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逍遥初唐》-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牧心中一动,赶紧起身奔向大堂,远远就听到李世民的声音,暗道果然,加快了脚步。

      “臣迎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李牧躬身施礼,李世民本来还高高兴兴地,看到李牧来了,脸登时耷拉了下来,哼了一声,道:“逐鹿侯好大威风啊,当街把博陵崔氏家的大公子吊在坊门上鞭打,果然是盛气凌人。”

      李牧听出来李世民的调侃之意,但还是配合演戏道:“陛下容臣一辩,事出有因……”

      “打住!你可别辩了,朕懒得听你说。”李世民现在听到‘容臣一辩’四个字,脑海里就浮现出那日李牧把孔颖达气晕的一幕,耳朵里面嗡嗡的响,实在是不想听,道:“事情的经过,朕已经知道了。若非情有可原,朕岂会只罚你禁足十日?”说着李世民示意了一下旁边的长孙无忌,道:“你要好好感谢赵国公,他可替你说了不少好话。”

      李牧赶紧向长孙无忌施礼,道:“多谢国公美言。”

      长孙无忌笑道:“我只是叙述了实情而已,谢就不用了。只是你以后做事要冷静一些,不可再如此鲁莽了。”

      “小侄知道了。”

      李世民道:“客套的话就不要说了,朕今日来是听茂公说,你已经把那新式耕犁做出来了。朕想看看,是不是真如你所说那般,可提升两倍的效率。”

      李世民日理万机,自然不会平白无故来到臣子的家中。但新式耕犁的事情,关乎国本,李世民甚为关心。而李牧又在禁足之中,没法入宫去为他演示,李世民这才来了一趟。要是李牧把事情搞砸了,后果可想而知。

      好在李牧早有准备,闻言忙道:“陛下,确实已经做出了一套,请移步臣的工作室,让臣为您演示。”

      第127章 曲辕犁与印刷术(2)

      “工作室?”

      对于这个后世的名词,李世民听着有点迷糊。李牧也是说顺嘴了,好在不难解释,道:“工作室就是臣平日里干活的地方。臣干活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扰,就收拾出来几间屋子打通了,就在这旁边。”

      李牧在前面引路,带着李世民三人来到了他的工作室。几个雕刻匠就在工作室门口,看到李世民等人,也不认得,抬头看了一眼,就又低头干活了。他们只是工匠,除了工部的官员,什么官儿都没见过,而且今日李世民等人都是寻常服色,看不出身份,只是从气度上能判断出是达官贵人而已。

      工匠们都往墙边靠了靠,唯恐惹了贵人不高兴。

      李世民虽然是为了新式耕犁来的,但看到这些雕刻匠敲敲打打,也觉得十分好奇,就站下了脚步。他这一停,其他人也跟着停,李牧刚把工作室的门打开,回头一看三人都在看雕刻匠刻活字,赶紧走过来道:“陛下,工作室在这边,您来这边。”

      几个工匠听到李牧称‘陛下’,才知道眼前这位贵人是皇帝,都赶紧放下手里的工具,跪在了李世民面前。

      “尔等平身、”李世民指了指地上刻好的活字,道:“你们这是在刻什么?”

      一个工匠结结巴巴答道:“回、回禀陛下,我等只是按照侯爷的吩咐做,不知道侯爷要用来做什么。”

      “李牧?”

      “啊,陛下,这个……”李牧不好意思地笑了,道:“这是臣的一个小小发明,它的主要作用……呃,您不是让臣练书法么?臣想着练书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唯恐三个月内练不好,就想出了这个办法。有了此物,臣不用练书法,您一样能看懂臣的奏折。”

      “哦?”李世民微微蹙眉,道:“这东西怎么用?”

