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通讯官说完之后,史密斯恍然大悟地对站在他一旁的大副下达了命令:“马上命令联合编队所有舰艇!最高航速,向南太平洋东海方向前进!”说完,史密斯点了点通讯官拿来的地图上由通讯部门侦测出的发电报的中国舰艇具体方位。
史密斯一旁的大副根据他的命令对全部的舰艇下达了命令,下达完后,大副一脸疑惑地看向史密斯,似乎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下达这么一个命令。
史密斯轻蔑地瞥了一眼大副说道:“你知不知道,中国有一本书,叫做《孙子兵法》。里面讲述的,是中国古代战争时候的计谋运用。如果能够将这些计谋运用纯熟,那么在战场上,你就可以做到以少胜多,或者是毫无损伤地获胜!我告诉你,中国人,现在就是在跟我们玩计谋!”说着,他挺得意地停顿了一下:“我想想看,这些中国人跟我们玩的这套计谋叫什么来着。”史密斯说着摸了摸鼻子,皱眉思考了一会,突然猛拍大腿说道:“对!《孙子兵法》中有一套计谋叫三十六计,现在他们用的,应该是一条叫做‘声东击西’的计谋。”
大副听得莫名其妙,一脸茫然地望着史密斯。
史密斯得意地笑了笑:“看来你还是经验少,《孙子兵法》是西点军校的必修课,目的就是要研究中国人的谋略。现在他们之所以在黄海海域摆出了这么一副军事演习的架势出来,其目的就是为了将我们拖在黄海海域附近。因为他们知道,有我们和日本的八八舰队,中国潜艇水兵凭着简单的学习和训练了几天,根本不可能将‘阿库拉’平安地从我们眼皮底下开进中国领海去。所以,他们把我们吸引在这,目的就是为了让‘阿库拉’绕过我们,从东海悄悄地进入中国领海范围。可惜的是,套用一句中国古代人说的话,叫‘人算不如天算’,他们没有想到,苏联的‘阿库拉’当然是好东西,却已经年久失修,缺乏保养,再加上想要操作这样一艘先进的核潜艇,不是简单地训练几天就能够实现的。根据现在的情况分析,那艘‘阿库拉’现在大概就坏在东海公海海域。你知道,中国海军为什么只抽出两艘导弹驱逐舰来吗?为的就是想继续迷惑我们,好让那两艘导弹驱逐舰前往东海去接应‘阿库拉’。现在你告诉我,现在这种情况,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大副恍然大悟地说道:“对!我们一定要赶在中国的导弹驱逐舰到达那个区域之前,解决掉‘阿库拉’的问题!”说完之后,大副不由敬佩地说道:“舰长!还是您对中国人更了解啊!看来这次任务完成之后,我也该去找本《孙子兵法》来研究下,看看这帮中国人到底还有些什么计谋。”接着,大副又颇为轻蔑地说道:“看来,中国人只会用一些小聪明,仔细的分析,还是能够从一些蛛丝马迹上发现他们的漏洞。不过,舰长阁下,我很想知道,您现在的这种做法,用他们中国人《孙子兵法》中的计策来表述,您这应该是什么计谋?”
史密斯颇为得意地说道:“这就叫‘请君入瓮’,这个意思就是说用敌人的圈套来对付敌人自己!”史密斯并不知道,他洋洋得意的这个计谋,并没有收录在三十六计中,虽然有点类似于“将计就计”,但确实不过是一个中国人常用的成语罢了。
“嗯!‘请君入瓮’,您又给我上了一课!”大副竖起大拇指,对史密斯称赞道。
¡¡¡¡¡ù¡ù¡ù
随着美日联合舰艇编队紧跟着中国两艘导弹驱逐舰编队之后,高速驶离了黄海海域,朝着东海海域狂奔而去,两艘中国的两艘导弹驱逐舰编队很快进入了史密斯的视线当中。
“贝尔纳普”级巡洋舰上,史密斯得意地在舰长室享受着咖啡,他非常清楚,中国水面舰艇目前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在速度上与美日联合舰艇编队的速度相提并论。
果然,没一会,情报官进来报告道:“报告舰长!随着我们舰队的异动,中国导弹驱逐舰正在以他们的最高航速向东海海域驶去,大约三十分钟之后,我们的编队就可以赶上并超过它们!预计,我们将比中国导弹驱逐舰提前一个小时到达预定海域。”
史密斯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嗯!足够了!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干什么都行了。我想,等到中国导弹驱逐舰到达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返航途中了!”
