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贪婪是人类普遍的劣根,有野心也不是罪,骆局长也只不过是稍稍地贪婪了一点而已。只不过,骆局长想不明白陈兆军为什么这么久都不来找自己,而让他更想不明白的是,陈兆军非但不来找他,竟然还会选择跟邮电局对着干!
不得不说媒体的强大,在陈兆军将消息发布出来的当天,仅仅过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骆局长便已经从好几个渠道获知了这个消息。骆局长身为邮电局的局长,又是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大学生,在邮电局是干技术出身的,他心里当然清楚广电部门的电视信号网络能够传播电话信号这个事实。只不过,他真的没想到,陈兆军竟然会找广电部门合作,非但如此,竟然还把手伸得那么长,直接伸到了电话这一块来。
骆局长现在考虑的事不是后悔,也不是焦虑,而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发布出来的消息以及陈兆军一向以来的态度可以得出,这次陈兆军肯定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让事态就这样发展下去的话,脑子并不笨的骆局长自然知道后果会是怎么样的,毕竟广电还有广播电视的优势。这一线三用,骆局长心里很清楚,只要不出意外,邮电局的电信业务将最终面临崩溃,而对于这个结果的间接制造者,骆局长自己肯定没有什么好果子吃。这些可都不是骆局长所希望看到的,他现在就是要竭尽所能地制造这个能够改变结果的“意外”出来。
为了这个事,一直隐忍了好几个月没打电话给陈兆军的骆局长第一时间拿起了电话。只不过,让他万分沮丧的是,陈兆军对此事态度十分坚决,根本没有任何让步的意思,哪怕是他开出了免费租借线路给陈兆军,甚至是让陈兆军用电话线网络来传播有线电视信号等等一系列的条件,陈兆军都坚持自己的做法,让他既沮丧又难堪。他虽然知道信誉对于陈兆军这种商人的重要性,但他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开出了邮电和广电两家与陈兆军一起共同合作的条件也同样遭到了拒绝。要知道,邮电和广电两家彼此之间都有优劣,邮电拥有更广的覆盖面以及更好的信号传输能力这些优点,陈兆军是不可能看不到的。骆局长实在是不明白,陈兆军这个商人,为什么放着这么好的利益不去追求,而拒绝自己呢?
其实,骆局长不知道,陈兆军在这事上更多的是想泄泄愤而已。毕竟这几年来顺风顺水的,没求过什么人,可偏偏在这么一件明显送好处的事情上碰拉钉子,他心里当然不舒服。而且,陈兆军不是吃亏的人,也更不是反复的人。要怪,就怪骆局长自己,太拿自己当回事了。只不过,骆局长可不比陈兆军。陈兆军原先明显送好处的事被拒绝并不会有什么损失,而现在骆局长明显送好处的事被陈兆军拒绝,后果就不是骆局长能够承担得住的了。
骆局长心里清楚,如果这事由上级出面,或许会有点转机。只不过,骆局长也担心因此会被上级的邮电总局责怪。所以,这事还真必须得他自己,而且还得是尽快解决才行。只不过,陈兆军那边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他现在唯有将目光瞄向了广电部门。毕竟,这陈兆军的电话信号是通过电视信号线路传递的。骆局长觉得,广电部门以前一直都没有将手伸向传播电话信号这块业务,就是因为碍于邮电局的存在,而现在只不过是受了陈兆军的蛊惑而已。现在既然陈兆军那边已经没有任何跟自己合作的希望了,便只能是让他们终止传播电话信号的想法,力求自保了。
有了想法的骆局长不敢怠慢,很快便将电话打到了广电厅厅长办公室中。而接到骆局长电话的,自然是广电厅的刘厅长。在接通电话之后,骆局长便是毫不客气的对刘厅长一通质问,这其中,一点是在同级别当中,骆局长拥有年龄和学历两方面的优势,而另一点则是他觉得,广电部门这次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
只不过,让骆局长想不到的是,一向来都有默契,彼此之间互不插手的广电和邮电,在这件事上面,广电竟然丝毫没有认为自己做错了。这毕竟是没有文件支持的事,骆局长倒也不好说得太过了。而刘厅长给他的解释是,他们是以提取部分收益的情况下,租借线路给陈兆军而已,至于陈兆军会利用他们的线路干嘛?就不是他们所能控制的了。他们能够控制的“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不影响广电信号传输”这两点陈兆军都做到了,已经签定了协议的他们,是不可能单方面的毁约。除非在陈兆军同意的情况下,双方改签协议,以后不再用电视信号线传播电话信号。只不过现在没办法,他们广电部门只能承诺以后不再传递其他人或组织的电话信号。
双方之间的通话非常短促,刘厅长在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完后便把电话挂了,丝毫没给骆局长任何反驳的机会,让电话这头的骆局长气得差点砸电话。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上下一盘棋
骆局长这一天的努力不仅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还受了一肚子的气。不过没办法,事情到达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现在,他能做的,就是尽快将事情向总局汇报上去。毕竟,媒体的力量谁都知道,最应该知道这个消息的人,是不可能被忽略过去的。这也是骆局长在获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联系了陈兆军以及广电刘厅长的原因了。现在既然这两名当事人那儿说不过去,就只能赶紧汇报上去,争取让自己到时候责任能小一些。最好就是将一切错误都归咎到陈兆军他们身上,撇清跟自己的关系。
