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活_校对版by:布老虎吃人》-第1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兆军一看,笑了。他认识这种子弹。

        “这是M4卡宾【创建和谐家园】(提前了几年),口径是5.56MM。这可是个好东西,估计是原来缴获的,我们国家现在没有这种武器了。”

        “原来是卡宾【创建和谐家园】,怪不得不认识。”于永华和陈兆平一人从李晓波手上拿过了一发,翻来覆去的看了一会。

        “没枪要它有个屁用,害得我费了那么大的劲才偷出来的。”李晓波嘴里骂着,随手把子弹丢进了弹药箱。陈兆军看了一下,李晓波丢进弹药箱里面的卡宾【创建和谐家园】还有不少。

      ¡¡¡¡¡ù¡ù¡ù

        这个晚上,陈兆军睡不着了。他老是惦记着那些5.56MM口径的卡宾【创建和谐家园】。想着后来的87式突击步枪,想着后来的03式突击步枪。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陈兆军睡着了。

      ¡¡¡¡¡ù¡ù¡ù

        第二天一大早,陈兆平就给陈兆军从床上拽了起来。

        “大哥,你说咱们有那么多卡宾【创建和谐家园】,为什么不自己做一只卡宾枪?”

        陈兆平听了这话,吓了一跳。不过有了做炸药的经历,他道真的相信自己这个弟弟能整出卡宾枪来(原来我大哥真的自己做过可以打单发的步枪)。不过做枪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你是说咱们自己做枪?能行么?”陈兆平要先确定一下。

        “其实做枪不难,你想一下,一只枪不就是那么几个零件?李晓波的爸爸可是咱们军军械修理所的所长,到时候咱们到军械修理所去做,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陈兆平一听,这还真是个办法,其实一只冲锋枪并不复杂,有军械修理所在那,好像没有什么加工不了的。

        “走,咱们找李晓波、于永华他们商量一下去!”陈兆平开始有兴趣了。

      ¡¡¡¡¡ù¡ù¡ù

        两天以后,一切安排妥当,李晓波顺利的用要帮家里加工几盏台灯为借口,接管了军械修理所加工机械晚上的使用权。这样的事,发生在这些干部子弟身上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所以修理所的管理员也就没当这是个事,再说平时李晓波就经常跟着他爸爸来修理所玩,操作那些床、镗、刨、钻的,一般的修理员都赶不上,所以把钥匙交给李晓波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ù¡ù¡ù

        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张桂梅抽了点时间,到陈兆军的学校去参加了家长会。让张桂梅意外的是,陈兆军的老师一见面就问张桂梅:陈兆军同学的病是不是好一点了?这让张桂梅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她也没说破,只是下狠心一定要搞清楚,陈兆军到底干什么去了。

      ¡¡¡¡¡ù¡ù¡ù

        这会,陈兆军和陈兆平几个正在最关键的时刻。本来按照李晓波的意思,其实也是陈兆平和于永华的意思,只要生产一只能发射卡宾【创建和谐家园】的枪出来就行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生产一只口径不同的56式冲锋枪。可陈兆军不干,他很明白56式冲锋枪的缺点,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生产出一只03式突击步枪来?对于03式突击步枪陈兆军是了解的,它可以说是87式突击步枪的升级版,性能和优点都很突出,算得上是一只好枪了。当然,像什么榴弹发射器之类的东西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就算整出来了,上哪找枪榴弹去?

