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亭亭虽然不情愿,但是一想桃子毕竟是为雄风效力,当场默许了。并且用手机告诉了桃子这个好消息。
桃子一听这个消息高兴得语无伦次,心里却想,自己早就知道了。
可是亭亭也去,多了碍手碍脚的人,不能跟阿来说悄悄话了,不过,能够亲眼所见阿来的家乡,已经让她心驰神往了。
三个人集结在一起,坐上越野车,早晨出发,直奔四合院。
越野车很快到了四合院门口。
亭亭按响喇叭,爷爷竟然不在家。
阿来打开四合院大门,桃子一看惊呀说道:“哇,这个四合院天井,起码有一个篮球场这么大,阿来你祖辈是富豪?”
阿来笑嘻嘻说道:“这个是爷爷祖辈上留下来的,这里曾经住扎过一个连的军队,大约有120多人,吃喝拉撒睡都没有问题。”
桃子好奇在院子溜达,东张西望,阿来摸着桂花树,喃喃自语说道:“我又回来了,谢谢你给我无穷无尽的能量。”
桃子看着桂花树,说道:“我想爬上树,我小时候在乡下爬树比男孩子都厉害。”
亭亭脸色一沉说道:“这可不行,这颗桂花树,女孩子是不可以爬的。”
桃子疑惑问道:“为什么?”
亭亭厉声道:“这是规矩!我是听阿来爷爷说的。”
桃子一听只好作罢。
休息了一会,阿来提议去学校看望一下爷爷,两个人异口同声说好。
亭亭开着越野车来到了,曙光小学校。
阿来拎着大包小包的,水果,练习本学习用具,下了车,只见许多教室空荡荡的,琅琅书声没有了,闹嘻孩子不见了,悄悄地来到一间课堂,只见只有十几个孩子,正在埋头认认真真做作业,爷爷戴着老花眼镜,坐在讲台桌看着书。
阿来一阵阵心酸,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轻叩教室的门,爷爷这才抬起头,看见阿来,起身站起来,阿来赶忙走过去,一把拥抱住爷爷,赶忙问道:“学校怎么了,怎么好几个老师没有在?那么多学生到那里去了?”
几个小学生看着亭亭和桃子有一些拘束,胆怯,亭亭把水果分发一个人一个,桃子把练习本和笔分发到每一个小孩子手中。
爷爷对孩子们说道:“接受礼物,要谢谢姐姐。”
孩子们异口同声说道:“谢谢姐姐。”
爷爷安排好学生。
把三个人领到空荡荡的办公室。
通过爷爷的解释,阿来知道其中的原委。
原来山区里的人,进城打工的越来越多,许多都陆续把自己孩子接到身边去了,这里的教师工资不多,教学条件又不好,有的改行了,有人的托关系调走了,大城市的老师又不愿意来,这样短暂的一年半载时间,这里的生源就渐渐地流失了。
原来十几个班级的学生,只剩下一半了。
爷爷为了几个剩下的孩子,只能坚守岗位,爷爷说就是剩下最后一个孩子,也不能让他辍学。
爷爷行为,话语深深地打动着三个人,阿来宽慰着爷爷,桃子是农村的,自告奋勇去课堂代替爷爷讲课去了,课堂里传来琅琅读书声,和孩子们开心的笑声。
阿来给爷爷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获得了学校奖金,以及和在亭亭的帮助下,勤工勤学,获得散打冠军的事情一一告诉了爷爷,以后的学杂费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爷爷听着的是心花怒放,连连对亭亭道谢,搞的亭亭都不好意思了。
到了中午,桃子亲自去食堂帮助做饭,亭亭和阿来则开着越野车去小集市,买了好多的菜,给孩子们增加营养。
下午亭亭和桃子给孩子们表演武术和散打。
爷爷笑容满面,笑得皱起了满脸的皱纹。
阿来看着爷爷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心里涩涩的,童年记忆中爷爷,精神抖擞,温和儒雅,红光满面,为了自己操碎了心。
现在……唉,又要给孩子们上课,又要忙里忙外,想着眼睛已经是湿漉漉的,被爷爷发现了。
爷爷疑惑问:“怎么啦?”
