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逍遥初唐》-第4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王珪赶紧道:“臣以为,不如让各郡县选出一些熟手工匠,来长安学习贞观犁的制作方法。让他们回去再于本地教当地工匠制作,这样可大大提升制作贞观犁的效率,在明年开春之前,天下百姓必然都能用上贞观犁。”

      听到这,所有人都明白王珪打的算盘了。若贞观犁只出自工部,那天下百姓只会感激李牧和皇帝。但若是各州县的人来长安学了贞观犁的制作方法,再回去教当地的工匠制作。这个恩情可就指不定记在谁身上了,出了长安到了地方,门阀世家的影响力要大过朝廷。就拿太原王氏来说,他们派来的工匠学成回去之后,会在当地说这个新式耕犁是工部侍郎李牧的发明,皇帝让推行天下的么?

      那可真就不一定了。

      第142章 贺礼

      李世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深深地看了王珪一眼,道:“此事容后再议。”

      王珪也不紧逼,行了个礼,退回了队列中。高公公唱了声诺,朝会结束,百官散朝。

      李牧故意走得慢了些,他知道李世民肯定会找他,果不其然,李牧还没走到大殿门口,高公公就来传话:“李侍郎,陛下要见你。”

      李牧早把银子准备好了,回身的时候,不留痕迹地塞给了高公公,高公公笑着收下,却没过多言语。默契早已养成,多说反倒见外了。

      东宫。

      宫人们正在搬东西,今日皇宫很是热闹,太上皇要搬到大安宫,皇帝要搬到太极宫,都是大事。不过在长孙皇后的安排下,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臣李牧,参见陛下。”

      “免了免了、”李世民摆了摆手,打发了太监等出去,把李牧叫到跟前,道:“方才大殿之上,王侍中的话你可听到了?”

      李牧点了点头。

      李世民道:“王珪此人,出身太原王氏,有宰相之才。昔年隐太子在时,召他入太子府。为隐太子没少谋划,朕也素闻其才名。后因争储事,父皇认为他劝谏不够,以致我们兄弟失和,将他贬至巂州。朕登基后,不忍人才没落,召他回朝,担任谏议大夫。”

      “王珪回朝后多次上奏,安民,定邦,招抚等,都有独特见解,朕采取了他的建议,屡屡升他的官职。以至于给了他宰相之位,但朕着实没有想到,朕如此厚待于他,竟还未能收其心,他还是站在门阀世家一边,妄图与朕作对!”

      李牧默然听着李世民的话,不发一语。李世民抬头看了眼,道:“你怎么不说话?!”

      “陛下,臣今天得罪的人太多了。好不容易有一个替臣说话的人,臣还因此升了官,实在不好说什么。”

      “愚蠢!”李世民以为李牧不明白其中利害,道:“王珪此举是要把贞观犁的功劳抢走,你真以为他是帮你说话么?此为以退为进之计也!地方上,门阀大姓的影响力一直都超过朝廷,要是他们派人来学了贞观犁的制法,百姓就会把恩情记在他们身上,只知有门阀大姓,而不知有朝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ÀîÄÁµÀ£º¡°±Ýϲ»±ØÌ«¹ýµ£ÓÇ£¬Õê¹ÛÀçµÄ¹¹ÔìËäÈ»¸´ÔÓ£¬µ«ÈôÊÇÓÐÒ»¸öÑù±¾ÔÚÊÖ£¬Êµ¼Ê²»ÄÑÄ£·Â£¬ÊìÊÖľ½³¶¼ÄÜ×ö³öÀ´¡£µ«ÀçîüµÄ²¿·Ö¿É¾Í²»Í¬ÁË£¬Õê¹ÛÀçµÄÀçîüÓдóÀçîüºÍСÀçîüÁ½¸ö£¬´óÀçîü»¹ºÃ˵£¬Ñ°³£Ìú½³Ò²ÄÜÖÆµÃ£¬µ«ÊÇÕâСÀçîü£¬ÒòÆäÓ²¶È²»Í¬£¬Ðè¾­¹ýÌØ±ðµÄ¶Í´ò£¬²ÅÄÜ´òÔì³öÀ´£¬Ãñ¼äÏëÒª·ÂÖÆ£¬¿ÖźÜÄÑ¡£³¼Ò²ÔÚÏë°ì·¨£¬¿´ÈçºÎÄ̳ܽöһЩÌú½³À´£¬×¨ÃŶʹòÕâСÀçîü¡£¡±

      李世民闻言眼前一亮,道:“你是说,他们仿造不出来?”

