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振大明》-第2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唐枫刚好想安慰这个老将军几句,突然发现地图上有一处地方让自己有了点感触,便仔细看了起来,一看之下才发现那处是离着宁远尚有数百里地的锦州城。“锦州……锦州……”唐枫在心里念叨了数次之后才记起来这里在历史上是被明军所占据的,怎么现在却还是在女真人的控制之下呢?他当然记不得这锦州是在天启五年的时候才由孙承宗挥兵攻下来的,但他却记得一件事情,那就是攻下锦州城并不费力。所以他立刻就提了出来:“大人,袁兄,我们大明现在于辽东的这点人马虽然未必是女真人的敌手,但却也不能总是防御着等他们来攻吧?我以为我们当趁着这次女真人没有来侵的时机打他一下。”

        “哦,你倒说说看,我们该怎么做?”见唐枫突然提出这么个观点,孙承宗也来了点兴趣,便问道。唐枫用手指着锦州道:“此处是辽东这一带的交通枢纽,我们若能占据此处的话,便进可攻退可守了,而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局面。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袁崇焕闻言眼中一亮,他当然知道这锦州地处要冲的重要性,也曾打过它的主意,但孙承宗一向以来只是求稳,所以他也不好说出来,现在唐枫说了出来,他是很赞成的。

        孙承宗看得出来眼前的这两个人都有这样的打算,但是他一向谨慎,便也不急着回答他们,而是看着地图上的锦州发起了呆。好半晌后才道:“此地的关键位置我们能看出来,他建虏也能看出来,只怕要取下他来没有那么简单啊。如今难得边境太平,若是因此而使得建奴来犯的话,怕是得不偿失啊。”

        唐枫知道历史上的孙承宗取了锦州后虽然女真派了人马前去攻打,却最终铩羽而归,倒是不认同他的这个观点。但是他却不能以这样的理由来说服对方啊,想了一下后,他便有了主意了:“大人,这锦州可取!我记得当日盘问那女真奸细之时,他就曾说过女真人虽然占了我辽东大部疆域,但他们不过是些逐水草而居之人,并不如何重视城池的作用,这锦州只怕也不会被他们放在心上。其中的守军纵然有也不会太多。”

        这个情况孙承宗也是知道的,他不禁也有了一些兴趣,点头道:“若真是如此,我们倒可以趁机会取了锦州,以对付建虏。不过兹事体大得要好好地查看之后才能下令。”

      第099章 阉党逞凶

        既然取锦州有其可行性,孙承宗自然不会怠慢,立刻就派了斥候密谍前往左近查探,而他则在数日之后带着唐枫返回了山海关。当赵率教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是兴奋不已,自从那次广宁失利后,明军极需要有一场胜利来振奋军心,虽然有收复宁远等胜仗在手,但是却远远比不过取下这锦州城来的重要,为此他还三番五次地求见孙承宗,希望他将取锦州的重任交到自己的手中,对此孙承宗只是但笑不语。

        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辽东军中知道详情的个个摩拳擦掌,士气高昂,但是事情却并没有按着将士们的意愿而发生,应了唐枫之前所说的话,朝中有奸贼,自然就会拖那带兵在外的将士们的后腿了。这次阉党已经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孙承宗的身上。

        经过一段时日的打压,东林党已经自身难保,但是阉党想要完全将之铲除却还是无法做到的,毕竟东林党在朝中经营多年,树大根深,牵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可是在魏忠贤看来那些依附于东林党的小官可以不问,因为一旦阉党得了势他们也会倒向自己这边,但如叶向高、赵南星、杨涟、左光斗这样的东林大佬就不能放过了。所以在皇帝不让他碰孙承宗后,他便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了这些人的身上,每日里弹章不断,一个劲地述说着这几名朝廷重臣的不是,要请皇上将他们革职查办。

        被软禁在府中的叶向高等人虽然还是知道事情的进展的,却也没有办法为自己说话,眼看着情况越来越是不妙之下,为了自保他们最终选择了一条苟且偷生的路——上辞呈。是的,他们已经被禁足在家,但是向皇上递请辞呈的自由还是有的,为了保住自己和满门的性命,他们只能放弃多年来的理想,朝阉党群奸低下了头颅。

        魏忠贤这段时间也正为怎么处理这一干人等而苦恼不已,皇上虽然不管什么事,但是对东林党中人却还是有一定的感情的,所以任阉党众人怎么弹劾他们,都不曾真正让叶向高等人有何损伤。现在他们自己扛不住压力请辞,魏忠贤自然乐见其成,这东林党的几份奏疏很快就被递进了宫里。

