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迷失在康熙末年小楼明月》-第15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第三百六十六章 欲罢,不能嘎然而止

      对凌啸这样的人,雍正刚刚成功“阻止”了他率军回福建,按照驾驭人的原则,打一嘴巴之后,是必须柔柔抚摸一把的,但他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赏赐给凌啸。

      所以,雍正必须自己创造赏赐。

      当凌啸问及允祥为何出现在西直门的时候,雍正睃一眼面露惭愧的允祥,以为他是对自己感到惭愧,不知道是触动了自己的哪一根神经,雍正抑郁委屈至极,一指老十三垂泪不已,哀哀怒道,“唉,知人难,为人知更难。想不到朕与允祥,兄弟恩荣并接十几年,到最后他竟然往最坏处上揣测朕之心行,做出叛出大内之举,他在西直门这般一闹,明日间将传得满城风雨,朕能谅解他的诚孝,可谁能谅解朕之苦心?悲乎哉何至于此?!刚才,上书房论及他的罪,削爵出宗典正法刑都绰绰有余,朕何其不忍……”

      凌啸大吃一惊,雍正竟已经存了现在就收拾老十三的心思,也不和他玩什么心眼,马上为允祥苦苦求情,雍正半推半就地以给忠王面子减免处分,到最后,以守灵完毕后即圈禁一年惩罚为结束,至于凌啸要去乾清宫上香、奉先殿拜灵、慈宁宫请安的要求,雍正当然不便阻拦,不过得有他的心腹陪同罢了。

      辞出养心殿,凌啸、允祥在卢邦胄和秦芶儿的导行下,乾清宫上香一毕。四人向奉先殿行来。允祥看着高人行事深不可测地凌啸,心中难解况味。对四哥雍正的怀疑依然没有解除,但凌啸这个敢于杀掉招摇撞骗之徒的师傅,他不知道凌啸师傅也有同样的怀疑,更不知道该不该全盘信任凌啸,不是凌啸对他不好。而是康熙的事情着实太骇人听闻!猛然想起自己身上的那封信,允祥大骂自己愚不可及,当日凌啸险些阻了四哥上台,四哥防凌啸更是防得全城皆兵,师傅定然不是傻瓜!只要凌啸和四哥两人更加不合下去,万一皇阿玛没死而有幸归来,收拾起局面来不就甚为容易?

      当即眼珠一转,允祥指着远处行来地官员大讶道,“咦?马齐?!”凌卢秦三人惊得回头之时,允祥飞快地将已经窝成一团的书信塞入了凌啸手中。然后突然大叫一声,在台阶上“摔倒”,引得卢秦慌忙来扶,给凌啸将信放入怀中的机会。

      四人踏进奉先殿的时候,凌啸才明白了阿哥们的处境。指望他们帮忙,现在是想都不要想,倒是昔日【创建和谐家园】一个个眼泪婆娑地指望着凌啸呢!可惜,有雍正的眼线死死地盯着,凌啸的一言一行都将送呈雍正。直到拜灵完毕,师徒之间也没有机会交流。强来的话,即会害了这些阿哥。也会暴露凌啸自己。

      但太皇太后这里则完全不同,慈宁宫高无庸说一声“太皇太后有恙,凌啸榻前请安”,秦芶儿等人也只能干瞪眼地在大殿外呆着,更别说进到殿后寝宫了。不过,雍正何等样人,哪里会给凌啸钻这样的空子?当凌啸进到寝宫,骇然发现雍正皇后乌拉纳拉氏、皇贵妃纽祜禄氏等一大帮子后妃在此,祖孙两人想要说些体己话。是万万不能的。

      被雍正守得铁桶一样地皇宫,对凌啸来说极为危险,他很快就辞了出来回望红墙黄瓦的暮色宫城,凌啸阴阴一笑,有些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康熙既然养出了这样的儿子,就该要有这样无奈的觉悟!至于老四日后会不会拉了兄弟们给他陪葬,恐怕雍正现在自己也不知道。