阿来回道:“没什么,我只是想……”
爷爷轻轻地对阿来说道:“想什么?你现在不是很好吗?又给爷爷领回来两个,不过爷爷告诉你,饱不丢干粮,冷不丢衣,你可不能太花心哦。”
阿来笑嘻嘻说道:“爷爷你想到那里去了,我还在上大学,你可不要教坏了我。”
爷爷给孩子们放了学,面送着孩子们离开,这才坐进越野车和大家回到四合院。
在越野车上,桃子看着窗外,突然发现一个身影一闪而过,赶忙对阿来说道:“就是他,就是他,就是这家伙!”
阿来赶忙压低声音,冷冷道:“不要影响亭亭开车。”
这里离雷音寺太近了,和尚在周围活动太平常不过了,亭亭来过这里,没有在意,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上,莫名其妙想,桃子第一次来这里,他认识谁?
桃子在车窗外看见远处的正是圆通。
阿来叫桃子不要说出来,就是不想爷爷和亭亭知道,这样方便自己调查取证。
来到四合院,亭亭和桃子俨然像个家庭主妇,帮着爷爷烧锅做饭,一个在下面烧柴,一个在上面炒菜。
爷爷倒是插不上手了,在一边背着手,捻着胡须笑盈盈得看着。
吃完晚餐,散散步。
阿来安排亭亭和桃子的寝室。
自己则半夜三更上了桂花树,继续修炼,徜徉桂花香泉沐浴中,感觉神清气爽,精神饱满,气如行云流水丹田充实,神完气足,功力又发生了质的飞跃。
轻轻跃下树来,回到自己的房间,悄悄地躺下,东方已经露白。
武功大多数都是三更半夜修炼的,从来功夫不显外人。
俗话说的好,这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遇到吃生米的;吃生米的遇到吃生稻的;吃生稻的遇到半夜不睡觉的,一个比一个厉害。
半夜不睡觉是什么人,那就是练功夫的人,高深的功夫十分的讲究环境、地点、时辰、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
有功之人不露馅,不准轻易显人,这才叫数年勤炼无人问,一朝露艺鬼神惊……
亭亭和桃子也已经起床了,在四合院中开始锻炼了,两个人锻炼起来是虎虎生风。
爷爷有早起的习惯,一边准备早餐和热开水,自然免不了在一边观看,心里美滋滋。
爷爷吃完早餐,要去学校。
阿来领着亭亭和桃子去寺庙游玩,自己还要拜见住持。
越野车在寺庙的一个僻静的地方停下。
这时候,一个身着道装扮得的人悄悄走了过来,拦住刚刚下车的桃子,说道:“小妹妹我给你算个命,看个相,不准不要钱,你叫什么名字?”
桃子随口说道“我叫桃子,你算一算,【创建和谐家园】嘛来这里的?”
(本章完)
------------
第152章 你想找死吗
阿来和亭亭正在汽车后备箱里拿东西。
一见是半仙,赶忙上去说道:“干嘛,半仙你这就算上了,见了我也不问个好。”
半仙推开墨镜,一看是阿来,激动得上前就要拥抱,阿来赶忙把两大袋水果塞在他手里说道:“你看看你又在忽悠人了,还忽悠我的妹子身上了。”
半仙看着阿来身边两个红扑扑的姑娘,满脸堆笑道:“哎呀,我一大早,掐指一算就知道今天能够遇到故人,而且算到你又遇到桃花运了。”
亭亭一听桃花运这三个字,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脸色有一些阴沉。
阿来赶忙道:“半仙,你少贫嘴好吗?我给你一点建议,你可以卖手工艺品,或者小挂件,旅游纪念品什么的,比你现在忽悠人好,真不行,我还可以跟住持说说,让你去寺庙摆个摊,帮助香客解解签,吃一口饭,应该没有问题。”
半仙说道:“小商品,这一些东西我又不知道在那里批发?怎么做?”
