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这个国内时鲜水果中早熟的樱桃刚上市,国外水果以车厘子为代表年前早已横扫中国市场的季节,老祁和老方组织的这场南方樱桃北进行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时间进入五月中旬,彩云等南方地区樱桃基本落槽,北方樱桃逐次成熟上市时,老方他们已经在开庆功会了。
从4月5日开始一个月多月时间,老方一伙山大王和巡山虎们总计收购销售樱桃57万多吨,收购范围涉及彩云【创建和谐家园】个地州市,销售范围遍及北方主要省会城市及经济发达城市。很好的利用时间差搞了次时鲜水果樱桃的营销活动,平均批发销售价格42元每公斤。
这个成绩老祁很满意,老祁手里有一组从网络上收集来的,不知到以什么为依据统计出的所谓权威测算数据——201516年度,全球樱桃消费量也不过300万吨,中国樱桃总产量不到40万吨,消费量也不过50万吨。
老方他们销售出去的樱桃居然占了全国总消费量的10以上,这已经是个不得了,了不得的成绩了。
至少,今年彩云省内的丰产丰收的樱桃没有泛滥成灾,大部分果农都有了一个较好的收成。
当然了,当初赶到老方种植园会盟的五十多位山大王和巡山虎们也非常满意。一次临时组织的联合行动赚到了他们不敢想象的钱。钱赚到手了,他们也响应老祁的号召,分出部分利润,决定将这个临时组织搞成个正规的果品公司。
顺理成章,以老方为董事长的滇中高原果业公司和高原樱桃品牌也树立起来了,在北京一家大型果品公司帮助下,也很快拿到了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并与今年合作过的经销商达成长期合作关系。
老方他们都知道这个高原果品公司和高原樱桃品牌依靠的是什么,农民的智慧和自私使得他们都紧紧守住老祁这位财神爷,对保鲜技术闭口不谈。老祁在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樱桃保鲜费的同时,以技术入股,成为了占股20的公司大股东和技术总监。
今年签订过合作协议的果农们在按时收到全部货款后,满心欢喜地和公司签署了后续合作协议,更多果农听到看到这些果农得到好处后,也先后赶到公司商谈长期合作,又一个公司加农户的联合果品联合体慢慢浮现出来。
彩云省是一个山地占95以上土地面积的亚热带高原地区,山坡林地面积多,水果资源丰富,成熟时间早于国内大多数地区。许多水果都存在保鲜周期短,无法远销外地的问题。
老祁通过不同品种存在保鲜周期短问题的时鲜水果进行戒指空间保鲜实验发现,只要在戒指空间呆过,那怕仅仅呆过一分钟的水果,在自然环境中保鲜周期都是它们原来自然环境保鲜周期的七倍以上。更神奇的是,经过戒指空间的保鲜处理,居然都去除了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品质和口感更好,成为高标准的所谓的绿色无公害食品。
有了如此给力的作弊工具,高原果品公司简直就是有了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各种普通水果经过他们的再加工和再包装,在这个讲求所谓绿色健康的社会大环境下将独占鳌头,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重活不是重生
第四十五章 劳动节去劳动
1996时空5月1日国际劳动节!