      “不不不,陛下,准确的说是不能完全仿造出来,能模仿出个八成,但效用却大不一样。小犁铧才是贞观犁的精髓之处,省力,破土,皆小犁铧之功。若无臣的独门锻打之法,他们做出的小犁铧,不堪用。且想要以人力拉动,绝无可能。”

      “好!”李世民站起身,拍了拍李牧的肩膀,道:“你果然是朕的能臣,既如此,你回工部准备,木匠就不用了,既然他们想造,就让他们造去,农器监只制作小犁铧,传授锻打之法时,一定要找靠得住的人,谁若泄露秘法,朕给予你临机处置之权,处死也无妨,定要保护好秘法不泄露。朕倒要看看,这些门阀大姓,还能有什么办法!”

      李牧道:“臣领命,若无其他事,臣请告退。”

      “去吧。”

      李牧从东宫出来,正好也顺路,来到了崇仁坊的工地。十天没来,工程大有进展,高楼已经初具规模,一二两层已经开始装裱,进行内部的修建了。

      见李牧来了,公孙康赶紧过来,手里抱着几个册子,要向李牧汇报。李牧摆手表示不看,对公孙康道:“陛下已经升我为工部侍郎,升李大人为工部尚书,另设农器监,印务监,都隶属于工部司,监正类比员外郎。本官最近正在物色人选,好好干吧。”

      说完,李牧施施然走了。公孙康却激动得满脸涨红,他已经在工部主事的位置上熬了七年,七年都没有晋升的机会,而且他前面还有一个宇文规,就算晋升,也是宇文规晋升之后才能轮到他。而现在工部司又多了两个监正的缺儿,类比员外郎,也就是说,都是六品官!他现在只是九品,要是能谋一个监正的缺,一下子就是连升三级!

      现在李牧已经给他递话了,说明有门儿,公孙康如何能够不激动。当下像打了鸡血似的,吆喝的声音都大了许多。

      李牧没去工部,而是直接回家了,但他相信消息早已经到了。人的八卦之心都是深藏骨髓的,今日大殿之上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传遍长安。而工部诸人,肯定会第一时间知道他升官的消息。

      但李牧没想到会这么快,他刚刚到家门口,宇文规已经等在那儿了。见李牧回来,门房赶紧道:“侯爷,小的请这位大人进大堂休息,但他不进去,非要在门口等您。这……”

      宇文规赶紧道:“大人,是下官要在这里等的,您不要错怪了家仆。”

      李牧笑了笑,示意宇文规随他一起进院,宇文规说什么也不先走,非落后李牧一步不可。李牧一让再让,他坚持不肯,无奈李牧只好走在前面了。

      两人来到大堂,分宾主落座。宇文规站起身,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玉如意,双手递给李牧。李牧没接,皱眉看向宇文规,道:“你这是何意?”

      宇文规伸着手,态度谦卑,赔着笑脸道:“此为向大人请罪,不敢欺瞒大人。大人初来工部时,下官曾妒恨过大人。认为是大人抢了本该属于下官的郎中一职,而且大人年轻,下官因此轻视大人。后来大人使出诸般手段,让下官见识到了大人的才干。下官心服口服,与大人相比,差距犹如天地。下官深感愧疚,一直想着当面致歉。今逢大人升任侍郎之际,特奉上家传宝物,还请大人笑纳。”

      第143章 投名状

      李牧接过玉如意看了眼,随手放在旁边,道:“既是家传之宝,为何还要拿出来,我若是收了,岂不是夺人所好么?”

      “不不不,是下官诚心相赠!”

      李牧笑了笑,把玉如意拿起来,递还回去,道:“你的心意,本侯已经知晓了,但是这传家宝么,你还是拿回去吧,本侯不缺钱,也对这行贿受贿之风,深恶痛绝!”

      宇文规不接,慌忙道:“大人,下官绝无此意啊!”

      “那也拿回去!”

      见李牧撂下脸了,宇文规只好接过玉如意,如丧考妣,叹了口气,便打算告辞。

      “等一下。”

      听到李牧的声音,宇文规赶紧抬起头来,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道:“大人有何吩咐?”

