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着妹妹呆萌的模样着实可爱的紧,小秋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小丫头两颊不太多的软肉,就手一转,从口袋里摸出一块花生芝麻糖来:“小夏真乖,这块糖就是给你的奖励了!”
“小夏乖!”小夏满脸欢喜,一块糖,足够她相信姐姐最爱的就是她。
王利民和宋秀莲对视一眼,也一人拿了一块糖递给小夏:“娘疼小夏,爹也疼小夏,小夏乖……”
简陋寒酸的土屋里,笑声响成一片。
半下晌的时候,小秋一家人就在自家吃了炖肉,尽管加了一半土豆,却也是难得的美食,加上一个香煎咸鱼块,咸香焦脆的,特别下饭。不说小夏,连小秋都不知不觉吃撑了。
略歇一歇,王利民用一只小瓷盆盛了足有两大碗炖肉端了,装了五斤白面,又拎了一瓶老白干酒,带着小秋小夏往小秋爷奶那边去,过年吃团年饭。小秋把王建国拿来的那一包糖块留了四五颗,剩下的又交待给王利民拿上。
“这糖块精贵,爷爷那边也不能买多了,我和小夏留两块尝尝,剩下的还是给爷爷拿回去吧!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明儿上门拜年的多,用得上!”
这一番话说出来,小夏有芝麻花生糖吃着,对这个齁甜的糖块也没那么在意了,没哭没闹的。王利民则是意外、感动,心里的愧疚也更深了!
闺女是真的又懂事又贴心……由此也能看出来,教导孩子们的妻子也是真的贤惠,教导孩子也用了心。只可惜,自己这个户主做得不够,没能护住妻子儿女们,让他们受委屈了!
爷儿仨到了爷爷家里,大伯一家,三叔一家都在了,祖孙几代的爷们儿都在堂屋里坐着说话,女人们则在里屋包饺子。
王建国见老二带着两个闺女过来,手里还拿着不少东西,脸色舒展开来,笑呵呵地招呼小秋小夏:“你们去里屋,里屋暖和,你奶奶……”
顺口说到这里,王建国才突然想起自家老婆子跟二房的矛盾来,登时卡在了半路,张着嘴说不下去了。
小秋既然来了,就不想再给自己招揽骂名,仿佛没看见爷爷的尴尬,很懂事乖巧地笑着道:“哎,开始包饺子了吧,我们进去帮忙!”
孙女这么懂事,王建国真是老怀大慰,哈哈笑着道:“大丫头真是懂事啊,这过了年才九岁呢,就比十多岁的还知道好歹了!”
小秋笑笑,没在意老爷子这不走心的夸奖,领着小夏走进里屋去。
这一看,好么,这眼瞅着天都暗下来了,大伯娘居然在里屋里和面,奶奶李秀英手里捏着个油瓶子,正数着油滴往饺子馅儿放油……哎哟,妈呀,这顿饺子得吃到跨年吧?
小秋目光一扫,见那面盆子分作两个,大盆里是掺了玉米面的二合面,小盆里才是细白面,大概只有二斤的样子……按照这个时代庄稼汉的食量,这些白面包饺子,最多只够三个成年人吃。
小秋暗暗撇了撇嘴,心里却是明白的,这些白面大概是给爷爷、三叔和小姑准备的。连小秋奶奶自己个儿也舍不得吃白面,其他人更是不用想了。
宋秀莲没来,小秋也不愿让奶奶有借口数落自己母亲,于是看了一眼里屋的情况,就折返来回来准备洗手帮忙包饺子。
刚转身,就听得在公社里干临时工的三叔王立社开口道:“二哥今年终于有了后,二嫂也算立了大功,只是二哥哇,小弟还是给你提个醒儿,还是让二嫂与她娘家少来往吧,她爹那成分可是要重新定了……那是一个资本家跑不了的啊,二嫂不趁这会儿跟她娘家划清界限,可少不了受牵连呐!”
小秋听着第一句就有些刺耳,等听到最后,简直是刺心了!
别说姥爷姥姥没犯什么罪,就是做过错事,也无法改变血缘亲情,更别说姥爷伤了腿的情况下,姥姥还专程过来看望女儿,还让小姨过来伺候月子,又打发了小舅过来……爷爷奶奶住得相隔不过几步,对早产的儿媳不闻不问,对小孙孙也看都不看,更甚者,还一而再地上门吵闹、翻检、抢劫……最不可思议的是,竟然动手打了产妇!惊吓了小冬!
小秋停住脚步,转回身去,正要开口,那边王利民却已经冷声道:“成分可不是随便能改的。上头没下文之前,这话可不能乱说!”