四月末,滇中地区农村已经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双抢双收季节。刚收割完小春作物的田间地头,紧张的春耕生产紧锣密鼓的展开。刚栽种完坝区田里的水稻,山地里的玉米播种、烤烟移载等农活接踵而来。
滇中地区在彩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滇中地区种植出来的烤烟品质质量冠甲全国。国内比滇中更早引进培植烤烟的地区很多,种植面积比滇中更大的地区也多。但是,烤烟内在品质质量最优的就是滇中地区,这是人力所无法填补的天然优势。全国最大的烟草集团也自然的诞生在滇中,滇中地区的地方经济主要依靠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这两烟经济。
两烟经济自然衍生出的烤烟研究,烤烟种植,烤烟收购,烟叶储存,烟叶运输,烤烟深加工,卷烟生产,相关附属配套加工产业链条中的包装材料、印刷、辅料……等等一系列的产业链的出现,使得滇中地区经济地位仅次于省城春城辖区。
农作物因地理特性出名,当地农村人依靠特产农作物生存,这种特性在世界各地太多太多。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在烟草企业工作的祁景焘也知道,两烟经济是独特的,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制度就知道烟草行业的暴利。两烟经济获利最多的是国家,是工商业企业,产业链最末端的烟农是最辛苦、最依靠天气、最基础也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整个产业链条中获利最少的那部分人,他们辛辛苦苦一年耕作下来,能剩下的就是微薄的血汗钱而已。
民以食为天,没有更好替代经济作物的情况下,当地农村也只能依靠烤烟种植来增加经济收入。
这个年代的滇中地区,烤烟种植收入是当地农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种植烤烟虽然比种植其它经济作物收入高,但也是最耗费人力工时的农作物之一,农业生产时间周期长达七模拟试题看完。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就上楼去盯着正处于高考冲刺复习阶段的祁琳继续做习题。
“哥,天热,人家困了啊,早上就已经做了套语文模拟题了。让人家多睡一会儿午觉,再来做数学好不好嘛,下午还要上山栽烟呢。”
被老哥从床上生拉硬扯拖起来的祁琳一脸的朦胧,满眼无辜的看着拿着一打复习资料对她虎视眈眈的祁景焘。
“困什么困,午觉睡半个小时足够了,在学校也要注意午休时间不能过长,越睡越疲软。来,吃几颗杨梅醒醒瞌睡,坚持一下,你就当是在模拟高考。高考那几天气更热,在规定时间内按时按量完成!下午上山又不要你挑水浇烟,到地里跑跑跳跳,就当是去放风,劳逸结合锻炼身体。”祁景焘毫无怜悯之心地瞪着可怜巴巴的妹妹,抄手从旁边的桌子上抬起一个果盘递给她。
重活不是重生
第四十六章 备考的祁琳
祁琳拿起一颗水灵灵的杨梅果咬在嘴里酸酸甜甜的很驱赶瞌睡虫,怕怕的看着祁景焘手里那打厚厚的高考模拟试题。
她还试图求得一线生机,可怜兮兮地说道“说是放小假呢,可我们学校也布置了一大堆作业,也要求按时做完,时间不够啊,活不成了,活不成了。”
祁景焘可不吃她这一套,把果盘放在书桌上,边翻捡试题边说“小琳琳,别给你哥来这套。高三学生没人权!想当年,我们的口号可是——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你以为我们就没有口号——头悬梁,锥刺骨,巾帼挥毫书奇志;三更科高考模拟复习题,是老祁特意给他的三套模拟题中的一套。虽然老祁什么也没说,但祁景焘知道这套三题肯定有问题。老祁三套题而不是一套题肯定是花了心思的,他可不敢让祁琳将这三套题带到学校去做。
按照一中的惯例,高考100天冲刺早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五一小假之后,祁琳呆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将越来越多,直到高考前一个星期才会适当缓解一下。这三套题,祁景焘会在高考前见缝插针地督促祁琳做完,讲解,然后坚决收回,绝对不让这些资料流到外面去。