骆局长的想法很正确,陈兆军所发布的消息,很快便传递到了邮电总局。现在,有了骆局长的汇报,明确的了解了海南省广电厅以及陈兆军的态度之后,邮电总局也没二话,当然立刻找到广电部,协调解决这个问题。网络的发展和前景谁都看得到,在他们看来,广电部实在没有必要把手伸那么长,直接把脚插到了邮电部的传统产业——电话里来,这跟把手伸到他们邮电总局口袋里掏钱没有区别。
广电部这一边自然早就有所准备,海南省广电厅在与陈兆军达成这个协议之后,自然第一时间内便将此事用正式文件的形势作为下级单位政绩表现的方式传递给了广电部。在广电部的领导看来,这样一块意外的馅饼能够掉到自己的头上,简直是飞来的一份横财。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谁都不会放弃一个能够获取这样利益的机会。况且,在他们看来,首先网络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家对这一块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不明细,现在这样的情况甚至不能用打擦边球来形容,本就是名正言顺的事。合理利用资源,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利益最大化,当然是最好的事情。再说,市场利益前景谁都能看得到,而且根据下面的报告,与网络公司进行这些方面的合作,本就是在邮电部门拒绝了的情况下才签署的。此时此刻,不管到哪里去打官司,于广电方面而言,都是名正言顺的。对于邮电方面的指责,他们自然是直接回绝。
当然,广电部门并不承认,他们有插手电信电话业务的情况。在他们看来,他们无非是把自己系统内剩余的资源租用给了一家合理合法的网络公司。至于网络公司用这些资源进行什么样的经营活动,他们只有监督权,并没有管理权。更何况,作为网络服务的延伸,网络公司的一种通讯手段,网络公司搞一些类似于电话的东西,只要不与市话网接通。那么可以认为是网内行为,与邮电通讯没有什么关系。
总而言之,这两家职能部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没能说服谁(当然了,他们并不指望通过这样的谈判来达成什么结果)。于是,两个单位的报告递进了中南海,到了这个时候,问题上交是必然的了。
¡¡¡¡¡ù¡ù¡ù
中央的首长们也是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件事,他们谁都没想到,陈兆军竟然将网络服务延伸到电话上面去了。对于电话这方面的业务,中央一直都是默认由邮电部门在进行着。现在突然广电部门也涉足了进来,要协调起来恐怕并不是简单的事。毕竟,这里面不单单有广电在,还有一个陈兆军在里面。
在邮电总局的请求提出来之后,中南海特地为此召开了一次简短的会议,正是要商量这件事!
“没想到陈兆军这小子还真敢干啊!这么不声不响的,搞出个网络出来不说,还将手伸到了电话业务上面来了!不过,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恐怕现在也没办法累积如此惊人的财富吧!”一位首长一开始的话,便脱离了会议的主题,谈到陈兆军个人的问题上去了。
“嗯!确实!瞧瞧这个陈兆军,他发布出来的消息,还真够吸引人的!牵一根线,就能实现三个功能,电视、电话、互联网。我想,如果事情没有转机,邮电的电话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愿意用了吧?毕竟,有了三合一概念的他们,是很难再改变了的。如果再分开,对谁都不方便吧?说起来,陈兆军在这方面还节省了不少国家资源,避免了重复投资以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呢!”这位首长相对客观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我看,他这样也不错!毕竟是年轻人,敢想敢干!首长也说过,改革开放,我们要两条腿走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敢说,百分之百对,有些时候,做错了并不一定是坏事!最起码,我们可以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以后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奠定基础!再说了,不管怎么样,陈兆军的这个网络公司也是大家支持的,国家政策鼓励的。计算机网络化是必然趋势!虽然我们国家现在的起点低,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计算机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我建议,我们可以在海南做一个试点。大家先看以看,效果怎么样?如果这个试点成功了,我们可以考虑全面铺开,全国推广!如果不行,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改革开放中的一个反面教材,引以为戒,找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
¡¡¡¡¡ù¡ù¡ù
很快,几位常委们的讨论意见被整理了出来。一号首长看了以后,欣然批示道:“可以考虑在海南按照目前方式进行计算机网络化试点,争取在此次试点中,找出问题,评比优劣!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三网合一,整合资源优势,联合优势力量,做强,做大,搞好我们的电话、电视和互联网。如有必要,是否考虑成立一个新的部门,将这些事统起来?”
