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活_校对版by:布老虎吃人》-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哇、好哇,咱们两一起搞。装一台比电影队的收音机还要牛的收音机出来。”陈兆平现在已经是整个大院里装收音机的领头羊了,为了保证自己整个位置不受威胁,当然要装一台牛一点的收音机出来。后来陈兆平才发现,为了装收音机,自己已经很系统的学了一遍中学的物理和数学。

        其实受益的不光是陈兆平,大院里的孩子开始流行装收音机以后,每天出去惹事生非的人少了起来,看书学习的人多了起来。这让大院里的家长省了不少心。也让陈家兄弟更加出名了起来。连带着陈家老二陈兆广,看见哥哥和弟弟每天忙忙碌碌的学习和试验,渐渐的,对学习也更加上心起来,成绩排到了全班第一的位置。

      ¡¡¡¡¡ù¡ù¡ù

        又过了一两个月,陈兆平的七管收音机装了出来,效果当真不错。不过这也让陈兆平有了一点变化。因为这台收音机可以听到台湾的《自由之声》广播电台和《*》。在那个信息极度困乏的年代,这些比较另类的东西就成了陈兆平这帮年青人最喜欢的东西,一帮同学每天关着房门,躲在家里听广播。

        陈兆军开始没注意,可是当他发现这个情况有愈演愈烈的情况的时候,他开始担心的。要知道,在当时,这两个广播电台可都说被称为“敌台”的,收听它们的广播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但是如果被人上纲上线,搞不好就成了现行反革命了。陈兆军知道,自己得想出一个什么办法来转移大哥和他们一帮同学的注意力,免得出问题。

        可是怎么样才能实现既能让他们有兴趣,又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那?这还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这天晚上,陈伟雄回来后,又习惯的将配枪放到了地上,分解开来,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清洗擦拭。陈兆军看到陈伟雄摆成一地零件的枪的时候,一个绝妙的想法让他不由得兴奋了起来。

        在部队长大的孩子,没有不喜欢枪的,也没谁不喜欢摆弄枪的。基本上凡是武器,这些孩子都会喜欢。自己可以从这个方便下手,相信一定能将陈兆平的注意力吸引回来。当然,陈兆军知道,一开始不能搞得太难。太难了就没人愿玩了。得有一个简单一些的办法。张桂梅前一段时间说的炸鱼的是又出现在了陈兆军的脑海里。自己做炸药!没什么不这个更简单,又可以让陈兆平他们学习一些化学知识的办法了。

      第八章

        “爸爸,明天我想要买一点零件,给我一点钱好么?”陈兆军伸手问陈伟雄要钱了。

        陈伟雄很奇怪,平时要钱买零件都是陈兆平来要的,今天怎么陈兆军也开始要起钱来了?不是他不想给钱,可是总得问清楚这些孩子要钱干什么吧?

        “去叫你大哥来跟我说。”陈伟雄不再理会陈兆军,继续擦他的枪。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陈兆平这一段时间的变化都在陈伟雄的眼里。自从开始装收音机,陈兆平就开始没日没夜的看书学习。从单管收音机到七管收音机,陈兆平可没少费功夫。陈伟雄偷偷的问过通信连的陆连长,七管收音机的技术含量。当陆连长听说陈兆平是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硬是自己揣摩着设计并组装起来的,感到非常吃惊,他告诉陈伟雄,就凭这个技术,一般的工程师都不一定行。陈伟雄放心了,从这以后,只要是用得上的担心,陈兆平说买就给买。

        陈兆军老老实实的去屋里叫大哥。其实他知道,自己要钱是肯定要不来的。

        “大哥,我告诉你,我这两天看了点书,书上有说怎么做炸药的,我想跟爸爸要点钱买原料回来我们自己做,不过你可千万不要跟爸爸说。”进屋后,陈兆军拉着正在看书的陈兆平,给出了自己的饵。

