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那股泥石流作者:外乡人》-第1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不认为是自己有问题,毕竟整个后院那么多人也都没怀上。所以最近她频频让人给八爷炖补品,然后有样学样,其他后院女眷也都不甘寂寞的往书房送各色补品。

        八爷用实力证明他不需要进补,郭络罗氏等人却以为八爷生龙活虎是因为自己的补品。

        原本书房有两个侍候的小太监,如今一个已经补过头了请假了,现在这个还在强撑着呢。

        八爷府上的这些事别说胤禟不关心了,就是喜欢热闹八卦的湘云也没不上心就是了。可能是说到了科举这个话题,不由又从年纪说起了从举人开始,读书人就享有的待遇。

        “你是说好多百姓将家里的田都挂在举人名下,以此来逃税?”湘云与胤禟隔着炕桌而坐,两人同看一个帐册,手边各摆一个精致算盘。一边说着话,一边核着帐。“胆子好大呀,朝廷都不管的吗?”

        湘云听到挂田,首先想到的是未来有人买了房放在别人名下。然后才是逃税的问题。

        胤禟摇头,“屡禁不改。”这事朝廷已经三令五申过很多次了,效果微乎其微就是了。

        朝廷优待读书人,举人名下田产不缴税也不是从大清开始的。如今大清建国才几十年,哪里能跟天下读书人做对。

        “那是事太小,事大些就不一样了。”湘云嘀咕了一声,抬头看向胤禟,双眼亮晶晶的举起手,一副她有话要说的模样。

        “小祖宗诶,咱就消消停停挣几两银子

        不行吗?”胤禟见状头疼极了,一边不许湘云再说什么鬼主意,一边又忍不住好奇心的问她是什么主意。

        “一般百姓寻人挂田,都是找本地的举人。同乡同村,知根知底。到不怕那举人将来赖了他们的田去。要我说,咱们不妨找个知趣的举人出来。一边让他想方设法多在名下挂些田,最好是将整个村子或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地都挂在他名下。之后他再背着人将这些地全都卖给外乡来的富户老爷或是镇上州上铺子里的大商贾……”

        一边是手续齐全的买卖文书,一边是举人当时写下的并不具备法律效应的证明,便是闹到官府去,这事也得按在官府上过契税的正规文书判。

        百姓们失了地,就是失了命根子。若是这时候有人鼓吹他们上京城告御状。再叫沿路官府别拦着,一大帮子人一路走进京城,事情不就闹得天下皆知了吗?如此一来,朝廷既可以适当的收回读书人的部分特权,也能杜绝这种挂田逃税的行为了。

        百姓们逃税,朝廷还帮着讨回公道,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毕竟那些买地的人可是老老实实交了税的。如今那些人买地交税的这笔损失朝廷帮着出了,帮你们将地赎回来了,但只此事可一不可二,不可能次次都破例。

        “将事情闹得天下皆知后,其他挂田的百姓多少也会担心自己家的田会不会被人卖了。若是再传上一些哪位举人死了,他家儿女不认证侵占百姓良田的消息。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百姓就会主动将自家的田要回来。”

        “朝廷若再发布公告,限期帮助百姓重新登记田产归属,过了期限朝廷一概不管,田产之事全凭举人良心?”想到这种事情的后续走向,胤禟一边点头一边往下接,“等这件事情落幕再给那位立了功的举人一个官职功名,也算皆大欢喜了。”

