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唐枫想不到还有这样的误会,心里有些好笑:“你怎么就肯定他是奸细呢?能有人来应征入伍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你可不能寒了辽东百姓的心哪。”
这时那伍长也发话了:“大人,我看他一脸的憔悴,年岁也太大了,似乎根本不能上沙场与敌对战。”唐枫仔细打量了吕岸一眼,觉得对方这么看也不无道理,因为现在的他完全没了之前锦衣卫的感觉,就象是一个老农。于是他只得一笑道:“一切都要用事实来说话,你们还不曾问他精擅什么,怎么就能一言否了他呢?你擅长什么?”最后的话却是对吕岸说的。
吕岸一挺胸膛道:“草民自幼习得一身武艺,可不是这位军爷所说的一无是处。”
“哦,你还懂得武艺?”唐枫点了点头,看向那伍长道,“这样吧,你们就让他施展一下自己的本事,若是真的不错就让他入伍吧。”既然唐监军开了口,那些士卒自然不敢反驳,便在示意让吕岸施展一下身手。
吕岸心里微带着些气,见了这景况就有意让对方吃点苦头,就道:“小的的功夫需要与人对战,不若几位军爷下来和我过上几招吧。”
这话把几名军士都给逗乐了,他们虽然并不善于近身的搏斗,但是经年的厮杀打斗经验也很是丰富了,怎么会将区区一个平民放在眼里。在看到唐枫一点头后,其中一名士卒就走了出来道:“我来和你练下。”口里说的轻松,其实他的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眼前的这个家伙吃点苦头了,以为教训了。
吕岸微一点头,双脚分开而立,然后双手负背等着对方攻来。见他居然如此托大,那军士心里就更为恼火了,一声大喝之后,便直直的一拳急打向吕岸的胸膛。虽然他不懂高深的武艺,但从生死战中所学来的手段气势上还是很足的。
可这一拳在吕岸的眼里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只见他双脚在地上不动分毫,只是略一偏身子,就让过了那攻来的一拳,然后伸手握住了他的手臂往后一拉一带,那人便被一股大力牵扯着直直倒了下去。
一个照面,连脚都没有移动,吕岸就将那人放倒在地,这一手功夫立刻就让在场的军士们看得呆住了,这借力打力的功夫可是很高深的武学了。
第107章 吕岸投军(2)
见到自己人被吕岸如此轻松地就打倒在地,那先军士在吃惊之后便有些恼羞成怒了,唐监军可还在一边看着呢,自己怎么能丢这么大的脸呢?想到这一层,那伍长便有些坐不住了,他猛地站起身来,就要上去与吕岸过招。但就在这个时候,那被吕岸打倒在地的军士却突然从地上一跃而起,然后便飞身便扑向了吕岸,显然他也对之前的失败很不服气。
在唐枫还没有做出任何反应之前,吕岸就如脑后长了眼睛一般,又是一闪,然后跟着在对方的腰上一托,那军士再次凌空跌了出去,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见他这么轻巧地就将人打翻了,那伍长原本想要上前的动作就停了下来,他可是知道自己的斤两的,虽然比那军士要厉害一些,那也不过是身强力大罢了,论身手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吕岸双手叉在腰上,微有些不屑地看着那几名军士,心说我好歹也是锦衣卫的百户,要收拾你们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情。看他如此嚣张的举动,那几名军士便又有些忍不住了,他们都是有血性的汉子,怎么能在监军的面前未战先怯。
