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那股泥石流作者:外乡人》-第1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如果只是她单独去给黛玉送生辰礼,那送贵一点或是实用一点都行,都无所谓。但黛玉特意下了帖子要办个生辰小宴,那去给黛玉庆生的就不会是她自己了。

        考虑一下三春的经济情况,湘云送的这个生辰礼就不能‘不合群’。“好晴雯,你跑一趟荣国府,问问姐妹们明儿给林妹妹庆生的事。看看大家都送什么。”

        晴雯闻言不由笑道:“姑娘比林姑娘小了足足半岁,怎么还总是喜欢跟宝二爷一般唤林姑娘‘妹妹’呢?小心回头林姑娘再挑你的礼。”

        “那不能,她早都习惯啦,哈哈哈哈哈~”想到前几年住在荣国府时,她想起来叫姐姐,想不起来叫妹妹,将黛玉叫得都麻木的事,湘云便笑得东倒西歪的。

        晴雯见状也是好笑的摇了摇头,先按习惯去灶上领一食盒点心,然后才带着小丫头和仆妇出门了。

        先替她们姑娘给老太太请安问好,然后再去问问贾家三位姑娘明儿的生辰礼都准备送什么。

        三春的生辰礼无外乎是些针线。然针线这种东西,湘云向来是不舍得送人的。

        好吧,不往她脸上贴金了。是她的针线着实拿不出手,大家伙也都知道。往常没少拿这事取笑她,时间久了,湘云的针线就彻底绝迹江湖了。湘云记得黛玉会弹琴,最后挑了张虽不是名家古琴,但样式却也绝对好看的古琴。

        没错,就是样子好看。

        音色也就一般,但它却是极少见的白色,是好早前胤禟手底下的人送来的。

        因胤禟的关系,不管是年节还是生辰,湘云都能收到不少礼物。

        大多都是胤禟手底下的掌柜和管事送的,小部分是那些跟胤禟有合作往来的商贾送的。这些人多是为了讨好胤禟才会对湘云另眼相待。而且那些人一般都会将东西送到胤禟那里,然后胤禟再按着湘云的喜欢给她送过来。

        时至今日,湘云手里的东西又多又杂,到是不愁手头紧。

        贾敏还活着,就没人能苛刻她亲闺女。时值林家初入京都,又逢黛玉生辰,贾敏早在正月里的时候就开始张落今天的生辰小宴了。

        从腊月到正月,乃至二月,贾敏出门应酬时大多时候都会带上黛玉。也因此,除了亲戚家的姐妹,黛玉还认识了不少其他人家的女孩。

        这一次黛玉生辰,贾敏与黛玉一通商量合计,不光请了三春和湘云,还请了不少官家千金。

        夫人外交分三种,一种是靠夫家,一种是靠娘家,还有一种就是靠自己。贾敏如此重视也是为了给她闺女铺路。

        “你外祖母是真的老了。”贾敏等黛玉将请帖都写好送出去,才跟黛玉说起她年少时的事。

        贾敏年少时,贾母是非常热衷参加各种宴会的,家里也时常办宴会。贾敏当年也正经结交过一些手帕交。虽然后来彼此各奔东西,但却时有书信往来。

        而现在的贾家三春贾敏摇了摇头,“云丫头我倒是不担心,就不是个会怯场的。三丫头还罢了,性子伶俐,也算落落大方。只二丫头和四丫头那里你明儿多注意些吧。”

        黛玉点头,她知道老娘担心表姐妹们畏手畏脚,应对出错让人小瞧了国公府。只是,“二姐姐和四妹妹未必会像母亲担心的那般不济事。”

        但愿吧。

        “张翰林家的继室是赵侍郎的妹妹,听说张翰林的姑娘与这位继母一直不和。两家的姑娘也时有争吵……”

        黛玉点头,这个她不光听说过,还亲眼见识过两个姑娘斗嘴。

        似是又想到了什么,贾敏又叮嘱黛玉:“我听说湘渝那丫头自来与云丫头不对付。那丫头我瞧着也不怎么讨喜,云丫头的性子也不是个会服软的,明儿别叫她们姐妹闹起来才是。”

        黛玉:“……”

        所以她为什么要过生辰呢?

      第150章 第 150 章

        半点不想过生辰的黛玉,最终还是在亲妈的鼓励和考验下,张落起她入京后的第一个生辰小宴。

        以前在扬州的时候,黛玉的生辰可比现在办得热闹。那时候是贾敏给她办,整个扬州地界的官宦人家和江南盐商们哪怕没有收到林家的请帖都会想方设法的赴宴或是早早送上一份生辰礼。

        如今天子脚下,林如海也不似在江南时手握实权。贾敏有心历练黛玉,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小宴的规格和定位。

