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启黄金年代》-第1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一段时间以来,因为房子的事情,王凤连同着王家没少被人在背后嚼舌根。林场地方太小,平时的新闻不多。每每看到邻里表面客气,背地里品足论头指指点点,王清河心里就有火气。

      虽然明知自己妹子做出的事情不占理,但是如果不是李宪下套,用起新房子这事儿狠狠的打了自家的脸,也不至于将失态扩大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想了想,把镰刀扔在了地上,“去!都去!我就要看看,他老李家他李老二,还能拿咱能咋的?”

      八月末天气热得很,为了图个凉快,邹妮和李友干脆把桌子支在了宅基地那刚刚画了地基的平地上。

      前来帮忙的亲友以及找好的木匠瓦匠,连带着左右邻居,足足摆了四个大桌子。

      这个时候虽然生活较以前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日子依旧不是那么好过。赶上李友家起房子这件大事儿,来的人虽然不至于拖家带口,但是仍有许多嘴馋的小孩子跟了过来。

      林场这边的人口构成很复杂,有祖上闯关东过来的,也有龙江省的坐地户。人口成分复杂的好处,就是规矩太多太杂大家都觉得烦,索性就没了规矩。

      大人们坐桌,小孩子就围着桌子和灶台之前跑来跑去,席还没开,倒是一个个吃的脸和嘴油花花。

      等王家六兄弟和王铁柱两口子一起到的时候,便见李友和邹妮亲自迎了过来。似乎是之前不愉快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般,热情的拉着亲家入了主席,和几个辈分高一些的亲友坐在了一起。

      王清河几兄弟,则是被邹妮引到了末席上,和李宪李匹坐到了一起。

      见王家几兄弟如出一辙的瞪着牛眼看自己,李宪挑了挑眉头,也没主动搭话。经过核桃皮和倒卖棺材两次事儿,李匹已经觉得自己二哥是天底下最神最有本事的人了。甘当跟屁虫不说,什么事儿更是以李宪唯马首是瞻。

      见自己二哥表情冷淡,他更干脆,直接把小眼睛瞪大,1VS6的逐个瞪了回去。

      见到李匹幼稚的做派,李宪心中暗笑。

      正赶这时,帮厨的妇人们开始上菜,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四个大桌上冷热八盘就齐了。这时节还不兴啤酒,就连白酒也都是那种用塑料壶散装的小烧。不过这样的酒倒是也方便,直接一桌一桶。

      一桶二十斤,五十多度的纯粮酿,一桌人可劲儿造。

      酒菜上齐了李宪便拿起酒壶,要给王家几兄弟倒酒。哪成想王清河用大手直接覆住了杯口,“等等、”

      看着端着酒壶的李宪,王清河有意刁难:“李老二,这酒喝的总得有点儿名目。你们家无事献殷勤,是想让我们帮着盖房子干活儿啊?还是想为了前几天的事儿服软啊?”

      一旁的王老五见自己大哥发难,也帮腔道:“对,这酒是啥意思啊?没有个名目,我们可不喝!”

      李匹一听这话急了,“我们服什么软?我们又没做错啥!再说,没见这么多老少爷们儿在吗,盖房子修院用得上你们几个?请你们过来吃饭还那么多幺蛾子,不识好人心。”

      王家几兄弟听这话火了,王家老三更是直接一拍桌子,大有不服就干的架势。这边的异样,立即将其他桌上的客人惊动了。

      坐在首席上的李友见气氛不对,便起身对李宪招手,“老二,今天大家伙都到齐了。爹嘴笨,你替我和大伙说几句。”

      李宪翻了翻白眼、李友虽然没啥文化,但在林场里担任技术员,负责整个苗圃的林苗培育工作。说他嘴笨,那明显是扯淡。

      不用想也知道,李友这是有意让风头正劲的自己在人前放放光彩。

      这场面,李宪倒是不怯。给自己倒了杯酒,就大大方方的起了身。说了几句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过的酒桌场面话,博得众人一片叫好连连夸赞。

      然后,便话头一转,“承蒙各位亲友高朋,从明天开始,我大哥家房子翻修和我们家新房的事情,就劳烦列位上心了。我酒量浅敬各位一口,大家伙儿敞开了喝!”

      Ëµ°Õ£¬¾Í×Ô¼ºÏÈà¨Á˿ڰ׾ơ£

      听到要给李清家翻修房子,王清河和几个兄弟一愣,随即满脸通红!

      第22章:开学了

      Ç¡ÇÉ´Ëʱ£¬ÔÚÔîÉϰï×Å×ÞÄÝæ»îÍêµÄÍõ·ïÒ²ëýüÞÇÑ۵ĺÍÀîÇåÒ»Æðµ½ÁËÀîÏܵÄÄÇÒ»×À¡£

      翻修房子虽然成本较起新房子低,但对于寻常人家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的支出。这一次盖房子把老房子一起带上翻修,彻底让王凤没了脾气。在李家的大度面前,王凤也反思起了之前自己的种种行为来,觉得确实过意不去。

      而另一边,李友和王铁柱两个亲家此时也把话聊开了,谈及之前两家的矛盾,王铁柱也是满面通红。

      见到这般景象,王清河重重的叹了口气,当即将自己的酒杯倒满,站了起来。

      看了看李宪,这个庄稼汉子的嘴唇蠕动了一下,“李老二,说实在的,就算你有本事能赚钱,我王清河也不佩服你。但是今天我服了,之前的事我办的不对。多的话就不说了,打明起,我们兄弟六个就过来,你们家的事儿,就是我们家的事儿。剩下的,全在酒里了!”