¡¡¡¡¡ù¡ù¡ù
经过这么一天时间异常焦急的等待,许辉终于等来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看到电报后,许辉终于感到了一丝安慰,他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各单位注意!前方障碍已经清除,根据海军司令部的命令,我们这就回家!全速前进,驶往大连港锚地!”
这个命令几乎让全艇的官兵们都欢呼了起来,确实,“回家”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地动听和悦耳啊。
“阿库拉”缓缓地挪动着修长的身躯,宛如一条水下的旗鱼,欢快地游向了回家的路上。
¡¡¡¡¡ù¡ù¡ù
为了“阿库拉”的顺利归来,中国海军司令部的参谋们可谓是绞尽脑汁,他们清楚,毕竟这次的潜艇贸易,无法得到苏联和中国政府的公开承认。但是,这对加强中国海军军力而言,无疑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如何保证“阿库拉”和艇上官兵的安全,成了他们的一块心病。
为了解决“阿库拉”遇到的困难,中国海军司令部经中央军委的批准,制定了这个调虎离山的计划,显然,现在这个计划奏效了,相信现在“阿库拉”地回家了。
¡¡¡¡¡ù¡ù¡ù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高速航行,美日联合舰艇编队终于抢在了中国导弹驱逐舰的前头赶到了预定海域。
就在他们准备采取行动的时候,不远处的水面一阵翻腾,一艘潜艇缓缓地浮出了水面。这个情况让美日联合舰艇编队的所有官兵们都感到意外,紧接着,他们看到潜艇顶部的舱盖打了开来,几个穿着中国海军制服的水兵走出了潜艇,正挥着手跟他们打着招呼。
史密斯听到情报官的报告之后,几步抢到了舷窗前,他要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映入史密斯眼帘的,赫然是一艘中国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史密斯现在真的完全糊涂了,他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在这个时候,又一名情报官送来了一封电报,电报是由美国五角大楼直接发过来的。
打开电报一看,史密斯才知道,就在一个多小时前,“阿库拉”已经顺利地停泊在了中国海军渤海舰队大连港的锚地。电报中,史密斯受到了上级的严厉的质问,要求史密斯尽快提交报告,解释这次行动失败的原因。
史密斯看完电报后,眼前忽然一片黑暗,他突然觉得罗伯特艇长也许会比他更幸运一些。
¡¡¡¡¡ù¡ù¡ù
“阿库拉”在许辉的指挥下,缓缓地驶入了大连港的海军潜艇锚地。随着舱盖的打开,嘹亮的军乐,瞬间传入了许辉和所有潜艇官兵的耳中。这个时候,许辉下达了这次任务的最后一个命令:“全部都有,整理着装,列队出艇!”
码头上,陈兆军和渤海舰队的主要领导正焦急地等待着水兵们的离艇,就在不久前,许辉通过电台,已经通报了这几天潜艇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包括吴政委牺牲的情况。
当许辉带着潜艇官兵们列队下艇的时候,岸上所有的军人都严肃地举起了右手,向英雄们致以最高的敬意。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将许辉和艇上所有人员都送上了救护车,他们必须马上接受辐射检查和治疗。潜艇检修人员迅速进入潜艇。
陈兆军这个时候也颇为激动,其实他很想进到“阿库拉”里去看一下,可惜的是,由于潜艇动力舱出现的故障,导致艇内辐射剂量严重超标,在检修工作完成之前,这艘潜艇上不可能再出现检修人员之外的人了。
许辉和艇上其他人员乘坐着救护车很快离开了码头,但是,码头上其他的人都没有动,他们在等待着,等待着检修人员打开动力舱,将烈士吴盛林的遗体抬出来。大家都期待着能够向烈士致以最高的敬意。
经过检查,检修人员,在不久后,打开了潜艇动力舱,泄露的管道经过吴盛林的处理,已经不再泄露。
当覆盖着八一军旗的烈士遗体被缓缓地抬上潜艇时,海军军乐团奏响了哀乐。“脱帽!”随着值班军官一声令下,现场所有的军人们整齐划一地摘下了军帽。“默哀!”值班军官的声音震撼着所有人的心弦,大家默默地低下了头,为我们【创建和谐家园】的烈士,中国海军的英雄,沉痛地哀悼着。
陈兆军颇为感慨,他没有想到,中国军人为了让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和海军的发展,竟然能毫不犹豫地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
