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么微软上市这部分的股票会到多少钱?”这是陈兆军最关心的问题。
“我今天让他们做了一下预测,根据分析,上市的首日每股价格大概会高达28美元。”为了更方便的在美国和日本之间联系和操作,美智子的手下很有一些人了。
“多少?”这个数字很出乎陈兆军的意料,他刚才听了美智子的分析,还以为搞不好每股的价格会到8—90美元了。虽然根据成长性来分析,加上未来的配送股和分红等,就算是8—90美元一股也是划算的,可是相比现在美智子他们干的事,到了这样的价格就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美智子口中的高价位不过是28美元而已。
“我们很仔细的分析过各种因素,认为微软首日的股票很有可能会超过25美元,应该在28美元间的价位是比较合理的,当然,如果有人进行人为操作的话,价格可能还会高一点。”自从陈兆军让美智子留心微软的股票以后,美智子就非常注意收集关于微软公司的一些情报。她原本还打算跟着陈兆军一起买一点微软的股票的,可是现在的这个分析结果让她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虽然微软的成绩和业绩都不错,可是相比之下,这个价格已经是许多非常优秀的大公司的股票价格了。当年IBM的宣传非常到为,谁也不相信个人计算机会以那么惊人的数度增长。那么相对的,操作系统对一些专家来说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美智子并不看好微软公司的股票。
虽然陈兆军这两年挣到了不少钱,但是渐渐的,美智子感觉他不过是对大势分析得很透彻。才能够在证券和外汇市场上如鱼得水。但是美智子已经明白,陈兆军不过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他只是给出了一个指导方向,具体的操作他从不干涉,况且他一般都不涉足股票市场,那么多有潜力的可以发财的股票他都放过去了,可是偏偏对这么一个即将上市的股票感了兴趣。美智子觉得,也许陈兆军根本就不会炒股。
美智子想得一点都没有错,陈兆军的确不会炒股,而且对其它的股票也不了解,但是这不影响他知道一些微软的皮毛,可是事实上就是这样,只要有这些皮毛就已经足够了。
“我还以为是多少钱呢。这样吧,只要明天微软的股票一上市,有多少收多少,但是动作不要太大,别引起别人注意。尽量收就是了。”陈兆军想了一下:“只要它不超过35块钱。你们放心大胆的收就是了。另外,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只要它不高于45美金,就慢慢的把它都收进来。”陈兆军放心了,凭他现在的实力,就是全盘将微软的流通股都接下来也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样一来就太引人注意了。陈兆军可不想这样,指望他去参加微软的董事会,听盖茨在那里指手画脚的,他还不如在家里睡觉。
“陈君,您确定您要这样?”美智子不敢相信自己了。按照陈兆军的这个搞法,微软的股票肯定会上涨,但是看陈兆军的意思,好像只需要两个月时间,微软的股票就可以涨到45美元,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
“没错,一会你让律师来一下,我写一个授权给你,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干就是了。”陈兆军当然是信心十足的。可是他不知道这个时候,美智子几乎是用一种看待【创建和谐家园】一样的眼神在看着他。
美智子知道,如果这支股票真的如陈兆军说的那么有升值潜力的话,陈兆军光凭着手上的微软股票就可以成为一个大亨,可是要真是那样,微软的两个老板岂不是要成为世界首富?美智子很同情陈兆军,他不知道陈兆军是从什么地方听来的微软公司,而且还真的等到了它上市,可是显然透露给陈兆军消息的这个人是在骗陈兆军的,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陈君,你安排的事我会严格按照你的命令执行的,可是关于这个微软的事情,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我个人认为这样做太冒险了。虽然对您来说损失不是很大。”美智子快说完的时候,猛地醒悟过来,自己不过是陈兆军的一个雇员而已,话说到了也就行了。
“没关系。就像你说的,即便是有损失,对我来说也不会很大不是?你就这样执行好了。”陈兆军明白美智子的意思,可是他的确不能跟美智子交底。
¡¡¡¡¡ù¡ù¡ù
当天晚上,陈兆军签了一份委托协议给美智子,要求美智子按照自己的规定执行。美智子当然没有什么话说,但是她心里清楚,自己原来的打算需要改变了,陈兆军这样的有钱人折腾得起,可是并不代表她也折腾得起,她还要留着点钱当嫁妆的。
¡¡¡¡¡ù¡ù¡ù
美国这边的事也处理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事,陈兆军是有自知之明的,他知道他一定不会比美智子处理得更好。他现在得马上回国,一是关于跟丰田公司走私超高精密机床的事得跟相关部门说一声,毕竟陈兆军自己在国内没有公司,也不从事制造业。再说,要是国家不知道,这么大的东西根本进不了海关。另一个,他还得跟许宏亮和洪都的人商量一下,这个合作合资具体该怎么搞。陈兆军相信,孙明理回去以后,跟富士重工合资合作的事肯定已经报给了国家计划委员会了。凭着陈兆平跟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关系,估计他多少会了解到一些。这样一来,陈伟雄肯定也会知道的。陈兆军不知道自己搞出了这么大的事,陈伟雄会怎么样?天保佑、地保佑,陈伟雄可千万不要生气,否则自己又得躲起来了。可关键是,北京就那么一点大,自己还能往什么地方躲?虽然现在国家已经政策松动,准许个人合作办企业了(当然要挂集体企业的名),可是陈兆军知道,要是自己不把大学毕业证混出来。陈伟雄肯定不会放过他!
