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迷失在一六二九》-第1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虽然只有四个人,北纬还是按照侦察兵条例把人分成了前后两个小组。走在前面的一组负责探路,设置路标,以及提前布置营地。后面一组则负责收起路标,收拾营地,以及清理所有经过的痕迹。两组之间可通过对讲机联系,但通常不用。

      根据前导组留下的标记,北纬和叶孟言在大约四十分钟以后找到了唐健和魏艾文两人,这时候天边已经开始隐隐发亮了。他们在几块崖壁石头下面找了个天然石缝作为营地,还用酒精锅改造的木炭炉子烧了锅热水。

      “哎哟妈呀,累死我了……这辈子都没走过这么久的山路啊……”

      小叶迫不及待冲进帐篷,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在毯子上开始叫苦,然后又向唐健告状说北纬要杀他,不过前侦察兵却轻描淡写的回应:

      “我只是想割断你的背包带子帮你减减负而已……”

      话虽这样说,北纬的目光却在小叶脖子上绕来绕去,手中还不停把玩那口匕首,吓得小伙子不敢再说话了。

      唐健懒得理会小家伙的胡闹,只是就着黎明微光在地图上做好行军标记,又和北纬简略商议了明天行程,然后便催促大家赶紧休息。不过生物钟错乱以及露宿野外的兴奋让年轻人完全无法入睡,尽管他其实非常疲惫了。

      “唐队长,北哥,咱们啥时候回去啊?”

      ËäÈ»ÔçÒÑÖªµÀÒ¶ÃÏÑÔÕâ¼Ò»ï³öÉíÏØ¼¶¸É²¿¼ÒÍ¥£¬ÊǸöµäÐÍµÄæýç«×ӵܣ¬Ìƽ¡»¹ÊDZ»ËûÕâ¾ä»°¸øÆøÀÖÁË¡£

      “还没到目的地呢就想回去?你以为这是在干嘛,旅游?到地方拍几张照片就走?”

      “庞哥他们不是给了咱们数码相机么,拍了照片回去足够交差了吧?”

      旁边愣头青魏艾文突然插了一句,让唐建气得差点儿没从睡袋里钻出来揍他们,这时候旁边那位开口了:

      “侦察兵的手段包括捕俘、搜索、观察、【创建和谐家园】、潜听、照相……我们这次去是要摸清楚琼州白沙寨那边敌军的规模数量,军种,兵器配备,以及士气状况。此外还要侦测琼州府城的城防情况,为将来进攻这里绘制战术地图……要做的事情非常多,过年之前肯定是回不去了。”

      北纬因为要兼任哨兵,只是和衣而卧,这时候他显然也没睡意,口中摇着一根草茎,慢悠悠吐出一连串名词来。

      “而且,既然是你们主动要求跟出来的,总要把你们操练的像个样子才行……我和唐队肯定会好好‘培养’你们,别让我们失望。”

      看着那两个脸色发青的小伙子,北纬吐出口中草茎,冲着小叶貌似和善的笑了笑:

      “赶紧睡吧,别忘了今晚轮到咱们前导,你还是下午的哨。”

      …………

      公元一六三零年二月十一日,农历大年三十的晚上,穿越众们聚集在县衙仓库门口空地上,当众播放了一台以前的春节联欢晚会录像。

      尽管这些节目大多数人都早已看过,以前看的时候多半还会骂几句“毫无创意”,“太老套”之类的评语。但在这个晚上,用不着倪大姐再来煽情,所有穿越者个个都泪流满面。

      以前那些俗气到令人厌恶的节目如今看起来却是那么亲切,特别是那些专门播放给海外游子看的政治性节目,以前看到这里就调台宁肯去看广告的,如今却让很多人抑制不住的号啕大哭。

      在本地人眼中这些“短毛”行事一向很古怪的,而他们拿出来的东西更是古怪的无以复加——关于“电影”的传言通过那些俘虏劳工的嘴巴在当地流传已经很长时间了,而这天晚上却是他们第一次亲眼看到这东西。

