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仔细想想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但结合全国姓季的那么多,参加高考的也有数以百计。为什么季锦就偏偏盯准了,只是擦着高考录取线考上首都大学的祈愿人这点来看,里面水有点深。
季言之发散了思维想一下,觉得水虽然挺深,但原因其实很简单。想必季知西、季锦父子两一直盯着祈愿人的,所以才能在祈愿人高考中了以后,那么目标明确的占用了祈愿人的身份,让季锦替代祈愿人去上大学。
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十多年过去,就连季知东这位和季知南关系甚好的大哥,一次都没有来过季知南下乡插队的这方土地。说不得在季家人的印象中,季知南死了,而他这个遗腹子根本也是死人一个,或许在他们心目中,或许根本就不曾出现过。
躺到暖烘烘的炕上,季言之盖上被子的同时发出了一声微不可闻的嗤笑。
管哪种原因呢,反正他这辈子的亲人就阿婆以及会和他过一辈子的李幺妹。其余者,特别是季知西、季锦那对父子,更是他以后重点打击报复的对象。他等着看自己高考恢复后自己所有科目都考了满分,引发全市县轰动的时候,季知西是不是还有那个胆子敢让季锦替代自己上大学。
如果他还敢,季言之自然还有一份大礼奉上。
第10章 知青的遗腹子(10)
初冬时节的夜晚,气候是十分寒冷的,即使烧了炕,后半夜炕渐渐没了温度,也会陡然的被冷醒。
不过季言之这厮没有这个困扰,皮厚抗冻的他几乎在天大亮的时候才悠然转醒。这时候李幺妹已经醒了,正做好了早饭准备跑来叫季言之到她家吃饭。
对于李家的热情,季言之没有拒绝。
他转身进了房间,说是从柜子里实则从空间里摸出了两灌水果罐头,作为见面礼拿去给了王大婶。
王大婶对于季言之这个未来小女婿一直都很满意的,见季言之这么客气,眉眼都止不住的笑,说了一句到叔婶家还那么客气,就把东西给收下了。等吃了早饭,季言之说要开垦自留地的时候,王大婶直接就把在家准备猫冬的几个儿子一起‘撵’去给季言之帮忙。
就这样,季言之只用了周末两天的功夫,就把三分自留地整理得妥妥当当,里面种的冬萝卜,棒子菜也托付给了李大爷家帮忙看管。王大婶在季言之回县城读书的时候,更是拍胸口保证,定会将属于阿婆和季言之的三分自留地照顾得妥妥当当,老杜家的人要是敢来搞破坏,来一个她打一双。
依着王大婶的彪悍劲儿,季言之自然是极其放心的。
他告别李大爷家,又往生产大队的村支书家去了一趟,简单的跟村支书说了一些事情后,便趁着夜色骑上自行车,一溜烟的回了城。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季言之除了闲暇时去黑市转悠几圈换点生活用品以外,将重心都放在学习上,说是挑灯熬夜苦读也不为过。就这样过了寒冬,过了春节,又过了暑假,到了来年九月的时候,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城的知识青年、复原军人和应届毕业生,符合条件均可报考。
至于符合条件,指的便是要具备初高中的毕业证。
季言之刚好正值高三,是属于好运赶上恢复的第一年毕业生,是完全有资格参加高考的。
不提恢复高考的文件下达,在十里八村造成了怎样的轰动;只说李大爷家,对于季言之能否高中那是每个都信心满满。
听说季言之忙着复习功课争取一击夺魁,没有多余的精力帮助阿婆料理家务,李大婶甚至将李幺妹这位未婚妻给‘撵’到了县城里去,并严词警告李幺妹说,要等季言之高考完确定中榜了才能够回来。
至于回来以后,会不会对李幺妹名声有碍,王大婶一点儿也不担心。王大婶她早就和阿婆通过气,两小人儿的婚事等高考结束就办,现在不过是提前把女儿送出去当家做主,她有什么好担心的。
是的。李幺妹跑到县城来,是提前当家作主。
阿婆毕竟上了年龄,不光年轻时候吃了不少苦头,就连带着季言之一个奶娃子讨生活的岁月也是吃尽了苦头。即便季言之能蹦能跳之后,就时不时寻来的各种草药明里暗地里给阿婆调养身体,阿婆也得了那种不得过多操劳的富贵病。
季言之想让阿婆好好的修养身体,不用为他准备一日三餐,阿婆却想季言之吃好喝好,全身心的投入高考中,所以只能将家务活儿交给还没有过门的李幺妹。
好在这个时代的女人,最希望的就是当家作主。李幺妹一点儿也没有觉得有啥,反而十分的高兴,特别是她正式在县城那个租来的房子住下的时候,季言之偷偷交给她两百块钱以及各类票据,李幺妹吃惊之余,更是觉得整颗心都是甜甜的。
“你就那么放心我啊!”