        “你想做炸药?那个东西太危险了,还是不要搞的好。”陈兆平一听,也吓了一跳,平时,他们除了军用炸药以外,见得最多的就是一般农民用来炸鱼的土炸药,那个东西的确危险。

        “没事,我看了书了,是很安全的炸药,到时候咱们可以去水库里炸鱼了。”

        陈兆平一听也动了心思:“行,我去跟爸爸要钱,咱们也整一点好玩的东西玩。”

      ¡¡¡¡¡ù¡ù¡ù

        两天以后,陈兆平带着陈兆军又来到了通信连。通信连为了搞一点辅业,在连队周围的地里种了不少的甘蔗。那个年月,一般农民种甘蔗是不用花费的,可是部队不一样,什么东西有效用什么。所以,类似尿素、氮肥之类的东西是有的。不是陈兆军不想直接买硝酸铵,第一买那个东西要证明,第二这样就达不到让陈兆平复习化学的目的了,于是只好自己直接提取。

        找到陆连长,说是家里种菜,想要点化肥。陆连长直接没有二话,打开库房,要什么直接拿就是了,于是陈兆平和陈兆军也不客气,尿素、氮肥什么的拿了不少。

        接下来几天,陈兆平和陈兆军两个就忙乎起来了,另外加入的还有陈兆平的两个同学,于永华和李晓波。前一段时间,陈兆平开始玩收音机的时候,他们就是最先加入进来的。他们发现,自从陈兆平开始带弟弟陈兆军以后,玩的东西不但没少,反而多了起来,也高尚了起来,跟他们平时瞎混有了很大的区别。而且回去后,他们的家长也让他们多跟陈家兄弟接触,一些,希望他们受点感染。其实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自从天天跟着陈家兄弟在一起以后,于永华和李晓波也开始看起书来,毕竟有不少东西还是需要自己琢磨的。

        这两天听说陈兆平准备自己做炸药,这两个人更有兴趣了,其实部队很多孩子就是这样的,什么东西危险就想玩什么。况且这次的事不但不危险,还那么好玩。

      ¡¡¡¡¡ù¡ù¡ù

        过了没几天,等陈兆平他们翻拦了化学书,陈兆军需要的硝铵炸药也做出来了,本来陈兆军还想把雷汞给做出来当起爆药的,可是陈兆平他们都等不及了,直接找了一根电【创建和谐家园】就要去炸鱼。陈兆军想了半天,没有坚持。一来要是拖得时间太长了怕陈兆平他们没了兴趣,另一个搞雷汞也太危险了点,别到时候把自己给炸了。所以就没有坚持下去。

        陈兆军也只是记得几种炸药的做法,并不知道这玩意到底有多大的威力,所以第一次他们上水库炸鱼的时候拿了好几个广口瓶。这都是平时张桂梅丢在家里的。这回成了陈兆平他们做炸弹的工具了。

        “兆平,要不咱们先来一个小一点的,要是威力不行再来一个大的?”于永华建议着。

        “我也是这么想的。”陈兆军开口了。这一段时间来,于永华和李晓波发现,陈兆平的这个弟弟好像很能干,不但可以看得懂中学的课本,连炸药的配方都是他拿出来的。时间一长,大家都不把他当孩子来看了。对陈兆军的建议,大家都是很看重的。

        “那好,这么就先试一个小的。”陈兆平也不知道自己弟弟搞的这个炸药到底怎么样,反正今天是来试一下,当然应该从小的试起。

        先拿了一个大概装了二、三两炸药的广口瓶,连上电【创建和谐家园】,丢到了水里面。原来在部队的孩子想要搞几枚【创建和谐家园】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他们谁都没有注意密封的问题,不过随手拿了张纸,把瓶口一封就了事了。