        经过陈兆军反复讲解和解释,李晓波、陈兆平他们终于明白了陈兆军的意思,大家想一下也有道理。于是各显神通,陈兆平和陈兆军负责图纸,李晓波负责加工。于永华的任务最重,所有加工枪械必须的零件都得他去顺来,顺便还得再去军部的后勤仓库,把仓库里剩下的5.56MM卡宾【创建和谐家园】都给整出来。

        终于,忙碌了将近半个月以后,第一只03式突击步枪给他们整出来了!不过不得不说,枪的确是难看了点,很多地方能凑合的就凑合上了,重量也重了一点,本来该用塑料的地方,他们都给用上了铁的。不过当他们偷偷摸摸的把枪拿到水库边上试了一下以后,大家都发现,他们的这只步枪比56式可强得太多了。最起码,连陈兆军也可以爬着用这只枪打连发了。

        成就感顿时变成了动力,原本凑合的地方被李晓波精心的加工了出来。原来装榴弹发射器的地方是没有的,可也被陈兆军给设计了出来,大家一看,这枪变得更漂亮了。于是管它用得上、用不上,反正往漂亮了整!只不过大家都不明白,陈兆军为什么非得费那么大的功夫在枪托上刻上03的字样。

      ¡¡¡¡¡ù¡ù¡ù

        终于,在他们打完了大半卡宾【创建和谐家园】以后,在张桂梅同志坚持不懈的跟踪下,这只突击步枪变成了陈伟雄和军长、政委放在小会议室办公桌上的陈列品。

        军长看着眼前的这只突击步枪,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老陈,你说这帮孩子也太能折腾了吧?就这么几天的功夫,他们连枪都给造出来了,加上上回的炸药,我真不知道他们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了!”

        陈伟雄苦笑了一下,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你别说,这几个孩子整的这枪还真不错,我看一点都不比56式差,可惜就是重了一点。”军政委说了。能不重么,整个一大铁块。

        “你别说,其实要想轻起来也容易,比方说枪托这部分,要是用电木来做,整枪就可以轻好几斤,还有这……”军长是玩枪的行家,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于是,整个X军的最高首长这一个上午就在小会议室里讨论起了这只枪来。反正没过两天,剩下的卡宾【创建和谐家园】都给打光了,谁都说不清楚到底是谁给打光的。不过到了这会,陈兆平、于永华和李晓波也该到大学报到去了。一直到到校后的几天,这三个人的身上还有青的地方没有消下来,这就是自己造枪的后遗症。

        陈兆军则偷偷摸摸的在拍胸脯:幸亏自己年纪还小,否则真不知道是不是能挺的过老爷子的一顿皮带。

      第二十五章 疯狂的收集

        1977年X军军部算是出了名了。三个主要军首长的孩子全都考上了国家一线大学,整个军部民兵连二十二个孩子,国家重点的有8个,最差的也考上中专。这可是全军上百个军(师)部民兵连(排)都没有的奇迹。顿时,X军首长出去都觉得脸上有光。最恶心人的是X军军长,连着几个月,一见到友邻部队有到年龄考大学的相应级别干部,他就会问别人孩子考试考得怎么样?然后还要感叹一番:唉,我那个孩子这次还是没考好,要是他再好好复习一下,没准就进清华、北大了。时间一长,搞得家里有年龄差不多孩子的干部都怕见他了,谁受得了他这么【创建和谐家园】啊!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几乎全军都把抓军(师)部民兵连(排)的事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顿时,整个部队里有本事、有水平的人身价顿时上涨。你不服还不行,指不定那天别人就到军(师)部民兵连(排)当军代表了。谁都知道,只要在那个位置呆着,给个营长都不换。

        在这场风波中,最平静的就应该算X军军部了。所有的孩子一口气都考走了(那时候跟现在不一样,就算考上中专都是不得了的事,还必须服从分配),整个民兵连都没人了。虽然编制还留着(还得为以后留着),可军代表就都给放回去了,不过这些军代表回去后,位置可就不是原来的位置了,怎么说都是有功之臣,动一下是应该的。

        陈兆平是被按照第一自愿录取的,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许多人都想不明白,按照陈兆平的成就,进清华或北大是很简单的事,他这么选了一个中国人民大学?其实就连陈兆平自己也不明白,只有陈兆军一个人在偷偷的笑。陈兆军知道,要想混得更好、进步更快,进中国人民大学肯定不会错。

