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重任_校对版by:曲封》-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卢明娟是集体企业职工,是做会计工作后到财会培训班学习的,属于“土八路”部分的,尽管他是劳服公司的会计,每月的工资也不多,只能开四、五十块钱,劳服公司除了车上售货外,就这一个雪糕厂,她的工作十分清闲,如果肖远航钱给得差不多,请她到果仁公司做【创建和谐家园】,会很高兴的接受的。

        “卢姐,忙什么呢?”肖远航看到只有卢明娟一人在财务室里,便笑着上前打招呼说道。

        卢明娟抬头一看是肖远航,微微一笑说:“是小肖啊,你咋这么闲着呢?”她今年32年,有一个9岁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人长得不漂亮,但很耐看,一笑起来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

        肖远航坐到卢明娟对面的座位上,望着她说:“卢姐,我今天找你是有点事儿要谈。”

        “什么事儿?你说吧。”卢明娟和肖远航虽然认识,但从来没有深接触过,只是见面打个招呼的那种,肖远航突然过来找她谈事,她有些不解,劳服这边和段里根本没有什么大的联系,再说,段里有事也都是直接找经理,找她这个当会计的,一定是私事儿,于是抬头问了一句。

        肖远航可不想浪费时间,他一会儿取了海鲜还要到市委找郭小泉呢,直接说道:“卢姐,是这样的,我朋友开了一家果仁公司,现在缺少一个会计,让我帮忙找一个,于是我就想到了你,问一下你想过去干不?”

        卢明娟说:“我现在劳服公司干得好好的,根本不可能去别的地方干。”

        肖远航一见自己的话没说明白,急忙解释道:“卢姐,不是让你把劳服的工作辞了去那边干,而是请你过去做【创建和谐家园】,那边的事情也不多,你每月抽几天时间过去给做做帐就行了。”

        卢明娟只是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过【创建和谐家园】这个名词,很羡慕大城市能做【创建和谐家园】的人,她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丈夫是机务段集体企业工人,挣的还没有她多,两人供着一个孩子很吃力,从没想到过有一天【创建和谐家园】这种事情能落到她的头上,心里顿时兴奋了起来。

        激动的问道:“是哪家果仁公司,【创建和谐家园】的话一个月能给我开多少钱?”

        肖远航说:“这家果仁公司叫红松林果仁公司,注册资金十万元,是一家较大的果仁公司,他们的汪经理说了,如果请一个专职的会计,一个月给七十元钱工资,【创建和谐家园】的话,一个月给四十元钱,你考虑一下吧。”

        卢明娟一听【创建和谐家园】一个月都给四十块钱的工资,和自己在劳服公司的工资差不多,心里十分的惊喜,如果自己能去【创建和谐家园】的话,那一个月就能开两份工资,儿子想吃啥就能买啥了,忍着心里激动的心情问道:“小肖,你说的那家公司准称不?如果准称的话,我倒是愿意过去做【创建和谐家园】。”

        肖远航说:“这家公司绝对没问题,到号就开资,如果你晚开一天工资就来找我,你看怎么样?”

        卢明娟想了一下说:“这是大事,晚上回家我得和俺家那位商量了一下,明天给你准信行不?”

        肖远航说:“当然没问题,商量一下是应该的。那我就明天听你信了。”

        和卢明娟谈完事情,肖远航来到了雪糕厂,把海鲜从冷库里取了出来,放到车里,开着车向市委方向而去。到了市委大院他直接把车开了进去,门卫对汽车当然不拦,上了楼找到郭小泉的新办公室,敲开门一看他在办公室,走进去笑着说:“郭哥,你早上去列车段找我了?”