¡¡¡¡¡ù¡ù¡ù
许宏亮这段时间看着是在美国“考察”得挺开心的,可是实际上。他还真的挺着急。跟富士重工达成的是一个合作意向,距离真的走到合资合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关键的,这次又与平时的合资企业不同,这中间还必须夹进一个有中国人身份的、可以说是洪都的救星的,但是又是日本企业的“兆军房地产公司”。其实说起来都好笑,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跟富士重工都是两个制造性企业,而陈兆军的“兆军房地产公司”确跟制造业一点都不搭边。但是包括富士重工在内的人确都认为,要想搞好这个未来的合资企业,陈兆军的“兆军房地产公司”是必须加入的,否则这事就没有办法谈下去了。
许宏亮也许是最了解陈兆军价值的人。他知道,别看陈兆军一天到晚的基本上什么事都不干,但是也许他的一个主意就可以救活一个企业!许多陈兆军说的平时看起来很困难的,执行起来很麻烦的,同时被认为是多余的东西,只要认真的去执行,效果往往非常明显。现在的许宏亮,对陈兆军已经有点迷信的程度了。连带着,许多从来没有见过陈兆军,只是大会小会上听到上级的许多行政命令上都会连属上一个陈兆军名字的洪都的员工都开始对陈兆军感兴趣起来。最正常的情况,他们会跟一些老工人和一些技术人员打听陈兆军的事,几乎无一例外,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他们:陈工啊!别看他年纪不大,懂的东西可多了去了,要不是他,咱们洪都也许就真的散了摊子了。可现在你看看,别的不说,光每年出口的摩托车就有多少?好好干把,到时候干好了,到了手工车厂,你就不用担心结婚的钱了!
这不是,许宏亮出国这几天,大家一听是在美国跟陈兆军见面的事,打听的人就更多了。谁也说不清楚(知道内情的除外),不是说陈兆军是中国人么?咱们跟他见一面还要跑到美国去?
