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那股泥石流作者:外乡人》-第2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也不知道湘云会不会进宫,所以图嬷嬷特意让人

        多做两双花盘底和元宝底的旗鞋,“旗袍也要做几身,先可着鲜亮料子来,年底穿也喜庆。”

        鲜亮料子可以少些绣花,缩短工期。

        冬月,腊月几乎不愁吃穿的人家几乎都在做新衣裳,晴雯做活麻利,行李里还有好些没穿过的新衣裳。不过出门在外,料子却没有太贵重的。

        这次突然回京,又是年底,湘云这边要置办的衣裳鞋袜也就更多了。

        “姑娘,九爷回来了。”

        正说话呢,胤德便走了进来。丫头上前轻轻掸下胤德身上的雪珠子,湘云坐在那里问胤德∶“怎么没打把伞

        “风太大,挡不住。”胤德一边用温帕子擦手,一边说道∶“弘辉还说要过来,我没让,叫他改日天睛了再来。今儿在家做什么了

        "宝玉来了,跟他八卦来着。你呢,一天都在四爷府上

        胤德点头,下晌的时候他还让人将李卫叫了过去。

        “李卫那小子这几年没白跟着你出门。”抿了口茶, 胤德说了一回李卫在四爷府上的一番对答后,又告诉湘云他把李卫给四爷了。

        李卫跟着湘云走了不少地方,也见识了不少风土人情和当地的政令实施情况,四爷不由问了极多这方面的问题。胤德离开时,四爷还拉着李卫问东问西呢。

        “到是提前给他铺了条路。”湘云一早就从胤德那里知道四爷极有可能位极九五。虽说胤德说的时候用的是不太肯定的语气,但湘云却知道胤德是笃定四爷会上位的。此时将李卫送出去,绝对是送了他一份大好前程。

        胤德点头又问他让人送来的首饰衣料可喜欢

        “呐,都已经安排上了。”湘云抬了抬下巴,指着桌上那一堆,“明儿要去给老太太请安,怕是要一天的功夫……”

        胤德对湘云明天去大观园的安排可有可无,不过提起大观园贾家,胤德不由又想到了薛宝钗。

        宝钗比宝玉还大两岁呢,转年就二十了。

        这个年纪在宫外都是老姑娘了,在宫里也距离放出去没几年了。

        宝钗入宫早,不过出宫年纪也得是二十四五岁的时候。虽说离出宫还有五年,但宝钗并不想出宫呀。

        年年小选,三年大选,今年春天大选小选同时进行,宫里又批发进货了一批鲜花。夹在这些十来岁的小丫头里,宝钗都要犯了年纪焦虑症。

        她怕再熬下去就真将自己熬成了老姑娘。

        宝钗聪慧,这几年呆在太后宫里,已经成了极有体面的女官姑姑。但也因为聪慧,她不甘心这辈子就这样过下去。

        通过观察以及这几年的各种分析, 宝钗已经有七成肯定四爷能继承皇位。

        她想提前下注了。

        只是当初翊坤宫是她的助力,如今却也成了她攀高枝的阻力。

        宜妃姐妹怎么可能将跟翊坤宫牵扯极深的太后宫女官推到四爷身边

        打个比方,宜妃姐妹真的做了那就跟赵姨娘将鸳鸯送给贾琮为妾没两样了。

        这事即便不被人想多了,也特么挺恶心人的。

        太后怎么想,德妃怎么想,四爷和当今又要怎么想

        所以宜妃姐妹就是摁死了宝钗也不可能叫宝钗这么干。

        宝钗能不知道

        她就是太清楚了, 所以才想着这件事情要怎么不动声色的将自己极为自然的送到四爷身边。

        太难了。

        四爷是个重规矩又较真的,性子龟毛,疑心病还重。除此之外他还是个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所以宝钗若是出卖翊坤宫一脉投诚,就以四爷的心性,更瞧不上背主的一个奴才了。

        意外呢

        学那些秀女崴个脚,落个水宝钗摇头了,四爷真特么是个奇葩。

        四爷不会救什么落水的人,上次有个落水的,四爷虽说让侍从救上来了却将人交给了管事嬷嬷。至于崴脚扑过去的,四爷还会退一步的喊刺客。

        听说四爷在自已家都要按着日子去各处就寝,就跟有大病似的。

        宝钗思来想去,发现她只能走太后的路子。

        若是太后将她赐给四爷,是不是一切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不光如此,因是太后赐下去的,她少说能捞个侧福晋。

