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下工人们是真的信服林总了,有人则满怀期待的问:“林总,我们也可以签订认领承诺书预支这个月的工资吗?”
“当然可以!”林诚斩金截铁道:“我宣布今天跟周日调休了,给你们放一天的假,专门办理预支工资的工作。今天财务部的同志也将全天在这里办公,谁要来预支当月工资的就尽管来,”
“好!我也要预支工资!”
“我也要,我也是装配工,李嘉怡一个小姑娘都能完成一天六台机的装配任务,我一个大老爷们怎么也不会比她差,我要装七个!”
工人们全都了,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想要预支工资,他们以前试过连续半年没能拿到一分钱的工资,委实是穷怕了,现在只相信钱财落袋为安的道理。
第五十八章 衷心拥戴
在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富裕的九十年代,即使你把话说得天花乱坠也不如真金白银来的好使,当工人们真的领到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后,对林城的拥戴已经突破天际。
也不知道谁率先喊了一句“林总万岁!”,接着全场都回荡这“林总万岁!”的声音,凭着这一手预支当月工资的把戏,林诚彻底赢得了工人们的心,就算他这时放了个屁,估计也有许多工人会捏着鼻子说:“这屁是香的!”
林父林母在主席台上看着林诚的表演,听到工人们对林城的拥戴之声,心里充满了欣慰,此刻在他们眼中,自己的孩子终于长大成人了。
林诚迈步走下主席台,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有工人自动自觉的分列两排,一边鼓掌一边呼喊着“林总万岁”,礼送林诚离开,此时的林诚如同后世的流量花生一般,到处都是衷心爱戴他的脑残粉。
毛德彪等工厂高管都看傻眼了,他们没想到林诚今天给工人预支工资的举动会令他得到工人们如此巨大的礼遇,这份礼遇即使连八十年代带领机械厂走向辉煌的马连山老厂长都未能得到的啊!
不就是让工人提前一个月拿到工资吗?其实工人们只要愿意等,一个月后他们也会拿到差不多数量的工资的,而且厂里的工人半年没开工每个星期都跑市政府里闹,心思早就在和市政府的一次次对抗中变得无比刁钻啦,怎么轻易地被这么一个未满十八岁的小年轻给折服了呢?
这些高管想不明白,那是因为他们从未站在工人的立场想问题,无法对工人的可怜遭遇感同身受。
而林诚却不同,在前世他就是一个处于底层的小员工,在2009年的时候,林诚工作过的电子厂由于经济危机的缘故,再加上制造业不景气,厂方想要压缩经营成本,宣布把位于鹏城的工厂搬迁到内地。
至于对工人的处理厂方告之为:如果工人愿意到内地上班工作,公司愿意全员接收,但员工必须接受降薪;而不愿意的工厂则只当员工自动离职处理,公司对自离的工人不会赔偿一分钱的补贴。
此宣布一出,顿时激起工人们的愤怒,纷纷要求厂方给个说法,只是厂方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愿,对工人的合理要求置之不理,最终引发了一场大【创建和谐家园】,林诚那时就和两千多兄弟姐妹一起,走上街头控诉无良的厂方。
所以林诚他特别能理解底层工人拿不到钱的心情,当工人们躁动不安的时候,林诚不会把他们当作刁民一样粗暴对待,而是真正设身处地站在工人们的角度去思考,想工人之所想,急工人之所急。
而这,也是为什么林诚能得到机械厂五千多员工衷心拥戴的原因,人心都是肉做的,林诚真心为工人着想,底层的工人们也真真正正感受到了林诚对他们的一颗真心,他们便还之以忠心,这一刻,林诚的工人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林诚边走边向工人们挥手致意,出了大礼堂后脚步突然一顿,叫来王若英问道:“对了,刚才那位李嘉怡说她母亲得了重病,我们工厂有没有医务室之类的,可以帮她承担一部分医药费。”
此时林诚想起来了,中国的医保制度要到98年年底才会实行,而没有医保制度的现在,职工看病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
王若英道:“林总,我们工厂之前连职工的工资都发布出来,哪有钱去建什么医务室啊!”
