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坐下吃饭,就快好了。”老妈陈惠芬笑【创建和谐家园】地回头吩咐着归家的儿子。
祁正明切好烤鸭端到桌边坐下,看到桌上的摆放的五粮液,一丝缅怀的目光闪过,拿起酒瓶端详着问道“哪来的五粮液?”
“哥今天买的,买了两瓶。”祁琳端来烤鸭配料摆桌子上,就坐在父亲旁边告嘴。
“要你多嘴,给,吃鸭大腿。”祁景焘瞪了妹妹一眼,顺手夹只烤鸭腿放她碗了。
“不要。鸭翅膀根才好吃。”祁琳把烤鸭大腿夹起放在父亲碗里,自己伸手拿了个烤鸭翅蘸上甜酱咬了一口。
“琳琳,给你爹和你哥拿酒杯去。”奶奶笑着指使着孙女,也来桌边坐下,看着孙子笑眯眯的问道“小焘,这个酒多少钱一瓶?贵不贵?”
“奶奶,也不太贵,十几块一瓶。这种酒特香,您也尝尝味?琳琳,多拿个杯子过来。”
“尝个味就行,以后别买了。”祁正明看着奶孙俩,这小子连个谎话都说不好,“对了,你不是说要去县份上吗?大龙口的苞谷酒不错,打桶回来就行!”
“是不错,上次去龙泉喝过,大龙口的高粱酒更醇。我下个月开始下去做培训,到时候,请当地烟草公司的同事去酒厂仓库买他们真正的库存十年陈酒。”
祁景焘的父亲平时就爱喝口酒,基本上是喝村子里小酒房酿造的粮食酒。经济适恵,味,不怎样,但保证是纯粮食酿制的,不会掺假。每年卖完烤烟有现钱,祁正明都会去酒房买50公斤装的大罐酒,比零散的便宜,买回家就分开用自家的瓦罐储存起来慢慢喝。几个酒罐轮流使用,存的久了,酒就更好喝一些。
一家五口再次团聚,其乐融融地吃完晚饭。当中不乏祁琳得意地告诉奶奶,她哥得了五千元大奖金,在农贸市场大手大脚乱花钱。少不了,祁景焘又被臭批评一顿,有点钱就不知道省着用。
饭后,天也快黑了。奶奶和母亲在屋里忙着准备明天扫墓要用的祭品,主要是一些纸钱、坟标、香等祭祀用品。祁琳自觉地上楼看书做作业,高三学生总有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祁正明习惯地端着水烟筒在院子里坐着吸水烟。
祁景焘继续收拾他带回家的物品,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那些买回家的干制肉菜和鸡蛋都集中到厨房里,奶奶在家做饭时应该能看到吧?农忙时节,有这些肉食品在家里也不用天天青白苦菜加咸菜的对付着过了。
那些营养品就放到正屋里,这些都是老祁放在公共空间里的物件,祁景焘没客气,借助大挎包的容积拿出来的,藕粉、麦片、奶糖、加钙奶粉、特仑苏牛奶,上面的包装等等标志都被老祁处理过,老祁有心了。
许多东西,只有失去才知道珍惜,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对老祁而言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老祁的“历史“上,他和大多数前后参加工作的人一样,没能【创建和谐家园】住一套福利新房的诱惑,为了赶上福利房分配将在今年年与三姑介绍认识的中学老师陈雪菲结婚。
结婚、外出租房、买房、房屋装修、孩子出生……一系列同龄人,特别是农村出身的同龄大学生面临的一系列人生大事在一年多时间接踵而来,短期的集中高消费令没多少收入来源的祁家的经济陷入了财政赤字状态。