      因为先前已经听劳工们吹嘘了许久,所以屏幕上出现那些人像时倒并没有引起太大骚乱。只是当穿着晚礼服的女性主持人们出现在画面中时,很多母亲立刻抢先把小孩子的眼睛给蒙上——不过到后来也没办法蒙了,因为这样的画面实在太多。

      [牛文无广告小说奉献]

      三二 春晚的效果

      强烈绚丽的声光效果完全震慑住了这个时代的海南居民,放映场四周人山人海。尽管从音箱里播出的普通话当地人根本听不懂,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一门心思看西洋景。而春晚节目一贯注重的“雅俗共赏”特点在这里也发挥了极大作用,除了小品类节目本地人完全无法理解,流行歌曲明朝人未必能接受之外,其它诸如传统歌舞,杂技,戏曲等高雅艺术无不博得满堂喝彩。毕竟艺术是共通的,只要条件允许,明朝老百姓的鉴赏能力并会不比现代人差到哪儿去。

      程叶高县令也悄悄出现在会场中,这位县太爷原先还想摆摆官架子让手下衙役清出一块场地搞个包厢什么,结果就连最胆怯的部下也不顾禁令直接挤到他身边去了。其他老百姓更是没把他当回事,最后程大县令只好苦笑着“与民同乐”一回。

      李老教授倒是曾邀请他坐到穿越众的队伍里,好歹有个正面位置,不过却被婉拒——这位县太爷对于大明朝廷那神出鬼没的锦衣卫仍然深有顾虑,还不敢公开同穿越者接触。

      在整个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春节联欢晚会过程中,居然没一个观众中途离开,相反人是越聚越多,到最后连周围树干和房顶上都爬满了人。当新年钟声敲响时,音箱喇叭里和广场周围同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化学组专门为这一刻制作了百来只烟花,此时也一同放上了天,引起无数欢呼。

      总体来说这一晚上穿越众的文化推广计划相当成功,只是最终放映结束以后的场景比较搞笑——所有墙根儿一瞬间挤满了男人,到处都是稀里哗啦的放水声。就连程县令也很不顾体统的跟一群老农民挤在了一块。以至于老杰克很担心的说——如果当真按照解席所希望的:以后经常为本地民众放电影,恐怕将会导致临高这里前列腺炎发病率大大增加。

      这次公开放映是属于解席提出的“融入本地”构想的一部分,由庞雨负责安排的具体计划。造成的效果相当好,直到很多年以后还有当地人经常念叨起这个奇异的夜晚——让他们见识到了天上神仙所过的日子。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同一件事情,有人从中得到好处,有人却会因此倒霉——程县令讳叶高老爷就因为穿越者们干的这件事情而遇到了麻烦,还不止一件!

      首先是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大年初一,程老爷还在回味昨晚那场声光盛宴的时候,却忽然发现家里人有点不太对劲。丫环婆子们都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好像也没人对他谈起的见闻感到惊奇。

      程叶高好歹是个县太爷,审过案子的,没费多大力气就让下人们如实交待——昨晚那些本该呆在家里的女性家眷和下人们居然也都偷溜出去看“电影”了,还是和那些泥腿子穷棒子混杂在一起看的。这下可把程老爷气得七窍生烟。所谓书香门第诗礼传家,这年头就是稍微有两个钱的土财主家里女人也不允许随便抛头露面的,更何况堂堂官家女眷!

      要不是因为大年初一绝对不能发火,发火会霉气一年,程老爷肯定要请出家法把那些女眷仆役好好教训一通。好不容易,这口气总算渐渐平息下去,刚吃了午饭正想歇息歇息睡个回笼觉呢,衙门里师爷匆匆赶来,带来了更加不好的消息:

      这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百姓都在向临高县城聚集,甚至远至儋州澄迈等邻县,也有人在不停的赶过来,来干什么——来看那“电影”画儿!

      世界上传播最快的是什么?

