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活_校对版by:布老虎吃人》-第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也由不得他们不心动,首先,这家公司是苏联本土企业,招商引资的好处是让外商帮自己国家投资,坏处也有,就是让外资利用国家的资源赚了。能有本土企业最好,这完全是一举两得,没有任何缺点的事。而其次,虽然这家公司开出的金额比较低,但好处却是现金交易,而不像其他竞标公司,都选择用欠债的方式,在油田获利后缓缓还债。特别是现在苏联经济比较吃紧,能有这么一大笔资金的进入,能够很大程度地缓解一下苏联政府的压力。再者,这家公司选择的是独资操作,而不像其他竞标公司那样选择使用跟国家合资的方式,这样一来,更大程度地缓解了苏联经济的压力,并且最大程度地弥补了这家公司开出金额比较低的缺点。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这家公司使用苏联国籍的工人,而不像其他竞标公司那样,完全使用外国人,或者部分使用苏联工人,这一点,将很大程度地帮助苏联,增加就业岗位。最重要的,是本国人工作很有民族自豪感。最后一点虽然说得比较模糊,但他们都清楚,这点所谓的扶持,将会很大程度地帮助了苏联经济,甚至有可能在油田附近建造一座小城,帮助苏联更大程度地增加就业岗位。说白了,这最后一点就是第三点的衍生物,但有了具体承诺,那感觉就不一样了。

        有了这些想法之后,在场的,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其他标书,很热情地希望能够让这家公司投资这两片油田。

        其实,在场参与会议的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跟能源部长一样,有子女等在这家公司有投资,所以,在能源部长开口之后,这些人马上随声附和要求让这家公司参与,而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人也只能附和着了。

        会议的结果自然是“切克弗能源股份公司”获得这两片油田的开采资格,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大部分人都很拥护这个结果。其实,有些人心里头是有异议,比如这家公司竟然没选择在苏联本土建造炼油厂,而是选择直接出口原油,这里会损失掉很大一部分国有利润。只不过,毕竟这些都是附加条款,已经都成为了不是问题的问题了。更何况,这么多人拥护,自己再提出异议的话,那结果他们不敢想象。总之,于情于理,他们都应该支持“切克弗能源股份公司”竞标成功投资油田的。

      第一百六十四章 重视

        Z州市新建高等级公路暨ZG段通车剪彩仪式在搁置了许久之后,终于在众人期盼中落下帷幕,省委沈书记的出席让大家都感到事情的圆满。

        除了时间上有点不对以外,在Z州市各套领导班子眼里,这个剪彩仪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最完美的。毕竟,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兼投资方陈兆军参加了剪彩。关键的还有他们省委书记的捧场让大家都感到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谁都知道领导的出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代表的是省里面的态度以及对Z州市工作的认可。

        剪彩仪式以后,沈书记出席了Z州市委的工作总结大会,会上,沈书记对Z州市近段书记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会后,还单独跟杨荣松谈了好一会。当然了,谈的是什么大家就不知道了,不过从杨荣松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沈书记对他前一段的工作是满意的。

        这天晚上,按照惯例,参与剪彩的人员在市委招待所举行了个晚宴,一起吃个饭,招待一下省委书记。如果不是时间上不对,这个晚宴应该算是庆祝公路通车的庆祝宴。也因此,陈兆军这个被放假的干部,理所当然的以投资商的身份列席其中。

        不管怎么样,省委书记的分量在那,招待的重心自然要落到他头上,怎么都不能怠慢的。这不,刚进包房,作为招待方的市委书记杨荣松就赶紧招呼省委书记往首席位子引去:“沈书记,您请坐这!”

        “好!”省委书记哈哈一乐,当仁不让地坐了下去。招呼完了沈书记,杨荣松正准备按照惯例招呼大家坐下,谁知道沈书记却在这个时候四下看了看,对正站在门口的陈兆军招了招手:“小陈,来来来,坐我旁边!”

        省委书记的举动,让四套班子的领导们看陈兆军的眼神再次不一样了,原本,这中间还有不少人对杨荣松在剪彩前会议上说的话还抱有怀疑态度的,怀疑杨荣松是不是有意夸大或者扭曲其词,谁都不太敢去相信,省委书记会为了一个处级干部而特地跑到一个县级市来剪彩,但他们却又确实找不着更适合的理由,总不能说省委书记突然心血来潮,或者被Z州市各班子领导们的坚持给打动了吧。但是现在,省委书记的举动却很直接地告诉他们,书记他确实是冲着陈兆军来的。因为在中国,这吃饭的时候,位子的坐法可是很有讲究的,重要人物坐首席,然后是次要的坐两旁,一直这么轮下去。陈兆军这么一个处级干部,他的位子按理应该在最靠门边才对,但是他现在却坐到了省委书记的身旁。从这点上,可以看出,省委书记对陈兆军是多么地看重了。

        在所有人都入座之后,省委书记当着所有人的面问起陈兆军话来:“怎么样?小陈?你感觉我们FJ省怎么样?对于Z州市,你还有什么要做的?如果有,你尽管做,我全力支持你!”