似乎是看出他们有些畏惧,吕岸嘿然一笑道:“你们一起上吧,不然根本接不了我一招!”这大话一出,顿时便让那几名军士没了退路,而吕岸则依旧站在那里,叉手看着他们,他的身上已经没有了之前一直伪装的平庸之相,倒是多了几分英雄之气。
唐枫见状心里也很是矛盾,一方面他当然希望吕岸他能够大展身手,那么自己今后便有了个好帮手,而且自己若是看重他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想这些将士们出丑,他们怎么说都是自己麾下的人马。但就在唐枫难以下决断的时候,那七名军士便齐喝一声同时扑了上去。
如果真是单打独斗,这几名军士显然已经知道自己不是对方的敌手了,但是如果一起上的话,他们却有信心对付吕岸,他们可是在沙场上一起拼杀又活下来的人,相互间的默契已经能够填补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了。
只见他们七人三人在前,四人在后,分成两组疾攻吕岸。刚开始时吕岸浑不当回事,依旧站在原地不闪不避,想要借对方的力量来摔他们个狼狈不堪。不想一交上了手情形就没有他所料想的那么乐观了,虽然他依旧能够拉扯到最前面那人的手腕,但是还没等他完全发出力来,下一个人便已经攻了上来,使他不得不收力自卫了。如此一来,那七人就没有象之前那样难堪了,他们错落有致地不断攻击,反倒逼得吕岸有些疲于招架了。
唐枫这段时日里和解活一道习武虽然自身的修为提高的不是太多,但眼光却是有了,在看了一会之后他就知道这是吕岸留了手的,他此时双脚依旧如钉在地上一般一动不动。倘若他真的展开了身形,这七名军士只怕就占不了任何便宜了。
果然在招架了好一阵后,吕岸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他一声大喝之后身体不进反退,拉开了双方间的距离。就当众军士以为他想逃的时候,他已经抓到了那几名军士配合间的一个破绽突然起脚将一人踢翻在地。这还是他留了力的,不然对方必然已经重伤了。
一人既然被击倒了,那他们的阵势便也就破了。吕岸在他们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之前,就已经以最快的速度侵了上去,举手抬足间就将其余几人都打倒在地。众人一倒地后便又站起身来,想要再上,这时唐枫开口了:“好了,你们已经见识过这人的本事了,以后大家都是同袍,何必伤了和气呢?你叫什么名字?”
那几名军士只是碍于面子不得不上,其实他们早知道自己不是此人的对手,听唐枫的这一声话当然立刻就停了手,只是他们的眼中看吕岸时却怀着几分敌意。吕岸忙也收了手,朝着唐枫道:“回大人的话,我叫吕岸,乃是京城人氏……”说着又将之前的说辞说了一遍。
唐枫装作第一次见他一般地点了下头,表示对他的赞许,然后道:“你有这一身功夫来投军那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你随我来吧。”说着看了那几名军士一眼就往校场外走去。那几名军士面面相觑了半晌之后才叹了一口气,今天自己可说是丢了大人了。
离开了众军士的视线后,唐枫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道:“看来你果然没有骗我,你的一身武艺确是不俗。”同时他在心里加了一句,但比起解惑来却还是差了些的。
吕岸忙一躬身道:“大人谬赞了,卑职愧不敢当。不知大人打算怎么安排卑职呢?”
唐枫心里早就有了打算了,笑道:“我这就带你去见赵总兵,给你安排了一个职司,然后再借口看好你的武艺将你留在我的身边听用,这样你就能名正言顺地跟着本官了。”
“逸之你果有识人之能,这么几日里就能募得如此好手,我真有些佩服你了。”在听了唐枫的介绍后,赵率教不无感叹地道。然后又有些难以置信地追问道:“他真有你所说的那么厉害?能以一敌七不落下风?”