季言之笑了笑:“如果连幺妹姐我都不放心,我又能放心谁。”
¡¡¡¡ÀîçÛÃÃÐÄÀïÍ·Ìð×Ì×̵ģ¬º¦Ðß¾¢¶ùÒ»¹ý£¬µ¹Ò²²¢²»âîâõ£¬¸É´àÀûÂäµÄ°ÑǮƱÊÕ¼ñºÃ¡£
“言哥儿你放心好了,我会…照顾好阿婆的。”
李幺妹也是个聪明的,她知道最会让季言之分神的不是一日三餐吃啥和今天明天穿什么衣服,也不是他早就熟稔于心的功课复习,而是阿婆。所以保证的同时,也真正做到了不要阿婆操劳家务,有商有量的过日子。
高考报名不论成分,谁都可以报名的文件下达,造成的轰动是剧烈的。不光上山下乡的知青将高考当做回城的希望,就连成分被定为坏分子的所谓富农、中农家的崽儿,也将高考视为了摆脱身份枷锁的唯一途径,纷纷报名参加高考。
十月下发文件恢复高考,考试时间就定在本年的十二月,也就是说只给参与高考的考生两个月的复习时期。时间之匆忙,让所有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心血沸腾之余不免争分夺秒,白天黑夜都在学习复习。
季言之所在的生产大队算是比较开明的,在恢复高考的文件下发后,干脆就免了参与高考的下乡知识青年的劳作。只是十年浩劫,不光珍贵的文物被毁,就连许许多多书籍都毁于一旦。
即便生产大队的干部们开恩,让所有参加考试的知青们和村民暂时不为劳作分神,全身心的投入复习中。但首先书本就是一个问题,所以一时之间,知青们都在想办法借书。很快,不少的知青都把主意打在了整个生产大队公认读书最好的季言之身上。
季言之早在读高一下学期的时候,就带着阿婆住到了县城,只除了闲暇时和寒暑假期才会回村子。恢复高考文件正式下发之前,季言之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回村子,平日里都是被碎嘴婆子们暗地里嘲笑‘倒贴货’的李幺妹带着农家的瓜果蔬菜和鸡蛋进城。而这回,高考在即,李幺妹干脆就带着两只不怎么下蛋的老母鸡搬到城里去住了,随后一次也没回村。
没找到复习资料的知青们急坏了,干脆就登门季言之的准岳丈家,找李大爷说情。
李大爷解放前给地主家放牛,等解放后便专门给大队养牛,为人还算可以。知青因为没有复习资料求上门来,李大爷不好拒绝,只说看看未来小女婿那儿有没有多余的课本,如果有就让他匀一份出来。
对于李大爷这份好说话,知青们自然是千谢万谢。而等送走知青们后,李大爷却有些脑壳疼,忍不住跟李大婶嘀咕道:“你说言娃子咋就不回来待着?如果回来,有我们一家帮衬,什么都方便。”
李大婶直接白眼一翻:“回来干啥子,有老杜家那群蛮不讲理的畜生在,要是把阿婆气了个好歹,言娃子能安心复习才怪。”
李大爷:“有那么夸张?我看老杜家的最近挺安分的。”
李大婶:“安分个球。纯粹是倒霉事儿缠身,腾不出功夫来找言娃子的麻烦。等他们理顺了闲了,言娃子如果在村里头的话,不把言娃子闹腾得复习不下去才怪。”
顿了顿,李大婶严肃警告道:“我可告诉你啊,你帮知青借资料归借资料,要是你敢开口让言娃子或者闺女回来,我非收拾你不可。”
她就等着季言之金榜题名,然后带着她的小闺女在城里头真正的安家落户,当个能吃上供应粮的城里人。谁敢搞破坏,她非用纵横乡下几十年的泼辣撕了谁。
李大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耐,能够知道季言之会把自己变成国宝级大佬,所有与科技有关的领域都有涉及,但并不妨碍她对未来的小女婿有蜜汁自信,所以那是再三的警告李大爷不许‘搞破坏’。末了明儿,更是在李大爷赶着牛车到县城的时候,临时改了主意,自己拎着一篮子的好东西,以看望阿婆的名义,撇下李大爷跑来了县城。
第11章 知青的遗腹子(11)
不涉及自身以及自身所在乎的人和事物的时候,季言之一直都是很好说话的。