        不过这个举人的年纪至少要在四五十岁之间,并且有屡试不第的经历,否则很难说服他放弃自己的名声来干这么一场忍辱负重的大业。

        要知道这事一出,那位举人这辈子是别想再回家乡,甚至是落叶归根了。怕是家里的祖坟都得叫人撅了不可。

        胤禟看向湘云,心忖了一句:这主意,可真损呐。

        是不是真损,湘云不知道。但在湘云看来偷税逃税这种行为当真不可取。而且她的这个主意之前未必没有发生过。也许只是受害者太少,这才不了了之,没有让人引以为鉴。

        胤禟想到这个主意也是为了给国家增税收,从长久看来是利大于弊的。

        仔细琢磨了一回,对湘云点头,可行。

        嗯都说一事不烦二主,那这个可行的主意回头还是交给他四哥来弄吧。

        还不知道又有什么脏活,累活,挨骂的话落到自己身上的四爷此时还带着幕僚们研究商业税呢。

        一边跟幕僚感叹胤禟觉悟高,一边又说起了此项税收后大清每年又能有少银子入国库,一时间四爷整个人都觉得日子美好,空气甘甜。仿佛那些因为催帐而升起的暴躁都消散了一般。正月初七,吃面条。

        胤禟一大早就又跑到湘云这边蹭了一碗堪比御膳房的好面

        条,然后问了一回湘云今天都有什么安排这才带着人出门了。

        天太冷,胤禟也懒怠骑马,直接叫人套了马车去了百货商场。

        昨天替他八哥解围,不得不帮忙接收一批商户,今天怎么都得看一眼百货商场的情况才好去干旁的事。

        到了百货商场,胤禟看了一眼临时售卖区的各种柜台,满意的点了一回头,之后见了李二叔和李卫。见李卫是个机灵的便将李卫带在身边一块去了旁处。

        忙了小一天,胤禟才想起昨天湘云说的用举人下套的事。一边让人去看看四爷在哪,一边坐着马车往那边晃悠。

        虽然大清的天下轮不到他做主,但大清永远是大清,永远在爱新觉罗家的手里握着,那他这个九爷才是爷。而且大清富裕了,惦记他银子的人也就少了。这事趁早弄了,也能早受益。

        李卫跟在胤禟身边大半天了,跟着胤禟从百货商场出来,再入了瓷器公园,再转到其他地方,看着胤禟有条不紊的处理各种商场上的事,李卫心里对胤禟的崇拜又高了一大截。

        原本在去福建之前,李卫总认为胤禟生意做得大是沾了他皇阿哥的身份。可去了一趟福建,或者说在去福建的船上,看着胤禟见天的与那些幕僚管事开会,李卫便知道是他想左了。

        再是皇阿哥,若没有七成的本事也是个棒槌!

        “爷听说前儿你还去找云丫头了?”坐在马车里,胤禟闭着眼睛假寐也由着李卫打量,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问李卫,“你前儿送云丫头的东西是哪来的?”

        “背着我二叔去了趟了码头,从洋人手里买到的。”听到胤禟问,李卫不敢迟疑的说道:“爷要是瞧着好,小子再去码头找找,说不定还能碰到。”

        那东西是个西班牙商人带来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就是瞧着怪有趣的,便买了下来。

        胤禟点头,“也罢,是那丫头喜欢。回头再得了,爷重重赏你。”玩了两三天还没腻,可见是真喜欢。

        “是。”

        说起湘云,李卫发现他又有好几天没见着人了。看了一眼自始自终没有睁开眼睛的胤禟,李卫又拿出一块小怀表看了看时间。知道今天肯定去不上私宅那边了,便又悻悻的将怀表揣到怀里。

        他又得了好东西,想给那丫头瞧瞧呢。

        少时,马车到了雍郡王府。胤禟便带着李卫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去了。苏培盛亲自来接人,一边给胤禟打千行李,一边不动声色的观察跟在胤禟身边的李卫。

        不是太监,也不是侍卫,瞧着眼生,又一身锦缎,难道是谁家的小爷不成?

