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回九零她只想致富颜宸向瑾》-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所以她便点了点头,“行啊,那你们帮我去送两家,一家是给你们曾爷爷他们家送一个,一家是给你们向六爷送一个去。”

        向瑾知道,向六爷就是当初她妈跟向海离婚的时候那个帮衬着她们,为她妈说话的六七十岁的精瘦老爷子。

        他们住在村东头,好像有点远,向瑾就道,“行,那我去送六爷他们家的。”

        向楠却要跟她抢道,“姐,我去,我去,我去给六爷他们家送,你去给曾爷爷他们家送。”

        “哟呵,这是怎么回事,转性了?”向瑾将她从上到下地看了一瞬,打趣道,“你平时做事不是最喜欢偷奸耍滑的么?怎么这个是时候舍得跑远路了?”

        一旁的杨菊云就和廖婶子两个人笑。

        向楠就嘟哝着嘴狡辩道,“我那不是看你都累了一天了么,体谅你还不领情?”

        “哟,我还感谢你突然懂事了!”向瑾继续逗她。

        小丫头就哼了一声,别扭地将头撇向了一边去。

        杨菊云就道,“好了,要去就早点去吧,然后再早点儿回来,别跟向瑶玩得太晚,也别老惦记着你六爷他们家的电视看,那电视是看不完的,也是看不够的。”

        六爷家的向伟跟向海一样,也是个砖匠,那年同到上海去务工的就有他一个,只不过他比向海要作鼓的多,也顾家的多,所以去了上海后的第二年,他们家就买了一台十四英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

        是他们湾头少数几家有电视机的人家之一,所以平时去他们家串门的人也特别多。

        “哦,”小丫头不服气地应了一声,跟着就抱着个西瓜出了家门。

        看着小丫头的背影,向瑾就忍不住地又开口道,“敢情这小丫头是这打算呀?还冠冕堂皇的说是体谅我,真是让我白感动一场。”

        廖婶子和她妈就呵呵地笑,然后杨菊云就催促她快些将西瓜给莫奶奶他们家送去,然后她去烧水,等下她们回来就洗头洗澡。

        向瑾和廖婶子就出门了。

      46.做个大床

        向瑾到曾爷爷他们那儿,外面的院门儿是关着的,于是她便站在外面朝里喊,“曾爷爷,莫奶奶,你们在家吗?”

        颜宸从屋里走了出来,见是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就走去过将院门从里打开,“我外公外婆他们出去散步了,你找他们有事?”

        “哦,没事,”向瑾也是愣了一下,随即便摇了摇头,跟着将手里的西瓜递到他的面前,“廖婶子给你们摘了一个西瓜,但是她这会儿有事,就让我给你们送过来一下。”

        听了她的解释,颜宸就顺着她的目光看了过去,就果然见到她的手里抱了一个大西瓜,起码有十几斤重,他赶忙就伸手接了过去。

        向瑾对他淡淡地扯动了一下唇角,“那我回去了!”

        见她说走就走,颜宸赶忙出声唤住她,“向瑾?”

        “嗯?”向瑾微侧过身,一脸疑惑地看着他。

        “谢谢你!你中午送我们家的包子,很好吃;还有这个西瓜,也谢谢你亲自送过来,”他目光定定地看着她。

        向瑾莞尔,“不客气!”

        他看着她又道,“另外,还请麻烦你再代我们向廖舅母她说一声谢谢,谢谢她的瓜!”

        “好!我一定带到,那我回去了?”

        颜宸也莞尔,“好,谢谢!”

        “不客气!”她朝他挥挥手,说走就走。

        颜宸站在原处目送着她离去之后,方才抱着那西瓜转身回屋。

        向瑾回到家跟她还没有说到两句话,家里就来了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山上做木匠活儿的登卫爸跟明芬婶子两口子。

        向瑾娘俩将他们让进屋,但是两人却没有动,而是道,“不用,咱们就在外面说就是,反正也没得几句话,外面还凉快。”

        向瑾母女俩就没在坚持了,向瑾给他们拿了两个独立的小凳出来,然后大家就坐在院坝里开始说起来。

        “菊云嫂子,是这样的,我们今天来呢主要是告诉你们我们家的东西已经做完了,就是看你们这里方不方便,若是方便的话明天就可以给你们打东西了,”说话的是明芬婶子。

        杨菊云就忙点头,“方便,方便呀,我们这都是方便的。”