许宏亮拐弯抹角的说了这个事,正好,陈兆军的事也办得差不多了,于是大家定好了回国的日子。刘骏这块的事好解决。他一下有了美国和苏联的签证,有什么事两头跑就是了。临走的时候,陈兆军给刘骏留下了一笔钱,让他到苏联了以后,随时跟切克弗和自己保持联系。陈兆军现在一时也说不上刘骏到苏联能干写什么,不过他知道,这是一个棋子,用好了,将来可是要派大用场的。搞不好能从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买一艘【创建和谐家园】回来。至于陈兆广那边的事,陈兆军可没敢跟刘骏说,虽然他信得过刘骏,可是陈兆广的身份太敏感的,万一出了事可不得了。好在有一个黑河口岸,虽然刘骏没有办法来去自如,但是有切克弗在,问题都不大,实在不行就让刘骏先跑一趟美国。然后再从美国回来就是了。
就这样,尽管许宏亮的团队许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要提前回国,可毕竟纪律在那里放着,于是,一帮人嘟嘟囔囔的返回了中国。这个时候,美智子他们已经按照陈兆军的指令收购微软的流通股票了。由于有了陈兆军的指令,这次收购非常顺利。不过看着一天一个价的微软股票,美智子有些疑惑了,难道微软真的能涨到陈兆军说的价位?即便如此,美智子是不敢赌了。为此,多年以后她还经常跟她丈夫说起这个事,有多后悔就不用说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合作
陈兆军这次变得聪明了起来,一回北京以后,他先去找了陈兆平。他知道,陈兆平还是知道一些内幕消息的。不过陈兆军赶到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时候,在办公室并没有找到陈兆平。
“黄叔叔,我哥去什么地方?”既然陈兆平不在办公室,他只好问一下人了。好在他还是来过几次,办公厅里还是认识几个人的。
“兆军呐,你哥跟主任开会去了,你等一会吧,要不先在我们办公室坐一回?”陈兆平这两年在办公厅上升得很快,现在已经是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了。谁都知道,秘书处是办公厅的最要害部门之一,陈兆平现在在这个位置上,谁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ù¡ù¡ù
陈兆平回来的时候,陈兆军已经在办公室里等了他快大半天了。
“大哥,你回来了。”陈兆军交道陈兆平很高兴,许多不敢跟陈伟雄说的话,跟陈兆平说就放心多了。
“兆军,你过来了就好。要不我就要去找你了。”陈兆平没有陈伟雄那么保守,其实,对弟弟在国外做的这些是,许多是他们知道的,但是就光他们知道的这些事,在陈兆平看来已经是不得了的事了。陈兆平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弟弟居然会在国外折腾出这么大的事,不但惊动国家计划委员会,连国务院都惊动了。今天上万,国务院联合了几个部门,专门研究这个事。当然了,许宏亮跟富士重工签订的合作意向也被第一时间报到了中央。
“你要找我?是不是为了和富士重工合作的事?”其实陈兆军也知道,要不是为了这个事,陈兆平是不会那么着急找自己的。
“废话,要不你说还有什么事?”陈兆平当然不清楚还有那么多的事。毕竟孙明理知道得也不多。
“其实还有一些事我没跟其他人说的。”陈兆军当然知道我们国家对超精密数控机床需求,可是这些事是不能跟其他人说的。
“天呐,你到底都搞了些什么?”陈兆平话是专门说,但是还是站前来关上了办公室的门,别看他不知道陈兆军想说什么,但是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对陈兆军他还是了解的,他明白陈兆军是知道轻重的人,如果陈兆军都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事,估计这是就小不了。不过陈兆平不明白,还有什么事在陈兆军看来比跟富士重工这样的事还要重要的?
“是这样,在跟富士重工谈判以前,我跟丰田公司的人谈了一下,虽然跟他们没有办法合作,但是我让他们帮买了一点东西。”
“什么东西?”陈兆平警惕了起来。
“我样他们帮买了两套超精数控密机床和一套超精密数控多功能机床。我打算给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一套,再给轻武器研究所一套,至于剩下的一套超精密数控多功能机床就贡献给国家了。”陈兆军很清楚,要想把这些东西整回来,没有国家的许可是不可能的,当然,相对应的得给国家一点便宜。其实超精密数控多功能机床并不适合专业厂家。
“你说什么?”陈兆平现在的唯一的感觉就是震惊。对于这些设备他是知道的,我们国家一直在跟美国和日本等有能力生产这些设备的国家谈判,就是希望能不惜一切代价的将这些设备买回来。可惜这些设备太敏感,军事、航天等高会计领域的用途太广泛,国外对我们的控制一直非常严格。为了这个,中国已经跟美国打了很长时间嘴巴仗了。