唐枫肯定地一点头:“我的话难道你还不信吗?你可不要忘了,我那个书童可也是个高手呢。”想到解惑那远胜常人的武艺,赵率教也不禁有些感慨,半晌后才道:“那你打算让他身担何职?他若是有着一身武艺,倒可以教教军士们,使我们的战力能提高一些。”
唐枫记起了宁远时祖大寿让解惑指导自己亲兵一事,便觉得这还真是一个好位置,便道:“这当然是个好主意了,我是没有意见,不知他有什么看法。”说着看了一眼吕岸。吕岸明白此时自己的身份是不足以反对的,便立刻应承了下来。唐枫随后又道:“不过只是教将士们近身格斗之法却还不能体现出他的用处,这样吧,就让他贴身跟着我吧,也省得那些骑兵老是要下马随我到处走。”
赵率教一想也对,便点头道:“这倒也行,不过下次再有这样的好手,就该让给我了。而且如果你的那个书童回来的话,他也得跟着我。”显然他也看上了吕岸的一身武艺。
唐枫答应了一声,便带着吕岸出了指挥所,让他去领明军将士的制服去了。直到他离开之后,唐枫的心中才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将他叫到自己的身边呢?虽然他身手确是了得,但终究是锦衣卫的人,我今后可是要与阉党斗上一斗的,这个人在身边会不会出什么事情?”但他对自己下意识里做出的决定还是很信任的,便决定看看再说了。
在招了百余人后,山海关附近的居民就没有再来应征的了,明军便也停止了此次的征招。虽然这次招的人马不多,但是其中却有吕岸和赵全这样的好手,倒也能让赵率教他们满足了。之后便是将军中的规矩讲于那些新来的士卒知道,并督促他们训练,使他们能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这练兵的事宜都是赵率教这个总兵一手负责的,所以唐枫之后便清闲了下来,每日里只要看看北边城池要塞里的情报就可以了。但是他的心里却还是担着心事,等着京中传来确切的消息。
五月转眼就过了一半,新来的士卒也习惯了军中的一切,吕岸也开始教起了挑选出来的好身手的军士贴身搏击之术。这日当唐枫正看着前方情报的时候,一名亲兵便走到了他的房门前道:“禀大人,有一个自称是京城兵部来的人求见,说是奉了大帅之命而来。”
“哦?你可曾见过他,现在人在何处?”唐枫一听是孙承宗派来的人,便将正看着的情报放到了案上,然后便站起了身来。
“此人小人从未见过,不过他身上并无兵部的勘劾,所以我们将他留在了城门前了。”
“走,带我去看看。”唐枫可不敢怠慢此事,立刻就往外走,同时对外面的另一名亲兵道:“你去赵总兵处禀报,让他也去城门处看看,他怎么说也是孙大人的老部下,应该会多认识一些人的。”
唐枫跟着那亲兵很快就到了城门之前,只见城门的阴影里正站着一个风尘仆仆之人,虽然看着是赶了不少的路,但他却依旧挺直着腰杆,倒确有几分军人的气质。在见到唐枫走了出来后,那人忙行了一礼道:“原来是唐监军啊,大人在卑职面前已经提起你多次了。”
见对方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身份,唐枫就更确定眼前此人应该说的是实话了。他打量了那人几眼之后,才慢慢地问道:“不知阁下是什么人哪?”
“我叫包木刚,是孙大人在京城任职时的一个下属。”那人忙恭谨地答道。
第108章 坏消息
正当唐枫与那包木刚在城门前说着话时,赵率教便已经急急赶来了。孙承宗在他心中的地位远胜过在唐枫心里的,所以一听来人是孙大帅派来的,他当然不敢迟疑,放下手边的事情就来了。来到两人面前,赵率教仔细地打量了他一会之后,才道:“请问这位大人可曾在兵部任过职吗?末将似乎在与你有过一面之缘。”
包木刚也看了赵率教一眼,然后才忙施礼道:“见过赵总兵!鄙人的确曾在兵部库部做个几日的书令史,想必是在那时与将军见过。不过如今鄙人已经是布衣之身了,当不得赵将军你的一礼。”说着又行了一礼。
唐枫虽然看过一些史书,但是对那零零总总的官名的兴趣却不是很大,只知道六部,至于它们下面的分类就不甚了然了。但是既然在兵部有着职司,显然这包木刚在京里还算不错的,怎的现在却没了官职呢?刚一想到这个问题,唐枫便有了答案,只看他在这个时候还替孙承宗送信来辽东,就可以知道他是孙承宗的亲信之人了,那阉党要将他拿下也很是正常。
但是唐枫的这个想法却是错了,这包木刚虽然是和孙承宗过从甚密,但是却并非因为他的缘故而丢的官。在东林党还执掌着大权的时候,他就因为老父亡故而回乡守孝了,不然以他的身份,早就在阉党起势的时候就被除去了。不想当他守制归来时却发现朝廷已经被阉党把持,他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见此情形便不想与这些小人为伍,便想回乡,几亩薄田了此一生。不想这时候却正好赶上了孙承宗回京,于是他便又在京城留了下来,呆在孙承宗身边帮忙和聆听教诲。
既然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他并不是女真人的奸细,唐枫二人便将他请到了山海关里坐了下来。在上了茶,寒暄了几句之后,赵率教才忍不住问道:“包兄,你说是奉了孙大帅之命而来,不知他老人家在京城一切可都安好吗?”