特别是这种对于季言之来说是顺手对于别人来说却是雪中送炭的事儿,那是十分的好说话。这不,王大婶一开口,季言之随后就把SI人帮粉碎以后,他利用空余时间收集到的初高中课本,以及相当于这时候高考必胜法宝——数理化丛书以打包价二十块钱的价钱,托王大婶转卖给知青们。
对于这价格,一辈子都没有过二十块钱的李大爷表示咂舌,隐隐流露出季言之二话不说就谈钱,会不会不好。
王大婶一巴掌差点将李大爷拍了个踉跄。
“不谈钱才不好。咱言娃子收集这些东西容易吗。”平白无故的免费给,那是冤大头才会干的事。王大婶觉得季言之这样,才是真正的持家有道,很干脆的就站在季言之这边,怼老古董一样儿的老伴。
李幺妹也在一旁胳膊肘往外拐的道:“爹,言哥儿要存钱,毕竟大学要读好几年呢。”
¡¡¡¡Àî´óÒ¯à½à죺¡°¾ÍÄÇô¿Ï¶¨ÑÔÍÞ×ÓÄܹ»¸ßÖа¡¡£¡±
这话一出口,立马就换来了王大婶,李幺妹同时怒目相向。
李大爷自知失言,干脆把手背在后面,躲到了外面和着同一幢宿舍楼住着的老大爷、老大娘们唠嗑。
季言之笑笑,没有多加理会,王大婶则在阿婆乐呵的表示要露一手抢着要做饭的时候,拉着李幺妹悄声的问。“听你先前说话那味儿,怎么,言娃子已经跟你说了,到时考上大学读书要带着你和阿婆一起?”
李幺妹羞涩的点头。
“言哥儿…阿言说了,不管考中没考中,以后不管走到哪儿,都要一家子整整齐齐,谁也不能缺。”
王大婶当即眉开眼笑:“对对对,这话说得对。一家子就得整整齐齐,谁也不能缺。咱小闺女是个有福气的,以后啊,一定能过上令人称羡的城里人日子。”
和王大婶一样,李幺妹也对季言之能否高中这件事有着迷一般的自信,当即就附和王大婶道:“阿爹一听复习资料要二十块钱就觉得贵,其实哪里贵了,就那什么…数…什么书,在书店里买的话,一本就要这个数呢!”
李幺妹比了个五,想想不对,又收回去两根手指。继续说道:“反正一本就要好几块钱,还不说是一套六本呢。还有初高中的课本,阿言打包只收二十块钱,已经算很厚道了。”
别说废品收购站那里卖的旧书本纸张是论斤卖的,两分钱一斤。先不说有没有的问题,就算有,早就被勤俭持家的老大爷老大娘和着旧报纸一起买回去,当糊墙或者引火的玩意儿使了。季言之当时去废品收购站,也是以这个为理由买来慢慢收集齐的。
可以说二十块钱一套的高考复习资料,季言之卖得一点也不亏心。
至于苦于没有复习资料的知青是不是嫌贵,季言之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知识并非无价,但一定很贵。要是嫌贵,几个知青凑钱买一套一起复习,不是可以得吗。
吃了午饭,王大婶做主拿了几套高考复习资料,便拉着李大爷回了生产大队。
早早就在李大爷家守着的知青们见了李大爷、王大婶老两口先是欣喜若狂,随后便被王大婶一套高考复习资料二十块钱的卖价给弄懵了。
看到他们的反应,王大婶当即就翻起了白眼。
“咋地,嫌贵?”王大婶没好气的道:“你去书店买,一本还要两三块钱呢。咱这虽然是旧的,但却各科齐全。就这,要不是俺未来女婿想着你们下乡知青这些年来不容易,根本就舍不得拿出来,毕竟俺未来女婿收集这些复习资料可费劲了。”
被王大婶这一手镇着了的知青们这才纷纷回过神。
“大娘,我们不是这个意思。”一位姓王,叫王建国的知青搓着比正宗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子好不到哪儿去,满是茧子的粗糙大手,拘谨却又显得异常温和的道。
“只是我们…没那么多的钱,所以…大娘…你能不能…”
“能不能算便宜点?”王大婶又是利落的翻了一记白眼:“不能。”
王建国:“……”
王大婶:“俺说你们这些下乡知识青年啊,就是脑子不会转弯。不知道大家伙儿一起筹钱买一套啊,非要人手一套,自己躲着学习?”
