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牧说完,转身离去。转过回廊,李重义问道:“老大,我觉得他这个人,不太够义气。”
李牧笑笑,道:“讲不讲义气,不也是我的继弟么?再说了,就你老大我这人缘,怕是也找不着跟我一条心的人,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便宜这小子了。去跟厨子说一声,他带来的那只羊今晚便烤了,款待张家寨的人吧。”
第15章 炭火铜锅
张家寨此番带到长安的皮货,林林总总加起来共计十三车。其中九车皮革,三车毛皮,还有一车是珍品。
所谓珍品,指的是熊皮,虎皮等贵重毛皮,唐时这种野兽算不得珍稀物种,不说到处都是,也比后世多得多了。但毕竟是凶兽,寻常猎人对付不了,遇到了多半命都保不住,只有聚集在一起围猎的时候,通过陷阱等方法,才能捕捉到一两头,相比普通的狼皮羊皮等,要珍贵许多。
有了二狗的威胁,老胡等人也不敢漫天要价。在往年出货给边城的皮货商的价格基础上,还让了一成半。这样算下来,要比长安西市的同等级货物便宜将近三成,但即便如此,这十三车货的总价值也超过了三千八百贯,对于生活在陇右地方,惯于以货易货的马匪们来说,他们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现钱。
“这里有三千贯的铜钱,还有八百两银子。你们应该都知道吧,银子换成铜钱,可以多换不少,侯爷吩咐,不给你们折价了,便宜你们了。点点数吧,点好了也不急走,侯爷给你们安排了酒食,听过灞上酒坊的三杯倒吗?三贯钱一坛呢,侯爷念你们一路辛苦,赏十坛给你们尝尝。”
李知恩手里拿着账本,一边说一边在账本上做着记录。她虽然是一个没有名分的管家,但能一直干到今天,绝非都是因为白巧巧的信任,她确实有这份能力。只要是从她手里过的钱,一文钱的差账都不会有,哪怕是没钱买蜜饯了,她也不会偷拿,而是会找白巧巧要。这点是李牧非常欣赏的,所以他也没缺过李知恩的零用,李知恩的月例是最高的,而且还时不时能得点赏,日子过得也是美滋滋。
老胡等人自是千恩万谢,这回用不着二狗说了,他们自己也觉得自惭形秽,侯爷就是侯爷,出手就是不一样。说全要就全要,出手就是几千贯,还给安排酒食。这等豪爽的人,还要受到猜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老胡等人一边自我检讨,一边点钱,按照带来的货多少,当场就把钱给分了。说是说,做是做,在钱的面前,每个人都很现实。
张家寨虽然叫张家寨,以张家为首领。但实际上并不是张家的一言堂,最初张家寨在建立的时候,也是几伙人并在一处,因当时张家势力最大,又是张勋牵头,众人便奉他为主,听命于他。近些年来,张勋日渐老迈,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张家的影响力渐弱,议事的时候,顶撞者也越来越多。起初各头目还打算着让自己的儿子把寨主女儿给娶了,这样就能顺理成章地继承张家寨。但是张天爱哪个都看不上眼,最后各家都放弃了这个念头。张家的统治岌岌可危,若不是此次大唐灭了突厥,张家寨危在旦夕,恐怕张家寨早就生了内乱了。
这次张天爱带着商队来长安贩卖毛皮,十三车的货里面,只有张家一车。其余十二车分属六家,平均一家两车,可见张家现如今的地位。
但好在张家做了这么多年的寨主,积攒还是有的。别家带来的货都是普通毛皮和皮革,但是张家带来的都是‘珍品’,完整的熊皮就有六张,还有两张难得的白狼皮,若以价值论,其实还是要比其他六家多一些。
张天爱也在旁边,按照价值分成,她应得七百贯。众头目也不是半点人情不懂的人,心里清楚这次买卖能成,靠得是她和逐鹿侯有旧的面子,互相商量了一下,便又凑了一百贯出来,正好有八百两银子,便把这八百两银子用一个箱子装上,都给了张天爱。
唐朝的银子,还不像是后代各朝,有规定的制式。什么形状都有,大块小块,器皿银杯等等,衡量价值的时候,主要以重量论。八百两银子,便是八十斤银,看起来也没有多少。
张天爱看着这些银子,心里非常复杂。一方面她确实需要这笔钱,但同时她又非常不安,因为她觉得李牧不需要这么多的毛皮,只是为了报答她的恩情才全买下了。但她自己清楚,她对李牧是没有什么恩情的,她没有想过真的要去救李牧,这份恩情她受之有愧。
“姐姐。”
