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醉卧河山》-第5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也就是说任宁必须拿着手弩对他射击,倘若任宁有百步穿杨的本领倒还不怕,大不了故意偏离方向,总不至于伤了绝情,只可惜弩箭的方向由不得他控制。

      无奈之下任宁后退了几十米,两人之间最少有五十米的距离,如此一来也给足绝情反应的时间。

      不过夜色下的光线不好,再加上弩箭体积小,绝情很可能观察不到,为此任宁故意偏离绝情的身体,扣动悬刀之前还故意说到“当心了。”

      弓箭的力道可以控制,而手弩始终都是一个力道,弩箭的速度依旧如流星,如毒蛇,凶猛的刺向绝情。

      绝情双目如炬,死死的盯着弩箭,耳朵也在移动尽量收集弩箭发出的声音,有些时候听觉要比视觉更可信。

      任宁也在武侠小说上看过那些听声辨器的高手,以为都是杜撰没想到绝情也能做到这点。

      绝情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任凭弩箭迅速接近自己的胸膛。

      “糟糕!”任宁大叫一声,他本想射击身体的左侧,却没想到准度极差,弩箭竟对准了绝情的胸膛。

      “镗!”一声清脆,弩箭落地,任宁甚至没看到绝情出手,只感觉寒光一闪。

      “赢了!”击落弩箭后绝情跟个孩子一样欢呼雀跃,时而飞上屋顶,时而跳上院墙,似乎战胜了最强的对手。

      没有伤到绝情任宁松了口气,难免生出感慨“真是个恐怖的孩子。”

      他心里大概也有了底,手弩不是万能的,若是遇到绝情这种高手,即便准备高也未必能伤的了对方,当然这还跟两人间的距离有关,十米之内恐怕对方还未反应过来已经身亡。

      战胜手弩后绝情心情大好,也不打扰任宁射击,偶尔过来对着手弩伸出舌头做个鬼脸挑衅,似乎在说“你打不过我。”

      冬月的夜晚寒风刺骨,任宁却出了一身臭汗,直道胳臂发软后才放弃训练,他必须尽快提升实力,毕竟几日后还要去江州城购买麻鸭。

      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州城

      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州城

      江州城东临鄱阳湖,北接长江,南靠庐山,,名副其实的依山傍水,地杰人灵。

      偌大的鄱阳湖水面波澜不惊,一眼望不到边际,偶尔摇曳着几只扁舟,颇有一种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感觉。

      任宁捧了口湖水,洗着略显疲惫的脸颊,立刻神清气爽,面对辽阔的湖面放声大喊,旁边的绝情也有模有样的学着,却是喊着“涉水!”

      任宁老脸一红急忙制止,索性附近没多少人,只在岸边停着几只小船,船夫多半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想是听不懂其中的意思。

      任宁驾着马车从昌南城一路赶来,总算是在天黑之前到达鄱阳湖边,对面则是江州城。

      要想去往江州城有两种方法,一则绕路而行,从鄱阳湖南侧途径庐州,二则横跨鄱阳湖。

      作为炎朝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域广阔,南北长三百多里,东西最宽处一百五十里,最窄处六里。

      任宁正处于最窄的岸边,若是夏天他还真打算游过去,然而透着寒气的湖水绝对能刺透他整个身体,也只能乘船摆渡。

      每日来往与江州城的行人不在少数,摆渡也就成了产业,不少渔民划着小船接送来往的行人,自然赚些银两。

      小船体积不大,每次只能容纳四名行人,并且分为两种,其一:按人头收费,类似现代的拼车,每位行人需花费五文钱,客满发船。如此一来单程可赚二十文钱,每日大概往返两次,也就是八十文钱,一月收入二两多银子。

      另一种按船收费,不论多少客人都需十文钱,类似乎现代的快车,行人多花些钱却能节省时间。

      船夫虽然单程挣得少,却可以节约时间,每日多往返几次,赚的更多,自然也更累一些。

      年轻的船夫多半按照第二种方式收费,而年迈的船夫多半按照第一种方式收费。

      任宁打量一番,发现靠在岸边有十条船,两种收费方式各占了一半。

      眼看着黄昏降临任宁有些着急,本应花十文钱立即出发,却还是走到一名老伯面前。

      这位老人衣衫褴褛,即便是冬日也只穿了条很薄的裤子,裤腿显然有些短遮不住脚踝,躲在船头瑟瑟发抖。

      倘若等不到客人他只能继续等下去,一家老小还等着钱买米买面。

      任宁笑着问道“老伯,我们要坐您的船。”

      老人看了看任宁跟绝情,摇着头说到“天马上就要黑了,你们年轻人忙,还是坐他们的吧!”

