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生七零小村女》-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哦,吃咸鱼咯!吃咸鱼咯!”小夏高兴地拍手欢呼,王利民看着懂事的大闺女和可爱的小闺女,也跟着笑起来。

      因为要跑一趟县城,王利民就去堂哥王利群家借了辆自行车。王利群是小秋大爷爷原配所生的儿子,在村里任大队书记,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县船厂里上班,二儿子在县供销社,三儿子去年刚刚参了军……家庭条件在村里绝对是把头的。整个村子,也只有他家里有两辆自行车,同样也是村里头一份。

      装好东西,王利民跟妻子打个招呼,就匆匆骑车子走了。三合村隔着县城小二十里路呢,即便骑了自行车,来回一趟也得两个多小时,他得赶紧的,家里就留下妻子和几个孩子,他有些不放心。

      送走了老爹,小秋转回来,兑了一杯葡萄糖水给小夏喝了,又将蒸的鸡蛋拿过来,喂小夏吃。

      最简单的蒸蛋,不过点了两滴酱油,小夏吃的就特别香甜,微微眯着眼睛,一脸的心满意足,看得小秋心里酸酸的,又软软的。

      吃了几口,小夏突然抬头问道:“姐姐,咱娘呢?为什么不管我?……是不是娘有了小弟弟,就不要我了?”

      小秋愕然,然后强压着怒气,放柔了声音问:“谁给你说的?”

      这话一听就不是小孩儿能说出来的,再说,小夏还没见过小弟呢,哪里能生出这种心思来!

      果然,小夏嗫嚅道:“奶奶……和大姑小姑都这么说。她们说,娘有了小兄弟,不稀罕我,不要我了……”

      说着说着,小夏就忍不住红了眼,可怜巴巴地看着小秋,伸出小手来扯着小秋的衣袖,眼睛里包着满满的两泡泪,怯怯地叫:“姐……”

      小秋压下心底的怒火,尽量放柔了脸色,抱紧小夏,用脸颊蹭蹭妹妹的,又替小夏擦去眼角的泪水,道:“傻丫头,娘最疼小夏了,怎么可能不要小夏?前天带你看病回来,咱娘还让你在里屋睡呢,还是我想法子跟娘说,咱们俩才得以出来睡……你喜不喜欢咱们有自己的小床?我给你说啊,我想好了,咱们把咱娘买的那几张花墙纸要来,贴在咱们这边。”

      “啊,花墙纸啊,真的么?”小夏瞬间忘记了之前的伤感,星星眼地问道。

      娘买的花墙纸啊,很滑的那种,开满了漂亮的玫瑰花……那墙纸买回来,娘就一直锁在柜子里,不舍得用啊,她就见着两回,心里却一直惦记着,若是能够拿来贴在自己的床边儿,那得多美啊!

      小秋笑眯眯地点头,又对小夏附耳道:“别吵吵啊,吵吵的吓哭弟弟,咱娘不给了。”

      “嗯嗯!”小夏仿佛接受了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一般,神色郑重地点头答应着。

      完了,姐妹俩相视着,又同时一下子笑出来,小夏还立刻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连着几天休养恢复,吃的也跟上了,宋秀莲气色比刚回家时又好了些,相应的,奶水也多了不少,襁褓里的小小子也眼瞅着壮实起来,小胳膊小腿儿有了些肉,稍稍饱满了些。

      小秋进屋,宋秀莲正好在喂奶,小东西卖力地吃着奶,一只手无意识地挥来挥去,很有些虎虎生风的味道呢。小秋伸出一个手指,碰了碰小弟的小手,立刻就被他紧紧握住。

      宋秀莲也挂记着小女儿,第一句就问:“小夏怎么样了?没再发烧吧?”