        陈兆军对于省委书记的举动也是很感动,这种被重视的感觉实在太好。而他心里也逐渐清晰了,既然省委书记都能看清自己,那国家计划委员会那边就不太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在自己又搞出了那么多事之后,更应该得到国家的看重才对。陈兆军这时候心里觉得,自己是不是误会国家了。又或者,自己在收回配枪时候强硬的态度以及之后一系列的情况,才导致国家重新对他审视一番?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到最好才行。

        “沈书记,Z州市和FJ省的发展状况非常良好,我想,恐怕也没什么地方需要我这个被放大假的小干部的。而且我最近在国外有点事需要忙的,恐怕就只能辜负书记的厚望了!”陈兆军回答道。

        “呵呵!没什么,年轻人有干劲当然好!行!你忙你的大事,别忘了多回FJ看看就成!”省委书记自然知道陈兆军是什么来头,把他拴在FJ是不切合实际的,这样的人,是应该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哪里是什么大事,都是小打小闹!说起来还真不知道说什么!”陈兆军听后赶紧回答,个人的事,无论多大都是小的,国家的事,无论多小都是大事,这点觉悟陈兆军还是有的。

        “哈哈,不管怎么说,我们FJ省都要感谢你啊!我跟你说,日本那边最近过来了不少投资商,出手阔卓,听他们说,他们大都是跟着你们公司过来的。”省委书记一句话说出了陈兆军当初搞出来的动静,现在蝴蝶效应已经有点成效了,日本那边刮起了中国投资热。

        “呵呵,哪里,是FJ适合投资!”陈兆军谦虚地道,对于日本刮起了这股旋风,他也有所耳闻,对于这个,陈兆军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已经轻微地影响着历史,哪怕是自己小小的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引发大震荡。陈兆军只希望,这个效应不要太大了,让一些例如日本经济泡沫之类的重大事件产生变轨甚至是变质,那样陈兆军想做的很多事就落空了。

        沈书记和陈兆军就这么聊着天,也不在乎声音的大小,也没介意其他人的态度,很随意的谈论着。但是,这些落到Z州市四套班子的几位领导眼里,可就产生轰动了。一般情况下,省委书记是不合适在这种场合下跟一个处级干部这么说话的,能有这种举动,那就说明沈书记是了解陈兆军的,对于他的工作和他办的事情是认可的,省委沈书记是很看好陈兆军这个人的。而且,他们心里都清楚,省委书记能在这种场合这么说话,其实是做出来给自己等人看的,用行动来表明,省委书记真的很看重陈兆军,你们大家也要有觉悟!这下,四套班子的领导们彻底意识到,这陈兆军还真的是不简单啊,能得到省委书记这么高度的重视。谁都知道,省委沈书记这是在当众表明一个态度,那可就不一般了。对于陈兆军,他们以前的看法不管怎么样,现在又不管是否看清,这些领导们心里都将陈兆军重新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个高度,是一般人都难以企及的……

      ¡¡¡¡¡ù¡ù¡ù

        在招待晚宴结束之后,杨荣松来到了省委书记住所例行汇报工作。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当然要主动一些。杨荣松知道,他一个县级市的市委书记跟省委书记的距离,如果能让省委书记有一个好印像,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是有莫大好处的。

        整个过程,沈书记的态度都很好,也很有耐心。临到谈完工作以后,省委书记突然对杨荣松说道:“小杨,陈兆军这个人,你们市委要重视起来,趁着他还在挂职期间,要好好利用都,用好了,不但对你们Z州市,对整个FJ省,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杨荣松一下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听到省委书记这句话后,杨荣松清楚,自己前段时间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了,有省委书记这句话,这就说明了,省委书记知道,他在前段时间以来的所作所为,省委书记是看在眼里的,对他的工作是肯定的,现在是在更深刻地提醒他,更应该重用陈兆军,同时也是在告诉他,你对陈兆军的重视是正确的,应该持之以恒。原本,杨荣松一直扛着Z州市四套班子领导的压力在坚持着,心里头不知道有多大的委屈,现在努力终于有结果了,这能让他不感动,不激动么?

        看见杨荣松因为激动而变得不自然的表情之后,省委书记拍了拍杨荣松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杨,之前你做的这些工作,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都知道。嗯!做得很不错,继续努力吧!”