      老人指着旁边几名年轻的船夫说到,老人不是不想赚任宁的钱,而是觉得只有他们二人不能立即出发,怕误了任宁的行程。

      至于自己何时能等到四名行人全看天意,很可能一晚上都要睡在这里。

      任宁自然明白老人的意思,微微一笑带着绝情上船,立刻拿出二十文钱交给老人“这只船我包了。”

      二十文钱对任宁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老人这种为他人着想的品质令任宁颇为感动,他完全可以给老人更多银子,又怕伤了老人自尊,于是跟他在商言商。

      老人用干瘪的双手接过二十文钱,眼中说不出的感动,撑着竹竿缓缓前行。

      依山傍水的农家民风淳朴,总爱哼些小曲,老人也不例外,浑厚悠扬的声音飘荡在湖面上,任宁平躺在中间,看着静谧的天空极为享受。

      湖面上有不少野鸟,时而划过天空,时而俯冲湖面,用尖锐的嘴巴刁出只肥鱼,发出喜悦的声音,这是它们捕猎的方式。

      看到如此画面任宁对此行充满信心,江州城绝对有不少散养的麻鸭,以长江里的鱼虾为食,肉质鲜美,肥而不腻,自是无为熏鸭的绝佳食材。

      几首民谣过后他们已经来到对岸,趁着夕阳的光辉走进江州城的大门,只留下老人一副焦急的样子“少侠您的银子!”

      看着船头的十两银子老人又惊又怕,急忙追赶着任宁,却还是消失在人群中。

      任宁知道直接给老人十两银子老人断然不会同意,只能用这种方法让他被动接受,最开始老人可能心神不宁,但这十两银子对他的帮助绝对大过内心的不安。

      江州城内没没有贯穿南北的河流,显得更加静谧,夜间行人来往于大街小巷,却不喧闹。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任宁去了不少地方,对炎朝城池的布局了解大概,知道什么地方客栈聚集,于是找了家颇具山城水、乡特色的的住下。

      绝情与他相处的时间久了,竟产生了依赖,非要跟任宁同住一个房间,任宁颇感无奈,倘若今后自己成家立业绝情还真是个障碍。

      不过有绝情在身边任宁充满安全感,最起码不会从噩梦中惊醒。

      第二天两人起的很早,任宁从客栈老板那打听到附近有条早市,不少农民会进城卖自家种的蔬菜,养的猪牛。

      若是一切顺利任宁可以尽早离开这里,天黑之前赶回昌南城,毕竟还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任宁处理。

      沿着大街向北走了不过五百米,向又拐进一条小巷,里面人头攒动,各种叫卖声。

      不少酒店的伙计赶早来买些新鲜的蔬菜、鱼肉,任宁也混在其中,有种多年前逛菜市场的感觉。

      绝情永远【创建和谐家园】不住食物的诱惑,他的速度极快没等小商贩反应过来已经吃到嘴里,任宁也只能红着老脸跟在他【创建和谐家园】后面付账。

      等绝情吃了一遍之后任宁也转了整个菜市场,注意到有三人在卖麻鸭,其中一人满面红光,拉了整整一车的麻鸭,个个毛色鲜亮,体型肥硕。

      另一人是名中年妇女,身边只有三只麻鸭,更多的是筐里的鸭蛋,麻鸭体型消瘦,毛色暗淡。

      最后这人是名中年男子,满是褶皱的脸上充满忧愁,五只麻鸭“呱呱”叫个不停,羽毛上沾着黏黏的东西,脚掌也有不少泥巴。

      任宁首先否定了中年妇女那几只麻鸭,这分明是用来下蛋的老麻鸭,肉质不好,不能用来做无为熏鸭。

      第一家的麻鸭虽然毛色鲜亮,体型肥硕但很可能是靠吃粮食催肥的,也不是理想麻鸭。

      反倒是中年男子那五只麻鸭引起任宁的注视,缓缓来到此人面前。

      第一百一十七章 渔村

      第一百一十七章 渔村

      清晨的阳光洒满整个江州城,也钻进这条小巷,多数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也有不少愁眉苦脸。

      他们是最贫苦的农民,靠着自家种的那点菜赚钱,若是卖的出去还能换些米面,卖不出去的话恐怕只能挨饿。

      这名老汉多半就是这种情况,脸上一直愁眉紧锁,五只麻鸭不停的叫着,他恐怕是担心自己的麻鸭不如别人的麻鸭健硕,卖不出去。

      走进了之后任宁仔细打量一番,老汉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头上长了不少白发,身上裹着灰色的棉袄,棉裤,上面打了不少补丁,显然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缝补丁的针脚却格外细致整齐,比女红的手艺也差不了许多。

      “老伯,您这麻鸭是在鄱阳湖放养的吧!”任宁弯着身子,笑着说到,态度谦和。

      有人询问自己的麻鸭老汉应该高兴,此刻被阳光晒得黝黑的脸上泛着红晕,尴尬的说到“没错,不过这几只麻鸭绝对肥硕。”

