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道仙凡》-第3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看着随风远去的背影,高桥两眼一眯,怀疑之sè再明显不过。而随风也觉得这高桥先生实在是太过诡异,不论是之前的接触还是今晚他突然的出现,好像他身上藏着什么秘密一样。不知为何,随风隐隐觉得恐怕还和自己有些关系。

      明明知道高桥一直在盯着自己看,他刚才说的那番鬼话他肯定也是不信的。随风似乎真的能感觉到他的目光一样,如芒在背,极不舒服。

      身处屋檐下,怎能不低头?随风自然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盲目地跟着自己的感觉去探查些不该探查的事情只会平白无故给自己添麻烦。特别是现在,他还是个半途救起的,不明身份的人,要是得罪了高桥,恐怕就算最后能平安到了扶桑,也会平白多出许多波折。

      高桥也不知在想着什么,yīnyīn地看着随风走进了船舱里。这才转过身,仔仔细细地看了看他刚才站立的地方,再确定没有什么异常之后,又探出了头看了看船底,一片漆黑而又平静的海面,也没有一丝的异常。

      高桥皱了皱眉头,“他刚才那样慌张的神sè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他发现了什么?”边想着,边也回去休息去了。

      高桥前脚刚进入船舱,远方的海面上又出现了一座和之前一模一样的仙岛。仙鹤盘旋,仙音环绕,似乎真不是凡间尘土一样。

      那里究竟是哪儿,又有着怎样的秘密呢?夜空下,晚风轻送,听不到那若有若无的一丝沉吟。

      第六十八章 抵达扶桑

      () 从那晚随风在甲板上瞥见仙岛之后,他与高桥先生的关系就陷入了一种微妙之中。高桥总觉得随风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或是在隐藏着什么。而随风也更加确定,这个高桥先生很不简单。

      这就产生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平rì里还是如从前那样,随风向着高桥请教扶桑的语言等事物。而暗地里,随风总在提防着他,而高桥先生也觉得随风这人实在是不简单,寻常的十几岁少年哪里有这等眼见着实?..

      虽然说起来尴尬,但时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过去。离国土大唐也越来越远,似乎思乡之情总要离家足够远才能爆发出来。

      这些天里,随风和杜阿牛越发地知心起来。还是通过他,随风才知道,原来这船上只有他们两人是大唐国民,其余皆是扶桑人种。随风本来接触人就少,一直在学习语言,很少的时候会与其他人说话谈天。而且扶桑国人与中土之人在外观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加上扶桑举国盛行东学之风,连服饰、习惯上也都向着大唐靠近,扶桑使臣也都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是以随风一直也没有发现。

      而杜阿牛呢,似乎是真的没有看出随风与高桥先生之间的尴尬,每天经常会去找他谈谈心。言语真切,听着是极想表现一番的意思。

      随风在江湖上有过足足几年漂泊的经历,杜阿牛所想他岂会看不出来?他这样淳朴的人,也许真的是压在最底层的时间久了,就像是整rì风吹雨淋的咸鱼实在是太过梦想着翻身了。即使在随风眼里,这样确实少了几分志气。可是他也不好说什么,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有怎样的选择就会有怎样的结果,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其实结局便已经注定了。..

      随风也不好多插手闲事,

      也只好任他去了。

      这天,外面突然一阵强烈的喧闹声,阵阵声浪像是惊雷在耳边炸响。即使呆在房内,耳朵都震得有些生疼。随风正掐指算着时间,杜阿牛猛地推开门闯了进来,笑道:“随大哥,扶桑到了。”随风一愣,点点头,松开了手指,这才知道原来扶桑已经到了。

      阿牛还没来得及坐下,高桥先生就紧跟着走了进来。一见房中阿牛也在,稍稍一愣,到嘴边的话也停了下来。

      阿牛一见如此情况,立即站了起来,憨憨笑道:“先生,既然你找随大哥有事,那你们先聊。我出去看看去。”说着,赶忙匆匆走出了房门。

      高桥非况也不说话,缓缓抚着胡须,缓缓坐在了刚才阿牛坐的凳子上。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也不知是不是在夸奖阿牛的识趣。“高桥先生,今rì来找我,是有什么事么?“他还没开口,随风已经问了出来。

      高桥脸上表情一僵,接着有些不自然地笑笑,道:“扶桑岛近在眼前,既然到了主地,自然该由我做东好好款待随风君才是。”