林诚沉吟半晌,正色道:“这件事要抓紧办,我给你批二十万块钱,你安排人开辟一间三四十平方的房子建造医务室,并且招聘一名医生两名护士担任医务室的负责人,以后就由他们负责给厂里的职工开药治病,医疗费用按市场价的百分之三十来收,如果职工遇到比较重的病必须要去医院做手术,只要职工开具医院发票证明,我们工厂查实之后可以为工人承担七成的手术费用。”
林诚的决定让王若英无比的敬佩,要知道,这个决定一下,工厂每年的支出就回多出几十万元,这完全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啊,可林诚还是毫不犹豫的做出这个决定!
王若英眼睛直直的看着林诚,道:“林总,没想到您能这么为职工着想,我们机械厂的员工能遇到您这样的好老板,真是三身有幸啊!”
和林诚接触越多,王若英就越来越敬佩林诚了,如果不是两人年龄相差过大,王若英或许还会对林诚动心了呢!
如今王若英已经三十岁了,和前夫离婚已达三年之久的她成为了大龄剩女,家里人现在不停地给她介绍对象,搞得她不胜其烦。
面对王若英的夸赞,林诚却不以为意道;“这些本来就是我们工厂应该做到的,工人们把青春奉献给了工厂,把工厂当成了自己的家,我们工厂也要把工人当成家人一样,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生产,为工厂贡献更大的力量。”
王若英若有所思道:“就像社会上流行的那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样吗?”
“嗯。”林诚点点头道:“差不多的意思吧。”
王若英又问道:“新工资体系已经被工人们接受了,那我们工厂的下一步便是全力爆产能了吧?”
林诚回道:“当然,我设计的小型农用手扶拖拉机已经做出样品来了,等再把制造成本压一压,我们就要量产这款农机。如今我们的新工资体系已经为员工们广泛接受,这就意味着人浮于事的大锅饭体制已经被我们打破了,为了能拿到更高的工资,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会完全释放出来的,到时候我们机械厂就能走上一条发展的快车道!”
王若英敬佩的道:“这一切都是林总您做出来的成绩呀,太令人佩服了!”
林诚心中暗爽,可嘴巴却谦虚的道:“不要这么说,独木不成林万木才成秀,没有大家的努力工作,单凭我一个人是不能成事的。”
王若英笑道:“林总您真谦虚。”
第五十九章 别开生面的犁地比赛
小型农用手扶拖拉机的样品已经制造出来了,林诚带着毛小利等销售科的工作人员兴致勃勃地来到研发实验室,要看看小型农用手扶拖拉机的样品。
“韩科,小林总过来了!”技术部的科员小李老远就看到林诚等人走过来,马上就风风火火地跑进研发室给研发科科长韩建军通风报信。
“啥?你说啥?”韩建军正在研究如何降低手扶拖拉机的制造成本,没听清小李的说话。
“韩科,是小林总,小林总来视察我们技术部了。”小李湊上前大声道。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赶紧打扫卫生去呀!”韩建军着急的道。
就在这时,林诚的声音已经传了进来:“不用麻烦了,我来看看拖拉机的样品,看完就走,不会打搅你们的。”
一提到拖拉机,韩建军的精神头就来了,他连沾着柴油的手都顾不得擦,拉着林诚的手,说道:“小林总呀,你来得正好,你设计的这款小型农用手扶拖拉机使用非常简便啊,简直是农民朋友们的福星呀,以后他们犁田就不需要耕牛了。”
说着,韩建军就站在拖拉机的操作位前,双手扶着拖拉机两边的手柄,模拟起操作动作来,拖拉机推进、转弯,一应操作,均运用自如。
看着韩建军如同老顽童般不断耍弄这拖拉机,林诚也来了兴趣,湊上前去这里摸摸哪里捏捏,装作一副农机专家的模样,其实他除了知道拖拉机的一点构造和原理,其余他都通了九窍,还有一窍不通。