        郭小泉说:“是啊,他们说你出去办事了,我等了你一会儿没回来,徐书记这边还有事儿,我就去了果仁公司找小汪,让他传信给你。”

        肖远航说:“汪大海中午告诉我的,这不就来找你了么。”

        郭小泉说:“因为明天徐书记要去桐水开会,所以只好就改在今天了。你来的正好,我有一件事情要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呢。”

        肖远航一听他说要征求自己的意见,这一定是涉及到自己的事情,他想不出郭小泉这边有什么事情能涉及到自己,不由得问道:“郭哥,什么事情?你说吧。”

        郭小泉说:“肖老弟,是这样的,现在改革开放,全国各地都在发展经济,我们古河市也一样,但是市里面缺少懂经济这方面的人才,徐书记感觉你在这方面很有眼光,让我问一下你,愿不愿意到市里来工作,你在铁路上也是干部身价,调到市里可以先给你安排在市委机关工作,然后再调你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这样的好事落到任何人的头上都是令人惊喜的事情,但是,肖远航却沉默了。不可否认调到地方上跟着徐文博干会更有前途,但他心中有一个难解的铁路情结,上一世他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一开始也是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最后却落得一个被边缘化的下场,重生之后,他一心想改革上一世的遗憾,从来没有想过到地方工作的问题,郭小泉这事来得有点突然,让他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第142章 铁路情结

        肖远航的心里有着深深的铁路情结,从没有想要离开过铁路,前世如此,今生也是一样。从他爷爷那辈起到他,他家连续三代单传,并且他的爷爷、父亲和他三代都是铁路人,可以说是铁路世家,这种传承把他打上了深深的铁路烙印,他身体流淌的血液都是铁路人的血液!

        他的爷爷肖文和日伪时期就是铁路上的火车司机,受尽了剥削和压迫,解放后,翻身当家作了主人,他立即投身到新中国火热的铁路建设之中,古河机务段的领导让他当运用车门的主任,可他离不开自己心爱的机车,婉拒了领导的美意,继续当他的火车司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报名支援前线,赴朝运输战争所急需的物资,最后在一次敌机轰炸中牺牲在朝鲜。

        父亲肖启良1951年铁路招工时,到了古河火车站做了一名调车工人,从制动员、连结员一直干到调车长,后调到古河列车段做运转车长工作,转行客运列车长,业务室业务员、主任业务员,最后当上了业务室主任。他毅然放弃自己的干部身份退休,让儿子肖远航接班,虽然是给儿子解决工作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想把儿子留在铁路。

        肖远航前世的时候,从一名列车员一直干到了副段长十分的不容易,最后因为被了下了黑手暗然而去,但他一直衷爱铁路,既然遭到了那样的不公平待遇,他从没有想到过要离开铁路,因为铁路已经是他生命的全部。

        郭小泉的这要橄榄枝极为诱人,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心里就做出了决定。没等他开口说话。郭小泉说:“肖老弟,我知道这件事情事关重大,你先不用急着做决定,行好好考虑一段时间,等有了决定你再告诉我。”

        肖远航闻言才松了一口气,徐文博盛情相邀,如果自己出口就拒绝了的话,谁的脸上都不好看,很可能这个拒绝就彻底失去了徐文博的助力,郭小泉让他考虑一段时间最好,自己在这段时间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才能委婉的拒绝。

        “好的。”肖远航点了点头,然后转开话题说:“郭哥,上次我不是说要买一些海鲜回来亲自下厨做给你们吃么,海鲜我已经买回来了,就在楼下的车上,因为是冰冻着的,现在就得让他自然溶化,晚上正好就可以下锅了,你看是不是先送到徐书记家里去。”

        郭小泉一听心里很高兴,上次他以为肖远航就是那么一说,心里也没太当回事,没想到肖远航真的把海鲜给买回来了。笑着问道“肖老弟,都带回来什么海鲜了?”

        肖远航说:“有大虾、螃蟹、海螺、笔管鱼什么的,一共五六样,都是咱们这边不常见的,而我特意学过做这些海鲜的方法,保管让你吃了这顿想下顿。”

        郭小泉呵呵一笑说:“最好你别让我吃了这顿想下顿,因为我吃了这顿再想吃下顿就难了!”

