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程燃不禁莞尔。
“马上要参加一个活动,这封信你收到的时候,再回信,可能我活动结束就能收到了……这半年我看了和你写的信,有时候觉得时间飞逝,一眨眼,就是那么长时间过去了……”
“94年和95年真是电影奇迹之年,好的电影不胜枚举,感觉每一部都可能流传百年,前不久我看了《肖申克的救赎》,为此把书《四季奇谭》也看了一遍,但电影还是有所变动,和书本身不一样……”
“我喜欢书里《春》那一章的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有时候觉得以信件的形式窥探姜红芍的生活,又是别样的一种体验。第一高中的生活,算是平静中也有起伏波澜。在自己所主导的事情上,桌游三国杀在慢慢的风行和蔓延,自己父亲程飞扬的伏龙公司在持续扩张和发展。而在蓉城,姜红芍的身上,生活也仍然在继续。
只是姜红芍给他的信件中,行文大多开朗而灵动,跟程燃分享的,多是娱乐啊,校园趣事,或者电影,以及书籍的推荐和读后感。
但人生并不总是这样的事情,也会有不那么有趣的,不那么愉悦的,譬如最近蓉城十中有学生得了绝症,全校募捐,这些往往她在信中就一笔带过,避而不谈了。
鉴于老姜的成熟,她知道即便写信中讨论起沉重的话题,大概也只是知道除了同样给山海那一头的程燃渲染阴霾之外,无济于事也无法改变任何事。
程燃其实在回信中也已经有意无意的提起过,她也可以把不高兴的跟他诉说,他并不只收获她的开朗,更愿意分担她的负面情绪。
然而总是得到的是她“体谅”的回应。她大概所希望留存在程燃印象里的,都是积极地,有趣的,开朗的一面吧。
嗯,这才是她认为最好的一面。
看完了信,程燃捏着信纸,感觉每一次读她寄来的信都有两种心情,一是意犹未尽,二是恨不得立即提笔回信,这个时候他又怀念起网络发达的未来科技来,要是可以零延迟的微信交流,恐怕他们一天还不得传个八万条?
程燃看信的时候,谢飞白倒是全程没有往信纸内容上打望,大概他印象中对姜红芍就是泾渭分明,甚至对她写给程燃的信,都有一份不逾矩的自律。
只是程燃最开始拿在手上的照片,他是看到了的。
程燃看完了把照片和信纸都准备装进信封带【创建和谐家园】室的时候,突然谢飞白用手肘捅了捅程燃。
他们此时正位于行政楼的主道上面,旁边就是阅读栏橱窗,每天都会有负责此间的人员替换阅读栏里面的报纸,这里面每天展示的报纸也无非就那么几份,《山海日报》,全省发行量最大的《蓉城都市报》,《天府早报》等等。
而谢飞白手肘捅了程燃之后,伸出手指虚指向张贴栏那头,眼神还一片茫茫。
张贴栏那里站了一些人再看报纸内容,但顺着谢飞白的手指,程燃一眼就看到了张贴栏蓉城都市报第四版上面的几幅照片中,正有一幅就是他手上一模一样姜红芍的照片。
照片上面是标题――《青年节在蓉城会展中心开幕,青少年标兵代表亮相,尽显青春甜美!》
照片以下密密麻麻小字的介绍,然后是是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张贴栏前是围着的,大部分都是不看内容,只对照片一个劲欣赏赞不绝口的学生。
程燃看着背景在大会堂的青年节大会,终于明白姜红芍身上那身看上去像是活动服装的白色小边领衬衣是怎么回事了。
“青少年标兵……”
谢飞白面对大概他一辈子都够不着的这个头衔,喃喃道,“卧靠……这女人要不要这么变态!?”
