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逍遥大亨》-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扬州八怪中,汪士慎是一个格调极高的画家。他一生清贫,每以诗酒自娱,笔耕自给。他性情温和,与世无争,有朋友索画,即慷慨赠予,遇俗子,虽断炊亦不作一笔。晚年,他双眼瞎了,犹能作大草书有如神运,朋友呼之为“心观”,意谓眼不能视,而心如明镜,若有神助。

      杨靖一听这个乐了,冲着老舅比划了一个大拇哥低声说道:“老舅,人家别人玩古玩都是凭借着记忆来判断东西,您可倒好,随身带着度娘啊!”

      老舅把手机揣兜里说道:“都什么年代了?一些硬性的常识不用死记硬背了,手机是干什么用的?这就是用途之一。”

      杨靖无奈的耸了耸肩膀,老舅这懒偷的,绝对可以打十分!

      PS:鞠躬感谢“紫炎天骄”100的打赏。今天有个白事需要过去帮忙,所以两章连发,求推荐票。

      第七十八章 发脾气的老爷子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外公缓缓地摘掉了老花镜,用手摸着这幅画的镜框,脸上带着一丝笑容说道:“好画,好画啊!大开门的好东西,确实是汪士慎的画不错。”

      店老板的眼光还算不错,他看得出来外公是被杨靖和老舅推着进来的,很显然,这三位就是以这位老爷子为主了。

      店老板笑着弯腰对老爷子说道:“老爷子,不得不说您这眼光是这个!”店老板再次竖起了大拇哥。

      外公被表扬了,就好像一个孩子一样笑了起来。

      老舅低头问外公:“爸,这幅画您喜欢吗?”

      老爷子点头,不过随即又摇头说道:“这画如果我没看错的话,应该就是汪士慎的真迹,我曾经见过很多有关于梅花的画,可要论飘逸灵动,还要数汪士慎啊。这画很不错,我很喜欢,不过,这画咱买不起啊。以这幅画的尺幅来讲,现在估摸着怎么也得三十万啊。小龙,算了,这画我不要了,看过了我就满足了。”

      店老板一听老爷子这话,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起来,低声嘟囔着:“老爷子,这画可不止三十万啊,这幅画现在最起码得一百万啊。”

      杨靖拉了那位店老板一把,低声说道:“我外公七年前做过开颅手术,做手术之后的事情他基本上都记不得了,但还能记得做手术之前的事情,他老人家说的这个价格,最起码也得是2010年的价了。”

      那老板一听这话,脸色变得稍微好了点,低声说道:“老爷子还得过这种病啊?”

      杨靖点了点头,做了一个“你请见谅”的表情。

      老舅问店老板:“这幅画最低多少钱?”

      店老板看了看老爷子,又看了看那副画,咬了咬牙说道:“这幅画的尺寸是10448.5厘米,在汪士慎的画作中算是中等靠上的了,您如果真的想要的话,一百万您拿走。再低我就卖不着了。”

      这个价格让杨靖微微的点了点头。现在汪士慎的画增值还是比较快的,2013年保利香港春拍的时候,曾经有一幅汪士慎的山茶幽兰图,尺寸是88.529厘米,比这幅画还小呢,结果拍出了184万港币的高价。

      同年的嘉德秋拍上,汪士慎的一副和这幅画尺寸差不多大小的傲梅图,拍出了101万的价格。

      要是到了现在,汪士慎的画绝对还能再拍出更高的价格来

      当然,那是在拍卖会上拍出的价格,汪士慎画作的真正价格应该要比拍卖价低一些。

      汪士慎画梅花在华夏历史上是绝对可以排进前五的【创建和谐家园】,按说他的画的梅画的价格还应该更高才对,但汪士慎一辈子就是以卖画为生,去世后留下了不少的作品,因此他的画虽然是业内公认的好画,但却一直拍不上什么高价。

      平心而论,现在店老板给出了一个一百万的价格,真心不高,这毕竟是汪士慎的真迹。

      老爷子虽然耳朵背,可老板这话他听到了,老爷子顿时就不高兴了。

      “什么?一百万?现在汪士慎的画怎么这么值钱了?前两个月我还在一位老友那里刚看到一副汪士慎的墨兰图,那尺寸比拟这幅画大多了,可我那老友买那副画也不过才花了四十六万。老板,你这价格贵了......”

