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醉卧河山》-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自从那日去了南窑就在没回来过,任宁询问了送饭的婢女也没得到什么答案,心里更加焦急。

      第四天的清晨任宁终于坐不住了,跑步的路线换成了昌南城的街道,目的地设在南窑。

      出了西客房便是秦家的大院,大院的开阔着实把任宁吓了一跳,周围一座座建筑错落有致,院中的花草争芳斗艳,尤其是那不小的池塘令任宁赞叹不已。

      正是六月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开的恰到好处,水里的金鱼相互嬉戏,可谓是生机无限。

      天还没亮,任宁本以为自己起的挺早,不曾想辛勤的家丁早就开始打扫整个院落。

      见到任宁有些打声招呼却不知该如何称呼,有些干脆没见过他,也有些在背后议论纷纷。

      一丈多高的朱红色大门牢牢关着,旁边两扇小门却是开的,类似秦家这种大户大门一般是不开的,家丁们日常活动都是通过小门,只有极为尊贵的客人才有资格从大门通过,这一点任宁也明白,于是从右侧的小门扬长而去。

      秦家坐落在昌南城的中央地段,出了门没走多久便是贯穿南北的昌江,昌江两岸也是昌南城最繁华的街道。

      古代没有自来水,人们要解决用水问题就必须要有水源,所以大多城池依山傍水而建。依仗秦淮河有名的金陵府如此,依靠钱塘江发展的余杭也如此,昌南城自然不例外。

      夏日的江边雾气很大,也让任宁格外清醒。

      昌江两侧多是两三层的小楼,也有四五层的豪华建筑,这种木质的建筑不能太高,自然不能跟现代的高楼大厦相比,即便如此还是给任宁一种震撼感。

      从历史课本上他知道唐代繁华,而炎朝的昌南城更显的有些浮夸,若真是金陵、洛阳这种帝都还不知又是什么情况。

      昌南城的市跟坊独立分开,昌江两岸就是最繁华的市,百姓居住的坊位于昌江东西两侧。

      任宁通过观察也发现了这个特点,两岸除了酒楼便是商铺,当然还有青楼。

      青楼在炎朝非常盛行,甚至成了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就把女子带到军营供士兵“享用”,从此便开创了【创建和谐家园】的先河。

      后来各个朝代争先效仿,不但有了军妓的诞生,也开始有了专供官员把玩的官妓,民间也开始出现盈利性质的青楼。

      士兵、官员公然【创建和谐家园】的行为有辱国家形象,到了炎朝便取消了军妓跟官妓,这也使得青楼有了空前的发展。

      当然青楼中的【创建和谐家园】不完全是【创建和谐家园】的娼妓也有靠才艺为生的歌妓,那些文人墨客恰恰对这些歌妓情有独钟,甚至不惜重金博得美人一笑。

      歌妓一旦出名后价钱将会大涨,受不住金钱诱惑的也开始选择【创建和谐家园】,能够守身如玉没有几个,就算真的守身如玉进了这种风月之地也会被看成不干净的女子。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是【创建和谐家园】的真实写照,大半【创建和谐家园】是靠【创建和谐家园】,等到年老色衰无人问津也就没了经济来源,多半会被老鸨赶走,有些积蓄的还能生存,饿死街头的比比皆是。

      有些才艺的多半也没什么名气,最后只能走上【创建和谐家园】的道路。

      极少数的成了花魁博得文人墨客的青睐,也不过是红火几年。

      当然也有些被达官贵人相中的从了良,有柳如是这种嫁入官宦世家的算是命好的,也有被负心汉所骗跳入江中的杜十娘。

      总之【创建和谐家园】命薄,恐怕没有一名女子自愿沦落风尘,她们大多家境贫寒被卖到青楼,也有走投无路被青楼收养。

      任宁沿江而下,倒是不怎么在意两岸的店铺。

      这个时辰大部分的店铺还没开门,街道上显得格外冷清,倒是让任宁耳根清净。

      跑了大概半个时辰才来到昌南城南门,这是太阳高照城门已经打开,没有拿一点行李的任宁也不用接受士兵的检查,顺利的来到城南。

      出门城门没多久任宁便发现一块被栅栏围起来的空地,栅栏门的上方有块不小的门匾,上面写着大大的“秦家”,毫无疑问这便是秦家烧制陶瓷的南窑。

      就在任宁想进去看个究竟的时候被四名家丁拦住,这也不足为奇陶瓷的烧制技术非常保密,决不允许外人随意入内。

      任宁真不知该如何解释,他总不能说自己是秦歆瑶的未婚夫吧,那样多半会被秦家家丁殴打,他们可未曾听说秦歆瑶还有未婚夫。

      就在他为难的时候栅栏门内突然走出一名女子,正是那日瞧不起任宁的小蝶,也是秦歆瑶地贴身婢女。

      小蝶见到任宁先是一愣,然后走到几名家丁身边,小声说了几句。

      听完小蝶的话几名家丁先是哈哈大笑,然后强忍着笑容鄙视的看了看任宁不耐烦的说到“进去吧!”

