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利民早就叮嘱过了,不用她们自己倒水,是以小秋洗好了,穿了秋衣秋裤就直接爬上床钻进被窝里,喊王利民进来把脏水端出去泼了。片刻,王利民转回来,给姐妹俩送了一大碗浓浓的红糖姜水进来。
毕竟条件有限,洗澡还是很冷的。小秋接了姜糖水自己先吁着喝了一半,水温也不是太烫了,正好给小夏也喝了半碗,姐妹两个捂着被子出了细细的一层汗,这才穿了棉衣棉裤,起身吃饭。
王利民做了晚饭,用的是大嫂给的炸肉段炖的冬瓜片,还加了点儿粉皮,炸肉段炖过之后,软香酥烂,粉皮半透明的,劲道爽滑,冬瓜清利爽口……没放酱油辣椒什么的,宋秀莲也跟着一起吃了。
吃完饭,小秋把锅碗刷出来,王利民则收拾了儿子的尿片子洗着,王成海王成江和王成河三兄弟就又来玩了。
小夏欢喜的不行,小秋也立刻把早上得的糖花生瓜子什么的拿出来,还有自己做的花生芝麻糖也端出来,让三个哥哥吃。
王成河是个搁不住事儿的,一边吃着糖,一边问道:“小秋小夏明天就在家里么?我明天还来找你们玩吧!”
小夏却特别兴奋地道:“不,我和姐姐要去姥姥家。明天舅舅来接我们。”
“哦!”王成河很丧气地答应着,一脸失望道,“原本我也想去我姥姥家,可明天我爹娘要留下招呼大姑和大姑父……我们今年就不能回姥娘家了。”
第四十三章
这结果其实早在小秋的意料之中,奶奶家有干活的事,基本都是大伯家和她家。有什么吃的用的,则没什么她们两家什么事儿了。
不过,小秋还是问了一句:“三叔三婶呢?”
二哥王成江嗤笑一声道:“三婶是镇上人,自然要回去走娘家啦。三叔也是,听说还要去镇上给领导们拜年,耽误不得呢!”
毕竟是孩子,小哥仨说了一会儿话,就带着小夏又玩起了走方城。
小秋则又拿出半袋带壳花生来剥,老三王成河看见就惊喜地问:“小秋剥花生还是做糖吗?”
小秋点头:“是做糖,但不是今天做……”
眼看着王成河露出一脸的失望来,她禁不住笑道:“明天我带着去姥姥家,让我姥姥做,我也好跟着学学。我姥姥做糖最好吃,等我带回来给哥哥们吃哈。”
——还要等几天啊?!王成河有点儿小失望,却也勉强接受了,有的吃总比没得吃强啊。而且,有糖吃的目标激励下,老三王成河还主动过来帮小秋剥花生,却被小秋婉拒了,让他们尽管玩去。
说说笑笑,几个人玩了一把‘走方城’就散了,三个小子告辞回家,小秋也带着小夏上床睡下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小秋小夏刚刚吃完早饭,碗还没来得及刷,舅舅宋秀程就到了。
王利民迎出去,看见宋秀程还骑着年前那辆车子,足有九成新的车子,不由问道:“秀程这洋车子是买的啊?我年前见着还以为是借的……啧啧,还是大金鹿的呢!”
一听姐夫问起自行车来,宋秀程露出一抹羞涩来,讪笑着挠挠头道:“不是我买的,是借得同学家的,她家两辆车子,这一辆骑不着……啊,小秋小夏起来了么?爹盼着呢,天不亮就把我喊来了,半刻也等不得地让我来接俩小丫头呢!”
宋秀程如此生硬地转开话题,王利民自然听出来了,他觑了小舅子一眼,心知他口中的‘同学’必定不简单,却只是笑笑,没再追问。
“起来了,早起来了,两个丫头也盼着呢,小夏一早扒着门看了几回了,这会儿指定是被小秋拦住穿衣裳戴帽子了,不然早跑出来了!”
话音未落,宋秀程刚踏进屋门,迎面就跑过一个圆乎乎的小人儿来,扑进他的怀里,脆脆地叫:“小舅舅!”
宋秀程顺势抱起小夏,一看好么,小丫头不仅戴好了帽子围巾,连棉手套都戴好了,一副立刻出发的样子。
他伸手捏一捏小冬的鼻子,笑嘻嘻道:“这么盼着去姥姥家啊?”