      快马回到通州之后,凌啸马上见到了清醒过来的康熙,这流亡皇帝地痛苦神色告诉他,康熙没有接受铁桶宫城的觉悟,那不必管儿子们生死的话,显然只是说出来激励凌啸斗志的。

      这几天的休养,让康熙苍白地脸渐渐有了血色。凌啸杀掉最后一个替身以麻痹雍正的方案,得到了他的同意,凌啸不惜用泼污自己地方式来泼污雍正,这做法让他感动莫名。邬思道的计划也得到了康熙的首肯,这般另立中央的妙计,更让康熙充满了希望,每日清醒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形势如何了。

      “什么?他无懈可击,你无能为力?!”康熙听完凌啸倒竹筒地讲完宫中形势,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儿子们处境很危险,猛然一撑坐起身来,“难道朕三十年埋头苦干的成果,真的要毁于一旦?”

      “……儿臣还在想办法。”

      康熙急得又昏睡过去之前,凌啸差点就埋头苦干这个词搞得笑了出来,他到今天才明白,康熙作为皇帝,显然把愉悦之事当成是一个事业来干的,这就难怪有好多早期地满族妃子长得像是恐龙一样,康熙也肯和她们生儿育女,不用想,康熙定然是要么闭着眼咬着牙,要么吹了灯蒙了头,眼不见,心不烦,埋头苦干,勉为其难!

      ******

      “【创建和谐家园】,宵禁!敢于擅传谣言者,杀无赦!”

      老四也在埋头苦干,勉为其难。第二天的养心殿,绝对是天底下咆哮声音最响的地方,满城谣言四起,四阿哥暗害康熙,勾结凌啸谋取皇位,现在忠王终于为新皇杀掉了真康熙!谣言传播之快,速度远胜瘟疫,危害也不啻于瘟疫。到下午时分,雍正发出去的任命勋贵子弟的圣旨,居然就有了几个以病推辞的,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情,怎么不让雍正火冒三丈?此刻,他已知道谣言源于凌啸那容易产生歧义的话语,恨不得马上把凌啸抓来点天灯,至于定是出主意的邬思道,雍正别无他求。只想把他四肢砍掉舌头拔掉!

      但理智告诉他,动凌啸一根汗毛地话,就是杀人灭口,就是把谣言坐实!

      历史上写过《大义觉迷录》解释自己不是夺嫡之君的雍正,显然是个性情中人,他很快就想到了。让老十三来证明杀的是冒充康熙的奸人,让凌啸解释整个捕杀过程。

      雷厉风行是雍正的一贯作风,他马上传旨给凌啸和允祥,命前者写奏折汇报捕杀假康熙的过程,后者上奏折讲述判定假康熙地过程和证据。正月二十六,雍正就命人将他们的两份奏折、三份康熙遗诏摘要、加上自己亲自撰写的朱批合订一册,由大内印书坊日夜急印,定名《天命觉迷录》,张贴京城,明发天下。

      这下该消停了吧!没话说了吧!花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干完这一切,养心殿墨香未散,雍正累得瘫倒在龙床中,暗恨邬思道和凌啸让自己手忙脚乱地折腾了两天,但自己连皇宫密档都拿出来刊行天下。哼!他们也就只能累自己两天而已!这么恨恨地想着,雍正已经想不出谣言还有什么不平息的理由,强烈的倦意袭来,他昏昏地睡着了。

      被尿意憋得一觉醒来,雍正看看自鸣钟已是正月二十八的晌午。掀开黄绫锦衾小解完毕,雍正面对着钢硬不退的部位苦笑不已,到现在他才明白了当皇帝的苦楚。继位前早已经憋得长满青春痘的自己。继位后只顾着时刻警惕,别说三宫六院地享受,这十几天,竟然连个雌性地手都没有碰一下!

      “梁珠儿!朕睡的这七八个时辰里,凌啸和勤王军可有何动作?”

      “回皇上,没有。丰台大营一直监视着勤王军动态,他们这两天如有异动,定然逃不出凌柱军门的眼睛,凌军门是皇贵妃的父亲。这忠诚皇上可以放心!”

      雍正听见凌啸被纽祜禄氏的父亲死死看着,心中略安,“那市井上,还在传播谣言吗?”

      “噢,皇上,上书房刚刚转来顺天府、都察院地奏折,说是有了宵禁【创建和谐家园】令,皇上又颁发了《天命觉迷录》,传播谣言的行为已经基本绝迹。”

      雍正自傲地一点头,很满意自己平息谣言的本事,“那奉先殿里面,可有什么不安生?”