        明芬婶子的嘴角就扬了起来,然后看了自家孩子他爹一眼之后,就道,“那就好,那他明天就来你们家干活。”

        杨菊云就点了点头,“可以,可以。”

        登卫在把他们这儿打量了一通之后就皱起了没有道,“就是你们这地儿有些小,等过几天掰包谷了我怕到时候摆不下。”

        于是几人也就跟着将整个院子打量了起来,跟着也就皱起了眉头,往年子就廖婶子他们自己家的农作物倒也是够堆放的,但是今年子却有她们家的,而且她们家的玉米又种的比较多,这地儿就显得有些窄蔽打挤了。

        然后就听到登卫又道,“要不,你们看这样行不?若是你们放心呢,东西呢我就拉到我们山上去做,到时候做好了,我再给你们送下湾来?

        不过你们也放心,就是刨下的那些树皮啊和木屑,以及那些边角料之类的,我到时候叫我们家老大每天都给你们背下湾来。”

        那个时候,就是柴草都是很金贵的,因为很多家修建房子都是舍不得去买砖买瓦,甚至是买石头的,都是自家制作砖瓦,烧制砖瓦,自己找片产石之地请人来家里打石头。

        而自家烧砖瓦,那就得需要很多很多的柴火。

        就拿一次性烧制个两万到两万五千匹的青色砖瓦的小窑来说就得花费十三天的时间。

        这十三天的时间窑不得断火降温,必须得保证时时刻刻都是一千摄氏度,要是温度过低或者过高,最后的结果就是烧制不成功,严重者甚至还有可能炸窑。

        但是要保证这个温度,那就得不停地往窑里加柴添柴,那么长的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所花费的柴草不是几吨十吨,而是几十甚至上百吨。

        一家人哪能有那么多的柴火啊,所以一般都是在农忙时节的时候就得从自己生产队,或者是其他生产队的农家那里借或者买,等来年自家的柴火出来了再去还。

        所以,那个年代家家也都缺柴火,每年子,经常都有人去后山那片集体的坡地上去捡拾柴火,那山上的树木和杂草始终都长不大。

        因为去的人太多了,去的次数也太多了,像山上的柏树基本上都是被剃只剩下树尖上的几个嫩刷刷,而那些草呢也都是被踩踏的巴在地上都长不起来。

        所以,那个年代烧个窑不容易,修个房子更不容易,至少都得提前两三年的准备,不仅要准备材料,还要准备粮食跟钱财。

        向瑾她们家那是没办法,所以必须得啥子都靠买的,因为她们没得时间去准备那些,她们总不能在廖婶子家还住几年吧?

        所以,迫在眉睫!

        杨菊云就道,“瞧你们说的,那的那般客套?不过这倒也是个办法,”跟着她又有些犹豫,“就是不晓得给你们打不打麻烦?”

        明芬就道,“不打麻烦,不打麻烦,有啥子麻烦可打的?反正我们现在地都兑在一起了,到时候就算是要晒个啥子东西,我们也可以自己将篾垫抗去地里头晾晒就是。”

        杨菊云的眼里就都是笑意,“那个倒也是。”

        明芬就又道,“那就这么说定了。”

        杨菊云就点了点头,但还是提醒地交代道,“那铲下来的树皮,还有木屑跟边角料那些,你们就自个儿留着哈,就不用背下湾来了。

        我们家不烧窑,所以不差柴,到时候光是把坡上砍下来的那些柏树枝,还有就是地里头修剪下来的那些桑树枝,包谷杆子捆回来也是尽够烧的了。”

        明芬就笑了,“好,听你的,那我们就不给你们背下湾来了。”

        然后杨菊云就问,“那这个生活,你们看是我们到时候饭做好了,登卫自己下湾来吃,还是我们给你们送上山?”

        明芬就没好气地睇了她一眼,“你看你这是说的啥子话?嗯咯,还要啷个咯?不要喊,也不要送,他就在我们自个儿家里吃。”

        杨菊云就不干,“那怎么能成?是我们在使匠人呢,怎么还让吃你们自己?说出去也不好听!”