¡¡¡¡¡ù¡ù¡ù
首长批示的文件下发之后,邮电总局对此也没什么话说了,就只能在旁边看着,看看陈兆军能不能真的搞出些什么成绩来。只不过,按照现在的这个模式试验下去,他们其实也清楚的看到了这其中的优劣。以这种三网合一的情况,在用户方面,是肯定有着不可小觑的优势。另外,这种三网合一的情况也确实节省了资源。至于缺点,谁都知道,用广电的网络来传输始终有着不小的局限性。毕竟广电很多是通过微波站用无线电波的形式来传递信号的,掉线率肯定不低,而且无法承受多大的数量。或者应该这么说,如果跟陈兆军合作的部门是邮电而不是广电,那恐怕就只有优点而毫无缺陷了。只可惜,邮电部门因为出了骆局长这么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凭空丧失掉了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
陈兆军其实早已经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只不过,他没想到一号首长的秘书,会在首长批示文件之后,特地因为此事给他打来了一个电话。
“小陈!首长让我给你打个招呼,计算机网络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国家的必然趋势,现在在海南做个试点,你们好好干,不要怕摔跟头!在这件事情上,首长是支持的!不管目前海南的计算机网络发展成什么样,要善于从中发现和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你不能老靠这样耍小聪明,动不动就将中央一军,很多事情,还是应该多商量着办!你这个玩法,首长是不太高兴!不过好在,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首长也都知道!你要有思想准备,三网合一,整合资源是有必要的。不能老为这件事情打官司,总要有个主管部门!我们国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中,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能够避免重复投资,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在现有网络基础上扩大、发展是大前提。只要目标对了,不要怕走弯路!有可能多走几步,是为了更有利接近目标。所以,你要放下包袱,尽快拿出一个合理的合适的意见来。首长让我给你透露一点,以你目前的身份以及目前万宁市的发展水平,你已经不再适合于继续呆在万宁!你要考虑一下,应该如何整合这三网资源,要往大了想,要有全国的概念!首长的意思是,过一段时间,可能会让你动一动!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号首长的秘书在接通电话之后便说出了这么一段来。
陈兆军听了之后着急了,几乎是想都没想,直接便回答道:“不不!怎么能让我离开万宁?不说我还有那么多产业在万宁这,就说现在刚刚起步的万宁,也是很需要我的!不行不行!这电话我不搞了还不行吗?”陈兆军说到最后音调都有些变了,虽说他刚开始不太愿意来万宁,但是相比起再换一个地方,陈兆军还是很愿意继续留在已经适应了的这个县级市,做他的小市长。更何况,这万宁是他一手一脚搞起来的,说走就走,任谁都舍不得!
“小陈!我只是转达首长的意思,并不是来听你谈条件的!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你在万宁各方面的产业就好像万宁一样,也都进入了轨道,并不是非要在万宁才能够维持!而万宁方面,各方面都已经进入了正轨,有你没你都一样了。国家可是提倡合理利用资源的,让你继续留在万宁,不是太浪费了?还有,以后威胁以及耍小聪明那一套尽量少用,别动不动就不搞这个不搞那个的。像你心里的那些小九九,我们首长可是都看在眼里的。就好像这次,你搞的这个事,首长都差点为这个笑话你了!好了!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我刚刚说的,你好好准备一下吧!”一号首长的秘书说完便把电话挂了,丝毫没有给陈兆军任何辩驳的机会。
第二百八十六章 走马换将
有了中央对三网合一海南试点的意见之后,海南省邮电局没办法再说什么,只能在一旁看着。至于那个骆局长,恐怕就连他自己,都已经知道可能出现的结果了,整在积极的做着保位工作呢,根本无暇去看网络电话的发展形式。
现在有了中央的支持,陈兆军的网络电话计划自然可以大张旗鼓的搞起来了。网络电话的优势是谁都看得见的,哪怕是不怎么懂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的人,也能从三网合一的优势中分析出来大概的形式。而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的发展,还真确实是印证了大家的猜测。
自从陈兆军发布出关于网络电话的消息之后,第二天,海南省邮电局大约一半预约装机的客户取消了装机的打算,而这个现象在中国其他地区多多少少也有发生,只不过数量相对较小而已。从第二天开始,取消预约装机的客户是越来越多,而那些没有取消的,也因为种种原因暂停了装机要求,都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海南省广电部门的业务骤增了不少,虽然不及邮电局丧失的装机客户多,但相比起从前来,已经是很值得高兴的成绩了。而且,即使不是广电部门的人都可以看出,这个数量在群众们的消息得到印证之后,绝对还会增加。因为电视信号线不仅拥有一线三用的优势,还拥有初装费便宜、电话费便宜的优势。而且,陈兆军还给出了个优惠,原先已经装有电话的用户,在装网络电话的时候,初装费可以再次减半。这样就导致不少原本已经装了电话的邮电用户也将目光投向了网络电话。这其中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网络电话与邮电电话彼此不挂钩,如果使用邮电,就没办法和网络电话的用户进行通讯。在这种情况下,一山便只能容一虎了,而能够获胜的,自然是更贴近客户的那一方。这样的结果可以想象,用不了多长时间,海南省邮电用户将剩不了多少。能留下来的,都是不得已必须使用邮电的用户,比如在海南以外的地方有通讯需要的。也就是说,如果全国各地都统一可以使用网络电话,那么结果就将再无邮电电信部门的生存空间了。
