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逆水行周》-第2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然而这个消息没多久便被更大的消息遮盖:一波大家早就知道必然发生的混战正式开始!

      烽烟最先燃起的就是安州总管府。

      五月初,安州总管宇文亮以“谋逆”为由袭击黄州总管府得手,总管元景山、黄州刺史宇文弼及下属数十官吏被杀,五月中旬宇文亮全面控制黄州并将元景山“谋逆”证据送交朝廷。

      五月上旬,听闻黄州事变襄州总管王谊整顿下辖各州兵马,中旬,荆州总管独孤永业整顿下辖各州兵马,五月下旬得朝廷任命,行军元帅王谊率行军主管崔彦穆、李威、冯晖、李远、独孤永业于六月初南征“叛逆”宇文亮。

      行军途中,崔彦穆认定独孤永业表现异常似有异心,于是先声夺人将其斩杀收编麾下荆州军,事出突然也让人议论纷纷。

      独孤永业字世基,原姓刘,幼年丧父随母亲改嫁独孤氏,为当今左丞相杨坚夫人独孤伽罗族兄,原为北齐大臣,三年前北齐灭亡投降周朝;崔彦穆,清河崔氏出身,大周首任安州总管,为独孤伽罗叔外公。

      经此一番变故,行军元帅王谊统领兵力没变,行军总管少了一个。平叛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总管崔彦穆率领荆州军向东进攻安州北部门户随州州治随城(现湖北随县)。

      另一路襄州军由行军元帅王谊率领,顺汉江南下郢州州治长寿(今湖北钟祥),集结郢州刺史兵力后向东进攻安州西部门户温州州治角陵(今湖北京山县)。

      然而安州总管宇文亮也已经做好准备,在随城集结重兵防御,又派大军西进准备攻打长寿,双方正是针锋相对。

      六月十日,随城外。

      连绵的营帐遍布平地,此次平叛安州的东路军昨日已抵达随城,随后将其围了个水泄不通。

      随城东北和西南方向有绵延群山,该城扼守两条山脉之间狭长平地为襄州进出安州要道,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

      中军帐,荆州军主帅、行军总管崔彦穆端坐上首其余将领分列两边,从宇文泰为大周打根基时他就追随左右,领兵征战数十年经验丰富如今已是知天命年纪。

      将近二十年前,大周从南朝手中夺下安州及下辖各州建立安州总管府,他是首任安州总管故而对安州了如指掌,此次出征他毫不犹豫将‘表现异常’的行军总管独孤永业杀掉,如此强势作为让帐中其余将领唯唯诺诺,令行禁止不敢有误。

      他们已探得如今坐镇随城的叛军首领为宇文亮长子宇文明,对于这个没怎么领兵打仗的富贵郎君崔彦穆完全看不上。

      开玩笑,老子上阵厮杀玩命的时候你父亲还是个新手,你算老几敢挡路!

      “都布置下去了么?”

      “回总管,已经射了两轮书信了。”

      昨日下午大军抵达随城外,崔彦穆命令扎营下寨围而不攻,晚上便派人将许多书信射入城中。书信里都是些莫名其妙的内容,比如什么“按约定行事”、“时机未到暂且忍耐”、“家人安好无忧”等等。

      为的就是扰乱守军军心让将领们互相猜疑,任谁看了这些莫名其妙的内容都会心里嘀咕,这宇文亮谋反可他手下将领可未必愿意卖命,如今他又派个乳臭未干的儿子来压阵也不看看能压得住么?

