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兆军刚伸手想打个招呼,门“咣”地一声又关上去了。留下了半举着手的陈兆军站在办公桌后面发呆着,门外走廊一连串的脚步声显示着,小丫头不知道紧张成了什么样,急急忙忙地跑了。好半天,陈兆军才缓缓地放下了手,苦笑着摇了摇头:“唉!还是没眼看!”这丫头好像经常犯迷糊的样子。
¡¡¡¡¡ù¡ù¡ù
一直到回到酒店,薛冰的脸还在发着烧。她也觉得挺纳闷的,好像自己平时并不会这么丢三落四的,今天不过是采访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市长,怎么搞得这么丢人。不过对于一个可以掌控量子基金的人,似乎自己有点失态也是正常的。她知道,这是自己太在乎这次采访机会的原因。结果却是越担心会出问题,问题就出得越多。
好好地洗了个澡之后,恢复过来的薛冰,好好地将今天采访到的东西都归类整理了一遍,并着手准备起明天该用上的装备来。她很担心,自己明天一大早的会因为太过紧张而落下了什么东西,提前准备好是有必要的。
一遍又一遍核实了必备装备之后,薛冰才放心地回床睡觉去了。今天的收获颇丰,她已经开始憧憬起明天能够获得的东西来。只期望明天别再犯什么迷糊,搞得好像今天一样,连录音机都忘了开,把最重要的东西都漏了。不过,单单能够独家报道万宁,这对于她来说已经足以令她满足了。
第二百三十章 外出访察
得到了专访权利的薛冰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甜甜美美地睡上一觉,而是一个晚上在床上打滚着,心里头想着第二天应该怎么从陈兆军的言行中挖掘出新闻来。这么反复到了半夜,薛冰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她只知道,仿佛刚睡下去没多久,就被闹钟给吵醒了。迷迷糊糊的她挥手拍掉了昨晚刚买来的新闹钟之后,薛冰翻个身又准备继续睡。结果,在迷糊间,她仿佛听到了陈兆军严肃的声音:“薛小姐!很抱歉!因为你的迟到,我要取消掉你专访的资格!”
“啊!不要!”薛冰赶忙从床上爬起来,满头大汗地喘着粗气。好久之后,她才反应过来,看了看黑乎乎的窗外,拍了拍心口:“还好!只是做噩梦!”清醒过来之后,她又赶忙捡起掉到地上的闹钟,拿起来一看:“才五点?呼!我为什么要调那么早啊?”心不甘情不愿地放好闹钟之后,薛冰草草地洗漱穿戴了一番,在忙乎完这一切之后,她才醒悟过来:“对了!我还要准备今天的采访内容!”自言自语完,她又再一次手忙脚乱地从自己的包里掏出本子和笔来。
¡¡¡¡¡ù¡ù¡ù
陈兆军今天和平常一样,起了个大早,来到办公室整理着文件。对于昨晚向薛冰承诺的,他当然记得,他现在还想着该带薛冰到哪里去溜达呢。
就在陈兆军一边整理着文件,一边想着今天该到哪去逛的时候,办公室的门敲响了起来:“请进!”陈兆军头也没抬,随口回答道。
陈兆军话音落了一会之后,门响了,满脸通红的薛冰走了进来,看了一眼仍然埋头整理文件的陈兆军之后,低头含糊地说道:“陈市长!您好!”
陈兆军抬头一看,见薛冰还像昨天晚上离开的时候那样,满脸通红,还以为她还在为昨晚的事别扭着呢,便随口说了一句,准备调和一下气氛:“哟!薛小姐你来了!呵呵,挺早的嘛!”
谁知道,听到陈兆军的这句话后,薛冰的脸更红了,头更低了,嘴上还一个劲地叨咕着:“对不起!对不起!陈市长!我不是故意迟到的!因为我那个闹钟坏了……”薛冰此时心里不知道有多恨自己,干嘛要有那么坏的习惯,闹钟一响就直接用手一挥摔坏。搞得到了早上九点她才知道,原来那闹钟直接就慢了一半。而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的薛冰到看了手表之后才知道,原来已经不是七点了。之后,自然是一阵手忙脚乱,赶在十点钟之前来到了市政府。在听到陈兆军调和气氛用的随口问话之后,她还以为陈兆军是在影射自己来得太晚了,她担心像做梦那样被剥夺了专访资格,便赶紧道起歉来。
好不容易,听清楚了薛冰那含糊的重复语言,陈兆军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薛冰那写满一脸的“没睡好”,笑道:“好了好了!你不用再道歉了,我又不是你老板,又不会扣你工资!这样,我看你好像一个晚上没睡的样子,就到里面休息室的床上先休息一下吧!”