网络电话的优势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体现了出来,随附着广电的电视信号业务以及陈兆军的互联网业务也迅猛的增加着。按照形势发展,这三个方面的前途绝对是光明的,前提是要将微波通讯转为光缆通讯。当然,能够看得到趋势的情况下,让广电进行这样的非风险巨额投入,他们还是愿意的。更何况,现在还能用,等到了那一步,还未定情况是怎么样呢!毕竟,这中间有陈兆军这么个世界首富在。
广电部门因为这个业务是非常开心,往里头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都非常庞大,也很乐意去花费。只不过,作为合作方的陈兆军,却一直开心不起来,就因为在事情确定下来之前,首长秘书给他来的那个电话。
这些天来,陈兆军一直都处于闷闷不乐中,首长秘书很明确的告诉了他,他恐怕会离开这个由他经营了两年的万宁。至于要去什么地方,陈兆军不知道,也不愿意去考虑。他现在想的是,应该如何才能够继续留在万宁。不过首长秘书说得也没错,万宁现在方方面面都步入了正轨,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他亲自去动手了。与其将他困在这个地方,倒不如把他放在更合适的地方,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对于这一点,陈兆军很不愿意,就好像当初刚来万宁那样,这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事。只不过,人生就是那么地无奈,哪怕重活过来也一样,不是所有的事都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陈兆军舍不得万宁的一草一木,舍不得自己辛苦那么久的心血。虽然未来万宁还是一样能够发展得很好,虽然这一切的功劳都依然会算到自己头上,万宁的功臣,海南省经济建设之父。但是,陈兆军所希望得到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像他重活过来的目标那样,让家人都过上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而自己则悠闲一点,自在一点,就可以了。
其实,说起来,陈兆军也并不是真正的舍不得万宁,而是担心一号首长所给他安排的位置。现在,万宁才刚刚搞起来,自己好不容易靠着自己的努力创造出这么一个相对悠闲的环境来,再换,那还不是照样要受约束?这可跟自己的目标相去甚远。陈兆军是个懒人,百分百的懒人,懒人就该过懒洋洋的生活才是,这么硬塞些工作来给他,他当然不愿意了。所以,在跟首长秘书通电话的时候,他的态度表现得挺坚决的,甚至表示自己不搞网络电话了。确实,如果陈兆军知道自己搞这么个网络电话会引发这样的结果,他肯定不会去搞。就好像当初买了两套海上钻井平台,导致自己成为万宁市市长一样。如果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陈兆军肯定不会去搞,哪怕现在万宁发展得再怎么万事胜意都一样。
只不过,现在陈兆军没办法,一号首长太会用人了,太会利用他了。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太过锋芒毕露,出头鸟活该挨打!其实说起来,一号首长待陈兆军也还算不错,毕竟陈兆军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多那么大的贡献。要是换一个首长,指不定会不会盯上陈兆军口袋里的钱呢。所以,陈兆军很想趁早撇开,去过自己悠然的生活。因为他看不到,在97之后,自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而现在,陈兆军没得选,唯有走一步看一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反正自己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着,以自己重活过来的资本,要想实现这么一些小小的愿望,也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当然,陈兆军既然是重活过来的人,对这里面很多事情也都看得开了。要说多郁闷,也未必颓废,只是心里头多少有些不舒服罢了,该做的事,还是要努力去完成的。比如,自己之前对网络那三网合一的打算,海南这一个试点,还是要好好搞下去的。只是,工作归工作,对于老安排自己干这干那的一号首长,陈兆军在心里可没少骂他周扒皮。
¡¡¡¡¡ù¡ù¡ù
邮电总局当然也清楚骆局长在处理网络公司要并入海南省电信网络的时候,这么处理的本意,谁都知道,如果不出意外,按照他的方法去做,邮电局能够获得更大的利益。所以这件事情虽然没有正式行文,但是是得到相关领导默许的。可惜的是,他们谁都没想到,陈兆军竟然会剑走偏锋,想出了这么一个令邮电局措手不及的办法。事到如今,所有的人都明白,出了这样的事,必须要有人来承担责任。此时此刻,骆局长当然清楚,他成了出头的椽子,承担这个责任是必然的,谁让这个事情出在他的管区之内?虽然,他是被平调到了邮电总局,可是谁都知道,做一方封疆总比在机关里当个不上不下的干部要好得多。可惜的是,后悔药再也没有了。
海南省邮电局局长的位子空缺了下来,顶上来的新局长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做。当然,为了防止再出现类似的情况,邮电总局在挑选海南省邮电局局长一职人选的时候,还是十分地小心。最终,担任海南省邮电局局长一职的人并不是从海南省邮电局下面挑选上来的,而是从其他省邮电局中挑选出来的。
原湖南省邮电局的张局长(杜撰)是一个较有远见的老局长,做这个厅级待遇的局长也有一些年月了,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经验上面,都有着其他年轻人所不具备的优势。而这一次,非常凑巧,他被邮电总局看中,平调到海南省担任邮电局局长一职。其实说起来,到海南来任职是有利又有弊,弊端谁都能看到,这是一个烂摊子,随时都有可能垮掉。而利端,说起来也算是个不小的机会。海南毕竟是一个经济特区,如果搞好了,结果继续往上走的机会非常大。而现在,关键就是应该如何搞好,特别是海南这个烂摊子,怎么才能搞得好?