小秋看了自家老爹一眼,心中多少有那么点儿欣慰,王利民作为女婿能够替姥爷姥姥说句话,也算不错了。
“二哥,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公社里的领导们都是这个意见……”王立社很有些看不起地瞟了二哥一眼,自以为很有水平地发表着意见,那一副装腔作势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大会上作报告呢!
可惜,小秋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的自我陶醉,笑嘻嘻道:“三叔这么厉害,也是公社的领导吧?我听人家说公社里主任最厉害,那小叔一定是主任吧?”
“我,我不是主任!”王立社被堵的脸胀红起来,憋了一口气,好不容易吐出这么一句话来。
小秋却不肯就这么放过他,仍旧笑嘻嘻,一脸天真道:“在镇上听说曲主任干坏事儿丢了官,我还以为小叔能顶上去做个主任呐!”
“小孩子不懂事,别瞎说!”王立社脸上挂不住,唬了脸呵斥起小秋来。
这时,旁边坐着一直没说话的二哥王成江笑嘻嘻道:“三叔这话说的,小秋才多大,你还指望她多懂事啊!”
三哥王成河也不甘落后,从口袋里拿了两块糖,一块给了小夏,又塞了一块给小秋,一边帮衬道:“就是啊,小秋过完年才九岁,在家就洗衣做饭,伺候我三婶,还照料小夏……老些个大人也做不到呢!”
第三十八章
这哥俩一唱一和的,把王立社给堵得哑口无言,坐在旁边的王爱巧却跳了起来,“你们俩臭小子说谁呐?”
这时,一直没做声的大哥王成海站了起来,状似惩戒地拍打在两个弟弟肩膀上,顺势,把弟弟妹妹都扒拉到自己身后,一边笑呵呵道:“小叔,小姑,你们都是大人大量,别跟他俩混小子一般见识!”
这话一出,小秋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亏她是个重生的,竟不知道,大哥才是嘴巴最利的那个!
那边王立社多少顾及脸面,不好与孩子们计较,王爱巧却有些恼羞成怒起来,回身就去拿炕沿上的笤帚嘎达,三哥王成河是最机灵的,哪里肯等着挨打,伸手拉着小秋跑了出去,王成江则是不紧不慢地走过去抱了小夏,还来得及赶在王爱巧冲出来之前,走出了屋门。
“你们几个小兔崽子,有种的走了就别回来!”王爱巧气的站在门口呼哧呼哧直喘气。
王成河笑嘻嘻地回头喊:“能不能回来可不是小姑说了算。”
王成海慢吞吞走在最后,道:“小姑还在家里待几年啊,就别跟小子们计较了!”
此话一出,小秋对大堂哥的崇拜敬仰之情,就更是犹如滔滔江河之水,奔流不息了。
小秋奶奶听到闺女受了委屈,也托着块面团出来,却不骂孙子们,只点着小秋骂道:“真真是绿豆蝇下白子,什么鸡下什么蛋,当娘的偷奸耍滑,闺女也个个刁钻奸猾,没一个省心的……”
这回不用几个堂哥出头,小秋就站住脚,回头道:“奶奶这把年纪还真是没白活,这话说的真是太对了!”
小姑王爱巧又懒又馋,还又奸又滑,也正是随了她娘,自个儿奶奶李秀英嘛!
“你个死妮子,让你没大没小的,看我不敲断你的……”奶奶恼怒着骂起来,一边举起手中的擀面杖就要打。
只不过,这回不等她发威,二儿子王利民就已经站起来,发了话:“娘,你要是不舍得给孩子们吃这顿饺子,我就带她们家去吧!”
“够了!”小秋爷爷王建国一声厉喝,镇住了乱糟糟的局面,然后气哼哼地瞪了老婆子一眼:“快都住嘴吧,过年呐!”
老爷子轻易不吭声,但凡开口,小秋奶奶还是很顺从的。是以,只能气哼哼剜了小秋一眼,拉着小闺女转身进屋去了。
王成河不以为意,笑嘻嘻地拉拉小秋的手:“走,我给你留着糖了。”
小秋回头看看几个哥哥和妹妹,还是摇摇头:“哥哥们带小夏去吧,我还是进去帮着包饺子吧!”
“哎,没看见那样儿啊,你这会儿进去还能讨着好儿啊……”王成河试图劝小秋跟他们走。
老大王成海却抬手止住老三,道:“就让小秋去吧……秋啊,自己灵性点儿,看着不对就往外跑,咱们吃啥也不能吃亏啊!”
小秋点头应了,又摸摸小夏的手:“小夏跟哥哥去玩,一会儿回来吃饺子!”