王建国:“……”
“大娘说得是,是我们脑子僵化了。”
明白‘空手套白狼’的事情不可为,跑来李大爷家等着的知青随后倒也识趣,按照王大婶提供的办法,凑钱买了一套一起相互督促学习,共同进步。而后,其他村落的插队知青闻讯纷纷赶来,王大婶卖复习资料,卖得那叫一个合不拢嘴。
就这样,时间转瞬来到了十二月十日。这天,李幺妹特意起了一个早,煮鸡蛋炸油条,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早餐。
季言之也早就起来了。他检查了一遍学习用品,又将准考证妥善放好之后,才进行洗漱。
如此不慌不忙的举止,倒是感染了因为紧张而略显毛糙的李幺妹。李幺妹风风火火的行为举止也不由自觉的放慢,甚至阿婆乐呵呵的打趣说她做这么多,中午晚上都够吃了时,她也温和柔美笑了笑。
“阿言考试,没什么心情做午饭晚饭啦!”
阿婆乐呵呵的点头:“幺妹儿说得对,阿婆也没啥子心情吃午饭晚饭。哎,言娃子,真的不用我和幺妹儿守在考场外?”
“不用。”季言之坐到了桌子旁,拿了一根油条就大口吃了起来。边吃边说道:“这个天气,外面很冷的。阿婆真要为了等我守在考场外,我一定会分神的。”
阿婆可怕因为自己让季言之考试分神,一听这话,当即表示自己就待在出租屋里,哪儿也不去。
李幺妹倒是想去守着,但她觉得她的主要工作是照顾好阿婆,不让季言之为了阿婆而分神,所以心头遗憾的叹了一口气,她便道:“那阿言你仔细穿厚一些,别把手冻着了。”
进了十二月,天就一直下雪。到了正式考试的今天,雪倒是停了,但因为难得出了太阳的关系,阳光一晒积雪就化,天气反而比下雪天还要冷。人要是陡然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外边,不过几秒,就能把人半边身子都冻僵。
即便身体康健内里壮如猛虎的季大佬,吃了早饭一走到外边,也忍不住连打两三个寒颤。一溜的让李幺妹赶紧扶着阿婆进屋,别搞送他去考场的那一套。
李幺妹哭笑不得,不过也怕这个天气让阿婆摔了,就听了季言之的啰嗦,搀扶阿婆进了出租屋。
季言之这才带着装有学习用具、准考证的书包往被挪用为考试地点的镇高中赶了去去。
到了考试地点,很多附近村落下乡的知青们早已赶到,季言之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也早早守在了考场入口处。已经秃顶,人瘦瘦满是皱纹褶子的班主任看到季言之后,就立马松了一口气,赶紧吆喝他进考场。
“季言,赶紧的,老师可指望你给我捧个县高考第一回 来。”
打定主意要考个全科满分,让这世的季知西、季锦两父子‘知难而退’,不敢再做出占用名额抢了祈愿人改变命运上大学的机会。季言之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季言之就有意的拿各种第一,甚至还在班主任的‘牵桥搭线’下,提前和首都科研院的研究员搭上了线,可以说季言之以少年英才的姿态,成功让某些个真正为国为民的大佬给记住了。
这是一个针对季知西、季锦父子俩的小计谋,只要季知西敢利用职权之变伸出爪子,让季锦顶着他的身份入读首都大学。不用出手,一直对他很注意的上面领导,就会让季知西、季锦两父子没有好果子吃。
毕竟他可是故意在某些真正为国为民的大佬心中备注了号的,季锦配和他相提并论吗。
季言之心情好好的对班主任立了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
班主任笑骂:“赶紧进去考试,你提早做完也不准提前交卷,免得打击其他考生的积极性。”
这句季言之就没有保证了,因为他打的主意就是要引人瞩目,这提前交卷且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也是引人瞩目的一种。因此季言之只是对班主任的话,意味深长的笑笑,便踩着轻松的步伐走进教室,然后按照准考证上的座位编码,在属于他的位置上坐下。
第12章 知青的遗腹子(12)
恢复高考文件下达到正式高考只有两个月的时间。时间紧迫,全国各省各地基本都是自主招生。考题一部分自主命题,一部分却是提前由首都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组织刚刚恢复了名誉自由的教授们,经过无数次的讨论拟定的。
考虑到高考毕竟中断了整整十年,考生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不管是自主命题还是上面讨论拟定的,考题都出得不难。而考试时间,各省市基本都定在了十二月十号以后。季言之所在省份的高考时间,就定在了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