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那股泥石流作者:外乡人》-第21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一百二十匹料子,什么花色,什么质地的都有,往那里一堆跟座小山似的。贾母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来。可转念间又想到史家二房,贾母心里就又犯起了堵。

        不是为了史家二房,而是平安州的事。

        贾家与平安州有联系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如今平安州事发,贾母如何不担心会波及自家。

        她就想着寿终正寝, 等她咽气后爱咋咋地, 但咽气前…别有任何变动才好。

        翌日,贾母看着礼单子指着湘云送来的一百二十匹料子对鸳鸯吩咐道“留五十匹,剩下的给宝玉和姑娘们分分,珠儿家的和凤丫头也各给送三五匹去。”

        贾玉叔侄,三春和巧姐,一共八人,再加上李纨和凤姐儿正好十人。

        不过鸳鸯做事仔细,还将凤姐儿的儿子也算进去了。

        "云丫头孝顺,人不在京城却还想着老太太。凤姐儿收了料子,便抱着儿子过来给贾母请安,先谢了贾母赏赐,又说起了湘云来,“听说九爷已经出京了,想来不日便能回来了。”

        九爷虽然招呼都没打一声就出京了,但也正是因为他没打招呼气得当今大发雷霆才让京城的人都知道九爷擅自离京了。

        他能去哪

        肯定是出京寻人去了。

        "那疯丫头野着呢。贾母人老成精,虽然更耽于享乐却也不糊涂,湘云自小养在荣国府,好吃又贪玩,就算胤德亲自出京城寻人,怕是一时半会儿的也不肯乖乖回来。

        贾母如此心忖着,图嬷嬷也是这般想的。

        自家这位姑娘,出门就跟出笼的小兽一般,能愿意回来才是怪事。

        图嬷嬷比贾母更了解湘云,也熟悉胤德,想叫湘云乖乖回京…胤德他没那个能力。

        胤德呈将保龄候府的牌子挂在了九阿哥府前,但当今封他的郡王,却也是实打实的。内务府按规矩送来了不少郡王级别能用的东西和服饰, 胤德没有不接, 他还接得相当痛快了。

        东西一接下来就送到了私宅,于是图嬷嬷就安排了一辆郡王府级别的马车,又给湘云带了不少冬装和家常物件这才让人送晴雯去西安。

        晴雯自退亲后,人就大病一场,哪怕府里的人没说什么,晴雯还是觉得大家都在看她笑话。不过她要强又不肯叫人看她的笑话,一直强装坚强。这次湘云让她去西安,她和图嬷嬷便都知道湘云可能不会立时就回京城。于是晴雯也带了一年四季的衣裳,准备好好的跟湘云散散心去。

        出京前,晴雯还问了一回图嬷嬷要不要给荣国府那边送个消息。

        到不是她心里惦记荣国府那点情份,而是知道湘云与那家关系好。图嬷嬷想了想怕节外生枝,便没同意。

        郡王级别的马车又大又舒服,哪怕坐一天晴雯也没觉得它不好。

        图嬷嬷之所以安排这辆马车,是想着叫湘云之后出门坐的。一来舒适宽敞,二来也能让人忌惮t

        晴雯绝对是幸运的,去往西安的这条路因为提前派人剿了匪,路上安全无虞不说,还因为这辆马车晴雯更是被剿匪的官兵护送进城。

        进了城,见城里如此热闹,晴雯还以为她回了京城。

        7

        再见湘云,恍如隔世,晴雯刷的一下眼泪就落了下来。

        晴雯这大美妞一哭,哪怕湘云没有宝玉那颗怜香惜玉的心,也不由心疼起来了。

        "…其实我后来想了想, 觉得他们家还没坏透了。若是嫁过去了再一包毒药弄死我, 岂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当时湘云和胤德都不在京城,死也是白死,说不定时过境迁后,都没人发现她是被毒死的。

        “你这么一说,我都替你捏一把冷汗。”姑娘出嫁后,也不是想回娘家就能回娘家的。像晴雯这样的丫头,就算湘云给她做脸,出了阁三朝回门之后,怕是也不会走动的太勤。

        三朝回门后,找机会弄死晴雯或是将晴雯偷偷藏起来,说个失踪什么的,之后再娶一房妻室好处都叫他们占尽了。

        "早前咱们路过一个镇子还听到了个案子,说是一卢家子为了妻家的嫁妆,娶了妻子后故意将妻子藏在家中地窖里, 之后对外宣称妻子跟人跑了, 随后又娶了一房妻室回来。”

        晴雯听了一惊,连忙追问下文∶“是怎么发现的”

        "那卢家子就是个畜生, 趁着新妻子不在家, 时常去地窖……后来还是发现婴儿啼哭, 才被人发现那个跟人跑掉的妻子正在生产。”