小夏往后躲着,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小秋在旁边开口询问:“小舅没吃早饭吧?我给你留了大米粥,还有昨天留的饺子,我给你下一下,你也尝尝我家的饺子。”
宋秀程还真是没吃饭,一大早骑车子赶过来早就冻透了,这会儿是又冷又饿,听小秋这么说,他也不客气,立刻答应下来。却不先吃东西,而是挑帘子进屋,去看大姐和小外甥。
小秋动作麻利,先舀了一大碗热乎乎的白米粥,加两碟子咸菜端上来,回头,刷一刷锅添上水,一刻钟功夫,又将前一天留下的半盖帘饺子下好端了上来,足足三大碗。
宋秀程这个年纪正是能吃的时候,一大碗白米粥下肚,也吃不下三碗饺子了,小秋也不客气,顺手将一碗饺子拨了拨,用一块干净抹布包了,放进篮子里:“这一碗带着,给我姥爷姥姥尝尝去!”
王利民摸摸大闺女的头,笑着道:“不错,还记得你姥姥姥爷,算没白疼你!”
“才不会白疼,最疼小秋的就是姥爷姥姥呐!”小秋笑嘻嘻地应着,回头从床底下拖出满满的一个竹篮子来,一边喊宋秀程,“小舅,来帮我把这篮子拎出去!”
“哎哟,你这小丫头拾掇了什么啊,这么大一篮子……你这是要在姥姥家长住吗?”宋秀程一边拎了篮子,一边打趣着小秋。
小秋笑嘻嘻道:“小舅舅这回倒是猜对了呀!”
说说笑笑着,宋秀程把小秋拾掇的篮子绑在车后架上,还留了一半给小秋坐。前头的大梁上绑了一块椅子垫儿,小夏就偏坐在这里。王利民拎了四只带皮的野兔来,用口袋装了,绑在后边的筐子上。
宋秀程连忙道:“姐夫,你留着这个给我姐姐补补吧!”
王利民颇有些自豪地笑道:“拿去吧!我不出门,再去套就是了!”
他这么说,宋秀程也就不再给他客气,跟大姐招呼一声,推着在自行车上坐好的小秋小夏出了门。
“姐夫,你在家里能支应了去吧?若是可以的话,我就让小秋小夏在家里多住几天。”宋秀程一边往外走一边说。
王利民看看两个眼巴巴看着他的女儿,痛快地答应:“行啊,尽管让她们住着吧,你到了上班的日子尽管去,过几日我去接她们回来就是了。”
说完又追着叮嘱小秋小夏,到了姥姥家要听话,不要乱跑,少让姥姥姥爷操心云云。
小秋挥挥手笑道:“爹放心吧,我会照应着妹妹的。”
于是,在王利民多少有那么点儿不舍的目光中,宋秀程一抬长腿跨上自行车,带着小秋小夏往镇上去了。
走到村口的时候,看见三叔三婶带着成贵正在上牛车,却是村子里几个娘家在镇子上的约好了,用了大队的牛车一起回娘家。
这一天三叔穿了一件半旧的绿军装,老远旧坑看见他。宋秀程骑着自行车,在村子里的回头率也是百分之百,于是,就在小秋看到三叔三婶的同时,王立社的呵斥声也传了过来:“他是资本家的狗崽子,小秋小夏你们两个,怎么还跟他牵扯不清哒?”
王立社这一句话喊出来,宋秀程的车子明显一晃,然后一踩脚刹就停了下来。
他也不下车子,只用脚点着地,坐在车子上冷冷地瞪着王立社:“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创建和谐家园】的,你就信嘴胡诌,也不怕风大割了舌头!”
“你……”王立社平时装模作样的,其实胆子最小,被宋秀程目光森冷狠厉地一盯,顿时怯了,腿一软往后退去,却碰到了牛车上。
身后有了依靠,他才想起自己并不是一个人,还有同村的好几家,宋秀程再如何也不过是外村人,还带着两个孩子……
第四十四章
心思飞转,王立社重又找回了些胆气,重新站直了身子,拍拍衣角掩饰自己胆怯的尴尬,装腔作势地指着宋秀程道,“你还敢威胁政府工作人员,你不怕拉你去批斗吗?”
看着色厉内荏的王利社,小秋心中突然想到一种可能——上一世她年纪小,混混沌沌的根本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后又有母亲和小弟罹难,小舅也紧跟着出了事,也就没细究是谁举报了姥爷,从而致使姥爷批斗断了腿,也因此,宋秀莲急赶着回家探望,路遇地震早产,母子殒命——如今结合前后种种,还有王立社的行事言谈,那个举报人很可能就是他啊!