      梁珠儿上前为雍正提上龙裤,笑道,“皇上,各位爷在奉先殿倒是十分安生。不过,您的几个皇侄儿和十五爷年纪太小,有些啼哭不止,早上您没醒的时候,康亲王来请安过,想把年幼爷们送回府中。”

      “不用送回府中,送到后宫中,给各位娘娘们带几日,左右都是孝心嘛,离皇阿玛灵位越近,孝心越诚……”雍正很满意自己按下了凌啸捅出地篓子,见梁珠儿正要给他系上腰带,忽地心中荡然一动,“嗯……皇贵妃纽祜禄那里就不要送皇侄过去了,朕就不翻牌子了,你让人传她过来吧!”

      纽祜禄氏来得很快,她也是久况之人,心中渴望浓欲得紧,又想为雍正生下一个皇子,自然跑得比领路太监都快。

      纽祜禄氏是最为宠幸的满妃,皇上现在唯一的儿子弘时,是汉军妃子所生,以后充其量只能当个王爷,而皇后生地两个儿子又都已经早夭,太医们早推断皇后怕是已经不能再生了。自己如能生上一个,将是雍正皇子中出身最贵重的,问题在于雍正给不给她生的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这个历史上的乾隆之母,即使惊讶于皇帝敢于白日宣淫的胆大之举,也忍不住兴奋得身子涨软,但以她自己的理解,雍正个性强横刻冷,必不喜欢主动,遂做出绵羊般温驯畏惧的娇态,横陈于东暖阁御榻之上。

      雍正猛扑上去,埋头挥戈,驰骋纵横到酣畅淋漓处,猛然颤抖地大叫,“姑姑……朕就要来了……”

      话声未歇,就听到文觉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皇上,文觉得到消息,谣言不在市井上传播,却在亲戚走动间传得更恐怖,他们……他们说……说死的既然是假皇帝,那真皇帝一定还在流亡。”

      雍正欲罢不能,无法嘎然而止。

      此刻他才明白,政敌们铁心造谣,就和这床底事情一样,也不是他欲罢就能嘎然而止地!

      Www.xia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三百六十七章 踢雪

      雍正有没有给纽祜禄氏注入制造乾隆的必要元素,这一点,身在通州大营的凌啸,是无从知晓的,但雍正日思夜梦的黛宁,却悄然来到了通州。

      一同来的,还有雅茹,她们一个和康熙兄妹情深,一个有义父之恩,可两人出现在凌啸面前的时候,却把凌啸气得直跌脚,自己马上大动作在即,她们如此大模大样地闯进京师,要是雍正以一道太皇太后懿旨将她们招入宫中,自己岂不是更加投鼠忌器?!

      黛宁两人是随船队北上的。这就是雍正最大的失算之处,他下诏冻结全国兵马,兵部也部令各地方水陆军队全部歇菜,可惜他们都忽略了一件事情。

      连福建十万征丁营募兵都不在兵部的战斗序列之内,就更不要谈十八行武装商船、粤海社船队、西禅寺的江西保安、披甲奴隶这些凌啸的暗中力量了。顾贞观、瑾虹、金虎、特廷接到凌啸和邬思道的猎鹰传书,马上就点凑了两万人,乘船绕东海黄海远离陆架潜行北上。和水师制式舰船不同,这些贸易船只,强的就是远海航行,四天前的勤王军异常四散,就是为了掩护邬思道、容若、席击等人带着替身脱身东去,自海上直扑奉天的。

      现在的康熙,就等着奉天盛京的“爷中央”给“儿中央”带来震撼。而凌啸,则等着弑君谣言的效果进一步扩大。他知道,自己从邬思道弑君谣言一计上衍生出来地一个图谋,如能成功,将会让康熙彻彻底底对自己解除一切戒备!雍正很争气,正一步步滑入自己的圈套之中,这是历史上他编写《大义觉迷录》辟谣的性格使然。凌啸也在这四天之内积极绸缪,眼看着干菜烈火一触即发,战役胜败的第一个关键将迎刃而解,可这最紧张时刻,姑姑和雅茹大摇大摆来了,怎么能瞒得过斥候四布的雍正?如何不让凌啸担惊受怕?