        于永华和李晓波一个进了南开,一个考上了北大。反正都够他们父母牛逼的了。

        大哥上大学以后,陈兆军觉得有点不知道该给什么了。现在就考虑挣钱?这个时候好像还早了点,再说陈兆军也想不出什么能在这个时候挣钱的门路来。要知道,现在做生意还属于投机倒把行为,根本就是在严厉打架范围内的,再说就算能做生意,也不是他这么大点的孩子能做的。

        还是老老实实在学校混几天再说吧。自从他跟陈兆平、李晓波和于永华整出了03式突击步枪的事一闹,虽然知道的人不多,可陈伟雄却没客气,狠狠的教训了陈兆平一顿。好在陈兆军还占着个年龄小的优势,陈伟雄刚抬手想打他就被张桂梅给拦下了。这让没处发泄的陈伟雄又在陈兆平的【创建和谐家园】上多抽了两皮带。不过这下陈兆军也没落个好,两位家长联合下令,要是再敢逃学整名堂,就把他的腿给打断了。陈兆军倒是不相信陈伟雄真的会打断他的腿,都是他绝对相信,要是再整出点什么事来,陈伟雄的皮带就不会客气了。

        没办法,陈兆军只能每天背起个书包,装上几个大本头,躲到课堂里偷偷的看。其实也不能说偷偷的。学校的来说都知道,陈参谋长的孩子太聪明了,小学的东西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没必要学,现在坐在这里,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所以不管陈兆军上课干什么,老师都当没看见。

        “陈兆军,咱们下课斗烟纸吧?”坐在陈兆军边上的是后勤部油料处处长家的老四刘骏。因为是老儿子的缘故,再加上他上面三个都是姐姐,所以父母非常宠着,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紧着他,整个一个小胖子。

        “斗什么烟纸?我不想玩。”陈兆军很不耐烦玩这些幼稚的东西,所以一般都不跟他们一起玩,也玩不到一起去。

        刘骏因为太胖的缘故,一般的孩子都不愿跟他玩,嫌他不灵活跑不快。其实当时的孩子可以玩的东西很贫乏,一般也就是玩一下斗技(单膝盘起,双方对撞),要不就是骑马打仗。你想,这么一个小胖子,他跳得起来么?再说了,要是背起他玩骑马打仗,不用打就给压倒了,所以没什么人跟他玩,平时他也挺单调的。

        “没事,咱们就玩一下好了,你是不是没有烟纸,要不我先借给你,我家里集了很多,什么烟纸都有!”这是刘骏骄傲的地方。家里就他一个男孩,几个姐姐和父母亲都知道由于孩子长得太胖很少有朋友跟他玩,所以对于他收集烟纸的事都挺上心,帮他收集了不少的烟纸。

        陈兆军一下还没有注意:“我根本就不会玩斗烟纸,再说要那个给什么?”

        “别呀,来,我给你看一看我收集的烟纸。”刘骏显得有些神秘的拿出一本挺厚的书来,翻开给陈兆军看。

        当刘骏翻开了他的书以后,陈兆军整个人呆住了。天哪!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收集呢?虽然原来的他根本没有收集什么东西的习惯(也收集不起),可不意味着他不知道。文革好啊!好东西多啊!,文革的邮票,文革的粮票,文革的毛主席像章,还有毛泽东的语录本。文革的好东西多了去了,关键还是收集。

        陈兆军差一点就晕过去了,要不是小胖子刘骏今天给他看了收集的烟纸,他都把这事给忘到脑袋后面去了。要知道,再过一、两年,中央下文彻底否定文革以后,这些东西就会变成文物了。那可都是钱呐!