阿来笑嘻嘻说道:“这个简单,我熟悉,我领你去市场溜达跑一次,你就知道了。”
半仙说道:“那好,你把手机号码给我,到时候我攒够了钱,就联系你。”
“你这一说,倒是提醒了我”,
阿来说完,下意识摸了摸口袋,想起来了,掏出一个崭新的手机来,说道:“莫非你掐指一算到了,这个手机,我特意为你准备的,以后这十里八乡附近的村民,家里做红白喜事,邀请你凑热闹,给一点赏钱,也好方便联系你。”
半仙接过手机,兴奋道:“这,这太贵重了,多不好意思。”
阿来笑道:“就几百元,不是好的,你将就着用吧,手机里,我已经存储了我的手机号码,还有预交了五百元话费。”
半仙激动得眼泪汪汪道:“就你想着我,还这么周到。”
说完把目光转向亭亭和桃子,夸夸其谈道:“谢谢两位姑娘保护我主,吉人自有天相,贵人自有天数,你们两个看到阿来眉心那一颗痣了吗,那是大富大贵痣,两位姑娘请自宽心,跟着他,一定会大展宏图,气吞万里如虎,吃不尽的山珍海味,穿不尽的绫罗绸缎,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等待半仙一番话说下来,阿来一本正经道:“怎么不说了?说累了吧。”
半仙察言观色,左顾而言他岔开话题,看着在阿来身边,一左一右亭亭和桃子,分析说道:“这两位姑娘这副骨格身形,我怎么看都像你的私人保镖?倒不像你的……”
三个人面面相觑,接着发出哈哈大笑。
阿来赶忙一手拉着一个离开。
走了很远,阿来对亭亭和桃子说道:“再不走啊,这个半仙为了两袋水果,和几百元的手机,非要把我吹上天。”
寺庙里香火依然旺盛,无数的善男信女来烧香拜佛,求签、拜佛、还愿的人络绎不绝,庙里烟雾缭绕。
阿来嘱咐亭亭和桃子两个人,结伴自由到处游玩,自己还有一点事情去看望寺庙的住持,不方便带着她们,有事电话联系。
阿来独自迅速来到住持的禅房。
向住持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解释以后不用打钱在自己卡上,自己已经半工半读有了一定的收入,接着把手机的视频打开让住持过目。
住持看过立即双手合十道:“阿弥托福,罪过,罪过啊,这个佛门的害群之马,这是要毁了我雷音寺啊,看来我们的佛门真得是不清净了,这让我这个住持情何以堪?”
阿来问道:“住持,你看这个事情怎么处理?是交给佛协会吗?”
“交给佛协会,只能是通过跪香,做活让他忏悔,如果不服从寺院常住安排,才可以被迁单,把他的戒牒还给他,阿来,我想听听你的建议。”
“住持如此信任我,我就实话实说,我感觉这个圆通还有其它问题,不如全部调查清楚,在寺庙有没有涉及经济问题?还有其它他在外边活动材料。”
“这个事情一旦被外人知道,寺庙的清誉将毁于一旦,寺庙就会断了香火,佛门如此不净,会严重伤害广大信徒宗教感情,阿来你看如何是好?我一时间也没有了好主意。”
阿来见住持愁眉不展,建议立即叫弥生和弥乐。
一、秘密核查圆通在寺庙经手的财务经济账目。
二、秘密核查圆通社会关系、家庭关系,证据确凿了,交佛教协会开除僧籍。
三、触犯法律立即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住持立即展开眉头,笑容满面看着阿来,点点头,说道:“了空没有圆寂的时候,就跟我说过,你慧根不错,果不其然,就按你意思办吧。”
再三嘱咐阿来,法办圆通的过程中,一定要维护雷音寺声誉。
阿来点点头,寻找到弥生和弥乐,来到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