      今日崔彦穆又派人射劝降书入城,声言只要大家砍了宇文明及几个主要叛军将领的首级献城,朝廷可以既往不咎。

      “总管,是否先组织几次攻城给他们施压?”一个将领问道。

      “不急,先把攻城器械打造好,这几日只射书信进去。”崔彦穆摩挲着佩刀握把,“还有,安排下去每晚让人敲鼓吹号让城中的睡个好觉。”

      “还要提防偷营。”

      将领们闻言点点头,他们一路行军数日才到城下士兵们疲惫不已,若是仓促攻城对方以逸待劳总是吃些亏,待得休息几日让士兵养足了精神,到时攻城器械也造好了便能以最佳状态攻城。

      再经过这几日不停挑拨和夜间袭扰,想必城中已是风声鹤唳相互猜忌,到时战事危急难说有人砍了宇文明人头献城保命。

      ‘果然是积年老将!’将领们看向崔彦穆的目光充满佩服。

      。。。。。。

      Û«ÖÝÖÝÖγ¤ÊÙÒÔ±±ÊýÊ®Àï¡£

      一长串船队正至北向南缓缓行驶在汉江上,汉江东侧陆地上一眼看不到头的大军正在行进,队伍东侧不时有小股骑兵来回疾驰,他们是负责警戒的斥候,保护大部队不受袭扰。

      这是此次平叛安州的南路大军,借着汉江之利将粮草辎重用船装载水陆并进到是轻便了许多,他们的目标是下游数十里的长寿城,到了那里休整后东进攻打安州西部门户角陵。

      一艘船内,行军元帅王谊正和手下将领商议军务。

      “元帅,那梁国当真不会手痒吧?”一名将领问道。

      “左丞相听闻梁国异动已经派人申斥,现在多给他们几个胆子都不敢胡作非为。”王谊心有成竹的说道。

      梁国是原来南朝梁的残余,如今是大周的附属国位于汉江以西原先荆州地界,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荆州,如今大周的荆州总管府在襄阳北面,州治在新野郡的穰城(今河南邓州市)。

      襄州总管府下辖的郢州如同一把长刀沿着汉江东岸横在梁国和安州总管府之间,如果梁国此次真敢搞些小动作那么南路大军将会腹背受敌。

      最初听闻安州叛乱梁国君臣有些躁动开始琢磨着趁火打劫,结果左丞相杨坚派人带着书信‘登门拜访’,梁国君臣看了便吓得噤若寒蝉不敢再有妄想。

      “此番安州叛乱,长寿城怕是首当其冲,也不知郢州刺史应对如何了。”又有一名将领问道。

      “元帅上月初便督促其加固城防细心防范,下旬还派了几批人过去督促,就算那宇文亮再能打也要围上十天半月才能攻下来。”

      听得一名偏将解释,众位将领点点头。

      上月初安州总管突袭黄州将总管元景山打了个措手不及,事发后在总管府的多次督促下长寿城防越来越严,宇文亮再想偷袭是决不可能得手。

      两天前长寿守军派出信使说安州叛军已经兵临城下,如今大军离长寿不到两天路程那叛军若知趣自当解围而去,否者长寿城外己方大军杀到,城内守军里应外合这么一冲当真是一仗完事。

      四天时间,宇文亮就算是三头六臂也攻不下长寿城。

      就算他们缩到角陵也没用,此番借着水路之利装载了大量物质,到时把角陵团团围住后打造无数攻城器械不信他们能顶过十天。

      等拿下角陵安陆西部门户大开,此时东路的荆州军也攻破随城南下,届时南路大军径直堵了安陆南边,两路大军再来个南北并进他宇文亮有什么能耐扛下?

      最有可能的是角陵失守后,叛军在安陆站不住脚逃往黄州,到时两路合作一处一股脑杀过去宇文亮就只能南渡投奔南朝了。

      “诸位,此建功立业之时,可要齐心协力。”行军元帅王谊发话,他充满信心的看着在座诸将,“一月之内平定安、黄二州可有信心?”

      ¡°ÓУ¡¡±ÖÚÈËÒì¿ÚͬÉù»Ø´ð£¬ËæºóÆðÉíÐÐÀñ£¬¡°ÅѾü²»¹ýÍÁ¼¦Íß¹·¶û£¬¶¨µ±É¨Æ½÷Í÷Ë»¹´óÖÜÒ»¸öÀÊÀÊǬÀ¤£¡¡±

      第三十一章 攻城

      修整了几日,随城外的朝廷大军开始攻城。

      黑压压的士兵走出营地开始列队,将领们大声强调着军纪:

      “未有鸣金擅自撤退者斩!”