      ¡¡¡¡¡ù¡ù¡ù

        小胖子到底没跟陈兆军斗成烟纸,不过他同样很开心,因为全班成绩最好的,陈参谋长的儿子陈兆军跟他成了朋友,不但承诺帮他收集烟纸,还帮他收集子弹壳!别的东西好说,可是子弹壳在部队的孩子看来,应该是最好的东西了。更不要说陈兆军手里还有独一无二的卡宾枪的子弹壳。

        刘骏高兴坏了,他开始开足马力,到处帮陈兆军收集起邮票、毛主席像章、各种另类的语录本,还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各种票证。所以的这些东西,只要交到陈兆军的手上,马上就会换到许多漂亮的烟纸和子弹壳。

        很快,几乎整个军部的孩子都知道了可以用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跟陈兆军换东西。

        为了存放这些东西,陈兆军不得不准备了几个放了防潮袋的箱子。

      ¡¡¡¡¡ù¡ù¡ù

        渐渐的,一些到陈参谋长家的干部也知道了陈兆军正在疯狂的收集着这些东西,大家都开始留心起来。每天三大部的收发室里,文书看见有些漂亮少见邮票的信件的时候,就会留心了。等收信的人来取信的时候,一般的,只要说是想把邮票留给陈参谋长的孩子,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帮陈兆军把邮票要下来。

        许多年以后,不少人还记得陈兆军小时候疯狂收集这些东西的事。

      第二十六章 文字狱

        1978年3月,陈兆军正在疯狂的收集着他所有能够收集到的与文革和这个时代有关的东西的时候,一件事情发生了。

        陈兆平进了中国人民大学以后,不但感受到了中国最高学府的魅力,更感受到了它的热情。在当过的环境下,已经开始有人敢说一些东西了,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就是高等学府。在这里的都是些年青人,有魄力、有朝气,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坚信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都是一些热血青年,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信念不惜流血牺牲。这一切,在有中国政治家摇篮之称的中国人民大学就显得更加突出。

        初到大学的时候,陈兆平还显得有点束手束脚的,可时间一长,他身上的一些当惯了官的习惯又出来了(好坏当过民兵连长,其实部队的孩子都有一点这些毛病)。由于学了不少哲学理论,加上陈兆军又给他灌输了不少先进的政治思想。陈兆平开始渐渐的喜欢上了与其他同学辩论起来。也许文革的时候有一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就是:事实不辩不清、真理不辨不明。我们且不说这句话有太多的唯心的东西。但是最起码,我们的陈兆平同学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个。随着辩论的深入,陈兆平开始对当时的一些政治思想有了怀疑。

        当初为了给陈兆平上一个保险,陈兆军在家庭辩论的时候,就已经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中心思想给说了出来,陈兆平当然受益匪浅。毕竟这些说法更合理,也更让人能够接受。进入大学以后,为了在辩论中更好的为自己的理论找到支撑点,陈兆平开始非常系统的看了一些哲学方面的书,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也越来越感觉到当时中央提出的“两个凡是”的理论似乎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纯粹的唯心主义的论调。于是,在1978年3月底的时候,一份《关于“两个凡是”的提法是否科学》的不署名文章就寄到了《光明日报》社。顿时,整个《光明日报》就像被投入了一颗炸弹一般沸腾了起来。谁都知道,“两个凡是”的说法是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首先提出来了。在那个一切都可以上纲上线的年代,怀疑和批判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话就等同于反革命,政治后果非常严重。陈兆平也知道这样的后果,别看他敢寄到报社去,可是他还不敢在文章上签名。

        陈兆平的这篇文章被迅速转到了当时刚重新组建起来的公安部,定性为反革命言论。为此,公安部专门成了专案组负责调查此事。

        调查组很快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全校师生都知道,这次公安部来学校是为了调查一件反革命案件的。其它人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陈兆平知道,一定是自己的那篇文章惹的祸。这下,他也慌了神了。文革十年的教训告诉每个人,一旦惹上这些麻烦,也许这一辈子就毁了。陈兆平不知道什么时候专案组会找上自己,但是他知道,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毕竟自己最近在学校公开场合说过的一些话正好可以作为证明。