张局长虽然是老局长,但是离退休还有近十年的时间,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因此他也同样需要这么一个机会。而对于现况,张局长也是看在眼里的。应该怎么做才能将海南这个烂摊子搞起来,张局长也是耗费了不少精力去构想。现在海南因为有网络电话的存在,使得邮电局在电信这方面的业务可谓是一落千丈,而张局长也知道,现在只需要让邮电局的电信业务哪怕是恢复一半,他也算是成功了。只不过,除了进行价格竞赛之外,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走下去的死胡同了。
张局长目光并不短浅,他并没有将目光局限恢复邮电局电信业务方面,而是盯向了曾经被拒绝过的合作方面。他知道,陈兆军其实仍需要光缆线路的支持,曾经拒绝邮电局,也只不过是因为邮电局曾经的局长姓骆罢了。而现在,虽然前往游说并没有多大把握,但终究要试一下。毕竟,这么合作起来,于双方而言,都是有利无弊的。而且,中央对陈兆军搞网络电话的态度,张局长也是有所了解的。他有理由相信,陈兆军不会拒绝这么一个一举两得的合作机会的,只要自己的话说得好听就行了。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方合作
新任海南省邮电局的张局长将自己的想法汇报上了邮电总局,很快便得到了批示,要求他尽力促成与陈兆军的合作。本来,邮电总局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张局长还不知道该怎么做,那恐怕海南省邮电局又该换掉局长了。也正是因为张局长比较醒目,才会被委以重任的。
有了邮电总局的批示,张局长很快便将处理这件事提上了日程,而在面对陈兆军方面,也因为有了邮电总局的意见而底气更足了些。毕竟,现在做的事未必会有多高的成功率,而即使没有成功或出了问题,也不需要自己承担过多的责任。骆局长的事可是前车可鉴,有了前面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再这么愚蠢就显得太傻了。
由于在此之前,合作的事骆局长也提起过,却遭受到了陈兆军的拒绝。所以即使张局长有信心,但多少也有些心虚。毕竟,成功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挺诱人的,张局长当然希望能够在第一次与陈兆军沟通便能够成功,至少也不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坏印象,以确保之后的成功。因此,这次看似简单的沟通,张局长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去准备。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看似简单的沟通其实还真简单。
在正式洽谈之前,张局长先是给陈兆军打去了一个电话,意在投石问路,看看陈兆军对这方面事情的意见和态度如何,好做进一步的打算的。结果,寥寥的数语,却让张局长感觉这事情似乎太不真实了点。
“张局长!合作方面的事,我没什么意见,不过具体的合作方案,恐怕电话里说不清楚,而且广电方面也还需要参与。要不这样吧,您安排一下,顺便问问广电厅的刘厅长,看看他什么时候有空,然后大家凑在一起好好谈谈。对了,张局长您最好能够拟定出一个初步计划来,到时候好谈一些!”陈兆军在听到张局长的意思之后,马上便回答道。对于跟邮电局合作的事,其实陈兆军一早便有这个打算了,还不是因为被骆局长拒绝而心里不舒服,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会在之后反拒绝回骆局长。而现在,能够让邮电局也加入进来自然是好事,毕竟广电的线路系统确实有缺陷,长期合作必然要浪费不少资源。邮电能够参与合作进来,双方一番互补,不正好可以整合三方的资源了吗?当然,在这中间,陈兆军最占便宜,毕竟他一根线路都没有。
张局长听到陈兆军的回答之后惊讶了好一会才想到回答:“好的!好的!陈市长,见面的时间和地点方面还是您安排好了,我这边比较闲,担心会安排得不太好!至于刘厅长,我想他也希望由您来安排吧!”他确实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导致他准备好的一大堆说辞都没有了用功之地。不过,在局长一位那么长时间以来的应变能力倒是锻炼得不错,回答起来还算顺利。对于陈兆军说的,让他来安排时间地点的事情,也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他现在很闲,所需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跟陈兆军把合作谈下来。所以,在安排时间、地点方面,还是让陈兆军来的好。
“也行!张局长,您挑一个相对空闲的时间吧!我再打电话问问刘厅长看看。”陈兆军提议道。
“陈市长,我的时间比较宽裕,这个您安排就行了。”张局长此事正处于兴奋中,时间和地点方面,随便怎么样都行。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三方合作的详细计划,在这些小事方面,他根本没想要动什么脑子。
“好吧!张局长,我现在就打电话问问刘厅长!然后再给您电话?”陈兆军问道。
“好的!希望我们能够合作成功!”张局长回答完,等陈兆军挂完电话之后才把电话给挂了。接着,他便马上投入到拟定三方合作的初步计划当中去。没办法,对于陈兆军,不管是谁都是既熟悉又陌生,谁知道这个世界首富会不会将时间定在一个小时之后啊?