        杨荣松听完这话后,慌忙不迭地点着头,激动地答应着。

      ¡¡¡¡¡ù¡ù¡ù

        陈兆军在晚宴过后,一夜之间成了四套班子的争相邀请的人。各个部门轮番邀请,陈兆军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忙碌了起来。这里的忙碌,其实根本没什么实事干,无非就是逛逛Z州市的各地风光,领略一下当地的民风,以及体验一下Z州市各个地方的生活罢了。

        在一段时间之后,陈兆军厌烦了。要说这完全是休闲,陈兆军倒是乐意,但他的时间完全不由自己掌控,根本不是自己想去哪就能去哪的,几乎是被半逼着过去的。一向自由散漫惯的陈兆军,第一次对外出游玩产生了厌烦感,只要一想到第二天还有具体到哪个地方去游玩,他心里就难受。他在这段时间里,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好好地睡一觉,然后赖在招待所里发呆,这样也好过每天定时定点地被拉着到处跑来得好。但是,梦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他心里是很渴望,可那些领导们的热情总是让人无法拒绝,陈兆军在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这帮领导愿意放下手头的工作,专门抽出时间来陪自己。

        到后来,陈兆军终于明白了这帮领导们的意图了。表面上,是邀请陈兆军游玩,逛逛Z州市,好好放松一下心情。实际上,他们有两个意图,一是想自己对Z州市产生依赖感,在Z州市多逗留一段时间。二嘛,他们带自己游玩的地方几乎都是那些鸟不拉屎的穷乡僻壤,可以说明他们完全当自己是财神爷,等着自己在那些鸟都不愿意下蛋的地方下个金蛋呢。

        陈兆军做事从来都是随自己所好,根据心情来做事。如果有人逼迫他去做,那就算那件事他真的很想做,而逼迫他的人是陈伟雄,那他也提不起丝毫兴趣来。虽然这帮领导表面上并没有逼陈兆军做什么,但他们的行动却表现得非常明确,一般每到一个地点,他们都会将当地的一些优势尽数数给陈兆军听,言外之意很简单,你看这些优势,赶紧投资吧,反正你不亏,还能带动这些穷人富起来。

        对于Z州市,陈兆军都很清楚,其实根本就没什么优势可言,无非就是占据了一个地理位置优势,像这帮领导所说的那些,都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优点,让一个村子动起来,富起来还行,但是让陈兆军砸钱进去赚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对于Z州市未来的发展,陈兆军心里也清楚,在有了这条公路之后,Z州市比原先只会发展得更好。有这些就可以了,自己没必要花钱去养Z州市。相对来说,让整个城市靠自己的能力成长起来更好。

        有了这些想法之后,陈兆军萌生了退意。而就在这是,美国那边传来了一个消息,让他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离开。

        微软公司决定在近期推出新的windows3.0,比尔?盖茨希望陈兆军能够出席整个发布会,毕竟陈兆军对windows3.0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windows3.0的发布肯定会在全球掀起一场应用程序的革命。本来陈兆军是希望低调一些的,对于整个发布会他也没有什么兴趣,不过现在这正是一个离开FJ的借口。当然马山利用了起来。

      ¡¡¡¡¡ù¡ù¡ù

        有了决定之后,陈兆军马上向Z州市四套班子的每一位领导都提出了辞别。起码的礼貌还是要有的。

        当然了,首先辞别的对象自然是最看重陈兆军的市委书记杨荣松了,在陈兆军的印象中,杨荣松是个很有眼光,做事也很有魄力的领导,最起码是很有前途的。其实,就算没有陈兆军,Z州市有杨荣松的带领,也肯定能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所以,陈兆军在离开Z州市的决定中,对于这个自己付出过一定心血的城市,没什么牵挂的原因了。

      ¡¡¡¡¡ù¡ù¡ù

        “小陈,我知道,你们年轻人需要闯荡,我们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你应该知道,我们Z州市确实很需要像你这种有干劲、有眼光的年轻人啊!”杨荣松在听到陈兆军提出辞别之后,脸色马上暗淡下去,一脸惋惜地对陈兆军这么说道。他心里也清楚,自己的话对陈兆军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但是,在这方面,他不愿意放弃任何努力进行尝试。虽然杨荣松知道,自己不可能改变陈兆军的决定,但是为了未来,态度还是需要的。

        “杨书记,我真的很高兴您能够这么看得起我。不过,我这次确实有事,实话说了吧,我在美国参股了一家公司,在近期这家公司将要发布一个新产品,这个产品对这家公司来说挺重要的,我有必要去参加啊!”美国那边传来消息的正是微软公司,微软准备在近期将windows3.0推出市场,邀请陈兆军参加发布会。反正微软windows3.0的发布是全球公开的,现在陈兆军说出来,正好有足够的理由离开。

        杨荣松沉默了,没说什么,只是一脸惋惜地望着窗外。对于陈兆军,他确实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他看来,Z州市有陈兆军在,肯定能够发展得更加迅速。但他也知道,以陈兆军这么一个人才,Z州市这个小小的地方是留不住的。

        而陈兆军也不好说什么,就这么静静地等待着杨荣松的回答。他清楚杨荣松的想法,也狠心打定了主意,不管杨荣松的回答是什么,他都是会选择离开的。毕竟自己这个挂职干部已经被“放假”了,还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比较好些。

        沉默了一会,杨荣松拍了拍陈兆军的肩膀说道:“别的没什么,记得多回来Z州市看看,不光是我们,Z州市的人民群众也会想念你的!”

