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柯建安这是给了刘焕文致命一击啊。
戴笠好色,二处上下都知道,但人人都装哑巴。
说刘焕文是日特,戴笠只怕未必就会相信了。
但现在直接揭露了老板的隐私,不管真假,像刘焕文这么一个已经失宠的人,戴笠是绝不会再让他留在二处了。
没准,还有更加惨的事情等着刘焕文。
柯建安太清楚了,光靠诬陷整不死刘焕文,非要找一件戴笠不会让人调查,不会深究,但必须让刘焕文永远闭嘴的办法。
还有什么是比这更有用的?
“私通日特,污蔑上司。”戴笠冷哼一声:“柯股长,人就交给你了,让他好好的交代吧。”
“是的,戴处长。”
柯建安在转身的时候,特意和孟绍原做了一个眼神交流,那眼睛里的意思是在告诉孟绍原,你让我做的事情我可全部都帮你办妥了啊……
……
南京地方【创建和谐家园】副院长史承志,书记官刘守义私通日特,企图营救日本特务松本二郎的案件顺利侦破。
两个人被逮捕,并且没费多少力气,就全部交代了出来。
高桥家正准备收买他们,然后通过伪造文件的方式,把松本二郎从监狱里营救出来。
可是随着史、刘二人的被捕,这一阴谋彻底破产。
至此,高桥家正知道自己继续留在南京,已经派不上什么用场了,灰溜溜的返回了日本。
但是日本方面绝对不会善罢甘休,针对松本二郎的营救肯定还会继续。
蒋介石通过侍从室做出指示,必须从快从重的处理史、刘二人。
在获得了他们的全部口供之后,【创建和谐家园】以“【创建和谐家园】受贿,数额巨大”的罪名,判决史承志【创建和谐家园】,刘守义【创建和谐家园】十五年。
不是间谍罪。
这也是从多方面考虑的。
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副院长,居然成为了日本人的间谍,这带给社会的影响太大了,会让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动摇。
这能在民众面前表现出政府的清廉,以及面对这种丑恶行径绝不手软的决心。
这能够给政府以及蒋介石本人树立起光辉形象。
政治啊。孟绍原是后来才想明白其中原因的。
看来自己真的不适合搞政治。
他怎么也都没有想到,【创建和谐家园】会这么处置史承志和刘守义。
刘守义在被判刑后,第二个月就因为“生病”死了。
而且是传染病,尸体很快很快就被火化。
那是让他永远的闭嘴了。
孟绍原同样也猜到了。
要不然,进去的时候还好好的人,怎么说死就死了?
案件破获之后没几天,孟绍原正式被任命为二中队的中队长。
这也算是戴笠给予他的嘉奖吧。
而那个刘焕文也莫名其妙的失踪了。
柯建安没有上报,戴笠也没有追问。
谁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小人物的消失,是不会在二处掀起任何波澜的。
有人在南京码头那里打捞起了一具尸体,身上遍体鳞伤,死前肯定遭遇到了残酷虐待。
等了几天都没人来认领尸体,警察也不愿意摊上麻烦。
没人报案,那就当无主尸体埋了干脆。
又有谁会去管这个死人到底是谁呢?
第三十四章 南京安家
孟绍原升任中队长,这可是个实权官员了。
再加上孟绍原在二处人缘很好,左右逢源,因此道贺请客的人不少。
忙了几天,这才空了下来。
穆德凯很快找到了他,说孟绍原托他找的房子找到了。
房子?
孟绍原怔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可不是嘛,前段时候自己拜托穆德凯帮自己租个房子,省得挤着住在宿舍里了。
市口很好,就在洪公祠那里,距离二处的曹都巷很近。
一幢二层小楼,电灯、自来水一应俱全。有厨房,更加妙的是,独立的卫生间里竟然还有冲洗式抽水马桶。
要知道,这种冲洗式抽水马桶,问世虽然已经接近五十年了,可是英国水管工人托马斯·克拉普这项伟大的发明,在中国家庭应用的还是非常少。
只有那些大官、大商人家庭里才会用得上。
孟绍原特意看了下,和自己那个时代的抽水马桶基本一样,都是采用的储水箱和浮球。
“孟队长,我想着租吧,也不是个事。”穆德凯笑嘻嘻地说道:“您这就算是在南京安下家了,安家安家,每个属于自己的家怎么成?所以我就自作主张帮您买下来了。喏,这是房屋契约。”
买下来?