“啊?”听完陈兆军的话后,薛冰紧张了,慌忙说道:“陈市长!我不困!不需要休息的!您不要取消行程啊!”薛冰还以为这是陈兆军因为自己迟到而打发她的,连忙做出一副“其实我很精神”的模样来。
看着薛冰那古怪的模样,陈兆军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薛小姐!你去里边休息一下!然后我们下午再去英文附近看看我们万宁的电力基础建设,到吃午饭的时候我叫你,怎么样?”陈兆军此时已经开始怀疑,这么个迷糊虫,怎么能够在记者这个行业上立稳足啊?
“我……”听到陈兆军前面半句的时候,薛冰还想说“我很精神”之类的话,但是听到陈兆军后半段话之后,薛冰放松下来了,只要专访还可以继续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了。于是,薛冰对陈兆军点了点头,来到办公室的沙发边上:“陈市长您工作吧,下午千万要带上我!”说完,她按照陈兆军的指引,走进了市长办公室里间休息室。她几乎一个晚上没睡,现在确实需要休息一下了。
¡¡¡¡¡ù¡ù¡ù
到了中午,陈兆军和薛冰一起到政府食堂吃了顿午饭。到了下午的时候,陈兆军便开车带着薛冰来到了已经建设了相当规模的英文村。
一边开着车,陈兆军一边向副驾驶座的薛冰介绍着:“薛小姐!这里是我们万宁基础中的基础,不知道你来过没有。如果没有,当做是旅游一番也无妨啊,这些风力电站也是我们万宁市的景观之一,是我们万宁市发展的见证啊!”
薛冰看着车窗外那一排排耸立着的高大风力发电站,一边用手中的尼康照相机拍摄着,一边回答着:“嗯!我是没来过,这里的风景还真不错!”说完,薛冰反应过来,赶紧放下照相机,拿起录音机问道:“请问陈市长,您是否也有想把这些风力电站当成一种旅游观光项目来开发呢?”
“对!这本来就是一项旅游资源,我想,这么长的海岸线,这么大规模的风力电站,在全国都难以找到了吧!有这个作为基础,我这些风力电站可是一个优质旅游资源啊,肯定可以为我们万宁拉来不少游客或者让游客滞留一段时间!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利用!”说着,陈兆军努了努嘴:“喏!那边正在建设的道路,就是专门为以后观光车准备的!”
“嗯!陈市长!那万宁是不是准备只利用风力这个资源来发电呢?”薛冰现在学聪明了不少,不再提出像昨天那样的尖锐问题,而是问一些小问题。她相信,只要自己够细心,就不难从这里面发掘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当然,对于陈兆军,她是不会去报道的了,毕竟陈兆军之前已经说过了,如果把他给报道出去,想必自己以后就难以踏足中国大陆了。她只不过想在手里抓一些有利的武器,在陈兆军“遗弃”她的时候拿出来用,或者偶尔威胁一下陈兆军,不用老被他压迫着。
“不!在逛完风力电站区域之后,我们一直往前走,等会我带你到我们仍然处于施工期的潮汐电站看看!”陈兆军回答道。
“哦!谢谢陈市长的回答!”薛冰说完关掉了录音机,又倒回去确定能够播放出声音来,才放心地继续用她的尼康拍摄起周边的事物来。
¡¡¡¡¡ù¡ù¡ù
马克西姆最近可是非常自在,有了银行贷款之后,风力电站是成片成片地立起来,而潮汐电站也风风火火地搞着。在持续不断地循环投入中,马克西姆每天都要重新计算一遍自己未来可能获得的利润,毕竟每一天自己所拥有的电站数目都会改变。按照陈兆军的规划,马克西姆和自己的表哥弗拉基米尔已经把大花角到多格一带的空旷区域都差不多铺满了,相信再来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不用再投入到风力电站中去了。而到那时候,丰厚的利润将接踵而来。马克西姆很矛盾,他很想见到利润到手的那天,又很想继续建下去,毕竟建得越多,等到收获的时候就能获得更多。
这天中午,马克西姆接到了陈兆军的一个电话,陈兆军告诉他,下午迟一点会带着个记者去他地盘看一下风力电站和正在建设的潮汐电站,并让马克西姆准备好下午茶招呼他们。
对于陈兆军要来,马克西姆当然是欢迎之至。于他而言,陈兆军可是财神爷啊,财神爷上门,那当然要好好招呼一番。而且,马克西姆还想从陈兆军那里捞点东西呢,毕竟,陈兆军这么不声不响地就把他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风力电站当成旅游观光项目了,自己这个做地主的,怎么地都得收点好处不是?本来马克西姆准备在风力电站完成建设后找陈兆军的,这会他自己找上门来了,就顺带说说吧。
就在马克西姆准备问厨师准备得怎么样的时候,陈兆军的斯巴鲁直接开到了马克西姆在港北镇的临时办公点。
“嘿!陈老大,贵客啊!”见陈兆军下车之后,马克西姆老远地招呼着。
听到马克西姆的称呼之后,陈兆军笑了,这小子叫起人来也不分场合,有记者在还这么瞎叫。
果然,还没等陈兆军回答呢,他旁边的薛冰开口了:“陈市长!虽然我的俄语水平不太好,但怎么我刚刚听到这个苏联人在叫您……老大?”对此,薛冰确实挺疑惑的。
“哦!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名叫马克西姆,你直接称呼他马克西姆就可以了。他是我们的投资商之一,他主要负责的是我们万宁市三方控股的电力建设。他就是我们除了万宁市之外的其中一名投资方,另外还有一名控股的投资方。”陈兆军拉过马克西姆介绍着,接着才回答薛冰之前的问题:“至于他对我的称呼,那是因为我们万宁市政府给予了足够优厚的条件,跟他们比较熟悉,开玩笑的罢了!”说完,他又向马克西姆介绍起薛冰来:“这位是香港金胜传媒的记者,名叫薛冰!”
