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开口的是秦歆瑶,她与任宁熟络,也时常开个玩笑,看他们一副针锋相对的样子林湘儿嗤嗤一笑,又多了几分妩媚。
“小三子一会让最前面几位顾客上二楼。”任宁急忙吩咐着,然后带着秦歆瑶跟林湘儿来到二楼。
他对林湘儿有这种态度不是因为她才华横溢,更不是因为长相漂亮,而是因为她昌南商会会长女儿的身份,在这做生意难免要跟商会打交道,说不准哪天就会有求于人。
林湘儿也只是在沈园诗会那天见过青花瓷,不曾见过这等气势,尤其是在镜中的模样更为艳丽,立刻流露出一副享受的样子。
“林小姐慢慢选。”任宁客气的说到,也的确别有用意,让她尽可能多的了解青花瓷,然后凭她的身份大肆渲染。
“就这件了!”林湘儿指着一副刻着仕女图的青花瓷说到,前前后后也就几秒钟时间。
身为朝廷重臣的沈礼选择江山社稷图,美若天仙的林湘儿与这仕女图相得益彰,即是偶然也非巧合。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任宁看了看青花瓷又看了看林湘儿称赞道。
“任公子过攒了,湘儿就算再美也美不过这首诗。”林湘儿略带羞涩的应答。
普通的赞美之词林湘儿都是不屑一顾,任宁这首诗精妙绝伦,竟让她生出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秦歆瑶同样能听出诗的韵味,白了任宁一眼,她多希望任宁用这首诗来形容自己。
拿了青花瓷后林湘儿并未离去,而是把目光转移到印衬青花瓷的镜子上,“这是何物?”
“非卖品!”
“非卖品!”
任宁跟秦歆瑶异口同声的说到。
镜子是用来印衬青花瓷的自然算是非卖品,任宁说出此话不足为奇,而秦歆瑶却显得格外紧张。
女子的心思总是这样,不希望别人拥有跟自己相同的礼物,即便是好姐妹也不允许。
林湘儿会意的看了看秦歆瑶心里猜出个一二,笑了笑拿着青花瓷下楼,秦歆瑶脸色有些尴尬紧随其后不知如何解释。
随后又陆续上来九名顾客,纷纷选取了自己喜爱的青花瓷扬长而去,不得不说小三子聪明伶俐,把任宁交代的事情办得漂亮。
除了十件青花瓷外同样卖了些青瓷、三彩,昨日的货物明显不足,长此已久恐怕只能生产出够数的青花瓷。
午后任宁再次来到南窑,同样是等了几个时辰之后拿到瓷器,小三子将这些瓷器摆上货架,却总感觉有些空旷。
“宁哥,这点瓷器恐怕刚开门就被抢空了。”小三子略带忧愁的说到。
除了十件青花瓷外,青瓷、三彩也只有十件,白瓷跟陶器稍多一点,然后叫了万瓷都的他们不可能只买些白瓷跟陶器。
小三子的话也让任宁再次思考这个问题,其实他们不愁挣钱,倘若整个南窑都用来生产青花瓷绝对日赚斗金,不过那样青花瓷尊贵的位置必然降低最后也只能沦为青瓷一个级别,不是长久之计,并且只卖青花瓷还会砸了万瓷都这个招牌,品牌效应甚至比质量更重要。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南窑连夜生产,总能多维持几天,考虑到工匠们的身体状况同样放弃了这个想法。
带着些许的烦躁任宁再次来到门前的石桥上,萧语诗坐在石墩上看着昌江,偶尔把身旁的石子丢进水面,看着一层层的涟漪。
“我们就如同落入昌江的石子,找不到一点痕迹。”萧语诗知道任宁在她身后显得有些伤感,拿石子自喻。
“再小的石子也会泛起涟漪。”任宁坐在旁边轻声回答道。
这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任宁希望萧语诗能够从悲伤的心境中走出。
“涟漪为何高低起伏呢?”萧语诗收起悲伤的情绪,看着涟漪出神,却想不通其中的奥秘。
任宁有些无语,他总不能解释这叫做波峰波谷,只能借题发挥“就如同我们的命运,总有波澜,低谷之后总会新生。”
萧语诗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心情也好了很多,突然凑到任宁耳边轻声说道“今天我没杀人!”