        肖远航一听哈哈笑了起来,说:“那有什么难的,我不是走黄海么,一个月走三四趟呢,你想吃的时候就和我说一声,我带回来做给你吃。”

        别管这话真假,但听着让人心里舒服,郭小泉指着肖远航笑道:“那我可赖上你了,到时你不给我做都不行!”

        肖远航笑着说:“郭哥,你就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

        郭小泉说:“肖老弟,你等一下,我给徐书记打个电话。”虽然他身上就有徐文博家的钥匙,平时帮徐文博取个东西什么的,但是肖远航想把晚上要做的海鲜送到徐文博家里去,他必须得打电话和他说一下,这是做秘书的本份。

        电话接通了,郭小泉在电话里汇报了一下这个事情,徐文博对这个事情也不反感,但肖远航不知道他在电话说了什么,郭小泉只是点头答应。放下电话后,他说:“肖老弟,我现在正好有时间,走,咱们先去徐书记家。”

        下了楼来到市委的大院中,肖远航指了一下停在一侧墙边的吉普车说:“郭哥,那个是我的车,你等一下我去开过来。”

        “好的。”郭小泉点头说道。看着肖远航向吉普车走去的背影,他心里是十分的羡慕。肖远航把车开走的事情马万里和他说了,虽然他也会开车,想开车就能开上,可他开的车毕竟是公家的,无论马万里最后决定多少卖给他,他这辆车就实实在在属于他个人的,私人和公家当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让他的心里十分的感慨。

        不一会儿,肖远航就把车开了过来,停到了郭小泉的身边,招呼他说:“郭哥,上车。”

        郭小泉收拾了一下感慨的心绪,打开副驾驶的门坐了上去,立即闻到了车里有一股海风的咸用腥味道儿,这里放在车里的海鲜溶化了之后散发的腥味儿,肖远航刚才上车时也闻到了,还想着等一会儿送完海鲜回去让汪大海他们给冲刷一下车内。

        肖远航去过徐文博的家,这次去是轻车熟路,时间不长汽车就开到他家的楼下,郭小泉帮着肖远航拎了一坨海鲜上了楼,赶到徐文博家的门前并没有拿出钥匙开门,而是敲了敲门。

        不一会儿,门从里面打开了,一位扎着围裙的漂亮女子探出头来,一看到郭小泉就笑着说:“郭主任,你来啦。”

        郭小泉点头说:“嗯,和肖兄弟先把海鲜送过来化着,晚上好做。”然后转头给肖远航介绍说:“这位是我们市委办的小黄,为了我们今天的晚餐,她和小姚提前过来做准备工作的。”

        “你好!”肖远航微笑着点头向黄志玲示意问好。

        黄志玲也是笑着点头说:“你好!”他从郭小泉的话中已经知道了肖远航就是今天晚上徐书记要请客的主角。

        黄志玲接过郭小泉手中的袋子把他们往屋里让,来到厨房,肖远航看到一位身材娇小玲珑的女子正在里面摘菜,他心里清楚,这位就是郭小泉说的小姚了!

      第143章 吉普车最终的价格

        黄志玲和姚冬梅两人是市委办公室秘书科的,都是为市委副书记徐文博服务的,归郭小泉他管,这次徐文博请肖远航来家里吃饭,主要是对他两次给提供古河经济发展的点子表示感谢,上次铁东派出所长程志国下厨,这次程志国不在邀请的范围,就安排她们来做菜做饭。

        郭小泉没忘把姚冬梅介绍给肖远航,黄志玲和姚冬梅心里都十分奇怪徐书记为什么会特意请这位名叫肖远航的人吃饭,徐书记安排她们买菜做菜的时候当然不会说为什么,但她们心里清楚,他在徐书记的心里一定很重要,可他也太年青了,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肖远航让黄志玲找出几个盆,把冻在冰坨上塑料袋一点一点的撕掉,放在盆里,然后放上水解冻。黄志玲和姚冬梅一看冰里冻的是大虾和大螃蟹,十分的惊奇,纷纷围过来观看,并惊叹着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大的真虾!