        这次的生辰小宴请的都是黛玉的同龄人,既能表示姑娘在家受重视,又不会将大人搅合进去。在张落和主持小宴的时候,黛玉还能学到不少东西,何乐不为呢。

        黛玉:呵呵

        二月十二花朝节,同时也是黛玉的生辰。这个时候的江南已经暖和了,但京城却还有些冷。昼夜温差大,太阳照不到的角落里还有冰雪不曾消融。

        如此也已经不用再穿大毛衣裳了,所以晴雯挑了件羽纱斗篷与湘云。知道今儿是黛玉的生辰,不能喧宾夺主穿得太过,晴雯便又按着湘云的意思挑了一身相对淡雅的衣裙。

        桃花百褶裙,淡粉小袄,外照一件银蓝织锦缎子的褙子。二月里不戴玉饰,湘云便指了指那套金镶珍珠的发饰,由着晴雯给她戴在发上。

        将一对金累丝嵌珠镯子都戴在一只左手腕上,湘云也只在右手手指上带了个镶珍珠小戒指。

        没办法,谁叫右手是拿筷子的呢。

        一时收拾利索,湘云又站在大穿衣镜前照了照,最后又在肩膀上披上一条凫靥云肩,系上斗篷出门了。

        湘云到的还算早,让人将礼物交给黛玉的丫头,一边对着黛玉说吉祥话,一边问黛玉姐妹们到了没?

        黛玉知道湘云问的姐妹们是指贾家三春,但黛玉却告诉湘云,“只有渝妹妹到了,这会儿正在花厅呢。妹妹随我来,我给你介绍几位姐妹。”

        扫兴。

        腹诽了一句湘云便跟着黛玉往花厅去了。

        林家的宅子不小,又早早就按着贾敏的意思翻修过的。之前林家办年酒什么的,湘云也都来过林家,只这回见黛玉并未领着她去前两次用宴的花厅不由有些好奇林家的后宅究竟有几个花厅。

        黛玉的院子是贾敏特意让人收拾的,比荣国计的梧桐院还要大两倍。里面亭台水榭应有尽有,又精致又贵气。可以说,黛玉的院子就是湘云私宅的微小版。

        这次黛玉的生辰小宴便设在了自己的院子里,一应饮食由她自己的小厨房和大厨房共同供给。

        一路跟着黛玉去了她的院子,还不走踏进去便已经能够听到小姑娘们独有的娇软笑声了。

        “这是张姐姐,是翰林院张翰林的掌珠。”

        “这位是佟佳姐姐,是佐领大人家的。”

        “这是赵侍郎家的赵大姐姐。”一时,黛玉给湘云介绍了一回小娇客们,又说了两句招待不周,这才再次去了二门处等其他小姐【创建和谐家园】。

        黛玉一走,湘云便先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旁人有见过湘云的,也有没见过湘云,但湘云这两年也算出了点小名,只一进来便被小姑娘们各种打量,偷看。湘云一坐下来,林家的丫头便迅速端了热茶和点心干果放到湘云手边。到不是独湘云这待遇,而是每个进来的姑娘都是如此。

        湘云端着茶,一边闻茶香,一边看向坐在她不远处的史湘渝。

        湘云看史湘渝的时候,人家也在看她。脸

        上隐隐带着兴灾乐祸和微不可查的疯狂。

        这丫头的精神状况怎么瞧着还是有些问题呢。

        “云姑娘。”就在这时,张翰林家的张芷走了过来,对湘云行了一个闺阁女儿的平辈礼,才笑容满面的与湘云说起了话。“我听说云姑娘的舅舅是山西按察使崔大人?”

        湘云闻言眨了下眼睛才笑着说道:“崔大人确系我们太太的兄长。”

        都说听话听音,而湘云这个回答就很有些意思了。

        她没说山西按察使是她舅舅,而是说崔大人是她太太的兄长。

        太太这个称呼既是奴才称呼主母的,也是儿女称呼母亲的,同时也是庶出子女称呼嫡母的。

        听着湘云这么回答,你能非常清楚的知道她对崔家的疏远以及她在变相承认她自己并非嫡出的事实。

        很久之前,嫡福晋与侧福晋的地位没有现在那么悬殊,侧福晋的子女也能算是嫡出,但后来一切都不一样了,嫡是嫡,侧是侧,庶是庶,成了很多一辈子都跨不过去的鸿沟。

        湘云的出身不是秘密,但湘云的母亲却不是普通的家生奴才或是外面聘进来的小家女子。不过也正是这般,才叫人觉得更加的无语。

        好歹也是官宦人家的姑娘,怎么就与人为妾了呢。

        “早就听人说云姑娘性情直爽,快人快语,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虚长云姑娘几岁,厚着脸皮唤云姑娘一声妹妹。”张芷看了一眼宿敌,笑容灿烂的坐在了湘云身边,“不知妹妹家常都喜欢做些什么?”