      “唔……今日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想必你也有所耳闻了吧?”

      宇文规闻言略微犹豫了一瞬,他吃不准李牧是什么心思,但此时是表忠心的时候,已经不容他多想,道:“大人,下官听说了。”

      李牧瞥了他一眼,道:“你作何感想?”

      宇文规毫不犹豫道:“下官为大人的勇气所折服,实不相瞒,下官也是出身贫寒。入仕十余年,屡遭门阀世家打压,已近十年不得升迁了,下官心恨之,但无大人般勇气敢说出来。陛下今日之举,实在是为天下寒门出了口恶气啊!”

      “你能这么想,本侯非常欣慰。”李牧道:“虽然你与本侯之间,稍有一些龌龊。但是本侯交代给你的事情,你办的也算是挺好。故本侯不会与你计较之前的小错。刚刚你说,已经入仕十余年,这么说来,你在前朝时,就已经入仕了么?”

      宇文规道:“不敢隐瞒大人,下官与前朝宇文家几代之前乃是出于一脉,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好的玉如意。只是非嫡而是庶出,也没沾什么光。前朝时,参加科举,入仕就在工部,做了两年主事,太上皇入主长安后,工部等不要紧的衙门,都沿用了前朝官员,武德三年,下官升了员外郎,一直到今天。”

      “想不想更进一步。”

      宇文规闻言愣了一下,眼睛里迸发出炙热的光芒,呼吸都急促了起来,赶忙道:“大人,下官如何不想,只是……”

      “我升任侍郎后,郎中一职便有了空缺,陛下暂没有任命,依旧让我代管。是怕新来的人不合乎我的心意,耽误手头上的事情。如果我来举荐你,陛下就会认为你是我的心腹,十有【创建和谐家园】会任命你为工部郎中。”

      宇文规跪在地上,道:“愿为侍郎大人驱策!”

      “这是干什么,起来。”

      宇文规不起,李牧也不管他,就让他跪着,继续说道:“事情,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本侯来到工部时候尚短,工部除了工部司之外,其他人见都没见过一次,谈不到什么了解。而工部马上就要新置两监,一为印务监,一为农器监,陛下甚为看重。而且这两监所经营的事务,多涉及机密,须得着实信得过的人才行。”

      “本官对工部的人不了解,但你在工部任职多年,什么人什么底细,想必你是一清二楚。本官要你一个投名状,三日之内,把工部所有任职的官员底细编辑成册,拿给本侯检视。之后,本侯吩咐你上奏弹劾一些人,你若敢做,并且做成了,少不了你的好处,但你若把事情搞砸了,自己锒铛入狱,与本侯也没关系。”

      说着,李牧微微加重了一点语气,道:“本侯说的话,你可明了?”

      宇文规在官场浸淫多年,如何不明白李牧的意思,骇得背后冷汗淋漓,已经浸透了衣服。忽然宇文规觉得有些口干,舔了下嘴唇,艰难开口问道:“大人,您说的事情,下官可以去做。只是下官如何知道,成事之后,大人不会抛弃下官?”

      李牧闻言笑了,道:“宇文规,虽然本侯可以先给你一个定心丸吃,但是本侯不愿意这样做。你可以把这件事看成是一次豪赌,赌的就是你下半生的荣华,机会我已经给你了,敢不敢做,就是你的事情了。本侯手底下,不用废物,给你三天时间,你若完不成或者不敢做,三日之后,本侯就换人了。”

      宇文规凝视眼前这位年轻人,实在不敢相信,他竟有如此的心计与城府。眼前这个决定,无论怎么选,对他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宇文规深吸了口气,起身行礼,道:“大人等下官的好消息。”

      “好。”李牧笑着点了点头,叫了声送客,自有门房过来,把宇文规送到门口。

      看着宇文规走了,李牧回到了后宅。庭院中,摆了很多绿菜,丫鬟家丁正在来来往往地搬运,李牧顺着队列看过去,才发现原来院中的假山里面藏着一个菜窖。而丫鬟家丁们,正是把绿菜运进菜窖里。

      所有人都在干活,只有一个人坐在假山上指挥着众人,手里还拿着果脯,模样好不惬意。

      “李知恩,你给我下来!”