        想到这些的时候,陈兆平怕了。他知道,一旦自己出了问题,将连累自己全家人。现在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偷偷摸摸的找了一个机会,陈兆平躲到了学校以外,往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还好,电话是陈兆军接的。这天,陈伟雄要开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张桂梅由于医院值班,这个晚上都不会回来了。

        “喂,是谁呀?”陈兆军正在整理着自己的收藏,很不耐烦这个时候有人打电话来。

        一听是陈兆军,陈兆平放心了。一贯以来,他都非常相信自己的这个弟弟,事实也证明,自己的这个弟弟是非常有远见的。

        “兆军,有一件事我想告诉你,你先别告诉爸爸行么?”陈兆平小心的说。好在他打电话的地方是邮局的单人电话间,到不怕有人偷听。

        陈兆军一听大哥的话就知道,一定是出【创建和谐家园】烦了。平时陈兆平都叫陈兆军“老三”,只有他很紧张的时候,才会不自觉的叫“兆军”。

        “大哥,到底是什么事?你说吧!”

        “是这样,我写了一篇东西……现在公安部已经来了,我怕早晚会查到我身上,你说我该怎么办?”陈兆平非常详细的讲了事情的经过,然后问陈兆军意见。

        这下,陈兆军头疼了。他知道否定“两个凡是”是在1978年,可是具体发生在什么时候他就不记得了,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否定“两个凡是”发生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以后的事。这个时候陈兆平就把它给整了出来,搞不好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都没有了。那么陈兆平就注定要坐牢了。陈兆军知道,上一世陈兆平是因为上山下乡的时候搞坏了肝,后来就是因为这个死的。这一辈子他是不用上山下乡了,可是陈兆军相信,如果让陈兆平去坐几天的牢,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会得上肝的毛病。他可不想再为了这个失去自己的大哥。可就算你要写,也等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出来以后再写不行么?

        “大哥,你不要着急。你听我说,你回去以后立刻将你写的这篇文章的底稿烧掉,但是不要动其它的东西,否则就会让别人看出你是蓄意伪装的了,然后不管是谁问,你都不要承认。你要注意,为了调查这个案件,公安部很有可能会把你隔离起来。都说你一定要注意新闻,等到你发现全国都在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以后,你就可以承认是你写的东西了。”陈兆军现在也顾不得太多了,先保住大哥再说。

        “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陈兆平不理解。当然,换了谁都不理解。

        “这你就不要管了,现在赶快回学校,平时怎么样,现在就怎么样。小心一点。”

      ¡¡¡¡¡ù¡ù¡ù

        放下电话后,陈兆军苦笑着摇头。他在考虑,是不是马上动手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可转念一想,似乎没有这个必要了,因为不了一个月,这篇文章就会登在《光明日报》上,搞不好现在别人都已经写好了,正在修改呢。

      ¡¡¡¡¡ù¡ù¡ù

        很快,陈兆平被公安部隔离了起来,这个案件也在最短的时间内波及到了陈伟雄一家。陈伟雄第一时间被宣布停职审查,家里被仔细搜查了一遍。原来陈兆平和陈兆军做的七管收音机、为了炸药整出炸药、为了好玩搞出的5.56mm卡宾枪一下成了证据,被公安部的人给收走了。

        面对整天愁眉不展的陈伟雄,陈兆军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过,他到没显得怎么担心和难过,毕竟他知道,春天已经不远了。

      第二十七章 黎明前夕

        别看文革时期整个公、检、法系统都被彻底的拔除了,可是它的老底子还在。当1978年新成立的公安部接到调查攻击“两个凡是”的反革命言论以后,一批有经验的老公安被抽调了出来,进了调查反革命言论调查组。这些人都是有几十年侦查手段和技术的人了,很短的时间内。他们就通过种种迹象,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了中国人民大学内。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陈兆平浮出了水面。