包木刚道:“大人身体倒是很好,能吃能睡的,不过心里却并不愉快。”说到这里,他从怀中取出了贴身而藏的一封书信,交到了唐枫的手上:“这是大人命我带来给唐大人和几位将军的。他交付此信时曾说,希望你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坚持下去,尽到守土卫国的本分!”唐枫轻轻地揭开信封,从中取出了两张信笺,只见上面写满了蝇头小揩,字虽然小了些,但是却个个气势不凡,一看这字便能想到写信之人是个胸有丘壑之人了。
唐枫慢慢地看着信,孙承宗先是简单说了下自己的处境,只说他现在因为一些言官的参奏,一时间是无法继续回辽东来了。然后就是大量篇幅的嘱咐了,有关于山海关如何调派人马的,也有其他城池的行动。虽然他信里写得很是洒脱,可唐枫依旧从字里行间看出了孙承宗的一丝失落,显然他也认为自己辽东经略的位置是保不住了。不过他应该不是为了官位不保而心伤,他是为了自己不能再为大明尽力而遗憾。
看完了这一封信后,唐枫才将之递到了赵率教的手上。在这段时间里,唐枫慢慢地确立了自己在辽东的地位,在山海关里的威信已经隐隐在赵率教之上了,所以他这举动也没有引起赵率教的丝毫不满。看了信上的内容后,赵率教的面上却显过了一丝不忿:“包兄你随在大人身边,知道的事情一定不少,大人他可是受了那些奸贼的气了,你可要实言相告啊。”
包木刚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怒意,也是心有戚戚地说道:“赵将军,唐大人,如今的朝廷已经全在了那些阉党的控制之中,即便是孙大人也没有改变这一切的能力了。在大人初到京城时,阉党中人更是想将他软禁在府上,若不是大人身份特殊,既有大学士的身份,又是帝师,阉党不敢过于放肆,只怕大人都无法安生地在家中了。
“阉党众奸见他们的并不足以对付如今的大人,于是便再生一计,让他们手下的那些爪牙上了不少的弹章来弹劾大人,说他几次贻误军机,使得我大明无法将辽东尽数收回。又说他为了执掌军权,便养匪自重,那女真人不过是一小撮乌合之众罢了,但是大人却几年来都不曾将辽东夺回来,只知道固守。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虽然皇上对大人信任依旧,却也经不住他们三番四次的诬陷,而大人又被那些宫里的阉人挡住了面见皇上呈奏的机会,所以在我来辽东前,皇上就……就已经下旨要大人先辞去了辽东经略之位了……”说到这里,包木刚脸上一片黯然地叹了口气。
“什么?”一听这话,赵率教一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叫了起来,“竟有如此混帐的事情?他们居然颠倒黑白到这样子,若不是大人带兵守在辽东,只怕我大明早就……”
“咳咳咳咳……”唐枫听他的话越说越不对了,忙咳嗽了几声将他的话打断。经唐枫这一打断,赵率教才惊觉自己的话有些过了,忙将后面的说辞咽了回去,但是脸上的怒气却依旧还在。唐枫此时忙着将他那大逆不道的言辞遮掩了过去,便忙说道:“这要将孙大人的辽东经略之职削去的旨意可曾下达了吗?”
包木刚点了下头道:“在大人写下此信之前,兵部的命令和皇上的旨意便都到了。大人为此也很是心伤,这才写下了这封书信,着我送来山海关交与众位将军。”
唐枫这才知道为什么在信中的字里行间,孙承宗会透出那一丝的失落和黯然,换了是其他人的话,只怕早在信里说出自己的愁苦了,可孙承宗却是将这份心情给隐藏了起来,只是想着嘱咐辽东的将士们如何守边。唐枫心里既有对孙承宗如此高风亮节的崇敬之情,又有些对他被人陷害至此的伤感,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而赵率教则在一边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脾气,生怕自己一怒之下说出些什么话来,到时候自己受难也就罢了,但让孙承宗受到连累就不好了。大堂上静了好半晌,最后还是唐枫打破了这个沉静:“包兄,既然大人已经被削去了辽东经略之位,朝廷总要再找上一人来代他啊,不知你可知道此人是谁了吗?”