他想过要帮家里减轻负担,他想过要尽早尽孝心。想过要让妹妹摆脱他当年上学时的窘境。可现实却恰恰相反,家里为了他个人的事竭尽所能。父母亲和奶奶在家继续操持繁重的农活;孩子出生后,母亲还得脱产到城里帮他们带孩子;虽然他每个月都有现金为妹妹支付生活费,但懂事的妹妹也不得不放弃上名校的机会,选择了一所免学费的师范大学就读。这也为后来一年父亲的积劳成疾因病去世和五年后奶奶的郁郁而终埋下伏笔,这才是老祁心中永远的痛。
这些,说到底都是钱的事,钱这东西真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有一万件事无能为力。
这些,老祁不可能告诉小祁,现在,钱对小祁将不会是个问题,这些都不会发生了。
祁景焘给专心学习的祁琳送去一些水果零食和牛奶,“琳琳,困了就吃点零食解解馋。”
“哥,有好东西也不早拿出来,抠门!”祁琳看到哥哥抱上楼的一堆水果零食,惊喜的冲上来翻找自己爱吃的。其实,这些水果零食她都爱吃,只不过一下子有这么多,令她多了选择的烦恼。
祁景焘帮妹妹开了一罐牛奶,插上吸管递给她,“慢慢吃,看会儿书自己下楼转转,别老呆楼上。我去陪爸妈他们说说话。”
祁琳喝了一口袋装牛奶,一脸惊喜地看着哥哥,“嗯,哥,这个牛奶真好喝,比宿舍里小镊子带的奶粉好喝多啦。还有没有,让奶奶、爸妈也尝尝?”
“有,这些东西都是城里市场里有的,以后我会经常带回来。你在学校也要加强营养,我会定期送些营养品到学校给你。还有,以后伙食上不用节省。”祁景焘故作严肃地告诫着妹妹。
“哪有节省了,我每天都吃一个肉菜呢,比你上学那时一星期吃两次肉菜多多了。”祁琳可不认为她在学校的伙食差,至少,比她哥读书时好多了,懂事的她很满足。
“少了,从下个星期开始,每顿饭都必须加一两个肉菜,要不然营养跟不上会影响学习效率,考不上名牌大学后悔死你。记住了,别省着,你老哥现在的工资收入高的很,老哥给你加生活费。”祁景焘说完,拍怕妹妹的肩膀就下楼去了。
祁琳嘴里含着牛奶,怔怔的看着回家还穿着工作制服,正下楼的哥哥的背影,鼻子不由酸酸的。
楼下侧屋里,奶奶和妈妈正在用街上买来的锡箔纸制作祭祀用的金银状制品。这些纸制物品都是国人祭祀的常用品,农村基本上都是自己制作,经济实惠。
正和奶奶说着事的母亲看到儿子,笑容满面的说“小焘,东西都收拾好了?”
奶奶侧过身子,边熟练的折叠着纸张,边说道“小焘,刚才还和你妈说你的事。那回,你妈去城里看到那个姑娘是不是你对象?坐这边来,和奶奶好好说说。”
重活不是重生
第二十四章 回家(下)
“奶奶,您说的是哪个姑娘?我怎么不知道。”祁景焘坐在奶奶身边,他知道奶奶挂记着他的婚事,村子里他这个年龄的差不多都结婚生子了,回来一次念叨一次。
“就是上个月我去中医院瞧病,陪你过来那个女孩子。后来你赶着回去上班,还是她陪我跑上跑下看病呢。”母亲一脸责怪的看着祁景焘。
“嘿嘿嘿,妈,你说的那个不是我女朋友,是我在中医院工作的一个高中同学。那天她正好休息,我赶着上班,请她帮忙的。”祁景焘笑着解释。
“不是你对象?我看那姑娘挺好的,人长的好看,耐心还好。”母亲纳闷了。
“真不是,她有对象的,也是我同学,在区【创建和谐家园】工作,今年他们就要结婚了。”祁景焘赶忙解释。
