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活不是重生》-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五十三章 数据实测

      晚上八点多,回家陪父母吃饭的苏敏回来了。还没进到春熙小区,远远的就已经看到属于祁景焘那间房间窗户有灯光,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进入小区向楼上赶去。

      “阿焘,你早回来啦!”

      “阿敏,你也回来了,没在家多玩会儿?”祁景焘转身看到站在自己房门口的苏敏,准备起身。

      “呵呵,我们俩不用那么客气吧?继续看你的资料。回家移栽烤烟累不累?”苏敏移动脚步来到祁景焘身后,双手轻轻压在祁景焘的肩上揉捏着。

      “嗯……好舒服啊!”祁景焘夸张的顺势仰头向后靠在座椅上,头枕着一团柔软享受着苏敏突如其来的【创建和谐家园】服务。这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待遇,祁景焘幸福的快要陶醉过去了。

      “累了吧?”苏敏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不累。舒服!”

      “舒服就坐好,我让你轻松一下。”苏敏的手移动到祁景焘头部位置,给他进行头部指压【创建和谐家园】。

      “你还会【创建和谐家园】?”

      “不会。在家帮我爸妈瞎按。”

      “瞎按也按的这么舒服,孰能生巧啦。”祁景焘说着还得寸进尺地把脑袋往后靠了靠。

      “舒服?”苏敏这才感觉到胸口传来的挤压,俏脸通红地微微向后退了一步,手上的按压动作也停止了。

      脑后的柔软消失了,祁景焘微微有点遗憾地扭扭脖子站起身来,转身看着神情羞涩的苏敏,“阿敏,住这里还习惯吧?”

      “嗯,挺安静的,不用开门就看那些单身汉的裸体表演了。”

      “呵呵,其实,我们在集体宿舍的时候也很随意,上班装了一天正经人很累的。”

      “那不一样,我们对面楼上有些人是故意的,明明知道对面就住着女职工……”苏敏仿佛想起什么,说不下去了。

      “徐曼丽还没回来?”祁景焘不想破坏苏敏的情绪,赶紧岔开话题。

      “她家就在这附近,过来很安全,可能会晚点过来。哦,阿焘,你先看你的资料,我去洗个澡。”苏敏看了眼桌子上开着的笔记本电脑,转身离开祁景焘的房间。

      看着匆匆离去的苏敏,祁景焘赫然一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坐下继续看资料。这些资料毕竟不是亲手整理出来的,还是要仔细免得明天讲课时出错。

      按照工作计划进度,经过5月4日在教育培训中心集中进行系统培训和软件功能模块介绍,并对基层操作人员进行基础操作培训后,然后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分部门开始数据实测。

      老祁三年磨成的宝剑果然犀利。

      数据实测一开始,就在集团统计系统、销售系统、仓储系统业务网点博得用户部门的一片叫好声。

      清新简洁明的界面设计;方便实用功能强大的业务功能模块;简洁明了、纠错能力强大的基础数据录入模式;权限划分明确职责分明的网络联动设计……

      基层业务人员经过简单的现场培训,很快就能使用这套不需要录入一个汉字,仅凭小键盘进行原始凭证代码录入,就能方便快捷收录校对基础数据,即时生成企业业务工作所需全套表单的管理系统。

      管理软件已经是最优化的终结版,基层运用部门在业务数据实测过程中已经挑不出任何毛病。领导们看过系统运用演示和业务表单行云流水般的产生过程,他们也提不出任何改进意见和建议,更给不了任何指导,只好给出指令——不必试用了,5月份的全套表单就从计算机管理系统里出。

      没人挑刺,没有需要继续修改调整的后续工作,因此,集团公司内部业务部门的数据实测工作进展异常顺利。一切的一切都太过于顺利,业务部门那些业务人员表现的太过热情,数据实测推进速度远远超过原计划。