      康熙仍然虚弱得时醒时昏,看到妹妹和养女老泪纵横,“黛宁啊,你可知道,皇兄看到皇阿玛骨殖时。痛苦得恨不得随他老人家去。后来的逃亡噩梦,朕……朕……唉,回首繁华如梦杳,残生一线付惊涛……幸好,朕还有你们这些诚孝敬亲地亲属。还有一班忠心耿耿的臣卫,朕才能险死还生,朕才能安心养病,不用为复位事操心。”

      凌啸在一旁本待再次豪言壮语地安慰康熙,却不知为何忽觉不妥。话,被他硬生生地卡在喉咙间没有出口,反倒是一跪于地默然不语。他猛然觉得。自己没让康熙操多少心,上等药材温补食料好生伺候着,康熙一个能抗过肺炎这种病症的人,不应该躺了十天还这般虚弱啊!难道他手上握了什么必杀之牌,所以安心静宜地躺在一旁观察自己如何逆天?!

      出了帅帐,雅茹对旷野上的大雪十分神往,遗憾福建无雪的她,拉了愁容满面的欣馨,在一彪勤王军护卫下向营外踏雪消愁去了。剩下黛宁明眸脉脉地望着凌啸。

      一种别样的情愫,在她眼中弥漫,尽管这是因为依靠而滋生的情愫,凌啸还是感觉到了她的温存。尽管凌啸不是只为了她而力保康熙,四阿哥觊觎自己的心思,黛宁又怎会不知,如果可以,她巴不得皇兄永远在位,虽然那样会造成她很难找胤礽报仇,但老四当皇帝,则会毁掉她地生活方式。凌啸疲惫不堪的脸庞,显示了他在艰难的奋斗,黛宁庆幸他逃过毒杀案的幸运,不用猜也想象得出之后和老四交手的各种危险。怔怔地看着凌啸,黛宁没有察觉到,她地心中忽然充满一种想保护他的柔情,是母性还是t性,她自己也不清楚。

      黄浩从自己的军帐掀帘出来,一眼望见凌啸和长公主,正要上前见礼和禀报些军情,才走两步却骇然停步。他看到黛宁忽地一展双臂,将凌啸拥入了怀中,用白兮兮的貂毛领子捂住凌啸的脸颊和冻红耳朵,温存地贴颊,耳鬓厮磨!

      对黛宁公主地大胆,黄浩并不吃惊,但却对凌啸不自觉地揽上长公主纤腰大吃一惊。老天爷啊,康熙皇帝可就睡在你们身后的帅帐里!一帐之隔而已,他的眼睛是看【创建和谐家园】帐篷,但你们如果情不自禁地情话缠绵,被康熙听见,不是你们受严罚,就是他活活气死!

      不行!我黄浩身为勤王军第一忠将,绝不能不提醒自己地爷!

      黄浩拿定主意,站在远地猛咳三声,没反应。黄浩再次上前七八步,肺痨鬼一样地猛咳七八声,没反应。黄浩终于忍受不了了,怒目地看一眼胆敢向这边张望的亲卫,逼视得别人全部转头之后,黄浩悻悻然苦笑一声,再次上前三步。

      正要张嘴猛咳,冷不丁,黛宁侧踢修长的腿,带起一蓬积雪,迎头罩脸地袭在黄浩脸上。黄浩这次真的被呛得咳嗽了起来,一摸脸上来看,见是黄哗哗的脏雪,气得转身就走。

      他今天终于见识到了实例──色胆包天的实例!

      ******

      雍正此时并不知道,自己的梦中情人抱着敌人温存,凌啸这妹夫搞不好要当他的姑父。他正在为自己的《天命觉迷录》而神伤不已。自己倾注心血编著地这本册子,凌啸和允祥也破天荒地合作至极,还有遗诏为证,它咋就会没效呢?!

      老百姓最喜欢八卦,八卦得级别越高,八卦得这些人越卑鄙【创建和谐家园】,这八卦就越有生命力,甚至都不需要有心的政敌推波助澜,更何况凌啸偷偷派人潜入城中造了一个有几百年生命力地谣言?现在的遗诏是假的原诏是传位十四阿哥,被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这些东西真假自有读书人不信,但自有不懂人传得不亦乐乎,总之,越沸沸扬扬越乱,越乱凌啸就越高兴。即使很多版本里面改遗诏的人就是凌啸,他也欢喜。毕竟,这也是在帮自己保命嘛!