      “呀!”李知恩听到李牧的声音,吓得手里的柿饼差点掉到地上,手忙脚乱地接住,又怕李牧看见,赶紧背到了身后去。这时李牧已经来到了近前,盯着李知恩看了看,道:“大家都在干活,怎么就你偷懒?你刚吃的什么?拿出来!”

      “没、没有什么……”李知恩虽然会说关中话,而且自来到逐鹿侯府之后,关中话说得是越来越溜,平日里与长安本地人无异了,但是每到紧张的时候,她便又恢复了高句丽味儿,听起来自带一种独特的‘萌’感,让人生不起气来。别人那儿有时候不管用,但在李牧面前,却能屡屡得手,本来他的怒气要是七分,听了她这口音,一下子就变成三分了,以致于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李知恩也没真受到过惩罚。

      但这次,李牧狠下了心,决定不让这小丫头轻易过关,虎着脸又问了一遍:“吃什么呢,还不拿出来?”

      第144章 家事

      “柿、柿饼……”李知恩知道逃不了了,没法儿,只好把背在身后的手拿了出来。只见一个圆圆的柿饼上面,已经被咬了一个月牙,李牧抢在手里,李知恩忙道:“主人,这是我拿自己的私房钱买的……就这一个了。”

      “是么?”李牧把柿饼拿起来端详,问道:“这东西好吃么?”

      李知恩立刻点头:“好吃!可好吃了!”

      “我尝尝!”李牧张开大嘴,剩下的大半个柿饼直接扔了进去,李知恩心疼地皱起了小脸儿,眼眶微红,差一丝就哭出来似的。李牧见状,顿时心情愉悦,哈哈大笑地走了。

      其他丫鬟家丁们见了,也都想笑。平日里李知恩以‘管家’自居,没少欺压他们,他们也是敢怒不敢言。见她吃瘪,大家心情都非常好。李知恩在这个宅院里,就怕李牧一人,对白巧巧都不怎么怕,见李牧走得远了,这些丫鬟家丁都一副憋笑的样子,立刻掐腰道:“都笑什么笑,还不快干活,要是午饭之前做不完,都没有饭吃!”

      众人听在耳中,都唯唯应诺,但却没有什么真正害怕的样子。别看李知恩这丫头表现得凶巴巴的,但那只是为了让人们‘怕’她而已,实际做事的时候,处事公正,任何事情都安排得极为妥当。而且她心肠不坏,从不苛责,考虑得也周详,这也是下人们愿意听她安排的原因。听她的话,至少做错事的时候,还能求求情,要是真换了一个严格的管家,做错事怕是要挨打了。

      李牧也是了解了李知恩的性格,才会睁只眼闭只眼,让她在府中享有一点特权。这也是为了鼓励她多帮白巧巧分担些,否则让白巧巧来管理侯爵府,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倒不是管不了,只是白巧巧的心太软了,耳根子也软,还真正没从普通百姓转变成侯爵夫人,端不起架子,自然无法做到让下人害怕她。

      在李牧看来,这是优点,也是他喜欢的地方。但对于白巧巧现在所处的位置来说,却显得有些不合适了。所以李牧有意树立李知恩来分担,经过多日以来的观察,李牧越发的怀疑李知恩的出身,这个丫头虽然平时表现得呆萌可爱,但实际上她做任何事情,都有分寸和尺度,这可是一时半会学不会的东西,需从小培养才行。

      而且李绩等人出入侯爵府的时候,其他丫鬟下人都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唯有李知恩镇定自若,虽然拘谨,但却看不出任何‘怕’的样子,有些反常。在这个时代,唯有从小就见过世面的人,才能做到如此。

      “媳妇儿,我回来了!”李牧兴冲冲地闯进屋子,却见白巧巧满脸的闷闷不乐,看见李牧进屋,也只是应了一声,不见欢喜的样子。李牧以为她是为自己夜不归宿生气,赶紧凑过来,一把搂着白巧巧,道:“媳妇儿,我也是没办法,太上皇非得留我饮酒,我总不能说不行吧。而且这酒也不白喝,我升官了,现在是工部侍郎了。”

      白巧巧依偎在李牧的怀里,靠在他的肩膀上,叹了口气道:“我呀,不是怪你夜不归宿……只是、”白巧巧仰头看了看李牧,道:“你的官升得也太快了些,我心里不安,也担心……配不上你。”

      “配不上我?”李牧皱眉道:“何出此言啊,是不是谁跟你说了什么?”