        朱由校虽然对东林党人存着一点情分,但是却也没有想要留这几个总是劝谏自己不要做木工的数朝元老,只要味忠贤不伤了他们,他也就满意了。所以叶向高等几人请辞很快就被准了,第二日一早就有旨意到了这些大人的府上,准了他们的辞呈,再封了几个荣耀的官职后,便打发他们出了京城。这也是魏公公见他们识相,没有再给自己惹什么麻烦才肯放他们一马的。

        几名在朝廷里奋斗了大半辈子,行将就木的老人家,就这样告别了政治的舞台,返回了各自的家乡。而让他们感到心酸的是,在他们离京的这一日,居然没有一个朝汇总的官员前来相送,大家都怕与这些人沾染上任何的关系,从而引起阉党中人的怀疑,到时候这些人可就要倒了大霉了。在这个阳春三月里,离京而去的叶向高、左光斗等人满心冰凉,但同时心下却也有一丝的释然,自己终于不会再有杀身之祸了。

        有杀身之祸的不是他们,而是另外两个不肯如他们一般为保性命而辞官的人——杨涟、黄尊素。这两人一个是左副都御史,另一个是御史,都是铁骨铮铮的人,纵然如今到了绝境,两人也不肯向阉党低头。虽然他们也被软禁在了府中,但是却并没有闲着,杨涟更是写就了一篇篇痛斥阉党误国的奏章着人送到外面去,虽然他知道这些奏章根本不可能上达天听,但他却依然如故,因为他们坚信天地之间还是有正气的。

        原本魏忠贤就对杨涟最是仇恨,当年的侮辱还在心头,现在见他到了这个时候还敢如此,那怒气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而现在他的敌人叶向高等人已经离开了京城,杨涟已经没了盟友,所以他就不再等待,一声令下就将堂堂的左副都御史从家中擒了出来,扔到了诏狱之中,让许显纯来好好地“招待”他了。而黄尊素也因为受到杨涟的波及而同时被抓入狱。

        到了诏狱之中的杨涟依旧夷然无惧,看着上前的锦衣卫,痛声斥骂,使得那些向来心黑手狠的锦衣卫也不敢对他出言不驯。这情况被许显纯知道后,他勃然大怒,立刻亲自来到诏狱之中来对他盘问。

        杨涟虽然被缚在架子之上,但是全身却是正气凛然,直视着许显纯依旧是骂声不绝:“你等奸党祸国殃民,诬陷朝臣,瞒蔽圣听,总有一日必会覆亡!到那时,青史之上便会有你们的斑斑劣迹,千载以下都难翻身!”如此话语不绝于口。

        眼看着他啊到了这个时候依旧不改铁胆御使的风格,让许显纯心中怒火中烧,如果这些话传到了魏公公的耳中,自己只怕也吃罪不起啊。于是他也不问什么,直接就命人向杨涟身上用刑,直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才罢手。看着已经气息微弱的杨涟,许显纯笑了:“现在你应该知道事情不是你所说的那样了吧?只要我们锦衣卫出手,别说什么千载往下了,就连今日这道坎你都未必能过得去。若是不想受皮肉之苦,便将自己所犯的过错都招了出来吧!”说完话,他得意地看向了杨涟。

        但是杨涟却是默不作声地盯着自己,直把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都看得有些心惊胆战了。在一声大喝之下,各种刑具再次上了杨涟的身。但任他们怎么用刑,杨涟却是一声不吭地忍了下来,显示出他不但胆子是铁打的,就连身体也是钢铸的一面。

        几日下来,杨涟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即便是最熟悉他的人,都未必能再认出这个“人”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御史杨涟了。但是他却依然是一声呼痛都没有发,只是用微弱的声音不断地痛骂着阉党之人。这让许显纯也有些着慌了,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他只得将事情转告了魏忠贤,他还不敢擅自将杨涟处决了,毕竟对方的身份非同小可,不是汪文言这样的不入流的小官吏了。

        魏忠贤听了他有些加工的话后,心中的火苗再次腾腾地着了起来,他阴鸷的目光盯了许显纯半晌,看得他都要跪地求饶的时候才道:“诏狱之中都是你的人,若是有一个因暴病身亡,也不是什么大事。”说完便不再开口了。虽然他没有直接说要杨涟的命,但这已经是下了阎王的勾魂牌了。许显纯当然不敢有什么异议,在答应了一声后便再次去诏狱。

        这次施加在杨涟身上的大刑可就更为凶悍了,许显纯更是命人取来了铜锤猛击杨涟的胸口,想将之击毙。近二十锤下去,杨涟胸骨尽碎,人完全软倒了,但是他的双眼反而更为有神,冷冷地看着许显纯和行刑之人,就连那施惯了大刑的锦衣校尉也在他的目光下不敢再对他用刑了。而许显纯看着全身染满了鲜血的杨涟时,只当他已经死定了,便也不再下令用刑,将之重新扔回到了牢房之中。