第一百九十章 吴凤瑶
陈兆军刚开始对于整苏联的核潜艇完全是心血来潮,他根本没有想到,国家竟然会为此而付出那么多,“阿库拉”对国家的重要性竟然会引来他国那么强烈的阻截,导致中国军人为此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然陈兆军对海军不是很了解,但他毕竟是在部队长大的孩子,对于军人的这个奉献精神,还是很敬佩的。他相信,这个事情,恐怕早就捅到陈伟雄那里去了,要是处理不好,老爷子指不定会拿他怎么样呢。
不过,事已至此,陈兆军也没有办法了。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去帮助这帮冒着生命危险把潜艇开回来的官兵们,特别是对于献出了生命的吴盛林,陈兆军认为自己很有必要去做些什么。
陈兆军脑子里并没有什么系统的计划,他只想着,到医院去挨个地看一看从苏联回来的潜艇水兵们,表达一下自己心意。不过,一个意外的情况打乱了他的行程。海军司令部一名军官来邀请他到海军司令部观看烈士吴盛林牺牲前所拍摄的一段录像。
¡¡¡¡¡ù¡ù¡ù
对于这次事故和吴盛林的牺牲,海军司令部的军官们看过录像后,颇有微词,不少参谋们纷纷议论着,在他们看来,海军已经按照苏联方面的要求,将潜艇维护检修费用都交给了陈兆军,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潜艇不过是进行了简单的维护,甚至防核服都没有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装备。这么看来,这笔维护费用中的很大一部分,没能用在这艘“阿库拉”潜艇上。
参谋们的这些议论很快传到了司令员的耳朵里,司令员想了很久,然后下令,任何人不许再议论这个事情,按照海军司令员的说法,陈兆军不是军人,他能够为了海军的建设出这么大的力,作出这么多的贡献,就这个功劳而言,给予他任何奖励都已经不为过了。他是一个商人,趋利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我们不能够再苛求别人什么。不过,随后司令员让参谋请陈兆军来看一下录像,他只想让陈兆军了解一下,“阿库拉”发生事故时的情况。他觉得,这有必要让陈兆军知道。
¡¡¡¡¡ù¡ù¡ù
在小会议室里,海军渤海舰队司令以及一些参谋亲自陪着陈兆军再次观看这个由潜艇监视器保留下来的录像。整个过程,陈兆军都是在兴致勃勃地观看着,录像带都不是能够很清楚地反应每个角落的详细情况,但是根据人物对话和可以拍摄到的表情,可以想象出当时紧张精彩的情况。当录像播放至“阿库拉”遭遇“洛杉矶”那个片段的时候,陈兆军激动了起来。
“看来我当初把米哈依尔硬留在艇上还是对的!”陈兆军兴奋地说道。录像很清楚地反应出了米哈依尔的表现,观看这个录像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没有米哈依尔,这艘潜艇是回不来的。
坐陈兆军一旁的海军渤海舰队司令员听后说道:“对,小陈!这个事情上我们要感谢你,按照一般的惯例,他一个苏联人,是不合适再等上我们中国海军的舰艇的。正是因为你的坚持,‘阿库拉’和我们的海军官兵们,才能够顺利的回来。”
录像继续在播放着,当看到潜艇因为张铁诚的惊慌失措和无组织无纪律导致潜艇受到二次攻击的时候,陈兆军非常地气愤,他清楚一个军人应该有气节,像张铁诚这样胆小怕事,绝对不会是一个好军人,他不知道海军一般对这样的情况是如何处理,但是他明白,如果这样的事放在陆军身上,在战争时期,若有人发生这样情况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当场执行战场纪律。想当年,朝鲜战场上,邱少云这样一个反政战士,为了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也一动不动,直至壮烈牺牲。可是张铁诚因为胆小怕事,差一点就断送了“阿库拉”和全艇官兵。
“司令员伯伯!这个张铁诚实在太可恶了,你们怎么处理他?”陈兆军实在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于这个人,你放心,虽然现在他还在医院里,可是,等着他的,将是中国人民【创建和谐家园】海军军事【创建和谐家园】的惩罚。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是不会放过他的。他必须为他做出的这一切,付出代价!”渤海舰队司令员狠狠地说着,可以想象此时此刻,如果张铁诚在他面前,说不定会马上变成一具尸体被抬出会议室。这是一个有血性的军人。
录像渐渐地播放到了发生核泄漏的情节,当从录像中传来米哈依尔大声叫骂的时候,陈兆军有点糊涂了,他问道:“这个防核服是不是必要装备?”