        黄志玲问道:“这些都是今晚要吃的东西吗?”

        肖远航说:“是的,现在就化着晚上就能做了。”

        黄志玲又问:“这东西怎么做啊?”

        肖远航说:“海鲜不同做法也不同,这也就做菜一些,一个品种有好几样的做法,4点半的时候,我会过去做这些海鲜。”

        肖远航嘱咐黄志玲和姚冬梅帮他看一下海鲜,如果化出来了就捞出来放到盘子里,别在水中泡得时间太长。然后和郭小泉出了徐书记家下了楼,把郭小泉送到市委大院,他开着车回了铁东街道处的公司。

        来到了公司,远远的就看到几个兄弟拿着滚刷往外墙上刷涂料,看到他的车开过来,正干活的几个兄弟举起滚刷向他打招呼,他则鸣笛回以致意,把车停到院子里,下车一看,办公室里的桌椅和床都抬了出来,放到院子的一角,汪大海正指挥着兄弟们在屋里粉刷着墙壁。

        汪大海看到肖远航回来的,从屋里出来对他说:“二哥,公司和牌匾、门牌和公章什么的都安排人去做了,做牌匾的说,最快也得三天才能做出来,我一想也行,就告诉他们三天必须给我做出来,其它的明天就能取。我寻思现在把屋里刷了,明天就能干透,啥事也不耽误,就买来涂料开刷,只是,屋里现在不能待人了。”

        肖远航这趟乘务回来一直忙到现在,连家都没回呢,本来他也没想在公司里待着,看到汪大海的动作这么快,就更放心了,就和他说了一下要找【创建和谐家园】会计的事情,说卢明娟明天很可能过来和他谈,他告诉了汪大海如何和卢明娟谈之后,把自己的背包从仓库中拿出来,背上回了家。

        回到家里,父亲肖启良正躺在大屋的炕上睡觉,这是他的习惯,中午喝完酒后下午必定要睡一会儿,这是雷打不动的习惯,肖远航怕把父亲惊醒,轻手轻脚的收拾了一下洗漱用品,到浴池洗澡去了。

        洗完澡回来,肖启良已经睡醒了,看到肖远航拿着洗漱用品回来,问道:“小航,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中午怎么没回来吃饭?”

        肖远航说:“早上回来的时候,铁路局路风办的马主任做我们车回来,他带了不少东西,我就帮着他往他父母家送,谁知到了他家正赶上她母亲突发疾病,这又帮着他送到医院抢救,吴段长和马书记后来都去医院了,这不一直就忙到现在。”

        “哦!”肖启良闻言点头答应了一下,又问道:“那他母亲现在怎么样了?”

        肖远航说:“人虽然抢救过来了,但还没有脱离危险,正在特护病房观察和治疗,吴段长让我休班这几天没事就常往医院跑跑,有什么事情及时通知他。”

        肖启良见儿子当上列车长后,段里的主要领导都对他挺看重,心里十分的高兴,和领导的关系搞好了进步才快,这一点他深有体会,有时间关系好比送礼还管用。于是点点头说:“既然吴段长安排你了,你没事就去医院看看,别耽误了段长的事情。”

        肖远航借机说:“爸,一会儿我还出去,晚上就不在家里吃饭了。”

        肖启良说:“好的,你忙你的,晚上我和你妈对付一口就行了。”

        肖远航回到自己的小屋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把下趟走车需要的东西收拾好装到背包里,这样走的时候背起兜子就可以走了,省得到时忙中出错,漏带了什么东西,看看时间,四点多了,穿好衣服出了门,到公司取了车,向市里而去。

        到了徐文博家,上楼一敲门,是黄志玲出来给他开门的,肖远航一边换鞋一边问道:“黄姐,海鲜化得怎么样了?”