身后传来白巧巧的声音,张天爱回头看到她,心里的愧疚便更重了。
“巧巧……”张天爱过来拉着巧巧的手,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妹妹,我有话想跟你说。”
巧巧眨了眨眼,道:“姐姐,干嘛郑重其事的,有话就说么,我是来叫你吃饭的,咱们一边吃饭一边说。”
张天爱站着不动,道:“妹妹,我要跟你坦白,其实……从你一开始找到我,我就没打算真的去定襄救援。当时我身边只有五十个人,这五十是我张家立足的根本,要是没了,肯定会伤到元气。当时你我刚刚认识,我还不知道李牧是谁,实在是下不了决心去营救他,我当时把你打晕,其实……其实只是想如果突厥人走了,去帮他收尸,算是对你有个交代。现在你对我这么好,他又这么帮我,我受之有愧,心里实在难安。”
见白巧巧不说话,张天爱心中更慌了,紧紧握住白巧巧的手,道:“你是不是生我的气了?”
白巧巧忽然展颜一笑,道:“姐姐,看把你给吓的。我哪里会生气,在那样的情况下,你能做到那一步,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而且后来我跟夫君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夫君说,姐姐做得对,是我做错了。我一个女子,两军阵前能做什么呢?只能拖后腿罢了,幸亏我遇到了姐姐,不然我回到定襄城,可能丢掉性命不说,夫君还要分心照顾我,恐怕会耽误了大事。夫君记你的恩情,其实记得不是你营救他的恩情,是因为你救了我的命。夫君说,我们夫妻本是一体,你救了我,就等同救了他一样,所以他对你有所报答是应该的,姐姐不必太过挂怀。”
听到白巧巧这么说,张天爱心里好受了一点,但又升起了一股说不清的滋味,既羡慕白巧巧得了这么好的夫君,又觉得自己好像是被人怜悯了,难以道明。咬了一下唇,张天爱又道:“不如这样吧,我这一份钱便不要了,等会让人搬回去……”
“哎呀,姐姐、”白巧巧无奈道:“姐姐不要太过于在意钱财的事情,再说姐姐也不是白拿的,这些毛皮不是值这么多钱么。不瞒姐姐,之前见夫君这样花钱,我也舍不得,也劝过他。但夫君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钱财只要留够了家用,多余出来的不花掉就是一堆铜铁,没有用处。只有花掉了,才能赚得更多。果然如他所说,现在这府里每日花钱如流水,但是进钱也如流水,我都不知道有多少,都是知恩那丫头在记账,我也乐得清闲。所以姐姐不必太放在心上,还是随我吃饭去吧,夫君等着呢,再不回去怕是要急了。”
张天爱心里复杂难言的感觉更甚,不知说什么好,只好跟着白巧巧一起来到了后院。李牧看到俩人来了,点头示意了一下,手上不停,依旧在忙活。
张天爱看着李牧摆弄的东西,完全认不出是什么。只见桌上放着一块石板,石板上放着一个火盆,里面燃着木炭,木炭上面架着一个铜锅,锅里还竖着一个冒烟的‘烟囱’,周边煮着浓汤,李牧正在往里面加东西。
“火锅”这种吃法,古已有之。但不叫“火锅”,而叫“咕咚羹”,因食物入水发出的声音而得名。史料记载,战国时就有人用陶罐为锅涮煮食物。但是像李牧制作的这种后世常见的碳火铜锅,唐朝还是头一份。
在这个时代,吃一顿火锅是极为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调味料很少,李牧也是到了长安遍寻了东西两市之后,才知道唐朝居然没有辣椒。
没有辣味的火锅,是没有灵魂的。
李牧研究了好长时间,才用茱萸、胡椒、姜、芥末、葱、大蒜,勉强调配出了一个相对可以接受的辣味汤底。其他调料还好说,价格都不算太贵。但是后世最常见的胡椒竟然贵得出奇,因为这个时代的胡椒也不是本地出产,而是从天竺来的舶来品,一两银子一两胡椒,像后世那样拿来炒菜烧烤是万不可能了,通常是拿来入药炼丹的,并不是当做调料来用。
也就是李牧这种挣钱容易,往哪儿花都是花的人,才会想到用胡椒做火锅汤底。这铜锅是昨天才打好的,今天是第一次拿出来用,张天爱当然是没见过了。但是让张天爱惊奇的不是眼前的火锅,而是李牧竟然做饭这件事。在她的印象中,虽然也不是没见过男人做饭,但稍有点身份的男人,就不会做饭了。李牧如今已经是侯爷了,这侯爷做饭……她实在是没有想到。
第16章 点破关键
“尝尝我的手艺,这可是我精心秘制的汤底,我和巧巧也是头一次吃,还不知道是什么味呢!”