      小秋逗着小弟,一边回答道:“娘放心吧,小夏好多了,没再发烧,早上吃了一碗大米粥,刚刚又吃了一个蒸鸡蛋。”

      “哦,能吃就好了!”宋秀莲不懂医术,可有老百姓多年积累的保健经验。小孩子做不得假,病好了能吃饭了,就说明病没有大碍了。

      小秋把目光从小弟的脸上转回来,看着自家娘,笑嘻嘻道:“娘放心吧……不过,小夏刚刚给我说,她喜欢你搁着的那几张花墙纸……”

      “啊?她喜欢那东西啊?”宋秀莲显然不知道女儿的心思,略略惊讶着道,“那几张纸我买回来,原本就是想着给你们上学包书皮用的,可你上了半年学,用的都是旧书,也没用上。既然她喜欢,就给她拿去吧……她生病,娘都没管顾上她……”

      她毕竟是重生回来的,对爹娘的宠溺关怀没那么敏感,小夏之前确实家里最小的,添了弟弟之后,又受了奶奶大姑的误导……小秋还真怕爹娘疏忽冷落,让小夏心里积了疙瘩,如今听娘这么说,小秋的心一下子明朗了,脸上的笑都格外灿烂起来,娘虽然添了小弟弟,却仍旧关爱着小夏。

      小秋隐约记得娘买了几张墙纸一直搁在柜子里锁着,没想到居然是准备给自己包书用的……就说,娘心里眼里大概只有丈夫孩子,根本没有她自己,又怎么会花钱买根本用不上的墙纸呢!

      看着宋秀莲喝了药,漱了口,小秋这才高高兴兴拿了墙纸出来。

      小夏躺在床上安静等着,已经昏昏欲睡了,一转眼看见小秋手中的墙纸,立刻精神起来。

      第二十七章

      再说王利民到了镇上,径直去了卫生院。先给胡秋菊送了只野兔去,又去敲郑秋实的宿舍门。

      结果门一打开,就看见郑秋实正在煤炉子上做饭呢,旁边还有个帮忙的中年汉子,高个子方脸膛,浓眉大眼的,穿着条军裤,上身穿的也是军用绒衣……

      没想到郑院长在部队上也有人啊?看这年龄,也不太像郑院长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关系。

      郑院长一开门,见是王利民,多有有点儿意外:“你怎么过来了?可是孩子大人有什么不妥当的?”

      王利民心里嘀咕着,就先笑着给郑院长打招呼:“没有不妥当,没有不妥当,娘几个多亏了郑院长医术好,都好了,孩子回去也没再发烧,就是小秋管着严,还没让她妹妹出门呢!”

      一提小秋,郑秋实就笑了:“嗯,小秋那孩子是个爱操心的!小夏刚感冒好了,不出门也好,等身体恢复恢复再出门,也省的重感了。”

      说着,就拿疑问地眼神看着王利民,既然老婆孩子都挺好,这位来找自己干什么了?

      王利民连忙把带来的野兔举了举,笑着道:“我自己下绳扣套的兔子,小秋说她娘和弟弟妹妹没少让郑院长受累,打发我给郑院长送一只来。”

      “哎,这……”郑秋实有些迟疑。

      他了解小秋家的情况,家里还有坐月子的,套只兔子也不容易,恐怕孩子们也没捞着吃块兔肉解解馋……

      那个穿军装的中年人却笑着一探身接过了王利民手中的兔子,一边举起来端详,一边笑道:“野兔可是个好东西,一身精肉,红烧了最嫩!”

      王利民也立刻笑着道:“是不错,就是要用白酒擦一遍,再用开水滚一滚,去掉土腥气更好吃!”

      他自己会下绳套,每年冬天都能套几只给孩子们解馋。对做兔子肉的方法也下过功夫琢磨过,一说起来,自然如数家珍。

      “哎,一听王兄弟就是个技巧人。我姓吴,在县武装部工作。”那中年人豪爽地寒暄着报了自己家门,伸过手来给王利民握手。

      王利民一听这位的自我介绍,不由地乐了:“哎,你是吴海港吴大哥吧?还真是巧了,小秋也跟我说你了,说亏得她吴叔派车把她们娘几个送了家去,还破费了……哎,对了,小秋也给吴大哥收拾了东西,既然吴大哥在这里,我就不往县城跑了。”

