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辽东钉子户》-第50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张恪辞别了老娘,跟着洪敷敎一同上路。虽然心急如焚,但是张恪头脑还是非常冷静,他有预感这一次的事情绝对不会轻易解决。能一分力量就是一分,他们首先就赶到了广宁,正好王化贞也刚刚回到广宁不久,一听说同窗洪敷敎和张恪来了,急忙热情出迎,将师徒接到了府中。

        “哈哈哈哈,我早就知道培德兄有大鹏展翅之日,果然朝廷知人善任,有洪兄出任监军,保准宵小慑服,军心大振啊!”

        洪敷敎笑道:“肖乾兄,辽东局势已经糜烂不堪,洪敷敎何德何能,有什么本事扭转乾坤!”

        “哎,怎么没有,你不是还有个宝贝徒弟张永贞吗?”

        王化贞指着张恪哈哈大笑:“到底是师徒情深,我开了两回嘴,让永贞来帮我,可是永贞都给拒绝了。眼下培德兄要去沈阳,永贞就乖乖跟着了,真是让本官羡慕啊!”

        听着语气就是从心里赏识张恪,能有这么好的一个徒弟,洪敷敎心里也有些自豪。

        “肖乾兄,实不相瞒永贞不是帮我去了,而是救人!”

        “救人?什么人?”

        张恪急忙走到王化贞的面前,撩袍跪倒。

        “永贞,快起来,都是自家人,不用行大礼!”

        张恪并没有动,相反还恭恭敬敬的磕了一个头,然后才说道:“大人,晚生的兄长张峰在军前效力,结果遭到了奸人的诬陷,如今生死一线。晚生恳请大人能够伸出援手,晚生感激不尽!”

        王化贞顿时皱起了眉头:“永贞,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我说清楚。”

        张恪急忙将所知道的,还有他的推论,一五一十告诉了王化贞,一点也没有隐瞒。张恪也知道王化贞和洪敷敎一样,来辽东的时间不长,和原本的利益集团没有太多的牵连,因此才敢借助他们的力量。

        王化贞听完之后,顿时陷入了沉默,足足有一刻钟没有说话,最后才苦笑了一声。

        “永贞,你还记得前几日和我说的话吗?”

        “晚生记得,我说辽东上下沆瀣一气,为虎作伥,牵一发动全身,因此要徐徐图之。”张恪苦笑道:“只是天意弄人,想不到我的兄长竟然牵连进去,晚生就算是木石之人,也不能忍耐,哪怕是以卵击石,也好和他们周旋到底!”

        王化贞常叹口气:“永贞,你的才智都是一流的,如果令兄真是冤枉,我相信你能找到证据。王某虽然身在广宁,没法直接帮忙,不过有需要只管找我,王某义不容辞。”

        有这句话,张恪就松了一口气,王化贞是二甲的进士,比起洪敷敎的能量要大太多了,他只要敲敲边鼓,就能让一些人芒刺在背。

        “大人,您的大恩张恪没齿难忘,日后卑职一定涌泉相报!”

        “不用客气了,王某也是辽东的官员,岂能坐视硕鼠横行,良善遭戮。”王化贞愤慨的说道。

        洪敷敎拱了拱手,笑道:“肖乾兄高义,洪某佩服。事情紧急,我和永贞也就不多留了,立刻连夜前往沈阳!”

        “好,我送你们!”

        王化贞亲自送张恪和洪敷敎出城,到了十里长亭的时候,王化贞故意压低速度,放洪敷敎先走。

        张恪多机灵,立刻就知道王化贞有话说,他急忙靠了上去。

        “永贞,说实话,我不看好你能救出大哥。”

        “大人,请您明示!”

        “唉,三个月前,我也抓到了一批向建奴贩运粮食的商人,我把他们罪行都呈了上去,结果石沉大海,都被压下来。”

        张恪吃惊地问道:“大人,这是为何?”

        王化贞摇摇头,苦笑道:“辽东是九边之地,数百年来都是武人的天下,军权历来都是圣上乾纲独断,要处理查办辽东,也必须圣上点头,内阁才敢行动,如今圣上……唉,不说也罢!”

        张恪当然明白不管是不朝也好,还是静摄也好,总之万历不勤快,转过年就是万历四十八年,这位老皇帝的生命连一年都不到了,他多半是没有精力处理事情。张恪一想到这里,脸色瞬间就白了。

        王化贞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永贞,你是聪明人,不要我多说。救人两条,一是真凭实据,二是要能上达天听!”