工作后,他们这些在一个城市工作的同学经常见面,相互之间帮忙很正常,这也算是他们这些从学校出来工作的农村人最巩固的一块社会资源吧?毕竟一齐同过窗,天然的铁关系之一。
“小焘,你也不小了,你个人的事还是抓紧点。你不瞧瞧村子里你那些伴,只剩下你一个没对象了。”奶奶还是惦记着这事,都快成心病了。
“奶奶,村子里和城里不同。我也才25岁,城里30岁前结婚都不算晚。您老放心,您孙子又不差,还怕找不到对象?对了,我带回来那些东西别留着,摆不住的,过段时间农忙就吃完,免得摆坏了浪费。”祁景焘岔开话题。
“知道了,不用你啰嗦。小焘,你带回来那些东西多给琳琳带些回学校,我们在家用不着。”奶奶不满的看着孙子,说到正事他就打岔。
“琳琳的我会另外给她送去学校,家里活计重,营养不能缺。”
祁景焘陪奶奶、妈妈聊了一会儿,就去院子里去了,父亲还在那里自得其乐地吸水烟。
“爸,试试江川烟丝,前个月下去复烤厂办事,顺便买了几包。”祁景焘手上拿着一包软绵纸包装的烟丝,撕开抽出一小撮烟丝,揉一揉按在父亲正好空出来的水烟嘴上,用火柴帮老爸点着。
这种机制烟丝不是用来生产卷烟的,是专门为喜欢用烟斗或水烟筒抽烟的烟民准备的商品烟丝。彩云农村种植烤烟的人多,更习惯抽水烟,他们自己抽的水烟烟丝大多是自制的。一般是用上一年特意保存下来的烤烟烟叶,经过一年左右的自然发酵后,自己切成烟丝使用。
“咕噜噜噜……不错,香,柔和,是去年产的底部三四个叶,是江川黑油沙田里的烟。”祁正明抽了几口,满意的品评着这种烟丝的质量。
“咕噜噜噜……哦,这里面还参了朱砂烟,难怪闻着那么香。小焘,这烟丝多少一斤?”种了一辈子烤烟的父亲对烟叶品质很了解,仅仅凭借几口烟就说出烟丝的来龙去脉。
“也不算贵,十二块。”祁景焘给父亲又按上一小撮烟丝。
“咕噜噜噜……好烟,值这个钱。听你五四叔说,他们那边这几年栽菜的人越来越多,大田里很少有人栽烤烟了。这种烟丝很难遇上啰。”
这些情况祁景焘都知道,看父亲难得喜欢这种烟丝,不由的开口说道“爸,过段时间我设计的计算机系统要进行测试工作,各县都会下去,下次到江川我再去买几包带回来。”
这个烟丝以后会越来越少,别人存不了多久,自己可不用担心。祁景焘若有所思的瞄了一眼自己的左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长在左手中指的那个戒指隐身了。他能感觉得到戒指还好好的戴在左手中指上,别人就看不到了。不过,这样挺好,他也没必要到处解释这个黑玉圈圈的事了。
“少买几包,存不了多长时间就变味了。对了,你到县份上去少喝酒,民族地方,能喝酒的人多。”父亲警告的声音将祁景焘的思绪拉回。
“嗯,我也不太爱喝,前几次下去就陪着喝了几杯。对了,爸,今年的化肥农药钱不用去信用社取家里的存款了,这三千先用着。”祁景焘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今天特意去银行,从工资卡上提取的现金放在凳子上。
“嗯。咕噜噜噜……”祁正明低头吸水烟。
“琳琳高三了,听她说学校要加强补课,星期六星期天也会上课,回家的时间更少了,你在城里多去看着点。”
“放心,离得又不远,我会去的。对了,我有两个同学在师大附中任教,过天打电话让她们带些复习资料下来,让琳琳再加强一下。”
“嗯,琳琳的事你就多上心一些。你大学那些同学教书的多不多?”