      业务部门领导们看着没什么问题了,本着早运用早熟悉,早用早见效的原则,纷纷要求本部门提前参与数据实测。

      祁景焘自己也觉得原来的计划制定的过于保守,对于业务部门的要求积极响应,配合业务部门的需求安装运用软件终端,让各个业务部门的业务人员开始录入各自业务点的数据,对比已经完成的手工表单,进行本部门数据实测工作。不知不觉中,参加实测的基层业务点,从原计划的6个扩展到全部26个,在集团直属业务全面铺开了。

      摊子铺开容易,到业务部门业务点,给那些有数据录入需要的业务人员安装个系统终端,划分好用户管理权限就行,分分钟就完成的工作。

      可是,终归的新业务上线进行数据实测,实测工作超出原来按部就班制定好的工作计划,许多应有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业务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就是个大问题,操作过程中难免故障频出,产生的非系统性吴缪百出,祁景焘只能边实测边跟进弥补了。

      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吞,自己挖的坑自己填,工作经验不足的祁景焘只能把自己填进去了。五一收假以来,祁景焘就如同一只勤劳的小蜜蜂,不停的在各个实测业务点转悠、流荡,去督促,去指导、去帮助业务人员进行数据测试,痛并快乐着!

      “小祁,祁工,你害死人啦!快来帮大姐录几个月的数据!”

      祁景焘刚刚悠哉乐哉地穿过生产车间,来到位于生产部三楼的统计室,手里还拿着几支新鲜出炉的香烟。那是他经过生产车间的时候,亲自从生产流水线上像个质检员一样抽取的香烟,这种烟支品吸起来别有一番滋味。人还没进到统计室,就听到生产部一线统计员陈静仪在吼他。

      统计室这里不在禁烟范围,能自由自在地抽烟。祁景焘熟练地点燃一支新鲜出炉的最高档的滇中烟,拉个椅子坐在陈静仪旁边,笑嘻嘻地说道“几位大姐都在呐。陈姐,系统运用都熟悉后,你们要把刚开始进行练习那些数据全部清除,然后再录入三月份的库存数据和四月分的原始凭证数据就够了。五月份的数据有多少录多少,我这套运用系统不要求录入实时数据,这个月的报表上报还早着呢!不用急。”

      重活不是重生

      第五十四章 计划要提速

      “你当然不用急。还以为使用你这个破系统,计算机化了,你大姐就解放了,轻松了。你看看,我们姐妹几个现在都在加班加点录数据。”陈静仪急吼吼地说着,还指指统计室里正在“噼里啪啦”敲打键盘的另外几位同事。

      “是啊,祁工你打字速度快,不像我们笨手笨脚的,帮我们录几个月原始凭证数据好不好?”

      “祁工,你干脆在我们这里蹲点得了,要抽什么烟我们去给你拿,保证都是最好的烟。”

      叽叽喳喳,几个生产线的统计员都开口了。

      “原始凭证数据录入量有那么大吗?几位大姐,天理良心,我真是来帮你们减轻负担的,不是来害你们的。”祁景焘懵比了。

      生产部门分为三班进行生产作业,这些统计人员平时都是跟随本班次工作,今天怎么都来上班了?还一个二个忙忙碌碌,数据实测的业务工作量祁景焘早进行过模拟录入,没多少工作量啊!

      “你看看,你看看,我们现在要录多少数据。”生产三线统计员魏如昀拍拍桌子上的一堆原始凭证。

      祁景焘走过去翻了翻原始凭证,笑了,“呵呵,魏姐,这是95年的凭证,你们录错了吧?”

      “错你个头,96年才四个月的凭证,我们早录完了。我们领导要求补齐前三年的原始凭证数据,方便领导查找历史数据资料。”魏如昀说着,还一副苦大仇深的瞪着祁景焘这个罪魁祸首。

      祁景焘眨巴眨巴眼睛,无邪地问道“有这个必要吗?”

      “哼!”