        黄志玲说:“螃蟹和海螺什么的都化开了,就差对虾还没有完全化开,不过再有半个小时也差不多了。”

        这个时代内陆城市的人都管大虾叫对虾,肖远航当然不会去纠正什么,来到厨房一看,螃蟹和海螺以及笔管鱼都化好了,黄志玲和姚冬梅用盘子分别装着,大虾上面还连着一些冰,可能她们怕把冰除弄坏了大虾,就没敢做的原因,其实这已经算是化好了。

        肖远航脱掉个衣,把毛衣的袖子挽上,来到厨房,把依附在大虾上的小冰块小心的一一掰掉,然后装到盘子里,因为黄志玲和姚冬梅正在做菜,徐文博家厨房里的两个炉灶都占用着,他只好先回到客厅里,等她们做完了自己再做海鲜。

        第一个来到徐文博家的公安局副局长马万里,肖远航听到敲门声过去打开房门,马万里一见肖远航已经来了,笑着说:“肖兄弟,你来得挺早啊!”

        肖远航笑着说:“因为海鲜得我亲自下厨做,必须得提前来,海鲜这东西如果不知道做法,做出来就不好吃了。”

        两人来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下,肖远航拿出烟给马万里点上,自己也点上了一支。马万里说:“来的时候我看到楼下停的那辆车了,怎么样开着还好吧?”

        肖远航说:“是的,这辆车的性能不错,我就要这辆了,多少钱?明天我过去交钱办手续。”

        马万里说:“如果正常卖的话,最低得1万元钱,但是肖兄弟你买呢,就不能要这么多了,你给6千元钱就行了!”

      第144章 厚礼

        6千元钱连一辆新的铃木100摩托车都买不来,买一辆六七成新的北京212型吉普车简直是太便宜了。说实话,这辆车肖远航的心里价位是1万至1万2,马万里竟然只开出了6千元价格,这让肖远航十分感激又惊喜万分,权力的作用简直是美妙了!

        “谢谢马大哥!”肖远航是真心实意的感谢,心里却想着明天去交钱办理手续时,要给马万里什么样感谢。

        马万里笑着说:“谢什么,肖兄弟你也太客气了,徐书记可是特意叮嘱过让我关照你的,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马万里话中的意思肖远航当然明白,给你这么便宜的价格我是看徐书记的面子,如果没有徐书记可不会这么便宜的!肖远航的心里更明白,马万里让自己得了这么大的实惠,如果坦然受之,没什么表示那是绝对不行的,他可以依仗着徐书记什么都不表示,马万里也不会说啥,但是,徐书记是人中龙凤,总有高升走的那一天,而马万里却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派,现在有徐书记的提携,它日必定有所成就,徐书记一走,他还是要靠本地派这些人的帮助,自己在古河做生意,没有官方做靠山是不行的,他必须借徐书记的东风,和本地派的这些人马搞好关系,这才是屹立不倒的王道。

        这时,黄志玲从厨房里走了出来招呼肖远航:“小肖,现在倒出来一个炉灶,你过来做海鲜吧。”

        “好勒,我马上就过去!”肖远航答应了一声,然后对马万里说:“马大哥,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等明天过去交钱办手续的时候我在表示,徐书记和郭哥也快回来了,我先过去做海鲜了。”

        肖远航暗示明天会有所表示,马万里心里也没当个事,寻思也就是拿两条烟意思一下。但听到有海鲜却来兴趣,站起身说:“小肖,你还会做省钱啊,我得过去看看都有什么海鲜,不会是海菜炖豆腐吧?”

        肖远航哈哈一笑说:“马大哥,你就别逗了,海菜也能称之为海鲜?”