      说着话,王利民转身回去,把小秋收拾的篮子拎进来,交待给吴海港。

      吴海港也没想到还有自己的份儿,再看林林总总一大堆东西,比郑秋实的可多多了,自然是格外欢喜。也没跟王利民客气,接了篮子过去,直接开口留王利民一起在郑院长这里吃饭,还说一定要看着他做一回兔子,自己也跟着学一学。

      王利民也是个性格爽利的,也没推据客气,挽起袖子,直接就走到屋门口,开始处理野兔。

      屋里,郑秋实的目光从那满当当的篮子上扫过,哼哼道:“没想到那丫头这么偏心……”

      吴海港一脸得意,三两下子从篮子里扒出那一瓶子芝麻盐来,欢呼道:“老郑,你看看,这是什么?……哈哈,这可是好东西,只用这个蘸着,我都能吃上两个馒头!”

      郑秋实其实明白,吴海港是给那丫头留了东西,那丫头才拿些家里的土产答谢的。但还是暗暗琢磨,这么个机敏伶俐,又细心周全的孩子,他可不能再犹豫错过了。比较关键的是,他见着宋家人和王利民后,对小秋的家庭也比较放心了,也促成他暗暗下了决心。

      一边盘算着,他的手可半点儿没耽误,一把抢过吴海港手中的罐头瓶子来,抄了个大瓷碗就倒了大半去。心疼得吴海港直咋呼,抢回瓶子去,拎了篮子,直接送到停在屋后头的车上去了。

      王利民施展了一手好厨艺,做出来的红烧兔肉,让吴海港和郑秋实啧啧赞叹个不停,三个人喝酒吃菜,竟把吴海港带来的两瓶二锅头喝了个精光。喝到最后,郑秋实成了郑叔,吴海港成了吴大哥,王利民自然就成了利民老弟。

      吃【创建和谐家园】,已经下午三四点光景,王利民辞过郑秋实和吴海港,骑了车子摇摇晃晃回家,刚出卫生院大门时,胡秋菊赶上来,塞了两包葡萄糖给他:“你闺女才抽了血,拿回去给她补补!”

      王利民一个激灵,酒醒了不少,又问了胡秋菊,才知道自家闺女为母献血却血型不符,之后又主动与人换血的事儿,听得他真真是满心酸胀,两眼发红……他只觉得这回家来大闺女懂事多了,却不知道,闺女做的竟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就是个大人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些啊,可是他这个当爹的,竟然不问青红皂白动手就打……他真是【创建和谐家园】啊!

      王利民抬手给了自己一巴掌,也没顾上管胡秋菊的惊愕,向胡秋菊道了谢,骑了车子,两只脚踩得如风火轮一般,一溜烟儿到了家里,正看见女儿坐在灶台前洗尿片子,外屋床侧拉着帘子,里屋也静悄悄的,显然妻子和小闺女小儿子都睡着,只有大闺女仍旧忙碌操劳着……

      “秋啊!”王利民一脚迈进屋,只唤了一声,就觉得嗓子里被什么哽住,发不出声来。

      “爹,您回来了?累坏了吧?晌午饭没吃吧,我给你留了饭……”小秋一边接过王利民的帽子来,一边倒水给王利民洗脸,一边还一叠连声地关切询问着。

      王利民只觉得嗓子里哽着的那口气化成一生气轻叹溢出来,继而满心满腹地被一股温暖和欣慰填的满满的。

      他的两眼发热,急忙捧起一把水呼噜在脸上,连着洗了几把,待眼中的酸涩缓下去,这才拿毛巾盖住脸呼呼噜噜一顿擦,然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他王利民这一辈子,能有这么个好闺女……嘿!

      洗把脸,接过小秋倒的热水来,王利民喝了一口,觉得整个人都暖过来:“秋啊,你还没准备晚上饭吧?你今晚歇着,爹来做饭……刚刚爹又去下绳扣的地方转了一圈,又得了两只兔子。你们姐俩等着,爹这就去收拾兔子,晚上爹给你们做红烧兔肉吃!”