      “臣为您演示。”李牧蹲下,捡出几个刻好的活字,正是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李牧按照顺序摆好,然后回工作室拿出纸张和墨,把墨涂在活字上,然后把纸覆盖到上面,轻轻一按,八个字清晰地留在了纸上。

      “这是拓印!”李世民恍然,初唐时虽然没有印刷术,但是碑文于南北朝时便盛行,早有拓印的技术了。李世民指了指李牧,道:“看你懒的,让你练书法,你净想着投机取巧!”

      “陛下可冤枉臣了!”李牧立刻叫起了屈,道:“陛下容禀,臣那日把孔祭酒气晕之后,回来反思此事,觉得陛下说得有道理,文教之事也是国本。臣就想,臣能为文教之事做些什么呢?臣胸无点墨,不懂经义,像孔祭酒那样高徒满天下是不可能了。但臣不甘心,不愿就此放弃,思来想去,臣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臣以为,若想兴盛文教,首要的是‘书’。”

      “书?”李世民不解道:“怎么忽然提起书来了?”

      “陛下您想,为何科举考中之人大多都是士族?皆因为士族从小就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家有藏书,还是稚童之时,就能读到书,而寒门子弟则没有这个条件。若能改变这个局面,让寒门子弟也能提早读到书,寒门子弟的成才几率就会变大。”

      “臣发明的这个东西,可以改变书只能靠抄写的窘境。您看这些活字,虽然是按照千字文来刻制,但臣可以通过改变它们的顺序,变成任何文章。只需要涂上墨,再这么轻轻一刷,想拓印出多少张,就能拓印出多少张。可以拓印四书五经,也可以拓印千字文。有了此物,可以打破士族垄断书籍的局面,让天下的寒门,人人都有书读!”

      李世民听懂了,震惊不已,他没想到这小小的活字,竟能有这么大的用处,道:“你说得极对,以前怎么就没人想到呢?”

      李绩笑道:“这小子专能动这种小聪明,陛下您忘了马蹄铁之事了么?”

      “对对对!”李世民抚掌道:“此物与马蹄铁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长孙无忌笑道:“陛下,臣没有看错吧,这个小子确实是一个人才。以后谁想读书,都要指望他,又要发财了。”

      “不不不。”李牧连连摆手,道:“您误解我了,我没有想着要拿来印书赚钱。”

      “哦?”李世民颇感意外,道:“这又是为何?”

      李牧肃容道:“陛下,我将这一套东西,取名为活字印刷术。这个活字印刷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印刷出大量的书籍。这是好的一面,但它也有不好的一面。陛下您想,若有那图谋不轨之人,利用它来印制一些不利于陛下,不利于大唐的东西,广泛传播开来,会带来什么影响?”

      “臣以为,活字印刷术,应该掌握在朝廷手里。朝廷应专门设立一个衙门,来管理此事。陛下想印刷什么,都由这个衙门来完成。不但可以印刷书籍开启民智,还能让陛下的政策传播于四方。更无须担心门阀世家等利用此术蛊惑人心,唯有这样,才能利用好这活字印刷术,让它体现出真正的价值。”

      李世民点了点头,看向长孙无忌,道:“辅机以为呢?”

      谈到正事上,长孙无忌也认真了起来,思考了一会儿,道:“陛下,李牧所言虽然没错,但这活字印刷术,就如那马蹄铁一般,非常容易仿制。就算成了衙门专管,恐怕也难以保密啊。”

      李牧道:“这很好解决。活字印刷术既然难以保密,那就不保密。但是可以传旨天下各郡县,任何人不经官府允许,私自刊印书籍等,皆视为违法。如果民间有印刷需求,官府可以帮忙印制。这样一来,朝廷也可因此多一项收入。”

      ³¤ËïÎÞ¼Éò¥Ê×µÀ£º¡°´ËΪÍòȫ֮²ßÒ²¡£¡±

      李世民大喜,道:“既然如此,就依你所言,设印务监,归在你工部司之下,专门负责此事。你拿出一个章程,明日上道奏折来,具体事宜,还要请房相,刑部、民部等一起商讨。”