      随风看也没有看他,背负着双手走到了房前,像是根本没有这号人一样,自顾自的道:“中土有句话,‘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想法,直说便是,不用藏着掖着。”就连言语也是平淡至极,似乎完全没有将他放在眼里。

      “好!”高桥非况不怒反笑,“随风君果然快人快语,既然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我也就不憋着了。不知随风君来扶桑有何打算,我看随风君一身气度见识不是普通中土之人。怕是有神功在身的武林人士,我高桥世家想聘先生担任我高桥家幕僚武士。不知随风君意下如何?”…,

      随风轻叹了一口气,有着一丝淡淡的失望在里面。“高桥先生实在是说笑了,随风不过是一介布衣,哪里会什么武功了?行走武林的那些侠士,是我随风想也不敢想的。即便随风愿意,可是也没有这个能力胜任。高桥世家家大业大,还是另请高明吧。”

      高桥并不放弃,一脸严肃地道:“先生尽管放心,只要先生愿意入我高桥家,一切都好商量,无论是珍宝还是美女先生尽管开口。”

      除了对他的厌恶之外,随风心里还有的就是深深的疑惑。仅仅从自己身上随身携带着那把纯钧剑便敢断定自己是一代武林高手吗?这个风险会不会太大了点?坚定地摇摇头,“高桥先生,之前你救了我,随风心里真的无比感激。可是我是真的不会武功,实在是帮不了你。你既有如此决心还是去中土寻找吧,我想一定会有武道高手愿意相助的。”

      说完这一番话,他看也不看脸sè已经隐隐变得有些发紫的高桥,走出了房门。去高桥家做幕僚武士,无异于与虎谋皮。

      之前不明白,现在想想已经一清二楚了。为什么高桥之前听到藤原家的名字就会两眼泛光?为什么他们又千方百计地想要拉中原的武林好手进入高桥家呢?怕是和中原的李林甫打的同一个打算罢。

      随风虽不是扶桑国人,但也知道如今扶桑【创建和谐家园】大权旁落,基本都是关白一家把持朝政。他高桥非况在介绍着靖留的时候,虽是大为赞赏,但能说没有一丝嫉恨吗?

      先前还在大唐的时候,就因为知晓了登龙台的秘密而得罪了李林甫。自己最终会沦落到海外,能说和这一点没有关系吗?现在好容易了结了所谓祥瑞的风波,他早已不想再牵扯进各个显赫世家的利益纷争中去了。更何况,藤原家很有可能便是静流的那个家族,而高桥说的那个藤原靖留很有可能便是藤原静流。

      一扇门仿佛真的隔绝了两个天地,门内是那么令人压抑地谈话,而门外就是单纯的一片欢腾了。

      随风趴到了船舷上,眯着眼望去,扶桑一国已清晰可见,甚至就连那个停息着数艘巨大船只的港湾也已能撇清个大概了。船上所有的人都聚到了甲板上,他们疯着,笑着,喊着,将白sè的水手外衣拖在了手里,放肆而尽情地甩着。随风看在眼里,眼角也有些湿润了,这幅情景,让他想到了故土扬州,还有【创建和谐家园】山下的爹娘。

      “随大哥,怎么样,高桥先生找你到底谈了些什么?”杜阿牛也靠在了船舷上,问道。随风这才注意到他,原来他刚才一直就等在他的门外,一脸的微笑。

      扶桑已在眼前,也即意味着从今rì起,他们便要流浪异乡,随风或许以后还会有着转机。而他杜阿牛又没有武功,说不定今生今世都不会再有机会能够回归故土了。他竟然还能满脸的笑意,荣华富贵、衣食无忧真的有这么重要么?

      心里暗叹了口气,随风一脸平静地道:“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高桥先生看我手中持有佩剑,以为我是中土的武林高手,所以想让我去高桥家担任他们的幕府武士而已。”

      杜阿牛见他说得如此轻描淡写,一拍他的肩膀,道:“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那你答应了没?”

      随风摇摇头,两眼继续盯着下方平静的海面,再没了其他言语。…,

      杜阿牛有些急了,又拍了下他的肩膀,“为什么不答应啊,你是不是不知道,幕府武士是多么高的荣誉?我们两人就这么一窍不通地去往扶桑,这么好的机会到哪里去找?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随风转过了头来,瞥了他一眼。就这一眼,让杜阿牛从头凉到了尾。“你这么希望寄人篱下吗?武士很荣耀吗?还是有着丰厚的报酬?若是拿你生死不由自己去换,你也愿意?”