      生产二线统计员周莉就坐在祁景焘旁边,她刚好录完一沓原始凭证,揉揉录入数据敲打的发木发酸的手指,转身盯着祁景焘慢悠悠地发出一声冷哼,“有这个必要吗?我们还想问问你——祁工,有这个必要吗?你害的我们好惨啊…啊…啊!”

      祁景焘一蹬腿,转椅向后退去,“周姐,你别吓我,小生怕怕。冤有头债有主,您安心的找你们领导去,我会为您祈祷嘀。”

      “哈哈哈哈哈……你也有怕的时候?”

      “几位大姐,你们就没发现,领导们开始关心你们几位了?这说明我们的统计工作初见成效,各位任重道远啊!”祁景焘这会儿总算是明白业务部门发生什么情况了。

      老祁的最终版本里完善扩展了数据库结构,增加了按需临时报表生成等功能模块。一个企业的最基础、最玉石的生产经营管理数据其实只有那么多,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收集到的基础数据越全面,历史数据越多,越能应对业务部门日常生产管理所需的数据资料使用需求就越全面,展现出来的功能越强大。

      这就是计算机运算的强大之处,数据凭证处理能力远远超越手工处理效率。肯定是她们部领导发现这套应用系统里面包含的那些表单处理功能,和数据能力,才要求尽快补充历史数据凭证。几年的原始数据凭证数据需要在短时间补充进运用系统数据库保存,为这些姐姐们默哀吧,近期肯定得忙死,难怪一个二个忙的披头散发,眼睛通红像个鬼似得!

      周莉笑嘻嘻的喝口水,自顾自的说道“领导动动嘴,小兵跑断腿,不对,是敲断手。祁工,我们就做做报表的命,辛辛苦苦一个月,做出一套报表,谁需要复印一套送过去就成。现在好了,你这套系统才安装几天,我们加班加点录了快一个星期的凭证。这个要份这个报表,那个要份那个统计。还嫌弃这个数据不全面,那个数据无法横向纵向对比的。烦死人啦!”

      “周姐,你们领导有没有搞错?业务流程不是这么设计的。你们这级录入各自生产线产生的凭证,能的也只是各个生产线自己的数据和相关表单,生产部一级的数据汇总权限在综合科那边,要查就去找综合科要。或者他们授权给你们,我马上给你们开部一级的查询权限。”

      这是系统设计时部门领导们签字确定的业务流程,祁景焘这是在做解释,他可没权利乱开设用户权限。

      “别害我们了,我们姐妹几个各管一摊,人人有饭吃,还是分级管理的好。”周莉一脸严肃的看着祁景焘。

      “对对对,还是按照规矩来,我们只是统计员的命,爬不上管理岗位的,还想安安稳稳地多吃几年辛苦饭呢!”魏如昀整理着桌子上的凭证,一副认命的样子。

      “本来就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是各位大姐还没搞明白业务流程。系统还在数据实测阶段,各位现在的工作已经远远超出我的预期了,更把其他部门甩在后面去了,还让不让其他业务部门的人活?几位大姐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缓一缓,看看系统说明书,熟悉下系统功能模块。同时,给我提提意见,看看还有那个地方需要改进的。”祁景焘诚恳的解释着。

      基层业务单位的统计数据就是自己采集,自己使用,完事了向上级相关部门抄送一份了事。他们上手就能使用,现在是五月,数据不完全怎么办?简单,补上前面几个月,形成一个完整年度数据就行。

      可每提升一级管理结构,他们就不是自己在采集基层数据,而是提取所辖业务部门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加工处理后使用。除了最基层的原始凭证需要精确的手工录入外,其他管理部门使用这些数据是只有加工使用权,没有原始凭证录入权和修改权的。

      业务部门还没从手工报表传送处理的习惯中走出来,祁景焘一个人要在二十多个测试点流转培训指导,各块数据录入进度先后不一,业务人员和部门领导接受、理解、消化能力参差不齐。