      学过社会心理学的凌啸懂得这些谣言的道理,也懂得从心理性格上分析历史上地雍正其人。和乾隆销毁档案不同,雍正曾编《大义觉迷录》和谣言对骂,这就可见一斑,而得罪他的进士钱名士,雍正居然赐他一块“名教罪人”之匾,还发动百官士绅写了一千首诗辱骂钱名士。这些孩子气的做法,都说明。雍正在乎谣言,而且要强至极!

      可惜雍正并不懂得这些,他自己走过的那种历史巢臼,他依然会走下去,只不过那条路上有人挖了个深坑。坑里面还装满大粪!

      谣言刚刚起来的时候,雍正如同一个已经着相的禅师,力图编书以辟谣,等到谣言转入地下越演越烈的时候,雍正除了压制谣言的侥幸心理之外。更有了一层绝不肯认输的犟脾气。登基之初的第一大动作就失败无功,这让他如何甘心?如何服众?

      好歹是跟凌啸搞过盛世【创建和谐家园】地人,他懂些作秀造势的道道。雍正拍拍纽祜禄氏的大白【创建和谐家园】之后。斗志昂扬地走出东暖阁,对等得心中焦躁的文觉道,“皇城已在朕手中,勤王军南归之计也被粉碎,老十三这守备软肋也被抓回。现在朕掌握了形势主动权,却失去了人心制导,内城不稳,其他枉论!文觉,随朕摆驾奉先殿。他们合作更好,不合作?哼哼!记住,朕叫拿谁就拿谁,不许犯迷糊!”

      “遵旨!”

      文觉不知道雍正打的什么主意,但还是诚惶诚恐地恭谨点头。他是圣驾事发之后地前敌总指挥,虽然所做的事情每一样都是当时必须。可事后的遗诏证明,他根本就是多此一举:谋害重臣太后之举成了雍正的树敌拖累,牺牲德妃娘娘更是让文觉如履薄冰。至于对康熙的追杀,这是唯一做对了地一招,可惜,却鬼使神差撞上勤王军而铩羽而归。仅凭这些,文觉就对不知道心中作何想的雍正畏惧有加,更不知道雍正心里对自己和邬思道如何评价。

      这种担忧和气馁,影响了文觉的发挥,以至于他在奉先殿听到雍正地主意之时,不仅不敢把质疑劝阻付诸于口,而且还在心里面产生了强烈的不自信,难道贫僧真的跟不上皇上的思路?

      雍正给康熙的灵位上了九柱棒香,转身望着郁郁怏怏的兄弟们,笑道,“兄弟们这几日守灵辛苦了,唉,朕忙于国事,只好委屈大家多帮我尽孝,回头朕必定赏罚分明,该小惩大戒的,要小惩大戒的。可该册封兄弟的,朕也绝对不吝啬。”

      拉拢已毕,见弟兄们都老老实实地谢了恩,雍正很是满意,提出了一个让大家都很觉得【创建和谐家园】地要求,关键不是在于要求的何等伤人心上,而在于雍正把它归结在假善心之下!

      “大家守了这么久的灵,皇阿玛在天之灵必定欣慰!好了,大家都出去活乏一下身子,闷久了对身子骨不利。既然你们都已经肯奉皇阿玛遗诏,这就是说大家都承认了朕的帝位!如今京城内有小人作耗,传播谣言。朕已经知道了谁是幕后指使,但看在都是皇阿玛血脉亲故老臣的份上,朕也不想大开杀戒。明天午时西市口,朕将举办一个公开典仪,一为公祭皇考,二也安排了大家当众誓忠。”

      在西市口这世人皆知的杀人典刑之地,要兄弟们当众发誓遵守遗诏,效忠于他雍正?!众阿哥顿时全都傻了,这等阴险刁钻的辟谣点子,雍正他也想得出来?!这中内心断断不肯的誓言要是发了,自己这般人以后除了老老实实当奴才之外,只怕稍有什么动作,或是被他陷害些罪名,岂不是被宰了都没人哭一声?

