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回三国我做主》-第3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么多事情同时开展,需要的金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有收复南阳时,从黄巾手中缴获的六十多亿财物,刘欣仍然感到有些吃力,他动起了税收的脑筋。

      关于税收,刘欣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汉代的税收其实并不算高,曾经只是三十税一,现在增加到了十五税一,但是算起来连一成都不到,可是老百姓仍然非常贫穷,生活无比艰难。

      几经了解,刘欣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那就是,土地大量被士族地主兼并,农民被迫依附于这些士族地主,而这些士族地主又都在朝野任职,掌握着绝对的话说权。他们制定的政策便是低税率高租金,农民的收成绝大部分都交给了士族地主,自己剩下的便少得可怜,好年成养家糊口都十分困难,一旦遇到灾年,就只有【创建和谐家园】为奴了。这也是为什么张角能够在各地一呼百应的主要原因。

      刘欣果断地进行了改革,强制规定了新的租税比例,田租最高只允许四成五,税收为一成,不再征收人头税、户税。这个政策大大损害了士族地主的利益,渐渐地传出了许多反对的声音。但刘欣不为所动,他知道,现在是在荆州实行新政策的最好时机。

      刘欣控制下的荆襄四郡,南阳、南乡的士族地主已经名存实亡,土地基本上都控制在刘欣的手里,这条政策的推行对广大农民来说还是有利的,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

      在襄阳郡,过去的四大家族,陈家已经被查抄,土地落到了刘欣的手里,蒯、蔡两家已经主动投靠了刘欣,自然不便出面反对。王家以经商为主,地租的减少对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相反,百姓手中的钱多了,他们的生意就会更好,所以他们是支持刘欣这项改革的。其他的小家族小地主都看这三家的脸色行事,都不敢掀起什么风浪。

      唯一有阻力的便是长沙郡。长沙有苏、宋两大家族,掌握了全郡八成以上的土地,他们的损失最大。令人意外的是,这两家都很平静地接受了事实,没有出来闹事。倒是许多小家族,聚集起来冲击郡衙,旋即遭到了田丰、许褚的血腥镇压,杀了许多人,抄了许多家,才将这股风浪扑了下去。

      刘欣知道三国时曹操对士族打压得十分厉害,后来司马家族便利用士族对曹氏的怨恨,依靠这些士族的力量篡夺了政权。刘欣是不会容忍这样的事发生的,所以他对待士族的态度比曹操更加坚决,对于敢于冒头的士族,刘欣的政策不是打压,而是直接打杀!

      见自己政策得以强行贯彻了下去,刘欣终于松了口气,这才有心情坐下来听取沮授的汇报。

      沮授这段时间花了很大的精力,将秘谍组织的框架搭建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已经开始正式运作。他对刘欣说道:“主公,我给这支秘谍取了个名字,叫风影。主公您觉得如何?”

      刘欣非常好奇,问道:“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

      沮授一本正经地说道:“风无味无形,却又无孔不入,而影子却是看得见,摸不着,正符合秘谍的特征,所以取名风影。”

      刘欣沉吟道:“说得也有些道理,只是这个名字不太响亮。风也好,影也好,意思都差不多,我看要改一改。”

      第69章 幻影秘谍

      刘欣顿了顿,说道:“我看还是叫幻影好了。”

      沮授见刘欣已经决定下来,也不再说什么,毕竟这只个代号而已,便将话题转到具体工作上来,说道:“那我就将幻影最近所做的事向主公汇报一二。”

      原来,沮授也不知道这个秘谍组织要重点开展哪方面的工作,现在整个大汉朝最大的事莫过于清剿黄巾贼寇了,沮授便也将幻影的工作重心移到了这个方向。

      沮授继续说道:“目前,朝廷清剿的重点显然是放在了颍川方面。但黄巾波才、孙夏合兵为一,经过数月激战,这些贼党的战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朱儁、皇甫嵩久战不能取胜。朝廷又任命了曹操为待郞,率军增援。”