        说到这里,王化贞压低了声音,说道:“如果是别人,本官绝不会帮忙,不过永贞你不同,洪公公还有十三太保和你说过什么,本官没兴趣知道。我只告诉你一句,必须走内廷的路子,想办法让圣上过问,你大哥就有活路了!”

        说白了就是要靠太监啊!

        难怪王化贞要单独和张恪说呢,洪敷敎对宦官可是厌恶透顶,要知道张恪和太监来往,只怕老先生立刻爆发。在他看来那叫生死事小失节事大,不过张恪却是救命要紧,哪怕和魔鬼交易他都不会皱眉头。

        从这点来说,其实王化贞和张恪都是实用主义的。

        “多谢大人指点,晚生告辞了!”

        离开了广宁,张恪他们一行人加紧赶路,顶风冒雪走出了三天。杨龙一直在前面带路,连续骑马,他两条腿根都磨烂了,不过还是咬牙撑着。

        “二爷,再有一天多就能到沈阳了!”

        张恪看了看大家全都疲惫不堪,尤其是洪敷敎上了年纪,坐在了马车上骨头都要颠散了。

        “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让大家喘口气,吃点东西。”

        张恪说着跳下了马,亲自把洪敷敎搀扶下来,正好路边有个荒弃的土地庙,张恪扶着老师到了大殿坐下。

        “恩师,天太冷了,昨天带的水囊都冻了,今天只好带着烧酒,您先喝两口吧!”

        洪敷敎接过了皮囊,张开大口咕嘟咕嘟的喝了起来。在一旁的张恪都看傻了,老师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酒量?

        烧酒入肚,一股热气涌上来,洪敷敎脸色发红。

        “痛快,痛快!永贞,你是不是以为我不会喝酒啊,告诉你,为师小时候家里就是开烧锅的,天天不喝二斤酒浑身就不舒服。后来啊,为师第一次考秀才的时候,就因为贪酒,误了考试,从此之后,为师就滴酒不沾,算起来有十几年了。”

        张恪一听竟然还有这个缘由,笑道:“恩师好毅力,【创建和谐家园】佩服!”

        正在说话之间,只听外面人喊马嘶,远远的来了一支商队。看样子足有一两百人之多,朝着小庙赶了过来。

        洪敷敎和张恪全都起身,向外面看去。

        “是他们!”

        张恪急忙回头,正好看到了杨龙咬牙切齿,双眼冒火地盯着商队。

        “杨兄弟,怎么回事?”张恪吃惊的问道。

        “二爷,就是他们,就是他们,那张金字小旗,我死也不会看错!”

        张恪问道:“你是说大哥扣押的商队就有金色小旗?”

        “没错,二爷,他们准保是陷害大哥的那伙人,赶快把他们抓起来,严刑逼供!”

        乔福在一旁也听到了杨龙的话,他伸手就抽出了背后的弓箭。

        “娘的,敢陷害锋哥,我杀了他们!”

        “慢!”张恪急忙伸手拦住了他们,“听我说,要救大哥,需要真凭实据,千万别打草惊蛇。”

        这时候车队停下来,从上面走下来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深蓝色的粗布衣服,瓜皮小帽,他一下来,跟着的那些人全都乖乖垂手侍立。

        “哪位大人在此露宿,小人金万贯有礼了!”

        金万贯?

        这不是沈青烟的表哥吗!

        想起沈青烟说的药材之事,张恪顿时提高了万倍的警惕,说不定大哥的冤案真和他有关系!

        洪敷敎朗声一笑:“本官又没有官服,身边也没有兵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金万贯躬身笑道:“大冷天寻常百姓早就猫冬儿休息了,还在路上走的无非是两类人。”

        “愿闻高论!”

        “谈不上高论,一类是我们这些求财的商人,再有就是为了百姓【创建和谐家园】的官员了!”

        “哈哈哈,辽东金童子名不虚传啊!”洪敷敎笑道:“本官是新任的监军佥事洪敷敎,要是没认错,你是辽东第一商人金万贯吧?”

        “洪大人好眼力,正是小人!”