        就晴雯这小模样,估计不会弄死她,藏起来一饱口的可能性更大。

        “阿弥陀佛,佛祖保佑。”晴雯双手合什,一脸庆幸的念了一句佛号,“我原以为我已经够命苦的,不想还有。”

        "你算什么命苦, 婚前发现这家人不好, 不比嫁过去再发现好 你长的好看, 又有好手艺, 将来再找个比他更好的,也是轻轻松松的事。湘云劝完晴雯又气恼不已的说道我出门前还担心我不在家婚礼办得不热闹,会委屈了你。不想千挑万选,竟挑了这么个势力眼。”

        谁说不是呢。

        "我这边一出事, 图嬷嬷就想到了英莲, 还特意请隔壁的人去给甄家娘子送了一回东西。

        “很应该这样。”

        晴雯见湘云这么说,更觉得自己跟对了主子, “姑娘还不知道吧。史家二房的那位史湘渝姑娘流放前就吵着说自己与简亲王府定过亲,按律是简亲王府的人了。不想那边直接派了个嬷嬷来,不光否认了这件事,还叫人打了史家姑娘一顿。”

        湘云抽了下嘴角,“还有什么”

        "图嬷嬷做事周全,还让人送了些行李过去,说是不求他们记得姑娘的好,只盼着别因着嫉妒姑娘再生出什么旁的事来。对了,后来图嬷嬷还打听了一回,除了咱们送了东西,林家也送了。”

        “三房没送”湘云一听这话便知道晴雯要说什么,“荣国府那边也没表示”

        "没听说呢。晴雯摇头到是九爷回京后, 那边派人来了一趟私宅, 打听姑娘的情况。

        姑娘二月份出京的,九爷五月末回来的,三房则是六月初才想起打听湘云的情况,就说这情份有多廉价吧。

        "他们家惯来如此。好在她与史家早就疏远不怎么往来了。湘云心忖了一句,又问起了最关心的问题。

        嘿嘿,京城都是怎么传她和胤德的呀

      第235章 第 235 章

        原本表情超多的晴雯一听湘云这么问,脸上的表现瞬间僵住,视线不由朝一旁的小桃看去,只见小桃一双眼睛上看下看就是不看她。

        收回视线再去看湘云,晴雯在说实话和美化间做出了艰难抉择。

        姑娘早晚都要回京城的,京城的流言想来也瞒不了多久,她现在说了,也能给姑娘一个缓冲的时间。想罢,晴雯仍旧有些担心湘云听了会炸的说道∶“…他们说九爷心瞎眼也瘸。”

        “啊”湘云没想到会听到这种答案,瞪圆了双眼。

        别人偏爱清粥小菜,九爷喜欢上好五花肉。

        别人喜欢优雅淑女, 九爷喜欢学渣小疯子。

        别人喜欢高门贵女,九爷喜欢家道中落的孤女。

        别人喜欢琴棋书画的才女,九爷喜欢算盘铜臭女。这已经不单单是心瞎眼瘸,而是审美异常了。

        "……还说一枝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说到这里,晴雯还怕湘云没弄明白这句话里的鲜花是谁,特意补充了一句“大家伙都说九爷是京城第一美男子。”

        所以是胤德这种鲜花插在了她这坨牛粪上了呗

        其实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臭味相投,一丘之貉,皇家童养媳什么的,不过晴雯觉得那些说法可能并不是湘云感兴趣的,因此并没有说出来。

        湘云先是被气着了,又是被囧到,最后则是满心的无语和疲惫,罢了罢了,鱼唇的人类哪里知道未类人类的好。

        而且抱得美人归的是她,所以这些人说的话里指不定掺了多少美慕嫉妒恨呢。

        100

        宜妃姐妹没见过湘云,当今想了想发现他也没见过,不光特意让人画了湘云的画像,还让人极尽详细的打听湘云到底是个什么人,能将他家老九迷成这样。

        好吧,他家老九本来就是个脑后生反骨,不着调的【创建和谐家园】,谁迷谁还不知道呢。

        湘云的私宅就有她的油画像,女校那边也有,还不少。

        有入学时画的,有竟选学生会财务部长时画的,也有参加各种游戏得了奖时画的集体像和单人像。相片里…湘云五官精致,眉目如画,身上的肉肉也很扎实。

        有一幅是她和黛玉画像,那张画像里黛玉的纤弱和她肉嘟嘟对比是相当明显了。

        再看一回湘云在女校的各科成绩以及湘云生活上的奢靡程度…当今和宜妃姐妹都迷茫了,这丫头除了会花钱,会捞钱,到底哪一点出奇了

        "以老九的性子,这还不够吗"郭贵人放下茶杯,用帕子按了按嘴角,看向宜妃,目光中也满是纠结和糟心,“到底是老九按着自己的喜好养出来的人。”