      说罢,满满一杯白酒被他一口气闷了进去。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之前的恩怨算是一笔勾销了。虽然之前挺生王家的气,但是细想想,其实人倒也都不坏。

      李宪呵呵一笑,“说这个话就外道了,我嫂子是你妹妹,你妹夫是我大哥。都沾着亲戚呢!”

      “哎!老二这话说得对!”王老五一拍大腿,端起酒杯,“来,为了亲戚整个一个!”

      见老大和老五都表了态,王家其余几个兄弟也跟着起哄。

      一时间,原本差点儿打起来的末席这边,到成了气氛最热烈的一桌。

      一晚上闹哄哄的,李宪着实没少喝酒。待人都散了,他已经被王家几个兄弟惯的脚步虚浮,看东西都带了重影。

      一家人收拾完毕,聚到了那一间砖房之内。在新房没有起来之前,按照李友的安排,他和邹妮在灶台旁边打地铺,老太爷和李宪李匹三人住炕上,至于李洁和李玲玲,干脆住在了广播室那里有一张可供临时休息的小床。

      但是今天晚上修复了和王凤的关系,在席末时候,王凤主动提出现在老房还空着一间房子,让理由和邹妮搬过去,省得一家人挤在一起。

      现在起新房的钱是够了,眼看着快到了开学的日子,李宪准备都交代一下,过两天就动身去林业局。

      趁着一家人都在,他便将今天收的那些订金拆成了两份。给自己留了一千,剩下的都交到了李友手里。

      算上之前那六千,现在李友的手里整一万块钱。这些,起三间新房外加翻修李清家已经足够。

      看着手里一沓整整齐齐的大钞,李友的心里感慨万千。

      “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当一次万元户”看着钱,他讷讷说到。

      李宪打了哈哈,趁着酒劲儿一挥手,“爷咳咳爸、万元户算个啥?现在也就咱们这破地方还拿万元户当稀罕物,人家南方现在都说,万元不算富,十万刚起步。你等着,咱十万都不惜的赚,要当咱就当百万,千万,亿万富翁!”

      李友本来还挺开心的,可听到李宪嘴里说出来的那从来没敢想过的数字,倒是生气了。

      直接给了李宪脑门一巴掌,“臭小子,啥你都敢想!乖乖,百万富翁那得过啥样的日子?不敢想不敢想那得是祖上积了多大的德?”

      李宪哼哼一笑、只感觉头晕目眩,也没多说便直接爬到了炕上。不大会儿的功夫,屋里边起了鼾声。

      这一晚,李宪睡得并不好。

      恍惚之中,一会儿是李道云说着那“万万不能近水”的卦象,一会儿又是梦见自己回到了有WiFi和吃鸡的那个时代,一会儿,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些熟悉又不熟悉的林技校生活片段

      这一宿,睡得真累。

      主人家请了客,盖房子就算是正式开工了。第二天,各路人马到齐,宅基地上一片风风火火。王家六兄弟真的如同昨天酒桌上说的,放下了家里所有的活计,扛着铁锹就过来帮工了。

      与之前不一样,现在兄弟几个见到李宪,简直就像是一个窝里长大的一样。这倒是让李宪无所适从了,一方面惊讶于这时节人的纯朴,一方面也暗暗寻思着,以后若是有机会,就拉帮一把这几个心眼儿直的过分的家伙。

      就这么,几天的时间匆匆而逝,转眼间就到了开学的日子。

      八月三十号,邹妮将李宪李匹秋天穿的衣物整理好,趁着家里这几天有肉,做了些能放的住的腊肠,塞进了二人的包裹里。

      八月三十一号,李宪和李匹起了个大早,辞别一家人,登上了前往林业局的客车。

      今天车上的人倒是不少。

      【创建和谐家园】林场只有小学,连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硬标准都达不到。所以林场里面年龄过了十二,家里能供得起学习又不错的孩子,基本都要去林业局求学。

      将行李放在了车架上面,李宪注意到开车的老周情绪很低,而售票的周姑娘更是一脸愁云惨淡。

      见李宪打量自己,周芸红着脸点了点头算是问好。

      李宪大致能猜到二人是因为什么而犯愁,想必是为了客车马上就要被人【创建和谐家园】而面临失业的事情。

      想到这里,他便对周芸明知故问道:“我听说咱们林场的客车要被【创建和谐家园】了?”

      还没等周芸作答,前面正在抽烟的老周火了:“买个叽霸!我他妈在林场开了快二十年的车,不把我安排明白了,看谁能把老子从这趟线上踢走?妈了个腿,还想打我闺女的主意,做梦!不就是他妈一群地痞无赖吗?大不了老子跟他们拼了!”