      待要反对或者推托,可文觉带着一班杀气腾腾的侍卫虎视眈眈着,就连老十四这样的人,也不敢做仗马之鸣。

      文觉看到他们都老实地应承遵旨,顿时更加不自信起来,以至于雍正说传旨凌啸也要宣誓的时候,文觉也只是犹豫了一下而已。

      圣旨发到通州,凌啸一见不是宣黛宁进宫,大喜,猛地一拍帅案,“哈哈,哇哈哈哈!劫法场啦!”

      wW w.xia oshuotxT.Com#txt$!小@说天^堂&

      第三百六十八章 算计与闷骚

      ──咚!──咚!──咚!

      “将军升帐!”

      亲卫和戈什哈的唱帐声里,勤王军众将领仗剑挺胸,鱼贯而入,望着帅座上一身戎装的凌啸大惑不解,这是凌啸入京以来少有的披甲时刻,可大家仿佛是闻到了血腥味一样,很快一个个目视凌啸,等候将令。凌啸首先取下头盔,施施然地让胡涛为他将红缨装上,笑道,“各位,先把你们的红缨装上,把外面这层麻皮给爷扒了,然后,喜气洋洋地随爷进来,拜见皇上!”

      康熙没死的秘密,除了极少一两个将领知道外,很多人都蒙在鼓里,等他们到后帐看到昏睡中的康熙,多数人顿时大吃一惊,见凌啸率先跪了,马上叮当叮当甲胄声响,跪倒一片。

      凌啸也不等康熙醒来,出到前帐,也不解释前因后果,也不眷顾众人的心脏,直愣愣道,“明日雍正皇帝将押八位阿哥到菜市口,让他们当众宣誓效忠新皇。阿哥们都不知道皇上还没有驾崩,一旦发誓,将会大错铸成。我勤王军是皇上御赐定名的擎天保驾之军,为拥护皇上复位计,为皇上保全血脉计,本将军将率勤王军劫法场,救阿哥,报皇恩,保社稷!”

      众将领又是一惊中,金虎已经振臂高呼起来,“劫法场!救阿哥!报皇恩!保社稷!”

      众将领下意识地跟着先进。一时间帅帐内响起轰然地口号声。七八遍之后,凌啸满意地一笑,知道给康熙看的秀已经到位了,乃即移到议事帐,对着京城地形沙盘,和众人细细研究起来。

      的确。凌啸要劫法场,救出阿哥们,只有这样,实力不够强的他,才能免除康熙的后顾之忧,也同时消除康熙可能会有的对他地猜忌,为来日的大展宏图踏出坚实的一步。连你老子儿子全尽力去救了,你还猜忌个屁?!可是,皇子们有机会离宫的兴奋之后,凌啸却陷入了沉思。对于雍正要西市口盟誓这一招。凌啸是既有准备,也没有准备。

      他猜到了雍正定会要兄弟们在公众场合发誓效忠这一招,但他却没有想到,雍正选西市口这种地方。雍正选择这里,固然是用法场在心理上打击兄弟。可也的确有防备上的考虑,要知道,城里面大票大票的阿哥门人,也不是闹着玩的,只不过未必有人组织和牵头罢了!

      宣武门外的西市口。又称菜市口,乃是北京城行刑杀人的地方,不知道是因为喜欢看杀人导致这里繁华成菜市。还是因为是繁华菜市而在这里杀人。

      黄浩一指沙盘上地宣武门,倒吸一口凉气,“爷,菜市口这个地方,对我们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大的干碍啊。这里虽在九门之外,可到时候必定重兵把手,而且一旦事发,崇文门九门提督中军的五千兵马距此仅有十里路程,广宁门外驻扎的火器营。到此也不过五里。勤王军大部绕到西城之外接应都难,进城就更加不可能了。现场环境,敌军布置,潜伏方位,联络方式,撤退路线等等这一些,除非有时间和机会,亲身侦察和策划,否则,盲人摸象地话,投多少人填多少人!虽说我们在城里有些人,但时间如此紧迫,联络都来不及啊!”