        但是两日之后,当他再次来看杨涟时,却发现他依然活着,虽然已经只剩下了最后一口气了,但却依旧用冰冷的目光看着自己。在黑暗一片的诏狱中,感受着这双满是鄙夷和仇恨的目光时,许显纯生平第一次感觉到了恐惧。

        这个在自己手上的人犯居然让自己感觉到了恐惧,这是许显纯所不能忍受的。再加上之前魏忠贤已经通了气了,让他将杨涟除去,所以他终于决定彻底地解决掉眼前的这个人。既然这个人的命如此之硬,全身骨头被敲碎了依旧能够生存,那就将他彻底杀掉吧!

        虽然是这么想的,但许显纯还是不想动用刀剑等物,毕竟这些东西能不用还是不用的好。久经刑讯的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那就是将几枚尖锐的铁钉在烧红了之后刺进杨涟的头部,这样一来既可使之死去,却又没有多少的伤口,使自己无须担太大的干系。

        烧得发红的铁钉被钳子钳着放到了杨涟的头旁,他的眼睛最后一次看了一眼许显纯,轻轻地说了一句话。“你说什么?”许显纯只当他终于因为畏惧而愿意改口了,所以便上前问道,如果真能这样的话,他倒可以任由杨涟自生自灭。

        “……你们阉党……一定会……覆灭的……你们必会……遗臭万年……”许显纯听到的却是这么一句仿如诅咒的话语,心中最后的一点顾忌也被他彻底抛到了一边,大声道:“用刑!”

        “哧”地一声,拇指粗的铁钉刺进了杨涟的耳门,无法形容的疼痛之感终于使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声呼了声痛:“啊~!”然后就是一根更粗的铁钉刺入了杨涟的头顶,将他的生命完全夺去了……

      第100章 仇恨与顿悟

        诏狱之外里许方圆向来没有什么普通百姓敢踏进来,使得这里成为了除皇宫和东厂之外的又一处禁地,对此守在诏狱门边的锦衣校尉也已经习惯了。但是这几日里却总有一个少年在这里徘徊,甚至有几次还向那些人人避之不及的锦衣卫打听里面的情况。

        开始时那几名锦衣卫对他还很是无礼,只想将之赶离自己的眼前,不想那少年却很有毅力,也不惧锦衣卫的威吓,依旧赶来,而且还给他们送上的若干孝敬,这才使得这些在门外守卫的锦衣卫心中的怒气稍微平复了一些,任由此人在自己的眼前等着。

        其中也有好奇之人,问了那少年究竟想打听诏狱中的什么人,但是当他说出自己想进去见见的是自己的父亲黄尊素的时候,任这些锦衣卫收了他再多的银两,心里再有同情之心也不敢说什么了。他们可是知道这黄尊素与魏公公和几位大人间的过节的,若真让这小子进去了,他们也得被安上个罪名,然后被关进诏狱里去。

        虽然那些人不肯放自己进去,但那少年却是日日来此相求,只是锦衣卫们深知其中的要害,所以便也不肯将一些微的情况透露与他知道,可他送上的银两他们却是照收不误的。在这些人看来,能让这个毛头小子在自己面前晃荡,已经是看在这些银两的面子上了。

        直到那少年在诏狱前等了近十七八天后,终于有一个心肠还算不错的锦衣卫暗地里告诉了他一件事情:“你的父亲黄尊素在三日前就在狱中被害了,现在连尸首都已经被拉到城外掩埋了。你再在这里纠缠也已无济于事?”

        听到这个噩耗,少年当场便懵了,好半天后才跪下身来朝那人连磕了几个响头:“多谢长者见告,使我能知父亲真相!”说完就转身而去,不再往后看上一眼。看到这个十多岁的少年居然如此坚强,那锦衣卫的眼里也露出了一丝惊讶,但随后他就将之忘却了。

        黄尊素确是在杨涟被杀之后的第二日就为锦衣卫秘密杀害,他可没有杨涟这么强的生存意志,在锦衣卫的毒刑之下不久便被屈打致死。此时已经杀了杨涟的许显纯对多杀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御史的行为也不如何看重了,但为了有人闹事,便命人将他的尸体秘密地运到了城外草草埋葬了。至于杨涟则是将其尸体送回了他们家中,只说他身体羸弱,不堪狱中的艰苦生活,所以得了暴病而死,杨家之人虽然有心上告报仇,奈何如今的朝廷已经是阉党一手遮天了,他们又能有什么法子呢?