“我是说我搞回来了几套机床,得要想办法进来!”陈兆军开始不耐烦了。陈兆平本来是一个挺聪明的人,专门也会犯关心则乱的错误。他已经习惯了陈兆平的实际年龄要比他大了。
“我听懂了,这事已经办成了?”陈兆平恢复了平静,他知道这可是一件大事,先落实一下是有必要的。
“应该没有问题,我跟丰田公司的人详细谈过了,利用我在美国的分公司,通过走私的办法进来。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去公海上接这批设备,然后还得换一批设备上去。”陈兆军再有本事,他也没有办法在那个年月搞到吨位那么大的驳船。然后还要顺顺利利的进来。
“你等一下,这事我得马上汇报上去。”陈兆平变得严肃了许多。他当然知道这事的重要性。
¡¡¡¡¡ù¡ù¡ù
剩下的半天,陈兆军开始反复在几个部门说着他跟丰田公司的这笔生意。那一份他跟丰田公司签订的,只有在履行了这个协议以后才会生效的合同也被复印了几次的合同都快被翻烂了。终于,几个相关部门的领导终于相信,陈兆军很巧妙的利用美国和日本之间没有相关的禁运禁销的条文,更是让日本相关部门相信这些设备是买给了本国的企业而放松了警惕的漏洞,这才让这件事成为了可能。
一帮专家研究了半天,认为这事只要操作得当,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陈兆军同志,这个事情我们需要研究一下。不过你一定要抓紧跟日本丰田公司方面联系,你要知道,我们国家需要这些设备。你现在可以先回去了。”说这话的是国家安全部的一个副部长,陈兆军也不知道这事是怎么转到这个部门来的,不过他现在想,恐怕他现在有几条短裤别人都已经知道了。
“我知道了。”自从知道了首长的身份以后,陈兆军就老实多了。对于这个神秘的部门,陈兆军还是有一些敬畏的。只是他不明白,不过是走私几套设备,怎么跟国家安全部扯上了?
“陈兆平同志留一下,一会我们开一个会。”陈兆平刚想跟陈兆军一起走,还没有开口就被留了下来。
“好的,没有问题。”陈兆平平时跟国家安全部接触的多了,当然很明白他们的办事风格。
“今天晚上你先到四合院住吧,明天到一机部来,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一机部要跟你和洪都的人一起谈跟富士重工的事。”陈兆平当然知道陈兆军怕什么,再说四合院离一机部近,也省得陈兆军耽误事。
“陈兆军同志。你刚才说的事要注意保密,不要出了问题。”国家安全部的副部长交待着。
这些厉害关心陈兆军还是清楚的,他明白国家机器的庞大,当然老老实实的答应着。
¡¡¡¡¡ù¡ù¡ù
接连几天下来,陈兆军都在反复跟类似的政府部门打交道。让他不满意的,本来是他自己的东西,可是经过了这么一个过程以后,他已经完全没有处置权了。陈兆军相信,到时候,可能他连这几套设备的影子都见不着。不过也有好消息。作为回报(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国家建设的需要),政府方面已经基本上同意了他提出的跟富士重工合作的想法。富士重工反面,也基本上同意了与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的合作,一个由富士重工方面派出的代表团将于近日抵达中国,对合作事宜展开谈判。
¡¡¡¡¡ù¡ù¡ù
与富士重工的谈判是艰苦的。虽然陈兆军有许多后世成功谈判的例子,但是毕竟他没有亲自经历过。再说当时的国情又相对复杂一些,许多放到后来很正常的事,在当时都被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好在这件事已经惊动了中国的最高层,有了首长的亲自关怀,这件事情进行的还算顺利。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陈兆军的设计,能够让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打入日本摩托车市场。按照陈兆军的审计,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和富士重工两个方面同时建厂。由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出人技术和熟练工人在日本搞一个富士洪都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三方出资共同持股的原则,富士重工方面持有股份的百分之四十五。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持有股份的百分之四十。剩下的百分之十万由陈兆军持有,最关键的是,陈兆军持有的这部分股权是用技术入股和他在日本的两块富士重工的目标土地的方式参与的。根据协定,如果发生任何一方减持的情况,首先要征得其它两方面的同意,并按原始价格按比例转让给其它两方。如果需要上市募集资金,大家也需要按比例同样减持,这样就可以保证将大家捆在一条船上,共同发展。而在中国,中国情况则正好反过来,唯一不同的是,陈兆军需要声明放弃他原来在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百分之二的权利。对于技术方面,大家都承诺,将拿出最先进的技术来走共同发展的道路。这个谈判的过程在其他人看来已经是深圳速度了,可是在陈兆军看来,的确是慢了一点。几乎有点让他难以忍受。