        听到杨荣松的这句话后,陈兆军心里颇为感动,对于Z州市来说。杨荣松真可以说是Z州人的福气了,摊上一个这样的干部,最起码是一个想干一点实事的人,老百姓的日子是会好一点了。杨荣松的这句话,使得陈兆军差点就改变主意留下来了。

        “好了,记得向其他班子的领导道个别,他们也挺希望你留下的!”杨荣松微笑着又拍了拍陈兆军的肩膀说道:“说真的,我真羡慕你,不但年轻,还这么有本事,将来不要忘了我们。”

        “谢谢你杨书记!”陈兆军听了挺感慨的,当干部的要是都像杨荣松这样,共和国的发展也许就是另一个样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股东聚会?钻井

        竞投标的成功,谢廖沙决定召开一次股东聚会,邀请了所有股东出席(当然这不包括陈兆军),其中包括了代表陈兆军的刘骏。毕竟,这种聚会陈兆军并不太适合参加,加上刘骏手里也有陈兆军给的百分之十的股份。谢廖沙也考虑到陈兆军不太合适在现在这个时候用一个控股人的身份出现在这样一个聚会上面,所以他在跟陈兆军商量过之后,统一了意见,决定安排刘骏出来,让刘骏作为陈兆军的代表出席这次聚会。毕竟,认识一个人都需要一个过程,平常那些太子哥都是眼高过天的,陈兆军就这么突兀地出现,会给这帮股东带来很大的压力。按照陈兆军和谢廖沙商量的结果,都认为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认识了解之后,等他们都看到了利益,离不开这个公司了,那个时候才出现比较适合。而且,这次仅仅是聚会,并不是股东大会,所以陈兆军出不出席都没有什么必要了。

        竞投标的成功,让谢廖沙看到了辉煌的未来。谢廖沙仔细考虑过,他认为,有必要让这些持股的股东们聚一聚,让他们都清楚公司的真正实力,好对公司更有信心。这样,他们才会更努力地为公司做事,对公司的发展很有帮助。

        当初,谢廖沙未来办公方便,况且这么大的一个公司也需要有一共能够撑场面的地方,所以,他专门通过一些特殊途径,在莫斯科郊外租借了一个沙皇俄国时期的贵族庄园,专门用来作为切克弗能源股份公司的办公场所,现在刚好适合在此举办这么一个聚会。

        作为聚会主持人,谢廖沙自然是第一个到达,并根据邀请,一个个接待着。

        而应邀前来的股东们都知道谢廖沙这个幕后大股东,所以都不感到惊奇。但是,让他们无比惊讶的是,这次参与会议的太子哥人数竟然这么多,而且都是些有能量人物的子孙。他们在跟谢廖沙打完招呼之后,又必须转身跟其他太子哥打起招呼来,毕竟这帮人彼此间都认识,只是很少有这种一起打拼的机会而已。

        随着一个个招呼过去,这些股东们是越来越心惊。他们从叶戈尔等拉拢他们的人口中已经知道了这家切克弗能源股份公司的大概能量,但现在他们才更清楚地认识到,这家公司真正的实力是多么恐怖的。这些人中,有军区司令员的子孙,有政治委员的亲人,有关于能源以及招商等部门的子弟,还有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外孙女……这些人都聚集起来,要是想在苏联办点什么事还真不是什么难的事。

        这次聚会之后,现场的人,包括叶戈尔这个拉拢了最多人的家伙在内,都有这么一个想法,那就是这家公司实力强大,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在能力上,都可以让他们安心地为这家公司打拼。可以肯定,为切克弗能源股份公司出力,绝对没什么后顾之忧,到时候安心数钱就成了。

        聚会完全按照谢廖沙的意愿进行着,聚会需要达到的目的也非常成功。谢廖沙已经看到了到场股东眼中的惊讶以及信心。

        “各位,我这次召集来所有的股东举行这么一次聚会,第一是为了庆贺一下我们公司在我们目标的两片油气田上竞标成功,第二是想借这个机会让大家都相互了解一下,我相信,大家相互之间都认识,只是不知道他们也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说到认识,在这里我要介绍一个人,他叫刘骏,或许大家都不太知道这个魁梧的汉子是谁,但安娜相信大家都知道吧,他就是安娜的未婚夫。而这次,他是代表我们公司最大的股东陈兆军出席这次聚会的。而他本身就是我们公司的第三大股东,拥有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谢廖沙拉着刘骏向所有的股东介绍道。