        随着这几名东林党人最终被杀,朝中的东林党便尽被除去,而当今天子又不喜处理朝政,所以自此开始,整个天下就落到了这些阉党之人的手中,魏忠贤独揽了一切大权。他将自己的亲信都安排到了朝中的重要位置上,顾秉谦入了内阁成为首辅,魏广微被擢升为吏部尚书,入了内阁,崔呈秀等一干人等也都各有升赏,一时间整个朝廷就成了魏公公一人的朝廷,但有令出,无有不遵者。

        感受着这样的待遇,魏忠贤只觉得志得意满,觉得天下已没有了自己的对手。这时崔呈秀却说出了自己的不安:“公公,你还是忘了一人,那就是孙承宗了。他向来与东林党人来往不断,若是知道了公公将叶向高等众除去了的话,只怕会引来他的不满啊。如今他的手上可掌握着十多万的边军呢,若是一旦兵谏,即便皇上也无法阻止他对公公的不利了。”

        “咱家也不是不想对付此人啊,奈何皇上早跟咱家说过了,他孙承宗乃是国之干城,又是帝师,不得让人去对付他啊。”魏忠贤没好气地说道,要没有皇帝的话,他早就想法子给这个最后的对手制造点罪责,将他从辽东经略的位置上拉下来了。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看向自己的亲信道:“那唐枫去辽东也有几个月了,他可有什么好消息传回来吗?”

        崔呈秀这段日子来因为忙于对付东林党众人,将这个可能威胁到自己的年轻人也给忘了,现在见魏忠贤居然还记得他,便决定说些坏话了:“回公公的话,那唐枫去可辽东后便没了一丝音信,看来要不就是他不上心为公公办事,要不就是能力尚不足够……”

        “他确还年轻,这次对付的又是老于世故的孙承宗,倒也怪不得他。不古哦有他在辽东看着总对我们有好处的,便还是让他在那呆着吧。”魏忠贤当然看出了崔呈秀的用心,但是此人的用处的确没有眼下的这些人大,所以他也并不将之放在心上。随后他看了一眼崔呈秀道:“莫非你已经有了对付孙老匹夫的法子了?”

        崔呈秀道:“下官确有了一个不错的法子。叶向高等人已经离开了京城,我们大可派人在他们的府邸中搜查,寻一些他们与孙承宗交往过密的证据出来。而后便由那些言官上章弹劾此人,只要不断有人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或许用不了多久,皇上就会对孙承宗起了疑心,即便不将他拿办,也不会再让他执掌辽东的大军了。这便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之法了。不知公公以为此法如何?”

        “唔,这倒可以一试,那就交由东厂的人去办吧。”魏忠贤的眼里满是得意地一点头,他没有问要是找不到证据该怎么办,因为既然是要对付那孙承宗了,即便是真的找不到任何证据,他们也能炮制出一些来。

        然后的事情便是哦顺理成章了,在东厂之人的不断的努力之下,果然从叶向高等人的府邸中搜出了他们与孙承宗秘密往来的书信,虽然里面说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这已经足够说明双方的关系不一般了。朝中的言官们便立刻借着此事不断地上书弹劾孙承宗,认为他这些年来之所以只是守在辽东而不思进取,就是想要拥兵自重,好与朝中的东林党人一道把持朝政。

        虽然天启皇帝对自己的老师很是信任,面对这些奏疏时只是一笑了之,但是也经不起这么连日来数百道奏疏的不断轰炸,终于在几日之后他发了话,让人去将孙承宗从辽东召来,让他在朝上当堂分辩。这也就是孙承宗的身份比较特殊,深受皇上信任才会有此待遇,要换了其他人,只怕早就一纸诏书将他捉拿回京师了。

        虽然效果没有象自己之前预期的那么好,但是魏忠贤等人依旧很是高兴,在派了人去辽东的当晚便开了宴席,庆祝终于将最后的对手也拉进了战斗之中。一时间弹冠相庆,阿谀奉承不绝于耳,比之过年时更为热闹。

        而与魏公公府上的热闹情景截然相反的,却是京城之西数里处的一个乱葬岗上,一个少年正跪在一个坟茔之前,满脸的悲愤,满心的凄凉。他就是那个一直在诏狱之外等候的少年,几经辛苦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父亲黄尊素的埋尸所在。想到自己的父亲一心为了朝廷和百姓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他就不禁悲从中来,趴在坟前痛哭出声。

        他曾经想过刺杀那害死自己父亲的许显纯,但是冷静下来后却放弃了这个想法。先不说以自己一人之力能否接近并刺杀了许显纯,即便成功了这元凶也不是此人,而是那魏忠贤,自己的父亲在九泉之下同意自己这么做吗?