        洪敷敎点点头:“金先生,遇见就是缘分,你们都进来吧。”

        金万贯再三拜谢,格外的恭顺,迈步走进了大殿,有手下人拿来了铺盖,还有干粮,张恪偷眼看去,只有两张面饼,比起他们还不如。

        金万贯冲着洪敷敎笑了一声。

        “大人,小人只有粗劣的干粮,不能请客了,还请大人恕罪!”

        洪敷敎一脸的吃惊,看着大口嚼着冰凉梆硬饼子的金万贯,疑惑地问道:“金公子,凭着你的家世,什么好东西没有,为何吃如此粗粝之物呢?”

      第六十三章 刀下留人

        沈青烟就说过表哥金万贯是辽东最有名的豪商,尤其是手眼通天,无所不能。张恪只当会穿金戴银,威风八面,不可一世。

        哪知道金万贯竟然只穿着粗布的衣衫,吃硬面饼子,而且他的模样丝毫不是装出来的,吃完了一张,还把手里的碎屑倒进嘴里,一点都不浪费。

        这哪里是辽东首富,分明就是一个赶脚的车夫啊!

        金万贯笑着站起身,到了洪敷敎的面前,恭恭敬敬的施礼。

        “洪大人,小人是替朝廷管着矿场,替朝廷做事,替宫里做事。手里每一文钱都是朝廷的信任,并非我金某人的私产。倘若万贯肆意滥用,那就是拿自己的脖子去试鬼头刀,小人还没有那么傻!”

        洪敷敎笑道:“金先生如此谨慎做事,实在是商人的楷模,只是洪某身在京城就听人提起过,金万贯握着辽东九成以上的金银矿场,家里有金山银山。既然如此,凡事过犹不及啊,金先生你觉得本官说的可有道理啊?”

        “洪大人教训的是,只是小人觉得如此已经很好了,衣服不冷即可,食物吃饱就行。家父当年开始经商的时候,连续赶路两天,一点干粮都没有,饿了只能大口喝水。小人从十五岁开始和家父行商,头三年都是住在马棚里面,靠着一堆马粪睡觉。如今的日子已经是到了天上,万万不敢再有奢求!”

        听着金万贯的话,洪敷敎十分感慨,忍不住说道:“金先生真是天下商人的楷模,如今世上奢靡之风日盛,尤其是那些富可敌国的豪商,更是花钱如流水,全然不知国事艰难!”

        金万贯笑道:“洪大人忧国忧民,小人佩服,其他的豪商大族金某管不了,可是小人靠着朝廷吃饭,整日都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听着两个人的对话,张恪心里暗暗盘算。

        如果只看着金万贯的举止做派,绝对是天底下天字一号的良心商人,简直就是儒商的典范。

        可是老天开了个玩笑,张恪去广宁的时候就见识了金万贯的别院,他敢说金万贯绝对不像表现的这么温良恭俭让!

        是狐狸就不能没有骚味!

        你越是演,老子就越能看出你的假!

        越是假,你就越可疑!

        给大哥洗脱罪名的突破口说不定就在他的身上。

        张恪想到这里站了起来,笑着走到了金万贯的对面。

        “金先生,在下也做一些生意,有些事情想要讨教一二。”

        金万贯急忙转头,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站在了对面,眉目清秀,白白净净的,只是高挺的鼻梁,锐利的眼神带着一丝杀气,让人不敢小瞧。

        “哈哈哈,这位朋友要是金某人没看错,你可不是商人,倒像是领兵的武将!恐怕和经商不挨边吧?”

        洪敷敎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永贞,金先生的眼光不赖吧!”

        “恩师,金先生眼光的确不错,可是头脑却未必灵活。”

        金万贯一听顿时笑了起来,玩味的看着张恪。

        “在下还是第一次听人说脑筋不灵活,究竟哪里说错了,还请朋友不吝赐教。”

        张恪嘿嘿一笑:“金先生,咱们明人不说暗话,我马上就要充任大清堡的备御。可是手下军户逃亡,田地荒芜。粮饷收不上来,偏偏朝廷的银子又不够。想来想去,就只能靠着经商捞点外快,补贴军用。”

        金万贯点头说道:“朋友果真是好官啊,武将多想着克扣钱粮军饷,你竟然要贴补军队,实属难得。要是在下记得不错,大清堡是在义州卫吧,距离广宁不远,如果想要经商,最好去广宁马市!”

        这个金万贯的确有两把刷子,一下子就把自己赚钱的门路给点破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3:48:50