      就这么说话的一会,船又靠岸边近了许多。随风眯着眼睛,透过薄薄的一层海雾隐约看到岸边站着许许多多的人影,都是统一的扶桑特sè的穿着。想必要不了多久,使船就能靠岸了。

      而这时,厢房内的高桥也走了出来,一脸的淡然,好似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对了,这艘使船既是去往中土求学,若不是我偶然间上了船。这船上岂不是只有你一个大唐人士?”随风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是学习,索xìng带着几个中土人士回扶桑岂不是顺水推舟之事?

      杜阿牛还沉浸在随风刚才那一席话里,没有反应过来。还是随风推了他一把才回过神来,这才断断续续地道:“高桥大人倒是也想带极为中土人士归国,可是现在又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更何况是去往那么偏远又穷困的扶桑呢?不过,你可不要小瞧了他们,他们虽被称为东洋蛮夷,可是照实说,智慧并不在我中土人之下。他们虽没有带走我们大唐什么社稷栋梁,可是却带走了这满船的各类书籍。”

      这次却是轮到随风怔住了,他怎会不懂书籍才是智慧之源的道理,只是这话从杜阿牛口中说出来还是让他稍稍有些吃惊。

      果然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随风在心里默默地又重新评价了一番杜阿牛。他虽有些执着于名利,但还是可以看得出他身上属于华夏的气节并没有完全泯灭。

      船靠得又近了一分,一浪接着一浪的欢呼声更加地明显,甲板上的那些扶桑人挥舞着手中白sè的衣衫更加地卖力。直到这时,杜阿牛的眼里也泛起了一丝惆怅。

      “既然随风君不愿前往我高桥世家,在下自不敢勉强,不知阁下有何打算呢?”先前在随风这里吃了个瘪的高桥非况又到了两人面前,只不过此番倒是没有了之前那股凌人的盛气,不知为何,平和了许多。

      随风微微摆头,“哪有什么打算,走到哪里是哪里,权当见识罢了。”说完,船也刚好此时停下。

      随风刚走了几步,又停下,瞥过小半个头,“阿牛,你呢?”

      第六十九章 东牟娄郡

      () 杜阿牛被随风这样一问,竟停在了当场,有些犹豫地看了看随风和高桥。

      随风瞥见他犹豫,也不多说,只停了一停,又回过了头,向着底下的码头走去。这时阿牛才猛地反应了过来,对着高桥道了声歉,匆匆向着随风的方向追了过去。

      随风听到后面跟紧的脚步声,嘴角只扬了扬,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随风再怎么聪明绝顶也绝对没有料到,杜阿牛会跟着自己一起闯荡这陌生的环境,并不是真的因为被他一席话打通了封闭的茅塞。. .

      杜阿牛别的本事没有,最为擅长的就是观人气度、谈吐。随风本就自小出自显赫世家,一身的气质、仪态都不是一般人所有。更何况他后来还习了武功,更是多了一分出尘和亲近自然之意,若是一般人即便是模仿也是装不出来的。而阿牛自己就是去了高桥家以他的能力也很难会有出路,而跟着随风就不一样了。随风的武功见识就摆在眼前,出头之rì定不会遥远。只消随风一有所重用,那么作为跟在他身后的兄弟,地位岂会差了?

      随风还以为阿牛是真的改变了想法,却不料险些在rì后造成了【创建和谐家园】烦。

      高桥非况静静地站在甲板上,四周的喧闹、兴奋似乎一点也没影响到他。从他背后的yīn影里悄无声息地走出了一个人,伏在了他的耳边,以rì语问道:“这少年绝对是一方高手,就这么放走了,不可惜吗?”. .

      高桥随意地一笑,却以汉语答道:“无妨,他也只不过多绕一个圈子而已。”

      这个时候,随风已经带着阿牛从船上下到了码头,四周又是如此地吵闹,自然是不会听到甲板上的高桥在说什么。

      两人一下到了地上,周围本来前来迎接使船的扶桑国人见到他们两人纯粹的中土服饰,一下子就围了过来,七嘴八舌连说带比划说了起来。

      “这里人好多啊,都是来欢迎我们的吗?他们说的什么?”阿牛第一次被如此多的人围在了中间,不免有些紧张。

      随风皱着眉头,他也就和高桥先生学了一月不到的扶桑国语,而且即便是相同的话放到了不同人的口里声音也相差仿佛。随风仔细斟酌了许久,才有些不确信地用不怎么标准的rì语回了他们一句,又用手指了指高桥先生的方向。接着才对阿牛道:“我也没完全听懂,好像是问我们有没有顺利到大唐,从那里带回来什么?”