桌上摆着几个盘子,跟后世吃火锅的丰盛程度自然是无法相比,但也是有菜有肉。肉是羊肉,李牧让厨子挑肥瘦相间的好肉切成薄薄的片儿,一共切了五盘。眼下天气还不够冷,等再过些日子下了雪,肉能冻上之后,要吃肉片就容易多了。现在只能是一片一片的削,非常麻烦。
而菜就只有菠菜和小白菜,这可不是李牧舍不得花钱。唐朝本来就没有什么菜可以吃,这也是让李牧倍觉心塞的地方。他来到唐朝后,本来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定襄和马邑的人吃得都是野菜,他也只当是边境小城百姓贫苦,吃不起别的菜,没往深处想。到了长安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唐朝蔬菜竟然如此贫乏。不但没有辣椒,西红柿、南瓜、红薯、豆角、土豆……全都没有。
有什么呢?
³£¼ûÂ̲ËÎåÖÖ£¬¿û¡¢Þ½¡¢¾Â¡¢Ý¿¡¢Üù¡£¿û¼´¶¬¿û£¬Þ½Êǻƶ¹ÃçµÄÄÛÒ¶£»¾Â¾ÍÊǾ²ˣ¬¶øÇÒÌÆ³¯µÄ¾Â²ËºÍºóÊÀµÄ¾Â²Ë»ù±¾Ã»Óзֱð£»Ý¿¾ÍÊǰײˣ»Üù¾ÍÊÇÜù²Ë£¬¸ùɹ¸ÉÄ¥·Û¾ÍÊǽæÄ©¡£ÕâÎåÖÖËùνµÄ²Ë£¬ÀîÄÁÖ»³Ô¹ý°×²ËºÍ¾Â²Ë£¬ÆäËûÈýÖÖ£¬ºóÊÀÏÊÉÙÓÐÈË»á³Ô¡£
这五种是百姓吃得起的菜,还有五种‘贵族’菜。全都是舶来品,自波斯引进的菠菜和胡萝卜,自天竺引进的长豆角和茄子、丝绸之路上传进来的莴笋。
除了这些之外,便只剩下一些百姓们就地取材的野菜,莲藕,蘑菇等等只在少数地方才有的菜了。
听起来也不少,但是很多菜都是特定的时节才有的吃,而且因为种植水平和气候的原因,一年也就一两个月才有的吃。可把李牧给愁坏了,但他也能够理解。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果腹都是一个难题,哪还有闲情去研究青菜。他观察到的情况也印证了他所想,除了他之外,没有人在乎青菜吃什么。穷人喝粥,富人吃面,贵族吃肉,或者吃鱼……青菜吃什么,好像没人在意,顶多也就是吃干粮的时候担心噎着,煮锅野菜汤罢了。
要不是快到冬天了,李牧真的想把种植技能学了,把这些菜都给种出来。但后来他又一想,还好没冲动。不然突然莫名其妙多出十几种新物种,他也解释不清。就算要弄出来,也得找一个借口,例如重金求种、或者他国使节进贡时候交易过来等等,总得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行。
菜篮子问题是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了,这顿火锅,也就只能煮一点小白菜和菠菜了。就这两样绿菜,还都不是李牧买来的,东西两市没有卖菜的……这两样绿菜,是李绩府上的。也唯有国公府,在这深秋时节,还能有点绿菜吃。
张天爱看到李牧把菜跟肉都放进了沸水里煮,有点懵。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吃法,但她见过菠菜和小白菜,这个时节还能看到绿菜,让她心中颇为欢喜。她虽然长在马匪窝里,但却不喜油腻,反而喜欢清淡食物,绿菜她自然是喜欢了。
张天爱记得李牧是喜欢吃肉的,而且中午吃饭的时候,也没有这些绿菜,很自然地,她认为这些绿菜是李牧特意为她准备的了。这让她心里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从小到大,除了她父亲之外,还从未有过一个男子如此不求回报地对待过他。心中没来由地慌乱了起来,低着头,拿着筷子在碗里捣鼓。