¡¡¡¡¡ù¡ù¡ù
三方合作的会议在陈兆军的安排下,在几天之后进行了,地点定在了海口。其实,对于陈兆军这个大忙人来说,定在万宁是最合适不过的了,陈兆军有理由相信他们会从海口感到万宁来。只不过,这毕竟是合作,张局长和刘厅长工作地点都在海口,陈兆军并不想在有诚意合作的情况下还这么玩,自己跑上这么一趟便是。
对于这次三方合作计划,刘厅长并没有别的什么其他意见,毕竟这本就是额外的便宜事,占多占少都是占了,自己部门只不过是共享一下资源罢了,根本没有什么损失。而广电部在知道陈兆军有意三方合作之后,对于这件事也是表示赞同,部里的意思跟刘厅长的一样,都表示按照陈兆军的意见走。没办法,骆局长那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陈兆军明显就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主,哪怕这次合作自己方面比较吃亏,也只能这么办了。这笔简单的账谁都会算,如果惹了陈兆军不高兴,他极有可能会抛弃一方,选择跟另一方合作。甚至是两边都不搭理,他自己单干,反正他有的是钱,把线路铺满全国也没问题。只要他一搞起三网合一,那邮电和广电就肯定都没得做了。虽然那种可能性极小,但谁也不敢担保惹毛了陈兆军会不会出现。总之,要是真到了那时候,就真的连后悔的余地都没有了。
在这方面,张局长的心思也跟刘厅长的一样。谁都不敢担保陈兆军会不会一恼火,就只挑选其中一家,甚至是把两家都撇开,自己一个人单干。惹火了陈兆军可没什么好果子吃,他是流氓,一个极有能力的流氓。所以,在准备初步合作计划的时候,张局长考虑得更多的是陈兆军的利益。只有让陈兆军觉得不亏,邮电局才能够获得相对的利益。也正因为如此,搞这个初步合作计划,张局长也是头痛不已。毕竟,更多考虑陈兆军的利益,就意味着邮电局方面放弃更多的利益。而他又不敢占广电部门那一份太多,免得自己的这个计划还没拿出来就流产了。其实,有些时候他还真想在三方洽谈的时候直接使自己的计划流产掉呢,毕竟这其中的利益安排实在是太折磨人了。只不过,既然这是陈兆军要求的,他还是认认真真把它完成的好,谁让现在陈兆军才是老大?张局长之后心里挺后悔的,当时虽然很多方面都准备妥当了,却没有料到陈兆军竟然会答应得那么爽快,导致他没有考虑到拟定初步合作计划的问题。否则,当时直接让陈兆军去拟定这个初步计划多好,自己就不用碰到这些问题了。不过,这也有一定的好处,至少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掌控一下合作条件,免得被陈兆军漫天要价,自己又因为有骆局长这个鲜明的例子而不敢反驳什么。
这次三方洽谈会议的结果还算成功,它至少让三方都相对地满意。这次洽谈会议的结果,基本上是在张局长所提出的方案上面稍微修改了一点比例罢了,其他方面则因为这是张局长花去了大量的精力搞出来的计划,本来就已经是最合理范围内的了,确实没什么必要再进行过多的修改了。
按照修改后的合作方案,将由万宁网络信息传递公司、海南省邮电局以及海南省广电厅三方共同投资以及控股一家公司,控股比例将是万宁网络信息传递公司百分之四十,广电厅百分之三十二,邮电局百分之二十八这样的比例。原本,张局长的初步方案是广电厅与邮电局都占有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只不过由于邮电局是后来者,在洽谈了一会之后,只好再让出两个百分点比例来。不过,有这样的结果,张局长已经很欣慰了,还是那句话,毕竟他们才是后来者。至于陈兆军,他虽然没资源,但他却有资本拥有那么多股份,具体原因谁都知道,这里就不多说了。
而在资源方面,三方旧有资源全部共享,比如邮电的电信网络,在合作协议签订之后,将同时传递电话信号、计算机互联网信号以及电视信号三种信号,仅仅在这上面收取一定的租金罢了。而同样,广电的电视信号网络也同样需要共享出来。而陈兆军最占便宜的方面就是这点了。而最吃亏的,自然是邮电局了,因为它不仅要将路线共享出来,还要将原有的电话用户也共享出来,使得网络电话和电信电话实现一体化。不过这样也保留了他们原先的用户,使自己的电信市场不会因此而被彻底击垮。
最后,在新路线的建设投入方面,自然是按照比例来共同出资了。毕竟是三方合作的项目,陈兆军再抠门,也不可能光拿好处不出力吧?
第二百八十八章 回家过年
由万宁市网络信息传递公司、海南省邮电局以及海南省广电厅三方控股的海南信息传递公司成立之后,三方的资源便实现了共享。因此,在短短的时间内,合作的三方不管是哪一方,其业务量都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万宁市网络信息传递公司就不用说了,原本就没有什么业务,在三方达成合作之后,其业务量几乎天天都在破记录。作为三方之一的网络信息传递公司,其主体经营的自然是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网络电话这两项了。这两项原本就具备了不小的优势,在又借助了邮电局的电信网络之后,蓬勃发展是指日可待的了。
而邮电局在这个模式之后获益也是匪浅,至少他原本的电信业务顾客不用流失了,与网络电话进行搭配之后,电信不仅能够保留住原先的业务,而且还在此基础上降低了初装费,将原本的一大批欲装电话的顾客彻底揽在了手里。
