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提前让人打听了一回镇子上的风俗和嫁妆旧例,之后在旧例上再添三成,那便是英莲的嫁妆了。而剩下的贴己都被封氏收着。
封氏就这么一个闺女,总要替她费心打算。
嫁到那样的小地方,嫁妆太多就太打眼了。而且留在封氏手里,也算是留个后手。
“这俩丫头都多大了”
“过了年才十六岁。”湘云想了想对胤德撇了下嘴,“连十八都不到,急什么呀。”胤德将话题扯到亲事上,就是为了问这一句。不想湘云会给出这种结论,胤德瞬间就有种透心凉的感觉。
十六岁,真的不小了。
揉了揉太阳穴,胤搪又从上到下的打量了一回湘云,如果在她心里十六岁都算小的,那也就不怪她 ‘不开窍’了。
八么小
相较于胤德这边的儿女情长,听说自己这一支要搬出宫的弘皙则是小动作不断。
太子没了,虽然膝下两子一女年纪都不大,但也不好一直住在宫里了。前些日子当今已经着人去选址建府了。
也不知道弘皙是怎么想的,他一点都不想搬出宫去。他总感觉如果自己搬出宫了,那就离当今越来越远了,皇位什么的连丁点希望都没有了。
可是他能抗旨不遵吗
没可能的。
那如果再炒一炒太
子这碗冷饭,再度勾起当今对太子的感情是不是就有利可图了
太子的死已经盖棺论定了,而且凶手业已伏法,他还能做什么呢
“当今一直不愿相信,甚至都不愿承认是直郡王害死的太子。如果咱们找到了证据,证据直郡王和太子的死是一场有心人的阴谋呢”
弘皙闻言,还是皱眉不语,随后才问道∶“活着的皇叔”那和直郡王又有什么区别
先太子的谋士用手指指了一个方向,小声说了句∶“平安州。”
近些年来平安州那边时有异动,这在朝廷这边已经是心照不宣的秘密了。如果他们能找到平安州残害太子,陷害直郡王的证据相信短时间内当今都会将对太子的那份感情投注到弘皙身上。
可这样一来,直郡王一脉就被洗白了,弘昱不是也会被当今看重
可弘昱是皇孙呀。
让皇孙立起来,让弘昱也起了心思,皇孙斗皇子,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不然光是你一个人…胜算太小了,不是吗
被谋士这么一说, 弘皙也反应过来了。可接下来的问题又重出现了, 证据怎么收集
没有的证据要怎么收集
自然是现用现造了。
于是弘皙开始利用他老子留下来的人,为了他老子没能继承江山而努力。太子妃不是不知道弘皙在做什么,但她却没拦着弘皙。
若成功,她也能享一回儿女福。若不成功,她还有弘晋和女儿。无论是谁上位,都不会亏了她们孤儿寡母的。
三爷正在接触江南那些文人。
他虽不是当今嫡出,却成了当今名正言顺的长子。他又自来喜文弄墨,自是想要先收揽江南的那些文人为已用。
四爷也没闲着,但他却是个谨慎惯了的,表面上开始装出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但私底下却用了三成心思训练强化手中的粘杆处。剩下的两成用在教养子嗣上,五成心思用在公事上。
在四爷看来,政绩突出更是优势。
哪怕出了之前的事,但四爷也没拘着弘辉不来私宅或是远着胤德。不光如此,以前四爷并不怎么让弘辉进宫,如今却也会在给德妃请安的时候带着弘辉去宫里走走。
对于弘皙,四爷并不放在心上,但他也不愿意让当今只注意到一个孙子。
十三也曾动过心,不过在沉淀了几天后,又恢复本性的随遇而安了。用一种不努力不作为的态度等着天上掉馅饼。
对了,他还曾一本正经,无比认真的说过"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话。
相较于十三,十二和十四就都太活跃了。
京城中,有心思的皇子们都在不动声色或是明目张胆的为皇位努力着。怕是只有夹在中间的胤德还在想着怎么板正湘云对年纪的“错误认知‘吧。
“明年要参加选秀吗”
“明年才十四呢。”湘云摇了摇头,可认真的说自己还小了。
哪怕知道只是去走个过场,湘云也担心自己这边会有什么意外。因此她想拖到年纪上限再入宫。
如果真出现了什么人力不可扭转的事,那个年纪浪迹江湖好像也能凑合。
说真的,湘云时刻做好了跑路的准备,这一点是谁都没料到的。
胤德想问湘云多大算不小,张嘴前又猛的想到湘云是史家女,如果亲事定下来了是要回保龄候府待嫁的。
长叹了一口气,胤德也不想再提这个话题了。
还买什么星星呀,她自己就是颗天磨星。中秋后才是胤德的生日,湘云问胤德到底要什么,吞
吞吐吐好些日子也不说,是不是知道自己要的东西太金贵了,怕她舍不得。
胤德深深的看了湘云一眼,轻轻 ''嗯''了一声,就是没说他想要什么。湘云还待问就被元良打断了。
贾蓉携妻秦可卿与儿子们回京城了。
湘云闻言只是淡淡的哦了一声,并没当回事。
"…宁国府又请了太医过府,好像是贾珍的旧伤因着太过激动就,就复发了。现场的情况就是尴尬他妈给尴尬开门,请尴尬登基的那种。“……贾家为了遮羞非说贾珍瞧上的是贾赦新纳的那位姨娘。”
元良之所以来回这事,主要还是因为贾赦的新姨娘是湘云花重金从外地青楼请回来的花娘。若真叫贾珍要了过去,岂不耽误了湘云的事。