“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薛冰用略微生硬的俄语对马克西姆礼貌地说道。
“您好!也很高兴认识您!”马克西姆算是听明白了陈兆军的意思了,陈兆军所谓的另外一名控股投资方分明就是陈兆军,但他却隐晦不谈了,这就说明了面对这个记者,有很多东西是不应该说的。想到这,马克西姆心里郁闷着,看来今天想要跟陈兆军谈判一下是不行的了。而这陈兆军也真是,平时就不来,一来就带上了记者。
“马克西姆,我想请问您一下,是什么吸引您到万宁来投资的?根据我的了解,苏联现在也在大力地进行着对外招商,您为什么不选择在国内发展呢?”薛冰这会终于逮着了一个投资商,自然要好好地问一番。
“这个并不奇怪,我们在苏联就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很成功,特别是经济特区的建设,中国政府更是不遗余力。海南是整个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到海南发展当然是我们苏联投资商最好的选择。”有了陈兆军之前那一句话的提示之后,马克西姆自然知道该如何回答。
“那对于到万宁来投资,您觉得前景如何?为什么要选择电力设施来投入?为什么要进行三方控股投资?为什么……”薛冰可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赶紧提出了一大堆问题。
“呵呵!薛小姐!您的问题我都可以回答,不过我们老站在这外面也不是个事,我们还是进去再说吧!相信下午茶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边吃边聊!”马克西姆提议道。
“嗯!那就有劳了!”薛冰点头回答道。她当然希望马克西姆能够多说一些,既然陈兆军不愿意说,那从那些投资商嘴里挖出这些东西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让薛冰务必失望的是,这一整顿饭的时间,她不停地发问,马克西姆也不停在说,听着是很多,但只要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这马克西姆侃侃地说了半天,一点实质的内容都没有,玩起语言艺术的水平来,一点也不亚于陈兆军。
而陪了他们一顿饭的陈兆军就乐了,对于马克西姆他们这些太子哥,他还是很了解的,没有一个不是老奸巨猾的精明人。只要他们不想表达出来的意思,你就算问他一天,他也可能不透露出半分半毫出来给你。
到最后,薛冰已经没有兴趣再问了,她真怀疑这个马克西姆是不是跟陈兆军串通好的。不过今天的收获也不小,至少对万宁的了解更深了一步。她现在期望着,在之后的行程中,能够遇到一两个不太会说话的投资商,能够透露出一些自己想要的东西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 U盘问世
由万宁市政府、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电真空工业公司以及陈兆军个人,总共三方控股的万宁市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到万宁,需要建设的东西并不多,都有现成的设备和技术,因此各项基础建设早已竣工,并且在有了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之后,很快便进入了计算机主板及与之相关配套的电子产品生产调试阶段。
万宁市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金平一直很关心这个我国国产的、并拥有独特技术和专利的、且已经申报了技术标准的计算机主板的生产调试,虽然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方面已经完成了技术和老化试验,但在万宁进行大规模生产前,还是需要对流水线和工业化产品进行更严格的评估调试。赵金平当然非常清楚,中国人独立设计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计算机硬件的价值,更何况这其中,如果U【创建和谐家园】口、接口软件以及U盘和“U盘播放器”能成为行业标准的话,这个由中国人开发的计算机主板将成为计算机行业的新航标。也正是非常清楚这些,因此他当然很着急,希望这评估调试能够尽快完成,真正达到量产的水平。
这天,赵金平依旧如往常一样,监督以及检查着各方面的进程,此时正在办公室审阅着文件呢,办公室的门急促地响了起来。
“赵总!最关键的调试已经完成了,根据理论和实践,我们的计算机主板以及相关配套的电子产品已经可以进行生产了!”敲门的正是负责调试、测试项目的技术主管,刚得到批准进门后,他便兴奋地对赵金平说道。
听到调试项目负责人的话后,赵金平马上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什么?全部完成了吗?那真是太好了!”赵金平一直在期待着这一刻,毕竟对这方面的调试和测试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谁都知道这里面的价值。现在已经可以进行生产了,这个消息能不让焦急等待的人兴奋么?