      “不听号令者斩!”

      “贪生怕死者斩!”

      “丢弃器械者斩!”

      “先登城头者重赏!”

      “取叛军宇文明首级者重赏!”

      “取叛将首级者赏!”

      行军总管崔彦穆满意的看着眼前黑压压的士兵,他们休养了几日如今正是精力旺盛之际,个个身着重甲彪悍异常,眼光中毫不掩饰的透露出建功立业的渴望。

      军心可用!

      鼓声响起,在一声声震撼人心的鼓点声中攻城大军开始动作。

      身强力壮的士兵们顶着大盾在前,弓箭手紧随其后,在守军弓箭射程外站定,在他们身后无数攻城器械在人力推动下缓缓向前逼近。

      望楼车将瞭望台高高升起,它的作用是用高过城墙的望楼让其中的士兵观察守军动向,指挥周边攻城部队调整主攻方向。

      最前的是临冲车,高五六层下按车轮由士兵推动前进,周边钉有厚木板外裹生牛皮,车上每层均有大量弓箭手,准备冒着守军箭矢行进到城下壕沟边停住与之对射,同时也起到吸引对方火力的作用。

      紧随临冲车的是折叠壕桥,它们是用来对付城外壕沟的,先前已经探明壕沟较宽故而打造的是折叠桥,准备等临冲车吸引守军弓箭时填壕。

      黑压压的具甲士兵抗着云梯跟在壕桥之后,其间掺杂着无数人力投石车,它们是由人力拉动抛掷石块攻城。大军缓缓行进到守军弓箭射程外。

      凄厉的号角在各处响起,攻城正式开始。

      临冲车首当其冲逼近壕沟,移动期间其上的弓箭手开始与守军对射,地面上靠着大盾掩护的弓箭手也冲到壕沟边拉弓放箭,如潮的士兵在掩护下推着折叠壕桥冲向壕沟。

      城墙上忽然绵延不断响起巨大的“嗖嗖”声,只见无数巨箭呼啸着向临冲车飞去,“啪啪啪”数声响起,一辆临冲车被数枚巨箭射穿,那巨箭透过之后斜着刺向地面士兵,穿过数人之后钉在地上。

      攻城士兵们哪有见过如此恐怖的巨箭,被钉在箭杆上的同袍还未断气口吐鲜血挣扎着,如同几只串在草绳上的蚂蚱。

      城内一声号响,漫天的石块如雨般向攻城大军抛射过来,在大石的撞击下临冲车纷纷崩溃,其上的弓箭手跌落地面非死即伤。

      趁着守军攻击临冲车,新的壕桥经过壕沟冲入护城河搭好通道,士兵们扛着云梯跑过壕桥向城墙冲去,弓箭手在后与守军对射为其掩护,无数人力投石车也来到他们身后,士兵们装填石块开始奋力拉动绳索准备投石。

      城上忽然有无数石弹呼啸着直射过来将一面面大盾打得粉碎,又有巨大石块抛射过来将一辆辆人力投石车砸得粉碎,周边士兵伤亡惨重。

      没了大盾作掩护弓箭手被随后而来的漫天箭雨笼罩,血花密集盛开激起惨叫声无数,向城墙涌去的人潮为之一凝随后在督阵将领的呵斥下继续前进。

      悍不畏死的先登死士已冲到城墙下,就在他们奋力抬起云梯时猛然发现城墙上弓手后撤换上一批弩手,嗖嗖声不断响起,他们虽然身着重甲却依然被弩箭射了个透心凉。

      弩手由于射速慢、无法曲射导致野战效能下降,然而用在守城再合适不过,可以从容上弦从容瞄准,如今城下掩护攻城大军的弓箭手死伤惨重,守军弩手没了威胁更是肆无忌惮从容射击。