        炸弹下了水以后,于永华开始往水里面撒一些剩饭什么的,目的是多引来一些鱼。这一招还有点效果,没过多久,就可以看见鱼儿抢食翻起的水花了。几个人一看,差不多了,于是接上手摇发电机(其实就是几个变速齿轮加上一个铃流发生器(老式电话机用的)和变压器),人都躲得远远的,开始卖力的摇了起来。

        不过摇了两、三下的功夫,水下一声沉闷的爆炸声响了起来,紧接着,被爆炸掀起的水一下翻了起来,四处飞溅着。

        “好!”几个人都听出,这绝对不光是【创建和谐家园】在响,说明他们的炸药是可以用的。欢呼着,大家冲向水边。不一会,被炸药震晕了的鱼开始浮出水面。几个人连忙张开抄网,捞了起来。

      ¡¡¡¡¡ù¡ù¡ù

        “兆平,这好像不对,怎么才炸了这么一点小鱼?”李晓波拎着才装了不到一斤鱼的小网抱怨着。

        陈兆平一看,到也是。

        “没事,应该是咱们刚才用的炸药少了,威力太小,一会咱们换一个地方,用一瓶大的来炸。”只要炸药没问题,一切都好办。

        “好嘞,咱们这就换地方。”大家都炸弹,刚炸过鱼的地方,是不可能有鱼再来了。

        几个人顺着河边往下走,很快来到了河的下游。这里距离军部的取水点不远。为了保证水源安全,平时是有警卫连的人站岗的,普通地方上的人都不敢来这里炸鱼。当然,这对陈兆军他们这帮部队的孩子来说是没有问题的。警卫连的人大多都认识这些首长的孩子,远远的看见,还跟他们打招呼。

        “咱们就在这附近炸好了,平时没人敢在这里炸鱼,水又深,应该有大鱼。”于永华说。

        “我看行。”陈兆平也同意了。

        陈兆军到有点想法,他知道这是军部的水源地,虽然有几次过滤,都是一想到喝的水里面有几条死鱼,还是让人不舒服。

        “咱们还是往下一点,别让死鱼进到取水区里去了。”

        关于保护水源的规定,部队的孩子都是知道的。平时来游泳的时候,大人都不让靠近这个地方。一个是为了安全,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卫生。

        “那好吧,咱们再往下走一些。”大家都同意陈兆军的这个说法,于是又往下游走了一点。

      ¡¡¡¡¡ù¡ù¡ù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他们都决定,该用一个大一点的炸弹了。

        这次他们拿出来的是一个两公升的大输液瓶,瓶子上的橡胶盖还好好的盖着。那把小刀,将橡胶盖的孔捅大了一些,直接将一枚电【创建和谐家园】给塞了进去,有橡胶盖的密封,连纸片都用不上了。

        重复着上一回的程序,还是于永华撒米饭,接着大家找了一个地方等着。由于这里的水深,估计是看不到鱼儿翻起的水花了,于是大家只好开始计算着时间。

        等了大约五分钟,大家都觉得应该差不多了,于是摆好了东西,找地方藏好,就开始摇发电机了。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回,他们把整个军部都给惊动了,连军部的作战值班室都接到了电话。

      ¡¡¡¡¡ù¡ù¡ù

        随着李晓波一阵猛摇,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响了起来。这可是两公斤多的炸药,又是在部队的取水口边上爆炸的,你说能不惊动人么?正在站岗的哨兵其实是知道这几个孩子想干什么的,要是附近普通的农民,他早就把人给赶走了。但是一看都是军部一些首长的孩子,也就没太当回事。不就是炸个鱼么?当然,哨兵怎么也想不到,这几个孩子用的是自己做的标准炸药。

        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爆炸响起,哨兵当时就给吓了一跳。平时不是没听过炸鱼,其实刚才他们几个在上游炸鱼的时候他就听到了,可是没有想到,到了这,他们整得动静这么大,这得多少炸药?