厨子的刀工还是不错的,羊肉片削的很薄,水已经沸腾,肉片入水便熟了。李牧把熟了的羊肉片捞出来,先夹给白巧巧,然后又夹给张天爱,见她在碗里捣鼓,笑道:“那酱料都是我已经勾兑好了的,不用再搅和了。”说着他把肉片放进张天爱碗里,道:“夹着肉片沾着蘸料吃,要是觉得辣,等会你便在左半边的锅里涮肉,中间有隔断,左边是清汤,不辣。”
“哦……”张天爱还是不敢抬头,看着碗里的肉片,偷瞄了一眼李牧如何吃的,学着他的样子夹起来沾了点酱料,放入口中。羊肉鲜嫩弹牙,略微有点辣,吃完了这口肉,脸颊都红了。
白巧巧的脸也红了,李牧把准备好的水递过去,看了眼张天爱,张天爱摇了摇头表示不需要,但还是夹着肉片放到了清汤那边。
李牧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早就猜到她们够呛能吃得惯,毕竟辣味在唐朝百姓的生活中,其实并不是常见的味道。
这时李知恩处理完了前院的事情回来了,看到三人吃得正欢,吞了口口水,但没有上桌,而是乖乖站在了白巧巧身后,正好对着李牧。李牧吃完碗里的肉,正要伸筷子去夹,刚好看到李知恩站在对面。李知恩的眼神,锁定在了他的筷子上。李牧抬起筷子,她的小脑袋也跟着抬,李牧伸胳膊,她也跟着动,李牧夹起一片羊肉,她就咽口水。最令人无语的是,她还不说要吃,就这样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看着。
最后还是李牧败下阵来,道:“自己去拿一副碗筷。”
“谢谢主人!”李知恩欣喜地应了一声,腰身一扭,人已经跑了出去,没到三个呼吸,人又回来了。她住的地方就在旁边,屋里常备着一副碗筷。
李牧对张天爱抱歉道:“这小丫头是我在西市买的奴婢,办事很得力,我不在家的时候,也多亏她陪着巧巧作伴,巧巧把她当做妹妹看的,平时吃饭的时候也都是在一起,没大没小惯了,你不要介意啊。”
张天爱忙道:“怎么会介意,知恩这孩子很好的,下午我们聊得很投缘。”
李知恩还是头一次听到李牧当着外人的面夸她,不好意思地吐了下舌头。白巧巧抬手摸了摸她的后脑勺,给她夹了两片肉。
“前院安排好了?”
李知恩点点头,嘴里塞着肉,含混不清答道:“煮了肉、还烤了羊,酒也搬了去,我告诉大个照应着了。”
“那就好。”李牧看了眼李知恩,夹了片肉藏到铜锅的另一头,偷偷沾了点芥末粉,然后放到了李知恩的碗里,不动声色道:“辛苦了,多吃点。”
“谢谢主人!”李知恩一脸天真的样子,当着李牧的面,把肉片夹起来……又放到锅里涮了涮。
李牧的脸登时黑了,李知恩冲他得意一笑,把肉塞进了嘴巴里。
最近这小丫头越来越精,李牧的整蛊是越来越不灵了。白巧巧瞥见了,捂着嘴偷笑。张天爱不知她笑什么,投来询问的目光,白巧巧凑到她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句,她也笑了起来。
李牧吃了个瘪,有点没面子,好在李知恩没有拆穿他,他也就厚着脸皮当做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自顾地在涮肉吃肉,不再撩拨了。
时间缓缓过去,吃得差不多了。张天爱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午间你说的……”
“我记着呢,正要跟你说。”李牧也差不多吃好了,擦了下嘴巴,道:“说到恩旨么,我是帮不上忙,义父那边我也无能为力。但是你说的这件事,如果只是想给张家寨老少一个良民的身份,我倒是能帮上一点忙。”
“怎么帮?”