妹妹从小就聪慧、懂事,小学毕业就直接从村小学考上市一中的初中部,三年后又高分顺利升到高中部。市一中是面向全市辖区八县一区统一招生的重点中学,在全省都能稳稳进前五名,高考升学率98以上,重点率80以上。
这种升学率,在这个大学还没扩招的年代属于很恐怖的存在。可以说,能够通过中考,正式被择优录取进一中高中部的初中学生,考上一中高中部就等于已经考上大学了。因为,不出意外的话,影响升学率那2的人,基本上是其他方式进入一中的那部分人的位置。高考面前,分数说话,特权还涂抹不了那份公平,人还是平等的。
按照祁琳目前的学习成绩,不出意外的话,考个一类重点名牌大学问题不大。现在,老祁再给她点核燃料,想不出成绩都不可能。至于进入名校后跟不跟的上的问题,老祁嗤之以鼻。
历年来,省外重点名校在彩云省招生名额是出了名的少,只有那么几个。因此,每年从彩云冲杀进那些名校学生的高考成绩,能让留在省内大学的学生感到自卑。彩云最顶级这批学生出去,和教育发达地区那批最顶级学生对抗也许会稍稍吃力些,但和哪些因为享受地区名额分配优势进入名校的考生相比,他们优秀的太多了。
一个地区的教育可以落后,个人智商高低与教育没必然的联系。许多有才华的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和机会而已。
祁琳有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就能自觉去做自己该做的事,不需要别人监督。
重活不是重生
第四十七章 心有所想
祁景焘下楼来到院子里,看到父亲一如既往坐在屋檐的荫影下悠然自得的抽水烟。来到父亲身边坐下,自己点上一支烟,吸了几口,看着父亲说到“爸,早上上山,我遇到正林叔他们兄弟几个去浇烟水,他们家的烤烟已经都已经移栽完了。我和他们说好下午过来帮忙,争取今天全部移栽完,明天早晚各浇一次水就好。”
祁正明沉默了一会儿,“嗯,他们家人手多,田地里的活计做的快,前天就移栽完了。请他们过来帮帮忙也好,你奶奶和琳琳就不要上山去了。对了,等会儿,你去街上买点菜回来,下午饭请他们几家过来一起吃。”
“好,抽完这支烟就去。移栽烤烟手续多,人多好干活。”祁景焘见父亲同意请人帮忙了,不由的暗自松了口气。
祁景焘似乎想起什么,顺口问道“爸,后山梁仓河那片山洼现在是归小队管还是村委会管?”
“怎么想起来那片茅草山洼了?当初搞农业学大寨,大队上组织全大队11个生产队开生荒。其他地方搞完了,最后想把那片茅草山洼也开挖出来。搞了两个农闲季节,总共也就开出百来亩值得耕种的台山地。后来一个生产队分了些。
那片山洼里气温高,除了山箐沟有少量水外,台山上根本就没水,种包谷麦子都是靠天吃饭,最后就随便载了些桃梨果树。包产到户后一家只分了不到一分地,地太少,路又太远,没人管。这几年出去找活计的人多,更没人愿意去管了。当年栽的桃梨果树老化后基本上放荒了,都叫回茅草河的老名了。呵呵,你没事问这个干嘛?”
祁正明对村队上的事如数家珍,说着说着觉得奇怪。那个当初被生产大队寄托着美好愿望命名为粮仓河的茅草河,祁景焘有多少年没去过哪里了?小时候嘴馋,还会去采果子吃。好像从他上高中后就没去过茅草河,怎么突然对那个地方感兴趣了?祁正明一脸疑问的看着儿子。
祁景焘吸口烟,思索一会儿,笑嘻嘻看着老爸问道“爸,如果将那片山洼整个承包过来,村里会不会同意?”
“那整片山洼?除了那些台山地分到各家各户外,其他的都是荒山坡地,产权都还在村委会。那个山洼里面三面环山,风进去容易出来难,造成那里的气候比外面热,里面还没水,承包过来有什么用?再说,我们家也管不过来。”祁正明不解的看着儿子。
祁景焘想着老祁前几天还特意说过,后来梁仓河那片山洼种植出来的樱桃、车厘子味道非常好,可能就是那片山洼特殊的地理环境适合樱桃树生长的原因。嗯,找个时间去那片山洼取些土样送去分析化验下,看看土壤成分。如果长期承包下来。当成一个大果园经营管理,只要前期舍得投入资金,将箐沟底的水流截留形成一个小水库,改善小区域气候环境。再进一步投资修一条路,引入电力设备,修建一些引水浇灌设施和蓄水池,那片山洼将大有可为。
这么大个果园,当然不可能承包过来后,自己一家人亲自去干活,而是去经营管理。也不会如同那几家承包村里果园的人家一样搞粗放经营,而是进行大投入,搞成规模化种植园。
村子里像父亲这样,上些年纪的村民多的是,平日也没太多的门路出去打工赚钱。如果能就地在家附近的果园帮忙,打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的农活,一举多得。想到这,祁景焘会心而笑“爸,我拿回来的那些樱桃味道怎么样?”