包木刚一摇头道:“这个我却不知了,在接到了旨意之后,大人便写下了这封信,命我火速送来这里,说是事关辽东的安定。”听了这句话,唐枫就知道了孙承宗的心意。
倘若直到朝廷任命了新的辽东经略,将之派到这里后大家才知道孙承宗已经被罢了职位,只怕以赵率教等人的脾性一定会不服气,到时候将帅不和之下,辽东的防御可就难守了。女真人如今之所以不敢轻易来犯就是慑于孙承宗防御之能,一旦听说他被罢职,一定会再来侵犯,到时候辽东的局面就不好控制了。想到这都是孙承宗的一片苦心,唐枫便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替孙承宗好好地守住辽东,无论来的是什么人,自己都不能退缩。
唐枫的这些思想活动其他两人自然全不知情,他们一个正在生着气,一个则也是怀着心事。见堂上又静了下来之后,唐枫便让人将包木刚带下去休息了,而他则看向了赵率教:“赵将军,你这是在想什么呢?”
“我……”正心里有气的赵率教一开口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只得又叹了口气。
唐枫一笑道:“我知道你心里很是不快,大人他为国尽忠多年,不想最后却被阉党这些小人们所陷害而丢了官,你一定很不服气。但是这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当年的岳武穆,本朝的于少保,哪一个不是立下了赫赫的功劳,但他们却不都因受奸贼的陷害而丧命了吗?”
“那你的意思我们只能在这里坐看着大人受到如此对待而做不了什么事了吗?”赵率教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怒容,若不是这段时日里与唐枫关系很是不错的话,只怕他都要破口大骂出声了。但在他的心目中,孙大人比之眼前的唐大人可是要重要许多的。
唐枫道:“我们现在不是做不了什么,而是不能做。你没听包兄刚才说了吗,那些阉党就是借口大人他拥兵自重才参的大人,如果我们这里因此有什么异动的话,不是坐实了这话吗?”赵率教觉得唐枫说的也很在理,便收敛了心中的怒火,只是看着他。
唐枫知道他的心意,一笑道:“大人这次送了信来就是怕我们在得知他被罢职之后心生不忿,现在我们该做的就是依着孙大人一直倡导的想法紧守辽东,这样才不算辜负了大人的心意。你也应该知道,我们守在辽东,为的是天下的百姓和我大明的江山,而不是其他。”
第一次,赵率教看唐枫的眼里露出了钦佩的神采,他重重地一点头:“你说的不错,即便大帅不在了,我们也要紧守在此。或许不多时,大帅便能官复原职了。”
唐枫见他被自己劝服了,心里也总算是松了口气,但他却知道这接下来的情况才真的麻烦了,因为在历史上接替孙承宗而来的辽东经略却是个无能之辈,他的决定最终导致孙承宗的苦心经营化为一旦,然后才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宁远之战。
“既然我来了,我就不能让这事重现!”这是唐枫在心里对自己说的。
第109章 经略人选
就当唐枫在辽东得悉了孙承宗被罢职,而想着法子稳定辽东众将领的情绪的时候,京城里的阉党众人也在忙着,他们在忙着找出一个能够替代孙承宗坐上辽东经略位置的人。
对此时唐枫在辽东的情况,他们知道的并不多,只以为他作为监军在守军中有了一定的威信,但是却不知道他甚得孙承宗的器重,所以他们在挑选人选的时候直接就将唐枫个忽略了。毕竟他还年轻,到了辽东时日尚短,根基不固,而且品阶上也不足够,当然不可能镇得住那些个骄兵悍将了。这样一来,朝廷就必须得派遣一名够分量的人去辽东主持大局了。