韩建军却以为林诚是行家,又一次拉着林诚的手道:“手扶拖拉机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行走系统、电器设备、工作装置等组成。我们可以简单地分为发动机和底盘两部分。别看它的零件多,毛病都可以通过听、看、嗅、摸来发现。”
“我来看看。”林诚按着韩建军的指点,对拖拉机各大部件进行了一次细致的检查,然后沉吟半晌,说道:“传统的手扶拖拉机有几大毛病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尤其是拖拉机启动困难的缺点我们一定要改进,特别是环境温度过低、柴油问题、油路不通、发动机调整不当、汽缸压力低等等问题都会让机器很难启动起来,我们一定要针对性的研究这些问题。”
“其次发动机的排烟问题,当发动机中的混合气体不能完全燃烧起来时,就会排出大量的黑烟,这些黑烟都是有毒气体,极易污染环境,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下来。如果农民朋友使用了我们的农机后整片天空一片乌黑,人们经常得病的话,那么他们还不如继续使用耕牛呢,而且长此以往,很容易会被环保局抓住把柄。”
“另外,发动机过热、机油压力不足、挂挡困难、转向失准、制动失准等等拖拉机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注意,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多多努力实践,务求生产出一款农民朋友信得过的好产品出来。”
“说的太好了!”韩建军一拍大腿,接着转头对小李道:“我就说嘛,林总是小型农用手扶拖拉机的设计者,怎么会不懂行呢,寥寥几语便把这款机器容易出现的毛病全都指了出来,如果我们技术部能拿出解决这些毛病的方法来,还怕农民朋友不争相购买我们的产品嘛!”
林诚闻言心中暗爽,可嘴上却谦虚道:“别别,你千万别这么说,我也只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罢了,具体工作还得仰仗你们来做。”
“林总你真谦虚!”韩建军虽然是个技术宅,可对于拍马屁这套也算是无师自通了。
“对了,这样品做出几台了?可以去耕地试验一下吗?”林城问道。
“有三台,我们厂方后边有块一亩的试验田,可以去那里试试。”韩建军道。
“那我们就去那里试试,实践出真知嘛!”林诚笑道。
“好的,就听林总的。”韩建军应道。
工厂要试验新产品,得知消息的中高层领导纷纷跑来看热闹,毕竟这款新产品的成败决定这着新机械厂到底能不能咸鱼翻生,事关重大。
为了更加直观地反应农用手扶拖拉机的先进性,韩建军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个中年农民和一头耕牛,把一块稻田分成了两部分,中年农民驾驭着耕牛,而技术部的小李则驾驶着拖拉机,双方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犁地竞赛。
林诚的兴致非常高,自告奋勇担任裁判,他拿来一只秒表来计时,按下按钮大声喊道:“预备备,开始!”
“轰轰”拖拉机开始预热启动了,而中年农民则熟练地挥了一下鞭子,驾驭着耕牛犁起地来。
开始时,中年农民是个老庄稼把式,犁地动作非常娴熟,很快就拉开了一段距离,而小李由于第一次驾驶拖拉机,对机器性能根本不熟悉,一启动就搞得手忙脚乱,让人看了直为他着急。结果小李在众人注视下越发慌乱了,直接驾驶着拖拉机一头栽进地里头。
韩建军的脸色有些发黑,急忙跑上前去帮忙把机器拉起来,而旁边看热闹的领导们同样脸色难看,对着机器议论纷纷起来。
“完蛋了!技术部搞出来的什么破机器啊?竟然一开动就歇菜啦!”
“嘘,你声音小点,我听说这台机器是小林总亲自设计的呢!”
“我们都知道小林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可技术部的人怎么也陪着他一起玩了?真是胡闹!”