司令员没有说话,边上的一个参谋为陈兆军解释着:“是这样的,如果核潜艇上不装备防核服,那么核设施出现了故障,将无法检修。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装备防核服是必须的。”
陈兆军听后勃然大怒,直接大骂起来:“他妈的西罗诺夫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必备装备都不给我装上!太可恶了!”
一边听着的人,谁都没有说话,大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个情况让陈兆军不由地愣了一下,他忽然反应过来,或许在大家的印象里,关于必备装备的问题,并不像他想象得那么简单。这毕竟牵涉到了钱的事。
“司令员伯伯,你放心,我想一会您把这个录像带给我【创建和谐家园】一份,我会去找西罗诺夫要个说法,帮你们把维护费用给追回来。”陈兆军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这个事了,毕竟当时处理这个事情高度机密,款项如何交接,只有陈兆军和西罗诺夫清楚。
渤海舰队司令感慨地叹了一口气,对于陈兆军的情况,他也略有所闻,在他看来,怎么说陈兆军都算是根正苗红,况且也不是缺钱的人,他不该,也没有道理在这件事情上做出什么不合适的:“小陈,这件事还是算了!苏联的确是穷啊,西罗诺夫的日子的确也不好过,他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
陈兆军当然不干,在他看来,且不说钱多少,但这是一个公平交易,你情我愿的事,西罗诺夫承诺的,就应该为自己办到,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交道,自己就从来没有在西罗诺夫身上做过什么手脚,西罗诺夫这么做,实在是不合适。
舰队司令没有再拒绝陈兆军的要求,交代一旁坐着的参谋说道:“一会把录像带中这个部分的内容【创建和谐家园】一份交给小陈。”
陈兆军没再说什么,他知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是多余的了,需要的,不过是以后的行动。
录像继续播放着,很快便播放到了吴盛林坐在动力舱钢铁地板上虚弱地与艇上的其他官兵们对话的场景。
现场的人,包括舰队司令在内,他们都已经不知道观看了多少次这个录像了,但每次看到这,都会为其中的一幕幕对话而感动。陈兆军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眼眶也禁不住湿润了。
对于吴盛林的这个人,在陈兆军的印象中,用后世的话来说,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很婆婆妈妈的人了,陈兆军对他的感觉不是很好。而现在,陈兆军才知道吴盛林的伟大,就跟那些潜艇上的官兵那样,陈兆军也同样为自己曾经的误解思想感到内疚,强烈的愧疚心,使得陈兆军心里很难受,很想为这个烈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可是,人都已经死了,再做什么恐怕都没什么用了。直到吴盛林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才让陈兆军想到该如何去做。
“司令员伯伯!我想能不能让我一起到吴盛林家里面去看一下,看看能做点什么?”最后,陈兆军泛红着双眼问旁边的司令道。
“可以,这个没有问题,我安排。我想这两天,我安排一个参谋跟你一起到吴盛林烈士的家里,将抚恤金和烈士的遗物,送交到烈士的家属手中。”司令员心里面颇为赞许,在他看来,这不愧是部队的孩子,还是有觉悟的。
¡¡¡¡¡ù¡ù¡ù
利用中间的这两天时间,陈兆军特地跑到海军医院去探望了一下正在接受治疗的许辉他们,为了这次探视,陈兆军还专门打电话回北京,问了一下他那个当护士的老妈,看看带些什么水果或者是什么食品对于许辉他们现在的情况更有帮助。
结果到医院的时候,陈兆军才发现,这么多东西还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搬下车的,他自己还真没办法拿着那么多东西进病房。好在许辉他们的病情并不严重,结果招呼一声,一帮人七手八脚地就帮陈兆军卸了车。
在许辉的病房里,陈兆军跟许辉聊起了吴盛林的事,许辉颇为感慨:“说句老实话,原来,我一直不是很看得起类似像吴政委这样的纯政治干部,觉得他们夸夸其谈的水平可以,干实事的时候少,可是这回,我算看清楚了,我们中国军人的素质是无与伦比的,大家只有分工不同,说起贡献,没有谁比谁更高。”
陈兆军点点头:“是啊!我看了你们艇上的录像,吴政委的事件的确感人!过两天我会跟着司令部的参谋到吴政委的家乡去为他送交遗物和抚恤金,顺便看看能帮忙做点什么。”
许辉听后,抬手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信封,递给陈兆军道:“要不是因为现在正在接受治疗,这个工作应该我去完成的,现在就只好麻烦你了。这里,是我的一点心意,我听说吴政委家里的环境并不是很好,我希望,这能够对他的家里有所帮助。说真的,我也不知道现在该如何去面对烈士的家属。”
陈兆军接过信封,掂量了一下,从厚度和重量看,怎么都有几万块钱的样子,他犹豫了一下:“这就不必了吧?我想,这些事我能做!”