        千金难买心头好,这话还真适合这两人。

        其实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毕竟在任何人看来湘云会做生意都应该是胤德手把手教的。

        “这阵子我想了又想,竟觉得老九也不是一时糊涂。”宜妃让人将东西收了,一边掰莲蓬,自己抠莲子一边与郭贵人说道∶“这么一闹,到是没给自己留半点后路。”

        彻底绝了自己上位的可能,也能减少许多龌蹉嫌隙。

        “塞翁之马,焉知非福。”以这种方式退出角逐,以后无论谁上位他们这一支都不会被清算了。郭贵人叹了口气又道“那老不死的是个能生的,如今瞧着永和宫那位的胜算更大些。”

        又长寿,又能生,若是现在没了,老四赢面比老三大。若是再过了十几二十年,十四说不定也能拎起来了。如此看来,无论是长子还是次子,永和宫的德妃都是最大的赢家。

        至于老三,到底差了点意思。老十三到是不错,可惜少了份霸气和野心。

        德妃,包衣宫女上位,没有皇后命,却有太后的命,谁又能想到呢。好在那位除了偏心小儿子外,旁的还都不错。

        说句实在话,外人都以为没有生母的皇子上位,太妃们的日子会好过些,不用行礼,不用低头。其实…洽洽相反。

        没太后比有太后对太妃们的生活影响更大。有太后,新皇才会有孝顺的心思和举动。没有太后,太妃又算个屁。

        “咱们也算稳坐【创建和谐家园】了。”将一颗去了皮,却没去莲心的莲子喂给亲姐姐,宜妃又给自己拨了一颗,“莲心败火,一块吃吧。”

        当今因为胤德的事迁怒了宜妃姐妹一回,宜妃姐妹又迎来了一大拨看热闹,看笑话的,虽然强撑着将那些人都怼了回去,可说到底,还是心有不甘,动了肝火。

        莲子的清香,莲心的苦涩全在嘴里爆开,郭贵人却没急着咽下去而是留了片刻才用茶水冲掉口中的味道∶“老九是个再精明不过的,别看大殿上那么折腾,该拿的半点没手软,这事未必不是做给人看的。”

        听到这里,宜妃就笑了,“前儿还听说老九让人去内务府和户部同时支领了两份年俸禄和份例呢。”

        一份是保龄候府的,一份是郡王府的。

        说到这里,郭贵人也笑了。

        "随他去吧。老九打小就不是个省心的,他养出来的胖丫头" 郭贵人总结道要论贴心,还是老五媳妇。”

        五福晋是宜妃姐妹的心头好,二人说了一回胤德和湘云,转头就又让人赏了两匹缎子给五福晋。

        此时五福晋正关着房门跟五爷 ‘讨论’【创建和谐家园】的力度是不是有些大呢。听到婆婆又赏东西了,五福晋直接松开呲牙咧嘴的五爷, 整理了下衣襟, 又摸了摸头发才一脸温和的走出去。

        "额娘的好东西都偏给我们了,这样好的缎子合该做两身衣裳穿。我前儿让人,呃我们爷前儿让人收集了些解闷的话本子原想明日进宫给额娘们送进去,既然公公来了,便帮我捎进去吧。”

        五爷一边揉胳膊一边扭脖子,再次感慨自家老子就是个瞎子,还有自家在宫里玩了一辈子心眼的老娘全都被这女人骗了。

        瞧瞧这话说的,好像是她特意收集,然后为了不居功将这事说成他收集的,可实际上那些话本子都是她看过淘汰下来,不想要的。

        拿不要的东西孝敬他老娘…不服他们家老九都要服她了。

        这两年京城风云变幻大到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五福晋哪怕知道自家爷没那个可能,也一直低调行事,减少了许多应酬。

        平日里不出府便让人弄了些话本子解闷。这些个才子佳人的话本子,出阁前家里都不叫看,看也是偷偷摸摸背着人看。如今嫁了人,自是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只是同样套路的书看多了,也真没什么意思。

        凡大家闺秀就鲜少有机会在街头遇到寒门书生的,谁家小姐身边不是丫头婆子一大堆。真当《莺莺传》里所有小姐都是一个丫头的配置

        寒酸不寒酸

        还有穷秀才富举人,都上京城赶考了,还能穷成那样的,肯定有猫腻呀。

        不过五福晋又发现了几本好书,文笔细腻,用词文雅,故事情节全都不落熟套。

        有三本是主打孤女斗极品亲戚的,还有两本是寻宝寻亲时各种斗法的,探密的。对了,还有一本是神仙鬼怪,各种纠缠的。

        故事跌宕起伏,五福晋看得热血沸腾,尤其是里面的女主角又精明又能干,可比见到个齐头正脸的男人就跟人私奔的好太多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3 14: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