------------
第一百零二章 他呀……
蓉城。
十中的古汉代式教学群,冬天的日头下去的都比较早,天色很快就蒙蒙黑了,教学楼之中的白炽灯亮起来,很多学生在教室外的护栏楼道上聚着,这使得回字形结构的教学楼总浮着一层低频的嗡嗡声。
临近年末,平安夜圣诞节刚刚过去,回望这一年,蓉城十中也是收获满满,先不说今年在各大竞赛上获得的奖项,今年的重本升学率理科百分之八十五,文科百分之八十二。其次在省级的很多青年活动上,也能见到蓉城十中学生的大名。这所学校仍然作为省内首屈一指的高中伫立着,吸引着无数家庭或羡慕,或殷切或遐思神往的目光。
时间遥遥指向六点半,一辆大概早在众人翘首以待中的大巴车,从滑开的正大门闸门处,驶入了群楼下的广场。
参加省青年节大会的学生代表回来了。
这个时候,回字形教学楼的人头就越加攒动了。
青年节大会在之前举办,省市电视台,各家媒体也进行过报道,这个当口上电视和报纸,还是一件非常稀罕的事情,特别是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同一个高中的同学。
当然,社会上的赞誉对于蓉城十中的学生而言基本都快是习以为常了,毕竟蓉城社会风气就是如此,走到哪里,说起在蓉城十中就读,那亲戚朋友看过来的目光都会不太一样,潜在的优越和自豪感是有的,这些都化成一股归属和荣誉感。
这种优越感一般只有在和自己同一学校比自己优秀的人面前,才会发自内心的收敛和尊重。
而此时那辆车里下来的人,大概是大部分学生无法挑剔认可的存在。
回字教学楼上的人潮,更是黑压压的,形成人头攒动的局面。
“张光希,唐子琪,姜红芍回来了……”
“电视上和报纸上都报道了,当时**转过去的时候,姜红芍正在台上发表演讲……我妈当时还指着省台问我,这是我们蓉城十中的同学,我认识吗……我特么怎么可能不认识!”
“这青年节大会主办方也是狡猾啊,故意选颜值高的发言……他们倒是达到目的了,报纸上刊登的就是她那张照片,出名了,女神啊……这下竞争者可多了去了!”
“本来竞争就很大好不好,明恋暗恋她的之前都好多人了……没关系,多你一个不多。”
“川台报道这次青年节活动。而前不久蓉城电视台的记者还来学校采访了朱旭……”
这些对话在楼里进行着,突如其来对面的楼体中传来一声喊声,“张光希!垃圾!”
喊声很突兀,在嗡嗡的背景声中非常醒目。
喊的就是从大巴车里走出的一个学生,应该是平时间互相爱开玩笑打趣的朋友。那叫做张光希的学生无奈朝教学楼上拂了拂手。教学楼上引发了一阵哄笑。
但这阵哄笑引发的声音更大了,开始有人插科打诨,人们开始跟风,像是比赛谁的嗓门更响。
“卢宇轩!”
“赖思年!……”
这些倒不是完全是下方回来的学生名字,喊到了对面楼里的,有躺枪的惊慌失措,“哪个神经病叫我?”
直至突然有个声音穿【创建和谐家园】来,双手在嘴巴边拱成一个圈,“我喜欢你!――”
这纯粹是恶搞的。
但架不住旁边的损友突然扯着嗓子向下面怒吼了一句,“姜红芍!”
“喔噢――!”
一大片轰然之声爆发开来。
然后有人顺势朝下面附应,“姜红芍!”
“姜红芍!”、“姜红芍!”、“姜红芍!”……声音从最初时的杂乱扯着嗓子乱吼,逐渐有了节奏,然后扩大开来。
紧接着变成了整个回字形楼体间所有学生的排山倒海之声。
姜红芍!姜红芍!姜红芍!