手续都办妥了?
孟绍原接过契约:“多少钱?”
“折合大洋五百。”
这么便宜?
孟绍原来南京有段时间里,对南京的房价略有了解。
按理说像这么样设施齐全的二层楼房,绝对不止这个价。
“这本来是财政部一个官员的。”穆德凯解释了下:“后来他得罪了宋子文,不但被免官,还被严厉查办,现在人还关着呢。他家里人急着要把他弄出来,能卖的全卖了,就剩这幢房子了。我一听说立刻赶到,再加上咱们的特殊身份,他们不敢开高价。”
孟绍原这才明白。
穆德凯买下这楼房,威胁恫吓那肯定是在所难免的了。
不过老实说,这房子孟绍原越看越是满意。
“老穆,一会我把钱给你,另外我再多给你五百大洋。”现在的孟绍原,银行里有钱,说话的时候腰杆子也硬了:
“你帮我把床啊什么的家具全换了,尤其是被褥全部换成新的。”
“哎,交给我,可也用不了五百大洋啊。”
“帮我买个收音机,留声机,再买几张唱片。”孟绍原在心里寻思着这时代已经出现过的东西,忽然灵机一动:
“你知道咱们南京哪有冰箱卖的?”
嗯,他可以确定,这时代早就有冰箱了。
“冰箱啊?那可是个好东西。有,有。”穆德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我记得刚才我还看到广告的呢。”
“我看看。”孟绍原接过报纸。
这是一份叫《大道报》的报纸。新闻倒没多少,还是国际新闻占据多数,可广告却占据了半个版面都不止。
什么“红金龙上等国货香烟”,还特别标注了(南京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老牌品海香烟”、“明星花露水”、“保和堂药堂”、“姑苏大兴茶食糖果号”、“长命补肾丸”等等。
显眼的地方,就有冰箱的广告。
位于中山路同仁街的北极电气行,主推的就是自产“老牌电气冰箱”,并强调“式样美观、构造精细、经济耐用。”
有趣。
孟绍原指着这条广告:“老穆,就去这帮我买台冰箱来。”
这眼看着夏天就要到了,南京可是赫赫有名的火炉。
到时候下了班回到家,打开冰箱,开瓶“友牌”啤酒,那滋味不要太美。
彼时,南京卖的啤酒,全都是上海顺合啤酒厂出产的,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
孟绍原的目光又落到了广告的最尾处:
“上海三马路扬子舞厅,美国乐队、弹簧地板、冷气设备、优等五星。”
“老穆,这上海舞厅的广告,怎么打到南京的报纸上来了?”孟绍原大惑不解。
“这有什么奇怪的?”穆德凯笑着解释道:“南京国民政府里的很多【创建和谐家园】,在上海都有房产,每逢节假日,都会坐火车去上海度假。因此,这些上海房地产、娱乐业的广告,其实就是给这些人看的。”
孟绍原这才明白:“哎,这个舞厅里的冷气设备,咱能弄到不?”
“这可不好办。”穆德凯难得的皱起了眉头:“南京好像没做这个的,要从上海去请,可是人家上海的未必就愿意来了。”
孟绍原“哦”了一声,略有一些失望。
有冰箱了,要是再弄个冷气设备,不就是空调了?
那小日子过的不要太舒服?
穆德凯猜到了孟绍原的心思:“孟队长,咱们南京一到夏天日子就难过,不过也不是没办法。夏天来了,我帮您去买块大的冰块,往澡盆子里这么一放,再弄电扇一吹,保准您凉快。这南京的有钱人家,一到了夏天就是这么降温的。”
算是原始空调了吧?
好吧,这就是自己在南京的家了。
孟绍原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怎么也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南京安一个家。
从现在开始,自己不再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了。
自己已经真正的融入到了这个时代。
对了,自己是怎么穿越到这个时代来的?
那天,孟绍原记得,是礼拜天,他到郊外去踏青,没想到忽然电闪雷鸣,刚才还好好的天,忽然要下暴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