      感谢雪影、新绿、芳泽、小兮、聂小肥。书友820958510几位亲亲的厚爱和支持,深深地感谢你们的继续支持,谢谢,爱你们!

      第二十八章

      红烧兔肉啊,小秋一听就觉得舌下生出一股口水来,下意识地想答应,可张开口,却想起了自家娘亲:“爹,还是清炖吧,我娘坐月子,不能吃红绕的呢!”

      “唉……哎,还是秋儿想得周到,就听秋儿的,咱们不红烧,咱们清炖!”王利民满心欢喜,又带着些许的愧疚,匆匆出门,到院子里收拾兔子去了。

      小秋洗完尿片,熬了一锅小米粥,盛在瓷缸盆里,王利民也收拾好兔子斩成块端了进来。小秋端出一只大碗来,递给王利民:“爹,这是前天杀鸡给娘炖汤,我留出来的两根鸡腿,你一并和兔子炖了吧……难得家里炖一回肉,也得给我爷爷送一碗去。还有我利群大伯和我大伯娘家,我跟娘刚回来,我大伯娘连着给我们送了好几顿饭呢!”

      王利民心里一直酸酸软软的,听了闺女这话也半点儿不反驳,笑呵呵地答应了,接了那碗鸡腿肉一并去炖,又嘱咐小秋:“你把筐子收拾收拾,那个胡医生给了两包葡萄糖……哦,还有郑院长给的几包药,说是你娘吃完前头那几服药,接着吃的。”

      小秋也欢喜地很,把篮子里的东西一一取出来。吃的放好,葡萄糖送到里屋的炕柜里去。

      宋秀莲已经醒了,给儿子换了尿片后,正在给他喂奶,见小秋进来就问:“你爹回来了?”

      “嗯,刚才就回来了!”小秋笑应着,一边伸出手指去让小弟握,一边道,“娘,胡医生给了两包葡萄糖,我放在柜子里了……待会儿,爹要去还车子,我想让爹拿一包给利群大伯。”

      王利群虽说只是个堂兄,但平日里没少照应家里,宋秀莲也不是那种抠搜脾气,一听小秋这么说,自然没有异议,又道:“你姥姥拿来的那一大块豆腐,你切一块下来,剩下的分两份,让你爹给你利群大伯和大伯那边送过去。”

      小秋答应着,拎着郑院长给的药出来,挂在里屋门框旁插的筷子上——这还是当地风俗,药包用筷子挂在病人房门上,预示着快快痊愈,去病安康的意思。

      那边王利群已经把鸡肉和兔肉汆过炖了起来,随着热气蒸腾,香气也渐渐从锅里飘散出来。

      小夏闻着香气迷迷糊糊揉着眼睛坐起来,软软地叫:“姐姐……”

      王利民闻声快步走过去,拿了棉袄给小闺女穿了,一边揉揉女儿的头,笑道:“小夏这是闻见肉味儿了吧?”

      “嗯嗯,吃肉!”小夏迷迷糊糊地点着头,一边扒着王利民的衣裳站起来,一边道,“爹,你看我和姐姐糊的墙纸,好看吧?”

      王利民走了后,小秋就带着小夏把墙纸糊在了床周,米黄色的底子,小朵的玫瑰花散落着,乍一看,跟后世的墙纸很像啊!竟然挺好看的。

      小夏就更是欢喜的不行,贴了墙纸后,就没下床。这会儿一见着老爹,第一时间就显摆开了。

      “好看,好看,刚刚爹还说这么好看的墙纸谁糊的,原来是咱家小夏这么能干啊!”王利民搂着小闺女夸奖着,逗得小夏咯咯咯地笑个不停。

      好不容易说完墙纸,小夏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爹,晌午我给你留了一块鸡肉……你吃了吗?”