看到小秋转回来,爷爷和大伯都露出一抹欣慰的笑来。
王利民也是欣慰,却也担心小秋再受委屈,于是问:“怎么又回来了”
小秋笑笑:“我回来帮着包饺子……虽然我不及我娘的手艺好,但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人多了包的快,也能早点儿下饺子放鞭。”
小秋爷爷爱面子,每年年夜饭前放鞭露脸这种事向来不肯落后的。往年里有魏爱梅和宋秀莲两个儿媳妇早早过来忙活,倒是年年能够挣到前头去。可今年老二家坐月子,老大家也借故来得晚了,小闺女王爱巧又被老婆子惯得横草不拿竖立的,人活不会干一点儿,就老婆子一个……到这会儿,王建国已经不指望自家抢在前头去了,只希望,再加上个小秋,能不至于让自家落在最后边去。
爷爷满脸欣慰,笑着赞许道:“秋儿真懂事啊!”
小秋笑笑,也不多言,就挑了门帘子进屋。
看见她,奶奶和小姑自然没什么好脸色,王爱巧还讥讽道:“怎么不疯去了?这就回来等着吃了?”
小秋既然回来,就不想跟她计较,是以也不做声。眼看着王爱巧守着个盖帘,就知道她做了最轻省的捡饺子的活儿,索性挽了袖子来到大伯娘身边,拿了一根擀面轴儿,借着大伯娘做好的面剂子,一手剂子一手擀面轴儿,飞旋着擀几下,一只【创建和谐家园】匀称的饺子皮儿就擀好了。
大伯娘略略惊讶道:“小秋擀皮儿这么利落啊?”
她的话未落地,对面王爱巧就哼声道:“一看这样就知道,没少偷着吃饺子呀!”
小秋惊愕着抬眼看过去,果不其然地奶奶李凤英也是一脸果然如此地撇着嘴,母女俩竟是认定了宋秀莲偷吃了!
这都是什么极品思维啊?怎么就见不得人一丁点儿好呢?
脑子一转,小秋反而不恼不怒地笑开了:“小姑这是埋怨奶奶包饺子包的少哇,学了二十年还啥也没学会!”
说完,也不管对面又要跳脚的王爱巧,小秋回头对大伯娘道:“大伯娘真是觉得我擀的好么?我还是第一次用白面擀剂子……之前都是用胶泥的……”
这么一说,魏爱梅就了然了。刚才小姑子一说,她一时也差点儿想岔了,再听小秋一说,可不是嘛,大家相邻住着,谁家日子咋样差不多也都有数的,就是老二家贪嘴不过日子,也没有那么些白面糟践啊?小孩子玩胶泥这话就正常了,就说她家里三个臭小子,可也没少挖胶泥来模仿着捏盒子包饺子的。
不过,老二家这闺女就是懂事、贴心,她家那仨臭小子比人家玩胶泥玩的多多了,可也没谁学会擀剂子包饺子,更别提主动帮大人做活儿了。
那边王爱巧缓过劲儿来,还想开口,却被李秀英暗暗扯了扯衣角止住:多个帮忙干活的不好么,傻丫头非得这会儿跟个小妮子计较什么。更别说,大过年的再闹起来,老爷子也饶不了!
第三十九章
小秋擀皮儿利落,一个人擀皮儿,足够供应李秀英和魏爱梅两个人用。如此以来,包饺子的速度自然就快了许多。等她们将近包完了,三婶胡卫红才抱着儿子成贵进来。
王立社一见妻子蓬着头,衣襟也不整的样子,就很有些嫌弃地伸手接了儿子过去:“娘和大嫂在包饺子呢,你还不快进去!”
胡卫红被训斥了也不在意,笑嘻嘻地拍拍衣襟,又捋一捋头发,也不洗手,径直挑了帘子进去,就去摸面。
李秀英虽说脾气拐古,却极爱干净,一见三儿媳妇这副邋遢劲儿,立时挡住了她的手:“先去洗洗手再来!”
“哎,哎!”胡卫红被一再嫌弃,却丝毫不觉得羞惭,更不会恼怒,答应着转身去洗了手,等她回来,恰好最后小秋把最后一个剂子也擀完了,胡卫红就笑起来:“哎呀,你们这手底下都太麻利了,我想干也没啥干了!”
李秀英却白她一眼,抢白道:“这里没活儿,就去点火,不得烧水下饺子啊!”
李秀英心疼老三王立社,老大老二结了婚就分家单过了,王立社却一直跟爹娘住一起。爱屋及乌的,李秀英对三房的孙子成贵也稀罕,却独独不喜欢老三这个媳妇儿胡卫红。当初,若不是王立社自己看中了这个闺女,她怎么也不能同意娶这么个又懒又邋遢的媳妇儿。
胡卫红仍旧不恼不怒地,答应着就往外走,看着小秋擀完了皮儿,立刻拉起小秋道:“小秋啊,你既然干完了这里的活儿,就陪我一起烧火去吧!”