        “哗!”现场在听到百分之十的股份之后,顿时一片哗然。

        他们所有的人心里头都不太痛快,要比起能量来,自己绝对不逊色谢廖沙,让谢廖沙拥有那么高额的股份都是一个很让人嫉妒的事实了。只不过,谢廖沙是学经济的,以个人能力作为入股条件,他们也没什么话好说。但是,这个刘骏是谁?充其量不过是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外孙女婿,怎么地就成为了第三大股东,还拥有好几倍于自己的股份呢?听到这些之后,除谢廖沙和刘骏之外,现场的所有股东都感觉自己有种被忽视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们很不自然,不吐不快了。

        “谢廖沙,我们都很想知道,他为公司出了多少力,凭什么成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叶戈尔在经过一系列地拉人吃回扣活动之后,已经拥有将近百分之四的股份,如果排除弗拉基米尔那不能确定股份的人之外,他就是公司的第三大股东了。但是现在,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没见过出力,没什么能量的人,比他多了两倍多股份,让他心里很不自然。

        他的话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共鸣,这也是叶戈尔说话的艺术了,他刚刚的话中重点强调了“我们”而不是“我”,直接将所有人都绑到了一辆战车上。更何况,他心里清楚,这种想法不单单自己有,别人肯定也有。

        “叶戈尔,我们都知道,你做出了很多努力,也理解你心中的不满。不过,不仅你不满,我心里也不舒服呢!可没办法,我们跟陈兆军的关系都不如刘骏好,而我们的幕后大股东陈兆军,又是一个重情意之人,所以……”谢廖沙满怀歉意地说道,他虽然单单只点出了叶戈尔,但话却是说给现场所有人听的。

        “这也太儿戏了点吧?我们这可是很正规的大公司,凭借关系就能拥有这么多的股份。而我们这些拼死拼活努力做事的人,却只能分到那么零星的一小点,这真的很不公平!”叶戈尔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大家心里都很不平衡。

        “公平?我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公平!”说着,谢廖沙拿出一份当地报纸,随意翻开一版,对大家说道:“这些人,他们没努力过?可为什么又失业了?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个数字而已,但这却是代表着又有多少户人家正在为生存而奔波。他们每天拼死拼活地忙上十几二十个小时,得到的却是什么?叶戈尔,你可以去问问他们,看看自己是不是很不公平?”

        谢廖沙说得很有道理,但他的话却让人很不舒服,让人有一种反驳的冲动。叶戈尔刚听完便不服地反驳道:“不!你的比方不正确!这根本就是两回事,他们跟我们不同,他们那是没有这个能力!”

        “是!他们是没有能力!但是他们很嫉妒我们,因为我们不用怎么努力就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同样的,刘骏他有能力获得陈兆军的信任,所以拥有百分之十的股份也无可厚非了。”谢廖沙微笑地说道。

        这下叶戈尔没话了,毕竟谢廖沙说得很合理。只不过,谢廖沙说得再好听,这些股东心里头还是不舒服。在他们心里,这确实是两码事。或许他们可以不管刘骏获得多少,但他们都很在乎自己获得多少,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努力,相比起别的任何人来说,都应该得到更多才是,而刘骏只不过是摆在众人枪口上的一个借口而已。

        “这个做法太儿戏了,让我们感觉这不是在开公司,而是在玩游戏一样。而我们这些努力工作的人,仿佛就是游戏中的一个随时可以被忽略的小角色一般,这种感觉,真的非常不舒服。我们没什么想法,只希望能够获得足够的重视而已,好让我们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罢了!”叶戈尔思考了一会之后说道,他说话很含糊地将利益忽略掉,而是着重强调了忽略和重视。其实,这么说的结果都一样,受重视主要表现就在获得了多少报酬。

        谢廖沙并没有直接回答叶戈尔的问题,而是从旁阐述了起来:“刘骏是陈兆军小时候的同学,他能在苏联留学,也是由陈兆军一手安排的。我觉得,这或许就是陈兆军的打算,早就准备好让刘骏代替他在苏联进行一些操作。他确实应该得到那么多股份!我知道,大家对自己的付出和获得都抱有很大的成见,其实这些想法谁都有。我时常在想,这陈兆军不就是有几个钱么?凭什么甩下一大笔钱之后,让我们这些人劳心劳肺地干,获得最多的却是他呢?为什么他不一碗水端平,让我们每个人,包括陈兆军他自己在内,拥有的股份都相同呢?”

        谢廖沙的这句话引起了共鸣,很多人其实心里头只是想获得更多,但没谢廖沙这句话所点的那么有野心而已。如今谢廖沙提起来了,他们心中自然希望能够这样最好不过了。

        “不!”谢廖沙在停顿过后马上改口,凌厉地说道:“一碗水端平算什么?这还是不公平!陈兆军他做了什么?他什么都没做!刘骏也是,哪怕他是太平洋舰队外孙女婿,所做的也只不过是出席我们这类聚会,甚至只会在股东大会上指手画脚而已。他们两个都根本不配获得这么多股份!他们跟我们应该对调过来,他们只配拥有零星的一小点股份!公司的前途无量,那这小点股份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够对得起他们的投资了!”