      “曹操?”刘欣想起他调戏马芸的一幕,心中不由起了些怒火,转令想到卞玉现在已经是自己的女人了,这才平静下来,说道,“恩,你继续说。”

      沮授又说道:“又有一位下邳义士孙坚,召募乡勇,前往颍川投入朱儁军中。目前,官军威势大盛,颍川黄巾恐怕不能持久了。”

      对于曹操、孙坚的出现,刘欣并不感到意外,这些和原先的历史没有多大出入,只是由于自己闪电出击,南阳黄巾瞬间灰飞烟灭,才使得颍川黄巾的力量得以加强,与官军周旋至今。

      沮授继续说道:“由于朝廷的重点放在颍川,冀州方向兵力较少,无论卢植还是董卓都多次败于张角之手,冀州的形势不容乐观。”

      他本是冀州人,对发生在家乡的黄巾暴乱尤其担忧。

      刘欣心里明白,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了,要不了多久,张角就会病死了,到时候攻守易势,黄巾起义很快就要被镇压下去了,他不由想起《三国演义》开篇写到的桃园结义来,问道:“公与,幻影的人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叫刘备的?”

      沮授想了想说道:“似乎有这样一个人,他好像是卢植的学生,召募了几十个人去帮助卢植。此人武艺倒也平常,只是他身边有一个红脸大汉,武艺高强。冀州黄巾首领管亥、程远志都是死在这个大汉的手上。董卓接掌兵权以后,刘备已经不知去向。”

      刘欣暗暗思忖,这个红脸的自然是关羽了,自己弄走了张飞,刘备竟然还能将他收入麾下,这个大耳贼还真是不简单啊,难怪曹操视他为敌手,只是不知道曹操将来会怎么评价我呢?

      沮授建议道:“主公,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出兵相助朱儁、皇甫嵩,清剿颍川黄巾,这样可以打通北上的道路,将墨香斋开到洛阳去。”

      这时日子,墨香斋已经开遍了荆襄九郡,并逐步向扬、徐二州发展。出入墨香斋的都是些士族上流人物,被他们探听到许多消息,只是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仔细分析。不过,作为襄纸的独家经营者,加上研究院新开发出的一些新式文房用品,墨香斋的收益倒是与日俱增,沮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将墨香斋推向全国了。

      刘欣摇了摇头,说道:“公与,没有朝廷的命令,我们还是不要擅自出兵的好。放心吧,据我看来,黄巾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到不了年底,情况就会大变。今后,幻影调查的重点要放在曹操、刘备、孙坚这三个人身上,要详细了解这三个人和他们的手下的情况,包括家庭成员、个人喜好、技能特长都要了解,越详细越好。”

      沮授并不明白刘欣为什么对这三个人如此看重,他们不过是些小角色而已,值得他花这么大力气吗?但沮授有个好处,就是只要是刘欣决定下来的命令,他就会不折不扣地去完成,不会去讨价还价。

      这时,一名虎卫亲兵走了进来,递给刘欣一封信,这是南乡张郃刚刚让人送过来的。

      刘欣心头一紧,急忙打开看起来,突然笑了起来,对沮授说道:“公与,随我去王家一趟。”

      王振开始组织商队去南阳、南乡二郡的时候还不是太心甘情愿的,在大赚了一笔之后,现在不用刘欣说,他也安安心心地做起了生意。于是王嫣便一直留在章陵,经营王家在南乡的生意。

      王嫣和张郃本来互相看不太顺眼的。王嫣嫌张郃话太少,架子很大,尤其是在去南乡的途中,他竟然用王嫣的商队来做诱饵,为这事,王嫣恨得牙痒痒的,却又拿张郃没有办法。张郃却因为王嫣提议杀掉那些投降的黄巾余党,觉得这个漂亮的女人心肠太狠,对她并没有什么好感。