      晌午小秋给娘炖鸡汤,不忍让小夏看着,给她盛了小半碗鸡肉,她竟没舍得吃完,到底留在碗里一块。

      王利民一听这话,高兴的不行,只顾顺着小女儿道:“吃了吃了,爹的小夏最好了,都知道心疼爹了……”

      小夏却皱了脸,低着头一会儿,才喏喏道:“爹没看见上边的牙印儿吗?”

      王利民高兴着呢,也没多想,直接道:“爹不嫌弃小夏的牙印儿……”

      “哇……”小夏终于忍不住哭了。

      王利民手足无措地,连声地哄着,小秋却已经拉开帘子,拿了一块毛巾过来,一边接过小夏去给她擦脸,一边对王利民道:“爹啊,你想岔了,小夏不是怕你嫌弃,是想告诉你,她咬了牙印儿占下的,你咋给吃了呐?”

      王利民一脸哭笑不得,好一会儿才笑出声来,伸手呼噜呼噜小女儿黄软的头发,一边笑道:“小夏放心吧,爹吃了一块鸡肉,补给你一碗行不行啊?”

      小夏已经收了哭声,闻言先回头看了看自家大姐,见大姐只是笑,并没有什么暗示,只好自己转转眼睛,略略迟疑了一会儿,还是很大方地点头应下来:“好吧……谁让你是我爹呢!”

      噗哈哈……

      这一回不但是小秋憋不住,连王利民和里屋里探头往外看的宋秀莲,一起哄笑起来。

      等鸡肉兔肉炖好了,小秋先捡着软烂的鸡腿兔腿肉给宋秀莲盛了一碗端进去,又给小夏盛了大半碗让她吃着,这才将剩下的肉分作几碗。其中一碗,连同一袋葡萄糖一块豆腐一起装了篮子,让王利民拎了,推了自行车往王利群家去。

      小秋自己也端了一碗肉并一块豆腐,往大伯娘家去。

      大伯娘家刚做好了饭端上桌,是一大盆白菜炖粉条,小秋大伯王利军带着三个儿子一人围坐在桌子旁,正准备开吃。魏爱梅端了一碟大酱,拎着两棵大葱也正要上桌,看见小秋进门,连忙笑着招呼:“秋儿过来了?”

      三个堂哥也搁了筷子招呼堂妹,三哥王成河更是一个箭步跳上来,抢在自家老娘前头,把小秋手中的碗接过去,一看就惊喜地叫起来:“哎哟,就知道是小秋疼哥哥……”话未说完,先伸手掂了一块肉丢进嘴里,嚼得起劲儿,“唔,这是兔肉吧……真香啊!”

      大哥二哥毕竟大了,即便眼馋也不好跟王成河这样,倒是魏爱梅看着不像样,伸手从小儿子手中接过碗去,还拍了小儿子一巴掌:“瞧你这馋相儿,亏得小秋是你妹妹,要是外头的人,还不被人笑话煞!”

      一边说着,魏爱梅去找空碗,把肉倒下。

      小秋等着大伯娘这一通忙乎的功夫,大伯王利军就问起了小秋兄弟的情况,又问可起了名字……

      “哎,亏得大伯一问,不然我兄弟这名字还不知拖到啥时候去呢……我爹刚回来,小夏又病了,还真没得空给我兄弟起名儿呢。”小秋笑着道。

      大堂哥王成海是个容貌端正、性格憨厚的青年,听得小秋这话,就笑着道:“我那小兄弟的名儿也好起,小秋小夏都是依着生日季节起的,我那小兄弟生在腊月里,不如就叫腊月好了!”

      魏爱梅正好端了满满一碗炸丸子、炸肉段回来,听到大儿子这话就笑着道:“叫什么腊月,不如就顺着小秋小夏的名儿,叫小冬好了嘛,反正也是生在冬天的。”

      王利军也点头赞同:“嗯,小冬好听。”

      小秋笑着点头应了,道:“小冬这名儿是挺好的,我回去跟我爹我娘说去。”

      说着话的功夫,小秋突然听得小夏凄厉地哭起来,她顾不上接魏爱梅端出来的碗,转身就往家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2: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