极好,还不用交学费,不花钱就相当于赚钱……嘿嘿,请原谅小秋同学这点儿阴暗的小算计吧!

      出发点不同,各怀心思,却殊途同归。

      当天下午,廖辰教了小秋二十个生字。小秋自然表现的学习很快,差不多是教一遍就都认得了,只写字很让廖辰看不上眼,于是给她布置了十篇大字的作业,临走又给了她一支毛笔和一沓旧报纸。

      能给‘男神’当学生,小秋心里一直有一股小小的兴奋,脑子也有那么一点点小眩晕。等她捧着毛笔报纸走到姥姥家门口,才猛地记起,居然忘记问郑秋实‘丑眼鱼下奶’的事儿了。唉,都是美色误事啊!

      在姥姥家,有姥姥和小姨操持家务,倒是不用上小秋忙乎了。她到家就立刻铺了纸写字,然后迫不及待地拿出郑秋实给的针灸经络书来读。

      吃过晚饭,她又把小夏哄到自己屋里,给她做模特,就在小夏的身上描画经络腧穴。

      这个时候的孩子们常常做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游戏,就是模仿护士往胳膊或【创建和谐家园】上【创建和谐家园】。小夏觉得,姐姐和她玩的游戏比‘【创建和谐家园】’有意思多了,所以,很配合地趴着被窝里不动,任由小秋把她写写画画,小丫头还很欢喜,咯咯咯直笑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4: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