烧个火还绕上个人……小秋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三婶了。
她擀了半天饺子皮儿,真是累的两条胳膊酸疼,手掌也红肿起来了,也不想惯着胡卫红,顺着她的劲儿从里屋里出来,却一转身,脱开她的辖制,道:“三婶去生火,吃饺子也就快了。我去喊哥哥们一声,让他们准备好炮仗,饺子下锅就该点上了!”
胡卫红还待说什么,那边小秋爷爷却已经发话了:“对,秋儿快去喊你三个哥哥回来,把炮仗挂起来,饺子下锅就点起来……”
小秋得了尚方宝剑,胡卫红自然不敢再纠缠,乐得轻松地走了。
小秋家住的地方偏村子东南角,她家屋后是一片荒地,原来是场院,后来废弃了,又充当了一段时间的牛栏,王利民和宋秀莲收拾了牛栏屋子结婚后,就将这块荒地开了出来,当做了自家菜园子。再往后是一条渠,并不宽,却是村子里水湾水塘的供水渠,故而是四季有水的。
腊月里,渠里的水自然结了冰,附近住的小子们都爱在冰上打滑出溜,也打尕,滚铁圈儿……小秋知道小子们的游乐场,出门就直奔渠上喊人吃饭。
喊了人,听到村子里响成一片的鞭炮声,小秋不放心,又回家看了一眼,见小冬躺在宋秀莲怀里睡得安稳,并没有被鞭炮声惊吓道,这才放了心。
因为之前三推四等的下手晚,王家的炮仗终究没抢在前头燃放,好在,也不算最落后,勉强算是随了个大流儿。
饺子盛好端上来,小秋爷爷一声不响地端了两碗,放到堂屋正对门口的高案子上,又摆了两双筷子,一个人默默立了一会儿,这才回头招呼大家开饭!
这个时代破四旧之风甚烈,过年也就门口贴个对联,其他诸如祭祖啊、灶王爷啥的,没人敢干了,但也不少人像小秋爷爷这样,无声无息地上一份供养……因没牌位又没燃香火的,谁也说不出啥来。
小秋默默旁观着,心中暗道,这才真正是‘心到佛知’了!
白面饺子率先下出来,不过盛了四碗。两碗被王建国供养上了,剩下的他一碗,另外一碗则被刘凤英直接递给了小儿子王立社:“你喂喂成贵!”
成贵还不到两岁,还没断奶呢,能吃两个三个就不错了,小秋奶奶这是变相地把白面饺子给了小儿子!王利军和王利民哥俩对老娘偏心的行径也见怪不怪了。
王利民嘿嘿一笑,从怀里摸出那瓶老白干来,扬声道:“爹,今儿过年,儿子们陪你喝一盅吧!”
这话老爷子爱听,于是立刻吩咐老婆子:“他娘,把老大老二拿来的菜肴端出来,我们爷儿几个喝几盅!”
“喝什么喝,有饺子还不够啊……”刘凤英早就将儿子们拿来的肉菜藏起来了,心里盘算着初二大闺女回娘家时用来招待女婿的,这会儿被迫再拿出来,简直像割了她的肉了,一脸气恼地坐在那里,不肯挪地儿!
“快点儿!还让我自个儿去拿是咋地?”当着一干儿孙的面儿老婆子不听招呼,老爷子登时火起来,一声怒喝,吓得李凤英打了个寒战,又偷眼看了看老爷子的脸色,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往里屋里去。好一会儿,才用两只白粗瓷碗端了两碗菜出来。
等菜碗咣当一声放上桌,大家才看清,两只碗里都只装了一半,其中一只碗中根本见不着肉块,都是土豆!
小秋暗暗撇了撇嘴,心里对这老太太的偏心彻底无语了!
小秋参与了包饺子,自然知道这饺子不但用的面粉不一样,连馅儿都不同。白面饺子用的是白菜猪肉馅儿,虽说没法子与后世比,但每个饺子里也能有个一块两块的肉丁丁。可二合面的饺子馅儿就简单了,闻着也就放了一点点荤油,差不多算是净白菜加了点儿盐末儿罢了,能好吃到哪里去?!
更何况小秋奶奶调饺子馅儿用的姜剁不细,一大块一大块的,吃一口辣的不行……
小夏这两天连着吃了几回肉,嘴里不怎么寡淡,再吃这没肉没油的饺子,就不是怎么香甜,勉强吃了三个,就不吃了。
老爷子就从自己碗里夹了个白面饺子给小夏,又给小秋和成河成江成海……一碗饺子也不过十几个饺子,给孙子孙女们分了一轮,老爷子那碗饺子就下去了大半,这才开始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