在邮电局电信业务以及网络信息传递公司的网络电话业务这两方面,表面上看是存在着竞争关系,但实际说起来,彼此应该算是互惠互利的互补形态。由于是合作关系,双方不管对方的业务量是否优于自己,都能够在租金方面获取一定的利益。因此,不论是电话还是网络电话,装哪种双方都乐意见到。
而对于广电厅来说,有了邮电局的电信网络之后,在覆盖面以及信号传递方面为自己部门弥补了不小缺陷。相比起来,虽然利益被分走了一部分,但是更多的客户群体、更大的市场让广电厅所获取的利益比三方合作之前更多更大。这些确实是他们乐得见着的。
对于海南省普通民众来说,这三方控股的海南信息传递公司绝对是他们的福音。不管是装电视信号线、电话线还是装网络宽带,都可以一举三得,不必在为装其他两种线路而再费事多牵两条线路,而且费用还更便宜了。比如,装了电话线之后,再搞有线电视或者计算机互联网络,便不用再缴纳高昂线路初装费用了。而且,即使自己以后要搬迁,线路改装也简便多了,不必要一条一条的改动,无端浪费不少资源和费用。
因此,这三方控股的海南信息传递公司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迅捷的发展。相比起其他省市的信息传递业来说,海南省的信息产业发展最为迅猛。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凝聚了一大批客户。中国大陆不少省市的邮电和广电部门对此都非常感兴趣,而其他省市民众的目光,也凝聚在海南,期待着这样的好事能够尽快落到自己头上。
¡¡¡¡¡ù¡ù¡ù
有了这三方合作的模式之后,海南省的信息产业在这个前提下基本定型了下来,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绝对是一个节省国家资源且利民的好模式。其实,能够发展成这样,对于陈兆军来说也是挺意外的,三网合一这个方法,陈兆军只知道可行,但是这种方法最终会辉煌,陈兆军却没有想过。而现在,这个方法在海南省的试点行为应该算是很成功,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按照中央的说法,向全国推行了。只不过,陈兆军现在可没这个空闲,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向这种会让他最终动一动位置的事情,还是留到以后再做吧。反正,中央也只是给了个意见,没催急。
万宁市有了陈兆军之后,从行走到奔跑,再到腾飞,都还算顺利。现在真正的腾飞起来了,便不再需要陈兆军坐镇了。这一点,陈兆军也是很清楚的。特别是最近,万宁市各个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都进入了轨道,各方面的基础也大都竣工活着进入了收工阶段,陈兆军这个市长主要忙碌的,还是万宁市计算机网络以及海南省信息传递公司的事情。对于万宁市一般的大小事物,一般都是由杨荣松完成,没有陈兆军插手的份。毕竟,这些事情即使全由杨荣松来完成,也是非常轻松的事。更何况,万宁市有着七个那么多的副市长,还有什么事在缺了陈兆军的情况下没法解决的?
这个情况一直都是陈兆军所希望看到的结果,现在刚好到了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今年应该是陈兆军做市长以来,过得最为轻松的一个春节了。如果没有一号首长秘书之前对陈兆军关于可能会动一动位子的提醒,他的这个春节应该过得很惬意吧。
现在,陈兆军能够撇开将三网合一的事推广到全国去,就是因为春节即将来临。回家过年,在陈兆军看来可比任何事都重要,这些天来,由于春节的临近,他更多的时间,是和张桂梅以及二哥陈兆广一起,忙乎着准备回家过年呢。
而让陈兆军意想不到的是,他这次准备回家过年的打算,竟然惊动了中央。还有几天就要北上回家了,杨荣松突然跑来找陈兆军,谈话内容让他真有点苦笑不得。
这会,陈兆军正在办公室里发着呆,想着回家后会出现的一幕幕温馨场面呢,杨荣松突然闯进了陈兆军的市长办公室来。
“咦?杨书记?您怎么过来了?”对于杨荣松忽然跑来,陈兆军感到颇为惊讶。自从万宁进入正轨之后,一般有事杨荣松都会打电话来跟自己谈,像现在这样亲自跑过来的情况,实在是少见。
“小陈哪!”杨荣松笑着招呼了一声,接着又不客气的坐到了沙发上,才又说道:“你之前不是请假回家过年吗?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
陈兆军听后笑了笑,也坐到了沙发上,他觉得,杨荣松应该是因为自己要回家过年了,才会跑来跟自己絮叨一下的吧。因此,他一边斟茶一边回答道:“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到时间直接飞回去就是了!万宁这边,还得劳烦一下杨书记啊!”说完,他给杨荣松递上了一杯泡好的茶。
“那有什么好劳烦不劳烦的,我的妻子儿女现在都搬到了万宁,我过这个年也不过是几步路而已!你情况特殊,我多忙点也是应该的!更何况,这最近不都是我在忙吗?呵呵!”杨荣松用半抱怨的口气说道,让办公室的气氛为之轻松了不少。接着,杨荣松在喝了一口茶之后,又说道:“小陈哪!你这回家过个年,倒是挺多人关心的嘛!这不,早上周书记和梁省长亲自打电话给我,确定你的假期呢!”