        他又想到当日锦衣卫上门时父亲从容就缚的一幕,父亲对他言道此去十有【创建和谐家园】就回不来了,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将来为天下尽自己的一分心力。然后才是替自己伸冤报仇。如果自己就这样去了,只怕会让父亲也死不瞑目的。

        “苍天啊,请你告诉我,我黄宗羲该怎么做吧?”但是天地无情,根本不会回答他一个少年什么,就连一滴雨都没有下来。跪在地上,仰望着漆黑一片的天空,少年的黄宗羲想了良久,他的心弦似乎有所触动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便有那魏阉当道他也不会干预的,当今圣上也被其所蒙蔽,百姓不敢发一言,朗朗乾坤已无伸冤之处了吗?不,我坚信人间正道是沧桑,终有一日奸邪必将覆灭,那我就来做那点醒世人,照亮天地的人吧!”黄宗羲的心中突然转过了这么一个念头,他要在民间行走,将自己知道的一切传到百姓中去,终有一日,阉党会覆灭,天地将重新化为一片清明。

        黄宗羲的眼中透出了一道坚毅的目光,他不再悲伤,他将仇恨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当他朝着自己的父亲的坟茔磕了九个响头再次站起身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懵懂的少年了,清晨的第一缕朝阳射了下来,照射在他略嫌单薄的身上。天亮了!

      第101章 喜忧各半

        经过近半个月的打探之后,明军的斥候密谍便将锦州城那边女真人的动静给打探明白了,带回来的消息与唐枫之前所猜测的一般,那女真人并不特别看重这战略要地,驻守在那的不过三千人马,左近也没有其他女真人马。听到这个消息后,赵率教立刻就向孙承宗【创建和谐家园】,自己要带所部人马前去攻下锦州城。

        但是孙承宗却拒绝了他的请求,他提出否定的理由也很是充分,那就是如今辽东各地的那些女真细作依然还在,若是自己这边一有动作被女真人知道的话,他们便会有了准备。到时候女真人说不定会在前往锦州的路途中对明军发起攻击,到那时可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在没有地利的情况下,明军除了关宁铁骑外对女真骑兵是处于劣势的。所以孙承宗说出了当务之急,那就是尽快地将那些女真的奸细全部挖出来除掉。

        对这个意见唐枫当然是赞成的,攻打锦州什么时候都可以,这除掉内部的奸细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但是现在他们虽然掌握了一些女真奸细的情况,可未必是全面的,所以在与孙承宗禀报之后,唐枫决定借助在辽东的锦衣卫的力量来对付他们。唐枫现在可是现在辽东这边锦衣卫的头领,有他发话当然不会多难了。

        于是在三月下旬的一日,唐枫再次来到了“白家老店”之中,向白浩询问这段时日里可有按自己的吩咐去将女真奸细的底给摸清楚。白浩见唐枫再次来到,就猜到了他是来过问此事的,立刻就讨好地道:“千户大人您吩咐的事情卑职怎么敢怠慢呢?这一段时日里卑职动用了所有在辽东的人手细加查探,几经辛苦终于将这些女真细作的身份都查了出来。我正寻思着是不是趁夜给您送过去呢,您倒象是知道似地来了。”

        唐枫满意地冲他一笑,伸手接过了那份更为详尽的名单,随手翻了两下道:“你做得很好,本官一定会如实上报记下你的功劳的。”说着将名单揣进了自己的怀里,便想要离开。现在因为有孙承宗的提携,唐枫在军中的权力也有了些,每日里总也要处理不少事情,所以急着回去,但当他再看白浩时,却发现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有话说,于是便停住了转身的身体,道:“你还有其他事要说吗?可是京城又有什么消息传来了?还是京中有什么命令?”

        “大人果然英明!”白浩先是奉承了一句,然后才将事情说了出来,“京中传来消息,就在不久之前魏公公他们已经将东林党那一干老匹夫都给除去了,现在就只剩下我们辽东的孙承宗还有些威胁。所以上面的大人想要千户大人您多卖点力……”以前在白浩主持着辽东局势的时候,京中有什么事情都不会让他们这些人知道的,但是现在京城居然几次派了人来传递消息,足可见那些大人们对唐千户的看重,所以白浩便决定要好好跟着千户大人做事,使其他自己有好感,这样到时说不定自己也能脱离这半发配的状态,重新回京去了。

        唐枫听到京中果然如孙承宗之前所料的那样,东林党坍台了,心里也是一惊。但他的面色却是一点不改,而且还带着一丝喜意,点头道:“本官知道了。不过此事却没有这么易办,如今孙承宗虽然已经接纳了我,但想要他对我全不设防,只怕还要过上一些时日。”