“留在省城的有十几个在大学任教,回地州的在银行系统的多些……”
父子俩难得地坐在院里闲聊。
心里有秘密的祁景焘很想和亲人分享,但他不能,他的秘密太神奇,太特殊,无法和别人分享。他的亲人都是普通人,可以享受他能拥有的一切好处,但没必要去承担风险。
祁景焘个人的生活己经开始产生变化,至少他对钱的态度已经发生了稍许变化,而且会越来越大。他自己在适应这种不知好坏变化的同时,他要逐步去改变身边的亲人,让亲人们能适应并享受到更好的生活!这才是老祁最大的心愿吧?也是小祁的心愿。
祁景焘知道,自家的家人中,奶奶七十多岁的老人,只要儿孙们好,她老人家就觉得好。母亲生活在农村没出过远门,丈夫儿女就是她的一切。妹妹还在上学,正是接受新事物的阶段,适应能力强,哥哥的成功对从小崇拜哥哥的她来说是必然的。
但是,父亲不同。父亲年青时也是家乡的风云人物,是党员,村干部,吃苦耐劳,性格坚强,有原则,有主见。
父亲和他这个年龄段的绝大多数人一样,该赶上的都赶上了,该吃的苦也都吃过。年轻时的父亲是村队上的骨干,曾经招工在驻当地的烟科所工作过,并且外派到国内省内多个地方支援过新烟区建设,见多识广。后来,家里爷爷上山做工不幸摔断腿,作为家中独子的父亲就回家担负起家庭的担子。
从小到大,不论是做人做事,父亲对祁景焘的影响最大,祁景焘不敢在父亲面前表现出太明显的变化。知子莫若父,一下子改变的太多,如果父亲问起,祁景焘没勇气对父亲说谎,自己的秘密又确实不好对父亲说,得慢慢让父亲适应并接受自已的变化!
重活不是重生
第二十五章 疯狂的股票
清明节过后,股市开始进入新一轮牛市行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敏感的老股民们已经开始磨拳擦撑,筹资追加资金抢低位筹码。看着眼热的周边人群逐渐受到感染,开始【创建和谐家园】涌动投身股市,新股民开户的人数也不断增多,证券公司大门口越来越显得热闹非凡。
这一切都如同之前的两轮牛市一样,更像前两年热播过的电影《股疯》里编排的桥段场景,相同的故事即将开始在现实生活中上映。
股民们是健忘的,92股灾后有94股灾,现在刚过两年,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准备大干一场的投机客们觉得机会又来了,不但自己开干,还鼓动着更多的人参加进来一起干,他们需要制造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气氛。
祁景焘身边的同事、朋友聚在一起时也不时地开始讨论股市,分析各只股票的优劣,发展趋势。哪一只股票已经开始爆发,已经上涨多少等等话题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的话题。后来,许多没炒股的人也坐不住了,纷纷去证券公司开户开始投资股市,梦想着去股市抢钱。。
炒股并不违反集团公司的管理制度,只要不在上班时间逃班去证券公司看盘炒股,不明目张胆的在工作时间打电话炒股,公司领导也不会找你的麻烦。
南烟的经济效益好,职工手里多少有些闲钱,投资股市的人数众多。为了得到及时的股票消息,一些上班族就多人搭配,不同班次的人组成一伙,休息的人就到证券公司营业厅蹲点看盘,大家互通信息,共同参加炒股。为了方便消息传递,许多股民纷纷掏钱配备上昂贵的b机,才刚刚在滇中市场上崭露头角的传呼机出现了快速普及的发展势头。
祁景焘有自己的秘密,他可不敢如同其他同事一样明目张胆的多人搭伙炒股,只能独自操作。同事们知道他也在炒股,大家工作休息时谈论股票时他也有参与,谈谈对今年这波牛市的预测,表达出谨慎乐观的态度。
老祁给他的资料有限,但非常的具体详实。他不敢说太多,因为他对股票市场知道的真的不多。老祁很懒,他一直认为a股市场就是个投机者的乐园,千千万万的小散户在股市里都是资本大鳄们放养的猪羊。多年难遇的牛市中,懂得见好就收的散户还能有所斩获,稍微贪婪一些的最后都会成为别人的猎物。老祁认为,小祁只要懂得股市基本操作手法,会买会卖就行,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去分析、研究股市运行规律根本就没必要,也不可能研究出任何有用的东西。