        谢廖沙这句话衔接上一句话,属于渐进的方式,听着还是很合理的。但是,在场的股东们听后虽然都知道这话有理,但总觉得很别扭,至于哪里别扭,却谁也说不上来。

        在所有人都沉默思考的时候,谢廖沙又换了个态度,很平淡地说道:“我知道,大家都想获得更多的股份,得到更大的利益。其实,我刚刚说的多好,干脆把陈兆军踢出局算了,然后一个一个踢出去,自己独占全部股份最理想了!但是这可能吗?叶戈尔,你觉得,陈兆军有可能丢出二十亿美金出来送给我们?我想,就算他是傻子,你也不会这么想吧。还是你认为,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你那空前的努力,甘心把自己的股份让给你?全让应该不合理,但让一部分,就对得起大家了。但是,你愿意将你手上的股份让一部分给在坐的各位吗?理想和现实是有距离的,有期望没错,但我们不能把理想当成包袱扛着,而应该把心思放到眼前的利益上。你们别小看你们手里头所持有的股份,虽然只占总资金的百分之几,但他的数量却是惊人的。叶戈尔,我再问你,你手里的股份的价值,是你目前身家的多少倍?”

        叶戈尔沉默了,不说未来的利润,光说他手里头那将近百分之四的股份,就价值近八千万美金啊,换成卢布好几个亿了,这么多钱,叶戈尔这辈子都或许赚不到。

        “不要总想着自己得到的比别人少,这个世界比我们富的人多着呢,让他们发钱啊?而这个世界比我们穷的人更多,我们也发钱去?也不要总想着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比我们悠闲却获得更多回报的人多着,怎么办?让他们还发钱?而比我们辛苦却得到极少的人更多,怎么办?我们也继续发钱去?我只想问大家一点,你们认为,你们现在做的事,值不值你们手上拥有的股份价值?你们觉得你们在哪个地方,正确地利用一下身份地位以及影响力,就能获得这么大回报?”谢廖沙很巧妙地经过一系列的话后,将一帮股东的思路引到了他们做的事以及手上应得对回报上来。

        这话根本无从反驳,如果这帮股东不是看到有这么大利润的话,谁还会在这里?既然都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以及借债书,就已经足够说明了他们很重视这里的利润。

        这些股东们心里面的两个想法都被谢廖沙论证了一番,不管是想获得更多,还是认为付出不等于回报,都被说得几乎无懈可击。按说,这帮股东心里应该平衡,然后卯足劲地去干,让公司富起来,并为自己未来获得更大的利润才对。但是,他们心里头还是不舒服,一直以来的身份地位,让养尊处优的他们对于这种被人当枪使的反差感觉很不爽。陈兆军他有钱算什么?有钱就能让他们这些有实力有地位的人为他打拼?

        “谢廖沙,你说得没错。但是,我们真的没办法容忍这种被忽视的感觉,特别是被陈兆军这种商人忽视!如果陈兆军他们不给个合理的解释,我们大不了鱼死网破!我敢肯定,我们只要稍微消极怠工,那这家公司的所有付出,都将成为泡沫!几千万美金的损失对我们来说是个大数,但我们未必还不起。而二十亿美金的资金,我想,这个世界上没几个人拿得出吧?而如果陈兆军是拿他们国家的钱来投资,那我想,他肯定更不愿意见到这样的情况出现吧?”这帮【创建和谐家园】说话从来都是直言不讳,想到什么说什么。现在叶戈尔这话,已经完全变味了,威胁的火药味非常浓重。

        其他人听后也没出声,只是安静地等待着谢廖沙的回答。毕竟,叶戈尔说的话他们心里头也有想过。在他们看来,不出声就表示默认了。

        谢廖沙听后哈哈笑了两声,笑罢摇头说道:“实话说了吧!叶戈尔,你前面不是问,陈兆军这种开公司乱配股份的事很儿戏吗?那么我告诉你吧,他确实是在玩!这些钱并不是他们国家给的,而是陈兆军自己的,而他自己,有多少钱,我并不知道。但我可以肯定,二十亿美金对于他来说,根本不是个数!曾经我问过他,到底拥有多少钱,结果,他想了半天之后告诉我,他并不清楚他拥有多少,但他说他即使身无分文,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拥有这么多财富。他所说的是否属实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两点,第一,他这二十亿美金是信手拿出来的,眼睛都没眨一下,说明二十亿美金只占他总资产的一小部分而已。第二,他只有不到20岁,但他有多少财富?从他的年龄以及他现在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可以看出,他确实有在极短时间内重新拥有这么多财富的能力!”