      从老汉的语气中也能听出,他对自己的麻鸭没多少自信,在炎朝麻鸭以毛色鲜艳,体型肥硕为最佳,也就是说需要经常喂粮食。

      老汉自己吃饭都成了问题,只能把麻鸭放在湖边让它们自己觅食,虽说吃鱼虾长大的麻鸭同样肥硕,但经常沾水羽毛会黏在一起,鸭掌上也有不少泥土。

      任宁正是通过这个特征判断几只麻鸭经常进出鄱阳湖,自然也是他理想中的食材。

      “您这麻鸭多少钱一只?”任宁始终保持着微笑。

      被问及价格老汉有些吃惊,足以说明任宁对他的麻鸭有兴趣,急忙回答道“一百文钱一只。”还不忘补充“这几只麻鸭可足足养了半年。”

      炎朝一两黄金相当于两千元人民币,一两白银相当于二百,一文钱相当于两毛,一千文钱等同一两银子,一百文也就二十块钱。

      即便只卖一百文钱老汉仍怕任宁觉得贵,这才急忙补充着。

      倘若对方是大量贩卖麻鸭的老板任宁绝对会讨价还价,然而对方只是贫苦的农民他甚至想多给些钱,急忙说到“五只我全要了!”

      老汉的表情微微变化着,忧愁变成了欣喜,看得出这一百文钱对他的重要性。

      为了表示感谢,老汉把装麻鸭的竹筐也送给任宁,总不能让他抱着五只麻鸭。

      拿了五百文钱老汉的心情大好,似乎感觉阳光更加明媚,若不是任宁一次买下五只麻鸭,早市绝对能成为晚市,落日之前他都不一定能回去。

      正当老汉要回家的时候突然被任宁拦住,笑着问道“不知您家,是否还有麻鸭?”

      任宁从昌南城赶了一天的路才算来到江州城,总不能只带五只麻鸭回去,恐怕都不够绝情吃的,何谈打出名气。

      “还有十只,不过老朽家据此三十里路,公子要等不少时间。”老汉如实说到。

      这里多半的农民都是从江州城附近的农村赶来,为了占个好位置天还未亮已经出发,老汉家据此三十里路实属正常。

      “不妨事,不妨事,若老伯不嫌弃可做我的马车同行。”任宁恭敬的说到,绝对是真心邀请。

      三十里路对于马车来说不过半个时辰,任宁有把握天黑之前赶回昌南城。

      老汉不知任宁为何执着于自己的麻鸭,却找不到拒绝的理由,贫困的他不会跟钱过不去的,立即走在前面引路,始终不肯上车。

      绝情看的有些焦急,一把将他拽上马车,虽说有些无理,也的确是为了让老汉少走几步路。

      老汉住在江州城东南方向的一个渔村,东临鄱阳湖,南靠庐山,交通显得有些闭塞,通往江州城这条路还算宽敞。

      路上来往的行人不少,多半都是进城卖农产品的,城里的达官贵人又怎会莅临一个小小的渔村。

      任宁总喜欢沿路欣赏风景,尤其是这种依山傍水的美景,时不时吟诵几首孟浩然的田园诗,老汉没多少学问也听不懂,却能看出任宁是个才子。

      任宁为人和善平易近人,深得老汉赞赏,竟仔细的对任宁打量一番,一边点头一边说着“不错,不错。”眼神中说不出的欣喜。

      片刻之后又开始摇头,看上去有些失落。

      老汉这个细节被任宁看在眼里,他大概能猜出老汉定是有个女儿尚未出阁,方才那番打量是在选女婿,最后脸上的失落分明是说自己高攀不起。

      任宁对老汉的女儿没多少兴趣,为了不让老汉有“高攀不起”的感觉任宁还不能表现出来,始终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一路上两人交谈甚欢,老汉虽然是个渔民,多少也懂些炎朝的形势,难免抱怨几句,本以为任宁这种贵人会因此话气愤,不曾想任宁也对朝廷愤愤不平。

      通过谈话任宁了解到老汉名为苏百,膝下果然有个二八芳龄的女儿,还有一名十四岁的儿子,只是没了老伴,养家糊口的重担全都落在自己身上。

      “您儿子不帮着干农活吗?”任宁颇为好奇的问道。

      在炎朝男子到了十四岁已经成年,甚至可以娶妻生子,理应谋个生计。

      听到任宁问及自己的儿子,苏百语气有些低落“这个不肖子每天跟人打架,哪懂得帮【创建和谐家园】活。”

      随口一问却说道苏百心中的痛楚,任宁也只能说些安慰的话,甚至说自己小时候也经常打架,会慢慢懂事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10: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