      ——谣言!毫无疑问是谣言。风有多块,谣言就有多快。

      程叶高也许没听说过这句谚语,但他眼下对此绝对是深有体会。

      大过年的,村民农户肯定要四下里走个亲戚串个门什么,老乡老友碰了面肯定要唠嗑唠嗑,说啥呢——当然就说昨晚所看到的东西。

      “活了半辈子,总算是见着王母娘娘长啥样子了……笑起来可真甜哪,就象含了块儿蜜糖似的……”

      “女娲娘娘俺也见着咧……那身大红衣裳……啧啧。”

      然后就是一通极为热闹的神侃——这是双方都看过的。

      如果换了个没看过昨晚节目的呢——那其实更好。前面那位就马上可以做出一副极端鄙视土包子的的架势,然后还不可着他胡吹么。

      乡下人为数不多的想象力全部被发挥出来,到最后却往往是他胡诌的部分人家相信,亲眼看到的事实却遭到一致嘲笑,然后就是一通赌咒发誓摔盆砸碗——今晚你跟老子一起去看,那画儿不能动俺把脑袋揪给你……诸如此类。

      总之,当程县令终于意识到谣言的传播速度与人的好奇心结合起来将会产生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时,在他辖下的临高县城里已经聚集了超过两千名外来户,而临高县本身的人口也不过才一万多。更可怕的是——这个数字仍在增加。

      明朝政府对于人口流动历来都是严加控制,所谓“农业者不出一里之间”。《大明会典》中更有规定:“凡军民人等往来,但出百里即验文引,如无文引,必擒拿送官。仍许诸人首告,得实者赏,纵容者同罪。”

      说穿了,朱元璋自己流浪汉出身,对流浪者天生有一种提防和恐惧,应该说他的这种提防并非没有道理,明朝最后还是毁灭于流民大军。而象临高县城里这次突然聚集了好几千人,若放在平时那绝对是要招来军队镇压的——这分明是想造反么!

      不过现在临高城已经对付不了“反贼”了,那些农民也毫不掩饰他们的意图——都是跑来看新鲜的。很多人是拖家带口,昨晚有经验的还没等天黑就拖着凳子抱着席子出来占地方了。自发的集市也很快形成,收税的小吏们倒是挺高兴,自打这些短毛来了以后他们的收入明显增加。

      而县太爷的眼光就要比小吏们长远许多。程叶高一向自认为是本县中最聪明的读书人,他的师爷大概能排到第二位。聪明人才有判断力啊——昨晚那些节目,一般老百姓无非看个热闹叫个好而已,但程叶高凭着与李教授交谈过好几次,基本能听懂普通话的优势,大致理解了音像喇叭里说话的意思。

      那分明是年节的纪念画片儿,而这些短毛分明是在怀念着他们以前的生活——不得不说这些人原来的生活环境当真极让人羡慕,如果不是大明朝的读书人向来不信鬼神,程叶高真要怀疑这些人是天上谪仙之流。

      不过很明显,这种东西只有过年那天晚上才会被放出来应景儿,从昨晚短毛们的反应看,他们平时应该不会没事乱放这种让他们流泪的东西。也就是说,今天晚上那些农民们什么都看不到!

      本来这是那些“短毛”们惹出来的麻烦,关他临高县衙屁事。可那些短毛虽然看起来和善,杀人的时候也利索着呢。本城张百户,儋州王把总,哪一个不是鼎鼎大名的勇将,多次打退过倭寇和海盗入侵的,在这些人手里却死的无声无息。那日城中恶战,明军死尸堆的满街都是,鲜血都流进县衙大院了,这些短毛却好像连一个人都未曾折损……若百姓们当真闹起事来,他们只要拿那种强大火铳随便放上几响,这股子浪头就很有可能冲着自己来了。

      程叶高作了十多年芝麻绿豆官儿,在大明朝各地转任多次,太清楚这些基层人民的动向了——任何事情出了问题,到最后一定会变成县衙门的麻烦。而他现在最怕的就是麻烦。

      思来想去,程县令越想越怕,这大年初一的,不要说好心情,就是想安稳度过都不可能了。正在郁闷之际,那位陪了他不少年头的心腹师爷一句话却给他指了条明路:

      “东翁,可知解铃还须系铃人?”