“好吃,比本地种出来的好吃多了。怎么,你想种樱桃?”祁正明释然了,那片山洼原来也种过一些樱桃树,果品质量不错。只是山地太少,离村子太远,分散到各家各户后根本就没人管理,渐渐就荒芜了。谁到哪里想吃自己动手摘就是,根本没人管。那些果树也成了天生天养,逐步老化蜕化了。
“嗯,爸,您抽时间去村委会问问,如果能行,我们家就将那片山洼全部承包下来。”
“村委会出面应该能行,按照这几年的情况,把那片山洼承包下来也要不了多少钱,除了台山那百多亩分到各家各户的地会要点租金外,其他的囫囵估个价就行。”
祁正明是老党员,以前是生产队的队长,在村委会也有过一席之地,对村委会这些年承包出去的山林地承包费很清楚,对于梁仓河那片大山洼的地理环境也不陌生。
“爸,我也只是个初步的想法,现在国家也提倡退耕还林。那片大山洼与其荒芜着,不如搞成个果园。村委会出面,统一将各家各户的零散台山地按面积折算成租金,每年支付,大家也能有些固定收入。
您看,村子里像正林叔家这样人多地少的人家很多,年轻的外出搞基建或打工都好办,年纪大一些的出门在外不方便。如果我们家全部承包下来,搞成个大果园,种植管理方面人手不会缺。”
“那样经营当然不错,肯定能盘活那片大山洼。问题是前期需要投入进去的钱太多了,大集体那时候就是没钱投进去才让那片大山洼成那样的。后来包产到户,茅草河里面开发出来那些山地分散到各个生产队,在分配给各家各户后更不成啰,谁家会为了那点点地再投钱进去?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祁正明明白茅草河没成为粮仓河的问题所在。那片山洼没有水源完全是靠天吃饭,种粮食肯定不成,但是搞成果园没问题。至于搞的好不好,能有多大的收成?就看投入的成本和经营管理能力了。
那里最终荒芜了,就是因为还没折腾出结果经营权就被分散,集体和个人的地交织在一起。村委会手里没钱,也懒得去搞开发利用,个人土地少,值不得投入。现在如果有人愿意出来整体承包经营,所有权归村委会那些山坡地就能变成钱,那些村委会管理的山地还占绝对多数,村委会当然会支持。
金手指在手的祁景焘对于承包那片山洼搞果园信心满满,他思索一会儿,看着父亲说道“爸,基础建设无非就是修整原来那条毛路,能通车就行,花不了多少钱。通电,拦坝蓄水,修水渠,开挖蓄水池可以慢慢来,分批次逐次投资。现在的工程采用工程机械,只要资金到位,速度快的很,不像那些年开发茅草河全靠用人手去拼。钱,我会想办法解决。不过,这事也不忙,要承包也是秋收后的事。等您忙过这阵子,抽空去村委会问问再说,如果能够承包,也要时间越长越好,不能少于三十年,否则投资下去就太亏了。”
重活不是重生
第四十八章 力不从心
“村委会的果园也不是一个两个,加上各个生产队管理的大大小小有几十个。承包出去那些,至少都是20年的经营权,30年经营权的也不在少数。茅草河荒山洼一个,根本就不能和那些承包出去的成熟果园相提并论,没法比。茅草河承包过来容易,可承包过来就必须进行大投入,承包费、前期基础投入、果树种苗培育,还有需要投入的大量人工费,至少三年是没有任何回报的纯投入。果树栽种成功的话,至少需要三年,果树才会挂果,五年才会进入丰产期。新开发经营一个果园,最起码前十年不会有利润,能维持果园基本的经营成本就不错了。这些都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和时间,小焘,你有这个打算很好,问题是你估算过要投入多少钱吗?你从哪里找那么大一笔钱来做前期投资?”