她用力抿了抿嘴角,压下心底汹涌得怒气,冷冷地开口道:“三叔,听你这说法,想批斗谁就能批斗谁咯?”
王立社畏惧目光如狼的宋秀程,却不会害怕一个小丫头,目光一转,对上自己的大侄女,自然又抬起了下巴:“小丫头别乱说话,批斗也能乱来的?那是他宋胜书罪证确实……”
小秋却不让他说完,追问道:“什么罪证?人证还是物证?”
“那个……大家伙儿都知道的事儿,还用什么人证物证……”王立社有些词穷,却仍旧强硬。该死,为什么对上刚刚九岁的侄女,总让他应对不来?
小秋还想再问几句,宋秀程却出声制止了她:“行了,小夏病刚好撑不住,别跟这种人浪费时间!走啦!”
说着,宋秀程脚一点地,驱动自行车继续出发,却听王立社在后边气急败坏地嚷嚷着:“你……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宋秀程却不再停车,只回头看了王立社一眼,淡淡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说话前,请先拿出证据!”
小秋回头看向张口结舌的王利社,心下暗暗打定了注意,这次去镇上,正好趁机去打听打听,当初举报姥爷的那个人是谁——上一世,正是因为这个人的举报,造成了一连串的惨剧。称其为罪魁祸首、杀人元凶,一点儿不冤枉!
宋秀程闷声骑着自行车,小秋在后边也默默地想着心思,不知不觉走出了小半路程去,坐在前头的小夏看够了萧瑟荒凉的冬景,扭身看着舅舅道:“小舅舅,多咱到姥姥家啊?”
稚嫩的一句问话,打破了一路的沉默。
宋秀程察觉到自己忽略了两个小外甥女的,正要开口的时候,却听小秋开口道:“小夏这是想姥爷和姥姥是吧?”
小夏终于等到有人跟自己说话了,却又有些害羞,嘻嘻笑道:“姥姥姥爷疼小夏……”
小秋顾自笑起来,“当然了,姥姥姥爷最疼我们了!”
原本满腹仇恨怒火的宋秀程,被两个小外甥女的童言稚语给消解了,不由自主地跟着笑起来:“你们俩啊别着急,你们姥姥早在家里做好了好吃的等着你们了。”
宋家在镇上住的也是土坯房子,三间房子带东西厢房,在村南的新街上。而宋家在老街上的三进院子,挨着村小学的,早就被被征用了,临街的铺面改造后做了镇供销社的门市部,后边一进院子就是收购站,正房办公,厢房就做了收购站的仓库,因为常常收一些破旧物件儿,又搭了个棚子,堆着些旧家具和破铜烂铁之类的。
小秋小夏两姐妹到了的时候,也不过上午十点,姥姥却已经把过年准备的炸肉、鸡块、丸子都拿了出来,准备做午饭了。
宋秀程的车子在大门外停下,小秋先自己跳了下来,随即顺手把小夏也从自行车大梁上抱了下来,替她拍一拍麻木的腿脚,然后才牵着她往里走。
一进大门,小夏就挣脱了姐姐的手,飞奔进去,一边喊得像火车的汽笛:“姥姥,姥爷,我来啦……”
宋胜书的腿有伤,自然没法走动,姥姥钟玉琴却用围裙擦着手快步迎出来,接住奔进来的小外孙女,伸手抱在怀里,亲亲蹭蹭,亲热地叫着:“小夏啊,姥姥的心肝宝贝儿哟……”
年前去看坐月子的大女儿,没见到小夏,钟玉琴心里一直惦记着,这回见着小夏,见她笑容欢快,小脸儿虽然仍旧瘦,却收拾的干净整齐,也终于放了心。
钟玉琴抱着小夏亲热着,那边宋秀菊已经迎出去,拉着小秋的手走过来。
“姥姥!”小秋乖乖地叫人。
钟玉琴笑着起身,一手拉一个走进屋去,一边扬声道:“老头子,你快看谁来啦!”
话音刚落,小夏就嘴巴甜甜地叫人:“姥爷,我来给你拜年啦!”
小秋姥爷宋胜书是个文俊清秀、眉目慈和的老人,最疼两个外孙女了,听见小夏叫唤,还故意打趣道:“是谁啊?”