“不不!赵总!现在还没有全部完成。不过,剩下的那些测试都是无关紧要的了,我们有绝对的把握,就算现在就进行流水线的生产,也没有任何问题!”项目负责人依旧兴奋地说道。
“嗯!我知道了!”赵金平点点头,对于自己每天都要跟进的项目,以他的留心程度,当然清楚这个项目负责人说的是什么:“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消息了!你跟我说一下,按照估算,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彻底完成测试,彻底进入流水线生产阶段?”
“赵总!剩下的那些测试都是耗时测试,现在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相关的数据在三天后就能够完全出来!”项目负责人也很兴奋,对于这里面的东西,作为负责人的他更是清楚。可以说,能够使产品登上流水线,他是最期待的人之一了。
“好!很好!哈哈!”赵金平开心地笑道,他一直期待的日子终于要到来了。他的脑子里已经逐渐将未来计算机硬件的趋势图逐渐清晰化了,他很期待着中国自主生产的计算机主板等硬件能够引领世界,特别是在自己也有份参与的情况下:“你先下去工作吧!三天后,我问你要东西!”赵金平开心地吩咐道。
“放心吧!赵总!三天时间,绝对没问题!”项目负责人兴奋地向赵金平保证道:“好了!赵总您忙,我去工作了!”打完一个招呼之后,得到总经理许可的项目负责人带着笑脸离开了总经理办公室,并顺手带上了门。
项目负责人离开之后,赵金平来回走动着,颇为有点坐立不安的样子。不同的是,这次他是太兴奋了,兴奋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在办公室里转悠了好一会,赵金平才想起该干嘛来,连忙拿起办公桌面的电话,拨打了一个深深印在他脑海里的电话。
¡¡¡¡¡ù¡ù¡ù
带着薛冰将万宁该去的地方都跑了个遍之后,完成任务的陈兆军开始躲在办公室里偷懒起来。为了应付小丫头,他这些天可是费了不少工夫。毕竟,他本就是一个懒惰份子,要让他连续好几天都陪一个小丫头玩心眼,还真是为难了他。现在,把任务都完成了,陈兆军也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
只不过,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陈兆军一整天都在办公室里躲着休息的打算被一个拨打到大哥大的电话搅和了。
“您好!我是陈兆军!”陈兆军接起电话说道。
“陈市长!我是电真空的赵金平总经理,我要向您汇报一个好消息!”赵金平兴奋的声音从电话里传过来。对于这个陈市长,赵金平可是万分地佩服,且不说陈兆军其他的方面,单就说他拿出来的两项专利技术,就已经足以将他神化了。
“哦!你是老赵啊!”陈兆军通过对方的自我介绍,想起来那名负责万宁市电真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金平来,忙问道:“有什么好消息?”
“刚才负责计算机主板、硬件及联合调试项目的总工程师告诉我,我们的东西已经经过了关键测试,现在已经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进入生产阶段了。目前还有一些收尾工作正在继续,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您看您要不要过来看一下?顺便指导指导我们下一步的工作?”赵金平开心地说道。
“哦?这可是个好消息!”陈兆军听后心情也好了起来,接着又问道:“那与之相关的都进行得怎么样了?比如U盘、U盘播放器?都可以同时生产了吗?”