      幸好,祁景焘没推出自己的半成品,可以想象老祁当年是如何的狼狈,他提出只实测6个业务点还是很谨慎的。否则,一边测试,一边收集出现的各种问题,听取各种正确的、错误的、明确的、含糊的、有理的、无理的意见和建议,一边修改自己的设计……祁景焘不敢想了,他的摊子铺的太开了。还有商业部分,分散在十几个业务点的县级公司要补充进来。

      幸好是终结版,幸好已经有完整全面的培训说明书,幸好自己站的高度已经是三年后。

      ……

      重活不是重生

      第五十五章 城乡两栖动物

      又一个清晨来临,从学生时代就习惯早起跑步锻炼的祁景焘不用闹钟催促扰人清梦,6:00准时醒来。知道隔壁房间那两位美女房客这个时候肯定还在睡觉,非常自觉的在自己房间收拾好运动着装,轻手轻脚悄悄溜出家门,跑出春熙小区。

      夏季天亮的早,清晨的空气清新凉爽,街道上早起锻炼的人很多。滇中城区面积并不大,祁景焘搬到这里没多久,就摸索出一条最佳的晨练跑步路线。跑出春熙出小区正门,向西沿着街道跑出300多米,就可以转到通往坝子北方龙马山脚东风水库的马路上,沿马路向北前行1500米左右,那里有条绕城自北向南蜿蜒流淌的河,就是滇中市北郊有名的兰溪。

      兰溪河畔夏日的清晨,溪水如碧玉长流,岸边河柳飘佛鹭鸶纷飞,不远处高耸矗立的龙马山云雾缭绕如梦如幻。来到这里已经属于郊区范围,离现在城区大部分居民区较远。大清早来河边休闲散步垂钓的人还少,他可以沿着河岸并不平整的小路顺河岸自由跳跃奔跑。

      祁景焘最近发现,他现在跑步的速度很快,耐力也在不断增长。在这里,他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跳跃而不显得唐突,还能沿河欣赏享受自然风光美景,一举多得。

      一路如踏风穿行,逆流而上抵达东风水库大坝下再顺流返回,全程大约18公里。无人的时候快跑,有人的时候慢跑,回到小区附近菜市场时差不多7点。这个时候,早起的商贩们已经摆开摊位,已经有市民来到菜市场采购日常所需的新鲜菜品。

      祁景焘和苏敏、徐曼丽住到春熙小区后,早点,晚餐在家里自己做,中午就在各自公司的食堂解决。晨跑回来,他进去顺便将今天需要的菜品和食品采购,拎着步行回家。

      这个时候,苏敏、徐曼丽也起来了。随着祁景焘的到来,梳妆打扮完毕的苏敏就开始准备今天的早餐。

      “阿敏,今天早上吃砂锅豆腐米线,东西都带来了。”祁景焘将食材送进厨房后,就向厨娘报告他今天的食谱。

      “阿焘,你怎么那么喜欢吃米线?冰箱里不是还有鲜牛奶吗?”苏敏责备地看着还没来得及洗漱的跑步男。

      “呵呵呵,我吃早点就喜欢吃那些汤汤水水的,有饱的感觉。冰箱里那些鲜牛奶,还有带回来的糕点是为你们女士准备的营养早餐,记得煎荷包蛋啊。”祁景焘笑着解释。

      苏敏无奈的笑笑,看着刚晨练回来阳光刚劲的跑步男,“你呀,早点要吃些有营养的。天天吃米线,换着花样吃还是米线,根本就没多少营养。每天大清早还要出去跑一身汗,哪里来的精神。”

      “习惯了,你赶紧煮,时间快到了。我先去洗洗就来。”祁景焘说完,赶紧去打理个人卫生。

      徐曼丽也收拾打扮出来,来到厨房,看到正在煤气灶上双管齐下,边煮砂锅米线边煎荷包蛋的苏敏,赶紧上前接过煎蛋的任务。

      徐曼丽看了眼在沸水中翻腾的臭豆腐,摇摇头笑了,“呵呵呵,敏姐,涛哥的早点还是吃米线?”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吃米线还吃上瘾了。才真正住进来几天,天天米线,我会做的米线品种差不多都做过了。”苏敏抱怨地说着,继续细心的给小砂窝里添加各种佐料。

      “呵呵,你明天给他煮面条,看他吃不吃?”徐曼丽说着,麻利地抄起锅里的煎蛋放到盘子里,继续打蛋煎蛋,那动作娴熟的令人惊叹!