        来到厨房,马马里一看螃蟹、大虾这些海鲜,就算他做为公安局的副局长见多识广,也没有享用过这些只有在海边还能享受到的美味,惊讶的说道:“肖兄弟,这些螃蟹和大虾都是从哪里搞来的?”

        肖远航说:“是我从黄海带回来的,这次走班之前,郭哥就说徐书记要请客,我就寻思从黄海弄点咱们这边见不到的海味让大家尝尝鲜,正好我还学过做海鲜,今天让大家尝尝我的手艺!”

        “从黄海带回来的?”马万里摇摇头有些不相信说:“不会吧,上次我一个朋友去黄海出差,说给我带回来点海鲜吃,带是带回来了,可拿到家时已经臭了,白瞎那好东西了!”

        肖远航说:“马大哥,那是他没有携带的条件,从黄海到古河火车就得跑30多个小时,就算刚从海里捞出就拿上车,到家也得臭了,我是用餐车上的冰柜带回来的。”

        “哦!”马万里闻言连连点头说:“怪不得呢!”

        其实省钱的做法很简单,但是不掌握方法就走味儿了,肖远航买的是飞蟹,一个有半斤左右重,一共是10个,他让黄志玲给找出蒸锅,放上水和蒸莲,把洗净的飞蟹壳朝下肚朝上在蒸莲上,然后抓起盐面撒在螃蟹肚子上,均匀的撒上一层,盖上锅盖,点火开蒸。

        徐文博的郭小泉进屋的时候,螃蟹已经蒸好了,黄志玲她们的最后一道菜也做好了,肖远航用一个灶煮海螺,另一个灶做靠大虾。煮海螺很简单,就是淡盐水一煮就行了,靠大虾却需要费一点时间,因为靠大虾的味道比盐水煮大虾的味道更鲜美,所以他选择了做靠大虾。

        徐文博到厨房一边饶有兴趣的看着肖远航做海鲜,一边和他聊了几句。郭小泉看到马勺里正靠着的直冒热气的鲜红大虾,闻着扑面而来的香气,真想伸手抓一只出来吃,可是徐文博站在这呢,他只能收起这个不靠谱的想法。

        海鲜很快做好上桌,徐文博、马万里、郭小泉和肖远航四人再加上黄志玲和姚冬梅一共六人,肖远航说吃海鲜最好喝白酒,黄志玲和姚冬梅两就放弃喝啤酒的想法,和徐文博等人一起喝起了白酒。

        桌上有两个女人参加,而且她们还是徐文博和郭小泉的下属,在酒桌刻意逢迎两位领导,主动提酒劝酒,气氛顿时热烈了起来,一直喝到晚上10点多才尽欢而散。马万里和郭小泉都是开车过来的,他俩分别送黄志玲和姚冬梅回家,肖远航乐得清闲,把车送到公司的院子里让守夜的兄弟看管,便回了家睡觉。

        第二天上午8点多钟,肖远航从储蓄所取了钱,开车来到了市公安局,到马万里的办公室找到了他。因为昨天晚上约好了8点半来,马万里一直在办公室里等着他。见到马万里,肖远航把用报纸包着的两条良友烟丢给了他,然后又拿出用信封装着的1000块钱递了过去。

        马万里一看信封里面装的全是10元票面的钱,估计是一千块钱,立即推了回来了说:“肖兄弟,你这是干什么,烟我就收下了,这钱可不行!”

        肖远航笑着说:“马大哥,这钱你必须得收下,我都找你办了好几次事情了,就是意思一下,我心里清楚,你为我办的这个事情也承担着一定风险的,兄弟我虽然年龄小,但在一些事情上还是拎得清的!”

        马万里做为公安局的副局长,为别人办过不少事情,也收过别人的感谢,但是他办事都是不违法和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办的,所以除了收一些烟酒之外,现金最多也就收个三百五百的,而且这样的时候还很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06: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