        入潜邸是侧福晋,那等四爷登基,她不是贵妃也稳坐妃位。

        太后确实很重用宝钗,待宝钗也亲近,但太后能活到今天,绝对跟她万事不管的性子有很大的关系。

        先帝后宫多少蒙妃,当今后宫又有多少蒙妃,蒙妃又有哪个生下皇子的只要看明白这些事,就可以明白当今的心思。

        当今对蒙古即要笼络又要打压,他需要蒙古铁骑,同时也忌惮蒙古铁骑。

        当今难道不知道大清和亲出去的公主无论眼界和心计能力都不足吗

        当今最怕的是什么

        他怕公主反过来帮助蒙古,壮大蒙古,再对大清造成威胁。

        能出一个主政的四公主,都是四公主的母妃兄弟给力,她本身也是聪慧的,而不是大清对公主的倾力培育。

        当今将亲生女儿,大清最尊贵的公主下降蒙古是对大清的拉拢。但将女儿养成这样,却是当今的有意为之。

        也可以说是默许。

        这样的公主,能力只够打理内宅和公主府,嫁出去了也省心。

        也因此,当今对太后的孝顺是有前提。

        按目前的形势来看,四爷已经隐隐有了储君的趋势,如果太后此时将自己重用的贴心女官赐给四爷,当今能不想多了

        太后如何肯为了满足宝钗的野心搭上她自己

        一把年纪了,她还想继续母慈子孝的活到死的那一天呢。

        于是不管宝钗如何殷勤,试探递话,太后都没搭理。见宝钗过了线,便直接换个人用,冷着宝钗。

        她是太后,是当今的嫡母,侍候她的人多的是,不缺宝钗一个。宝钗见状又连忙再用心笼络太后,太后再像逗小猫小狗似的重用宝钗…无聊时光都打发了不少。

        宫里傻子少,宝钗和太后这一互动,有眼睛的便都看在了眼里。

        宜妃笑了一回宝钗太拿自己当回事,在太后身边几年,以为太后就会为了她犯当今的忌讳,她们翊坤宫都不敢这么想。

        这事胤德也知道了,但当时宝钗是走了湘云的路子,所以胤德便没叫宜妃动宝钗,而是准备等下次写信的时候告诉湘云,不想还没收到湘云的家信,湘云便回来了。

        胤德每次都要等湘云给他去信了,才知道湘云在哪里,然后再派人快马加鞭的将她给湘云的信和东西送过去。有时候,湘云并不会在一个地方呆太久,也会在信里告诉胤德不用回信什么的。

        如此一来,好多事情都耽误了。不过不要紧的事,耽误也就耽误了。要紧的事…好像也没几件。

        胤德将宝钗的事跟湘云说了,问湘云什么意思。

        "…我都快将她忘到脑后了。宝钗与湘云接触的时间不长,她对宝钗本就没什么感情,听胤德这么说,也多少对宝钗没啥好印象。

        也这太有大志向了。

        “她进宫也快十年了吧实在不行给个恩典放她出宫得了。”

        出了宫愿意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去吧。说到这里,湘云想到她特意给薛家带的土仪都不太想送过去了。

        胤德也接触过宝钗几回,也觉得那是个有心计的女人,在宫里那种地方可能显不出她什么来,若是出宫了未必不能干出什么拖后腿的事来。看一眼湘云,胤德觉得还是别叫她就这么出宫了。

        胤德怕湘云不高兴,回头心里起芥蒂便面上应下来,准备回头再与额娘妃说。

        是夜,二人用过晚饭,又说了一回家常。因湘云人在外面,所以很多事情八卦都错过了,因此这两天湘云所有时间都用来接收京城的大小消息了。

        比如说洗心革面,只对凤姐儿爱得死去活来的贾琏,竟然连平儿都发嫁出去了。

        再比如说,贾政与王夫人这对怨偶时不时的就关上门大打出手。

        一个踹,一个挠,结果总是两败俱伤。

        再再比如说, 薛姨妈当真找了个丫头给自家儿子做通房, 如今也给薛蟠留了后。

        还有什么宝琴嫁到梅家,薛蝌到底定下了邢大姑娘等等,等等大雪下了一夜,翌日一早天睛了,雪也都厚得没过了小腿。

        湘云这边与胤德吃过早饭,便带着一车土仪去了大观园。而胤德则送走湘云后只身进宫了。

        胤德也拿了些湘云带回来的土仪进宫,美其名日是孝顺两位额娘的。但实际上,湘云还真没想过给未来婆婆送礼。

        进了宫,又与俩位额娘说了一回话,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转到了湘云和胤德的亲事上了。

        老大不小了,赶紧将亲事办了吧。

        胤德能不想着早点成亲

        可他家那小胖妞说是还没准备好,要给他个惊喜。

        昨天从湘云那里得到准话后,胤德都顾不上高兴,提了半夜的心。

        不会又是什么十面埋伏, 铡美案吧

        正说着呢,宝钗便来了。

        太后赏了各宫些东西,宝钗正要出来转转,便接了这差事。

        来了听说胤德在这里,因她一心想给胤德做嫂子便特别在意男女大防之事,尤其是胤德这种老光棍子,宝钗怕接触多了,会传出什么风言风语,坏了她的前程,这两年一直很避讳着。

        于是这会儿见了胤德,说了太后的交待,宝钗放下东西就匆匆离开了。

        “这丫头心大了,留不得了。”郭贵人眯了眯眼,心里很是介意宝钗这吃相,说出来的话都带出了杀意。

      第242章 第 242 章

        郭贵人这话落下后,宜妃便开始想着怎么给宝钗一个好归宿也不枉这几年的那点情份。

        那丫头吃着冷香丸,宫里人不少人都知道这丫头胎里带热毒,要不在这上面做些文章不过…这样的蠢货死了倒可惜了。

        胤德翘着二郎腿,仿佛没听到这话一般,自在的样子里透着几分漫不经心和凉薄。

        "能给额娘解闷,也是她的福份。扭头对周福海抬了抬下巴, "让小厨房做些拿手点心,爷一会儿带了走。”

        "喳,奴才这就吩咐下去。

        周瑞海应了一声后,一边往外退一边心忖道∶九爷家的小祖宗爱吃枣花酥,豌豆黄,最爱双奶卷子,艾窝窝,栗子凉糕……

        对了,小厨房今天还做了炸卤鹌鹑,也装一份吧。

        虽然胤德有两三年没要翊坤宫小厨房的点心了,但早几年隔三差五就要带一食盒子回去,次数多了,也说周瑞海了,就是小厨房里侍候的宫人都记得门清。

        前几年湘云没在, 胤德仍旧是那个胤德,钱照挣,事照干,但宜妃和郭贵人又怎么看不出来不一样呢。

        现在的胤德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轻快,少了几分稳重成熟。

        别说这二人了,就是四爷都发现胤德昨日较之曾经更吊儿郎当了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4 12: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