说完便欢快的离去,只留下任宁呆呆的站在那里,他完全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萧语诗几乎天天都在杀人。
这话有两个作用,其一告诉任宁自己会听他的话,其二纯粹为了试试任宁的胆量,算是调戏一番。
“老子被调戏了!”任宁用力的摇摇头这才反应过来萧语诗的意思。
第五十章 濒临断货
第五十章 濒临断货
月下的邂逅总是美好的,也是难忘的,任宁捧着萧语诗带给他的一抹芳香不敢入眠。
萧语诗最后那句话分明是说自己每天都在杀人,只有今天没有,当时任宁有些慌张,现在想来不过是她开的玩笑罢了,那个灿烂的笑容把他迷得神魂颠倒。
任宁也不能确定这是什么感觉,总之跟萧语诗在一起是开心的。
第二天任宁起的很晚,等他出现在大厅的时候发现青花瓷已经售罄,只有零零散散的几个客人在挑选所剩不多的青瓷。
跟着任宁学了两天小三子他们已经有模有样,不想扰了他的休息,便提前开门做生意。
任宁自是高兴,他本就想着让小三子他们独立经营,自己当个甩手掌柜。
高伯仍是满脸笑意的数着银子,心情好到极点,他似乎看到任宁东山再起的希望,当然最重要是看到了任宁的成长。
小灵偶尔来到大厅,多半在内院忙着众人的起居,如此一来几人也算是分工明确,生活跟生意皆是一副井然有序的样子。
任宁再次出了城,来到南窑,他倒更像是货物的搬运工,每天往返于两地之间。
进了南窑任宁发现秦歆瑶正愁眉苦脸的看着那几件瓷器,时不时的叹气。
货车上摆了三十件瓷器,其中十件青花瓷,十件青瓷,十件三彩,这已经是南窑一天的最大生产能力,只可惜远远供不上万瓷都的销售,也就是说南窑拖了万瓷都的后退。
秦歆瑶是一名商人,总想着利益最大化,如今有了赚钱的方法却没有足够的瓷器,让她如何不愁。
“从今日人员分成两批开始倒班。”秦歆瑶万分纠结之后还是做出这个决定,紧接着补充道“月钱由原来的五两涨到十两!”
倒班的作用有多大秦歆瑶是见过的,几天前她就想着让工匠们倒班却担心任宁不同意,这才给他们涨了一倍的工资。
在昌南城一名普通的家丁每月一贯钱,也就是一两银子,机灵些的最多二两,瓷窑的工匠大多五两,如今秦歆瑶直接给他们涨到十两,即便是夜里工作很辛苦他们也是愿意的。
“我同意月钱涨到十两却不同意夜里工作。”任宁缓缓走到秦歆瑶面前认真的说到。
自己的想法被人驳了秦歆瑶有些气愤,平日可没人敢这样跟自己说话,得知是任宁气消了一半,语气也平缓了不少“除了夜间工作还有其他办法吗?”
秦歆瑶这话没有反驳任宁的意思,只想听听他的意见,她总感觉没有任宁办不到的事情,心里充满了期待。
瓷器供不应求这个问题任宁也一直在考虑,但他从没想过用倒班的方式解决,正是在昨日夜里突然来了灵感,嘴角微微一笑,脸色变得颇为神秘“吞并范家、罗家!”
现代的任宁虽不是大老板,却看过不少商业战的电视剧,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离不开吞并其它公司。
听了任宁的话秦歆瑶吸了口凉气,她也知道那些有实力的家族会吞并一些小家族,不过秦家还远没到能吞并罗家、范家的地步,这分明是痴人说梦。
“有些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秦歆瑶也不想直接驳了任宁的意见,不过这事的确有些困难,急忙解释道“范家、罗家跟秦家不同,他们没有其他产业,只生产陶瓷,吞并了北窑、西窑就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路。”
秦歆瑶没说他的想法是痴人说梦,简简单单的给任宁介绍了罗家、范家的情况,任宁是聪明人能理解秦歆瑶的意思,也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
“既然不能吞并,那就让范家、罗家为我们供货!”任宁放低了要求,继续说到。
让范家、罗家给他们供货无非是要成为他们的买家,只要价格给的高他们没理由拒绝,运作起来相对简单。
秦歆瑶脸上露出一丝欣喜,紧接着眉头微微一皱“恐怕也有些难度,范家有自己的陶瓷铺,而罗家有固定的大买家。”
有自己陶瓷铺的范家完全可以自产自销,没必要把货供给任宁,他给的价格也绝对不会高过陶瓷铺卖出的价格,由此来看让范家供货的确有些困难。
而罗家则拥有固定的大买家,即便任宁给出更高的价格罗家也不一定会放弃老客户而选择他们,如此一来有失信誉。
任宁再次陷入沉思,兴奋劲少了几分,也只能安慰的说着“一切犹未可知。”
拿了货物任宁有些落魄的赶回万瓷都,离开时还不忘提醒秦歆瑶不要夜间进行工作。