        哨兵也来不及想太多的东西,他知道,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会惊动其他人,现在要不赶紧把这几个家伙都给抓住,自己就没法向上级解释了。

        哨兵提着枪,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陈兆平他们身边,到了那儿一看,几个伙计还在【创建和谐家园】呢。

        刚才那声一响起,江边的这几位只觉得地上一震,一声巨响之后,大家的耳朵都不好用了,里面飞的全是蜜蜂。其他人这么想的陈兆军不知道,反正炸弹一响陈兆军就明白了,上一个炸弹不是威力不行,而是进水了。硝铵炸药威力一直都不错,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进水,进水以后就会失效。由于他们用的是小广口瓶,而且只是随便用纸堵了一下,放到水里以后,时间一长,就侵了进去,后来爆炸的应该就是剩下的一点没进水的炸药在响,所以没什么反应,后来用的这个瓶子有一个橡胶盖,【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去以后,橡胶盖密封的很好,一点水都没进去。所以发挥了正常的威力。

        等哨兵叫醒了几个人以后,谁也没想要跑,军部就那么大,你能往那跑?虽然大家都肯定就算是跑哨兵也不会用枪打他们,可是哨兵一定知道他们是谁家的孩子。跑得了和尚你跑不了庙。于是,几个人乖乖的跟着哨兵到了司令部。

        好在哨兵路过哨位的时候给司令部打了一个电话,司令部这才没有升级戒备状态,不过这也让他们几个成了大家参观的对象了。

        到司令部的门口的时候,好家伙,几个处长,加上一帮参谋都站在台阶上等着他们呢。其实这道理很简单,大家都以为,这帮孩子玩的是军用炸药,而且量还不小。因为就算是手榴弹,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动静。

        结果一番审讯下来(基本上是各自的父亲审自己的孩子,办公室理一些新来的参谋正帮着点数,看看谁挨了多少下),加上有力的证据,整个司令部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几个孩子居然是自己做的炸药,用的不过是些化肥加上一点化工原料。更离谱的是,配方是陈伟雄的小儿子陈兆军给搞出来的。这下,陈兆军可是完全在军部出了名了,估计有人不知道副军长的名字,但是谁都知道直工处长陈伟雄的小儿子叫陈兆军。

        看着大哥陈兆平给老爸一顿很揍,陈兆军暗暗庆幸,要不是担心【创建和谐家园】油太危险,他本来是想搞【创建和谐家园】油的。那个东西更简单一些。

        这下,除了无线电以外,陈伟雄禁止自己的两个儿子再玩化学试剂。谁知道他们还会不会搞出点什么其它的东西来。

      第九章 1976年大事记—1

        陈兆军也是没办法,为了让大哥陈兆平能够顺利的考上大学,他算是费尽了心思。好在心思没有白费,大哥陈兆平最近这一段时间开始觉得多读点书还是有点用的,起码玩起来名堂都多一些。不但是陈兆平感觉到了读书的好处,有了做炸弹的事以后,整个军部的孩子都变了一个样。虽然表面上这事上了军部的安全通告。通告要求所有家长必须管好孩子,不许再搞什么炸弹的出来。可私底下,几乎每个家长在跟最近家里的孩子说完要注意安全之类的话以后,都会用教训的口吻告诉孩子们:你们看看人家陈家的几个小子,别的不说,人家整出来的七管收音机,连通信连的技术员都搞不出来。再说了,虽然他们整炸药是太危险了点,不过难得别人整得出来,要是你也有那个本事,老子霍出去了,要怎么都行。

        接下来的事就不好控制了,军部不少的孩子开始玩命的专研起了数学和化学来,陈兆平成了这些人的领头羊,谁有什么不知道的都来问他。这回,陈兆平给逼上梁山了,别人那么虔诚的来问他,他总不好说我也不会吧?没办法,只能悄悄的玩命学习,很短的时间内,陈兆平就自学完了整个中学的数学、物理和化学。为了应付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他还不得不开始自学起高等数学和其它的一些课程。陈兆平的这些变化,陈伟雄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很高兴,自己的孩子变得争气了起来。