      从他们的表情任宁也能猜出小蝶说了什么,上次他都能压住内心的怒火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反倒是对着小蝶微微一笑,让这小丫头有些摸不着头脑。

      “她真是任家那个庸才吗?”小蝶喃喃自语,满是疑惑。

      她从小跟在秦歆瑶身边,算是阅人无数,庸才也见了不少,他们多是目光呆滞而眼前的任宁眼神中充满狡黠。

      走进栅栏首先映入任宁眼帘的是一堆堆矿土,显然是烧制陶瓷的原料,然后是一个个制作陶瓷胚体的转台,最后是两个巨大的窑炉。

      这个时间工人早就各司其职,南窑内显得热闹非凡。

      一身红衣的秦歆瑶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见到小蝶时任宁就猜到她在这里,任宁故意绕道而行,她似乎也发现了任宁,只是轻轻一瞥便继续有条不紊的指挥着。

      能够在任宁之前出现在这里说明秦歆瑶起的更早,这一点不得不令任宁佩服。

      穿过人群任宁在窑炉旁找到了高伯,从那憔悴的面容中也大概明白这些天他都经历了什么。

      “少爷您怎么来了?”高伯有些吃惊的说到。

      他记得三天前任宁还不能独立行走,没想到现在竟能一人来到南窑。

      任宁没有回答高伯的问题,而是随着他的目光一同转移到烧得正旺的炉火上。

      两个窑炉一个用来烧制陶器,一个用来烧制瓷器,每个窑炉能够同时烧制十个产品,工人师傅们把做好的胚体统一拿到窑炉旁由专门的把桩师傅烧制,几个时辰后成型,而这时下一批胚体恰好成型,如此循环烧制大大提高效率。

      从高伯紧张的期盼的眼神中任宁也知道他制作的胚体就在陶器炉内。

      陶器跟瓷器除了选用的矿土不一样烧制的温度也不同,所以在不同窑炉烧制,一般来说陶器所需温度低成品率高,价格相对便宜,高伯属于新手还未达到制作瓷器的水平。

      “开炉!”把桩师傅大声喊道,然后将偌大的炉门打开。

      烧制陶瓷除了制作方面外火焰温度的控制更加重要,一名合格的把桩师傅甚至能将火焰温差控制在十度以内,秦家的整个南窑不过只有两名把桩师傅。

      一般把桩师傅喊“开炉”的时候证明里面的陶瓷烧制完成,需要尽快把炉内的陶瓷取出,以免影响品质。

      这是一批普通的陶罐,形状简单制作工艺并不复杂,成品率很高,事实也是如此,十个陶罐只有一个破裂。

      “又失败了!”高伯死死地盯着破裂的那个陶罐无奈的摇摇头,显然这正是高伯的作品。

      任宁也大概明白为何高伯三夜未归,怕是担心不能制作出合格的产品被秦家赶走,想必这几日都没休息。

      制作陶瓷本就是技术活,没个三五年时间很难出师,更何况没人指点十日内完成作品分明是强人所难。

      秦歆瑶如此刁难他们无非是想逼任宁就范,这一点他与任宁心知肚明。

      他本不想与别人争些什么,不过看到远处秦歆瑶得意的笑容任宁顿时来了斗志。

      安慰高伯几句之后任宁拿出破裂的陶罐仔细端详,裂纹恰好位于陶罐变径之处,摸了摸厚度任宁恍然大悟。

      第七章 老子的未婚妻

      第七章 老子的未婚妻

      “收缩,胚体煅烧收缩的原因!”任宁很快找到陶罐破裂的原因。

      陶瓷煅烧之前叫做胚体,虽然有固定的形状但其中还有水分,煅烧之后水分完全蒸发势必会引起胚体的收缩,若是一个桶装器物也不会破裂胚体会均匀的收缩,而陶罐有一个变径,变径的地方会向上下两个方向收缩,相当于比其他地方多收缩了二倍,如此一来导致变径位置很薄甚至破裂。