      杨靖和老舅相互对视了一眼,都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苦笑。不用说,老爷子这又是把七年前的记忆套到了现在。

      幸亏刚才杨靖给店老板解释过这事儿,店老板没在意,否则老爷子这么个砍价法,人家店老板一准儿得把他们三个轰出去。

      杨靖真准备再砍砍价呢,老爷子的脾气忽然就上来了。

      “不要了,这幅画不要了,咱家也买不起这幅画!小龙,推我出去转转。”

      这时候的老爷子,就像是一个发脾气的小孩。老小孩、老小孩嘛,一旦发起脾气来就得老老实实的按照他的意愿来,否则老爷子真敢把轮椅一甩,自己走回去。

      老舅冲着店老板露出了一个歉意的微笑,推着老爷子走了出去,杨靖准备留下来给老板再解释一下。

      老板倒不是糊涂人,知道这老爷子有病,也没等杨靖解释,人家就笑呵呵的摆了摆手说道:“得了小兄弟,这事儿我能理解。其实当年我家老爷子得老年痴呆症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算了,这事儿就这么着吧。”

      杨靖帮老板把那副画重新挂好,这才说道:“老板,这么着吧,我再从你这儿看看,有中意的我就买一件。”

      老板兴致不高的点了点头,指着那边说道:“那里还有我收藏的几本古籍善本,你可以过去看看,至于房四宝那边,我也收藏了两支精品湖笔以及两刀正儿八经大千纸,你要是有相中的,我给你便宜点。”

      杨靖点了点头,走了过去。

      先看了看店老板收藏的湖笔和摆出来的两张大千纸样品,杨靖微微的点了点头。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可杨靖对于房四宝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很喜欢收藏,再一个,这店老板收藏的这些东西虽然品相不错,可要论收藏价值的话,就算不上很高了。

      杨靖对于收藏这样的东西没什么兴趣,于是就挪步来到了被玻璃柜保护的那几本古书跟前。

      店老板收藏的这些古书一共有七本,杨靖看了看,就对店老板说道:“老板,您能把这本书拿出来让我看看吗?”

      看到杨靖从兜里掏出了一副白手套戴上,店老板略微犹豫了一下,就打开了柜子,从里面把杨靖所指的那本书拿了出来。

      小心翼翼的把书放在柜台上,店老板说道:“小兄弟,你可得小心点啊,这本书虽然不是珍贵的宋版书,可也是康熙年间的书。或许价格不是很高,但当初我收藏这本书可是费了不少劲呢。”

      听到老板这话,杨靖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老板,都是行里人,这些规矩我都懂的。不管宋版书、明版书还是清版书,不管它们值不值钱,到了现在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我们不能对不住我们的老祖宗啊。”

      第七十九章 偷梁换柱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相比于一册能够轻松上百万的宋版书,清版书的价格无疑要低的低,有些清版书甚至几百块钱就能买下来。

      毕竟到了清朝,印刷术已经大行其道,印刷成本也低了很多。最关键的是,相比于七八百年前的宋版书,距今只有三四百年的清版书保存下来的要多得多。

      这本清版书的品相还说的过去,按照杨靖判断,这本书的品相应该可以到八五品。

      这一册书大约有七八十页的样子,封皮上写着书名古人杂谈,左下方是作者的名字刘正。

      很显然,这应该是一本介绍古人的书。

      不过无论是书名还是作者,杨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看着杨靖在看封面,店老板说到:“这本书应该是清康熙年间民间出版的一本书,在我收藏了这本书之后,曾经特意的查询过这名作者。根据我的查证,刘正这个人字石歧,江南浙省人,是清康熙四十二年的举人。”

      这位刘正刘石歧虽然不是什么名人,但既然老板能确定他是康熙四十二年的举人,那想必这本书就是康熙年间的书了。最关键的是,这本书到现在还能保持八五品的品相,也算是比较难得了。

      杨靖小心翼翼的翻开了第一页,映入眼帘的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的大名。

      介绍韩愈大约用了不到两页,再往后就是柳宗元、苏轼等人的介绍。

      到了这里杨靖才明白,这本书应该就是清朝某个不得志的秀才或者举人,在无聊之下编撰的一本专门用来介绍唐宋明时期的著名人的书籍。其作用有点类似于现在度娘的人物百度百科。

      这个时候,杨靖的电话响了,是老舅打过来的。

      “老舅,你先陪外公转转吧,我在刚才那个店里再看看,一会儿我去找你们。”

      挂掉电话,杨靖继续看起这本书来。

      书编撰的不错,最关键的是杨靖发现这本书应该不是普通的清版书,而应该是一本刻本。

      在古籍中,无论是宋版书还是明版书又或者是不值钱的清版书,都包含了雕版、活字、手抄等方式,但要论最值钱的,莫过于刻本了。

      所谓的刻本就是专指用雕版印刷的方式印装的书籍。就拿最值钱的宋刻本来讲,如果说宋版书是古籍善本中的皇冠,那么宋刻本就是皇冠上最璀璨的那颗钻石。

      同样的道理,即便是不值钱的清版书,如果是罕见的刻本,其价值也不见得就比不上明版书。

      看到杨靖有些动容,店老板笑了。“怎么样,小兄弟,是不是看出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之处了?”

      杨靖抬起头来看着老板,冲着老板比划了一个大拇哥说道:“老板,你这手段不简单啊,竟然能收藏一本清刻本,不过就是有些可惜了,这本书不是官刻本,只是一本家刻本或者是坊刻本。”

      店老板笑道:“官刻本可不是那么好弄到手的,要是官刻本的话,恐怕早就被博物馆收藏了。”

      杨靖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而是继续看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杨靖这才轻轻地合上了这本书对老板说道:“老板,这本书不错,多少钱能给我?”