        谢廖沙的话在这群股东耳力,听起来就像神话一般,拿二十亿美金出来玩,恐怕国家也不会这么随便吧。但是,谢廖沙说得确实有理,不到20岁就完全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完全有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重新拥有这些财富。而且,从陈兆军选择苏联油气田的开采,以及把他们都捆绑到一辆战车上的做法,可以看出,这个人确实很有眼光。

        “我想请问一下大家,拥有那么大笔的财富,还会在乎跟你们玩玩吗?其实,就算你们不愿意,他也完全可以用钱砸出来!哪怕他多投资一点,也一样能够成功。引用中国的一句俗语,叫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么玄奥的东西都能请动,更何况是人?而且,你们说人家不重视你们,如果真不重视,为什么不去找沙特王子?而选择给钱你们花?”谢廖沙说着,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环视了一圈,之后又说道:“好了,我话已至此,你们谁选择退出的,马上提出来,我愿意付出双倍的价钱购买他的股份,这样你们还能赚一大笔!我对陈兆军很有信心,我知道,陈兆军要玩也肯定能够玩出个花样来,绝对不会凭白吃亏。所以,我不介意欠更多的钱!站出来吧,来者不拒,不管多少都拿出来,多多益善!欠你们的钱,我很快就能还上的!”

        别说谢廖沙话已经解释到这份上了,就算谢廖沙没这么说,他们也不愿意出售自己手上哪怕零星的一丁点股份哪。而被谢廖沙这么说过之后,谁还敢尝试退出啊?只有全部退出才能够产生足够的效果,只退出自己一个的话,那地球还不照样转?因此,在谢廖沙的话音落下之后,所有股东的目光都投向了叶戈尔,毕竟刚刚那句话是他说的。

        “唉,我们不过说说嘛,你又何必那么认真呢?”叶戈尔在看清楚形势之后,笑道:“不过,你们要真想出售手中的股份,我愿意出三倍的价钱购买,先欠着!嘿嘿!”

        经过叶戈尔最后这句话落幕,谢廖沙的说服行动也达到了目的。现在,在看清楚公司的实力以及未来的前景之后,这帮眼高于一切的股东们终于打算卯足劲地去闯荡一番了,他们做的怎么样,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利润。而且,确实也如谢廖沙所说,他们并不需要做多少事,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量让公司的运作更便利一点而已。有了谢廖沙的说法之后,这帮股东还真觉得自己是占了天大的便宜,几乎是坐着等钱来。别人送钱给自己,自己还嫌这嫌那的,思想觉悟性确实不够高。

        而谢廖沙,在经过这次说服事件之后,对这帮股东也产生了一定的威慑力,对他未来的管理也起到了不小的帮助。

      ¡¡¡¡¡ù¡ù¡ù

        聚会在这个不伦不类的开场之后,进行得还算顺利。不过,也只有经过了这次开场,才真正彻底地消除了这帮股东心中的隔阂,能够真正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未来的运作当中去,让他们更看重能够获得的,而不是去奢望没办法得到的。

        刘骏虽然俄语说得不是很好,但他能听懂,对于谢廖沙的这套说辞,刘骏可是打心里佩服。不过,他只是得到陈兆军的通知,让他代表陈兆军出席这次聚会而已,对于他凭白拥有了百分之十的股份,他还是到谢廖沙说起的时候才知道。不过,对于拥有多少股份,刘骏可并不上心,在他看来,只要跟着陈兆军干,以后肯定有花不完的钱,反正钱再多,也只不过是一堆数字而已。虽然赚多点也有好处,但刘骏可没多少心思,去像那些太子哥那样,撕破脸也想多争取哪怕是一分。刘骏现在心里头只想着帮陈兆军好好干,然后赚到足够自己花一辈子的钱,回家养安娜这个好媳妇去。

        但刘骏不想,并不代表没人会这么去想。安娜在听到刘骏凭白获得百分之十的股份之后,便开始心跳不已了。她刚开始只知道,陈兆军投入了二十亿美金,那百分之十就是两亿美金了。两亿美金是个多大的数?反正足够让自己未来滋润一辈子了。虽然她并不知道别人都是以欠债的方式获得股份的,但她也不知道陈兆军在刘骏方面搞了特殊,根本就是白送了百分之十的股份,所以她的理解也还算是正确的。而虽然这些都是以股份的形式出现,但这家公司未来的前途,她也是有耳闻的。特别是见到其他股东在为了哪怕是一丁点的股份在吵闹时,她更确定了自己未婚夫手中股份的价值。原本,对于这个将刘骏带到自己身边来的陈兆军,安娜就有一定的好印象,而在经过此次白送股份之后,她对陈兆军就更感激了。