      随风一句说完,围着的人立即就散了一些,向着高桥先生那边去了。

      可是还剩下的一些人,嘴里又滴沥咕噜地说了一通,眼神更加钦佩地盯着随风。

      “这又是怎么了?”阿牛靠了靠随风,似是有些害怕。

      “我只不过说了我是说我们并不是遣唐使,而是中土人士。他们说的话我也没有完全听清,大致是说他们很欢迎我们到来,还有其他的什么,好像是说他们对大唐很是仰慕之类的吧。”随风歪过头,低声和阿牛说道。

      好像人群中有人看出来随风并不jīng通rì语,便有人站出来,边比划着,边慢慢地说话。“你是说……要我们…留下来做客?并……讲述…中土……你们?”随风边看比划边猜测着意思。总算是大致弄懂了含义。

      看着他们的服饰全是由粗麻简单地编成,与中土江南的丝绸比起来简直是天上与地下。单从此一点来看,扶桑的落后与穷困可见一斑。…,

      可是他们每一个人的眼里都泛着渴望的jīng光,看得随风当时心里就是一惊。要说中土与扶桑,这乃是千百年的差距,真比较起来可谓是云泥之别。扶桑几十年前便兴起了举国东学的浪cháo,这正是渴望进步渴望发展的体现。而围住他的扶桑人眼中所传递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讯息。

      可是反观大唐呢?雄霸天下,万国来朝是何等的风光!可是上到君主好逸恶劳、骄奢yín逸,下到黎民百姓,自诩为身处强国盛世,不将天下放在眼中。

      中土强盛,能维持多久呢?一百年,还是一千年?那么这段时间之后呢,中土与扶桑又是孰强孰弱呢?

      正当随风陷入了自己的想法内不住感慨的时候,一位看起来年纪很是苍老的妇人也来到了人群外围。看到老人来此,周围的人群的反应很是奇特,仿佛见到了什么不愿见到的东西一样,纷纷往四周让了让,老妇人便很是顺利地到了随风他们面前。

      “远方来的客人们,这么远的距离想必一定是累了,到老身家休息下吧。”她一开口竟然是标标准准的汉语!

      不但阿牛没有料到,就是随风也没有想到。

      老妪看了两人一眼,涩声笑道:“两位不用怀疑老身,老身就是在这东牟娄郡上开旅店客栈的,想请两位贵客到老身旅店做客。”随风还好些,阿牛简直是将不信和怀疑几个字刻在了脸上。

      随风和杜阿牛都是一脸的沉思,没有接话。

      看出了两人心里有的担忧和怀疑,老妪继续道:“两位初来扶桑,想必对这里的一切极不熟悉。若是没有当地人的指引,两位想办的事、想找的人都很难完成。不如就到老妪的旅店里多多休息几rì,待老身将扶桑的各类事项讲解与你们。”

      老妪看似不经意地一说,随风和阿牛两人都是微微一震,阿牛脸上更是多了几丝别扭,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心里的紧张。随风却撇都没有撇,似是完全没有看到阿牛的异常。

      随风看了看四周越围越多的人群,和自己很是凌乱的扶桑国语,并且自己对扶桑一国可谓是一无所知,确实如她所言需要找一个当地之人好好了解一番。不然rì后无论是寄身于某个家族世家或是自行闯荡,都是极有裨益的。

      仔细想了想,这个老妪所说确实很有道理,便点头道:“既然婆婆如此好客,在下也不好拒绝。也罢,那边叨扰了。”

      老妪呵呵地笑了两声,脸上的皱纹就像聚到了一处一样,连眼睛都眯得几乎看不到了。

      “你们跟好老身,旅店距此并不远,就在郡中。”老妪说着,转过了身去。

      所谓郡,在扶桑与中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郡在中土所指极大,秦初时全国不过三十六个郡。自古就有“万户成侯,千户成郡”的说法。而在扶桑便要小上很多大约与集镇县城类似,虽然也有来自各地的商人,不过他们群体很小,各地的物流周转也很是有限。远不能和大唐那种万国旅人客商互通有无相比。

      不过此地依傍着一个天然良港,不论是与大唐的各类使船还是商船的来往都还算得上频繁。是以小镇上各类设施倒也齐全,他们两人跟着老妪离开了港口,进了镇内,所见人cháo流动,各类商铺,虽然规模不大,倒也很是jīng致。…,