      …………

      傍晚时分,县仓大院边上那角门被偷偷摸摸敲响了,这道角门自从上次被人突袭进来之后门扇就改用铁皮包裹了,上面还装了一个窥视镜。今天负责看门的恰好还是小胖子刘明强,他小心翼翼通过门镜朝外看了半天,却见门口处站着两个鬼鬼祟祟的家伙,脑袋都用布包起来,一看就知道不是啥好人。

      小刘原不想开门的,但从下面门缝里塞进来的几块碎银子让他颇感有趣。这还是他这辈子首次收到贿赂呢,总不能白收钱不帮忙不是?

      当那扇木门缓缓打开时,两个藏头露尾的猥琐身影飞快闪身进门,不过他们刚进门就吓了一大跳——小胖子刘明强全身披挂,手持一杆雷明顿大号【创建和谐家园】枪正对着门口。

      “莫……莫要动粗!是本官前来拜访……”

      按照李明远教授的说法:程叶高的家乡话和普通话有些类似,但小刘实在没能听出来。这位县令大人又换了一身便装,若非聚在屋子里正在打扑克的兄弟们都出来看热闹,其中几个突击队的曾经俘虏过这位县太爷,还认识他,这位程县令没准儿要被扔去俘虏营和海盗做伴儿。

      不过既然认识就一切好说了,程叶高连同陪他前来的师爷两人被客客气气请进堂屋,一人送上一杯茶。然后这位县太爷就仿佛乡巴佬进城一样了。

      [牛文无广告小说奉献]

      三三 终于理解了中宣部啊

      ——端茶上来的那个年轻人并没有退下,而是在墙角边上随手拉了一下什么,原本暗淡的堂屋立即亮堂起来,程县令大惊抬头,却看到屋顶房梁上悬挂着的一根白色琉璃棒子发出明亮白光。这光芒不算刺眼,但看惯了蜡烛火苗的程叶高却还是忍不住捂住眼睛,过了好一会儿才算适应。

      “李教授吗?”

      忽如其来的声音再次吓了程县令一跳,是那个年轻人在说话,但却并不是对着房间里任何一人,而是把一个古怪的小盒子贴在耳朵边上,在对着那个盒子说话。

      “是的,本地程县令来找您……您很快回来?好,知道了。我会通知他。OVER。”

      那年轻人总算把脸转过来面对客人,脸上的笑容倒是和善:

      “李老师暂时不在城里,不过他正在赶回来,您可以稍等片刻。”

      程叶高对这种发音吐字极为清晰的语言依然不能完全掌握,但听懂基本没问题,见状连连点头表示感谢——虽然这小伙子给他们端茶送水,但从他身上那份从容镇定的气度看,此人绝非仆佣之流。

      接下来那小伙子果然没走,而是在下手一张陪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接下来双方谁都没开口,屋子里气氛有些沉闷。程叶高朝旁边使个眼色——这种时候做师爷的就应该出马了。

      “请问先生贵姓啊?”

      这位李师爷是程县令的同乡,与县令还有师兄弟的关系,不过没能考中而已。此时刻意模仿对方的发音吐字,说话速度比较缓慢。

      对方先是没理解,但略一思索之后却也半猜半听得明白了,当即哈哈一笑:

      “免贵,我姓庞。”

      说话的同时庞雨眼中却有一丝亮光闪过——这两位居然知道他们对俘虏劳工所要求的那个称呼“先生”,很显然,事先做过调查了。

      果然,那位师爷脸上马上显出非常夸张的佩服表情:

      “原来是庞雨先生,听闻此处诸物皆出自于先生之谋划,可谓卧龙之才。”

      半文半白的言辞加上古里古怪的口音,都让庞雨听起来颇感费力,但他勉强还是听懂了对方的意思。

      “哈,不敢当,我只是一名……嗯,匠师,怎么敢跟诸葛亮相比。”

      那位李师爷眼里却也闪出一丝光芒来,从一开始与那位李姓本家的老先生交谈,他们就一直试图旁敲侧击的打听对方来历。不过那位老李先生精明无比,谈了好几天竟是丝毫不露破绽,直到现在他和东主商议起来都对此一筹莫展。