        湘云闹不懂这个张芷要做什么,却不耽误她借机宣传女校。“不过是练练字,看看书,打发些无聊时间罢了。姐姐还不知道吧,咱们京城就要有女子学堂了呢。”

        “女子学堂?”听到‘女子学堂’这四个字,注意到湘云与张芷的姑娘们不由都看了过来。

        湘云点头,极尽游说。“是呀,就是一所专门给咱们这样的姑娘建的一所女学。跟宫里的嬷嬷学这世间最好的规矩,跟天下名家圣手学习琴棋书画,还可以跟各地的绣娘学刺绣女红……每六日休一日,上午读书,下午学规矩,六日里还有一日是课外比赛,可以比呤诗做对,也可以比字画,还可以比女学,比厨艺……”

        湘云将女校说得天花乱坠后,又说她今年九月份女校就要开学了云云。

        “……听说女校还要建校友录,以后凡是女校出去的女学生跟男人们一样,都是有同窗的人呢。彼此联络,互帮互助,感情越走越近。”织就一张超大人脉关系网。

        张芷来找湘云可不是为了什么女校,不过听湘云这么卖力宣传女校,不由将来意压下去,开始在心里反复思考这个女校的好处。

        和张芷有同样心思的姑娘还不少,她们出门应酬,参加小宴什么的,也不乏贾敏同样的心思。如果有那么一所学校,只要去上学就不需要费心思的想着如何参加各种宴会那到是个不错的地方。

        有人问湘云这个学校怎么上,都是什么人能上。

        湘云想到黛玉今天请来的小客人几乎都是官宦人家和勋贵人家的姑娘,眼珠子一转便说道:“那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上的,不过咱们这些人是肯定能上的了。”

        没说普通百姓家的姑娘不能上,却也给了这些小姑娘这种暗示。湘云心忖等女校开学了,以全额奖学金的名义招些学霸入学,也给女校的档次再往上提一提。先在招生的时候先按出身分班,最后再以兴趣爱好分班……

        这期间陆续有人被黛玉送进来,差

        不多过了将近半个时辰黛玉才带着最后一波小客人回来。

        “在说什么这么热闹?”黛玉笑着问湘云在说什么,竟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过去。

        “我们在说女校的事呢。”湘云见寿星公来了,又见鱼饵下得差不多了,便自然而然的结束话题将主场让给黛玉。

        黛玉和三春是知道女校的,此时见湘云说这个,也不由说了句:“定是要跟你一处上学的。”

        早前湘云就跟三春和黛玉说过不收她们的学费。林家不难于此,但黛玉却知道湘云如此是为了三春,便带头应了下来。

        原本说女校的时候,姑娘们的心神就都被湘云吸引了过去。等黛玉来了,女校的话题也结束了,那之后的事别提多闹心了。

        这个阴阳怪气的刺那个一句,那个指桑骂槐的说这个两句,还有互相拆台,怼来怼去的。原本三春都是头一回参加这种全是其他人家千金贵女的小宴多少有些紧张,不想不过两刻钟的时间她们仨的注意力就全部被姑娘间的火药味弄没了。

        黛玉请来的这些姑娘们,有出身满汉包三旗的,也有纯粹的汉臣的。汉臣家的女子普遍温柔一些,而满汉包三旗家的女子因为要选秀,有飞上枝头的机会,所以她们在家里的地位都比较高,脾气也多少有一些。

        有因为彼此看不惯就各种找茬的,像年少时的贾敏和王夫人;有因为家中父兄立场原因自然而然敌对的,像大阿哥一脉和太子一系的;还有湘云与史湘渝这种有旧仇的。

        因贾敏彻底闪了,整个院子里也没有一个年长的长辈,这些小姑娘们也都不用再长辈大人面前装样子了,一个个的,要么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煽风点火,要么就自己亲身上阵,没有打起来都是给黛玉这个主人面子了。

        “谁不知道你们赵家的姑娘都是精明能干的呢,先太太的嫁妆都惦记。”

        “我姑姑就是好性,要是我早就叫人将某只白眼狼乱棒打死了。”

        “呦,那等你什么时候取而代之了再这般威风也不晚。”

        “你怎么还没死?”

        “不参加完你的葬礼,我哪能死在你前面?你快死吧,我都不想活了呢。”

        “上梁不正下梁歪,一家子乱臣贼子。”

        “良禽择木而栖,不识时务的是蠢材。”

        “你瞧这幅春江送樱图,这里……”

        “李后主的那首词许是更合意境。”一群小姑娘叽叽咋咋的,弄得今日的小寿星别提多闹心了。好在小姑娘们也不是一直这般‘随心而为’,大多数时候都会很给小寿星的面子。

        只是累觉不爱的黛玉带着一群小姑娘吃喝玩乐了一天,累得都要怀疑人生了。

        送走最后一位小客人,黛玉咬牙剁脚的发誓:再过生辰,她就是棒槌!

        湘云在林家玩了小一天,坐在马车上的时候不由想起惜春几人说的话。

        贾珍花了五千两银子给贾蓉捐了个五品同知的出身,之后又动用关系让贾蓉以正六品通判的身份择日出京城赴任。

        六品通判?

        啧,人家状元多年寒窗苦读竟还比不过他一个纨绔子弟。对了,贾蓉出京了,那秦可卿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7 06: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