      “呵呵,明天?今天下班他肯定回老家帮家里浇烟水去了,要到星期天晚上才会再回来。”苏敏笑笑,说着祁景焘的行踪。

      “呵呵,敏姐,焘哥到底是工人还是农民啊。”

      “鬼知道,他自己说,他是城乡两栖动物。”

      “什么,什么?城乡两栖动物,什么个意思?”徐曼丽不解地看着苏敏。

      “呵呵,那次和他去黑龙潭公园游玩,聊天时说到他现在的生活模式。他说,他是农村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半个身子爬在城市的边缘,还有半个身子埋在农村。”

      “呵呵,焘哥真有意思。好不容易和女孩子出去游山玩水,不体现他的清高和出彩的地方,反而自揭伤疤。还能这样形容他自己的生存状态,搞得像位哲学家似得。敏姐,你想想办法,把他那半个埋在农村的身子拖出来,他不就彻底变成城里人了?”徐曼丽笑兮兮的移动着煎蛋的锅,嘴里轻声说着自己的建议。

      苏敏微微一楞,看了眼闺蜜,摇摇脑袋,“拖得动吗?”

      “怎么就拖不动啦,拖不动,那是力量还不够大。哼,还两栖动物。蝌蚪还不是要丢弃尾巴变成青蛙,青蛙还能变王子呢!”徐曼丽得意的说着,一个漂亮的翻锅将煎到七分熟的荷包蛋抄起。

      苏敏乐了,“呵呵,小丽,你这个逻辑不成立。变成王子那只青蛙,人家原来就是王子。”

      “公主没亲吻它,让它解除诅咒恢复真身,变回王子前,大家看到的就是只青蛙。都认为他是青蛙,那么,他就是青蛙,必须是青蛙。哼哼,不说他是癞蛤蟆就算给他面子了。”徐曼丽恨恨地把荷包蛋抄到另一只盘子里。

      苏敏煮的砂锅豆腐米线也熟了,关闭燃气,苏敏笑笑,“青蛙和癞蛤蟆有多大区别,都是蝌蚪变的,蝌蚪的模样都一样。”

      洗漱完毕,穿上工作着装,打扮成公司白领模样的祁景焘来到餐厅,听到两人青蛙癞蛤蟆的说着,乐了,“哈哈哈,你们俩怎么研究起青蛙癞蛤蟆来了?听小丽的意思,青蛙就比癞蛤蟆好?”

      徐曼丽端着两个装荷包蛋的盘子出来,笑兮兮的问道“呵呵呵,涛哥,你来说说,青蛙癞蛤蟆同样是两栖动物,青蛙和癞蛤蟆那个更了不起?”

      “肯定是癞蛤蟆。”祁景焘不假思索地回答。看到他的砂锅窝米线煮好了,赶紧拿起两块抹布弄湿,去帮苏敏端砂锅米线。苏敏很自觉的让到后面,拿个大盘子放到餐桌上,祁景焘端着烫烫砂锅米线摆在盘子上。

      看他俩默契地摆弄砂锅米线,徐曼丽笑笑,继续她的问题“怎么说?”

      “呵呵,这还用说,青蛙只会坐井观天,人家癞蛤蟆有远大的理想,还想着吃天鹅肉呢!至少,癞蛤蟆比青蛙有志气吧?”

      “那你是想做癞蛤蟆咯?”徐曼丽玩味的看着衣冠楚楚的白领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