      此言一出,不仅当日逛过京城的将领们纷纷点头,就是没到过的,也看着沙盘苦思。要不是凌啸也做了准备,他也根本不会下这等决心。

      当日他说了算的时候,勤王军进出之数本就是本糊涂账,宫廷斗争步步藏险,凌啸再蠢再没有远见,也知道在明珠府上偷偷地伏下了三百亲卫,作为接应自己一旦遇险的奇兵。

      而之后雍正日防夜防,但他毕竟是个没领过兵地阿哥,所用急提之将领又多非良将。和精明的十三十四不同,雍正皇帝也许是习惯了清兵吃空饷的陋习,也许是没有老十三这样地人提醒他注意细务,总之,至登基掌权以来,他根本就没有想起过要来查查勤王军的实额,也没有注意到要各城门领详细数数自己当日到底撤出了多少,以及,后来每一次进和出的人数对比!或者暗中滞留城中,或者进多出少,勤王军实际在明珠府和尹泰、石氏等人府邸中藏匿了不下于千人,虽然马匹少些一半以上,可也好歹是千人左右的力量。

      像这样明于政而不知兵的皇帝,凌啸不欺负他欺负谁去?!

      凌啸用推把将沙盘上的宣武门轻轻推平,笑道,“大家都是久经军旅,看事果然深刻。不错,菜市口到时候必定戒备森严,危险重重。所以,爷根本就没打算在菜市口动手!也根本就不用勤王军大部攻城。”

      何智壮毕竟是文职转的参军,眼内精光一闪,惊喜地指着沙盘上的紫禁城,说道,“爷,难道你想的是用城内精兵半途劫道,勤王军大部在外机动接应?”

      凌啸呵呵笑了,“不错,说下去!”

      受了鼓励地何智壮,越发兴奋,“阿哥们身份特殊,要出宫,走神武门这样的粪车后门,有失朝廷体仪,走午门御用专道,雍正皇帝肯定不干,那就只有要么东华门,要么西华门,而菜市场在西,……西华门!”

      众将领恍然大悟,在这个思路之上,周文渊思索着说道,“咱们有千人上下的勤王军暗兵在城内,加上王爷您明天可以再带几百人进去,在城内就算马少,咱们也一点不惧那些护送侍卫,更不惧怕顺天府衙役和督察员巡捕。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出城。九门提督步军。十几年没打过仗、每个城门又不足一千五人,不足为惧。关键是,每个城门外都驻扎有京畿驻军,他们打过西征,历年来训练不断,这才是咱们地心腹之患。如果到时候。雍正皇帝据守紫禁城,京畿军队闻讯杀入内城夹攻,那可就真是关门打……夹击之势了。”

      周文渊的这个担忧,才是真正困扰凌啸的问题所在。

      不料,一直以来都很内向的彭友,却让大家猛然间刮目相看,“爷,咱们手上不是还有牌吗?勤王军大部全是精甲骑兵,骁骑营西去山西还没抵京,京城二十万军队中。能和我们骑兵机动相较的,不就是那前锋营、护军营和丰台大营的骑兵吗?其余那些扛云梯地锐健营,拖大炮的神机营等等,谁能赶得上我们的速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到时候。这些占据城门外的大军,其实比我们还要为难。情况不明之下,有没有主战掌军的王爷当帅,不进城助战吧,城内受骚扰兵祸的勋贵们会怪死他们!入城吧。嘿嘿,要是勤王军大部从他们的空隙钻进城,他们会有丢土失地之责!”

      凌啸大为欣赏。刚刚一个善字出口,竟是臭皮匠接踵而至。

      “勤王军大部分兵几路,虚实结合,虚扰东南,实袭西北。专门找步军为主的步军营、锐健营的晦气,城内亲卫得手后向东佯动,主力向阜成门西直门突围,咱们也来个夹击破城!”

      “今晚上咱们就把全军号服上书写:康熙犹在雍正谋反!”

      “爷,前两天船队不是也送来了秘密武器吗?明日带进城去。保管吓得那群侍卫大人们屁滚尿流!”

      “我看事不宜迟,圣驾就得今晚转移,最好是明日清晨开始就派出小队,肃清四周斥候,事起之后,咱们的中军就向天津卫方向佯动,各军最后望北会和,靠近长城沿线。”

      ……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2 06: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