      这回冒险亲来拜访,一方面是因为外面流民的事情所压迫,另一方面,这两位文人却也存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心思——那老头儿狡猾,这边总不可能人人都像老头子一样狡诈吧,看起来都是些年轻小伙子,应该能探出些情况来。

      只不过他们找庞雨试探实在是找错了对象,庞雨这家伙看起来一张娃娃脸,工作经验却早就超过了十年,虽说高校设计院里人际关系单纯点,但也绝不是一个明朝师爷就试探出深浅的。

      陆陆续续扯了几句,相互说了些新年吉祥之类的祝词,从外头又大踏步走进来一位黑脸膛汉子,见到程县令哈哈一笑,向他伸手致意:

      “新年好,我叫解席。”

      山东汉子果然直爽,但程叶高却目瞪口呆看着解席伸到他面前的右手,好不容易才想起示意后面师爷从袖筒里拿出来一大包银两,递到了解席手中……

      庞雨和老解面面相觑,过了片刻前者禁不住哈哈大笑,而后者极为尴尬的捧着那包银子哭笑不得。幸亏这时候李明远教授正好返回,及时向程叶高解释了那是现代人的握手之礼,这才免除了老解的尴尬。

      此后双方正儿八经分宾主坐下,程县令也总算说明来意——只是希望这里能再象昨晚那样放一场“电影”画儿,安抚一下等在外面的黎明百姓。

      这要求不算过份,事实上这边原本就有计划从年初一到初三放三天电影的。不过既然县太爷主动提出来了,不趁机要求点儿什么好象说不过去?

      于是这很快又演变为一场谈判,不过这次的谈判负责人改成了李老教授——要和两个明朝士人用一堆典故,隐语,乃至于四书五经中的内容谈论话题,穿越众里唯有李老教授可以胜任这项工作。

      老李很快便提出了条件,他对程县令提出的要求让庞雨和解席两人佩服不已,不得不赞叹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李教授的要求很简单——他希望程县令能趁着过年的机会,再派些下人去琼州府城那边送礼拜年,顺便了解一下府城上官们对他们这些人是怎么个打算。事实上这件事程叶高本人也很上心,毕竟是关系到他自己的乌纱帽呢。不过明末官场之间的任何走动首先要求就是金钱开路,程叶高前段时间过于活跃,花费了不少,如今一时半会儿却凑不出走门路的钱了。

      当然他本人是不会说到这些的,不过后面那位师爷很会说话,不动声色之间便把意思给透露出来了。

      送礼这事儿可难不倒现代人啊,大学教授,工程师,外加一个营销经理,三人眼光一碰立即便有了决断,然后李教授便很随意的表示这边可以帮衬一点,毕竟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

      之后大家就谈得很愉快,不过对于一个营销经理和一个建筑师来说,明朝文人的精神生活实在距离他们太遥远了。当那三个文人在书桌旁谈得兴高采烈时,庞雨和解席两人却在旁边听得有些百无聊赖。经常能听到他们说到某些地方大笑不止,而这边两人却无论如何不能理解有啥可笑。

      正好凌宁通过对讲机呼叫过来,要他们去外面广场上,两人趁机告辞,让那三位继续酸去吧。

      县衙外面的广场上已经是人山人海,好几千人把广场挤得连下脚地方都没有。而更多的人还在源源不断朝这里涌来,文德嗣和王若彬等人正满头大汗的反复调整银幕角度。他们也没想到第二天会突然增加这么多人,原来计划的观众场地已经容不下,不得不把银幕位置抬高,让更多人能看见。

      这台投影仪已经算大型的,还是某位专业人士带的高级货,但再大也不可能同时满足上千人的观看,庞雨估计真正能看清画面的也就广场中间那占了好位置的几百个人,其他人除非他们有2.8以上视力,否则真的只能看个影子了。

      但这并不是主要问题,凌宁正站在投影仪旁,脸色极为难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1: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