        “卑职知道大人的难处,其实能象大人这么快就取得这些目中无人的丘八认可已经很不容易了,卑职一定会将大人的苦衷上禀的。”白浩立刻示好地说道,虽然他知道若说上禀的话,唐枫的权力比自己更大,但这种人情能卖还是卖的好。然后他又道:“不知大人可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只管差遣就是了。”

        唐枫微一摇头道:“如今你们还是不好插手的,一旦人多了反而会引起那些人的怀疑。不过等到本官真的得到了某些证据的时候,还是得靠着你们将之送去京城,所以到时候还是少不得你们的。”虽然唐枫心里急着将这一好一坏两个消息禀报孙承宗,但却也不得不耐下心来与白浩说话,但他的眉头却已经有些蹙了起来。

        白浩察言观色发现唐枫心里有事,便在答应了一声之后便放了唐枫回去了。

        唐枫从“白家老店”一出来就径直往孙承宗的住处而去,这两件事情他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一件事关辽东的局势,另一件事关朝中的局势,可都不是他能够说了算的。

        到了孙府时,唐枫发现赵率教也在其中,显然他是一直惦记着能出兵攻打锦州,以雪当年战败之耻的。虽然赵率教还不知道唐枫的锦衣卫身份,但唐枫也不想在瞒着他了,当着他的面就将锦衣卫秘密侦察到的女真奸细的那张名单拿了出来。

        见到唐枫这么快就将如此详尽的信息拿到了,不明就里的赵率教看向唐枫的目光就带着几分疑惑了。但是这时候却不是解释的时候,唐枫只是对孙承宗道:“大人,这份情报是他们费尽了不少心力和时间才搞到的,再加上之前周同和那名女真俘虏所招供的情报相结合,我想即便没有将所有的女真奸细都囊括进去,相差也不会太大。”

        孙承宗翻看着那份名单,看其中既有一些明军里的裨将一级的人员,也有不起眼的小卒和普通百姓,就知道这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是真的了。于是他略一颔首道:“你做的很好,只要将这些人一网打尽,然后再多加注意的话,女真人的细作就起不了作用了。”说到这里,他看向了赵率教道:“那事不宜迟,你这就带了人马先将山海关里其他的奸细都去抓了出来,然后好好地审问一下吧。”赵率教忙答应了一声,虽然他的心里对唐枫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事还有些怀疑,可还是出去做事了。

        “这次锦衣卫总算是替我大明做了件好事啊。”孙承宗待赵率教离开后才不无感慨地道。唐枫想到了白浩所提到的锦衣卫在女真所控制的地域也有人手这件事情,也有些钦佩这些深入敌境的人,便也同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他便想到自己还有一事相告,便面容一肃道:“大人,此次我去与他们联络还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是关于京城的。”

        孙承宗原来脸上的笑容就为之一僵:“该来的始终会来,老夫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了。大成则缺,月满则亏,这是天道。东林党这些年来无往不利,几已到了顶点,也是他们衰败的时候了。那些京中的大人们怎么样了?”

        见孙承宗如此坦然地就面对了这一切,唐枫心里更为佩服,要有什么样的胸襟和气度才能看透这一切啊。但是对孙承宗的这一问题他却无法回答,京中将情况转述给白浩时就不是太过清楚,而唐枫又急着来见孙承宗,所以也没有细问。见唐枫有些张口结舌的模样,孙承宗就知道他也只知道个大概,便也不再追问,只是脸色更为暗淡了。

        唐枫为了安慰这个老人,便说道:“大人也不用过于担心,象赵、叶等大人也是三朝元老了,即便是犯了什么大错圣上也不会严惩他们的,所以我想即便是东林党真的败在了阉党之手,他们想要自保却是应该无虞的。”

        孙承宗一声苦笑道:“希望如此吧。你为官的时日尚短,朝中的有些事情是没有经历过啊。就在两年前,魏忠贤就出手将自己的上司王安给拉下了马,而在他离开京城去凤阳之后,他也没有放过这个失了势的人,所以魏忠贤此人一旦下手是不会留有余地的。”

        唐枫对这些事情知道的自然没有孙承宗清楚,闻言也是一阵恶寒,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见唐枫担上了心事,孙承宗反而安慰起他来:“不过如今还有老夫在辽东镇守,他们也不敢怎么样。”

        唐枫立刻就想到了白浩替人传的话,不无担心地道:“大人你也要小心些,京中的人已经给我传了令让我加紧对付您了……”