跟丰田公司的合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两条中国籍驳船靠上了隶属于丰田公司的一条巴拿马籍货轮。大家彼此都没有说什么,只是吊车在忙碌的工作着。很快,装船和卸船的工作就完成了。丰田公司的船继续进行着他们的美国之行。两艘中国驳船也踏上了返程的路,货物的重量一点都没有变,连外包装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回程的时候两艘驳船都开出了最高航速,似乎根本就不在乎轮机的寿命。只有在进入了中国领海以后,两条驳船的速度才降了下来,因为在这里,两艘正在演习的驱逐舰靠了过来。海军驱逐舰的舰长大概是最郁闷的人,他们接到出海命令,连续跑了几个小时以后,就接到命令原地待命。结果过了没有多久,又接到舰队的命令,注意接应两艘驳船,还要一路护送驳船回港。让驱逐舰跟着两艘驳船跑,速度上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可是命令就是命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不过驱逐舰的舰长明白,能够有这样一个等级的驳船,运输的东西一定不会简单。当然,他还不会笨到要去打听驳船运的是什么的程度。
第一百一十六章 劳碌命
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与日本富士重工及兆军房地产公司的三方合作关系和这个合资方式,成了后来的一种经典案例,更多的企业开始用这样的方式与外商谈判。当然,成功的案例并不是很多,因为他们并不是谁都有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和兆军房地产公司这样的资源,外商投资并不傻,没有利益的事他们是不会白给你送钱来的。
陈兆军着段时间算是明白了,没有白挣的钱。富士重工和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之所以非要把自己捆绑在他们的这辆马车上,就是因为谁都需要他。当然,对于国家的宣传机器来说,陈兆军的出现也是有必要的。对于这样合资企业相对两国来说有了两个不一样的说法。日本国方面对于这样的合资的说法是,在这次跟中国办的合资企业方面,日本国在日本的中日合资企业日本国方面合计拥有的股份是百份之六十。就连在中国境内,日本国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比例关系,日本国占有股份资本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五。而在中国这边,宣传的口径是我们国家拥有了一个在日本境内绝对控股的大型合资经营企业。不过话说回来,就这两个方面来说,最小股份的陈兆军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双方都争着拉他,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谁都知道,陈兆军的脑袋里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只要能把这些东西发掘出来,也许双方都能上一个台阶。
陈兆军当然知道这些东西,可怜的他本来就想舒舒服服的过日子,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他当然也希望能为国家多做一点贡献。可现在这么一来,他就是想躲都躲不过了。洪都的许宏亮天天都追着陈兆军要管理方法、要技术手段。而富士重工方面,也一天到晚的追着陈兆军要新车型的外形设计和其它的一些关于安全方面的设计。陈兆军现在也聪明了起来,先不管有用没有用,先把电子制动力分配控制的防抱死系统(ABS加EBD)、加上SRS安全气囊,还有什么多点电控多电燃料喷射系统等等。陈兆军也不太清楚什么技术是别人已经申请过了专利,什么是别人没有申请过的。反正他把他能想起来的东西一股脑的都申请了专利。能行的算他运气,不行的也不遗憾。反正都是捡到的。陈兆军明白目前我们国家的计算机和单片机技术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还比不过日本,不过现在自己有了专利,到时候只需要将设计思想交给富士重工的人,搞出东西来不过是早晚的事。好在有了这些东西,再说陈兆军还有一个很好的理由——他还是一个学生,于是他的麻烦少了许多。
不过富士重工的人和洪都可没有那么容易放过他,一个根本没有经过他这个合资第三方的同意,就精心挑选了地方的三方联络处就出现在了离清华大学不远的地方,这简直让陈兆军有点哭笑不得。不过等陈兆军提出这个事的时候,三方联络处专门为陈兆军配的秘书马上交待:陈先生,来联络处之前上级领导就说过,我们这个联络处的所有办事费用都由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和富士重工负责,我们平时对您负责。有任何事你都可以吩咐我们。