“定襄城正在重建,这件事你知道吧。”
“嗯。”张天爱点点头,她经常往返张家寨和马邑,路过定襄,每次都能看到有很多人在热火朝天地干活。
“定襄城的县令李思文是我的义弟,他的父亲,便是我义父李绩大将军。他现为定襄县令,主持重建城池,招募流民等事,正是用人之际。张家寨的老少若是愿意,我可以给他写一封信。哪怕担着一些干系,看在我的面上,他也会同意张家寨的老少入籍的。”
“李思文?”张天爱微微蹙眉,总觉得这个名字好像在哪听过。白巧巧见她没想起来,在额头前面比划了一下,提醒道:“那日哭我夫君那个,这里有个包的那个……”
“他?!”张天爱紧皱眉头,道:“你说的这个人……他,他怎么能成事呢?”
李牧赶紧道:“切勿以貌取人,我这义弟虽然看似不太靠谱,实则……呃,有一片赤子之心,而且他很听我的话,只要我修书一封,他肯定会按照我的意思做的。入籍的事情,肯定没有问题。”
听到李牧好像也底气不是很足的样子,张天爱心中的怀疑就更甚,道:“真的?”
“我用我的信誉作保,入籍的事情肯定没有问题。”
见李牧这次说得语气坚定,张天爱才算是信了三分,道:“那就试一下,反正也没有别的办法。”
李牧想了想,道:“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罢了,我还是说吧。听你说起这件事后,我就一直在想,你父亲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样,他似乎不止是想要张家寨老少入籍成为良民这么简单。入籍的事情容易办到,但若想以张家寨整体接受朝廷招安,谋求一官半职……以目前的状况来看,可能性非常低,我希望你能劝劝他,最好打消这个想法。”
第17章 指点迷津
张天爱低头不语,显然李牧一语道破了她父亲张勋的心思。白巧巧没有插嘴,在李牧说起正事的时候,不管她能不能听得懂,她都不会乱说话。只有李知恩这个鬼丫头,抱着自己的碗,一边夹肉往嘴里塞,一边眼珠乱转,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张家寨的事情,我也听说过一些。隋末大乱的时候,你的父亲张勋带着一些人从灵州出来建立了张家寨。这本来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生逢乱世,谁不想保全性命,像你父亲这样立寨自保的不在少数。但是大唐立国之后,平定四方之时,大部分立寨自保者都审时度势,归顺了大唐。太上皇也没有亏待他们,县令,都尉,甚至将军,刺史,没有吝惜过封赏。”
李牧停顿了一下,道:“那个时候,张家寨为何没有归附?”
张天爱答不上来,李牧替她回答:“我便直言不讳了,因为彼时突厥势大,甚至强迫大唐签下了便桥之盟。张家寨地处大唐与突厥之间,自然是哪边势大倒向哪边,但因你们不是胡人,与突厥人无法融合,即便想要投靠也是不可能。所以你父亲决定左右逢源,游走在夹缝之中,做起了皮货生意,如果我没猜错,那时应该是张家寨最兴盛的时候吧。”
张天爱点了点头,李牧猜得一点不错。
“今上登基之后,突厥与大唐之间形势逆转。突厥渐弱,而大唐渐盛。直到今年年初的时候,西域大雪封山,没了草场,突厥人冻死的冻死,饿死的饿死,大唐抓住了时机,果断出兵讨伐。”李牧叹了口气,道:“张家寨久居大唐与突厥之间,对突厥了如指掌。若能给提供一些消息,甚至直接派人做斥候,大胜之日,还能少得了一份封赏么?这本是张家寨最后也是最好的时机,但是很可惜,你父亲没有抓住。”
“两军对垒之时,你们张家寨又做过什么?”