        孙承宗看着唐枫半晌,眼里闪过了一丝感激,唐枫能这样当面直说,足可见对自己的尊重了。但随后他又叹息了一声:“这次的命令恐怕是画蛇添足了,现在东林党既倒,魏忠贤想要真正完全掌控一切又怎么会放任我在辽东对他构成威胁呢?若老夫所料不差的话,他们应该已经在着手对付老夫了。这次根本就不需要锦衣卫的出手了。”

        “这怎么可能?大人您可是圣上的老师,若没有真凭实据他们怎么能擅自来对您不利呢?”唐枫对此却是有些不信。回答他的却是孙承宗的又一声叹息。

        这时,让孙承宗回京的传旨之人已经离开了京城,直往辽东而来。

      第102章 被招入京

        既然手中有那女真奸细的名单,赵率教的行动就变得很是容易了,不过一日工夫,那些隐藏在军中的奸细就全部被擒,控制了起来。而那些以平民身份混在山海关里的人也没有让他们有任何的反应的时间,当日晚上上千名明军将士就分头出击,将这一干人等尽数活捉。在这些普通百姓的家院之中,明军将士们还找到了一些用来传递消息的竹筒和纸张,以及几只鹞鹰,显然他们为了将消息传出去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为了以防尚有其他不曾落网的奸细向自己的同伙传递消息,赵率教在抓了这些人后并没有急着审问,而是下令整个山海关内外【创建和谐家园】,各人都不得擅自走动,同时各处都安排下了神箭手,但有发现从山海关里往外飞的飞禽,不论是什么都将之射下来。

        直到一切都布置妥当之后,赵率教才将这几十名奸细带到了孙承宗的面前详加盘问。除了那几个自他们家中搜出了通敌工具的人外,其他人都矢口否认自己是女真人的细作。但此时已经容不得他们的狡辩了,在那几名知道内情之人的招供之下,这些人便无所遁形了。而赵率教也展现出了他果断的一面,在那些奸细还在抵赖的时候,立刻就下令处死了其中的几人。这下其他人为了保住性命只得将自己的身份招了出来。

        这些人毕竟不是当日训练有素的“海东青”。都是因为女真人的威胁或是贪图钱财才肯做的奸细,所以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立刻就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这倒帮了赵率教一个大忙,他正愁不知道山海关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奸细了呢。有了这些人的证言,剩余不多的几名女真奸细也被找了出来,在从这些人的口中撬出了一切消息之后,赵率教就连眼都不眨地下令将这干人等通通处死了。

        看着几十名已经作后悔不迭状的人被赵率教一声令下就杀了个干净,这让唐枫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毕竟是有着现代思维的人,对这种残忍的手段还是很难接受的。虽然他曾也对那几名女真俘虏进行过更为残忍的逼供,但是那是对方拒不肯招供的因素下不得以才这么做的,而且对方的身份是敌人。可眼下的这些人却已经全部招供了,再杀他们似乎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而且他们还都是【创建和谐家园】。

        孙承宗发现了唐枫的心思,便将他叫到了一边:“逸之,看来你想成为真正一统三军的统帅还欠缺着一点狠辣啊。这些人不知道已经为建奴传递了多少的信息,使我大明的多少将士因此而丧生了,若是留下他们,不但是个负累,而且对将士们也不好交代。从来军中对这些细作都是不会留什么情面的。今后你若是真的成为戍守辽东的将领,这一点一定要铭记在心,不然就是对你麾下的将士们的不负责任!”

        “下官受教了!”唐枫明白了这确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战场上不能存在怜悯之心,除非这些人能有周同这样的利用价值,那就另当别论了。

        有了这山海关的经验之后,其他各处便也开始了捉拿奸细,不过两日工夫,这辽东被女真人布下的奸细便被彻底的扫除干净了,即便有个把的漏网之鱼,对如今的大局也起不了任何作用了。眼看着细作都被除去了,赵率教的心思便再次活泛了起来,几日里不断来见孙承宗,想请战带兵去将锦州城给攻下来。

        孙承宗在考虑了良久之后,终于打算满足他的这个愿望,毕竟锦州城的女真人的防御很是一般,又没了通风报信之人,这次取下来也不是太难。但是他才刚刚下了决心,还没来得及当众宣布,京城传旨之人便到了山海关。

        “……查辽东经略,东阁大学士与乱臣叶向高等过从甚密,特命其回京待察,一切事务交由其麾下将领及监军唐枫署理……”很是普通的一道上命,就将孙承宗从辽东拉回到了京城。当他听到眼前之人读着这份诏命的时候,心里一阵苦笑:“只当即便那些奸党想要将我除去也不是短时间里就能成事的,不想不过才知道东林党人倒台,他们就开始对付我了。”既然一切都已成了定局,他也不打算再作申辩了,等到了京城再说。