      但是,王嫣既然要在南乡做生意,就少不了要与官府打交道,南乡太守张郃那里她是三天两头要去跑的。张郃要重建南乡郡,也离不开这些商人的支持。一来二去,交道打多了,两个人自然熟络起来,原来的隔阂渐渐消失不见了,对彼此的看法也慢慢发生的改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互相有了些好感。

      本来二人时常见面,感情慢慢发展,倒也不用着急。谁知王嫣的二哥王恽在南阳多日,非常看好徐晃,几次写信给父亲,说了徐晃的许多好话。王家现在是襄阳的第三大家族,王振也一直想找一个稳固的靠山,他已经悄悄打听过了,刘欣现在只有一妻一妾,凭自己的女儿的姿色,嫁给他做个妾还是很有希望的,只是始终没找到机会开口。现在王恽提出将女儿嫁给徐晃,王振倒有些动心了,毕竟徐晃现在是南阳太守,女儿嫁给他就是太守夫人了,而且徐晃还是刘欣的二弟。于是,王振便修书一封,让王嫣尽快赶回襄阳。

      王嫣拿到父亲的书信,见信中有让自己嫁人的意思,不由急了,来找张郃商量。张郃知道,婚姻之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这边倒不用担心什么,但王振若是将女儿许配了别的什么人家,却有些难办,思来想去,只得写了封书信,请刘欣帮忙去王家提亲。

      沮授得知原委,也不禁哈哈大笑道:“主公,看来,我们马上有喜酒可以吃了。”

      刘欣说道:“公与,这些礼仪方面的东西我是一窍不通,这件事你要多出些力。事不宜迟,我先去王家,你准备好礼品和应用之物,随后赶来。”

      信送到刘欣手上时,王嫣也已经回到了襄阳,正在家中与王振为了这事怄气,不管王振说什么,王嫣就是不同意嫁给徐晃。此时,仆人来报,说荆州牧刘大人亲自登门来访。

      王振一听说刘欣来了,慌忙迎了出来:“大人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叫下边人吩咐一声就是了。”

      刘欣满脸笑容,冲着王振拱手道:“恭喜恭喜啊。王员外,听说你有一女,生得美貌端庄,刘某今日前来,就是向您提亲来了。”

      王振闻言,大喜过望,早将徐晃扔到了脑后,说道:“哎呀,大人若是看得上小女,叫人来说一声就好了,小人这就安排车轿,将小女送到府上。”

      刘欣先是一愣,忽然笑道:“员外误会了,刘某此来是帮我兄弟来提亲的,我这兄弟文武全才,现为一郡太守,绝不会辱没了令爱。”

      这时,沮授也赶了过来,接过话茬说道:“员外,有主公和我亲自做媒,这门亲事,你可不能推托了啊。”

      王振大感意外,原来是徐晃先找了刘欣来说媒了,倒弄得他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说道:“既是大人的兄弟,小人那也是高攀了。不瞒大人,小人刚刚还在为了此事劝说小女,准备将她许配给您那位兄弟。”

      在王振给女儿的信中并没有提到要将她嫁给谁,所以刚开始王嫣、张郃都不知道有徐晃这档子事在里面,刘欣就更不知道了,这下就奇怪了,按理说张郃和王嫣应该是情投意合才对,怎么还要劝说,于是说道:“员外,此事怎可用强,何不请出令爱,让刘某当面问问她的意思。”

      王嫣一听刘欣叫她出去,便明白了三分,他一定是收到张郃的信了,于是满心欢喜地走了出来,朝刘欣道了个万福:“民女见过刘大人。”

      刘欣说道:“姑娘不必多礼。我来问你,你可愿意嫁与我的兄弟。”

      王嫣他听张郃说过七兄弟聚义的故事,现在知道徐晃的事了,瞄了一眼站在刘欣身边的典韦,狡黠地一笑,说道:“听闻大人有六位好兄弟,这边一位想必也是大人的兄弟吧,不知道大人说的是哪一位?”