经营果园,祁正明才是内行人。儿子已经长大了,他对自己儿子的任何想法都是持肯定态度,从来不轻易去否定,打击他的积极性。不过,其中的困难,他也充分给他解说,要提醒儿子注意。
承包茅草河经营果园这事如果那么容易做成,村子里那么多人家,各方面条件比他们家强的人家多的是,怎么没人去做?不是想不到,是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太多,消耗的时日太长,没哪家哪户有那个能力承担下来。
祁景焘被惊呆了,他真没想到,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经营一个果园原来那么麻烦,需要那么长的投资周期。可不像他这几天折腾股票,有老祁给的信息支持,快进快出,几天就赚那么多。他还是经验不足,把农业问题看得太简单,有些想当然了。
“茅草河那片山洼,成形的台山地有167亩。即使大部分荒着什么收成也没有,如果有人要承包,那些人家也不会轻易就让出来。如果村村委会出面,也只能按照正常山地产量估算成租金支付给村民。现在的山地租金,按照大春收成的2成计算,至少150块一亩,每年需要25050元。
产权属于村委会的山坡地是荒山,有差不多2000多亩,算2000亩,按照荒地使用20元一亩,要4万元。租金一年至少要65万左右,这不算贵。
前三年,修路、修水坝蓄水、修蓄水池和灌溉设施,电力线路铺设……没有200万根本就做不到。还没有算山坡地平整,樱桃树苗,聘请人工的费用和农药肥料的投入……”
祁正明不紧不慢地给儿子分析着承包那片山洼后的各项投入,祁景焘才知道,他对农业生产的无知。还以为自己是农村出身,对农村了解。其实,他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祁景焘虽然生长在农村,从小就开始帮家里务农。其实,他只是在帮忙做工。父母忙什么,他帮着做一些,其他的,他其实一无所知,根本就不懂得父母忙碌的是什么。
祁景焘彻底懵比了,沉思半响,才满脸惭愧地对自己的父亲说道“爸,这些我也想到了,但没考虑的那么深入,那么细致。当初,我只是想,我们村子的土地就那么点,各家各户依靠栽种那些土地只能算是吃不饱,饿不死,也富裕不起来。山林坡地多却分散到各个生队和各家,没有投入,就形不成规模效益。茅草河如果能承包过来,搞成个果园示范基地,让那些经营果园的看看该如何做。”
“小焘,这些年你都在外面上学,现在也工作了。有些想法和见识是好事,可以多想想,多分析分析,但不能盲目去做,更不能凭想象去做决定。你今天说的这事,想法就不错,有时间你再仔细调查完善下,等你有能力解决投资问题再说。”祁正明鼓励着儿子。
“呵呵,爸,还是您想的周到,姜还是老的辣。这事就先放着,我先去趟街上买菜。”
祁景焘想明白了,他的想法不是不行,而是现在力不从心。他现在的能力还是太小,还需要继续积累。烟抽完了,起身推摩托出了院门上街买菜去了。
“这小子,越来越有主见了。嘿嘿……”祁正明听到门外摩托车声逐渐远去,放下水烟筒,出门去到同族兄弟祁正林家。
白天天气热,祁正林兄弟几个都在家歇着,看到本家大哥进来,都起身让座,“大哥过来了,快进来坐。小峰都说好了,几点上山?”