而且,后知后觉的老祁知道发生在这个时期上市公司的许多猫腻和烂事,上市公司胆子大的很,采用“技术手段”制作虚假年报,欺骗股民的事层出不穷。那些上市公司发布出来的资料,股民们研究了根本没用,不具备任何研究价值。
老祁给小祁的打印文挡里也没过多涉及股票市场理论方面的东西,只是沪深指数1996年4月至1997年7月的日k线图。更多的,也只有老祁制定计划时,在具体操作时段需要进行炒作的那些个股的短期k线图。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一波牛市,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大势等等,老祁压根就没说,他认为那些事与小祁没任何关系,与大a股更无关,懒得花精力给小祁分析解说。反正也说不清道不明。
祁景焘知道自己的本事,这个月他的编程任务很重,他不想直接使用老祁为他的终结版本,就必须兢兢业业的在办公室编写他的管理系统软件代码,到各部门查找他的数据资料。他根本没什么时间去研究股票,关心那些上市公司发布出来的资料,因为,没必要。
股市对其他人是发财的机会还是风险不好说,对祁景焘而言发财的机会确实来了,已弄清楚股票卖买规则的祁景焘真的开始“炒股”了。他根本不需耍去证券公司盯盘看盘,也没必要去到处收集股市信息资料,打听内幕小道消息,听老股民们谈k线走势形态的种种变化规律。老祁为他的金手指让他如同上帝在俯视人间,清楚大盘在未来一年多时期的走势。
老祁制定的《大a股掘金计划》,由于有2016时空大数据和功能齐全的各种股票分析软件支持,能够方便快捷的得到1996年4月1曰以来,任何一支个股在这波牛市中启动拉升的具体日期和时间差,采取的是小资金短线、超短线跟风发财路线炒作。
目前,祁景焘不可能成为任何一只个股的【创建和谐家园】,去操控去影响任何一只个股的发展趋势,影响任何一只个股的运行轨迹,他只是千千万万个散户中的一员。资金量小,影响不了【创建和谐家园】的控盘,有【创建和谐家园】家拉抬打压股价,兴波逐浪的时候,自己浑水摸鱼实时跟进搭便车跟风获利即可。
这种不同板块轮动,波段起伏,拉升,相持,冼盘,再拉升……到达突然尿崩的操作手段,是大a股牛熊转换的一大特色。老祁虽然是个小人物,但是他身处2016时空大数据时代,托信息社会的福,他只需要泡壶茶,坐在家里打开电脑,动动手指,就能检索到大a股公开的一切历史资料,那些公开的历史资料足够老祁指导小祁在1996时空随心所欲的在股票市场抢钱了。
祁景焘从4月2日开户买入第一只即将快速拉升的股票,4月5日将拉升到一个相对平稳的台阶。老祁查询到的历史资料表明,该股票将会进入一个为期19个交易日震幅26的相持区,之后,经过两个交易曰的腰斩式的惨烈洗盘之后,再次相持7个交易曰再次快速拉升。下次快速拉升将在一个月后,这只股票还要继续波波折折的维持上涨姿态,直到1997年6月,为期一年零两个月涨幅达530。然后开始断崖式暴跌,一个月内重返1996年3月,比明成老道玩时空穿越还方便自由。
重活不是重生
第二十六章 财富收割机
老祁后知后觉的资料,对小祁来说就是先知先觉,步步先机,自然没必要去猜、去等到一年后500的好事。他并不是来炒股票的,他是来抢钱的,用短线精确炒作来跟那些资本大鳄们一起抢钱的。
在老祁的计划中,4月5日需要马上【创建和谐家园】买出换股炒作。老祁没2016时空的电脑和股票分析软件给小祁,但每一个炒作波段对应股票都了具体买卖那几天精确到5分钟的k线图,小祁没必要去研究,照着k线图交易就行。
在这个没有涨跌停版限制的年代,在多空双方争夺急烈的拉升期间,个股日k线高低价差震幅有时达到30以上,t0炒作空间巨大。已经掌握股市炒作基本规则,祁景焘研究老祁的资料时看的心痒痒的,那些个股当日振幅如此之大,上上下下坐电梯的感觉实在是太舒爽,太【创建和谐家园】。在自己掌握先机,只盈不亏的前提下,不参与炒作都不可能。