“姥爷,我是小夏啊,你最疼的小夏!”小夏是个顺杆儿爬的,说着话,就松开外婆的手,手脚并用地往炕上爬。
小秋见姥爷的腿还吊着呢,就怕小夏毛手毛脚地给碰了,连忙上前一步抱住小夏:“小夏,别乱动,小心碰了姥爷的腿!”
“哎,哎,我知道啦!”小夏不以为然地挥挥手,站起来,走过去一【创建和谐家园】挨着宋胜书坐下,就伸手从口袋里往外掏东西。
小丫头这个动作别说钟玉琴、宋秀菊一脸惊讶,就连小秋和带了小夏一路的宋秀程也不明所以啊。
一转眼,小夏就从口袋里掏出来个东西,举到老远宋胜书面前才张开小手,笑嘻嘻道:“姥爷,我给你留的糖,是堂大伯家二哥带回来的,叫奶糖,可好吃啦!”
小嘴儿一边巴巴说着,一边垂着眼小心翼翼把糖纸剥开,然后用小手捏了那乳白色的奶糖送到了宋胜书的嘴里:“姥爷,你快吃,吃饱了,不长病!”
宋胜书抬起手摸摸小夏毛茸茸的头发,笑着点点头,张开嘴,在奶糖上装着咬了一下,然后推着小夏的手转回来,把奶糖喂进了外孙女的嘴里:“姥爷尝到了,剩下的小夏吃,小夏和姥爷一起吃!”
尽管宋胜书的声音表情并无异样,小秋还是眼尖地瞥见了姥爷的眼圈儿有些发红。
小夏逗趣卖萌惹得屋子里人都笑起来,笑声歇了,小秋才上前问候姥爷,给姥爷宋胜书拜年。
宋胜书看些小秋欣慰地笑着点头:“看着小秋是长大了,懂事多了!”
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两个红纸包递给小秋和小夏:“拿着,姥爷姥姥给的,买糖吃!”
第四十五章
小秋小夏也不客气,甜甜地道了谢,小夏更是一回手就交给姐姐:“姐姐,你帮我拿着!”
众人刚刚觉得这小姐俩感情好,瞧小夏这全心依赖的劲儿……小夏就接着一本正经地嘱咐道:“姐姐,你可别给我花了,我都记着呢,回家就给我哈!”
此话一出,众人止不住再次哄笑成一片。
笑过之后,小夏就依赖着姥爷嘀嘀咕咕地说着话,小秋则跟着姥姥转了出来。
宋秀菊已经在整理小秋拿来的篮子了,一边往外拿东西,一边惊讶:“小秋,怎么又带了这么些大米来?哎呀,还有这么些芝麻、花生……还有白糖……”
钟玉琴一听也皱起了眉头,拉了小秋的手就要说话,却被小秋抢在前头,笑嘻嘻地开口道:“姥姥,我拿那些花生芝麻来,是想着请你做老师教我做花生芝麻糖的,我做的我娘都说不好,不是糖熬过了发苦,就是熬得不到火候粘牙……”
外孙女学点儿手艺本不是坏事,但这个年月家家户户都过得不宽裕,像花生芝麻白糖这些精贵东西,自然不敢随意糟蹋……再说,她也疑惑,女儿家日子过得并不宽裕,花生还能是自留地里种的,可这么多芝麻白糖,外孙女是从哪里弄来的?
看着老太太脸色并没有缓和放松的趋势,小秋心思一转,也想到了原委,连忙解释道:“姥姥放心,这糖是年前我爹去卫生院,胡医生给的,芝麻是村里人种的,我用三斤小米换一斤换来的。”
小秋这番话半真半假,胡医生确实给了糖,却不是白糖而是葡萄糖;芝麻她也确实换了,却只换了半斤。当然,这番话的前提是她娘坐月子,家里接了不少小米,吃不了拿出来换点儿别的,也说得过去。
听她解释的头头是道,钟玉琴终于释怀了,脸色缓和下来,解除了疑虑,进而又难免觉得心酸起来:若不是家里日子清苦,孩子们吃块糖哪里需要花费这许多心思!
暗暗叹口气,钟玉琴抬手摸摸小秋的小辫子,笑微微道:“好,好,小秋愿意学,姥姥就一定把你教会。对了,你不是爱吃姥姥做的豆腐吗?中午姥姥就做给你吃,咱们做豆腐丸子,再做个锅塌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