      典韦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却不以为意,说道:“典韦自知长得丑,姑娘当然是看不上我的,可不许拿我取笑。我大哥此来是帮四哥提亲的,姑娘答不答应,爽快点,就一句话的事,我大哥忙得很,你可不能耽搁我大哥的功夫。”

      王嫣是知道张郃排行老四的,被他一说,反倒害起羞来,俏脸一红,低了头两手**着衣角,只是不说话。

      刘欣是过来人,哪能不明白她的意思,却假意说道:“姑娘既是不愿意,刘某可不敢勉强,这就告辞。”

      王嫣急了,慌忙道:“别,我答应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唯有王振一脸愕然,不知道这是唱的哪一出。

      第70章 双喜临门

      王嫣红着脸说道:“刚才你说的那个,我当然不会答应了。”

      王振奇怪道:“那为什么刘大人一说你就答应了。”

      王嫣娇嗔道:“爹,你别问了。反正刘大人说的人和你说的不一样人。”

      王振更加不解了,追问道:“有什么不一样?”

      刘欣听得莫名其妙,他今天可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张郃做媒的,自然没功夫在这里听他们父女两个绕口令,赶紧打断他们说道:“你们两个别在这里打哑谜了,我还有许多事要做。王员外,你要是没有什么意见的话,这门亲事就算定下来了。”

      王振忙不叠地道:“没意见,没意见。”

      刘欣这才转身对沮授说道:“公与先生,剩下的事就交给你了。”

      ÕÅàAµÄÕâÃÅÇ×ÊÂû·ÑʲôÁ¦Æø£¬¾ÍÕâÑù¶¨ÏÂÀ´ÁË¡£

      在往回走的路上,刘欣注意到典韦的情绪似乎有些低落,这才想起典韦的年龄也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自己平时对这些兄弟还真是不够关心,在这一点上确实比不上人家刘备。刘备那是食则同桌,寝则同席。不过,话说回来,刘欣可不会愿意像刘备那样伴着两个大男人睡觉,他宁愿搂在怀里的是香喷喷的美人儿,即使是陌生的美人儿也行啊。

      想到这里,刘欣不由的又看了典韦一眼,说道:“恶来,你有没有看中哪家的姑娘,告诉我,我帮你说媒去。”

      典韦讪笑道:“大哥莫取笑了,就我这长相,谁家的姑娘见了会喜欢。”

      刘欣心想,莫不是刚才受了王嫣的【创建和谐家园】了,当即一拍胸脯,说道:“恶来,管她喜不喜欢,只要你看上了,我看谁敢不嫁。”

      典韦一听,愣住了,那我不是强抢民女了,这可不成,慌忙说道:“大哥,还是算了吧,强扭的瓜不甜啊。”

      刘欣没想到典韦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忍不住哈哈大笑:“恶来,你能这样想,不愁找不到好媳妇!”

      刘欣嘴上虽如此说,心里多少还是对他的姻缘有些担心的,也不知道历史上他的媳妇是谁,不要因为跟了自己,弄得他打一辈子光棍,那可就有些对不起他了。徐晃、典韦这几个都是自己身边最信得过的人,看来以后要多关心关心他们才行。

      想到身边人,刘欣突然记起马芸、卞玉两个人最近好像都不喜油腻,偶尔还会想吐,不会都怀上了吧,那不是双喜临门了。刘欣忽然觉得自己是个不称职的丈夫,自从确立了争霸的目标,好像对家人的关心就少了,这和自己的初衷变化太大了,还得多花点时间好好陪陪家人才行。