      也就是说只要弄清楚胚体的收缩率就能制成厚度均匀的成品。

      任宁没有立刻给高伯解释这个道理,而是独自来到黏土旁,只做了一个简单的长方体,并用尺子测量长方体的厚度,然后跟随下一批胚体一起进炉。

      他的行为令所有人不解,这分明是浪费窑炉的空间,这次也只能同时煅烧九个胚体。

      起把桩师傅本不想让他放入,而一旁的大小姐则点点头示意开火。

      形状复杂的陶器要烧制四五个时辰,瓷器甚至要烧制一天,这一批胚体虽不复杂也至少要两个时辰。

      高伯不太关注炉内的情况毕竟任宁只放入一块长方体,于是独自一人开始制作新的胚体,希望下一次能够成功,反倒是任宁对这块长方体有很大的期待。

      掌管着众多产业的秦歆瑶事务繁忙本应离去,但看了任宁的表情也决定留下来看个究竟。

      伴随着把桩师傅的一声开炉两个时辰终于结束了,高伯早早的将新的胚体拿到窑炉旁边,而任宁满是期待的取出那块不起眼的长方体,然后再次测量厚度。

      “八分!”任宁精确的读出长方体的厚度。

      他记得煅烧之前是一寸现在只剩了八分很快便得出黏土的收缩率是百分之二十。

      “高伯,只需让变径的地方比其它地方厚五分之一即可。”任宁兴奋的说到。

      不远处的秦歆瑶一字不落的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心中满是疑惑“难道他也烧过陶瓷?”

      掌管南窑的秦歆瑶自然知道黏土的收缩率,只是叫法不同,这些都是工匠师傅们耗费大量时间总结出来的规律,没想到被任宁一语道破,她不得不重新审视被称作庸才的任宁,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

      就连高伯也觉得奇怪,任宁是他看着长大的,他不曾记得任宁给人家出过什么主意,不过高伯还是按照任宁的说法细心的控制胚体不同部位的厚度。

      方才又起火了一批坯体,也就是说按照任宁说法制作的这个胚体最快要四个时辰才能出炉,而现在已经午时,恐怕要等到傍晚才见分晓。

      任宁有的是时间不怕等待,秦歆瑶却等不起,更何况她大概猜到了结果,带着两名婢女缓缓离去。

      等待的这个过程中任宁可没闲着,他正好趁机了解一下炎朝陶瓷工艺进展到什么程度,也能与他熟知的历史对应起来。

      通过高温窑炉还有瓷土他可以断定瓷器已经出现,但不知他们能烧出什么品质的瓷器。

      恰好这个时候高温窑炉开炉,各个形状各异的瓷器映入眼帘。

      其中五个白色的瓷瓶,五个带有花纹的瓷盘,虽说十个瓷器中没有破裂的但有一个白色瓷瓶中带有暗黄色,两个瓷盘花纹颜色不纯显得有些扎眼。

      “白瓷跟彩瓷!”任宁心中感叹,制作这两种瓷器并不简单。

      制作白瓷首先要用瓷土做成胚体,然后放入窑炉烧制成型,然后用淘洗干净的釉汁均匀涂抹再次放入窑炉烧制,最终成型。

      成品白瓷质地均匀洁白如雪,而那个略带暗黄的瓷瓶显然是釉汁淘洗不干净。

      彩瓷制作更为复杂,胚体烧成后要用染料绘制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均匀的涂抹釉汁进炉烧制。

      成品彩瓷色泽鲜艳纹路清晰,而那两个瓷盘颜色不纯显然是染料中有其它杂质。

      白瓷颜色不纯问题还可以解决,只要釉汁多淘洗几遍即可,而彩瓷染料不纯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瓷器上用的染料可不是涂在布匹上的染料,而是矿土里的金属氧化物,进炉之前这些染料并不鲜艳经过高温煅烧跟还原后金属氧化物被还原形成金属单质嵌在釉汁中格外漂亮。

      古代技术落后能够找到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实属不易根本没办法祛除其中杂质,这也就导致瓷器颜色不纯。

      任宁立刻判断出炎朝已经初步掌握了釉下彩工艺,不过距离釉上彩或是青花瓷之类的高品质瓷器还有一定差距。

      “大叔不知南窑能否烧出青瓷?”任宁走到一名工匠师傅面前问道。

      青瓷也属于釉下彩,工艺要比彩瓷简单,不过要烧出通体碧绿的青瓷也不容易,既然他们初步掌握了彩瓷工艺想必也掌握了青瓷工艺。

      对于青瓷这个名称工匠师傅有些陌生,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找来一个略微泛着红色的碧绿瓷器。

      “是这种吗?”

      “没错!”

      任宁点点头,他确定这便是青瓷,只不过质地不怎么好。其实这个瓷瓶算是品质最好的,拿出来让人参观的总不会是次品。

      制作青瓷的方法跟白瓷相差不大,只是在釉汁里添加了氧化铁,而这个瓷瓶略显红色明显是氧化铜的缘故。

      任宁没有继续问下去,从这几件瓷器的品质他大概猜出炎朝陶瓷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想在秦家混吃混喝的他也不想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反倒是尽快烧出一个成型的陶罐最为紧要。

      四个时辰在任宁的询问中很快过去,天色也渐渐暗淡,高伯放入的那个陶罐终于开炉了。

      这次连任宁也变得紧张,他倒不是怕再次失败最终导致离开秦府,而是想要验证一下自己的理论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这可是他第一次尝试用理论去解决问题。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07: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