      他们有条不紊的轮番发射弩箭,先登们云梯还没搭上城头就死伤惨重,身后由于方才那一波石弹箭雨已经倒下一大片无人接得上来,原本应该如潮般的攻城波次出现断档。

      眼见着城墙下的死士们如同羔羊般被守军逐一射杀后继士兵心生怯意,不过督阵将领的长刀也不是吃素的,士兵们借着大盾掩护向城墙逼近,新一波弓箭手也靠着大盾掩护准备与守军对射。

      “放!”无数相同声音在城墙上连绵起伏,呼啸声响起无数石弹再度直射而来将一面面大盾打得粉碎,没了掩护士兵们在空地上用血肉之躯迎接倾盆而来的箭雨。

      “啊啊啊啊!”血花再度盛开,腥风血雨中无数人中箭倒下,侥幸生还者再也没有勇气继续前行,

      数百米外,行军总管崔彦穆冷冷发令:“鸣金,先让他们退下来,调整过后再上!”

      首轮攻城不利但也在情理之中,守军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头几天攻城伤亡就会很大,不过耗上一段时间后守军弹尽粮绝攻城难度就会下降很多。

      此番随城守军应对还算得当,将城外近郊的树木全部砍光以防被作为攻城器械,城外民宅悉数拆毁。随城边有护城河,外围还环城挖了圈壕沟。

      “还算有点样子。”崔彦穆看着城防微微点头,随即冷笑一声:“看你手下有多少力气投石!”

      他身后,密密麻麻的临冲车、投石车、壕桥被士兵们推动着向前集结,其间掺杂无数大盾。

      方才守军投石如雨,久于战阵的崔彦穆判定对方也有布下大量投石车,只是这投石车需大量人力牵动,照着这样的投射密度再来个两三轮他就不信城里的人手有那么多!

      半个时辰后,号声响起,第二轮攻城开始!

      针对先前守军石弹,此次增加了木幔车,它用杠杆支撑一块巨型木板,防御面积比人抬的大盾要大得多。

      “嘭”的一声一个望楼车瞭望台被落下的石块击中,上面的士兵如同断线风筝般跌落,随城墙头泼出漫天石雨将逼近壕沟的木幔车砸得稀烂,失去木幔遮挡的弓手们惨遭随后覆盖的箭雨屠戮。

      几座临冲车在壕沟边矗立,上面的弓手、弩手正和城头守军对射,只见城头上十余门模样怪异的大弩向他们发射石弹,“砰砰”的命中声不断响起,临冲车在石雨中没坚持多久便一一崩塌,车上各层站着的弓手、弩手哀嚎着跌落地面。

      没有了弓箭手和临冲车的掩护,抬着云梯攻城的先登死士暴露在城头弩手的火力范围中,他们虽然身着重甲却抵不住强弩近距离攒射,抗着云梯也没办法拿盾,如同第一次般悉数没于城下。

      “怎么回事!”在后方指挥的行军总管崔应穆面色铁青的看着面前将领,据各处攻城部队传来的消息,第二波攻城损失惨重,临冲车全部损毁,投石车也没剩多少,至于云梯...

      搭上城墙的云梯依然和首轮一样,一个也没有!

      “守军投石如雨,石块沉重投得又远,还有那如枪般的巨箭...”一名将领惊魂未定。

      “继续。”崔彦穆冷冷下令,将领们一咬牙纷纷让偏将传令,将士兵们撤下来休息整顿等待下一轮进攻。

      半个时辰后,第三轮攻城开始!

      然而随城守军的火力丝毫未减,攻城士兵的命运如同前两次一般未曾改变。

      “让望楼车上的看看城中到底...”

      ´ÞÑåÄ»°ÒôδÂäÖ»Ìý¡°àØ¡±µÄÒ»Éù²»Ô¶´¦µÄÍûÂ¥³µ±»Á½Ö»¾Þ¼ý»÷¿å£¬ÖÚÈ˾ãÊÇîªÄ¿½áÉࣺ

      这里距离城墙有四五百米,怎么可能有射程如此之远的强弩,莫非是意外?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只听得呼啸之声迎面而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22: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