显然,为了照顾陈兆军的习惯,这个联络处的主要负责人,也就是陈兆军的秘书是由洪都方面派出来的。当然了,富士重工方面也有一个精通中文的联络员。
当然了,陈兆军也对得起他们了。时不时的提点建议什么的。谁也不知道他怎么来的那么多奇思妙想。
¡¡¡¡¡ù¡ù¡ù
眼见着渐渐的陈兆军就要毕业,关于他的毕业分配问题成拉,陈家的大事。按理来说,陈兆军的毕业分配是没有什么好想的,他本来就是国家轻武器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回轻武器研究所是理所当然的事,更不要说他还占着指标拿着工资。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有的人都落实了毕业分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人管他。陈兆军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不过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他更希望有时间可以四处转一转,到处去看一看。陈兆军也很想到处去了解一下现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现状。
¡¡¡¡¡ù¡ù¡ù
陈伟雄最近这一段时间非常忙,谁也不知道他都在忙点什么。陈兆军心里有点数,经过百万大裁军以后,【创建和谐家园】现在正在逐步向军衔制转形,这一段时间,陈伟雄不忙就怪了。只是张桂梅还为陈兆军的事操心。临毕业前的几天,她非让陈兆军回家来一趟,汇报自己这一段时间的情况。
一听说这事,陈兆军的心里开始有点发毛了,这几年他一直就没有老老实实的念书,虽然也做了不少事,挣了一点钱,但是他知道,这里面没有多少是真正靠自己的本事真正挣来的,也许换一个人,会比他做得更好。张桂梅知道的东西本来就不多,更不要说包括陈伟雄、陈兆平、陈兆广和陈兆军在内的陈家男人,干的事一个比一个神秘,一个比一个忙。也就是自己的这个老儿子的事可能还好一点,应该说还可以问一下,毕竟陈兆军还是一个学生。
对付张桂梅,陈兆军的办法就多了去了。一听下了旨意,陈兆军的第一个反映就是赶快去总政文工团找李爱红。他清楚,只要有李爱红在,张桂梅就不会太为难自己。因为她得保持在李爱红面前的形象。
¡¡¡¡¡ù¡ù¡ù
李爱红这段时间正等着陈兆军找上门来。这一段时间,她们总政文工团正在排节目,准备选送参加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李爱红也着急,做为一个演员,她当然希望自己能够在自己的演艺生涯中有所建树,可是总政文工团高手如林,要是只是这样平平淡淡的过还行,可是要想出头、成就一点事业,就必须拿出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来。李爱红一直都知道,陈家的这个老儿子别看没有个正型的,但是小聪明是一堆一堆的,而且陈兆军早就说过,只要他愿意,保证李爱红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出头露脸的。为了这个,李爱红还问过陈兆平,陈兆平想了半天,憋出了一句话:要说兆军,谁也说不清楚他。谁知道他能干出点什么事了?不过他既然答应了,有机会你追着他就是了。我这个弟弟有一点好,说出来的东西他都认。虽然我不知道他能搞出什么来,但是他肯定能搞点什么。你到时候就找他,他要是不干,你就告诉我妈。我妈会制他的。
这回,陈兆军自己送上门来了,李爱红可不会放过他了。
“陈老三,我告诉你,你那点小心思我还不知道?你是不是惹着你妈了?”李爱红先端足了大嫂的架子,不然一会她就给陈兆军给绕昏了。
“没有的事,我怎么敢惹我妈?”陈兆军不明白李爱红为什么摆出这个架势来。不过他知道,今天自己得小心了,否则不知道会怎么样。
“你没有惹着你妈为什么非让我陪着你回家?还那么殷勤的来接我?”其实李爱红事知道一点的,陈兆军这一段时间满世界飞跑,也不知道有多久没有回家了,张桂梅把他叫回去教训一下是正常的。
“不是的,最近我忙,好久没有回去了,我怕我妈骂我。她已经说,让我回家汇报一下最近的情况。”陈兆军苦着脸说。
李爱红一听就清楚,看来真的跟自己想的没什么区别。陈家的几个兄弟她是知道,别看一个两个本事都不小,可是在家里,各个都乖得什么一样。
“我知道,你是想让我给你当挡箭牌。其实这也不是不行,可是我有什么好处?”李爱红立刻坐地起价,手上有了筹码当然不一样。
陈兆军早就把原来承诺给李爱红的事忘得死死的。这回他也迷糊了他还真不知道李爱红想要什么。按说李爱红应该知道,就算她不知道大哥也知道。无论是什么,只要是钱能买来的,自己都没有什么好说的。再说了,要真是家里有了什么为难的事,也该是大哥跟自己说。怎么嫂子跟自己说起了这个事来了?