“这”
林诚当然也听到了这些议论声,但他一直稳坐【创建和谐家园】,对这些非议充耳不闻。
此时所有人都认定拖拉机要输掉比赛,因为好几分钟过去后,中年农民已经转了一圈了,而拖拉机才刚刚再度开动起来。
然而,随着比赛的继续进行,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起来,在小李熟悉机器性能之后,拖拉机居然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后来居上了。
最后小李驾驶着拖拉机耕完半亩地只用了区区二十分钟,而中年农民用了整整一小时还没把地耕完呢。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第六十章 辣眼睛的招聘广告
当耕地比赛结束后,全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农用手扶拖拉机对传统的耕牛优势这么大,人人都能预见到这款机器的市场前景有多么巨大。
小型农用手扶拖拉机试验成功之后,整个飞龙机械厂顿时忙碌了起来,车间的机床设备全都被工人检修了一遍,各个车间的成产任务陡然加重,可工人们对此却乐见其成,随着新工资体系的实施,工人们发现,活做得越多,而工资就会越高,所以工人们的生产热情比工厂的领导还高呢,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呆在工厂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所有人都在忙碌,林诚也没有闲着,随着农用手扶拖拉机开始量产,他主管的业务部门也要大力开展宣传和销售工作了。
广告宣传方面还好说,无非是砸钱拍广告罢了,至于销售方面,现在完全就是个草台班子,人手都还没配置完备呢。
销售员讲究嘴皮子利索,而工厂里现有的工人大多是老实巴交的勤快人,达到这种条件的非常少,所以林诚旗下的销售人员就没打算从工厂里调,而是打算从社会上招聘。
原本林诚打算在市台里放电视招聘广告的,后来毛小利反对说销售员又不需要多高的条件,学历方面也没多大要求,只需要嘴皮子利索就能干,完全没必要上电视浪费钱。
林诚接受了毛小利的意见,放弃了电视招聘的打算,就吩咐毛小利带着他原来那帮哥们满清江的贴招聘启事,一时间,清江的大街小巷、路灯墙壁完全遭了大殃,被毛小利他们贴的招聘启事给占据了。
招聘启事内容如下:粤东清江,粤东清江,最大机械厂,清江机械厂改制了!清江第一首富林福荣,砸下了一千两百万,收购机械厂了。我们机械厂浴火重生扩大生产,正急需销售人员。原本工资都是七百多,现在工资至少一千起步啦!一千起步啦!林福荣老板,您是个大好人,爹亲娘亲不如您亲,跟着您走,人人有肉吃!你还在等什么?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和我们机械厂取得联系,电话0751。
你没看错,林诚又【创建和谐家园】地抄袭了江南最大皮革厂倒闭了!的广告模式,一份骨骼清奇的招聘启事就此新鲜出炉。
随着毛小利等人不遗余力地满大街张贴招聘小广告,几乎整个清江城的人都看到了这则招聘启事,一下就把机械厂的联系电话给打爆了。
现在才是1997年,一千元以上的工资别说是清江这个四线小城了,即使一线的花城鹏城都很少有工厂开出这么高的工资。
得知机械厂的工资待遇,好多人都动心了,招聘的要求并不高,学历只要小学毕业就行,男女不限,年龄在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只要是年轻人基本都符合条件,而一千元以上的工资在这个年代里根本就是个大杀器,对经济普遍不富裕的年轻人来说极具吸引力。
而且招聘启事里重点宣传的清江首富林福荣,在清江城里也是出了名的大老板,飞龙机械厂有他做后台,谁也不会怀疑会做不下去。
同时自从预支了这个月的工资之后,机械厂工人能拿一千元工资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清江城,人们都相信机械厂又重新成为了八十年代那个人人羡慕的厂子,许多人都在找门路,看看是否能进入机械厂工作,尤其是那些前几年因为机械厂不景气而离开的前职工们,此时都在找关系想要再度回到机械厂呢。
接下来的日子林诚一直忙于销售员的面试,这次招聘林诚打算招两百个销售员,要在全国建立起分销渠道来。