        很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陈兆平的家庭背景居然是军方高级干部。这给他们办案带来了不小的阻力。没办法,他们只能透过公安部联系【创建和谐家园】文革领导小组和军委。这才得到了对陈伟雄采取措施的许可,当然,这会陈兆平已经在公安部里呆了两天了。

        陈伟雄是在军部小会议室被宣布停职检查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张桂梅也是在班上被宣布停职检查的,就连医院的领导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一时间,X军参谋长一家的事传遍了整个军界。大家纷纷议论,这是不是又一次运动开始的前奏?当然,这话在X军没谁乱传,陈伟雄这个参谋长给大家的印象是非常好的。等军首长搞清楚了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联名政委开始给军区、给中央写信。目的只有一个,保下陈伟雄。置于陈兆平,他们是有心无力了。

        陈兆平这两天在公安部呆得挺舒服的,除了每天的例行问话,好像也没其它的什么事了。他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他写的《关于“两个凡是”的提法是否科学》一文和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整躺在中南海一间办公室的桌面上,《光明日报》的总编正拿着笔记本,眼睛盯着不停在屋子里踱步的首长身上。《光明日报》的总编是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来的,这已经是的六次修改这篇文章了。如果首长同意,那么这篇文章将出现在明天《光明日报》的头版上。

        首长终于停了下来,直接提笔,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文眉上签上了同意刊登的意见。

        “就这样,登吧!”首长下了很大决心说出了这几个字。

        “好的,我这就安排!”总编的心里虽然也有些忐忑不安,但还是感到很欣喜。谁都可以看出,这是一篇改造人们世界观的东西。

        “首长,那么您看这篇《关于‘两个凡是’的提法是否科学》该怎么办?”《光明日报》总编觉得,既然能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多一个《关于“两个凡是”的提法是否科学》应该没什么问题。

        首长听着总编的话,眼睛不停的在两份文章上转,他想了一会:“还是先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吧,我们不要想一口就吃成个胖子,现在就登这个还早了点,我们还需要有一个理论的平台和舆论导向,太着急了会坏事的!”

        “我明白了。”《光明日报》总编的话不多。每次到这里的时候他都会提醒自己,来这里是来听指示的,回到报社才轮到自己下命令。

        “怎么样,写文章的人查到了么?”首长还是挺关心这事的,开口问道。

        “查到了,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个学生,今年刚考上的,成绩还不错。不过……”总编停了一下,观察首长的反应。要是首长没兴趣,这事他就不打算继续说下去了。

        “不过怎么样?接着说!”首长很明显对这事有兴趣了。

        “这个学生叫陈兆平,是XX军区X军参谋长陈伟雄的大儿子。陈伟雄就是76年唐山大地震的现场总指挥,被授予了‘共和国优秀军人’光荣称号的。虽然公安部门已经可以确认就是陈兆平写的文章,可是他怎么都不承认。现在军委已经对陈伟雄和他的妈妈张桂梅做出了停职检查的决定。”总编是一口气吧这些话都给说出来的,他担心要是自己不马上说出来,也许就没有足够的勇气说了。

        “乱弹琴!”首长一掌拍在了桌子上:“一个年青人,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们先不说这些想法是对还是错,可跟他家里有什么关系?再说他爸爸也是我军的高级干部了,更是国家的功臣,我就不信,我们军队的高级干部都是叛徒、是反革命?马上让他们把人给放了!”

        总编知道,首长的话是有所指的。1977年,上海的一些“四人帮”的余孽联络了一些军方的干部,企图武装起义,不过被迅速的镇压了下去,武装起义成了一个笑话。

        一边的秘书连忙记录下了首长的话。一些指示性的东西是一定要记清楚的,不能有错漏的地方。

        “你说的这个陈兆平还有两下子啊。能搞出这么有理论水平的东西来。”

        总编知道,现在首长是在闲聊了,他当然乐得陪着首长聊两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9: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