“正林,正海,正刚,你大侄子上街买菜去了。下午饭你们几家就别开伙了,都并我哪儿,吃完好上山。”祁正明自己找凳子坐下,嘴上说着来意。
“大哥,不用了。我们在家随便吃点,你家吃完叫一声就走。”祁正林客气地笑着说道。
“一家人客气什么。你大侄子在州城上班,离家不远,也不知道忙些什么,一年也难得回来呆几天。你们几个好歹也是他叔,他自己想偷懒,敢喊你们帮他做事,让他请客一起吃个饭应该的。”
祁正海把水烟筒重新换上水,递给祁正明,还一脸感慨的赞道“小峰出息了,琳琳也快出息了。大哥你总算是熬出头来啰。”
祁正明笑容满面的接过水烟筒,“小雯也不错,她今年高二,读文科还是理科?”
“丫头和她姐一样读文科,不过,三中的升学率可没一中高,不如她姐有出息。”祁正海嘴上说着不满意,脸上却满是笑容,自家闺女其实也非常不错嘀,也是块读书的料。
“老二,你不要看不起三中?小峰还不是三中毕业的,大学都不用考,保送读的重点大学。”祁正林说着还瞪了自家兄弟一眼。
“听小琳说,小雯成绩很好。等小琳高考完,让小琳再给小雯加强下。以前是小峰假期回来带她们几个,现在工作忙了,就让小琳来带也样。小焘、小琳、小雯原来都是你三妹管,现在忙孩子的事管的少了。小川,小烨,小雷他们几个假期里也跟着一起学。老祁家出人才,到他们这辈,我们这支也该多出去几个读书的。”祁正明说起家里后辈学习的事不容质疑。
“这样最好不过,省的几个野小子假期里玩疯了。唉,农村人读书不容易,也没条件像城里那样让孩子从小就上个幼儿园,假期里还有学习班,夏令营什么的。”
……
老兄弟几个乘着凉,抽着水烟筒,喝着茶,谈论着小辈的学业好不轻松惬意,自得其乐……
重活不是重生
第四十九章 开几个帐户
祁景焘骑车来到离家六七公里的镇上菜市场,买了几只新鲜出炉的松毛烤鸭,切了几份卤菜。酒不用在街上买,家里就有老爸的藏品。时鲜小菜家里也不缺,镇上菜市场和城里不同,卖的蔬菜基本上是附近村民自己种的,也就是村民家里的菜地里有什么就卖什么,很少有外地贩运来的蔬菜,花色品种比较单一。
看看时间还早,就趁人不注意将买来的肉菜收进戒指空间存放,骑摩托车直奔镇中学而去。
镇中学离菜市不远,一溜烟的功夫就到。五一节学校放假,校园里静悄悄的,祁景焘轻车熟路的骑摩托来到教师宿舍楼,在楼下摆放好摩托,打开后备箱手里就多了一个装满水果零食的大食品袋,提着食品袋上楼去了。
戒指空间里,老祁保存在里面的水果零食、酒水、营养品越来越多,老祁还告诉祁景焘随便用。只是不知什么原因,老祁别的需要没有,只是强烈要求小祁帮他多买些1996年的塔山烟扔空间里存放。自从通过戒指空间能获得1996年版的塔山烟,老祁就不再抽2016年代的其他烟了。1996年版的塔山烟拿到2016年抽,在外人面前还特别有面子,比那些抽百元一盒烟的更有气派,更有品味。
祁景焘熟门熟路的到达三楼,听听门里有小女孩清脆的笑闹声,祁景焘敲敲门,“小白雪,开门,开门,快开门,大灰狼来了。”
“呀,哥哥来啦。”门开了,一只漂亮的七岁小萝莉冲了出来,后面还有三只五六岁的小萝莉跟着叽叽喳喳的和祁景焘打招呼。
“哥哥来啦,都进去,有好东西。”祁景焘把四只小萝莉堵在门口,挥舞着食品袋引诱着萝莉们向屋里走去。
五区镇中学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这所学校工作的已婚教职员工家庭,家家都只生小女孩,从建校以来到现在几十年来无一例外。在这所学校工作过调离镇中学的,生男孩女孩都有,很正常。谁也无法解释是个什么原因,学校的教职员工都笑称他们坐在女儿窝里,只能养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