如今林家的资金充足得很,林诚的野心也非常得大,前几天小型农用手扶拖拉机的试验结果更是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他发现这款机器即使在拥有广大平原的江南、华北地区,也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既然如此,林诚觉得没有必要困于一隅自我束缚,而是一开始就向全国市场进军,在其他公司的农用手扶拖拉机仿制出来之前,尽快地占领市场。
林诚这也是迫于无奈,谁都知道中国是个山寨大国,一旦什么产品推出市场受到欢迎后,许许多多的仿制品便会如雨后春笋般不停冒出来,对于这种现状,林诚也没法控制,只能提前占领市场,打响飞龙的品牌,让飞龙机械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名牌。
经过连续十天的选拔,从超过两千人的报名者中,林诚优中选优,终于招聘出了两百多个销售人员,由于机械厂生产的机械产品大部分都是农机,销售人员以后会经常上山下乡,所以此次招聘林诚招收的人员大部分都是男青年,女青年只有不到三十人,这些人的年龄普遍在二十五岁上下,正是年轻力壮努力干活的好年岁。
这些人中学历最高的是一位女大学生,此女名叫张清芳,年龄只有二十一岁,相貌长得也算娇俏,和她接触能给人一种亲和力,正是天生干销售的好苗子。
张清芳很快就吸引了林诚的注意力,林诚想以她的大学学历,即使在花城也很容易找到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为什么她还会到机械厂来应聘销售员?
张清芳跟考官说她出身农村,读了三年大学后弟弟也考上了大学,所以家里就想让她缀学嫁人,拿夫家的彩金供养弟弟上大学。
只是张清芳在见识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之后就再也不想回农村了,可惜她现在还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在花城一时间也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后来从清江老乡那儿得到机械厂招人的消息,她就过来试试了。
张清芳话是这么说的,其实她内心里更多的还是考虑林福荣首富的名声,她研究过林福荣的发家历程,认为林福荣从一个小小的农民发展到清江首富的地步,而且是在干干净净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能力和眼光肯定是出类拔萃的,清江首富绝不是他的终点,而是走向全国的,所以她就干脆把宝压到林福荣身上了,期望通过自身的能力得到林福荣的赏识,从而带她装逼一起飞。
第六十一章 人才快到碗里来
张清芳很清楚,此次进入飞龙机械厂工作就是自己摆脱农门的大好机会,所以在此次应聘中,她一直表现得落落大方口齿伶俐,就连主持面试的考官毛小利都感受到了绝大的压力,想干脆给她个低分把她踢出去,只可惜林诚一直在边上看着呢,给毛小利一百个豹子胆他也不敢在林诚面前乱来,只能违心地给张清芳打了个九十五分。
张清芳也注意到一直坐在考官旁边的林诚,初开始时还以为他是协【创建和谐家园】官的工作人员,可当她看到连主考官在他面前都毕恭毕敬点头哈腰后,马上就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的身份绝不简单,那么这个年轻人到底是谁呢?
“难道是传说中的那位小林总?!”张清芳总算想起他是谁了,她来到机械厂应聘自然不会对机械厂的情况一无所知,之前她就已经打听过,机械厂是那位小林总力主收购的,令工人们感恩戴德的预支当月工资的壮举也是小林总一力推动的。
“如果我所料没错,那么此人就是小林总了,没想到他长得欢挺帅气的,如果能跟他发生些什么会不会让我更容易成功呢?”
“不行!张清芳你不能这么【创建和谐家园】,难道你忘了要凭自己能力跳出农门取得成功的誓言吗?如果你靠着傍大款来得到名利和富贵,那和歌舞厅里那些下海【创建和谐家园】的鸡又有什么区别?!”
张清芳想起了自己要自尊自爱的誓言,便把之前那些见不得人的念头给摒弃了,说到底,她还是一个比较纯真的大学生,对进入社会还抱着某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许当她某天被社会教做人之后,才会对此时的纯真想法付诸一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