虽然如今朝廷里阉党几乎可以做到一手遮天了,但是他们这些人对军事知道的却不多,所以兵部是唯一一个还能保持着自己见解的衙门。现在孙承宗跟着东林党一起倒了,魏忠贤就想把手伸向兵部,只有将军权也控制在自己的手上时,他才能完全控制整个天下。而这次辽东经略的位置就是一个大好的机会,那里可有着大明朝最精锐的十多万人马呢。
但是现在问题又摆到了他们面前,那就是他们找不到一个可以真正取代孙承宗的人,虽然这些阉党之人算计人很有一套,对付孙承宗也是毫不犹豫,但自知之名却还是有的,让他们去辽东镇守,先不提能不能让那些孙承宗的旧部心服,若是女真人真的来攻,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应付。
几日下来,人选是定了一个又一个,但是最终却还是能下结论。终于有人提出了不满,以辽东之地很是重要,不可长期无人主持大局的言辞不断地给皇上上疏,请求早定辽东经略的新人选。天启虽然醉心于工艺事业,但是在这个事关家国天下的大事之上却也不敢马虎,他立刻就将魏忠贤、顾秉谦等重臣叫到了自己跟前,命他们尽快选出一个人来。
接了旨意的魏忠贤不敢怠慢,立刻就将他的那些党羽全部召集了起来,共谋对策。
魏府的大堂上,坐满了朝中的新贵,他们都是最早跟着魏忠贤的人,如今阉党已经上位了,他们的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个个都在六部之中担着不小的差事。因为天气逐渐地炎热了起来,堂上便放上了消暑的冰块,饶是如此,因为想到此事过于重大,还是有不少人不断地流着汗。
慢慢地品着极品的龙井茶,魏忠贤并不急着发话,而是示意让顾秉谦先开口。随着手中所握之权越来越大,他的做派也越发的大了,即便是在自己的亲信面前,他也显出了让人捉摸不透的一面。顾秉谦如今作为内阁的首辅,身份上是足够主持这次的讨论了。
微一咳嗽,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自己身上之后,顾秉谦才道:“圣上已经下了旨意了,六月之前新的辽东经略的位置就要定下来。你们便来说说,这人选究竟谁合适一些?”
众人一阵交头接耳,但是却没有一个定论。朝中通兵事的人是还有不少,但是他们却并非真正的阉党中人,甚至以前还与这里的某些人有些过节,无论什么人去了辽东大家都不会满意。在议论了良久之后,才有一人说道:“公公,大人,我以为也无须在朝中另找他人了,如今身在辽东的监军唐枫就很合适。”虽然唐枫去辽东时还很是保密的,但现在这个秘密已经无所谓了,所以阉党中人都知道他是受命前往辽东的,现在还站稳了脚跟。
不想这人的话才刚一落,崔呈秀就摇头了:“此人无论是身份还是资历、年纪都还不足以担当如此重任。虽然现在看来他在辽东站住了脚,但是那些将领又岂会服他?而且那孙承宗在他到了辽东不久之后便被革职了,若好所那些将领不起任何一点疑心那是不可能的。现在若让他取而代之的话,就是直接告诉他们唐枫乃是我们安排了去对付孙承宗的,这反而会惹来那些武人的不满。所以此人只可留在辽东为助理,不能担当辽东经略之职。”
他的话倒也有着几分道理,所以那提出建议的人也没了反驳的意思,当然以崔呈秀在阉党中的地位,这么一个小人物也是不敢顶撞他的。一边那几名阉党的骨干却是看了崔呈秀一眼,露出了一丝了然的笑意。其实崔呈秀这话听来虽然是从大局出发,甚至还考虑了唐枫,但在知情者的眼里他这么做最主要的还是不想唐枫出头。如果唐枫真的坐上了辽东经略的位置,他对自己这些人的威胁可就太大了,所以一定不能让他手握大权。
魏忠贤在之前,因为皇帝的旨意的逼迫他也想着就近让唐枫坐上辽东经略这个位置算了,但现在一听崔呈秀的说话,他又觉得这的确是个问题,便将之前的打算取消了。但是这个最现成的人选一去掉,其他人就没了更好的主意了,他们总不能说出一个和阉党无关的人出来吧,这样一来,阉党费尽心力除去孙承宗不是白做了吗?