        虽然孙承宗对此已经认了,可赵率教等一干将领却不肯就这样算了,趁着孙承宗一愣的工夫,他们便围住了那来传旨的人,急声骂了起来:“娘的,你们就只知道陷害孙大帅,若不是孙大帅在辽东辛苦经营,建虏早就打到北京城将那劳什子的魏忠贤的脑袋给喀擦了下来,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一时间骂声不绝。那来人刚开始还有些恼怒,但看这些将领骂着还觉不过瘾,居然有人卷起了袖子想要动手,才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来错的。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他虽然不是秀才,但碰上这些粗鲁不文的将领也无可奈何了,只得赔着笑脸,看着孙承宗的反映。

        “统统给我住嘴!”众将士不绝于耳的吵骂声终于将孙承宗从自己的思绪中拉了出来,他这才发现堂上的情形,忙大声呵斥道,“你们这是成何体统?这是京城来的上差,你们难道连这一点规矩都不懂吗?嗯?”随着他满是威严地一声喊后,堂上立刻便清净了下来。那名宣旨之日呢也暗自擦了把汗,差点他就要被饱以老拳了。然后孙承宗便朝那人施了一礼道:“这些都是粗人,言语上得罪了大人还请恕罪。”

        那人怎么敢在孙承宗面前放肆呢,宣旨虽然这位大人要去京城了,但是皇上对他的信任是朝中之人都清楚的,说不定去了一次京城后便回官复原职,而且这里又是在辽东,他就更不敢得罪孙大人了,于是他忙还礼道:“这都是将士们对孙大人你的爱护,下官怎会放在心里呢。不过……这事下官也是奉命而来,希望大人不要让我难以交代……”

        “老夫不会让你难做的,不过这辽东事务繁多,即便要脱身去京城也要等上几日才能成行。”孙承宗忙道。

        “大帅,你可不能送羊入虎口啊……”赵率教一听这话大惊失色,忙劝道。但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孙承宗用严厉的眼神阻止了:“你这叫什么话,老夫不过是去京城一趟罢了,将事情说清楚了自然就没事了!你总不能陷老夫于不忠吧!”

        见大帅真的动了怒,赵率教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只得用眼狠狠地盯了那宣旨之人一眼,看得那人毛骨悚然。镇住了这一些将领之后,孙承宗才转过头来客气地道:“上差一路而来也辛苦了,就先休息几日,待到老夫将这里的事宜都交接了之后便与你同回京城如何?”

        在这情况下,他还敢说什么呢?自然是点头称好了。孙承宗便让人将这个已经不敢说话的京城来使送到了馆驿处休息,然后才微带无奈地看了众将领一眼,摇了摇头:“你们让我说什么好呢?如今大局已定,连圣上的旨意都已经下达了,老夫除非犯上作乱,不然难道还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吗?”

        “大帅!”所有人都突然一起跪了下来,看着他,满脸的不忿。孙承宗叹了口气,将近前的两人扶了起来道:“老夫知道你们这是在为老夫着想,但事已至此一切便都无法改变了,这京城老夫是必须得去了。你们也不必如此沮丧,此去京城虽然有一定的危险,但皇上对老夫的信任还是在的,或许将事情说清之后,老夫便能重新回来了。”

        “大帅,”赵率教突然道,“不若就由末将带上一千人马随您一道前去京城,以保护你的安全吧?”

        “胡扯!若老夫回次京城还要带这许多人马前去,别人会怎么想?本来圣上还不会起什么疑心,见了这些人马恐怕就要疑心老夫真有不臣之心了。如果圣上真有了这层心思,这区区一千人马难道能挡得住京城三大营的攻击吗?”

        “这……”一想孙承宗的话也对,赵率教只得无奈地一点头,退到了一边。这时孙承宗继续道:“这次老夫不但不会带什么一千人马回京,连骁【创建和谐家园】的人也不打算带了,老夫就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不是拥兵自重之人!”

        “大帅,这可不行啊,这样一来一路之上那些阉党之人若是想对您不轨的话就太容易了。”其他的将领忙劝道。但是任他们怎么劝说,孙承宗都不肯改变主意。

        这时一直在旁看着的唐枫开口了:“大人,诸位将军,我倒是有一个主意。”等到众人都看向他时,他才对孙承宗道:“大人你这么考虑也对,但是阉党之人太过阴险也不得不防。这样吧,大人你就与我的书童解惑一道前往京城,一路上他也好照顾下大人你的起居饮食,而他的武艺也颇为不俗,有他在身边等闲之人也伤不得大人分毫。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23: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