贾家的爷们这么闹,贾家的三春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哪怕是跟着老祖母住在皇妃幸过的大观园里,怕是议亲的时候都比不上晴雯有市场呢。
就像好多人说宝钗一般。
有个杀人犯的哥哥,妹妹又能好到哪去的道理是一样。
这是家教问题,也是割舍不断的血缘麻烦。
谁家娶个媳妇,不得看看家世门风,母家手兄世有【创建和谐家园】娶,贾家三春都快占全了。
想到这里,湘云就是一怔。
咦她最近怎么总从这些角度想问题呢
难不成是…早熟
打了个哆嗦,湘云立马将这种不靠谱的想法抛出脑后。
什么熟不熟的,她还是个青春无敌美少女呢。
十十
"别小看了那些花娘,她们本事大着呢。胤德可不认为那花娘会让贾赦那么容易的就将自己送给贾珍,“你呀,玩什么不好,怎么总爱掺和贾家那些破事呢。”
那个贾宝玉也是的,有什么事都爱找他家这丫头。
湘云吐了吐小舌头,才不听胤搪的呢,“他家趣事多。”
胤德摇头,因还有正事要做,揪了揪湘云梳得整齐的发髻便回隔壁了。
另一边,贾蓉又气又恨,又不知道能拿自己的亲生父亲怎么样。秦可卿却是又囧又尴尬,最后不知怎地竟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该,就应该这样。
回来前,秦可卿还想着怎么避免跟贾珍见面,怎么才能熬过这三年丁忧的日子。现在嘛,秦可卿到是不怕贾珍什么了。
再敢色迷迷的盯着她,她就对贾珍笑,叫他天天旧疾复发。
不过抛开贾珍,秦可卿又不由担心起自己的两个儿子来了。小的才几个月,但大的却已经到了记事的年纪。就贾家这种地方,再将她儿子给带坏了,那她早谁说理去。
等贾蓉从外面回来,秦可卿一边抱着儿子轻轻拍着,一边跟贾蓉说道“虽说老爷这般了,但咱们回来时说的那事,还是跟老祖宗说一回吧。”
回来的路上,贾蓉和秦可卿就想过有贾珍的地方实在没法呆,不如借着丁忧守制的理由扶灵回南。
贾家祖籍在金陵,那里有老宅子,也有一些族人。虽说不一定清静自在,但绝对比在京城直面贾珍要舒服。
他们扶灵回去,就守在金陵那边,等三年期满再回京来运作或是直接托人运作,他们直接从金陵去任上。
当初都打算好了的,虽说一回来就发现贾珍伤了身子,可秦可卿还是不想呆在京城。
贾蓉在地方上这几年也成熟了很多,此时听秦可卿这么说,便点头说道∶“明日我便去给老祖宗请安。”
第224章 第 224 章
天高皇帝远,贾蓉远离京城和贾家人,在外面也是爷一样的人物。可一回来谁都能对着他吆五喝六的,尤其他那老子竟然还让下人往他脸上吐唾沫。
媳妇被老子垂涎,自己又被亲爹折辱,这样的京城哪怕是让他立即袭爵,他也一刻都不想呆了。
回京后的吃穿用度都是极好的,对比了一回在地方上的日子,贾蓉带着几分愧疚的对秦可卿说道“只是又要连累你跟我吃苦了。”
"妾身甘之如饴。将小儿子放下,秦可卿走到贾蓉身后给他按揉肩膀, "这两日眼见着消瘦了许多,可是老爷又训斥你了
贾蓉闻言眼上出现一抹难堪和愤怒。
自家老子当众 "旧疾'' 复发,已经失了体面了。不想今日还说什么古人事亲以孝皆是要病榻前侍疾的。又说孝之一道,儿女都一样,女婿儿媳自是也一样。
话里话外的意思竟然是叫他们俩口子,或者说是叫他媳妇榻前给他侍疾去。
且不说他那旧疾是个什么玩意,只说哪有公公病了叫儿媳妇侍候的道理他们这样的人家又不是贫寒人家没有闲人,阖家的丫头婆子多少,怎么还需要儿媳妇上前侍候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今竟是一点体面都不要了。
贾蓉原是不想跟秦可卿说的,但想到秦可卿的能耐手段,便是他现在不说也瞒不住她,便只能咬着牙将贾珍那番不要脸的话学给秦可卿听了。
秦可卿好歹也在某个地方呆了几年,连贾蓉都受到影响了,何况她了。当即眼角含威,粉面带煞,原本还力道适中的双手此时也因为生气的用了不少力气。
指甲扣在贾蓉的肩上,疼得贾蓉想躲还不敢动弹只能直挺挺的坐在那里疼得呲牙裂嘴。
原以为至少还要顾及些体面,现在看来若不趁早解决了,必要闹得没法收场。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这老王八蛋不能留了。
秦可卿发狠的捶了捶贾蓉的肩膀,然后突然收起脸上的怒气对着贾蓉娇柔笑道算了,管他外面洪水滔天呢,我只要知道我的爷一定会护着我们娘们的就好。”
贾蓉“……”
可你的表情不是这样说的。
是夜,秦可卿找来她从地方上带回京城的一个中年媳妇,对着那媳妇嘀嘀咕咕了一回,那媳妇只迟疑了一息便出去了。
翌日一早,贾蓉早起先去给贾母请安,顺便说了一回扶灵回南的事,希望能够得到贾母等人的支持。这是正事,贾母自是不会反对。等从大观园出来,贾蓉又去了荣国府见贾政……
从贾政那里出来贾蓉便回宁国府了,一回府便见到他老子身边的男仆正在门口等着他呢。
“老爷唤人呢,大爷快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