有应景的不断开关教室和楼道的灯,这种举措火上浇油往往引发了更大的吼潮。
因为蓉城十中的建筑楼本就在市中心一环内,而且这里相对而言是周边最高的楼宇,四周围的居民楼都要低矮很多,这轰然的声音甚至让方圆的居民楼都给震动了,路上行驶的车都停了下来,这阵仗就跟古代打仗军阵大本营炸营营啸了类似,蔚为壮观。
不知道的还以为监狱暴动了。
再后面是各班班主任集体出动,可能是为了防止学生暴动,挨着把每个班的学生给吆喝进了教室里面去,才算制止了这场闹剧。
自那以后,每逢圣诞节平安夜,或者毕业前夕,蓉城十中就有了一个一直不曾断绝的传统……古代的叫法叫营啸,现在则被称作为“吼楼”。
后来无数在这个学校就读的学生都经历了类似的事件,于是开始考证起来历,而最初时的来历也已经成了各式各样的传说……渊源流长。
……
蓉城十中这个时代的吼楼还没有后世的那么宽松,这场闹剧最终被得到校长指示全体出动的班主任给镇压了。
每个班的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师都在进行思想教育。
但这种事已经种在了学生兴奋的骨子里,往后每年基本上都要闹一闹,后面学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全校都在讨论昨天因为姜红芍回归而造成的吼楼事件,其实不用提及人们也早已对她如雷贯耳。毕竟这个时候上过报纸和电视,这足以成为全校的名人。
而与她同在一个时段的名人则是朱旭,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主要是两人一前一后,姜红芍上了省台的新闻节目,虽然这种卫星电视台只是对青年节新闻的报道,只是一个镜头,但姜红芍代表蓉城十中露了面,这个时候造成的效应无疑是巨大的。
而朱旭,则是上了蓉城电视台的第二套节目。
相比起姜红芍的惊鸿一瞥,蓉城二台这次是派出记者针对省宣传部教育局和诸多单位举办的“最美校园文化墙评比”活动的采访,朱旭就是蓉城十中推举出来的代表。
这种事情自然也是在学生中间传开的。
“朱旭昨天上电视了,看到了吗……对他的文化墙‘传统文化’进行了采访,他介绍灵感,有十几分钟吧……”
这个时候只要进蓉城十中,就能看到左侧的大墙体上面朱旭办的文化墙。那有很多个板块,是一幅幅关于传统文化的图文,字符跳跃,人物生动,除了漂亮苍劲的书法之外,朱旭还展示了绘画的技巧,画出了很有蓉城特色的竹林和古代房屋,诗歌大道之类,纯以学生能做到的角度,的确非常不凡。
结合十中的学生上学看到的文化墙成形,再加上蓉城二台的报道,朱旭也是名声斐然。
“朱旭这幅文化墙是蓉城十中推举上去参加‘省最美校园文化墙评选’的,好像蓉城二台的记者都是先和校长确认过的,专程来报道的。估计是稳拿第一名了。”
“咱们蓉城十中,要说文化墙比拼,也是必须拿第一的,不过外国语学院,绵山中学说不定会突击一下……不好说,这两个学校是想着从各个方面都要追赶……”
人们还在你一言我一语发表意见的时候,有人从外面拿着份报纸进来了,挥着报纸,指着上面的内容,进班就是一脸的惊讶,“今天的蓉城都市报公示了最美校园文化墙评选结果……朱旭第二!”
朱旭办的文化墙是全校都看得到的,再加上又有电视台的专程来报道采访过了,所以蓉城十中也一度认为这个“最美校园文化墙”的评选基本上落袋为安了。
主要这件事还经由了电视台记者报道,朱旭还在镜头面前很介绍了一番蓉城十中和他办文化墙的来历和初衷,传闻中十中的校长媒体关系搞得比较好,所以没有人怀疑这简直就是蓉城第二套节目给十中做的宣传。
当然最后文化墙冠军也肯定会落在十中。
全校都知道这事,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的奖项,但也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只不过当预料之中的事情,突然出现了偏差,原本以为理所当然,却逆反了一个结果之后,自然让人诧异。
最美文化墙的评选结果公示了。
得到第一名的并不是蓉城十中。而是山海市的,第一中学的。
上面大大的写着得到第一位的名字――
程燃。
作品《海尔波普慧星》。
……
特么的这人是谁啊!?
怎么突然整出个妖魔鬼怪来!
原本要是朱旭得了第一,十中可能还没啥值得骄傲的。
偏偏这个既定的第一居然被莫名其妙的学校和别的人横空抢过去了,这就让蓉城十中上下哗然了。
“居然不是我们蓉城十中第一……这程燃还是山海市的,小城市啊!”
“山海市一中,还是当地比较出名的了,省重点吧。”
“再重点,有绵山重点?有棠外重点?这两所学校也没赢我们啊,这次山海市的中学居然把我们给超了。”
“淡定,谦虚嘛,海纳百川……文化墙而已。”
“淡定个头啊,主要朱旭还上了电视啊,结果一番报道,不是第一。我们十中不要面子啊……”
五班之中,一群学生就着那份蓉城都市报讨论着。
和那群学生隔着一列的蒋沁橙对同桌姜红芍轻声道,“红芍,你从刚才开始就笑着在听他们说话,你以前在山海市就读,你认识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