张天爱紧咬下唇,她一句话也反驳不得,因为确如李牧所说的那样,张家寨自始至终都置身事外,没有出过一点力。
“而在大军击败突厥主力,清扫余孽之时,你父亲却让你去找到我义父李绩大将军,试图以旧交之情打动他,让他在陛下面前为张家寨谋一个前程……不要说我义父生性谨慎,即便是如我这样思维简单,没有城府的赤诚少年,恐怕都不会做这么傻的事情!王师不至,你们尚有推辞,王师已至,你们还隔岸观火,只等尘埃落定捡便宜,能有这等好事么?”
“……”张天爱对李牧说得每一句话都认可,但是突然听他用‘思维简单,没有城府’还‘赤诚少年’来形容自己,瞬间气氛便被破坏殆尽了,你说了这么多,还思维简单没有城府,那旁人都是傻子么?
李牧浑然不觉,继续分析道:“如今突厥已灭,边境再无大患。本来算是疥癣之患的三大马匪,此时便显露了出来。但是区区马匪又不值得劳动大军。依我看来,转过年春耕之后,也许就近调派一两个折冲府,又或许不动朝廷军队,授意附近的门阀等,早晚都会动手。”
见张天爱面色渐白,李牧赶紧又道:“当然我也只是猜测,没有什么根据。但是不得不提前准备啊,现在着手准备,尚有一些时间,等转过年来,万一朝廷动手,那就是风雷之势。从前还有突厥作为依仗和牵制,现在依仗谁来?大军一到,覆灭只在旦夕之间。因此我建议你,还是劝你父亲放弃幻想,让张家寨的老少入了定襄籍贯,往后成了大唐的良民,不也是一件好事么?而你张家也能就此摆脱贼寇之名,就在定襄做一个富家翁,还做毛皮生意,日子也未见得会差了。”
李牧说完了,白巧巧才道:“夫君说得对啊,姐姐,哪有比平平稳稳更好的日子么?”
张天爱眉头紧锁,道:“父亲的心意,我这个做女儿的也没法更改,但是我会努力去劝他的……”抿了抿嘴,张天爱又道:“明日我便去西市采买粮食,然后就回去了,寨子里老少还等着呢。”
李牧道:“你可以把我写的信一并带回去,如果你父亲改变了心意,你拿着信去找李思文,入籍的事情不要声张,悄悄完成就好。如果你父亲不同意,你就再来长安一趟,我帮你想一个别的办法。”
张天爱喜道:“你还有别的办法?”
“现在没有,到时候再想。”见李知恩也吃得差不多了,李牧抬手拍了一下她的后脑勺,道:“去叫人收拾一下,今天我很累了,想要早点休息。”
“哦。”李知恩把最后两片肉也捞出来塞嘴里,出去叫四婢帮忙收拾。白巧巧看了李牧一眼,为难道:“夫君,天爱姐姐没几日便要走了,我想跟她多聊聊天,今天你就……”
“啊?”李牧瞪大了眼睛,道:“娘子,你该不会想让夫君我睡别的房间吧?”
“夫君……”
巧巧红着脸央求,李牧无奈叹气,道:“好吧,就这一晚,明天可不行了。”说着又对张天爱道:“我这个朋友仗义吧,帮你的忙不说,娘子都一并让给你了。”
巧巧抬手打他,嗔道:“胡说什么鬼话,烦人。”
李牧抓着巧巧的手亲了一口,大笑着出去了。不能搂着老婆睡觉,漫漫长夜也不能浪费啊。正好皮革都运来了,研究一下制皮,累了就在工作室旁边的屋子睡了。
四婢进来收拾了桌子,然后又拎来热水。白巧巧拉了帘子,让李知恩在门口守着,宽了衣衫拉着张天爱一起浸入水中。
巧巧这些日子闲在家中无事,每日都会泡个澡。以前在马邑生活的时候,边塞风沙缭绕,气候干燥,条件也不允许,不能常常洗澡。到了长安之后,有了方便的条件,她便爱上了泡澡。睡觉之前泡个澡,身心舒畅,而且李牧也说很喜欢她泡完澡之后身上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