        这一切,不光陈伟雄看见了,军里的领导也看见了,毕竟他们的孩子也都跟陈兆平差不多大小,一贯都玩在一起的。

      ¡¡¡¡¡ù¡ù¡ù

        时间转眼就到了1976年。这一段时间,陈兆军也没闲着,他不断的整理着自己脑海里的记忆,会有将会发生的事情。由于担心被别人看到,陈兆军不敢用笔做记录,所以只能通过不断加深记忆的方式,让自己别把以后的事给忘了。

        对于1976年,陈兆军是记忆犹新的,因为这在整个中国现代历时上太有名气了。这一年的年初,周恩来总理离开了人间,紧接着是4.5运动,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同一个月早些时候,朱德总司令去世,9月9日,毛泽东同志去世,10月6日,粉碎“四人帮”。自己的大哥也是在这一年年底开始上山下乡的。接下来还发生了一些什么,陈兆军就记不住了,不过陈兆军知道,有了这些应该足够了。

        渐渐的长大以后,陈兆军从陆陆续续才爸爸的嘴里得知,爸爸一直有一件遗憾的事情,就是他没能成为一名将军。这也不奇怪,由于爸爸的工作能力很强,军里换了几个军长,一直都舍不得把爸爸给放到下面的部队去,这样,陈伟雄就一直当了十多年的处长。直到离休的时候,国家才给了一个正厅的待遇。为此,陈伟雄一直耿耿于怀。也许有了1976年就是一个机会。陈兆军暗暗的想,现在的关键是该怎么说服老爸按照自己的安排来走。当然,自己还必须保守好秘密,否则谁知道会怎么样。

        陈兆军理顺了一下思路。首先,4.5运动是不能粘边的,要不还得等几年才能好过起来,其实也粘不上。这个先不去考虑了,那么接下来的可以利用的就只有两个,一个就是唐山大地震,另一个就是【创建和谐家园】。陈兆军决定,利用这两次机会,让爸爸实现他的将军梦。于是,在接下来的一点时间里,陈兆军开始有意识的看起了一些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性的文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陈兆军原来学的是理工科而不是文科呢。不过这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影响一下大哥陈兆平。按照陈兆军的设计,大哥陈兆平应该向仕途方向发展,有自己这么一个后知几十年的弟弟,还担心什么。

        于是,从1975年底开始,陈兆军就开始在饭桌上和爸爸哥哥一起讨论起政治来。本来陈伟雄就是搞政工的,政治、哲学的理论水平就不错,陈兆平最近这一段时间,整天忙着学习了,有了闲暇的时间,也乐得听弟弟和老爸争论一些政治和哲学方面的担心,权当是休息了。

        就这么着,一家人开始了经常性的辩论,热闹看得多了,陈兆平和陈兆广两个也开始有意识的看一些相关的书籍,免得到时候连话都插不上。就这么着,顺便,陈兆平连政治也开始复习了起来。

        陈兆军知道,经过家里面人这一段时间的讨论,在当时的那个特定的年代,人的思想都还很单纯,有了这一段时间的【创建和谐家园】,他们已经对国家有了忧患意思。当然,教训是非常多的,所以陈伟雄反复关照,在外面的时候,不许谈论家里面说的这些东西。还好,对谈论政治的风险性大家都还知道,所以没有谁对陈伟雄的话有疑问。就这么,眼看着就要到4月5日了,陈兆军很担心在政工时候,几个被最近洗了脑的人会有什么不冷静的事,于是乘着一天晚饭的时候,跟陈伟雄谈起了军队的问题。大家不知不觉的就淡到了军队该为谁服务的问题上来。陈伟雄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党领导枪,当然是党叫干嘛就干嘛了。陈兆军当然也同意这一点,当时他说出了另一个理论:军队是专政工具,是为了包围国家的【创建和谐家园】和领土完整不受侵犯而设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或国家的【创建和谐家园】没有受到侵害的时候,一个军人都不应该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因为他只服务于国家,也就是说,不管国家的政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军人只需要保卫好国家就对了。陈伟雄被陈兆军的这些理论给搞迷糊了,半天没有反应过来。他这么知道,这是因为陈兆军担心陈伟雄就4.5运动说出什么不合适的话来。要真是那样,事情就麻烦了。