        明芬就道,“那个有啥子嘛?这山上湾下的,又都不是外道人,还哪那么客套?再说你这一来一去的几趟,也耽搁不少的时间,在我们自个儿家吃,还省下不老少的时间,都方便。”

        杨菊云就道,“那我到时候给你们拿点米面去。”

        明芬就瞪了她一眼,“你看你又外道了不是?你说现在哪家还缺那点口粮不成?所以,你悄悄的呀,啥子都不用拿,免得邻里之间的还生分了不是?”

        杨菊云就有些过意不去,叹息一声之后,就只得作罢,“你看这又占了你们的便宜不是?”

        明芬就摆了摆手,“啥子占便宜不占便宜的?没有的事!”

        然后向瑾就跟登卫说,“登卫爸,你给我做个大床哈?”

        她习惯了睡大床,小床睡不习惯,尤其这个年代的床都不是很大,基本上都是那种一米五乘以一米八,或者一米五乘以两米的,向瑾睡在上面总感觉有一种憋闷的感觉。

        因为她这个人睡觉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满床滚,床小了,她滚不开。

        登卫就问她,“那你要做多大的?”

        向瑾就道,“我想做一米八乘两米的,”实际上她前世的床是一米八乘二米一的。

      47.那你想怎样?

        杨菊云就道,“那得是多大的床?到时候被子和垫絮都不够大的,而且你人睡在里面也空荡,尤其是冬天里头,不暖和。”

        这个年代的被子都不是很大,都是比照着床来的,而且那些弹棉花的人也是按照这个尺寸来的。

        向瑾就道,“但是夏天睡在上面凉快呀,反正我不管,我就喜欢睡大床,那个被子小一点没关系,那个垫絮短一点窄一点也没事。”

        杨菊云就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看你这孩子,行行行,给你做个大床,我到时候再找人把你的被子和垫絮给你做大点。”

        向瑾满意了,脸上顿时就扬起了笑,“谢谢妈。”

        “嗨,这都是小事儿!”

        登卫也就道,“行,那我到时候就给你做大点。”

        跟着大家就又闲聊了一会儿,然后他们就回去了。

        之后向瑾就听到她妈一个劲地在那里说她们又占了别个的便宜啷个啷个的,向瑾就道,“妈,要不这样吧,你看我哪天抽空去赶个场,然后给他们割两斤肉,然后再买上个两斤白糖给他们提上山去,这不就把这个人情给还了么?”

        杨菊云就想了一下,然后就点头答应了,“嗯,我看这个行!”

        事情说妥了之后,向瑾就去厨房里舀水开始洗澡了。

        然后等到差不多九点多钟将近十点钟的时候,向瑾跟她妈都洗完澡了,廖婶子在外头跟人摆完龙门阵都回来了,向楠都还没有回来。

        然后杨菊云就抱怨说向楠不懂事,这都多一晚上了,也还不晓得落屋,说着又欲去“请”她回来。

        看着她提着根棍棒,向瑾眼角就抽了抽,怕她真的给向楠打上,于是她便说她去叫她回来,然后杨菊云便作罢。

        向瑾到达向六爷他们家的时候,就见他们的院坝里围坐了不少的人,但多是他们自己家的人跟一些半大的孩子,其中就有向楠一个。

        他们正在看电视。

        她走过去,先是给向六爷他们家的人打了招呼,然后就过去叫向楠回家。

        然后看到她,小丫头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似的将她紧紧地一把抱住,然后哭丧着脸道,“啊,姐,你可是终于来了,你不来,我都不敢回家。”

        向瑾没好气地一把将她的小手给扯开,故作一脸嫌弃地道,“瞧你那点出息,就这么一点路也不敢回家?胆子上哪去了?”

        “就是,胆小鬼!呐,呐,呐........”就在这时,人群里一个又响起了一道少年之音。

        向瑾顺着声源处望去,不是胡玉兰家的那个小胖子艾灿是谁?他也在这儿蹭电视看,而且这会儿还在对着他们扮鬼脸。

        向瑾没理会他,而是拉着向楠就回家,可是才走到院门口,向楠就支支吾吾的不肯走了。

        向瑾就问她怎么回事?

        向楠就说,“艾灿说路上有鬼。”

        向瑾就皱起了眉头,“胡说,路上哪有鬼?”

        那小胖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到了她们身后,就道,“就有鬼,向楠你回去嘛嘢,小心等会儿鬼把你抓了,就像刚才录像里演的那样。”

        冷不丁的,向楠就被他吓了一大跳,顿时就哇哇地大叫了起来,然后一双手把向瑾抱的死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0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