      “臣领命。”

      第128章 得授勋官

      说完了‘印刷术’,该到了今日的正题,李牧把李世民等三人迎入了他的工作室,给他们看做好的曲辕犁。

      进到屋里,三人都微微露出惊讶之色。李牧的工作室,平日里除了李重义之外,就没人进来过,李绩都是第一次来。看到这满屋子的工具和原材料,三人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暗暗佩服的,李牧能搞出这么多东西,看来不是没有原因,暗地里他确实钻研了。

      曲辕犁摆在工作台上,李牧把它搬下来,放在地上为李世民演示。

      “陛下请看,此新式耕犁与原来的耕犁相比,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犁辕,原来的耕犁都是直辕,经过臣的试验,改进成了有弯曲的曲辕,这个改进可以大幅度地节省畜力。”

      “其次臣增加了三个部件,犁评、犁箭和犁盘,如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犁铧入土则深。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而犁盘的作用是让犁身可以摆动,加强机动性。”

      “旁边这个部件叫做犁壁,犁壁不仅能碎土,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减少耕犁前进的阻力。”

      ¡°ÖصãÊÇÕâ¸öÀçîü£¬Õâ¸öÀçîüÊÇË«²ãÀçîü£¬Ç°¶ÎµÄСÀçîü¿ÉÒÔ±ãÓÚÆÆÍÁ£¬ºóÃæ´óÀçîü¿ÉÒÔ°ÑÆÆ¿ªµÄÍÁ½øÒ»²½À©´ó£¬ÕâÑù×öµÄÄ¿µÄÒ²ÊÇΪÁËÊ¡Á¦¡£³¼ÔÚ¿ÕµØ×ö¹ýÊÔÑ飬ÓÃÕâÖÖË«ÃæÀçîü£¬³ÉÄêÄÐ×Ó¾ÍÄܹ»À­¶¯¡£ÕâÑùûÓÐÉüÐóµÄÅ©¼ÒÒ²¿ÉÒÔʹÓÃÕâÖÖÐÂʽ¸ûÀ磬´ó´óÌáÉý¸û×÷µÄЧÂÊ¡£¡±

      李世民虽然听不太懂原理,但是李牧所说的话他听懂了。这种新式耕犁,不但牲畜可以拉动,人也能拉动。这可太好了,要知道现在大唐可没有多少耕牛,而且耕牛不是一年半载能大量繁衍的东西,若是人能够替代耕牛,那岂不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么?

      李世民确认问道:“这种新式耕犁,人真的可以拉动么?”

      “臣确定可以,臣亲自试过。”

      “带朕找块空地,朕要亲自试。”

      长孙无忌忙道:“陛下不可啊,您贵为天子,岂可做如此低下之事。”

      “朕为百姓做事,何来低下?”李世民叫李牧一起,俩人把耕犁抬了出去,前院就有准备种花的地方,李牧把耕犁放在地上,拿来绳子看着李世民,道:“陛下您真要亲自试验么?”

      “当然,朕与你说笑么?”

      李绩道:“陛下,还是臣代替您……”

      “休要废话,来!”李世民示意李牧上手,李牧只好领命,拿着绳子代替牛轭把李世民绑上了。长孙无忌在旁看着直皱眉,在他看来,堂堂天子作比耕牛,实在是太过不像话了。

      “陛下,您可以拉动了。”李牧扶着犁梢,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到李牧的示意,学着耕牛的样子往前用力,果然可以拉动。虽然明显能够感受到阻力,但对于成年男子来说,的确不算是很难完成。

      李世民往前拉动了大约十米,回头看了开垦出来的垄沟,非常满意,道:“李牧,果然如你所说,非常省力,又非常灵活。以此看来,别说两倍,就算是三倍也有可能啊,这回你可真要发财了。”

      李牧帮李世民把绳子解开,道:“陛下,臣没有打算以此赚钱。”

      “哦?”李世民不解道:“印刷术你不打算用来赚钱,朕能够理解。这新式耕犁,你还不打算赚钱,难道你不爱钱财么?