这时有人又提出道:“田指挥使,许佥事,还有孙大人,杨大人和崔大人,你们五人可都是武人出身,何不就由你们其中的一两人去到辽东吧。这样一来,辽东的十多万人马就直接掌控在公公的手上了。各位不知这法子如何?”
周围那些已经没了主意的人都纷纷点头附和,这的确是没有办法下的办法。他刚才提到的五个人便是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和崔应元,他们的确都是武人出身,被人称为五彪,专为魏忠贤以武力收拾人。但是他们五人不过是有些匹夫之勇罢了,若让他们带兵却是没有那本事的。而且他们几人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远离魏公公,去那既苦且危险的地方做劳什子的经略,所以都推辞了,连说自己不会带兵。
这点上,顾秉谦和魏忠贤也是知道的,而且他们也离不了这几人的帮助,所以这个方案也被排除了。这样一来事情又无法继续了,阉党中有能力的人本来就不多,而且他们都不想冒这个险,这辽东经略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却又不甘。
这时,一直在旁思索的魏广微提出了一个适当的人选:“公公,我以为有一人或可担此重任,而且此人之前还做过辽东巡抚,对辽东的情况比之旁人要了解得更为透彻一些。”
魏忠贤一呆,当他还在想着此人是谁的时候,崔呈秀已经抚掌道:“不错不错,此人确是最为适当的人选了。王化贞他为了保命已经成了我们中人,而且在多年前他还守住了广宁,使得女真人无法南下。而且在辽东他也有一些旧部,总比别人要好上一些。”
“可是……大人,这王化贞在天启二年时可是丢了广宁城的,差点就要开刀问斩,若是现在又让他去的话,只怕有人会不服啊。”有人不无担心地说道。
“这一点并无大碍。人孰无过,只要过而能改便是好的。这世上并无常胜不败的将军,他王化贞自然也不能例外了。而且之前广宁之失其过也不在他,而在熊廷弼,如今熊已伏法,我们就该为王化贞【创建和谐家园】了。”魏广微不慌不忙地说道。
这话听进魏忠贤的耳中,他那本来有些耷拉下来的眉毛猛然一耸,他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阉党就是靠着熊廷弼一事才开始将东林党人逐渐除掉的。之后熊廷弼背下了一切罪责,那本来与他对立的王化贞自然就是没有过错的了,既然错在熊廷弼和东林党那一干人等,那他们和王化贞自然是受牵连的了。现在将王化贞重新提拔为这辽东经略既可以在侧面重新确定这一既成的事实,又能拉拢一个助力,他魏公公又何乐不为呢?所以在看了一眼众人的反应后,魏忠贤下了最后的结论:“此人甚为合适,就让他取代孙承宗为新的辽东经略吧。诸位明日便可联名上疏请圣上下旨任王化贞为辽东经略!”
虽然有些人的心里对这个人选依然充满了怀疑,但是魏公公都作了决定了,他们自然不会无知到去反驳魏公公,于是所有人都答应了下来。
对这个人选问题,朱由校只是关心有没有人及时去,而不是什么人去。既然自己最信任的魏公公和满朝的文武都认为王化贞适合,他便立刻下了旨意,让已经从狱中回家的王化贞任辽东经略之职,即刻前往辽东署理一切。不过因为王化贞有着前次丢失的失误,所以此次的辽东经略只是暂代,要等他立了功后方才能考虑真让他彻底接管辽东。
已经回到老家山东诸城,准备就此终老的王化贞在接到这圣旨时大为吃惊,但随后又大喜过望,他知道自己之前为了自保而帮着阉党对付东林党的一些举动终于让自己得到了好处。虽然只是暂代的辽东经略,但对于他这个以为一生就此过去的人来说却是天大的喜事了。为了体现出自己的忠于国事,以及对朝中保举之人的尊重,他在接到任命和旨意的第二天就离开了家门,只带了三名仆从径直往京城而去,他得去多谢魏公公的抬举。
不想他才到半路之上,魏忠贤便遣人对他作出了吩咐,他不同进京谢恩了,直接前往辽东任职便是。
第110章 王化贞