许辉淡淡地笑了一下,拒绝了陈兆军递回来的信封:“其实你的事我多少知道一些,我们家老爷子跟你们家老爷子应该挺熟,大家都在传,你可能是我们部队这帮孩子里,最有钱的人之一。不过,这可是我的心意,再说,这钱也不是给你的,你就拿上吧。”
两人正说着话,跟“阿库拉”一起回来的潜艇官兵们陆陆续续地走进了病房,大家多多少少地拿了一些钱物之类的,请陈兆军帮着转交给吴盛林的妹妹。这个情况,陈兆军也不好处理了。
许辉一看这个架势,赶忙阻止道:“大家都别往外拿了,毕竟都是拖家带口的,不要为了这个给自己增加负担。你们跟我不一样,我自己没有负担,再说,家里还算比较宽裕。”
大家正僵持着的时候,陈兆军开口了:“你们都别说了,说句实在话吧,要真比有钱,估计没有多少人比我更有钱了,我想大家的心意我会帮忙带到的,至于这钱,就算了吧。大家还是都拿回去,当然,许辉的钱就留下了,谁让他有钱。”
陈兆军这话,使得病房内的气氛顿时都轻松了许多,大家也不再坚持。纷纷地在陈兆军特意准备一本精美的笔记簿上写下了各自对吴盛林妹妹留下的祝福语言,他们希望这些能让吴盛林的妹妹略微好受一些,减轻她的痛苦。
¡¡¡¡¡ù¡ù¡ù
两天后,陈兆军和渤海舰队司令部的两个参谋,踏上了前往大西北的路途。此行的目的地,正是吴盛林家。
当车子驶往机场的路上,陈兆军随口问了一句渤海舰队的一位参谋:“这个吴政委的抚恤金有多少啊?”
那位参谋回答道:“按照海军的标准,吴政委的抚恤金应该是一万多块钱。渤海舰队司令员又考虑到吴政委的家庭情况,特批了一万块。”
陈兆军黯然点了点头,其实他知道这个抚恤金不会太多,在他看来,这点钱根本干不了什么。正在这是,车子窗外闪过了“中国银行”标志,陈兆军立刻对司机说道:“停一下车,我去一下银行!”
车子停下之后,陈兆军下车跑进了银行。等他再次上车的时候,手里的公文包明显地膨胀了起来。
车子继续行驶在前往机场的路上,陈兆军对参谋说道:“我想能不能把吴盛林的抚恤金交给我,由我来交给他的妹妹吧?”