        果然,没过两天,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对4.5运动的定性就下来了。整个军部大院,几乎所有领导干部的脸都是黑的,可是没有谁说什么。陈伟雄本来对这事很不舒服,可是看一看其他的人,再想一下陈兆军这几天说的定性,陈伟雄冷静了许多,但是,他的脸色也没有好看起来。整天都黑着个脸,搞得底下的参谋一个个都小心翼翼的。

      第十章 1976大事记—2

        眼看着就要到1976年的7月中旬了,陈兆军开始着急起来。他知道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可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难得他去满世界说,28日唐山会发生地震?有人会相信他么?再说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如果他说出来这样的话,还不得给当场抓起来?不过也难说,恐怕不会有人抓他,但是把他送到医院是肯定的。他可不想在医院里呆着。问题是就算后来证实他说的没错,可是他该这么解释这消息的来源?肯定是解释不了的。所以,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是最好的。

        陈兆军早就想好了,对这次不可抗拒的大地震,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怎么样尽量的减少伤亡。如果这些事要靠他一个孩子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不是还有陈伟雄么?陈兆军打定主意,这一次不但要让爸爸出名,关键的,尽量多救一些人。

        接下来的几天,陈兆军开始说服陈伟雄下到唐山附近的连队去。他知道,当时部队住的都是平房,就算倒了也没什么关系,伤不着老爸的。关键的是,只有在那个地方,才能最快加入到救灾的行动中去。当然,陈兆军可不敢跟老爸明说。

        “爸,您老是在机关里呆着,不到下面的连队去走一走,又这么能够更好的了解部队的情况?不了解部队的情况,万一军首长问起来,就光凭着下面递上来的报告,也不是个办法。再说了,您到下面去多走一走,万一那天调您到下面去当师长了,跟下面的关系不是也近一些?”

        陈伟雄很奇怪,自己这个宝贝三儿子这一段时间没少说这样的话了,一开始他也没当回事,可后来一想,似乎儿子说得有道理。可是……不知道怎么的,陈伟雄总感到有什么部队的地方。

        “爸爸,别犹豫了,您就去吧,要是您总是在机关里呆着,到时候有什么也显不着您,工作干得再好又怎么样?您看李晓波的爸爸去年不就是在连队带了一段时间的兵,带出了一个xxx英雄连,今年不就当师长去了么?再说了,直工处有不是就你一个人,你什么都干完了,还要下面的参谋干什么?你要是老不给他们机会锻炼,他们怎么能成长起来?”陈兆军知道,老爸是非常关心下属的成长的,只要这么一说,他肯定动心。

        “看不出来,你人不大,心眼不小,不过还算你说得有道理,爸爸就听你这一回,我这就跟军长汇报,到基层连队去呆几天。”陈伟雄彻底被自己的儿子给说服了。他觉得,自己的儿子说得没错。

        “爸爸,您要是去,最好就去305(杜撰的)团,听说那里最近的情况有点问题。”陈兆军知道,305团是距离唐山最近的团,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因为通讯全部中断,最后是派人跑步到的到的最近的部队通信站,用短波电台才联系上了上级机关。这才参加的抢险救灾。这一来一回,白白的耽误了几个小时。

        “胡说八道。”陈伟雄笑着在自己的儿子的后脑勺上轻轻的拍了一巴掌。不过心里对陈兆军这一段时间神神秘秘的情况又过了一遍。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孩子,就是太聪明了一点。这是陈伟雄当时想的。他可不知道,要是其他的父母知道陈伟雄担心的问题,恐怕一大半的人会吐血。至于剩下那些不吐血的,估计已经当机了。