      唐时人的思想,还没有受到程朱理学的【创建和谐家园】,就算是帝王也并不觉得这天下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对于个人的发明,无论是君主还是朝廷,亦或是社会环境,都是非常尊重的。秘法、秘方等是私有的,他人窃取算作违法。因此无论是印刷术也好,这新式耕犁也罢,李世民都承认是李牧的私有,没想过要他无私奉献出来。

      “臣爱财,但臣又不爱财。”李牧戏精上身,满脸义正言辞道:“没有钱财,臣无法给家人优渥的生活,故此臣是爱财的。但臣并不想做什么都为了钱财,利国利民之事,臣以为若借此谋取钱财,实乃卑鄙之行径。有悖于臣为人的原则,也有悖于臣看待钱财的态度。”

      “陛下您请回想一下,臣发明的这些东西,至今为止,至于酒是用来牟利的,因为酒不是必须之物,百姓不喝酒对生活也没有影响。喜欢喝酒的人,能买得起酒的人,也不算是普通的百姓。而臣赚到了钱,也没有自己花,臣拿出来修建工匠坊,没有向朝廷请求款项。其他如马蹄铁,印刷术,新式犁这些东西,都是对国家有用处的东西,臣并非不知其利,但臣只想献给陛下,壮我大唐,不想拿来赚钱。”

      李牧言辞恳切,而且事实摆在眼前,不容李世民不信。李世民感动不已,拉着李牧的手,道:“爱卿年纪轻轻,能有此等想法,朕心甚慰。你所献的这几样东西,皆有功社稷,功劳不小,朕心中有数。有功不能不赏,你不要钱财,朕就只能赏你官职爵位了,可你年纪轻轻就已经位居县侯,再往上封赏实在是……”

      “陛下,臣不要官职爵位,臣觉得现在的生活挺好,不缺什么,无需赏赐。”

      这样的臣子谁不喜欢?李世民非常高兴,李牧越是这样说,他越觉得应该表示一下,思忖了一会儿,道:“有功不赏,非明君也。你献给朕三样东西,朕也给你三个赏赐。马蹄铁利于军队,朕特进你为护军,赐你禁军一队作为护卫。印刷术利于文教,朕命你为国子博士,你可不去任职,只为表彰你的贡献。至于这新式耕犁么……朕实在是不知该如何赏你了,便以你名字命名此犁,叫天下人都承你的恩情,如何?”

      李牧赶忙道:“臣不敢接受如此多的赏赐,陛下若非要赏,臣就接受第一个吧。至于国子博士,臣还是不要了,实在是不敢误人子弟。另外新式耕犁,臣以为用陛下年号命名最好,唯有陛下,才当得起天下百姓的感谢。”

      李世民有些心动,但又不好意思沾李牧的光,故作矜持道:“这样不太好吧。”

      李绩察言观色,赶紧劝道:“陛下莫要赏赐太过了,李牧年纪还小,以后有的是机会赏赐,一次赏赐太多,会引起他人妒恨的,对他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长孙无忌也附言劝说,李世民这才应了下来,道:“既然卿等都如此谏言,那朕就纳之,就这样办吧,就叫‘贞观犁’。”

      “陛下圣明!”

      第129章 债主上门

      时近中午,李牧张罗备宴,李世民却没这个工夫,李靖大军凯旋在即,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带着长孙无忌告辞走了,去哪儿李牧也没敢问,临走的时候,还把放在工作间的那把摇椅带走了……

      “看着啥新鲜就要,一点也不客气,还不给解禁足。”李牧嘟嘟囔囔的,拿了个馒头塞进嘴里,忙活了一个上午,他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李绩坐在他对面,闻言道:“休得胡言,枉费了陛下一番心意。”

      “心意?”李牧不解问道:“禁足算哪门子心意?”