“好了,嫂子,你就明说吧,你想要什么?不管你想要什么,我一定想办法帮你搞来!”陈兆军信誓旦旦的,他当然知道,李爱红不可能让他去买架飞机回来。
“哎,这还差不多。那我可说了?”李爱红得意了起来。她知道,陈兆军到了这一步是投降了。
“好嫂子,想要什么你就说吧!”陈兆军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不是我问你要的,是你欠我的。你还记不记得,你当初可是答应过,要帮我搞一个节目,让我上春节联欢晚会的!”李爱红得意洋洋的说。
她这话一说,陈兆军可是想起来了。这话是说过,不过当时的环境可不同。是张桂梅急着抱孙子,让李爱红生孩子的。
这个话柄可不能放过。谁让李爱红刚才吓他来着。
“嫂子,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当初我好像说的是我保证可以让我侄子的妈上春节联欢晚会,还可以让她那大奖来着。我现在想看一看我侄子怎么样了。他要是乖,我就帮他妈妈,他要是不乖,这事就算了。”
李爱红一听这话,知道是自己把陈兆军给逼急了。这给一大棒吃个甜枣的活还是懂干的,连忙哄着陈兆军。
“兆军,你大哥可是说了,让你帮我的。再说了,什么时候你有了事我不帮你挡着?你不能看着你嫂子连个主角都演不上吧?”这女人变脸比变天都快。
陈兆军知道,这事事怎么都得答应的。结果这天回去,李爱红愣是哄得张桂梅连东南西北都分不出来了,那还有心思来管陈兆军的事?当然了,从这天开始,李爱红就算盯上陈兆军了。总之他一天不把东西拿出来,一天就没有好日子过。陈兆军心里暗自叹气,他一直想过得轻松一些,可是到头来怎么还是一个劳碌命?
第一百一十七章 好戏连台
陈兆军是毕业了,不过比他没有毕业前还要忙。由于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和富士重工是同时建厂的,虽然这些事不用他管,可是富士重工方面已经承诺,将用最好的车型,最新的技术和最安全的性能生产新车,这一切,除了是打开中国市场和国外市场需要以外,最关键的是,这些将根据协议成为技术共享的一部分。但是陈兆军的已经非常明确,他的专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只能用在跟富士重工合作生产的新车上。陈兆军的理由也很简单,这样不但能提高中国方面的研发能力,还有就是可以用这些新车抢占中高端汽车市场的份额。对于这些,富士重工是没有话说了,他们当然知道这样将带动中国的汽车产业,但是专利在陈兆军手上,再说谁都知道,不管怎么说,能挣到钱是最关键的。中国的市场潜力和高新技术带来的未来市场前景是富士重工最看好的,富士重工的董事们认真的考察过市场,他们认为,日本车之所以被美国和欧洲市场认为是中低档次的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日本车在安全性和科技领先性上低于欧洲和美国车的水平。这次跟洪都和陈兆军合作,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毕竟富士重工本来就有优越的条件的现成的流水线,而洪都摩托车有限公司本来就是世界一流的摩托车生产企业,而且还拥有发动机方面的多项专利技术,而这些发动机方面的技术又能很方便的转化到汽车发动机上,所以大家合作基础和条件都很好,建厂的速度很快。富士洪都摩托车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在日本下线了第一辆1500毫升富士洪都摩托车,而且一炮走红,迅速成了日本年轻人的新宠。富士洪都凭借原来汽车的销售渠道,很快将产品推向了全国以及台湾市场,同时富士洪都方面考虑将富士洪都摩托车当成一个主打品牌,用它来抢占欧洲和美国市场,为将来的洪都富士汽车做准备。
洪都富士汽车有限公司方面,由于有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支持,资金方面不但有了保证,而且日本富士重工还将按照新车的新特性专门生产了两条流水线,本着一边开发一边建设的思想,加上陈兆军不时的进行指导,让设计人员少走了许多的弯路,为了更方便的工作,洪都富士汽车有限公司在北京的联络处现在变得异常大了起来,每天陈兆军都忙着听个方面设计师的汇报,一担陈兆军点头了的东西,就迅速被报到了厂里。不过这些负责设计的人员都很奇怪,陈兆军每次都只是告诉大家,他心中的东西应该是怎么样,然后给设计人员描述一下外型,但是到了具体的设计,他却是不会介入的,只有等到你搞好了以后他才会再次介入,给你指出有问题或有毛病的地方。还有就是陈兆军对车内部的一些非常细小的地方提出了很多建议。这些东西看似简单,可是当陈兆军一提出来大家都不禁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当然,这些东西会旋即被陈兆军申请成为个人专利。不过陈兆军申请的这些专利里面,有许多的东西是大家都想不明白的。比方说卫星定位系统和电子导航系统就是最典型的。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些东西的想法很好,可关键是没有用。国家不可能为了你的车发射一颗卫星。再说这些东西也需要大量的电子地图做支持。可是谁都知道,搞电子地图根本就不是一家汽车生产企业能干得了的,就算能干得了,这也还需要大量的具体数据的支持。这些数据从什么地方来?