        四爷此时正在书房里。

        他拿着一本三字经给对面榻上的三岁大小的嫡长子弘晖启蒙。

        弘晖是康熙三十六年三月出生的,到今年三月份就三岁了。亲自给长子启蒙,也是四爷对这个儿子抱了太多的期待和疼爱之意。

        听说胤禟来了,四爷也没挪地方而是直接叫人引着胤禟来书房。于是胤禟一来第一眼就看到了他那早夭的大侄子。

        想想钮钴禄氏生的混账,这个大侄子真真是可惜了了。

      第143章 第 143 章

        这粉雕玉琢,肥嘟嘟的样子,还挺像那丫头小时候的。

        胤禟的侄子很多,能让胤禟记住的除了太子家的弘晳弘晋,老大家的弘昱外,也就是老八家的弘旺和他五哥与老十的儿子了。

        至于老四家的弘晖,他早就没什么印象了。不过因着弘历那混帐小子,这两年参加宫宴的时候,胤禟到是多瞧了弘晖几眼。

        咋看都比弘历那小子顺眼。

        要是弘晖活着,也没弘历什么事了。

        弘晖是怎么没的从这辈子第一次看到弘晖时,胤禟就在想这个问题。每次看到这小家伙的时候,胤禟仍会想一回,可惜太过久远的记忆以及当时就不曾上心过的事情还真就没有半分印象。

        皇家血液中的凉薄,可见一般了。

        胤禟见四爷没什么兄友弟恭的规矩,一进来便坐到了那对父子身侧,双手卡在弘晖的腋下,直接将小肉团子举了起来。

        “虚胖呀。”他记得那丫头四五岁的时候都坠手,再颠弘辉,感觉轻了不止一星半点。

        感受了一回小肉团子的体重,得了四爷一个白眼后,胤禟也不以为意的用手戳着弘晖玩。

        一边戳还一边在心里回忆弘晖今年是三岁还是四岁。

        四爷等了一会儿见胤禟仍旧只顾着玩他儿子而不说来意,看了一眼苏培盛,叫他将弘晖抱下去。然后看了一眼进了屋就跟秦八两站一处的李卫,一双眸子冷清又略微带了些许不耐的看向胤禟,催他说来意。

        一年也就只能清闲这两日,这【创建和谐家园】要是没什么事就赶紧给爷滚。

        胤禟还想着今晚跟湘云吃锅子呢,哪里愿意跟四爷大眼瞪小眼,痛快的将来意说了,然后站起身一边掸了掸衣摆上并不存在的尘,一边跟他四哥道辞。

        主意给你了,你爱做不做。

        正事丢出去了,甩手掌柜就带着他的人走了,连杯茶都没喝。

        四福晋还以为九爷会在府里用晚膳,刚叫人准备了席面就听说人走了,回跟贴身嬷嬷嘀咕了几句。

        “跟个没笼头的马似的。”也不知道未来的九福晋能不能将人拴住。

        四福晋的贴身嬷嬷是她的奶嬷嬷,也是四福晋最亲近的人,听到四福晋只说了前半句,便知道四福晋未尽之语是什么了。

        “怕是谁都越不过九爷亲手养大的那位呢。”听说那位姑娘从小被九爷带在身边,一言一行都可着九爷自己的心意教养。

        四福晋想到湘云和那些事,不禁轻叹了一声,“那也是个可怜的。”

        嬷嬷听罢面上附和,心里却并未这般认为。

        相较于生在候门勋贵人家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的湘云,那些生在民间同样没了父母的女孩岂不是更可怜?有的甚至是被自己的叔婶卖到了勾栏院里倚门卖笑。所以说可不可怜的,也要分怎么看,怎么想了。

        “明年又要大选了。”收回思绪,四福晋不由又想到了侧院的李氏,“明早请太医过府给李氏请个平安脉吧。”

        “福晋?”嬷嬷一听这话,不由怔了一下,随即一脸不赞同的蹙眉,“您这又是何必呢?”

        “她上个月没换洗,说不定已经有了。与其叫她在什么日子里曝出来讨个好彩头,还不如我们自己来。”

        明天初八,不好不坏的日子。再过几天就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那日白日要进宫参加宫宴,晚上回府爷肯定是要住在正院。若是叫李氏在那日传了喜