参谋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把装着抚恤金的公文袋交给了陈兆军,看着陈兆军带出银行明显鼓胀起来的公文包,他们都知道,陈兆军干什么去了。
¡¡¡¡¡ù¡ù¡ù
飞机降落在兰州机场的时候,早已接到海军司令部通知,等候在机场的,【创建和谐家园】的一辆洪都斯巴鲁载上三人,快速地穿越了城市,驶向吴盛林家乡的所在地——一个位于偏远山区的小镇。
车子在小镇接上了当地武装部的人,然后一路上由武装部的人指引着,越走越偏僻,在坑坑洼洼的泥路上,一上一下地颠簸了好几个小时,好不容易来到了吴盛林家所在的小村子。
这个村庄,是典型的黄土高原环境,大量的沟壑纵横交织地将平坦的土地分割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陡坡,村民们的房子由一条条的小径连接着,建在这个坡或那个坡的顶上,经常眼见着直线距离不过几十米的两所住房,开着车跑,都得花上半个钟头。
几个人先到当地村委会那里了解到吴盛林的妹妹吴凤瑶是西北师范大学四年级的学生,还剩半个学期就毕业了,现在正在大队小学代课,很快就会回来。
了解几个军官以及陈兆军的来意之后,村长便陪着他们一起,聊起了吴盛林家里的状况,以及吴盛林从小到达的一些事。从他们的言语中可以得知,整个村镇的人都对吴盛林两兄妹都充满了敬意,特别点明了这两兄妹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精神。
“可惜啊!”村长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在听到吴盛林牺牲的消息之后,满脸唏嘘地说道:“盛林他是我们村子里最大的官了,怎么就这么没了呢?他看是个好人哪,经常帮助左邻右舍,打小就勤奋善良。其实他们家并不富裕,可是他当了官以后,并没有忘了其他的乡亲们,村里面的谁有点什么事都喜欢跟他说一说,一般求到他头上了,只要能帮得上的,他都会伸手拉一把。这么一折腾下来,他的那点工资,大半都用在了这些乡亲们身上。他家里没什么人了,家里的两个老人都死得早,就剩下一个妹妹。他那个妹妹凤瑶也是个好姑娘啊,人聪明,也争气,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人长得特水灵,心也善良。每年他们学校放假,她都会到大队上的小学里帮着教教孩子们,这些年我们村上能有几个孩子考到镇里的学校,还真全亏了她……”
听这村长一直絮叨了一两个小时,陈兆军说想先去瞧瞧吴盛林他们家。村长很热情,马上亲自领着陈兆军和两个参谋一起到吴盛林家里去看一看。
这一带地区,乡土气息浓郁,周围有一个人走动,整个村里都能看见,加上各家各户的环境也都差不多,所以很少有什么小偷小摸的情况发生,一般人平常出门都不锁门,为了就是有点什么事,隔壁邻居的都能帮着照顾一下。
陈兆军和几个参谋在村长的指引下,来到了吴盛林家,轻轻推开了干打垒院子的房门,整个屋里干净倒是非常干净,可确实让人感到还真有“一穷二白”这种说法,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东西。
于陈兆军而言,他的环境一直不算差,可以说一直处在温室中,根本就没有机会去亲眼见识一下什么叫贫穷,特别是这辈子,陈兆军更无法体验到穷的滋味。即使是在苏联,他也一般都是接触着苏联的高层,对于基层的工人们他一般没什么机会见到。用陈兆军现在的话来说,那叫“饱汉不知饿汉饥”,自己有钱了,根本没办法理解那种上顿愁下顿吃什么,今天想明天怎么活的日子。
以陈兆军的性格,他现在是什么都不愁了,可以考虑一下自己,该怎么样去体验体验世间百态。其实陈兆军也一直都这么做着,就像之前他乐呼呼地帮着“兆军房地产公司”建筑队在干重活那样。如果不是以陈兆军的身份,不允许登上那艘由许辉他们开回来的归航“阿库拉”的话,他甚至会随艇一起回来,去经历一下什么叫做任务。
陈兆军和两个参谋在吴盛林家里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两个参谋动作很麻利,帮着把院子给清扫了一遍,然后还帮着搞了些劈材,陈兆军则在这段时间跟吴盛林家周边的邻居聊了一下吴盛林家的情况,这个时候,村里的会计,领着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姑娘走了过来。
远远地,会计招呼着两个参谋:“【创建和谐家园】同志!我把凤瑶姑娘给带来了,你看,有什么事,你们跟她谈吧。”
听到会计的话,陈兆军也赶忙结束了跟吴盛林家邻居的交流。这个时候,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跟吴盛林的妹妹解释她哥哥的事情。
吴凤瑶在看到家里的两名海军军官,脸色顿时煞白了起来,刚才会计到学校找她的时候,只说家里来了几位客人,并没有告诉他,来的是几位海军军官。毕竟哥哥在部队待了那么多年,一些部队上的规矩,她还是知道的。她清楚,这两位海军军官的意外到来,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是她哥哥出了什么事情。此时此刻她在心里祈祷着,千万不要有什么。
两位参谋显然不是第一次处理这样的事情了,他们非常有经验,连忙将吴凤瑶迎进院子,请她坐在早就安排好的凳子上,端上来刚烧好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