      ¡¡¡¡¡ù¡ù¡ù

        等晚上陈伟雄从军部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吃过了晚饭。陈伟雄把张桂梅也给支了出去,叫来了陈兆军。

        “儿子,你知道今天爸爸跟军长提出要到下面连队看一看的时候,军长怎么说的么?”陈伟雄很凝重,自己的这个三儿子,年级不大,今年才到上小学的年级,可是怎么就能那么清楚的揣摩出首长的意思,这太神奇了。

        “军长伯伯肯定是同意您去了,还答应到时候会考虑给您动一下。”陈兆军的分析很有道理,最近,没有那个干部愿意到基层去,毕竟现在太乱,谁都不愿意到离开最近熟悉的环境。

        “没错,军长伯伯是这么说的。你告诉爸爸,为什么你想让爸爸这时候到下面去?”如果说早上陈伟雄还是当陈兆军是一个孩子,那么现在他已经把他当大人来看了。

        “其实没什么,现在大家都不想去基层,就您一个人想去,军长伯伯肯定会高兴的。”陈兆军敢说是准备让他爸爸去救灾的么?给他一个胆子也不敢。

        “行了,爸爸也不跟你说了,你赶快去洗一下,准备休息了。”陈伟雄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他现在真的有点担心自己的孩子太聪明了。到时候会不会惹来麻烦。

        “爸爸,我这里有一本书,说的是邢台大地震的,我发现他们犯了不少错误,否则可以救更多的人。”陈兆军从身后拿出本书来,递给陈伟雄。这本书是陈兆军费了不少功夫才找来的。

        “是么,那你就说说看吧。”陈伟雄一把把陈兆军给抱到了自己的腿上,低着头,跟陈兆军研究起了邢台大地震的救灾情况来。陈伟雄一贯都坚持跟自己的孩子公平的谈一些事情,只要是孩子们有疑问的地方,他都会想办法解答。

        “你看这里,地震发生后那么久了,都没有有效的组织起来,大家到处乱挖,这样多浪费资源。还有,你看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叔叔,都空着手,要么就拿个锹,难到用锹可以铲得动混凝土?还有这里……”陈兆军拿的是一本小人书,没办法,不少他不想找一本比较专业一点的书,可是没有,这就没办法了。

        等张桂梅再进来的时候,已经都将近十点了,她一进屋就看到,陈伟雄父子两个,正拿着一本小人书在讨论着,还挺有味道的,这可让张桂梅不舒服了。哦,你们父子俩把我给支出去了,就为了看一本小人书,至于么?

        “书给我,老三睡觉去!”说着,也不管父子俩的感觉,一把抢下了小人书,把陈兆军给撵了出去。

        晚上,陈伟雄和张桂梅躺在床上说话的时候,陈伟雄突然感慨的说:“你别说,咱们家这个老三,天生就是一块当兵的料,你没注意,他对于指挥这块,清楚得很。”

        张桂梅一听就不干了:“我说老陈,你是不是有毛病了?咱们俩当了一辈子兵就算了,可你也不能老想着让咱们的儿子也都去当兵吧?你说老三这么聪明的一个孩子,送到部队你放心么。再说了,他现在还那么小,你就给想到头里去了?”

        “我这不也是为孩子们着想么?你就说老大吧,眼看着就要高中毕业了,等着分配工作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还不如到时候去当兵,回来了就可以参加工作了,这有什么不好的?”陈伟雄也是着急,现在社会上乱得很,进部队是一般部队子弟最好的办法了。

        “这也说得是,要不我看这样,干脆趁今年招兵的时候让老大就去吧?省得让人操心。”张桂梅真的,要是陈兆平不赶在招兵以前到部队,那么就得上山下乡了。她是知道上山下乡的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1:4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