      没多远就到了老婆婆家的旅店,三角形的斜面屋顶和中土的风格极为相似,只不过斜度大了一些,整个客店全以木质搭建而成,没有一分土石结构。最为特sè的是,木屋底部悬空半尺,就和中土的大理那边聚居雨林的民族一样。木屋外挂着一个木牌,上面竟是两个汉字“望唐”。

      “快进来吧,别在外面傻站着。”老婆婆打开门,阿牛跟着就进到了屋里,而随风还在屋外四处打量,忍不住笑着提醒道。

      随风这才反应过来,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也提步进到了店内。

      进了门才发现,旅店里的家具摆设全是唐时的风格,又是亲切又是怀念。唯一不同的就是进门处摆了个木翕,在木翕中摆了个神像,随风只匆匆瞥了一眼,这个神像穿着相貌竟然全是中土秦时的风格,也不知拜的是哪位神仙。或许根本就不是中土的神佛。

      “我先前开的旅店一直都很少有人来,后来有人给我出了个主意,让我把旅店改成了唐时的风格。没想到这么一改之后,每天旅店里都爆满,附近的一些年轻人特别想要去中土看一看,可是中土岂是这么好去的?所以也常会到这里来,体会一下大唐的感觉。”老婆婆扫着地,满目的慈祥地笑着。

      老婆婆这般年纪,还在弯腰打理着这么大的一间店,也幸亏有人想出这样一个方法来。随风心里也有着几分恻隐,看着面前木翕内那个不知名的神像,不经意地问道:“老婆婆你这般年纪了,为什么不雇一个人分担些店里的活呢?”

      老婆婆呵呵地笑着,拿着扫帚扫到了随风脚下,一眼看到了随风眼前的木翕,笑着道:“不麻烦啦,幸亏有【创建和谐家园】大人庇护,老身虽然年事已高倒也忙活地动。何必那么麻烦再去雇别人,再说现在的年轻人心气都高,自然是看不上我们这里的三分小地的。”

      随风只应了一声,心里却一阵了然,原来这木翕里供的是扶桑传说中的神武【创建和谐家园】,只是这【创建和谐家园】为何会是秦时的装扮呢?

      老婆婆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抬起头来,笑道:“对了,我差点都忘了,你们从中土过来,不知有没有听说过术士徐福呢?”

      杜阿牛只当做随风在和老婆婆聊着家常,也没在意,可是随风却猛地一惊,他一路过来几乎都与徐福有关。登龙台如此,他所学的神秘剑诀也是如此。强压下心里的急切,装作漫不经心地道:“术士徐福乃是秦时始皇帝身边最为宠幸的一个方士,据说他曾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东海求仙。大名如雷贯耳,怎么可能没有听说呢?”

      老婆婆抬起头来,慈祥地一笑,“那你肯定不知道,在这东牟娄郡的郊外就是徐福术士的墓冢。”

      徐福的墓竟然在扶桑?不是说他出海求仙之后再无踪迹吗,这怎么可能又出现了什么墓冢?随风满脸震惊,久久说不出话来。

      第七十章 又见徐福

      () “老婆婆,此话当真?徐福的墓冢真的在这里?”随风一想到徐福很有可能和自己学的那套神秘剑诀相关,情绪便有些急切。

      老婆婆却款款一笑,道:“孩子,做事情不要太着急。就像原来我跟着别人学汉语的时候一样,一直着急一直都学不好。你问我是不是真的又有什么用呢,我也不清楚啊。不过我们这里确实有一个徐福庙,不知道已经有多少年了。大家都传说那是中原的一个极有名的术士仙人,你若是想知道真假,不妨自己前往一探就是了。”..

      随风也意识到了自己有些心急了,自嘲地一笑,“老婆婆说的是,过几rì我便去看看。老婆婆,认识了这么久还不知道您姓氏名讳呢。”明里是这样说着,可是暗里随风却在嘀咕,她既然以开旅店客栈维持生计又为何需要去学汉语呢?而且她故意提及此事也有些打消人疑虑的嫌疑。

      老婆婆一愣,又接着扫地去了,“姓名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用了,周围的人都叫我欧巴桑,就是阿婆的意思,若是你不介意,就和别人一样叫我阿婆吧。”

      还未等随风接话,阿婆又接着道:“对了,那边的门进去,左边第一间便是你们的房间。今rì你们刚到,先去好好休息吧,等到晚上,阿婆给你们做只有在我们扶桑才能吃到的菜。”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23: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