“是的!陈市长!只要主板、硬件的联合调试结束,您交代的全部东西都可以进入生产阶段了!”赵金平颇有些邀功性质地说道。
“嗯!那我就过去看看吧,现在也正好闲着!”陈兆军笑着回答道,对于U盘这久违了的东西,他也很想尽快见识一下。
“好好!陈市长,您能过来就太好了!我安排一下工作和午餐!”赵金平连忙回答道。
“嗯!你去安排吧!”陈兆军说完,挂掉了电话。
放下电话后,陈兆军便开始为这个调试结果来得及时而感到欣慰。从一开始,他就准备着在这方面工作完成之后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向全世界公开万宁。结果薛冰却在这当口冒了出来,非要在一些方面获得专访权和优先权。不过,总的来说,多一个竭力想要报道万宁的记者,总归是一件好事。而要是利用好了薛冰,对于自己的好处肯定是不断的。
一边想着,陈兆军一边拨打了薛冰留给自己的酒店电话。
¡¡¡¡¡ù¡ù¡ù
经过这几天跟着陈兆军的转悠之后,薛冰差不多将整个万宁市都逛了个遍。该去的地方都去了,该见的人也都见了,期间的收获确实颇丰。只不过,让薛冰失望的是,跟着陈兆军去见到的不论是苏联人还是中国人,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非常会玩语言艺术。别听他们说了很多,但是回头想想就可以知道,他们说的全都是废话,一句实质内容都没有。确切应该说,这些都是实在话,但没有一句是薛冰想要的。她原本很好奇,觉得这些投资商是跟陈兆军串通好了的,但是在经过几天的外出访察之后,薛冰观察出来了,这些家伙根本就是一个比一个精明,一个比一个更知道如何敷衍人。不管薛冰提出的问题多么尖刻、尖锐,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去回答,而且无懈可击,让薛冰彻底没招!
不过,在经过这么些天的采访之后,薛冰还是挺满足的。毕竟陈兆军一开始便说过,只能让她涉足万宁方面的信息,其他的,能不知道就不知道的好,免得一时错笔把这些写了出去。最后,薛冰也彻底放弃寻找漏洞,抓陈兆军把柄的念头了,安安分分地搞好自己的工作要紧,反正知道了也不能报道,还不如多了解一些自己能获得的信息呢。这么一直犟下去,对自己的工作只有坏处。
几天的外出访察就这样结束了,薛冰获得了大量的录音带以及相片。她现在需要做的是,将这些相片和录音带整理归类,提取出有用的东西来,做成一个新闻专题,持续在报纸上曝光。真正累人的工作不是出差,而是全心地投入到文件工作中,日以继夜地不断从大量的资料中提取出有用的东西来,再修饰加工,直到自己真正满意为止。
好在,薛冰是新闻专业出来的,对于处理文稿方面自然是驾轻就熟,再大量的文件在她的手里只花了几天的时间便被整理压缩出一个合适的、真正能够吸引眼球的专题草案来。而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这份专题草案加工完美,然后分别给陈兆军以及香港的编辑组审核一遍,之后便是发表了。薛冰在完成草案之后放松了一下自己,她心里清楚,就算自己不修饰,单单凭这份草案发表出去,也能够起到轰动性效应。不过这不是即时新闻,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先了,所以她并不着急。
这会,薛冰正在酒店套房阳台上享受十月海南的太阳、轻柔的海风和新鲜的空气呢,套房内的电话响了起来。
这个电话正是陈兆军打过来的,薛冰很为慎重地问道:“陈市长!请问有什么事吗?”
“薛小姐!我想请问一下,你的稿件发表了吗?”陈兆军的声音从电话听筒里传来。
“还没有!不过我已经完成初稿了,只需要稍加润色修饰,就可以发表出去了!怎么?”薛冰很好奇,怎么这陈兆军会突然问起自己的工作问题来。这个问题让敏感的薛冰仿佛抓到了什么,她觉得自己是不是有必要再重新审核一下自己这些天收集来的材料,看看是不是有什么敏感的东西被自己和陈兆军两人都遗漏过去了。她潜意识地觉得,陈兆军问她这个问题,应该是陈兆军想起来什么不能报道出去的东西,而特地来提醒自己一下。
“没什么,只是想了解一下而已,这个问题并不重要!我是想着,如果你还没发表出去的话,就还要往里头多加点东西了。”陈兆军说道。
“加东西?”薛冰并没有因为要自己重新修改稿件而不高兴,反而还有一种莫名的兴奋,谁知道陈兆军这会要加到里面的东西是什么啊?如果是特大新闻亮点的话,那别说修改一遍了,就算修改上十遍八遍也没问题。因此,薛冰很是期待地问道:“陈市长!要加什么东西?您说!”