初入股市的祁景焘,大原则遵照老祁计划执行的同吋,开始自行其是的照方抓药,高抛低吸,从老祁计划中的第二只股开始,自己毫无顾忌的加上自己的私活,玩上了t0炒作,颇有那么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二愣子大无谓精神。
前四波炒作,老祁经过精心挑选这个时间段暴涨个股时间差。他的炒作的计划基本上都能把握时机到分钟,在特定个股将爆发关键点及时切入,持股时间三至五个交易曰不等,获利50左右就行,属于稳妥的短线炒作。
小祁的资金量微不足道,完全没必要考虑能不能交易成功,会不会引起个股股价波动那些事情。小祁自行其是玩t0炒作后,每一波赢利空间分别达到60,75,63,81。四轮滚动之后,他的账户资金额己达11万以上。
第五轮,老祁预期四个交易日63至71盈利,祁景焘有两个交易曰进行t0炒作。此轮炒作下来盈利率达到85,帐户资金21万多。
第六轮这只股票这期间非常恐怖,两个交易日振幅达到556,24小时不到,也就是头天低点买进,第二天高点卖出,个人账户资金达到33万多。
六轮炒作【创建和谐家园】之后,时间已经进入4月底,祁景焘的炒股【创建和谐家园】也开始逐渐消退了。钱来的太轻松太容易,还只赚不赔,表面上没任何风险,除了账户资金数据越滚越大,也就没任何【创建和谐家园】和【创建和谐家园】可言了。
人都是有赌徒特性的。一个人做一件事,许多时候结果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过程中的风景。
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祁景焘按照老祁的计划进行了六个波段炒作。每一次都是满仓买入,满仓卖出,周期从2天到5天不等滚动炒作,资金量增长了恐怖的23倍,他的资金已经达到33万多。这还是他小市民心思发作,从股票账户抽取资金后的结果。
这样的资金量在以股市里根本算不得什么,但对祁景焘个人来说就是巨资了。对于当时年收入也就1万多元的工薪阶层,这笔钱已经相当于他工作30年的收入总和,这笔钱已经够还是小人物的他做许多以前想做而无法去的事了。
而且,这轮牛市将持续到1997年7月,许多个股从1996年4月先后启动,在此轮牛市中涨幅400至700的股票很多,其中可炒作空间和时间巨大,祁景焘有充足的时间从股市里捞钱,他没必要急功近利的赤膊上阵去搏杀。他的资金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量级别,这些钱放在股市里面打滚,已经具备财富收割机的效率。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老祁的股市掘金计划也不得不告一个段落了。自从资金量突破10万后,单独针对一支股票进行短线炒作的过程中,分时走势图已经出现了稍许变化。
祁景焘是上班族,他不可能呆在证券公司营业厅看着大盘炒作,远程通过电话报价,时间久了,如此精确的炒作手法必然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比如证券公司的报单员之类经常接受祁景焘委托的工作人员。毕竟,滇中市只是个偏远省份的中等地州城市,整个滇中市目前开设的证券公司只有一家,工作人员也不多,就那么几十人。
同一个账户满仓买进就马上大涨几天,然后在高点【创建和谐家园】卖出。这种情况偶尔遇上一次,可以说是运气好,知道的人也不会在意,笑笑也就过了。两次三次大家羡慕嫉妒恨一下基本上也就过了,毕竟那么多人炒股,有人运气爆棚也有可能发生。可连续五次,想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都不可能。已经有人在跟随祁景焘炒作,资金量绝对远远超过祁景焘的那可怜的一万起家滚动积累起来的十来万资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