      “你可知这回你惹下了多大的祸么!”李绩道:“你这孩子,做事太过冲动了,热血上头,不计后果。你鞭打的那个人是博陵崔氏阀主独孙,长安县令王仲远,出身太原王氏。吏部郎中崔文生,出身博陵崔氏,是崔阀主的长子。你为了一件小事,一口气得罪两大门阀,还不算大祸么?”

      李牧喝了口汤,道:“陛下不是发落他们了么,足见道理在咱们这边。”

      “道理?”李绩笑了一下,道:“道理不分哪边,只在于决定道理的人怎么想。你这回是赶上了时机,陛下早对门阀不满,一直逮不到机会。加上这次犯事的崔玉言,劣迹斑斑。王仲远又着实犯了错,自辩不得。陛下正好顺水推舟,杀鸡儆猴。你当真的是你自己这么大的面子么?”

      李牧嘿嘿笑道:“甭管谁的面子,反正我没吃亏。”

      李绩道:“陛下罚你禁足十日,是为了让你避避风头。别看你赢了一回,但这是侥幸。王、崔两家为五姓七望之一,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而且门阀势力同气连枝,要是真的激怒了他们,串联起来对付你。凭你的根基,绝对抵抗不得。这次两家吃了一个闷亏,岂会善罢甘休?以后你再行事,可要多加谨慎,不要让人钻了空子。”

      李牧点头答应,心里却道,要分什么事情,欺负我老婆,管他天王老子,还是一样!

      李牧不想听李绩说教,岔开话题道:“义父,刚刚陛下说的‘护军’,是什么意思啊?我没太听明白。”

      “护军是勋官,是一个称号,代表着荣耀。通常只有立下军功之人,才能被授勋,你算是一个例外,所以陛下才说特进。勋官一共有十二转,护军为第九转,比从三品,与你的爵位是相符的。”

      李牧眨了眨眼睛,道:“有什么用处么?”

      “还有什么用处么?”李绩没好气道:“有爵无勋,你就只是一个爵而已,有爵有勋,你就是军侯,可以养私兵,可以带护卫,明白用处了?”

      “啊,嗯嗯!”李牧恍然地点点头,又往嘴里塞了一个馒头。

      李绩看着李牧的吃相,无奈道:“陛下对你实在是爱护的紧,你发明了马蹄铁虽然是有功,但却不足以得授护军,陛下这样安排,还不是担心你以后再与人发生冲突时吃亏么?年纪轻轻就身负皇恩,以后你当更加努力,为陛下分忧才是。”

      “嗯嗯,陛下皇恩浩荡,小子必肝脑涂地以报之。”

      李牧嘴上说得好,但配上他往嘴里塞咸菜的动作,实在是看不出一点可信度。李绩叹了口气,道:“不与你说这些了,这几日你没去督工,太上皇没派人找你么?”

      “找了,怎么没找。”李牧吃得快,两个馒头下肚也差不多了,再喝口汤,道:“派了小陈公公来了两次,还说要来找我,我好说歹说才劝住。工地那边无需担心,有公孙康和宇文规在,他们做得都挺好……”

      正说着话,一个声音传了过来:“你们别拦着老夫,老夫来这儿还用通报吗?大个子,这么快就不记得老夫了?那日可是老夫带兵救了你家主人!”

      听到这个声音,李牧与李绩对视了一眼,俩人齐齐叹了口气。

      李牧放下汤碗,刚刚起身,程咬金已经到了月牙门。李牧赶紧行礼,道:“几日未见,程伯父好啊。”

      程咬金满面红光,道:“好好好,我能有什么不好的。这是……吃饭呢啊?怎么没点肉食啊,馒头菜汤有什么好吃的,正好昨日我那庄园里有一头牛不小心跌下悬崖摔死了,待会叫人给你送一条牛腿来!”

      李绩听到这话道:“你们程家的牛怎么总能摔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6: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