        讯出来那她这个福晋得多晦气呀。

        嬷嬷一听这话,便知道四福晋的心思了。在她看来,不如趁着李氏那里还有曝出来提前做些什么神不知鬼不觉的落了这一胎,也省得将来成为他们大阿哥的对手。

        四福晋却不同意。

        李氏之前生的那个只比弘晖小了几个月的弘盼,去年就夭折了。夭折率那么高,李氏能将孩子生得下来,未必也能养大。她没必要为了个不知道能不能长成的孩子就脏了自己的手。

        想罢,四福晋看了一眼奶嬷嬷,道:“今儿且别声张,等明日用过了早膳再打发人去请太医。”

        奶嬷嬷闻言神色一凛,沉声应道:“老奴记下了。”私宅今儿晚上吃鱼锅,不光放了鱼和青菜,还放了些腐竹和豆腐泡。

        湘云最近特别喜欢吃豆腐泡,吸满了汤汁的豆腐泡也绝对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胤禟见湘云吃得香,也夹了一块来吃,一个不妨直接被豆腐泡里的热汤汁烫到了舌头。端起一旁的酸梅汁猛的喝了一大口,胤禟才舒缓过来。

        “今年是大比之年,等顺天府那边的乡试结束,春闱也就开始了。”顺天府的舞弊案子一出,重新补考的时间差不多就定下来了。胤禟嫌冰镇酸梅汁太甜,又端起一旁的茶水喝了一口,瞬间就感觉牙都软了。抽着凉气与湘云说道:“应试的学子已经陆续进京了,这辈子京城龙蛇混杂,你出门时多带几个人。”

        湘云点头,将嘴里的豆腐泡咽了才说道:“我听说上一次春闱就有人扮成落第举人在京城招摇撞骗,还有个旗人家的格格跟他私奔了呢。”

        一听这话胤禟就抽了下嘴角,那哪是什么旗人家的格格,分明是他们爱新觉罗家的姑奶奶。不过这么丢人的内情,胤禟着实不想跟湘云说,而是神色严肃的告诉湘云别相信那些穷酸的嘴,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

        “我前儿看杂记,说是那个叫朱熹的见天讲什么存天理,灭人欲,最后自己却纳尼姑为妾,还让守寡的儿媳妇有了身孕。可见这读书人要是坏了心肠,就更叫人不耻了。”

        “你平时就看这些?”姓朱的啥德行胤禟也略有耳闻,只是叫胤禟诧异的是:“你一个小姑娘怎么看这些东西?”

        “姑娘怎么了?姑娘吃你家大米啦?凭什么你们男人做得,我们就看不得?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那么多,我不睁大了眼睛多看看,回头遇到了杂碎我能宰一个,还能宰一堆吗?”一听胤禟这话,湘云就不高兴,“我总要知道这世上的道貌岸然都分多少种吧。”

        胤禟被湘云这话弄得一噎,然后头疼的抚额,“爷没说你不能看这些杂书,爷的意思是有些杂书就不是给你们小姑娘看的。”

        这世上就有好多酸孺写些才子佳人,千金小姐贫门书生的故事叫一群涉世未深的闺阁女子心生涟漪,心存憧憬。还有些人专门写一些名人事迹,然后用最香艳的描述方法引得一些男人心里长草,欲罢不能。

        胤禟只是担心湘云看的是后世常说的那种小huang书。

        得了胤禟的解释,湘云刚刚带着薄怒的小脸一下子就多云转晴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哪里就那么容易移了性情。前儿在宁国府听了一耳朵西厢,我当时就跟姐妹们说,谁身边要有红娘那样自做主张的丫头,都别手下留情,直接杖毙了最好。”

        杖毙也就是一说,这种事情湘云是干不出来的。只是她也确实挺厌恶西厢

        里帮着自家小姐约会书生的红娘,要是身边有这种丫头她一定远远的将人打发走。

        早就知道在这丫头身上找不到温柔贤惠,体贴大度等等女子应该备具的美德,但他没想到这丫头会张嘴一个宰了,闭嘴一个杖毙,此时此刻,胤禟终于发现湘云的教养可能真的歪了。

        “等一下!”突然反应过来的胤禟瞬间瞪大了眼睛直直的看向拿起筷子继续吃的湘云,“你刚刚说要宰一堆?”

        不是他想的那个意思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06 20: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