      听老周这么说,李宪皱起了眉头。

      看来,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还严重?

      第23章:睡在上铺的兄弟

      老周很愤怒。

      他想不明白,自己干了小半辈子的车,怎么突然就变成别人的了。运输这么重要的工作,怎么就能交到一群赖子手里。

      他不明白,这世道怎么了。

      难得有人对这个感兴趣,见李宪主动询问,老周骂骂咧咧的将事情说了一遍。原来林场到林业局的这一趟客车和道路线已经由客运站的管理员徐老三【创建和谐家园】了。现在站里正在运作手续,怕是再有一个多月的功夫,自己就要失业了。

      但是这还不是令他最气愤的事儿,徐老三【创建和谐家园】了客车线,把自己这个司机给挤跑了,倒是想留下周芸继续给他售票。

      那徐老三快三十了还没结婚,老光棍一个,让周芸给他跟车,防范意识等级极高的老周一眼就看出来这家伙存心不良。

      ÌýÍêÀÏÖܵÄÃèÊö£¬ÀîÏÜ߯Ãþ߯Ãþ×죬û¿ÔÆø¶ù¡£

      现在所处的这一年是1992年,这一年在中华的改革历史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一年,中华发展主轴正式向经济转移。虽然改革开放自重78年就已经开始,可是每当宏观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都会有批评指责的思潮出现。然而在这一年,伟人秘密南巡之后,发表了谈话,已经为重重僵硬的思潮给予了致命一击,从此中华经济开始转型。

      现在是9月份,在李宪的印象之中,也就是十月份召开的十四大之后,大会报道就会明确的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而那个时候,才是基层人民彻底迎来变革的时候。

      从那开始,类似老周这样不明白,想不通,但却又没奈何的人,会越来越多。

      虽然不想用那些烂俗的言语来评价这个时代,但是李宪又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好的一点是,在这一场变革之中,所有的腐朽都将被打破,一些或志向高远或野心勃勃的家伙彻底拥有了自己舞台。在日后,这一些人将会成所谓的榜样和偶像。

      不好的一点是,有许许多多像老周这样的人,将会经理一个漫长的蛰伏期。在这个蛰伏期里,有的人慢慢想明白了,靠着国家政府是没出路的,想要过上自己梦想之中的生活,需要靠自己。有的人永远也没想明白,和纠结贫穷过了一辈子。

      一句话,这是一个将中华人分层的年代。

      正当李宪陷入深思的时候,老周打断了他:“小子,我听说你脑子活。你给周叔想想办法,这事儿应该咋整?”

      李宪虽然也很同情老周父女,但是自己说白了就是一个学生,没有权利去干涉这件事情。但是现在既然老周问了起来,他也没推辞。

      “周叔,其实你想过没有,现在干点儿啥还不能养活一家人,没必要非得靠在这客车上。”李宪想了想,道。

      倒不是李宪劝慰老周,而是他就是这么想的。林业局这边再有两年就大规模停伐,届时人流量极具下降。那徐老三买这趟客车线,估计也没两年钱好赚。

      老周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有些不满:“你这不是和没说一样吗?我让你想想办法,你倒好你说我开了一辈子车,不开车【创建和谐家园】嘛去啊?家里又没有地。”

      李宪呵呵一笑:“没说不让你开车啊,年年冬天林业局木材车一天怕是百趟,周叔你在这趟线上跑了十几年,方方面面的人头都熟,还怕没事儿干?周叔,不是我说,你开客车一年能赚多少钱?也就一两千吧?我听说冬天倒腾木材,赶上行情好的时候来回一趟可就是四五百。你想想,现在跟这儿死挺,有意思吗?”

      老周心里边儿有一根弦儿似乎被撩拨了一下,但是一时间却没抓到重点,只是不再说话,若有所思的开起车。

      只是等到周芸过来启票的时候老周挥了挥手,让李宪和李匹坐了趟顺风车。

      一阵闲聊下来,李宪也有所收获。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家乡,似乎还真是快风水宝地。

      受他点拨的老周还没什么想法,可冬天的采伐期,他自己倒是先点记起来了

      李宪的学校在林业局技校,这是一所省办的大专教学单位,一是为了解决林业局子弟的教育问题,再也是为了给局里输送专业型人才。

      可李匹的学校则是林业局第一中学,是高中。

      将李匹送到了学校安顿好,并随手将邹妮给自己带的腊肠一股脑都塞进李匹包里之后。李宪才带着行李,打了个三轮蹦蹦去了林技校。

      虽然实际上李宪从来没有来过林技校,可是二大爷的记忆之中残存的点点滴滴,倒是让他不至于对这里陌生。

      沿着学校那条林荫小道,他来到了宿舍楼内,并顺利的找到了自己的宿舍。

      这是一个约莫三十平米的四人间,铁管子焊接而成的两个上下铺旁,并排放着看不清本色的木质课桌那上面已经摆了两个白色的搪瓷缸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0: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