“哦!我的请假申请要在省里备案,他们打电话来确定也是正常程序吧!谈不上什么关心不关心的!杨书记,这方面就算是您请假也不例外!”陈兆军听到杨荣松说的话后,下意识的认为这是杨荣松因此而心里不高兴了,便连忙说道。
“这倒是,省里打电话来确认你的假期是正常程序!可是刚刚,中共中央办公厅给我打来电话,问的都是关于你请假回家的事!他们先是问了你是不是要请假回家过年,又问了你请了几天的假!这些我都如实回答了,只不过我感到奇怪,怎么中共中央办公厅会问这些问题?所以便跑来问问你!”杨荣松说的时候表情挺轻松的,但是他心里却在打鼓。因为像这种招数,中央一般都是用来对付那些出了问题的官员,了解对方的所有行踪,方便在对方离开管区的时候,对其进行控制措施,以利于取证。杨荣松说这番话的时候,心情的确是忐忑不安,因为他知道,虽然没有命令告诉他必须保密,但是如果真的是因为要对陈兆军采取措施,所以才询问他的假期情况,那么自己泄露了这个问题,一旦陈兆军跑了,他将会成为第一责任人,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触犯法律。杨荣松这会可是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做赌注,这其实就是基于跟陈兆军这么长时间合作以来的信任。他甚至觉得,即使中央要对付陈兆军,自己付出一点来让陈兆军跑掉,也是值得的!更何况,他并不认为陈兆军会出些什么问题。
虽然杨荣松不认为陈兆军会搞鬼搞怪,但是他还是不敢说太明白的。毕竟,如果没什么事的话,中央也不会问到他,直接打电话问陈兆军不得了?按照杨荣松的理解,是不是中央看陈兆军的钱太多了,想要因此而搞他一下啊?虽然这个想法很不成熟,但也不排除这个可能性啊!杨荣松可不希望陈兆军会因此而被搞倒,要知道,万宁能有今天,绝大多数的成就都是陈兆军的。现在,他说这话是隐晦,但他相信,以陈兆军的头脑,应该能够听出他话里的其它意思了。
陈兆军确实听出了杨荣松话里的意思,对他能够透露这些给自己听颇为感动的。刚开始的时候,他也觉得奇怪,为什么中央会关心自己这么一个小市长回家过年的问题。特别是中央在之前也提过,万宁市现在进入了正轨,已经可以脱离陈兆军了。而现在自己只不过是请假回家过个年罢了,用得着这么“关心”吗?而在之后,陈兆军在杨荣松的话语中也听出了杨荣松所担心的问题。结果,在经过一番结合思考之后,陈兆军算是明白了,中央这么关心他的去向,应该就是为了自己“位子动一动”的事吧?虽然有点说不过去,但也只有这个最合理了。
于是,陈兆军连忙让杨荣松放心,并扯开了话题聊起了其他。毕竟,陈兆军也只不过觉得可能罢了,他也不敢确定中央具体是为什么而关心自己回家过年的问题。总之,在他看来,这件事肯定没有杨荣松想得那么严重。
第二百八十九章 拜大年
陈兆军春节是请了七天假期,连同陪同他们两兄弟一起在万宁的张桂梅乘上了北上的飞机。陪同陈兆军、陈兆广以及张桂梅一起北上的,还有薛冰以及吴凤瑶俩丫头。
薛冰是香港人,在香港,虽然也有浓重的过年气氛,但是由于薛冰的父母春节的时候往往都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过节。所以即使她回家,也只能是过一个人的春节,根本没什么意思。而在此之前,薛冰好几年的时间都是每逢春节都在欧洲那边念书,而在欧洲那边,一帮华人聚集在一起根本就称不上是过年。所以,已经好久没有体验过春节过年味道的薛冰,很想再感受一下过年的时候那种热闹的节日气氛。因此,她便早早地向张桂梅申请一起到陈家过年,好好体验一下这久违的过年气氛,以及几乎没出现过的家庭过年气氛,顺便好好领略一下大陆的春节与香港的春节有什么不一样的。
而吴凤瑶则因为没有亲人,没地方去,在张桂梅的盛情邀请下,只能到陈家一起过这个春节了。
张桂梅对于这两个丫头都很喜欢,自然是乐得让她们一起回北京过年了。在她看来,家里过年的时候,人越多越好,越热闹越有年味。在张桂梅看来,这俩丫头都很乖巧,哪怕是以朋友的身份陪同着过个热闹年也不错!而且,反正总参家属房够大,不怕没地方住的。将俩丫头带回去,让所有人都一同挑选一下,看看哪个更合适做陈家小儿子的媳妇。所以,在这方面,张桂梅一个人完全拿主意就足够了,容不得陈兆军插上任何一句话。
陈兆军对于这俩丫头一同回家过年也是颇为无奈,毕竟这中间有一个老妈子在,自己说什么也没用。其实,对于这俩丫头一同回家过年,增加一点过年的热闹气氛,陈兆军还是蛮赞同的。只不过,他挺别扭张桂梅的想法,这个老妈可是把两个丫头都当成准儿媳妇看待,回去之后还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待遇呢。只希望,老妈回去之后不要乱点鸳鸯谱,不要胡乱表达出一些让别人误会的举动出来,自己能够好好地过上这么一个轻松快乐幸福团员年,就知足了。
¡¡¡¡¡ù¡ù¡ù
今年陈家除了多出薛冰及吴凤瑶俩丫头之外,这个春节过得也跟往常不一样,至少在人数上多出了不少。
陈兆军的大嫂李爱红连续好几年都被评为春节最具口碑的小品演员之一,在大江南北也算是颇有名气了。在春节之前,就有很多人在猜测她今年会不会再上春晚。今年的结果肯定会让观众们都失望了,连续好几年,年年都上春晚,导致自己没有什么时间跟家人团圆一下,在李爱红看来确实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所以,经过一番考虑之后,她决定今年不再上春晚,好好地陪同家人过一个团圆年。
全国观众的失望并不代表着全部人都失望,能够真正地全家一起吃一顿团圆饭,这可是陈家老小最希望看到的。李爱红能够舍得在这个红火的当口退下来歇息一会,其度量还真不小。而在陈家,最开心的莫过于陈丽丽了,因为自她出生以来,妈妈还没真正地跟她吃过一顿除夕年夜团圆饭呢,每次都是吃着自己碗里的饭,看着电视里的妈妈盼着她赶快回来,而每次妈妈都是忙到过了晚上零点才回家。而今年,陈丽丽终于盼到了,她可以跟妈妈一起吃着年夜饭,看别人在春晚上面表演了。
因为李爱红的原因,陈家这年春节终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团圆。这年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大桌上,其乐融融地吃着这一餐象征着团圆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