      刘欣现在并不担心她们两个生孩子会发生什么意外。不仅是因为有了张机的缘故,更在于刘欣对这方面比较重视,让张机从那些难民中挑选了一批无家可归的妇女进行了专门培训,马芸还在其中加进去一些现代医学知识,这些人虽然只是接生婆,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得上是比较专业的妇产科医护人员了。这样一来,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妇女因为生产而带来的生命危险,又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成活率,从而有利于人口的增长。

      虽然刘欣已经不用再为老婆怀孕的事担忧了,却不代表别人就不会为他担忧,马芸、卞玉正为一件事犯愁呢。

      出身青楼的卞玉,其实是知道一些古老的避孕方法的,但她受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太深,既然从了良,嫁了刘欣,她就一心一意地想要相夫教子了。在她看来,替刘欣生儿育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自然不会去使用什么避孕的手段。至于马芸,则根本不知道在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孕。于是在刘欣的辛苦耕耘下,两个人一先一后,都已经珠胎暗结了。

      本来,这是一件喜事,她们应该高兴才是,偏偏她们两人都知道刘欣的身体是有那个“怪毛病”的,这样一来就有【创建和谐家园】烦了。虽然怀孕初期还是可以同房的,但却不宜过度,而对刘欣来说,如果长期得不到宣泄,可就有生命危险了。其实马芸和卞玉并不知道刘欣已经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奥秘,他现在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她们两个担忧不过是多余的。

      卞玉愁眉苦脸地对马芸说道:“姐姐,你看这个事该怎么办才好?”

      马芸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看来除了再多几个姐妹,也没有其它办法好想。其实,我原来就有意让他收了巧儿,他却总是推托巧儿年纪太小,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åÓñÏëÁËÏ룬˵µÀ£º¡°½ã½ã£¬ÎÒµ¹ÊÇÓиöÈËÑ¡¡£¡±

      马芸赶紧问道:“哦,快说来我听听。”

      卞玉说道:“姐姐,你看邹嫂如何?邹嫂来到府里已经有五个月了吧,府里的家务我们姐妹很少操心,全赖她操持着,仔细想想,这府里还真少不了她。”

      马芸陷入了沉思,穿越过来已经两年了,虽然这里的社会制度、科学技术都还相当落后,但自然环境还是不错的,她也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如果在过去,家务活方面,她可以请月嫂,请钟点工,但这里不行。无论巧儿、朱氏还是莺儿,和州牧府的关系,实际上都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她们虽然不愁吃,不愁穿,每个月甚至还能拿到一点工钱,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身自由。

      马芸就曾经考虑过巧儿的未来,巧儿知道他们太多的秘密,放她出去显然不合适,但她的年纪也一天天大起来了,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她做个通房丫头。刘欣也已经基本同意了她的想法,只是觉着巧儿年纪太小,想等几年再说。

      至于朱氏,马芸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虽然她已经有了一个七岁的女儿,实际上也只比马芸大了一岁,这样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也是有她的生理需求的,总不能就这样让她在自己家中孤独终老吧。

      卞玉见马芸没有吭声,继续说道:“姐姐,邹嫂还年轻,相貌、身段都是上上之选,老爷应该能够看得上吧。”【wWw.3UWW.cOm】

      马芸也知道这时候的人们对守节并没有太多的想法,改嫁的女人很多,如果提出来,估计朱氏是不会拒绝的,只是不知道刘欣是什么想法,于是说道:“妹妹,今天晚上老爷到你房里时,你探探他的口风。我去问问邹嫂,看她愿不愿意。”

      朱氏正在房中做着针线活儿,刘欣这个小院中人并不多,包括她的女儿和小刘裕在内,也就八口人,这八个人穿的衣服都是由朱氏裁剪缝制的。

      听了马芸的话,朱氏粉白的瓜子脸儿涨得通红,娇艳欲滴,她将头深深地埋了下去,默然不语。朱氏本来也是嫁在了殷实人家,她知道,家里的那些婢女,但凡稍稍有点姿色的,又有哪一个没被她的丈夫碰过呢。自己生得花容月貌,在作出托身富家为奴的决定那一刻,朱氏就没想过要保住身子的清白,只要能让女儿平安,她就心满意足了。