      “没有。”白巧巧抿着嘴,不说话了。李牧眉头皱得更紧,喊道:“李知恩,你给我进来!”

      “来了!”李知恩应了声,小跑着过来,看到李牧抱着白巧巧,也不避讳,这些日子以来,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怎么,李牧跟白巧巧亲近之时,已经被他撞破好多次了。初时白巧巧还觉得害羞,后来也见怪不怪了。

      “是不是有人跟夫人说什么了?夫人怎地闷闷不乐?”

      李知恩看向白巧巧,似乎在询问当说不当说。白巧巧见躲避不过,只好自己坦白,道:“其实也不怪谁,昨日娘说想我了,差人传话过来,说有工夫了就过去看看她。正好我也没什么事,就带知恩一起去了。谁知道不巧,刚好赶上了唐家分支的女眷来拜会娘,有人问我的名字,我就告诉她们……”

      “然后就有个人,说巧巧这个名字像丫鬟取的!”李知恩憋不住了,怒气冲冲地说了出来:“要不是夫人拦着,我当时就不能跟那个【创建和谐家园】善罢甘休!回来夫人还不让说,气得我昨晚都没睡好!”

      白巧巧赶紧道:“哎呀,娘已经勒令她道歉了,还要怎么?你若再闹,不是让娘难做么?”

      李牧听了,脸色难看了起来,心里对孙氏的处置也有些不满。在他看来,这有什么难做之处,不管怎么说,自己都是她唯一的儿子,她应该无理由向着自己的儿媳妇才是,只是勒令道歉,显然不能让李牧满意。

      除非……

      李牧拉过白巧巧的手,道:“是不是娘也跟你说什么了?”

      “没有!”白巧巧赶紧摇头。

      “有!”李知恩拆穿道:“就在刚才那事之后,老夫人把夫人叫进了内室,虽然没让我进屋,但是我耳朵好使,在外面也听到了。老夫人说,主人现在位列侯爵,又当了官,不是从前马邑城的那个毛头小子了。当官的娶妻都讲究门当户对,夫人不识字,见识也浅,娘家也帮不上主人什么,显然配不上主人。这些日子不知道有多少人登门,想通过唐大人介绍,把女儿嫁给主人。老夫人还说,她念着旧情,不会让主人休妻,但是以后李家想要开枝散叶,少不得会多娶几房进门,让夫人不要妒忌呢!”

      “娘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李牧惊道,他算是彻底弄清楚白巧巧闷闷不乐的原因了。

      这种事情,其实后世也不少见。自己儿子什么都不是的时候,当婆婆的生怕儿子打光棍,逮着一个儿媳妇使劲儿地恭维,拿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谁说一句都不行。但等她儿子发达了,从前的恩义便都没了,开始挑毛病挑刺儿,看着也不顺眼了。只是李牧怎么也没想到,孙氏竟然也是这样的婆婆,多少让他感到意外。

      第145章 胡思乱想

      “不行,我得去找娘说说!”

      “别!”白巧巧赶紧拉住李牧,央求道:“娘说得也没错,你去找娘,娘该如何想我?”

      白巧巧拉着李牧坐下,道:“我初时也是有点生气的,但是回来仔细想想,娘说的都对,我才识浅薄,只会做饭,卖酒,什么也帮不上你。我爹也只是一个小贩,之前还做了那么多错事。若不是为了我,你也不会用他做酒坊的掌柜,说起来是我拖累了你。而且我这肚子……”白巧巧摸了摸小腹,叹气道:“也不争气……”

      说着眼睛上蒙了一层雾,显然这几件事里面,最让她担忧的是这件事。子为母凭,母凭子贵,今日的事情,若白巧巧怀了李牧的骨肉,孙氏断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李牧哭笑不得,道:“娘子,咱俩成亲才几天啊,就算为夫我日日耕耘,也不见得就这么快吧。你的担忧来得是不是早了点?”

      白巧巧仿佛已经钻进了死胡同,蹙眉道:“肯定是我年纪大了,不易有孕了。”

      李牧真的很想告诉白巧巧,在他曾经生活的年代,二十岁要是生孩子了,可是会遭人白眼的。三十岁生孩子,大家也不会觉得晚。要是又二十岁的小姑娘说这样的话,多半会被当成神经病。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9: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