一项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秦歆瑶不知为何总会接受任宁的意见,分明一筹莫展也没让工匠们夜间上班。
回到万瓷都后把瓷器交给小三子任宁心不在焉的钻进自己的房间,答应了秦歆瑶的事情他竟没一点办法。
八月十七的月光还算明亮,只是多了几分寒气,心情不佳的任宁本早点入睡,一睡解千愁,却还是在内指引下来到门外的石桥上,萧语诗仍旧坐在石墩上似乎等待着什么。
“来了!”萧语诗轻声问道。
任宁轻点着着头,很随意的坐在旁边,两人已经有了默契,不需过多寒暄。
萧语诗总是一副悲伤落寞的样子,可能因为内心的孤独,任宁的出现倒是给了她不少笑脸。
“心情不好?”萧语诗关切的问道,平日任宁都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此时却愁眉不展,怎能不被发现。
任宁没想着隐瞒,把万瓷都的情况一五一十的给萧语诗说了个遍。
萧语诗是杀手并非商人,那些生意上的往来所知甚少,却不失为一个优秀的倾听者,不停的点头,表情也随之变化,说完之后任宁伸了个懒腰心情也好了不少。
萧语诗突然起身,抽出腰间的长剑,迎着月光,疯狂乱舞。
月光、刀光交织,美人、美景印错,看的任宁目瞪口呆,尤其是萧语诗那凌厉的剑法让他大为赞叹。
最后一剑直指任宁喉咙,距离不到一寸的地方戛然而止,一根青丝却被斩断落在萧语诗的手中。
任宁瞪大双眼看着冰冷的长剑,狠狠咽了口唾沫,魂魄被吓走一半,哪还敢说话。
“我的剑法虽然凌厉,看似无懈可击,最后的杀招却是最大的破绽,若敌人剑更长一分死的将会是我。”萧语诗收回长剑坐在任宁身旁解释道。
见她收了长剑任宁才缓过神来,仔细的分析萧语诗的话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即便铜墙铁壁的防御也有破绽!”
第五十一章 范家西窑
第五十一章 范家西窑
萧语诗剑法凌厉,剑气逼人,算得上是用剑高手,却仍有着破绽,她正是想通过此时告诉任宁范家、罗家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存在破绽。
得到提示之后任宁兴奋不已,本想轻吻萧语诗的额头,却被那闪着光芒的长剑吓了一跳,哪还有这贼胆。
回到房间任宁很快入睡,也大概有了对付罗家、范家的方法。
第二天青花瓷同样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按眼前来看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很久。
任宁没亲自去南窑取货,而是吩咐了机灵的小六子,自己带着小三子神神秘秘的出了大门,高伯是不能离开的,他还要看管万瓷都。
昌江自北向南贯穿着整个昌南城,两岸的街道同样是南北走向,任宁他们沿着昌江向南走了没多远便出现个十字路口。
这条东西走向的大街由一座不小的石拱桥链接由此得名拱辰街,繁华程度不亚于昌江两岸。
拱辰街的东半部分任宁去过,沈府就坐落于此,昌南城县衙同样在那,算是官地,而西半部大多是一些名门望族,任宁带着小三子择西而行,一路上还不忘感慨那些雄伟建筑。
“宁哥,这就是范家的陶瓷铺。”小三子指着一家商铺说到。
任宁也注意到巨大的门匾上写着范家陶瓷几个大字,下面是一扇一丈高的木门,总共有三层,不论是规模还是气势都要略胜万瓷都一筹。
范家只做陶瓷,相对罗家、秦家更专业,又是自产自销有不小的品牌效应,这家店铺算是昌南城瓷器购买基地,生意极为兴隆。
只可惜这种局面却被任宁打破,万瓷都的凭空出现吸引了众多顾客,偌大的范家陶瓷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名顾客,多半是买些不起眼的陶器,一天也赚不了几两银子。
“走着!”任宁迈着大步大摇大摆的走进店铺。
任宁颇有一番砸场子的感觉,旁边的小三子急忙提醒范家有不少家丁。
虽说二人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进了店还是受到掌柜热情的招待,如今来个客人很不容易尤其是身穿绫罗绸缎,掌柜可不敢得罪。
任宁四下打量了一番竟没找到其他顾客,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再看看周围的货架摆满了陶瓷,若不是掌柜摆放及时就是没卖出去几件。
“找个伙计带我去楼上看看。”任宁语速放的很慢,装出一副有钱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