“你放心吧!肯定是你需要的东西!不过,电话里面说不太清楚,你还是过来一下吧,我带你去看看!”陈兆军知道,就算自己现在说出来,到时候薛冰还是会要求前往现场访察。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将她带过去,省得还要说得那么麻烦。
“好的!我马上过去!”薛冰兴奋回答道,她心里清楚,陈兆军肯定是有什么好东西给她看,能亲自去一趟当然求之不得。
¡¡¡¡¡ù¡ù¡ù
没让陈兆军等多久,薛冰就敲响了市长办公室的大门。在获得陈兆军的许可进来之后,薛冰第一句话便问道:“陈市长!您要带我去看什么东西?我们现在就出发?”
“哦!是薛小姐啊!呵呵,你不用着急,跑不掉的!”陈兆军合上了正在阅读的文件,忽然想起什么,问薛冰道:“对了!薛小姐!你懂不懂计算机?呃,个人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陈市长,您是不是想带我去看有关于个人计算机方面的东西?”薛冰醒目地想到了关键,反问到。
陈兆军点了点头,仍旧以提问的目光望向薛冰。
“陈市长!虽然个人计算机这东西在中国大陆属于稀罕物,但在一些国外的发达国家,普及率已经很高了。怎么说我也在英国留了那么多年学,而且又是在香港的大型传媒公司工作,怎么会不懂个人计算机呢?”薛冰自信地回答道。
“嗯!那就好!省下了还要帮你补习功课!”说着,陈兆军站起身:“走吧!现在就出发,下午应该就能到了。”
“陈市长!”薛冰脑子里计算了一下,问道:“这次要去的是不是三更罗?那里前天不是刚去过吗?您怎么会突然想到带我去那里?而且……”后面这句话薛冰没说出来,她觉得,国内的计算机水平根本就及不上国外水平。前天在前往三更罗访察的时候,陈兆军告诉她这是万宁的电子基地,未来的硅谷,她还没有什么感觉。在潜意识里,她觉得这不过是一个电子加工基地而已,再怎么发展,充其量也不过是中国大型的计算机零配件加工基地而已。因此,在陈兆军说出这次的目的是个人计算机的时候,薛冰的心里真的很失望。
“对!是去三更罗!是去看看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产品!”陈兆军来到门口,一边吩咐着秘书今天外出应该注意的事项,一边回答薛冰道。
“自己设计生产的产品?”薛冰反问了一句,她忽然觉得,自己还真要期待一下,说不定还真有什么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在里面。
“嗯!我们自己设计生产的产品,拥有新的行业标准,你去看了就知道了!”陈兆军回答道。
“新的行业标准?”薛冰这会彻底好奇了,对于个人计算机她这个做记者的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但她很不明白这新的行业标准是什么。她更好奇的是,为什么陈兆军会说得如此自信,仿佛这个行业标准将来一定能够流行一般。
此时,两人已经来到了政府办公楼楼下,朝车子的方向走去。陈兆军在听到薛冰好奇的发问之后,笑了笑:“你去看了就知道了!相信在你看到之后,就不需要我解释了!”说到这,陈兆军忽然停下了脚步,转身对薛冰说道:“哦对了!我们过几天就要为我们的新产品召开新闻发布会了,我可以将这个消息提前告诉你,但你这次到了三更罗之后,最好只是好好地看,尽量不要出声!知道了吗?”
“啊?陈市长!可我是记者啊!”薛冰不满地说着,说完她又想起了什么,加了一句:“最多,我就算问到了什么不应该报道的东西,我不发表就是了,反正稿件最后还要交由您审核的!”
“呵呵!不是这个原因!因为在你去了之后,一般情况下只需要看,再加上我随便跟你解释一下,你就会明白了!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次你看到的,绝对能让你很满意!”陈兆军微笑着回答道,接着又严肃地说了一句:“当然!如果你不愿意,你大可以现在就回酒店去,我自己一个人去!”
“行!我尽量不出声!”薛冰听到陈兆军的威胁后,慌忙回答道,她可不想因此而错失了一个发现新闻的好机会,因此回答起来一点也没有妥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