      朱氏来到州牧府后,刘欣、马芸对她都是以礼相待,刘欣更是从来没碰过她一根手指头。朱氏有时也会想到,若是当初进了陈家,也不知道被陈杰那个干枯的小老头糟蹋多少回了,左右是**,她自然宁愿这个人是刘欣。朱氏设想过好多种情况,甚至想到过刘欣会不会在酒后借醉强行占有自己,但她怎么也没想到会是由夫人提出这个问题,一时之间竟不知道如何回答马芸。

      马芸因为担忧刘欣的身体,关心则乱,丝毫没有想过朱氏虽然是个奴婢,却也是个女人,你作为家中的女主人,问她这样的事,她如何回答。不过,马芸也考虑过朱氏不愿意的情况,她还想了应对之策。

      马芸现在见朱氏沉默不语,于是说道:“邹嫂,只要你从了老爷,我和老爷便当邹蕊是亲女儿一般看待,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这个条件的诱惑力太大了,朱氏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轻咬红唇,点了点头。马芸终于放下半个心来,就看刘欣答不答应了。

      刘欣前脚回到府里,沮授后脚就赶了过来。提亲的事自然毫无悬念,只是沮授带回来一个让刘欣意外的消息,原来王振起先中意的人竟然是徐晃。虽然沮授只是将这件事当着笑话讲给刘欣听,但刘欣的心里却不能平静了。

      首先,刘欣还不明白徐晃的态度,张郃也好,徐晃也好,不仅都是他的兄弟,更是他倚为臂膀的大将。刘欣将来要争一争天下,这两个人应该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他需要想出一个比较恰当的方法向徐晃作个解释,绝不能因为一个女人而伤了兄弟间的感情。偏偏冲冠一怒为红颜这种事情在历史上还多次发生过,他本人就是因为马芸而彻底摒弃了投靠曹操的想法。刘欣不觉有些头疼。其实,他不知道,徐晃本人根本就没听说过王家要将女儿嫁给他这件事。

      更重要的一点是,刘欣发现,王家其实并不在乎王嫣是嫁给徐晃还是嫁给张郃,如果王嫣直接告诉她父亲,自己要嫁的人是南乡太守张郃的话,王振恐怕不会有任何刁难。刘欣不由暗生警惕。

      第71章 夜晚奇遇

      刘欣在书房里来回踱着步子,直觉告诉他,王振绝不是简单的趋炎附势,那么他到底图什么呢?可以肯定地说,王嫣不仅长得漂亮,人也不错,还很能干,是个靠谱的好姑娘,王家又是财大气粗,根本不用担心会嫁不出去。但是王振却总是盯住自己身边的人不放,刘欣突然明白了,王振想要的不是仅仅攀上自己这棵大树,他想要的是特权!

      这个时代人们还停留在刑不上大夫的思想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更不要讲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刘欣有心去改变这种状况,但他还没有立法权的,前段时间他强制推行新租税,就像做了一次实验,结果却引来了许多士族的强烈反弹,也许现在已经有人上告到皇帝那里了。

      真正轮到刘欣在荆州说了算的时候,那要等到刘宏归天以后,至少还有四年多的时间,想到这里,刘欣忍不住仰天长叹。

      刘欣现在家有娇妻美妾,生活自然惬意十分。奇怪的是,这几天到了晚上,马芸、卞玉总是轮流在他有意无意地提起巧儿和朱氏,不过,刘欣还沉浸在妻妾同时有孕的喜悦中,丝毫没在意她们说这些话有什么特别的意思。马芸、卞玉两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这天晚上,刘欣处理完一些公文,回到房中,却见房内黑灯瞎火的,不由奇怪道:“老婆,今天怎么不点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23:4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