¡¡¡¡¡ù¡ù¡ù
美智子他们一帮人算是忙翻天了。谁也想不到,微软的股票会以如此高的速度上涨。美智子现在大概是最后悔的人,她一直在抱怨资金,为什么当初不跟陈兆军买一点微软的股票?其实后来美智子还有许多次机会可以买一点微软的股票。可是望着不断上涨的股价,美智子犹豫了,毕竟她是希望进行投机挣钱的。美智子知道,她是没有办法跟陈兆军比的,陈兆军亏得起,而且他也不在乎亏一点钱。可是美智子亏不起,每一次她都在想,涨到了这个程度应该到头了吧?可是等她第二天再看的时候,微软股票的价格又上去了。这样一次又一次,美智子都快被逼疯了。好在陈兆军给她的工资已经能让她过得很好了,甚至已经有一个很优秀的美国年轻人——路易非常殷勤的追求着美智子。可惜的是,美智子似乎并不非常用心,因为她几乎一直都跟在最能挣钱的人――陈兆军。不过她也明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跟陈兆军比的,这也是美智子并没有排斥路易的原因。
¡¡¡¡¡ù¡ù¡ù
其实毕业以后陈兆军就想过甚至已经又悄悄的买了一个四合院,当然,这次买下的这间四合院可比原来帮陈兆平买的四合院贵了许多,陈兆军足足花了70万才买了下来。他尝试着征求了一下张桂梅的意见,说想搬出去住,结果张桂梅差一点就给了他一锅铲。在张桂梅看来,陈兆平搬出去住是正常的,甚至将来陈兆广回来后也搬出去住都没话说,但是陈兆军是不能搬出去住的,原因只有一个,陈兆军是老儿子。按照一般中国人的传统的习惯,老儿子是不应该离开父母的,将来等父母年纪大了,老儿子是有义务服侍两个老人的。其实张桂梅也知道,按照陈伟雄现在的级别,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用得着陈兆军服侍了。但是张桂梅当妈妈的心陈兆军是理解的,要是有可能,她更希望陈兆平、陈兆广和陈兆军都在自己的身边,这样她就能每天看到自己的孩子,跟陈伟雄一起分享着儿孙满堂的感觉,可是陈兆平和陈兆广一个工作非常忙,另一个常年不在国内,她也就只能守着陈兆军过日子了,反正陈兆军也没什么事。陈兆军想搬出去的事当然没得商量。更要命的,张桂梅把这事跟陈伟雄一说,陈伟雄的反应也很大。用陈伟雄的话说:老子天天看着你你都给我捅篓子,要是不看着你,你还不要翻天了?
有了陈伟雄的这个话,陈兆军搬家的事彻底算是没戏了。不过他并不后悔买下来的房子。反正放在那里就是钱,实在不行了就给二哥结婚用,怎么着也浪费不了。
¡¡¡¡¡ù¡ù¡ù
自从陈兆军答应了给李爱红一个能让她在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得奖的承诺以后,李爱红开始更频繁的出现在陈伟雄的家里。明面上,她总是说是来看看两个老人家,尽点孝心什么的。其实陈兆军知道,这些都是李爱红的幌子,她是不断的来提醒自己,得赶快帮她搞东西。这个事情连陈兆平也跟陈兆军说过了几次。陈兆军明白,这次,要是自己真的敢不帮李爱红整点东西出来,恐怕是很难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