      老板说道:“小兄弟,你也看到了,这本书虽然是清刻本,无法与明版书和宋版书相比,但我这本书的品相却是顶级的。现在别说清版书了,就算是民国时期的书,也不见得能有这么好的品相啊。所以你想要的话,五千拿走。”

      杨靖听了这话,微微地摇了摇头说道:“老板,这个价格高了。”

      “不高,不高。这可是品相如此好的康熙年间的清刻本啊。虽然不是官刻本,但这个价格对于这本书来讲绝对不高。”

      杨靖笑了笑说道:“老板,如果这本书真是康熙年间的清刻本,哪怕是家刻本或者是坊刻本,这个价格我二话不说就拿走。可惜的是,你这本书不是康熙年间的刻本,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本书应该是光绪年间的。”

      “什么?光绪年间的?不可能啊!这本书的作者我确定是康熙年间的人,怎么可能是光绪年间的书呢?”老板有点着急。

      杨靖说道:“老板,您是专业搞古籍善本的,应该知道判定一本书的真实来历不能光从作者身上来判断吧,而想必您也清楚清初年间的刻本有什么特点吧?”

      老板点了点头,正要说点什么,杨靖没给他说话的机会,而是直接翻开了那本书,指着上面的字说道:“清初年代的刻本,字体仍是明代末期的风格,字形长方,直粗横细。到了康熙之后,才开始盛行“写体”和“仿宋体”。至于到了道光以后,刻本的字体就开始变得呆板,世称“匠体字”。您看看这本书的字体,难道您认为这种字体是明代末期的风格吗?”

      “虽然这本书的作者您可以确定是康熙四十二年的举人,但这本书的字体呆板,毫无灵气可言,正是清后期典型的匠体字,这样的刻本又怎么会出现在康熙年间?这样的字体甚至连雍乾时期的刻本上都不会出现的啊。”

      说后面这段话的时候,杨靖一直在看着这位店老板,果然,杨靖很清楚的捕捉到了店老板眼神中那一闪而过的慌乱。

      这个时候,杨靖心中算是彻底有数了。

      如果杨靖判断不错的话,这位店老板应该知道这本书是清后期的刻本,只是这位店老板不知道从哪儿搞到了一张封面,然后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手段,把封皮换到了这本书上。

      这方面的事情,现在古玩界多得是。这位老板好歹还算有点良心,最起码还弄了一本清后期的刻本,要是换个黑心的老板,说不定就会拿民国年间的书来糊弄你。

      如果要是换个基本功稍微差点的顾客,在看到作者是康熙年间的人,以及这本书是刻本,或许在惊喜中就会忽略字体。

      毕竟即便是匠体字,其实和雍乾时期的写体或者仿宋体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只有精通这方面的人才能看得出来他们之间的差别。

      店老板看到杨靖说的如此的确定,知道这是遇到行家了,于是苦笑着问道:“那你想出多少钱?”

      杨靖笑了笑,竖起了一根手指头......

      ps:鞠躬感谢“灯火见人家”、“冰镇八度”、“紫炎天骄”100的打赏。

      第八十章 明刻本《花间集》

      一秒记住 .bookben.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说现在很多清刻本都被划归到善本的行列中,但那些清刻本大都是乾隆之前的官刻本,像这种光绪年间的家刻本要想被列入善本的行列,再等一百年还差不多。

      没错,这本书杨靖已经用戒指鉴定过了,确实是光绪年间的一本家刻本,当然,戒指也给出了一个确定的答案,那就是那个刘正刘石歧也确实是康熙年间的人。

      对于这种玩弄花样的店老板,杨靖当然要狠狠地压价了,直接开出了一千的价格。

      店老板的把戏被杨靖当场戳穿,他还能有什么反驳的方法吗?

      显然没有了。

      而且杨靖给出的这个价格不高不低,恰好卡在了这种清末家刻本的价格咽喉上,基本上算是这种书目前最合适的身价了。

      店老板显然也看出来杨靖是一个行家了,要不然人家也不会一眼就看出这本书中的猫腻,一口就说出了这本书现在应有的价格了。

      不过老板还是抱着争取一下的心态说道:“小兄弟,你给的这个价格真的是低了点啊,要不你再给涨点?”

      杨靖微微的摇了摇头说道:“没法涨了,这本书现在就是这个价格。而且清刻本错非是乾隆之前的官刻本,否则最近这几年也不会大涨的,我买回去只能做收藏。”

      要不是这本书中好歹还含有一些宝气,杨靖才懒得跟店老板废话呢。

      看到杨靖态度坚决,店老板也是犹豫不决。

      “老板,要不这样吧,我再看几本书,如果有合适的话,我会一块带走的。”

      听到杨靖这么说,那位老板这才不情愿的点了点头。然后给杨靖拿出了几本书。

      杨靖翻了翻,才发现这几本书都是清版书,要说起来还不如刚才那本古人杂谈呢,最起码刚才那本古人杂谈好歹还是个刻本,可这几本书都是活字印出来的,有一本虽然是手抄版,但都比不上刚才那本被偷梁换柱的古人杂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6: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