当王化贞急急往辽东而来的时候,朝廷的意思已经由兵部派遣了快马送到了辽东。他们送去的除了新任辽东经略的情况之外,还有对原来的那些将领们的斥责之言。既然要用王化贞替代孙承宗了,那当然要说孙承宗的坏话了,这当然也就会带到如赵率教这样随在孙承宗麾下多年的将领。当然,这次的斥责多只是作个样子,为的就是让这些将领明白,现在朝廷将孙承宗撤职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你们能不受牵连已经很不错了,接下来就应该好好地辅助王化贞,经营好辽东的这一片。
这不过是阉党对这些孙承宗旧部的威吓之言,也就是替王化贞立下威罢了。但是他们这一下却是弄巧反拙了,看到这些之后,就连一向来很是持重的袁崇焕都忍不住骂了几声,他们可是知道能守住如今这几个城池是多么的不容易的,朝廷不但不作奖赏,反而换帅责罚,确让他们有些恼火了。而当他们知道来的是王化贞时,更是心生不屑。
要知道虽然王化贞得了阉党之助将一切过错都推到了熊廷弼的身上,从而使自己成为受屈之人。但是这却只能用来哄骗那些不明真相之人,在这辽东可是有着不少人曾经历过广宁的那场失败的,王化贞的种种失策自然被他们传了开去,所有人都知道了他不过是一个急功近利,并无真才实学之人。再加上他此次靠着阉党之助取代了孙承宗,这就让将士们对他更有成见,所以王化贞还未到辽东,他就已经完全失去了辽东将士的信任。
唐枫端坐在指挥所的堂上,看着眼前的赵率教不断地走来走去,终于有些忍耐不住地说道:“希龙兄,你少安毋躁。如今王化贞来我辽东做这经略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了,你又何必再这样焦躁不安呢?”
赵率教猛地停住了步伐,然后在一声叹息下道:“逸之你是不知此人的性格啊,我当年却是见识过他的急功之心的。当年他不过是辽东巡抚,就能为了抢功而置熊廷弼这个辽东经略的话于不顾而悍然出兵,从而导致广宁失陷,数万大军战死。如今他成了辽东经略,这对我们来说可是祸非福啊,若是他再起争功之心,只怕大帅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都要毁在他的手中了。你说,我如何能够安下心来啊?”
唐枫对广宁的那次失败知道的虽然不多,但是却也明白这事十有【创建和谐家园】过错在王化贞身上,不然他也不会【创建和谐家园】到去求阉党了。如今他再次来到辽东,确是一个祸患了。见唐枫并不说话,赵率教便有搓了搓手道:“逸之,我知道你向来多智,你看能否想个主意将此人赶出辽东,然后由你来暂代经略之职?这样我辽东上下也就安心了。”
想不到赵率教居然如此看好自己,这让唐枫心下有些感动,但是他却只能打击对方的这一片好心了。因为唐枫是知道自己身份的尴尬的,在阉党众人的眼中,他依旧是他们布置在辽东的一枚棋子,自己若是带头为难王化贞而被阉党之人知道的话,自己说不定立刻就会步了孙承宗的后尘。他可没有孙承宗那么深的根基,魏忠贤等要处理他不过是翻手可成之事。所以唐枫知道自己不但不能带着头对付王化贞,而且在表面上还得站在他那边。
“逸之,你倒是回句话啊。”见唐枫对自己的话不理不睬,赵率教又叫了一声。这才把唐枫从自己的思绪中拉了出来,他一声苦笑道:“我现在不过是监军罢了,如何能左右得了这军权大事呢?而且王化贞是奉了旨意而来,你我若是在他一来之下就与之为敌,这藐视朝廷的罪名也就坐实了。为了我辽东不再有何损伤,我以为我们不可与王化贞在明面上起冲突,除非他故态复萌,再有乱我大局的举动。不过我想在那次广宁失利之后,他也应该吸取了教训,那急功近利的毛病应该有所改变了吧?”
细想唐枫的话,赵率教觉得也还在理。一来他担当不起那藐视朝廷的罪名,二来如果因为他们的举动再次连累了已无军权的孙承宗的话,他可就再无面目去见孙大帅了。所以在忖度了良久之后,赵率教才点头道:“逸之,你所言甚是,我的确是过于偏激了。只要他王化贞是真心为我大明而来,我一定不会再起为难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