        毕竟安娜的外公是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她知道,早在88年的时候,太平洋舰队就开始自筹军费了,为了保证给现役军人发工资,苏联太平洋舰队甚至停止了对【创建和谐家园】的日常维护,在这家油气田公司的运作方面上,她这个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外孙女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可哪怕是这样,她未婚夫获得的股份都比其他人多了好几倍。这让她从心里真正地把陈兆军摆放到一个朋友的位置,就好像刘骏对陈兆军那样。

        安娜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并不影响聚会的继续进行。在安娜拉开刘骏到一边商量着什么的时候,现场的所有股东,都被大厅一旁一直在播放着的电视给吸引了过去。

        电视正在播放一个美国新闻,内容是微软windows3.0完成发布仪式之后的记者招待会。电视台记者正用英语讲解着:“各位观众,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是一个名为陈兆军的中国籍男子,他是微软神秘的第三大股东,现在首次以微软股东的身份出席了发布会后的记者招待会。对于他,我的了解就跟大家一样,几乎一无所知。不过,听说这次windows3.0中间很多项目,都有陈兆军参与。我想,他应该跟其他两大股东一样,是靠技术起家的吧……”

        谢廖沙在看到电视内容之后,乐了,直接来到电视机面前,很得意地指着坐在比尔?盖茨身边的陈兆军对那些股东说道:“看看,看到了没?这就是我们神秘的幕后股东陈兆军!随便看个新闻都能碰到他参加什么产品发布会,是什么公司的第几大股东啥的。大家可以瞧瞧,他是真的在乎那二十亿美元吗?天知道他还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拥有多少黄金呢?所以说呢,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地赚自己的钱吧,陈兆军那个家伙不是我们能比的。安于现状是最好的办法。”

        在看到电视中从容回答各个记者问话的陈兆军之后,这些股东真的没话说了。不过,想法还是有的,那就是对于陈兆军,他们大部分人都有了新的认识,心里头第一次很老实地承认陈兆军是自己的老板。有了老板这个观念之后,那就是说他们已经将自己当成员工了,开始为了赚钱而努力做事,并且不会轻易就想着跳槽了。在他们心里,陈兆军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人了,只要跟着他干,干好了,就绝对没错!

      ¡¡¡¡¡ù¡ù¡ù

        经过了这次聚会之后,所有人都卯足了劲,投入到工作中去。其他股东还好,毕竟这是正规企业,需要他们能量的地方不多,但谢廖沙作为公司的主管人,可就忙得一塌糊涂了。其实,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谢廖沙他自己亲力亲为,他也只不过是想做得更好,让公司运作更顺畅,获得更多利润而已。没办法,谁让他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呢,公司的效益对于他来说至关重要,比起除了陈兆军之外的其他股东,实在是重要太多了。不过他也有计划,只要忙过了开头最重要最困难的时期,那以后就算想忙起来都难了。到时候,就在家里悠闲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数钱玩了。甚至,连数钱都可能会因为太多而觉得累,那就专门请人帮忙数吧,这才是最惬意的生活啊。

        有了理想就有原动力,谢廖沙即使忙得昏天暗地,也是觉得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在不断地驱使他投入进去。让他对于哪怕是极小的一个项目,也搞得非常隆重。而谢廖沙的这种拼劲,更让其他的股东们看到了希望,也都学着谢廖沙,能亲自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交给别人根本放不下心来。

        由于陈兆军投入的资金数量比较大,而且还不建造炼油厂炼油的情况下,使得这公司前期的运作少了一道资金的障碍,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勘探具体出油点用的各种设备、钻探油井用的各种设备、储油设施等,谢廖沙都是选择直接用现金购买,连一分钱债务都不欠。而聘用工人方面,也都聘请那些有开采经验,有一定技术的人,在薪金方面绝对优惠,毕竟在当时,苏联的劳动力都很廉价,用最好的也花不了多少钱。即使这样做,二十亿美金的投入也让公司的前期资金充裕。有时候,这些股东都觉得,这些前期操作,看起来,还真像玩一般,根本没什么难度。

        不过,他们的得意很快就受到了打击。油气田公司从购买各种设备设施,到聘用工人,到区域的初步建设等,都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但是,在完成勘探钻井的时候,遇到了麻烦。

        “谢廖沙,这都钻了八个井了,怎么连一滴油都没见到啊?你不是说我们这两片都是富油区吗?随便钻钻都能出油的?还是你聘用的那些工人都是干什么的?这么大片油田,勘探具体方位都那么不正确?还是他们钻井技术不行啊?”叶戈尔跟其他股东一样,在钻第四口油井的时候,就亲赴现场进行监工。但是,这钻一口废一口,从开始投入到现在,连哪怕是一滴油都没见到,他心中早已经是焦急万分了。

        “对啊!谢廖沙,我看,我们公司不如改革了吧!不应该叫‘能源公司’,而应该叫‘钻洞公司’。现在这种形势,我还真担心这两片油田根本就是贫油区,否则没理由连钻八口都不见油出的啊!”另外一个股东附声说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8 2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